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里西亚简介

西里西亚简介,第1张

西里西亚是小亚细亚东南部地区(今土耳其)的古罗马名称。它在使徒行传和加拉太书的圣经书籍中被引用,是圣保罗的出生地,也是他早期福音传教的地点。该领土最早在新石器时代有人居住c。前8千纪,是在赫梯控制由前2千纪传递到亚述人,亚述人倒台后获得独立前帝国在612 BCE,而之前则采取了波斯人征服的亚历山大大帝在333 BCE 后亚历山大,该地区变得希腊化并在政治上与叙利亚结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主要的西里西亚城市如塔尔苏斯在古代文本中经常被认定为叙利亚。

亚历山大死后,该地区被托勒密帝国和塞琉古帝国瓜分。随着塞琉古人开始失去对他们部分领土的权力和影响 c 公元前 110 年,著名的西里西亚海盗出现以填补真空,并施加越来越大的控制权,直到公元 100 年。公元前 78-74 年,罗马介入,征服西里西亚西部。庞培大帝在公元前 67 年击败并重新安置了西里西亚海盗,该地区仍然是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行省直到公元 8 世纪初,它被入侵的 军队占领。亚美尼亚奇里乞亚王国于公元 1080 年至 1375 年间在该地区繁荣发展,之后它落入马穆鲁克人手中,并于公元 1453 年并入奥斯曼帝国。

从最早的提及开始,西里西亚就被认为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地区组成:肥沃的平原和崎岖的山脉。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位置,西里西亚是古典世界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奇里乞亚门是奇里乞亚平原和亚美尼亚高原之间唯一穿过塔尔苏斯山脉的通道,经常出现在许多军事战役中,根据圣经,圣保罗和巴拿巴也曾在小亚细亚的福音传教任务中使用。当地西里西亚人和后来的亚美尼亚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包括许多学科的创新,包括砖石、农业和神学,最著名的是圣保罗著作中的基督教神学。

早期历史和赫梯人

从最早的历史记载开始,西里西亚就被认为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地区组成:肥沃的平原和崎岖的山脉。在罗马时期,这些被称为 Cilicia Pedias(朝向地中海的平原的“平滑 Cilicia” )和 Cilicia Trachea(Taurus 山脉山麓下到岩石海岸和大海入口的“粗糙的 Cilicia”) 较早的参考文献通过具有“平坦而肥沃”和“崎岖不平”的相同内涵的其他名称注意到该地区的地质差异。

在公元前 2700 年至 2400 年之间的某个时候,一个被称为哈蒂的人要么迁移到安纳托利亚上游,要么是该地区的本地人,当时他们才开始为历史记录所知。同时或不久之后,一个被称为 Luwians 的民族进入了记录,但除了他们的语言与赫梯相关但与赫梯不同之外,人们对他们知之甚少。Hatti 是一个农业民族,他们说一种叫做 Hattic 的语言,但使用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赫梯人也是如此)。他们在西里西亚以北建立了他们的中心城市哈图萨 (Hattusa)。公元前 2500 年,是该地区的一支强大力量,能够击退强大的阿卡德萨尔贡的入侵(也被称为萨尔贡大帝,公元前 2334-2279 年),他未能占领哈图萨,声称拥有西里西亚的南部海岸线。

西里西亚松散地被阿卡德帝国控制,直到它崩溃c。公元前 2083 年,那时 Hatti 能够完全重新确立他们的控制权(尽管很可能他们很久以前就已经这样做了)。哈蒂人控制着奇里乞亚海岸的港口,直到公元前 1700 年库萨拉王国的赫梯国王阿尼塔入侵,摧毁了哈图萨并建立了所谓的古赫梯王国(公元前 1700-1500 年)。尽管如此,从伊斯普塔苏(约公元前 15 世纪)开始,与赫梯人和米坦尼签订条约的一系列国王证明,一些政治自治似乎仍然存在。

在赫梯之下

公元前 1500-1400 年间,旧王国衰落,但随后建立了一个新的赫梯政治实体,即现在称为新王国或赫梯帝国(公元前 1400-1200 年)。当它成为赫梯的附庸国时,任何自治的西里西亚的外表都消失了。这一时期最伟大的赫梯国王是Suppiluliuma I(公元前 1344-1322 年),他扩大了领土并改善了王国的基础设施。塔尔苏斯城是当时已经很古老的聚居地,赫梯人以它的名字命名。它以前被阿卡德人称为 Tarsisi,但赫梯人将其改为 Tarsa,以纪念他们的一位神。邻近的阿达纳市(被称为 Uru Adaniyya)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改善。

奇里乞亚在赫梯人统治下被称为 Kizzuwatna(也称为 Kizzuwadna)。TARSA是省会城市和Suppiluliuma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精明的操纵,巩固广大地区跨安纳托利亚拉伸赫梯控制,成美索不达米亚,并且向下朝埃及。Suppiluliuma I 于公元前 1322 年死于瘟疫,由他的儿子 Mursilli II(公元前 1321-1295 年在位)继承他父亲的政策。他的继任者穆瓦塔利二世(公元前 1295-1272 年在位)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最著名的是他在加低斯战役中与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交战公元前 1274 年。此时,赫梯帝国是古代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但亚述人日益强大,最终挑战赫梯的权威,在尼赫里亚之战中击败了他们。公元前 1245 年。在这次交战之后,赫梯的势力开始衰落,帝国的衰落因骚扰地中海地区的海上民族的到来而加速了c。公元前 1276-1178 年。

海洋民族和亚述人

海洋民族的身份仍然存在争议,甚至他们可能自称的名字也是未知的。“海洋民族”是一个在公元前创造的现代名称。公元 1881 年由法国埃及古物学家加斯顿·马斯佩罗 (Gaston Maspero) 创作,因为古代铭文将它们描述为“来自大海”。许多学者认为他们是伊特鲁里亚人、特洛伊人、迈锡尼人、利比亚人或米诺斯人,或部分或全部人的联盟,但大多数学者要么将他们包括在内,要么主要将他们定义为非利士人。

海上民族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并推翻了已经衰弱的赫梯帝国,最终让亚述人相对轻松地占领了该地区。

海洋民族以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 1279-1213 年在位)、梅伦普塔(公元前 1213-1203 年在位)和拉美西斯三世(公元前 1186-1155 年在位)的铭文最为人所知,并且这三者都描述了他们作为一个来自海上的联盟,突然袭击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学者 William H Stiebing Jr 声称他们可能是西里西亚人,因为古代描述中包含的种族之一是达努纳人,Stiebing 声称他们最有可能来自阿达纳市 (224)。如果是这样,Danuna 可以被认为是早期的 Cilician 海盗。海上民族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推翻了已经衰弱的赫梯帝国,最终让亚述人相对轻松地占领了该地区。

在亚述人统治下,奇里乞亚东部肥沃的平原被称为曲厄,西部地区被称为希力库,这为后来的希腊名字奇力奇亚提供了基础,后来被译为奇里乞亚。亚述国王Tiglath Pileser III(公元前 745-727 年在位)通过总督在阿达纳建立了首都,但与阿卡德帝国一样,亚述人对西里西亚的控制从来没有牢固过,并且在他死后不久就从他们手中溜走了。公元前 705 年的萨尔贡二世。

大约在这个时候,穆克萨国王(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 Mopsus,公元前 8 世纪)从阿达纳统治,但该地区不会保持独立,因为曲厄被亚述国王以撒哈登(公元前 681-669 年)夺回,他离开了Hilikku 给所有愿意住在那里的人。亚述人一直保持对该地区的控制,直到公元前 612 年他们的帝国在巴比伦人和玛代人的入侵联盟下崩溃。

波斯人和亚历山大大帝

希利库此时宣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由一位被称为syynesis的君主统治,该君主是一个王位名称或头衔。首都在塔尔苏斯建立,该地区之间的贸易蓬勃发展,现在希腊人和其他国家经常将其称为“西里西亚”。C 公元前 547 年,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入侵,将奇里乞亚并入他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此时的syynesis是该地区的本地人,曾担任大数的波斯总督。这项政策的叛乱后改变赛勒斯雅戈尔在401 BCE当syennesis他与叛军结盟。后来这个职位被取消,总督由波斯皇帝任命。

西里西亚的总督为波斯帝国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总督主持一个等级制度,以土地贵族为上层,其次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 官僚、商人以及下层的工匠和农民。与曲娥低地相比,希力库仍然是半独立的,很可能是因为地形太难通过军事行动来控制。

旧的宗教哈提的,集中在一个母亲女神,在Hilikku仍观察,本尊现在采取的名字阿蒂米斯Perasia或西布莉其神圣的站点是在Castabala。Qu'e 的人可能也崇拜这位女神,但他们正式信奉波斯帝国的国教琐罗亚斯德教,而且 Qu'e 各地也有大量犹太人。整个公元前 4 世纪,有证据表明高地和低地之间发生武装冲突,很可能是因为边界沿线的土地权利。

公元前 333 年,亚历山大大帝突然袭击了西里西亚门,并迅速袭击了塔尔苏斯,占领了这座城市。他设立了自己的总督巴拉克鲁斯(Balacrus)来监督 ,同时他率领军队对抗希利库人,但无法驱逐他们。在继续他的其他地方的战役之前,亚历山大命令巴拉克鲁斯继续对山民采取行动,但他没有比亚历山大更成功。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 323 年去世后,西里西亚被包括在他的将军们争夺的领土内,最终被托勒密一世和尼卡托一世瓜分。在此期间,西里西亚彻底希腊化,希腊语取代了卢维安语。曲娥平原一如既往地继续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但在历史记录中,希力库人的繁荣主要来自海盗。由于塞琉古帝国开始失去权力c。公元前110年,西里西亚的政治凝聚力减弱。提格兰二世的亚美尼亚 (公元前 95 年 - 公元前 56 年)占领了该地区的东部,允许亚美尼亚人在西里西亚定居,同时希利库的海盗变得更加大胆。

西里西亚海盗与罗马

掠夺沿海城市并最终扰乱贸易的船只经常被称为“西里西亚海盗”,但并非所有海盗都是当地的西里西亚人。希利库南部的岩石海岸为任何国籍的海盗提供了许多港口和避风港,因此西里西亚与海盗活动密切相关。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帝国的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对海盗行为视而不见,因为西里西亚海盗主要贩卖奴隶,而这两者都需要。罗马——在公元前 103 年占领了西里西亚佩迪亚斯——在一场打击海盗的战役后赢得了这片土地,但之后,出于与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相同的原因,他们认为他们只不过是一种必要的麻烦。西里西亚的海贼们,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胆子更大了。他们乘坐罗马船只,袭击了罗马港口奥斯蒂亚,并阻碍了合法贸易。最后,罗马明白必须对付奇里乞亚海盗。

希利库南部的岩石海岸为海盗提供了许多港口和避风港,西里西亚与海盗活动密切相关。

公元前 75 年,年轻的尤利乌斯·凯撒被海盗绑架并索要赎金,这正是西里西亚海盗变得多么勇敢的一个生动例子。该领事普布利乌斯Servilius Vatia(担任79 BCE)发起了一场运动反对西里西亚Isaurians公元前78-74之间,征服他们(从而赢得姓Isauricus为他的胜利)。然而,这对遏制地中海的海盗行为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此,在公元前 67 年,庞培大帝(公元前 106-48 年)的任务是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他反对米特拉达梯六世(120 -63 BCE)他在与罗马的战争中招募了海盗。

庞培将地中海划分为更易于管理的部分,并为每个部分指定了特定的指挥官。随着每个地区的海盗被击败,理论部分变得越来越小,直到公元前 66 年,庞培打破了西里乞亚海盗的力量(尽管他还没有完全根除问题)。(wwWLishixinzhiCom)然后,他在西里西亚中部安置了前海盗,创造了繁荣的社区,为该地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庞培划分成基利家六个区,在这个时候,基利Pedias成为利家单胞杆菌和基利家气管基利家Aspera的。

罗马奇里乞亚

到公元前 64 年,这两个人都在罗马管理之下,尽管像往常一样,西里西亚·阿斯佩拉(Cilicia Aspera)在很大程度上被留给了自己。在朱利叶斯· 凯撒( Julius Caesar) 的领导下,该省于公元前 47 年以不同的分区进行了重组。它于公元前 27 年作为叙利亚-西里西亚腓尼基并入叙利亚,包括西里西亚阿斯佩拉在内的全省于公元 72年统一在维斯帕先的统治下。庞培定居的西里西亚海盗信奉密特拉教,很可能将这种宗教引入罗马军队,并由此在罗马和其他省份得到普及。在西里乞亚仍然观察到琐罗亚斯德教和吸引了许多同情者的犹太教。

为了充分接受犹太教,但是,一个需要接受整个的法律的摩西在饮食和自定义这将分开的家人,朋友和其他社会各界皈依规定。犹太人的仪式和单一的、全能的上帝的概念对居住在西里乞亚的许多希腊人很有吸引力,他们在记录中显示为“虔诚的人”——那些遵守某些犹太仪式并尊重犹太上帝但仍然是外邦人的人。学者 FE Peters 注意到“安息日者”俱乐部是如何在西里西亚形成的,他们庆祝犹太人的安息日并遵守其他仪式,但保留了他们的外邦身份(307)。这一运动在基督教的早期被证明是特别重要的当圣保罗(前大数的扫罗)开始他在该地区的福音传教工作并找到了一批乐于接受的听众时。基督教恰恰提供了安息日者感兴趣的东西:不遵守摩西律法的犹太神学和仪式。基督教自然在西里乞亚比在其他省份更容易安家。

在罗马人统治下,西里西亚继续出口它一直拥有的各种商品:葡萄酒、谷物、豆类、鱼、帐篷和cilicium——一种用于制作帐篷的粗山羊毛布——以cilice的名义将成为在基督徒中很受欢迎,在忏悔时作为衬衫穿着。事实上,纤毛在整个欧洲中世纪都会继续使用,通常被称为“发衫”。

亚美尼亚奇里乞亚王国

当西罗马帝国于公元 476 年灭亡时,西里西亚成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此时,两个主要区被称为 Cilicia Prima 和 Cilicia Secunda(西里西亚一号和西里西亚二号)。公元 7 世纪,圣保罗建立的教堂蓬勃发展,拜占庭帝国拥护基督教,反对新兴的 教。西里乞亚在公元前被 征服。公元 700 年,但在公元 965 年被拜占庭人在他们的皇帝尼基弗罗斯二世福卡斯的领导下夺回(公元 963-969 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吸引了亚美尼亚定居者,其中许多人自提格拉内斯时代以来就已经在该地区,随着他们稳步发展自己的政治身份,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和贸易联系。

在 C 公元 1080 年,亚美尼亚奇里乞亚王国成立,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尤其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公元 1096-1099 年)期间,它是欧洲军队的重要资源。亚美尼亚人在西里西亚进一步发展了他们丰富的文化,完善了亚美尼亚的建筑、艺术以及音乐和舞蹈方面的创新,以及其他贡献。他们令人印象深刻的堡垒遗址在今天仍然可以参观,其中许多位于高坡上,并以看似不可能的角度建造。

亚美尼亚王国继续繁荣,直到受到 马穆鲁克人的威胁。亚美尼亚人呼吁他们以前在欧洲的朋友和盟友帮助他们发起另一次十字军东征以保护王国,但没有任何帮助,马穆鲁克人于公元 1375 年征服了该地区。公元 1453 年拜占庭帝国垮台后,该地区被奥斯曼帝国吸收,并一直占据到公元 1921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成为土耳其共和国的一部分。

古代西里乞亚的人民经常被历史学家称为海盗或被其他国家征服的人,但远不止这两者。他们在古代作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泥瓦匠、农民、酒商、水手、商人、工匠、战士和神学家而备受尊敬。事实上,西里西亚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有资格获得基督教发源地的称号,因为圣保罗是本地人,并且一些最早的基督教传教努力首先在那里蓬勃发展。西里西亚人承担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的征服,但无论谁声称统治他们,他们都在逆境中繁荣昌盛,并在这些帝国灭亡后继续存在。

气候与人类文明:简短的历史回顾

选自《频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第三章

(美)阿尔·戈尔

《频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

Earth In The Balance (美)阿尔·戈尔著

中共编译出版社出版

从被称作“没有夏天的一年”的1816年开始,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三年的革命激情。法国政府倒台,保守的黎塞留公爵应邀组织新政府。在许多城市,犯罪事件像瘟疫一般蔓延,史无前例,各国政府都极力挣扎以维持社会秩序。瑞士人简直要被犯罪活动的浪潮淹没了。甚至自杀数字也急剧上升,不**女因杀婴罪被处死。

历史学家叙述说,“蜂群一般的乞丐”堵塞了道路,向过路人哀求。1817年,一位经过勃艮第的旅行者的叙述很有代表性:“乞丐本来已经很多,现在数量猛增;每到一站都有成群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聚集在马车周围。”另一位从不列颠群岛来到勃艮第的旅行者补充说,这里的乞丐数量虽大,“但绝对没有在爱尔兰包围旅行者的人数那么多”。在瑞士,目击者说,大批乞丐挤满了道路,像一支军队一样。他们的目光充满绝望。用当地编年史家R佐力科弗的话说:“他们的面颊上泛着死者的苍白。”

有一些国家害怕发生革命,调遣军队去控制日益增加的要求得到食品的人群。从未有过的纵火浪潮袭击了几乎所有国家。 1819年夏天,巴伐利亚城镇维尔茨堡爆发了德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不祥的反犹太人骚乱。饥馑和革命激情又加重了紧张关系和愤怒情绪,使这种骚乱蔓延到全德国,并向北发展至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

欧洲刚从拿破仑战争中恢复过来,经历了许多变迁。并没有人知道,引起这次灾难和社会动乱的直接原因是地球大气层的组成成分有了变化,是1815年春天印度尼西亚松巴瓦岛上的坦博拉火山不寻常的一系列爆发的结果。科学家估计火山爆发时约有 10000人丧生,在随后的几个月中有将近82000多人死于饥饿和疾病。对世界其它地区的最严重的影响在一年以后才能感觉到,这时喷射入空中的火山尘埃弥漫到整个大气层,大大减少了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致使气温下降。

在新英格兰,1816年6月普遍下雪,整个夏天都有霜冻。《老农历书》备受欢迎,由于印刷上的错误,历书预报1816年7月份有雪——却真说中了。从爱尔兰经英格兰直到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从5月至10月几乎不中断地下雨。气候型态的扰动准确地预示了社会后果:粮食歉收,食品骚乱,从不列颠群岛到欧洲,社会几乎崩溃。历史学家JD波斯特称之为“西方世界最糟糕的一次生存危机”。

促使这次危机发生的气候变化持续了不到三年,可能因为火山喷射到大气层中的物质在较短的时间内落下来了。所以即使是涉及全球的最大的火山爆发,其持续影响一般不超过一至两年。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全球有显著的冲击,但时间短暂,它使地球变凉了一些,暂时缓冲了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热量,短暂地使臭氧层加速损耗。

历史上有记录的大型火山爆发的长期影响对人类的启发有三个重要方面。首先,它显示出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近 10000年以来的通常稳定的气候状况。第二,它说明冲击世界某个地方的悲剧可能由距离遥远的世界另一角落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第三,它表明人为地对地球气候型态作突然而巨大的改变会引起的破坏性结果。

古代人对本土疆界以外的事知之甚少,不可能理解地球另一方的火山爆发和他们本土的气候剧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近年来,来自格陵兰和南极洲冰芯的详细天气记录已经可以确定自古以来重大火山爆发的日期。科学家们又从树木年轮、地质学和考古学获得证据,并且对古代社会关于气候变迁的文件作细致分析,把这些情况和目前的记录结合起来研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保存有36个世纪以前的气候记录。

科学家把来自树木年轮和冰芯的记录,和中国历史学家留下的史料相结合,说明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的毁灭性影响:克里特以北70英里的桑托里尼火山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爆发,其力量是1883年著名的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100倍。桑托里尼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很可能导致不久后米诺斯文明的突然消失,这一文明曾经在青铜器时代在地中海东部占领先地位达千年之久。(有些历史学家相信米诺斯文化的消失是柏拉图在寓言中描写亚特兰蒂斯在一天之内消失的依据。)

5个世纪后,大约在公元前1150年至公元前1136年间,冰岛的赫克拉三号火山爆发,把数以百万吨计的尘埃和颗粒物抛进大气层。根据中国保存的原始竹简所述,与此同时“在毫这个地方曾下尘雨”。另一位中国作家说:“天空下了十天带灰分的雨。雨是灰色的。”第三个人说:“六月份下雪,雪有一尺多深……霜冻使五种谷类作物死亡……纤维类作物不能成熟……下暴雨。”考古学家也在西方世界发现同一时期的毁灭性后果的证据。苏格兰考古学家断言在同一时期,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90%的人口都消失了。而且土壤分析表明,极端的暴雨和低温迫使农业耕作暂时停止。

公元前209年左右,据信是冰岛火山的一次大爆发,在覆盖格陵兰的冰雪年层深处和爱尔兰栎树被霜打损毁的年轮上找到了证据。中国历史学家司马迁说,两年后“庄稼失收”,没有人知道原因。中国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写道,又两年后,“大饥荒”饿死了半数人口,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皇帝解除关于出卖儿童的禁令。正在这一时期,根据中国《历代纪事年表》所说,公元前208年 “有三个月看不见星辰”。

罗马诗人把公元前42年西西里埃特纳火山的著名爆发记录下来,但最近历史学家阅读新翻译的版本时才把这次爆发和影响中国的灾难性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班固描写道:“太阳被遮蔽,模糊不清”,并说庄稼失收,粮价上涨10倍。他提到当年夏天发布的命令说:“众多农民辛辛苦苦耕地、除草,却颗粒无收。他们忍受饥荒,没有办法能解救他们。”

使人惊异的是,火山爆发引起的较小的天气变化,也曾在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法国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ER拉杜里在他的开拓性的气候史《筵席的时代,饥荒的时代》中细致地描绘了1789年大革命以前的6年,法国庄稼死亡、收成极差的可怕景象,以1788-1789年酷寒的冬季和历史上最冷的5月之一为顶峰,紧接着发生了巴士底风暴。那一年,葡萄酒的酿造“完全失败”。

关于那几年天气的最佳报告来自B富兰克林,他正好自 1776年12月起就在法国。1784年5月他写道:

1783年夏季的几个月,在北方地区应是太阳光照最强烈 的季节,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却始终为雾气所笼罩。这雾具 有持久性质,它是干燥的雾,太阳光不能像驱散从水中升起的 潮湿雾气一样驱散它。太阳光线通过雾气时显得十分微弱, 用凸透镜聚焦时,连一张纸都点燃不了。夏季使地球升温的 效应当然就大大减弱。因此地表近乎冰点,雪留在地面上不 融化,越积越多……。也许1783-1784年冬季的寒冷比多年 来要严酷得多。

富兰克林机敏地推断“这次世界性雾气的起因还不能肯定 ……也许是冰岛赫克拉火山整个夏季持续喷发的巨量烟尘,也许是冰岛附近升出海面的另一座火山(斯卡普塔尔-约库尔)喷出的烟尘随风散播。这些都还不清楚。”他不知道的是,除冰岛的火山爆发外,同年晚些时候,日本的浅间火山有一次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爆发,而且十之八九是18世纪80年代中期不正常的酷寒年份的起因,致使法国大革命前农作物失收、社会动荡。而这一革命则对重塑近代社会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人类历史形成的过程中气候的作用当然是极其复杂的,气候历史学家常常争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气候起了决定性作用。气候总是和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我们传统上主要是从这些因素来看待历史的。但是有些气候剧变,从详细证据来看极其重要,甚至是在政治剧变之前激起群众情绪和态度的主导因素,正像1816至1819年气候诱发的巨大灾难导致欧洲诱发政治动荡一样,1783至1789年,气候变化在法国诱发的灾难在恶化政治情绪方面起了主要作用,从而触发了法国大革命。但是,气候变化只是引发这些事件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也是很清楚的。正规的历史忽视了气候因素,但我们也不可把它忽然说成是唯一的因素。

无论如何,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稳定的影响是强有力的,如能考虑到目前人类改变全球气候的程度可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得多,而且快得多,仔细研究一下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教训,我们处理问题可能会更得当一些。

除了引起饥荒和政治动乱外,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巨大影响还有大规模迁徙,从一个地理区域迁移到另一地理区域。人类来到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徙之一,这次转移就是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大约20000年前,最后的冰期期间,巨量海水结冰,海平面比现在低大约300英尺。我们现在称之为大陆架的那部分洋底,大面积暴露为干旱的土地,一些浅的海峡如白令海峡和卡彭塔利亚湾变成了陆桥。现在称作澳洲土著的人,以及现在在北美称作美洲土人、在南美称作印第安人或土著的亚洲游牧民,都是沿着陆桥的路线迁移的。10000年前,冰川后退,海平面又上升,美洲土著和澳洲土著就滞留在新大陆。与此同时,气温上升,全球气候转入新模式,大致一直维持到现在。

事实上,深刻影响到南、北美洲的冰期,培植了人类文明的最初的根。洞穴绘画代表了人类已知最早的文象资料,这出现于 17000年前,那是人类在最恶劣、最寒冷的一个千年期中寻找温暖的避难处的地方。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在100万年前到4万年前连续出现的冰期以及温暖的间冰期提供了最初的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考古学及人类学的记录都说明,每次冰川后退时期,欧亚之间大陆上原始种族的人口就更稠密,文化就更发展。

在公元前8000至公元前7000年间,气候条件普遍良好,冰川融化、后撤至目前位置,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了农业剩余。这些剩余农产品的交易为货币的出现、最早社区内砖石建筑技术的应用以及艺术和手工艺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例如,已知最古老的城市杰里科就建立于这一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欧洲则刚开始从冰川期复苏。

往后,较小但依然明显的气候波动塑造了更加复杂的社会形式。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的肥沃河谷中最早出现有高度组织的社会,是大约3000年前一次重要的气候变迁所致。一种新的气候型态——其特点是一年中大多数时候干旱,每年都有洪水泛滥——迫使人类社区集中于河谷。保存和分配灌溉用的泛滥河水、收藏每年的粮食收获、分发食品等任务都要求人类社会的基本机能要设置得当。《圣经》上说,约瑟夫告诫法老在7个丰年之后要准备应付7个凶年,这反映了人类开始认识到在气候型态改变时自己是很脆弱的。在约瑟夫解释了法老之梦的生态含义后,法老便委派约瑟夫视察对付凶年的准备工作,他的决定反映了人类要掌握预报气候并应付气候变迁的能力的坚定态度。

然而,气候对于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甚至还要更为基本。这一点已变得越来越明确。ES弗尔巴、FE格里纳、RG克兰、D皮尔比姆等人类学家、进化论生物学家和气候专家们最近把气候变迁史和人类学事件结合起来,得出新的一致意见:人类进化本身就是由最近600万年内全球气候型态的剧变塑造出来的。 wK史蒂文斯说:“科学家们正在勾画一幅气候和生态在塑造人类进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草图。论文像潮水般涌现。”

500多万年前逐渐发生的重要的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和称作南方古猿的最早人科动物的出现相一致。按照许多科学家的意见,这是因为树栖猿类里至少有一个种属适应了森林环境的消失,学会在地面寻找食物,并用两腿走路,使双手(原已进化到能抓住树枝)能自由握住及搬运食物和物品,有些物品后来成为工具。

大约250万年前更严酷、更突然的第二次全球变冷解释了产生粗壮南方古猿一个新的先进分支的进化促进因素。这一分支最终被“人属”所取代。人属出现于约10万年前4个相对短暂(从地质学角度看)而严酷的冰期之后,并且就在最后一次冰期之前。这一不可思议的生态变化使大脑增加一种新机能以适应急剧变化的气候条件。将现代人的出现与全球气候变化相联系这一新发现解决了人类起源之谜的一个方面,至少从生态学的角度提供了进化史上断缺的一环。然后,4万年前,由工具与装饰物猛增而形成的所谓文化暴涨正好与欧洲出现一个异乎寻常地温暖的千年期相一致。

在较大的冰期和间冰期内还有一些明显的起伏。这些起伏与冰期相比或与现在可预料到的人为温暖时期相比是较小的,但对于人类社会已足以造成巨大影响。

例如,被称为亚大西洋恶化期的公元前500至公元前400年的气候变动,导致遍布欧洲的风和温度分布的变化以及低温,一般认为这些变化促使北方结束了青铜器时代,刺激日耳曼人从斯堪的纳维亚向东南欧入侵。不到一个世纪后,移民浪潮继续向东南推进,而这恐怕不止是个巧合。就在这一时期,马其顿人征服了希腊。紧接着下一代,约公元前300年,整个世界都开始变暖,而亚历山大大帝就在这一时期征服了“已知的世界”,将希腊文明传遍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

在这相对温暖的同一时期,原来隔开了意大利和欧洲其它地方的阿尔卑斯山各山口变得畅通了,这相应地激发了罗马的帝国野心。与此同时,亚洲一些山口也畅通了,这促进了中国文明的扩散,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大约750年以后,这一温暖时期的末期与罗马帝国的最后年代相吻合。在罗马衰亡原因的众多说法中,气候历史学家加上了一条:在公元450年至500年间,全球气候型态突然改变,导致中欧出现冰冷的持续干旱,这可能引发了后来称之为异族入侵的大规模移民浪潮。

16世纪,印度完全放弃了当时的都城法特普尔西克里,这正好发生在西南季风模式突然改变,剥夺了该城水源之后。该城的居民被迫迁往他乡,这只不过是在印度次大陆早已出现的情况的重复。事实上,主要因气候改变而造成帝国崩溃的先例之一出现于24个世纪之前,就在法特普尔西克里以西数百英里处。在公元前1900年以前的上千年时间中,伟大的印度河文明在现今的印度西北部及巴基斯坦一带十分繁荣。然后,突然间,在气候历史学家所说的极地冷空气南下进入加拿大之时,印度河一带的气候型态改变了,曾经是大城市及居民点的地方被埋在拉杰普塔纳沙漠的沙丘之下,居民被迫迁移它处。据气候历史学家分析,类似的还有 14世纪西非马里文明的崩溃。

还有那神秘的迈锡尼。迈锡尼源自荷马史诗中阿伽门农国王的故乡米诺斯。精致的迈锡尼文化统治了爱琴海两个多世纪以后,迈锡尼在公元前1200年稍后突然消失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推测有来自北方的民族入侵,也找到了迈锡尼人向南、向东逃亡的证据。但迈锡尼文化突然崩溃的原因始终是个谜。然而,近代的气候分析提供了一项有趣的证据:刚好在迈锡尼文明消失之前,当时影响欧洲、地中海、北非和中东的风向和温度模式出现剧变,突然改变了迈锡尼赖以生存的降雨规律。新的气候型态仍从西方经地中海送来水汽,但更向南移至低纬度地区,以致雨量集中到伯罗奔尼撒半岛边缘山脉的西侧。迈锡尼在山脉东侧,于是出现了持续的严酷干旱,河流及井水枯竭,庄稼死亡,最后居民被迫离去。

有些气候历史学家还认为这同一组地中海天气模式的变化是匈牙利平原灾难性的洪水泛滥的罪魁祸首,这一事件又导致青铜器时代各民族自巴尔干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进军。这些从现在的亚美尼亚出发的弗里吉亚人和其它民族的大批移民造成公元前 1200年左右小亚细亚的赫梯文明的崩溃,激发了向塞浦路斯、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各处进发的大迁徙,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起了破坏作用,在《旧约全书》中处处都能找到对此事的记载。来自匈牙利平原的同一移民浪潮中的另一部分人转向西南,越过各山口进入意大利,成为后来的埃特鲁斯坎人,撒播的文化种子日后演变为罗马文明。

在西半球,对全球气候记录的新分析也许能说明古代玛雅文化的神秘兴衰。玛雅文化在公元250至300年前后在墨西哥南部现今的尤卡坦地区以及中美洲繁荣发展。由于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玛雅文化于950年前后突然衰亡,这在考古学家及历史学家中引起了激烈争论。玛雅人建造了神奇的城市,内有精美的地下储藏所以及与同期世界各处规模一样的大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包括复杂的天文台,玛雅天文学家在此计算出太阳年和太阴月的精确天数。他们知道金星的精确运转轨道,并能预报日食、月食等现象。他们的数学家独立地获得了零这个数学概念。然而这样博大而复杂的文化居然突然终结了。不知什么原因,城市并没有遭受毁坏,却被遗弃。精美的陶器生产和雕刻生产、纪念碑和寺庙的建造都突然停止,各种记录、历法和写作都一下子中断,各典礼中心和乡村的人口急剧减少。所有这一切都发生于50至100年之间。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从自相残杀的暴力行动和社会瓦解到飓风、地震的袭击、土壤肥力耗尽、水源枯渴、稀树草原的生存竞争和人口过多,都提到了。

唯一没有研究的是全球气候型态的改变是否能说明玛雅的消亡。但西半球气候历史记录表明,950年左右气温曾升高,气候曾变动。就在玛雅崩溃的完全同一时间,在遥远的北方,L埃里克松乘船穿过格陵兰(他父亲埃里克在此创建了新移民点)和北美之间的拉布拉多海,踏上了一片新土地,他是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个欧洲人,并把它命名为文兰。

由此开始了称为中世纪温暖期的全球气候变动。虽然它被视为欧洲范围的自然现象,但从第一批欧洲人这时到达北美洲来看,它显然是全球气候型态的变动。只有气候变化才能说明他们得以到达北美洲的原因。在约公元900年以前,从斯堪的纳维亚和冰岛到格陵兰新移民点的北大西洋海路一直是完全冰冻而无法通过的。到1300年前后温暖期结束时,气温开始下降,海面再次结冰,堵塞航路。去文兰的零散航行已经停止,不久船只不能再从格陵兰返回冰岛获取补给。一代人以后,最后一批移民被冻死。此后,埃里克松航海的历史光辉也就被南欧人哥伦布遮盖了。

那么950年前后,尤卡坦的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新的气候型态使格陵兰和北美的移民点得以建立(不管时间多么短暂),这种模式是否会使中美洲的玛雅社会突然无法生存?气候变化会引起动植物分布的变化,害虫会自赤道向北蔓延,降雨规律会改变,一向在略为凉爽宜人的气候中生长的玛雅人是否会被可怕的热带阳光夺去了生命?气候因素至少可能部分地解答玛雅人消失之谜。

温暖期过后,气温于14世纪初再度下降,在欧洲和亚洲引起了重大问题。首先,气候的转变突然反复使大量湿气从北大西洋横扫不列颠群岛及欧洲大陆的广大地区。将近10年,西欧人民因庄稼腐烂、河水泛滥而连续遭灾,以1315至1317年的大饥荒为顶点。G德南吉斯自鲁昂和沙特尔报导说,“可怜的、面容憔悴的男男女女成群结队地来到教堂,祈求从无情的雨水中获救”。他又说道,“我们在圣殉教者教堂看见大批男男女女,不仅来自附近,还有来自5里路以外的,都赤着脚,除妇女外,许多人甚至赤身露体,他们的牧师也在队伍之中。”那一年及次年,欧洲的谷物收成完全被毁。拉杜里报导说,1316年夏天“潮湿得连剪羊毛的好天气都没有”。连年灾荒使死亡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最糟糕的情况还是30年后的黑死病。

就在黑死病发生之前,连续4年的恶劣天气和庄稼失收造成普遍营养不良及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使有些人害怕大饥荒重现。这种惧怕促使人们从小亚细亚进口粮食,把染病的老鼠首先带到君士坦丁堡,再进入墨西拿和马赛各港口。这些老鼠及所携带的鼠疫只用两年时间便席卷西欧,夺去了1/3人口的生命。

鼠疫本身实际上起源于中国,1333年首次发现死亡者。造成欧洲持续下雨的同一次全球性天气变化也使中国出现异常的暴雨,导致黄河不断泛滥,自1327年起,情况越来越坏;至1332年,发生了中世纪最大的一次洪水,据报导当时死亡人数为700万。气候学家H兰姆写道:“毫无疑问,洪水不仅迫使人类迁徒,野生动物也要另觅栖息地,其中包括携带鼠疫的鼠类。”他的结论是: “最后席卷全世界的黑死病,就是1333年发生于中国的淋巴腺鼠疫。”而1333年是造成中国尸横遍野的黄河大洪水的第二年。

小冰期(1550-1850)是最重要而有完好记录的气候波动之一,欧洲各处的明显的社会变化与小冰期有关系。人们更多地呆在户内,围绕着突然流行的壁炉取暖,演变为一种新的社交。人们更多地围绕科学这样的话题交流思想。艺术领域逐渐兴起浪漫主义,政治领域也出现一些独立见解。对一些北欧人来说,新的天气状况太严酷,不宜于户外活动。

1690年,在苏格兰阿伯丁市,一个爱斯基摩人划着独木舟出现在唐河上,人们都惊呆了。欧洲人向格陵兰移民的活动早已完全停止,但爱斯基摩人所习惯的生存环境却向南延伸,直达奥克尼群岛和苏格兰北部。

苏格兰人由于鳕鱼捕捞业无法进行及农业歉收,在连年遭灾后陆续离开家园,到1691年,占人口1/10的苏格兰人定居于爱尔兰的阿尔斯特(现称北爱尔兰,离苏格兰最近),取代并驱逐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由此逐渐形成的大量问题及难以解决的暴力行为,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苏格兰人移民之后的数年,爱尔兰人口继续增长。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爱尔兰在社会和政治方面都一团糟。英国的统治者作出了一些愚蠢的决定,国王詹姆斯六世关于促进苏格兰人移民的决定只是个开端。陈旧的土地所有制只能产生低水平的文化,这反过来又助长早婚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在1779至1841年间,人口增加172%。据迪斯雷利估计,爱尔兰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决定把马铃薯作为维持生存的唯一粮食作物是一个致命的决定,后来竟发生了“马铃薯大饥荒”这一可怕的悲剧。

在小冰期即将结束时,平均温度略有上升,出现有利于马铃薯枯萎病滋长的多雨而温暖的气候条件。现代实验室研究说明,袭击爱尔兰的那种枯萎病是疫霉属感染,它所需的条件是:相对湿度 90%以上,温度10℃以上并持续至少12小时,还要向马铃薯叶子上浇水至少4小时。在小冰期期间爱尔兰开始依靠马铃薯为生,但那时出现这种综合条件的可能性很小。19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新的暖和大气时,这种可能性就增加了。

这种枯萎病来源于秘鲁马铃薯的一个新品种;1843年在美国东北部首先发现,次年又在佛兰德发现。至1845年夏天,其种子传播至爱尔兰。那年冬天是爱尔兰人记得的最暖和的冬天,春天也很温暖,6月气温比百年来同期平均气温高出3至4度,夏季总的说是19世纪第二热的夏天。使情况更糟的是,7月、8月、9月共下了64天雨,仅8月就下雨24大。

枯萎病毁灭了决定爱尔兰命运的唯一粮食作物。以后几年,爱尔兰有100多万人死于饥饿或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幸存者的可怕叙述使我们体会到饥馑对人类意味着什么。1846年12 月,科克郡两个孩子的父亲死于饥饿(母亲早已饿死了)。调查报告记录说,“这两个孩子摇摇晃晃走进舒尔村时人们才知道此事。他们饿得直哭,说他们的父亲已经四天没有向他们说话了,并说他像石板一样冰凉。人们还查看了另外两具尸体,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都死于饥饿,遗体都被老鼠咬过。”

当时报纸刊登的一份目击者叙述说:“在一个卷心菜园里我看见巴里及她两个孩子的尸体用薄薄的土掩埋着,她的手和脚完全暴露在外,肉被狗吃光了,离头颅两码远有一些头部的皮肤和头发;开始我一看还以为是马尾的一部分……。我用不着详细评论了,但我不禁要问:我们是生活在联合王国的一部分吗?”在广阔地区种植单一作物而不是多种植物的做法称为单作制。这种做法的问题是一旦出现植物疾病或一种抗逆病虫害时就会致全部作物于死地,难以抵挡。如果只选用单一作物的单一品种,这种脆弱性就更突出了。爱尔兰人曾依赖马铃薯的单一品种作为他们唯一的粮食来源,这个品种在过去300年的气候条件下产量最高。马铃薯饥荒事件提醒我们,像单作制这样人为地改变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考虑气候的变幻莫测,就会削弱社会养活其人口的能力。这件事还说明了急剧变暖会引发灾难。

从历史上看,造成马铃薯饥荒这样的气候悲剧曾导致向富国,特别是向美国的大量移民。此次饥荒前30年,1816-1817年的生存危机也激发了移民潮,不仅从欧洲移民至美国,在美国国内人口也在流动,因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欧洲以外同样感受得到。例如,从缅因州向西迁徙的历史记载说:“在异常寒冷和不祥的”1816 和1817年春天过后,对饥荒的恐惧成为“向外迁移的魔术一般的新动力。数以百计的有家园的人,不加考虑地把家卖了,匆忙离去,奔向遥远的地方”。从缅因出走的移民潮与1816-1817年坦博拉火山爆发引起的异常气候型态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资料得到印证:1818年,异常气候刚一结束,火山灰自大气层落回地面,缅因的人口就恢复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同样的情况在新罕布什尔、佛蒙特、康涅狄格和南、北卡罗来纳等州都有记载。一位目击者写道:“1817年夏天……发生像溃退一样的情况。”

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被迫移民潮也许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初“干旱尘暴”时期,大批大批的人从堪萨斯、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新墨西哥的一部分、科罗拉多、内布拉斯加和其它平原州弃家出逃。和马铃薯大饥荒一样,产生干旱尘暴的原因是错误地使用土地,结果使土地及其人民对不测风云更加难以承受。20世纪 20年代,在

在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进行的一系列征服活动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不难想象一下虚构的情景:日耳曼部落没有征服西欧,或者西欧后来被匈人、阿拉伯人乃至蒙古人所征服,东欧的那些斯拉夫人建立的罗斯公国没有被蒙古人征服,东方中国大明王朝没有被满清征服。世界历史又将如何演变?

虽然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历史学家尽力向世人描述草原帝国的兴起及其征服的过程,如西方的塔西佗,中国的齐思和等等。可对我们而言关于游牧民族为何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征服活动依然知之甚少。不过游牧民族的入侵并非只带来毁灭,事实上也促进了跨境贸易、文化交流与技术传播。

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表节选

这些游牧民族的征服活动每一次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所以很有必要解释其发生原因。在传统史学资料中是很难找到系统解释的;唯一的例外是 "气候冲击说" 也就是将气候变迁作为游牧民族征服的动力。

而在古代中国则有丰富的资料记录着周边游牧民族的活动。自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满清时期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冲突持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史书对于诸多的历史事件,甚至包括旱灾、水灾、雪灾、霜冻等自然灾害,均有详细的记录。研究中原王朝与游牧政权的冲突结果也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有时,华夏文明因游牧征服而停滞上百年;其他时候,游牧民族因战败而被迫远迁。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于气候的依赖性很强。即使轻微的气候冲击也可能干扰脆弱的游牧经济均衡,迫使游牧民族为生存而进攻农耕文明的邻居。通过研究发现,以每十年的旱灾年数作为降雨稀少的代理变量,而以每十年的黄河决堤年数作为降雨充沛的代理变量,则游牧民族进攻中原汉族的频率随着降雨稀少而上升,随着降雨充沛而下降。

游牧民族的三次大征服活动

分布在欧亚非大陆的游牧民族总共分为五类,即牧牛游牧族,骆驼游牧族,绵羊游牧族,西藏的牦牛游牧族,以及东亚的牧马游牧族。其中,临近中国的东亚游牧民族,由于其主要牲畜为马匹,远比其他慢速游牧民族更具流动性,对定居汉族造成极大威胁。

在早期西方即公元前2000年左右,欧亚大陆正处于一个骚动时期,即游牧民入侵。这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发起第一次大冲击的结果,这次大冲击断断续续地从公元前18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前6世纪,并形成了两个高潮。

游牧民族骑兵

第一个高潮发生于公元前18世纪以后的200年间,在此期间,赫梯人、喀西特人等一些讲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入主小亚细亚,欧洲的爱奥尼亚人和阿卡亚人则侵入爱琴海地区,不久毁灭了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另一些印欧语游牧者正源源不断地涌入伊朗高原,向印度和东方的迁徙活动也于此时开始。

第二个高潮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950年间,一个被称为"海上民族"的族群对埃及和地中海东岸诸国(赫梯、腓尼基等)的劫掠和入侵,而"海上民族"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侵掠说到底又是一支强悍的北方游牧民族———多利亚人南下浪潮挤压的结果。在这次冲击高潮中,多利亚人摧毁了阿卡亚人建立的迈锡尼文明,致使希腊社会经济萧条、人口流失,各种文化制度瓦解,倒退到希腊历史上著名的黑暗时代。

如果说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主要是由游徙于欧亚大草原中部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发起的,那么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发起的第二次大冲击却是在中国西北边境进行游牧活动的匈奴人。这次入侵浪潮的矛头虽然也是指向欧亚大陆南部的农耕地区,但是其推进趋势却是从东向西的波浪式展开。

欧洲民族大迁徙

如同多米诺骨牌运动一样,这次民族大迁徙活动呈现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欧亚大草原上的几乎所有的游牧民族都被卷入到这场来势汹汹的民族大冲突和大融合浪潮中。匈奴人从公元前2世纪(甚至更早)到公元后4世纪不间断的西进运动促成了欧亚大草原上各游牧民族的南迁和西徙,最终导致了整个古典文明体系的崩溃。

中国华夏苗裔自商周之时即已与匈奴发生联系。周都镐京,接近戎狄活动之地,戎狄族曾多次骚扰周朝疆域,对农耕社会的定居生活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带来了破坏性的灾难。《诗经·小雅·采薇》曰: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西周与戎狄之间的冲突持续了数百年之久,西周王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周幽王就是被戎狄杀死于骊山之下。春秋战国时期,戎狄与华夏列国曾多次交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御戎狄即匈奴人的侵犯,在列国北部旧城墙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并不断地徙谪戍边,以实边塞,构成了阻止匈奴南犯狂潮的坚固屏障。

到了秦末,国内烽烟迭起,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谪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汉高祖平定宇内后,匈奴更成为中国之大患。自高祖至孝文帝,汉朝在匈奴的强劲攻势面前基本上持防御政策。从汉武帝到东汉和帝之间,汉政府开始采取主动出击的姿态,派遣大军深入漠北和西域,屡破匈奴,设立朔方郡和酒泉、武威、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广置边塞烽燧系统。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部分匈奴(北匈奴)不得不向西迁移,从而拉开了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第二次大入侵的序幕。

汉击匈奴

公元2世纪以后,匈奴人由中亚继续向西,稍后进入伏尔加河流域、顿河流域和北高加索一带。原来栖居于此的阿兰人被迫转向西南,与日耳曼部族中的汪达尔人混居。公元374年匈奴人跨过顿河,进入东哥特人等日耳曼游牧部落的活动区域。野蛮的日耳曼游牧民族抵挡不住更为强悍的匈奴游牧者的强大攻势,在征得罗马帝国统治者的许可之后越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罗马帝国之所以同意日耳曼人进入其境内,是为了缓解兵源匮乏之忧,企图利用这些勇猛的日耳曼游牧者为其戍边。然而曾几何时,野性未泯的日耳曼游牧者就掉转头来成为进犯罗马帝国的急先锋,拉开了西罗马帝国毁灭的序幕。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三次大冲击的主要发动者是欧亚大草原东部的蒙古人和突厥人,这次大入侵最初采取了日耳曼蛮族对付罗马帝国的方式,即通过充当雇佣军的方式入主宗主国。这种和平渗透的工作是由一支突厥人———塞尔柱人来进行的,他们先是受雇于阿拔斯王朝,后来却成为这个王朝的统治者。

这种非暴力形式的渗透严格地说来只能算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第三次大冲击的一部冗长而低沉的序曲,虽然潜藏杀机,却并不具有惊心动魄的震撼力。这次大冲击的主旋律是由勇猛凶悍的蒙古人奏起的,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们的率领下,蒙古侵略者的金戈铁马横扫了从中国东海到匈牙利的几乎整个欧亚大陆。虽然蒙古人的征服如同昙花一现,为期不长,但这次征服却像噩梦一般给人类历史留下了永难磨灭的记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83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随机推荐

  • 12岁女孩能使用妮维雅的丝柔美白爽肤水或丝润爽肤水吗?

    12岁女孩能使用妮维雅的丝柔美白爽肤水或丝润爽肤水吗?这是许多家长和女孩们关心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妮维雅的丝柔美白爽肤水和丝润爽肤水都是针对成年人的产品。这些产品中可能含有一些成分,如酒精或其他化学物质,对于12岁的女孩来说可能会过于刺激。

    2024-04-15
    42800
  • 恋姬祛斑套盒效果咋样

    恋姬祛斑套盒效果是能够改善肌肤暗沉、色斑、雀斑等问题,提亮肤色,让肌肤更加透亮,根据市场上的用户评价和体验,恋姬祛斑套盒的效果比较显著,特别是对于轻微的色斑和雀斑等有明显改善作用。使用后肌肤会感觉更加清爽、细嫩、有弹性。而且该产品不会导致过

    2024-04-15
    46800
  • 全套海蓝之谜使用顺序是什么,海蓝之谜具体使用步骤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使用海蓝之谜护肤品,海蓝之谜护肤品的美誉度很高。很多人进了一整套海蓝之谜护肤品,却不知道怎么用。全套海军神秘使用令海蓝之谜全套的使用顺序:洁面后先用醒肤水,再用浓缩精华,再用各种精华。精华的使用顺序:活

    2024-04-15
    43700
  • 屈臣氏骨胶原洗面奶适合油性皮肤吗

    NO1 旁氏米粹润泽洗面奶参考价格:¥17575g适合肤质:健康的所有肤质(重度敏感肌肤慎用)说到屈臣氏里的好用又不贵的洗面奶,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这款旁氏米粹润泽洗面奶。旁氏做清洁用品一直还是蛮出色的,早前年出过一款卸妆油也特别好用。这款

    2024-04-15
    333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一样吗?

    精华水、精华液、精华露、是一样的吗,还是有区别的? 精华水就是比较粘稠比较营养的化妆水。 精华液就是用在化妆水之后那一步,精华露要比精华液稍微稀一点。精华素和精华液一样吗?什么区别 精华液的分子比较小,质地较稀,易吸收,用了之后

    2024-04-15
    41100
  • 斯巴达克斯老板娘露迪雅那几集有激情戏

    斯巴达克斯老板娘露迪雅是拉丁美洲魔幻电视剧《斯巴达克斯》中的角色,在第一季第四集中出现了激情戏。在这一集中,露迪雅和主角塔梅尔在一个秘密的地方相遇,并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浪漫的夜晚。然而,这一场景并不是官方制作的,而是网友自制的,因此并不是所有

    2024-04-15
    33200
  • 天气丹三个版本的区别

    天气丹三个版本的没有区别。虽然它们的叫法不同,但是套盒中的爽肤水和乳液在成分以及含量上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三个版本的天气丹是不分好坏的。天气丹套盒适应的肤质比较广泛,干性肌肤使用以后能够很好的补水保湿,油性皮肤使用以后能够很好的控油祛痘,因

    2024-04-15
    40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