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一生中从未打过一次败仗,其军事学术吸取了古希腊和世界各国军事学术的成果,并充分地体现在他的多次远征中。他的10年远征堪称古希腊军事学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1亚历山大父亲腓力二世在军事、行政和财政等方面推行一系列削弱氏族贵族和加强国王权力的改革,国势日盛,腓力二世巧妙地运用外交与军事等手段,使马其顿很快成为左右希腊政局的力量。
2亚历山大充分利用波斯帝国内政腐败及国王大流士三世怯懦无能的有利形势,果敢进攻。
3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其战略特点是:周密地准备战争,深入地研究敌人及其国家,按预定计划进行战争,坚决彻底地实现既定计划,在野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障陆海军的交通线和供应基地,巩固胜利。指挥特点是:出敌不意、大胆穿插、迂回包围、以少胜多,速战速决。亚历山大的军事艺术给后来的西方军事思想以巨大影响。
说起横跨欧亚大陆数千年的“丝绸之路”和“通西域”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汉开创者张謇、东汉和定远侯。在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时期,他们一个个上万里,经历雨雪风霜,面对千难万险,面对刀光剑影,却百折不挠,不辱使命。最后,他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在国外宣布了中国的国家权力,开启了持续数千年的丝绸之路。他们的英雄业绩经历了几千年,如今成就斐然。心向往之。
永乐帝朱棣在位的22年,也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地理大发现”时期。这期间有80多个国家与大明交流,甚至远至中非朝贡。当时,七下西洋、打通万里海的三宝太监郑和已经名噪一时,而与此相关的另一位杰出外交家——年在万里重开丝绸之路的陈诚,却没有多少历史学家触及。事实上,这位被“三宝太监”的荣光埋没的大明使者,以其顽强的决心和无畏的斗志,五次从西方的阳关下西洋,与郑和共享“万国来朝”的壮丽景象。
陈澄,本名卢茨,元至正二十五年,江西吉水人。据当地吉水人记载,自童年起,他“写了许多语录,如写博客、增强志气、了解西藏、回蒙古等。”洪武十八年,陈佳丽聘请明初大学者梁音为师。在一起一天一夜后,梁音称赞陈诚的父亲:“你儿子很聪明。虽然很难有一个团队的天赋,但他可以建立一个遥远的未来和希望。”
虽然《四书五经》很受推崇,也认真研究过,《四书五经》也不是陈诚的强项,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还是不尽如人意。吴二十六年进士。第二年,龚和朝廷考了前三名,最后“成了第一”,但成绩一比,很多人才列为“甲”“乙”。陈诚?作为翰林学院的“判官”,他是一个“七品”的小官,比同年的“甲”、“乙”都低。尽管如此,陈诚并没有因为自己卑微的官职而废言。但朝廷内外政策都是错的,有豪言壮语和建议。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商平定甘肃临洮叛乱,“灭吐蕃万人”。捷报传来,众大臣纷纷表示祝贺,但陈诚认为此举“操之过急,恐有不公平之处。”上表暗示朝廷派遣使者的速度很快。一年后,陈诚人生的转折点终于到来。朱元璋提拔陈诚为兵部“驾臣”,派他出使西域?沙里怕回鹘。从那以后,他一直旅行了几千英里。
这次出使的原因是洪武二十四年,在今新疆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是从蒙古帝国的前“察合台汗国”分离出来的,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新疆伊犁和中亚部分地区。公元1391年,东察合台汗的儿子黑可汗派遣使节到南京迎接朱元璋,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宗藩关系。但朱元璋注重的是对东察合台汗国西部邻国帖木儿帝国的描述。
说到当时活跃在中亚地区的“帖木儿帝国”,中国的史料记载很少。而这个起于“西察合台汗国”,征战中亚的帝国,却被西方史学界誉为“继成吉思汗之后蒙古的又一伟大征服者”,逐渐成为此时西方明朝的又一威胁。早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就派傅友德出使西域。甚至在甘肃、青海、东疆大败元军时,帖木儿推翻了原察合台汗国的统治者。此后,他在南方作战中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西方,在南方多次进攻和掠夺印度,扩张了无数地方。就连远在欧洲的西班牙国王也尊称他为“养父”。帖木儿在东方对明朝的态度一直是恭顺的。吴鸿二十一年,明朝在捕鱼方面大获全胜。帖木儿派使者到南京,纪念明朝为“可去之国”。然而,根据法国历史学家布里俄斯在《帖木儿帝国》一书中的记载,“他毕生的梦想是释放中国的臣服。”
东察合台汗国向中国进贡时,帖木儿不断入侵东察合台汗国边境,双方互有胜负。东察合台汗国的报告和朱元璋派往帖木儿帝国的两名使节的被扣留,使朱元璋实现了帖木儿帝国的野心。于是,明朝开国功臣侯松生先被调至凉州镇守,后又向镇西派遣使节,意图加强西北防御。初出茅庐的陈诚接过了任务。
陈诚没有辜负他的使命。洪武二十九年冬,陈诚来到柴达木盆地招募当地部落。曾有人建议明朝“尽一切努力移民实边”,但陈诚坚决拒绝,认为此举“有害天地”。之后,陈诚任命当地部落首领为官员,在柴达木盆地建立安定卫、曲仙卫、阿端卫三大重要军区,并要求朝廷派出“熟悉农业的官员”,推广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当地生产。
这就使得当地的游牧部落转而定居下来,使得部落“随波逐流”。一年后,安南入侵大明边境,陈诚再次被派往安南。据越南史料记载,安南的“谦、稳、利之言,显示了明朝的伟大力量”,最终吓坏了安南的统治者和官员,派他到南京道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四年,陈诚调任广州府任“管家”,调解“色目人”与当地村民的纠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主持修复当地清真寺。从那以后,当地所有的民族都和睦相处。有多少?“善于处理外交事务”的陈诚,在大明政治上也有突出的建树。
永乐二年,帖木儿在撒马尔罕召开中亚蒙古人会议,声称要“推翻明朝,收复失地”。此后,他在中国投入20万大军,悍然发动了反明朝的“讨伐”。消息传来后,朱棣命令凉州左知府宋胜组织军队备战,陈诚在柴达木盆地设置的“三防”也日夜组织军队备战。然而到了冬天,帖木儿在三月间病死,大规模的“远征”徒劳无功。
帖木儿死后,他的国家陷入内乱。他的孙子哈里,生前被指定为继承人,与第四子沙哈如激烈争夺皇位,“反明复辟”大业搁浅。此时明朝在西北也动作频频。永乐四年,朱棣在新疆哈密建立了哈密卫等军事基地,并派驻重兵,正式对今天新疆的“诸侯国”行使主权。内忧外患之下,帖木儿帝国开始修复与明朝的关系。一年后,第一个继承帖木儿帝国皇位的海瑞,释放了早年被帖木儿扣押的明朝使臣福安、杨,委托他们带着帖木儿帝国的愿望与大明重修旧好。永乐5年6月22日,这个失踪了几十年的使团终于回到了首都。当时“举朝廷为忠”。这时,被调往文远馆的陈诚得知帖木儿帝国正在内战中夺取皇位,立即向朱蒂提出建议。永乐六年,朱蒂派遣使者率领帖木儿帝国的吉果代表团,并带来了朱蒂的手书。内战中两大派系哈里和沙哈鲁的纷争,在帖木儿帝国当地调解。赢得王位的沙哈鲁最终释放了被囚禁的哈利,并把伊萨卡岛变成了他的黑色封地。帖木儿帝国持续三年的内战终于“和解”了。第二年,正式成为帖木儿国王的沙哈如派代表团到南京迎接朱蒂,并赠送豹子、狮子等礼物。双方恢复了朱元璋时代的“宗主”关系,从此友好往来。
最先提出“使者”的陈诚没有被任命,因为此时他已经成为“文远馆政务官”,正在协助解缙编纂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巨著《永乐大典》。同时,他收集了大量的史料,整理了中国驻外使团的所有细节和中国周边国家的面貌。今天,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许多“外交官”的英雄姿态和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陈诚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永乐十一年九月,已经是吏部验印司一员的陈诚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二次西域之行,。帖木儿帝国的八位使节被任命为大明的“教务长”。为了这个任务,陈诚做了周密的计划,让朱棣挑选“元朝遗民”陪他旅行。代表团从北京出发,经玉门关进入西部地区。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终于在次年十月到达帖木儿帝国的首都赫拉特。陈诚出使帖木儿周边中亚各国,先后被任命为达什甘、失落、色兰、沙鲁海牙等国国王,并任大明大使。1414年10月,帖木儿国王沙哈茹在赫拉举行盛大仪式欢迎陈诚一行。会见中,陈诚以大国使者的风采赢得了沙哈鲁的尊重。当然,也有“不和谐”的插曲。“秋华派”的沙鲁将军阿哈黑,祖上曾是元朝的重要大臣,当场发难,指责明朝赶走了元朝,一直与蒙古人为敌。陈诚更是针锋相对。坦白说,“国之幸只在德,不在魏。”。然后逐一列举了元朝前各族官员在明朝受到优待的事实,一位身负使命的回民官员萨都木“现身”现场。告诉帖木儿的君主和大臣们,明朝与帖木儿的良好沟通是“以德护民之举”,如果继续争论下去,只会“给贵国的一生带来灾难”。帖木儿的君主和官员对阿哈黑的礼遇印象深刻,阿哈黑当场被沙哈如下狱。曾经在帖木儿帝国占据重要地位,一直主张抗击明朝的“秋华派”彻底失势。随后,沙哈鲁在内宫为陈诚一行举行家宴,并让他的“接班人”Ug拜访陈诚
陈诚在帖木儿期间,还走访了当地著名的宗族和商会,组织各国驻帖木儿的使节,逐一驳斥逃往当地的使节对明朝的歪曲描述,“驳蛮慷慨论”,而中国使团带来的瓷器、丝绸等精美礼品在当地引起轰动。苏联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夫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次对帖木儿帝国和外国都有深远影响的外交事件。这位睿智的中国特使不仅以其雄辩的口才和高尚的风度赢得了沙哈鲁的尊敬,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博大的文化和强大的国力,以及对帖木儿人民睦邻友好的诚意。此后,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对东方的友好政策成为他们一致的选择。”永乐十三年十月,陈诚一行回到南京,向朱蒂赠送了《西游记》和《西域各国志》,详细记录了中亚各国的风土人情。这两部专著不仅在中国史料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到了近代,很多西方历史学家专程到中国来买这本书。这次回归伴随着派往中亚乃至西亚各国的使团,甚至还有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使节,多达300人。“所有国家都来朝鲜。”大明与中西亚各国的“朝贡关系”自此得到巩固。
其次,陈诚出使西域后,向朱蒂出谋划策,力劝她接受他国要求,开放与西方国家的双边贸易,坚持认为这样既能“减轻过境之苦”,又能“与时俱进,百年受益”。朱棣采纳了陈诚的建议,在哈密、新疆、凉州和甘肃建立了“互助市场”。允许西方国家的商队在这里交易。这一政策的“连锁反应”是,帖木儿帝国还重建了伊朗西部的古驿道,这条驿道因战争而废弃,并延伸至土耳其甚至埃及。至此,自元末废弃的丝绸之路再现了商旅的繁荣。中国的丝绸出口到西亚和东非,中东乃至欧洲的商品和文化经典逐渐输入中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著名的数学成就《求解高次方程的方法》在元末失传,后被阿拉伯数学家归还中国。此后,虽然明朝的国策有所改变,但这条贸易路线从未中断。直到明末崇祯年间,陕西Xi和甘肃凉州仍是西方商旅聚集的“国际都市”。
永乐十四年四月,陈诚率团出使西域。这次的主要任务是与西方国家就每年的商队交换数量达成一致,达成贸易协议。陈诚准备让朱棣“选择那些擅长商业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杨杉就是其中之一。他以振振有词的口才说服了瓦拉,迫使瓦拉在“文化大变革”后回到了明朝的英宗。这些人在后来陈诚与西方国家的贸易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8月,陈诚再次抵达帖木儿帝国,愉快地与帖木儿帝国达成了商业协议。同时,他还送给沙河路一件明朝宫廷画师精心准备的礼物,上面有一幅沙河路送给永乐皇帝宝马车的“奔马图”。沙鲁深受感动。他不仅热情接待了陈诚一行,还亲自给朱棣写了一封信。朱棣也回复了一封同样热情的信。坦率地说,两国“远隔千山万水,却心心相印”,希望“两国人民从此共享和平与幸福”。在当时,东西方最强大的两个皇帝之间的书信往来,是一个关于“世界和平”的永恒话题。
《长美谈》的媒人陈诚,永乐十六年第四次出使西域。在此之前,陈诚的母亲罗氏因病去世。按照习俗,陈诚得在家呆三年,可是?迪伊认为“不是他不能负这个责任”,命令他“看清楚形势,看清形势”。同年十月初二,陈诚一行到达帖木儿首府赫拉特。这次出使,他带了两本古籍,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北魏郦道元的《水镜诸书》。陈诚主动联系帖木儿主管农业的官员,解释书中的难点。甚至在陈诚的建议下,沙哈鲁在他的宫殿里开了一个“试验场”。此后,中国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在中亚广泛传播。陈诚回国,沙赫茹居然“差了一百多里,我也说不出怎么放弃。”这感人的一幕在中亚和西方的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但告别的双方都不认为这是告别。
永乐十八年十一月,陈诚带着中亚各国的五百使团回京,朝见打算征北蒙古的朱棣。朱棣特地派出6000精锐骑兵从苏州一路护送。此时北京被重兵包围,旌旗招展。朱棣帖木儿的使节被允许在当地“自由访问”,各路军队不得“逗留”。他还从明军的“3000营”、“5营”、“魔营”中挑选精兵,为使节表演骑马射击、步兵突击、火器训练等“军事科目”。
史铁木尔特使初来时,以“我国无此俗”为由,拒绝向朱棣行跪拜之礼。然而,半年的“拜访”后,回国前再次见面,却跪拜排队,“磕头碰地”。帖木儿使团的首领阿尔杜莎甚至坦率地告诉朱棣,这次帖木儿赠送的“名马”是沙哈茹的父亲帖木儿南征北战时的“皇家坐骑”。它一直是帖木儿的“国宝”,这次它被赠送给朱棣“以示最大的尊重”。这些话让朱棣看起来很棒,并订购了一份丰厚的礼物。帖木儿特使回国后,详细记录了这次出使的细节,西方近现代史家对明朝军事实力的研究大多以此为依据。这个任务无疑收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陈诚也从两广学说提升到参政权利。此时安南造反,大批“越南难民”由海路涌入广东,广东都指挥使马可建议难民不得入粤,违者格杀勿论。陈诚竭力阻止流民中掠夺百姓的“盗贼”,在难民集中安置的广东省屯门、虎门、东莞等地搭起帐篷,发放粮食和生活用品,再次“扶夷”。永乐二十二年正月,在广东战功卓著的陈诚再次被调至北京,筹划第五次西域之行?访问团于4月4日出发,5月到达甘肃时,突然传来朱棣去世的消息。明朝仁宗皇帝朱高炽即位后,颁布了一项法令来停止这一使命。陈诚在安抚哈密、柴达木的少数民族部落后,于11月回到北京。此时明仁宗“没做远事”,于是大规模的传教暂停,属于陈诚的阶段结束。次年,陈诚辞官回乡,念其“传事于洋人”的才能,明宣宗颁布圣旨,要他“回乡用,每年给他双倍俸禄”。宣德三年,帖木儿再次向大明派遣使节,热情邀请大明派遣使节回访。其中,帖木儿国王沙哈茹承认担心陈诚,希望大明再派特使去陈诚,被明宣宗婉拒。此时,陈诚回国后,在临川建“奈园”,而?很多好朋友每天背诗,过着田园生活。宣德五年,开始撰写人生最后一部外交书《历官事迹》。他除了记录五次出使西域的全过程外,更详细地阐述了有关双边谈判、邀请外国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贸易等方面的各种知识。明代名臣李东阳、杨廷和、王重固等人对此书赞不绝口,近代洋务运动先驱李鸿章等人也从中受益匪浅。另一部记载中越边界划分的书《与安南辩明丘温地界书》,确认了数百年来的中越传统边界线,直到20世纪仍是中越边界谈判的重要参考。三十三年后,陈诚再次出山,被朱祁镇、明英宗任命为光禄寺右郑桐正二品。天顺二年,在官邸病逝,享年93岁。这位五下西域,交好各国,宣示明朝国威的著名外交家,虽然身世低微,但确实是中世纪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中亚乃至西方,陈诚也宣称广为流传。如今,哈萨克斯坦等地保存了许多陈诚当年出使的遗迹。苏联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夫对他作出了公正的评价:“这位杰出的中国外交官,以真诚的态度和不放弃的精神,解决了世界上两个最强大帝国之间的矛盾,给帕米尔高原周边各民族带来了和平与安宁。他是15世纪最杰出的和平使者。”
世界历史上有37个大帝国
1 蒙古帝国 2 英帝国 3 清帝国 4 汉帝国 5 唐帝国 6 罗马帝国 7 阿拉伯帝国 8 宋帝国 9 明帝国 10 美利坚合众国 11 莫卧儿帝国 12 拜占庭帝国 13 波斯帝国 14 隋帝国 15 西班牙帝国 16 俄罗斯帝国 17 孔雀帝国 18 苏维埃联邦 19 萨珊波斯国 20 古埃及帝国 21 笈多帝国 22 亚历山大帝国 23 神圣罗马帝国24 奥斯曼帝国 25 法兰西帝国 26 秦帝国 27 晋帝国 28 亚述帝国 29 安息帝国 30 帖木儿帝国 31 葡萄牙国 32 贵霜帝国 33 赫梯帝国 34 查理曼帝国 35 满者伯夷帝国 36 桑海帝国 37 印加帝国
蒙古帝国(英文:Mongol Empire),是在13世纪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与四大汗国联合组成的大帝国,是西方史学家对蒙古政权的统称,与内部统一的大蒙古国定义不同。
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始于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终于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17世纪也叫奥托曼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又称马其顿帝国,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匈奴帝国曾经是亚洲大陆上最强大幅员最辽阔的大帝国,一度纵横驰骋,四处劫掠,成为横亘在东西之间的一支可怕的文明破坏力量。
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古国名。127年-230年为其巅峰时期。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
贵霜帝国在迦腻色伽一世和其继承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曾拥有人口五百万,士兵二十多万,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
大韩帝国,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上的君主制国家。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是中亚河中地区的乌兹别克族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帝国。 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Herat,又译哈烈、黑拉特)。鼎盛时期,其疆域以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从今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囊括个中、西亚各一部分和南亚一小部分,帖木儿去世后子孙相互争夺王位,最终1507年借班尼击败了帖木儿的后代,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204年,公元1261年—公元1453年),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
大英帝国(英语:British Empire),由其领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国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
日不落帝国(英语: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日不落帝国一词常被用来描述一些拥有广泛势力的全球帝国,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的帝国,最初被用于16-17世纪的西班牙帝国,而在更近的时期又被指代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大英帝国。所以历史上西班牙和英国先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马其顿王国,指约前800年-前146年间,小亚细亚及希腊地区的国家,尤指从前301年伊苏斯战役之后,由安提柯·贡纳克建立的安提柯王朝统治下的马其顿及希腊地区。
德意志帝国(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亦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统一(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小亚细亚地区的奴隶制国家。前19世纪时期出现赫梯国家,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赫梯帝国。约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首都先在库萨尔,后迁至哈图沙。公元前12世纪瓦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势力被亚述帝国灭亡。
巴西帝国(葡萄牙语:Império do Brasil),是1822年至1889年间,在南美洲巴西建立的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由葡萄牙巴西亲王佩德罗一世及其子佩德罗二世所统治。1889年,佩德罗二世被废黜,由德奥多罗·达·丰塞卡建立的第一共和国取代了这个帝国,巴西帝国宣告正式灭亡。
塞尔柱帝国(1037—1194年)是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亚、西亚建立的伊斯兰帝国。亦称塞尔柱王朝。帝国极盛时领有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亚细亚大部及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等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