男低音歌唱家

男低音歌唱家,第1张

  根纳吉·皮尼亚佐(俄罗斯)

  俄罗斯格林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俄国慕尼黑广播电视比赛获奖者、加拿大蒙特利尔比赛获奖者、卡佳、波波娃歌剧演出节获奖者、法国图鲁兹歌唱家比赛金奖获得者。他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进入玛琳剧院任歌剧独唱演员,现为莫斯科国家爱乐乐团独唱演员。曾演唱众多大型作品,如:海顿:Stabat Mater dolorosa、贝多芬:第9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以及柴科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维里多夫等独唱作品。曾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比利时、墨西哥、冰岛及其他许多国家巡演,曾在伦敦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维什涅夫斯卡娃同台演出大型作品。

  Nicolai Ghiaurov(保加利亚)

  06年6月2日,世界著名的声乐大师、保加利亚的男低音歌唱家尼科莱·吉奥洛夫(Nicolai Ghiaurov)因心脏病突发,在意大利中部的Modena去世,终年74岁。

  吉奥洛夫是二战之后世界最杰出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他经常与妻子,也是世界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Mirella Freni一起演出歌剧。他在病发后,马上进入了他们家附近的医院,经过Pasquale Maglieri教授的治疗,还是不治。

  男高音大师多明哥公开表示“随着尼科莱·吉奥洛夫的离开,音乐世界失去了一位巨人。” 曾经和吉奥洛夫合作多年的意大利男高音大师卡洛·贝尔贡齐说:“对我来说,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威尔第男低音。他的离开为歌剧界留下了一个空白。”

  意大利的歌剧评论人Giorgio Gualerze表示:“即使是他谈话的时候,他的声音都是那么的漂亮。那是一把多么了不起的声音,到现在还没有接班人。”

  吉奥洛夫是1929年9月13日出生在保加利亚南部的山区小镇。他曾经在索非亚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他是凭借着赢得华沙和巴黎举行的歌剧音乐节的第一名而进入乐坛。获奖后返回保加利亚在索非亚担任歌剧独唱演员。之后,他多次到莫斯科大剧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伦敦的英国皇家歌剧院、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演出。他扮演最杰出的角色包括:古诺的《浮士德》的魔鬼、威尔第的《唐·卡洛》里面的菲利普二世、莫扎特的《唐·乔瓦尼》里面的乔瓦尼、莫索尔斯基的《波里斯·哥多诺夫》里面的哥多诺夫。

  Paul Whelan(英国)

  Paul Whelan (Baritone)

  Born in New Zealand, Paul Whelan studied at the Wellington Conservatoire and then when on to the Royal Northern College of Music in England, where he won several prestigious prizes and scholarships In 1993 he won the Lieder Prize in the Cardiff ‘Singer of the World’ competition

  He pursues an active concert and recital career Engagements have included concerts under Rattle, Bertini, Nagano, Hickox, Menuhin, Siniasky, Olmi and Willcocks He has performed with many leading UK orchestras, as well as the Budapest Symphony Orchestra He has given recitals at the Wigmore Hall, St David’s Hall Cardiff, the Blackheath Concert Halls, the Cheltenham Festival, for BBC Pebble Mill, all accompanied by Julius Drake; and most recently at the Châtelet Theatre in Paris, accompanied by David Harper Other recent recordings includ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with the LSO under Sir Colin Davis and Kurt Weill’s Silbersee under Markus Stenz

  夏里亚宾

  俄国男低音歌唱家。1873年2月13日生于喀山,1938年4月12日卒于巴黎。1890年参加地方歌剧团,1892年到第比利斯从D乌萨托夫学习。1896年加入莫斯科马蒙托夫歌剧团,由于扮演一些主要歌剧角色而成名 。1899 ~1914年为莫斯科大剧院演员。1901年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登台,赢得国际声誉。1921年定居巴黎,并经常到美国、英国的歌剧院演出,1935年访问中国。他是一位具有独创精神的艺术家,表演与人物、语言 和歌唱高度融合,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富有表现力。主演过**《可怕的沙皇伊凡》和《堂吉诃德》,录有近 200张唱片,著有《我生活的一页》和《面具和人》等书。

  歌曲目录:

  01 Fyodor Shalyapin "Glinka "Farlaf's Rondo"" [3:03]

  02 Fyodor Shalyapin "Dargomyzhsky "Aria of the Miller"" [3:51]

  03 Fyodor Shalyapin "Rossini "Aria of Don Basilio"" [4:35]

  04 Fyodor Shalyapin "Mussorgsky "Song of the Flea"" [2:57]

  05 Fyodor Shalyapin "Koenemann "When the King Went Forth to War"" [3:40]

  06 Fyodor Shalyapin "Massenet "Elegie"" [4:17]

  07 Fyodor Shalyapin "Schubert "Der Doppelganger's"" [4:08]

  08 Fyodor Shalyapin "Beethoven "In Questa Tomba Obscura"" [3:41]

  09 Fyodor Shalyapin "Mussorgsky "Trepak"" [4:25]

  10 Fyodor Shalyapin "Glazunov "Bacchanal Song"" [3:38]

  11 Fyodor Shalyapin "Bellini "Recitative and Aria of Rudolfo"" [3:06]

  12 Fyodor Shalyapin "Donizetti "Vieni, La Mia Nova"" [3:36]

  13 Fyodor Shalyapin "Meyerber "Suore, Che Risposate"" [4:09]

  14 Fyodor Shalyapin "Boito "Ave Signor"" [4:02]

  15 Fyodor Shalyapin "Gounod "Un ratLe Veau D'Or" [3:33]

  16 Fyodor Shalyapin "Gounod "Il etait tamps!"" [2:53]

  17 Fyodor Shalyapin "Gounod "Scene at the Curch" [4:45]

  18 Fyodor Shalyapin "Gounod "Vous Qui Faites L'endromie""

  根纳吉·皮尼亚佐(外国)

  俄罗斯格林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俄国慕尼黑广播电视比赛获奖者、加拿大蒙特利尔比赛获奖者、卡佳、波波娃歌剧演出节获奖者、法国图鲁兹歌唱家比赛金奖获得者。他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进入玛琳剧院任歌剧独唱演员,现为莫斯科国家爱乐乐团独唱演员。曾演唱众多大型作品,如:海顿:Stabat Mater dolorosa、贝多芬:第9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以及柴科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维里多夫等独唱作品。曾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比利时、墨西哥、冰岛及其他许多国家巡演,曾在伦敦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维什涅夫斯卡娃同台演出大型作品。

  Nicolai Ghiaurov(保加利亚)

  06年6月2日,世界著名的声乐大师、保加利亚的男低音歌唱家尼科莱·吉奥洛夫(Nicolai Ghiaurov)因心脏病突发,在意大利中部的Modena去世,终年74岁。

  吉奥洛夫是二战之后世界最杰出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他经常与妻子,也是世界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Mirella Freni一起演出歌剧。他在病发后,马上进入了他们家附近的医院,经过Pasquale Maglieri教授的治疗,还是不治。

  男高音大师多明哥公开表示“随着尼科莱·吉奥洛夫的离开,音乐世界失去了一位巨人。” 曾经和吉奥洛夫合作多年的意大利男高音大师卡洛·贝尔贡齐说:“对我来说,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威尔第男低音。他的离开为歌剧界留下了一个空白。”

  意大利的歌剧评论人Giorgio Gualerze表示:“即使是他谈话的时候,他的声音都是那么的漂亮。那是一把多么了不起的声音,到现在还没有接班人。”

  吉奥洛夫是1929年9月13日出生在保加利亚南部的山区小镇。他曾经在索非亚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他是凭借着赢得华沙和巴黎举行的歌剧音乐节的第一名而进入乐坛。获奖后返回保加利亚在索非亚担任歌剧独唱演员。之后,他多次到莫斯科大剧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伦敦的英国皇家歌剧院、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演出。他扮演最杰出的角色包括:古诺的《浮士德》的魔鬼、威尔第的《唐·卡洛》里面的菲利普二世、莫扎特的《唐·乔瓦尼》里面的乔瓦尼、莫索尔斯基的《波里斯·哥多诺夫》里面的哥多诺夫。

  Paul Whelan(英国)

  Paul Whelan (Baritone)

  Born in New Zealand, Paul Whelan studied at the Wellington Conservatoire and then when on to the Royal Northern College of Music in England, where he won several prestigious prizes and scholarships In 1993 he won the Lieder Prize in the Cardiff ‘Singer of the World’ competition

  He pursues an active concert and recital career Engagements have included concerts under Rattle, Bertini, Nagano, Hickox, Menuhin, Siniasky, Olmi and Willcocks He has performed with many leading UK orchestras, as well as the Budapest Symphony Orchestra He has given recitals at the Wigmore Hall, St David’s Hall Cardiff, the Blackheath Concert Halls, the Cheltenham Festival, for BBC Pebble Mill, all accompanied by Julius Drake; and most recently at the Châtelet Theatre in Paris, accompanied by David Harper Other recent recordings includ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with the LSO under Sir Colin Davis and Kurt Weill’s Silbersee under Markus Stenz

  夏里亚宾

  俄国男低音歌唱家。1873年2月13日生于喀山,1938年4月12日卒于巴黎。1890年参加地方歌剧团,1892年到第比利斯从D乌萨托夫学习。1896年加入莫斯科马蒙托夫歌剧团,由于扮演一些主要歌剧角色而成名 。1899 ~1914年为莫斯科大剧院演员。1901年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登台,赢得国际声誉。1921年定居巴黎,并经常到美国、英国的歌剧院演出,1935年访问中国。他是一位具有独创精神的艺术家,表演与人物、语言 和歌唱高度融合,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富有表现力。主演过**《可怕的沙皇伊凡》和《堂吉诃德》,录有近 200张唱片,著有《我生活的一页》和《面具和人》等书。

  歌曲目录:

  01 Fyodor Shalyapin "Glinka "Farlaf's Rondo"" [3:03]

  02 Fyodor Shalyapin "Dargomyzhsky "Aria of the Miller"" [3:51]

  03 Fyodor Shalyapin "Rossini "Aria of Don Basilio"" [4:35]

  04 Fyodor Shalyapin "Mussorgsky "Song of the Flea"" [2:57]

  05 Fyodor Shalyapin "Koenemann "When the King Went Forth to War"" [3:40]

  06 Fyodor Shalyapin "Massenet "Elegie"" [4:17]

  07 Fyodor Shalyapin "Schubert "Der Doppelganger's"" [4:08]

  08 Fyodor Shalyapin "Beethoven "In Questa Tomba Obscura"" [3:41]

  09 Fyodor Shalyapin "Mussorgsky "Trepak"" [4:25]

  10 Fyodor Shalyapin "Glazunov "Bacchanal Song"" [3:38]

  11 Fyodor Shalyapin "Bellini "Recitative and Aria of Rudolfo"" [3:06]

  12 Fyodor Shalyapin "Donizetti "Vieni, La Mia Nova"" [3:36]

  13 Fyodor Shalyapin "Meyerber "Suore, Che Risposate"" [4:09]

  14 Fyodor Shalyapin "Boito "Ave Signor"" [4:02]

  15 Fyodor Shalyapin "Gounod "Un ratLe Veau D'Or" [3:33]

  16 Fyodor Shalyapin "Gounod "Il etait tamps!"" [2:53]

  17 Fyodor Shalyapin "Gounod "Scene at the Curch" [4:45]

  18 Fyodor Shalyapin "Gounod "Vous Qui Faites L'endromie""

  (中国)

  忘了哭

  忘记你我做不到

  心碎了无痕

  祝福

  吻别

  他在哪里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讲你知

  如果爱

  心如刀割

  想和你去吹吹风

  爱是永恒

  不后悔

  咖啡

  我真的受伤了

  情网

  黑白画映``

  如果这都不算爱

  你最珍贵

  忘记你我做不到

C大调

C大调作为调的开始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是最简单的调,不带升降号;另外它也是小孩子的手指初次在键盘上蹒跚学步时所用的调。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会拥有孩子般的简洁。巴赫《平均律》第一卷第一首前奏曲就具有这样的性质,其表现方式非常的自然。德彪西《儿童乐园》中的“博士进阶”(Dr Grands ad Parnassum)也是如此——只是如今这种纯真的确已成为自觉意识了。也正是由于其最重要的间简洁性,C大调拥有平稳、乐观而坚实的情感。诸如莫扎特晚期的《弦乐四重奏》、《朱庇特交响曲》等C大调的伟大作品就是确凿的例证。还有海顿《创世纪》中混沌世界再现部的表现方式,在“这里有光”出,音乐使用C大调来表现激昂的断言,表达出一种绝对的必然。

E小调

法国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马克-安托万·夏庞蒂埃(Marc-Antoine Charpentier)在1682年曾指出,E小调是“柔弱的、多情的、有些伤感的”。大物理学家、声学家赫尔姆霍茨(Helmhltz)在1863年说,E小调是“悲痛的、伤感的、令人烦躁不安的”。好吧,正像古老的犹太谚语说的那样:“谈生意的双方永远不会意见一致。”调性理论家的观点也是各执一词。其实,赫尔姆维茨的理念似乎更接近对E小调的整体概念,可能是因为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正好与勃拉姆斯同期,后者对调的认识已经基本定型。勃拉姆斯的E小调大奏和第四交都具有那样的性质,是一种悲剧宿命的混合体。埃尔加的大协也符合赫尔姆维茨的描述,甚至是比较贴切,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也是如此。重金属音乐和弗拉门戈舞曲的吉他演奏家也都非常喜爱E小调,因为用吉他来演奏E小调音乐,听起来声音比较洪亮,而且运指也比较舒适便捷。

A大调

1806年克里斯蒂安·舒巴特(Christian Schubart)在他的《音乐美学思想》(Thoughts on Musical Aesthetics)中指出,A大调拥有最丰富的履历。它可以是“纯真爱情的告白,对恋爱状态的满足;是在分别之后渴望又一次见到爱人的期盼;是青春和对上帝的信仰。”好在使用A大调的作品并不经常表现心灵纯净,但一种天真的、精神焕发的品性又的确是使用这个调的许多室内乐和管弦乐作品的特性表现,或许是这个调用弦乐来演奏,听起来特别亮丽而有光彩的缘故。德沃夏克优美的弦乐六重奏和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都具有这样的品性,莫扎特的单簧管五重奏和钢协k488也是如此。瓦格纳的《罗恩格林》前奏曲也极好的表现了这一特性,在开始的几小节音乐中,只出现了A大调和弦,就像太阳的光芒一样令人炫目。

F大调

大音乐评论家唐纳德·托维(Donald Tovey)曾推断,音乐中的个个调都是从它们与最简洁的C大调的关系中获得了自己的色彩和品性。而F大调的情感色彩就比较接近C大调,呈现出比较率直和明亮的特性。距离C大调越远,调性就会变得较紧张。托维的理论很容易被找出漏洞,但F大调作为最接近C大调的调,它的确是充满阳光的,平稳可靠且令人愉悦的。但它也含有田园风格和狩猎的氛围,这多半因为在历史上,圆号大多是F调的乐器。巴赫《第一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第二个三声中部就使用了具有田园风格的圆号,其音乐浓缩了田园般的氛围,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末乐章也是由圆号的演奏开始。亨德尔的音乐在描述室外的情形时总是使用包含圆号演奏的F大调音乐,《水上音乐》组曲中的第一首就是最好的实例。

G小调

有几个调与某位作曲家有特殊的联系。比如C小调是贝多芬描述暴风雨的调,斯克里亚宾非常迷恋升F大调那魔力般的音响,而莫扎特对G小调的悲剧性诠释最有发言权。最为完美的实例要算莫扎特在《魔笛》帕米娜的咏叹调“我觉得”中使用G小调音乐所表现的那种极为伤感的凄凉。其晚期的《G小调弦乐五重奏》和第40交也都具有这样的品性。包括威尔第在内的其他作曲家也从G小调中发现了相同的含义,威尔第的《安魂曲》大部分都是G小调音乐。巴赫的小无第一首和布鲁赫的第一小协都是把G小调的伤感情绪与小提琴最低琴弦上的演奏相结合。用器乐来演奏G小调音乐,这样的结合开拓了其原有的资源,令我们对这个调的整体印象更富有色彩性。

D大调

这个调最具有节庆的欢乐气质。其原因是它是所谓的C大调的“升调”。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调想象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形结构,从C大调开始,你可以以“升号”为主,随着调号中升号数量的不断增加向前走,以此经过各个调。或者也可以以“降号”为主,随着调号中降号数量的增加而路经所有的调。带升号的大调都趋向于明亮和力量的逐渐增加,D大调有两个升号。D大调具有节庆性质的第二个原因是,用小提琴演奏的D大调音乐声音洪亮。诸如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创作的好几部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都使用了D大调。在巴洛克时期,小号常常是D调乐器,巴洛克音乐充满了用小提琴和小号演奏的D大调音乐。巴赫的《圣母颂歌》和第五首勃兰登堡协奏曲都是很好的实例。

D小调

D大调是最亮丽和最有节庆气氛的调之一,而D小调就变得有些严峻和冷酷,令人有畏惧之感。有意思的是,D小调的品性是建立在好战的、具有铜墙铁壁般英勇无畏的基础之上,而D大调的节庆氛围也同样根植于此。在海顿晚期的弥撒曲中,《纳尔逊弥撒曲》的确是最能体现出严峻和坚强的性格。难道音乐开始时小号的咄咄逼人和尚武的铿锵有力不就是表现了这样的品质?这种难以预料的、巨大的气势也出现在后来的一些D小调作品中,比如贝多芬第九交,布鲁克纳第九交,马勒第一交等。然而,并不是每一部D小调音乐都拥有D小调所拥有的这种色彩,巴赫的《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在音响上比较抽象,但其质朴、庄重的优美似乎也根植于D小调中。莫扎特的D小调音乐拥有其自身的疯狂邪恶性质,在《唐·乔瓦尼》(Don Giovanni)中体现得最明显。

降E大调

沿着升号的循环顺序进行,随着升号的增加,音乐中的亮丽、力量和紧张度都会不断增加。而沿着降号的方向发展,就会给人以不断增加的松弛缓和与宽阔的空间。降调中能体现强烈痛苦的调是降E大调,至今可以说贝多芬的音乐体现了这样的特性。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op127、《英雄交响曲》和皇帝钢协都是降E大调音乐。莫扎特的降E大调音乐同样也是比较大气的、带有淡淡的敬畏之情,特别是他创作的与共济会有联系的那些作品,比如钢协k482和《魔笛》(对共济会员来说,3是个有意义的数字,所以也使用了带3个降号的降E大调)。应该说,最能体现恢弘与力量的降E大调音乐还是瓦格纳创作的,在他的《指环》套剧中,最开始的数分钟音乐就是单纯使用了降E大调的和声。

升C大调/降D大调

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曾指出:“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与对立面相遇。”调的发展也一定如此。无论是从“本调”C大调向哪个方向发展,你都会发现,其最远的调实际上也就是升号与降号的相逢。最具模棱两可意义的调就开始于升C音,升C大调有7个升号,这比较罕见,而且也难于描述它的特性——尽管在诸如夏尔·阿尔康(Charles Alkan)的《传输》(transports)op63,普朗克的双钢琴协奏曲慢乐章和拉威尔《夜之幽灵》(Gaspard de la Nuit)的“水妖”等作品中的升C大调音乐可能具有一种独特的、富有魔力般的亮丽。而真正异乎寻常的是,当作曲家们用降D大调来替代升C大调时,就可能使音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质——一种宽泛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宁静,就如同在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慢乐章和肖邦降D大调夜曲中的音乐一样。

降E小调

大多数音乐都是使用那些带有较少升降号的调来创作的,其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复杂的调号所带来的麻烦。但降E小调这个比较冷僻且令人畏惧的调似乎也同样能表达某种奇特的情绪。这与人类的性格特色有相似之处。疯子和智者比普通人的情感表达更强烈一些,但他们缺乏比较宽厚的中间层的情感。调的概念也如此。那些比较冷僻的调常被理解为带有些许的病态,因此使用得很有限。降E小调音乐的最好实例有时可能就是那些用升D小调来暂时替代的音乐。夏庞蒂埃曾把降E小调描述成“恐怖的、可怕的”,克里斯蒂安·舒巴特说过,降E小调能唤起一种“发自内心最深处痛苦的焦虑情感,一种绝望的深思,一种最黑暗的沮丧和一种灵魂最消沉的状态。”俄罗斯作曲家们好像比较喜欢这个奇特的调域,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交、拉赫玛尼诺夫著名的《悲歌》(Elegie)op3 no1等作品都使用了降E小调。马勒第八交第二部分开头音乐所使用的降E小调,令音乐带有一种奇异的色彩。

C调高一个八度,也是C调,234个八度,都是C调,正如09年春节,2010年春节,年份不同,但还是春节

小字一组,大字一组,表示人们把音列中的音划分成几个组。把音列中处在中央位置的一组(即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中由中央C开始,向上的七个音)叫小字一组,把比小字一组高一倍、高两倍、高三倍的音分别叫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乐音中当然有比小字一组低的音,它们的分组是:比小字一组低一倍的叫小字组,低两倍的叫大字组,低三倍的叫大字一组,低四倍的叫大字二组。

这样一来,音列中的分组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

乐音的范围音乐术语叫做音域。人声的音域大约是:女声由小字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a,男声由大字组的F到小组一组的a。那么,你的音域有多宽呢?有机会时无妨在钢琴上试一试。从你能唱出来的最低的那个音起,到最高的那个音止,这个范围就是你的音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812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随机推荐

  • 保湿精华推荐

    精华,是护肤品中之极品,成分精致、功效强大、效果显著,所提取的都是高营养物质并将其浓缩。精华液是护肤品中的重中之重,从称呼就可以判断初精华液是所有护肤品的精华,正常来说,用再多的护肤品,如果不用精华液都是无济于事,尤其是对熟龄肌肤或者是问题

    2024-04-15
    1030100
  • 一鹿有你口红安全吗

    安全。一路有你口红成分主要是蜡质、油脂、染料、香精、少量防腐剂和少量重金属。所以一鹿有你口红是安全的,属于国货品牌贝玲美。其中油脂、蜡质、香精,这些成分可以食用,对人体是无害的,能够被人体吸收的。jlig口红怎么样解说如下这款礼盒里面的每一

    2024-04-15
    48800
  • 夏季宝宝防蚊用什么好啊?

     一般用喷雾剂、蚊香、防蚊液,但这些产品的成分都是化学品,在燃烧时也会形成烟雾微粒,很容易造成咳嗽、胸闷反应,甚至诱发哮喘。不适合婴幼儿使用。相对这几种来说,防蚊液对人体的伤害最小。  土方法方便又实用  用八角、茴香洗澡:去厨房的调味罐里

    2024-04-15
    24200
  • 冬天超好用的平价润唇膏推荐,爱起皮沙漠唇必入好物

    寒冷的冬天会加速嘴唇水分的流失,如果没有油脂滋润,唇部肌肤不仅会觉得干痒,还非常容易脱皮开裂。下面,我整理了5款个人经常回购的唇膏,每支都很评价哦~Blistex小蓝罐修护唇膏这个唇膏应该是大家冬天必备的一个产品,加上的包装设计独特,价格也

    2024-04-15
    32700
  • 问下有没有口碑好的防晒霜推荐啊,要是平价就更好了?

    防晒能力是对一款防晒产品的基本要求,防晒霜是一种功效和使用场景都非常明确的产品,达不到防晒效果的防晒霜,就是一做得非常差的乳液,不会有人愿意用。接下来我就推荐几款口碑很好的防晒霜吧,性价比很高哦。1、新碧双重保湿水感防晒露(小金帽防晒)参考

    2024-04-15
    36300
  • 妮维雅630淡斑精华真假

    关于妮维雅630淡斑精华的真假问题,我可以告诉你,这取决于你购买的渠道和产品包装。如果你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比如官网、专柜或者认可的线上零售商,那么你购买到的产品应该是真品。如果你选择在一些不明来源的小店或者个人手中购买,那么就存在假货风险

    2024-04-15
    27100
  • 护肤品中啫喱 凝露 精华露是什么意思 分别是什么作用 它们的使用步骤是怎么样?

    1、啫喱都是渗透性非常好的产品,它可以有效打开肌肤毛孔通道促进后续护肤产品的吸收,同时啫喱成分本身也能帮助皮肤增加含氧量和含水量,通常啫喱产品都可以直达皮肤的深层,帮助皮肤捕捉氧气,锁住水分。有些含有特殊成分的啫喱,能有效去除表皮老化角质,

    2024-04-15
    34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