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如何评价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1张

转一篇我觉得对拉二写的最好的评论,来自一个已经过世的朋友。已经十多年了,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她。当时,她已经身患绝症。在我的理想中,有价值,有意义的音乐评论,应该是这样的。本身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在音乐外,给人某种感受与力量。

——————————————

我欢笑于晴朗的清晨,我欢笑于阴郁的午后。当友人从远方到来时,你可以看到我欢笑的脸。当亲人从身边离去时,你也可以听见我欢笑的声音。我欢笑于喧闹的婚礼,我欢笑于沉寂的葬礼。快乐,是我欢笑的源泉。痛苦,也是我欢笑的理由。

人,天生是要做梦的。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你的梦就开始了。你永远分不清一切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直到有一天你终于醒来。

我的忧郁,我的拉赫玛尼诺夫。

在这个季节,每当我此时此刻推门入内的时候,晚霞的余晖便会懒懒散散的投入我的眼帘。没有多余的杂色,只有凄凄淡淡的金黄。

我的整个房间由此陷入无尽的遐思中,以我为中心向外辐射着一波一缕的忧愁,当我陷入客厅的沙发里,月亮便会悄悄的爬上来,提醒我挣扎着起来点亮几盏灯光。

我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往往孤独的人会非常喜欢音乐,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众多的音乐流派中,我爱上了古典。

在音乐中步入茫茫的回忆,可以使我忘记现实的痛楚,仿佛只有音乐能入侵我的心房,我的全部思想也只为跳动的音符打开,我生怕哪一天如果我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音乐的话,我会步入死亡。

令人可以安逸的躺着感受时间默默逝去的静悄悄,包围着我的,除了空气,便是音响器材,铝合金的气味夹杂着传说中掌握“跳跃”的音符,恍恍忽忽间,陷入了音乐的漩涡。没人能阻止我,也没有人会来阻止我不停的陷入,再陷入。

钢琴的旋律缓缓步入低潮,沉思,似乎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遥远的童年在面前一幕幕逝过,欢乐的笑脸、童谣、隔壁小学清晨的国歌,还有邻家孩子的嬉闹声、远远港口飘来的汽笛声、最后是父母看着我慈祥的笑脸,温和的无以复加,我幻想着触摸着,竭尽全力的触摸着……

茫茫然的隔着空气望着咆哮着的功放,它看来触手可及、又似乎千山万水的远跨重洋,沉重的音符在我们之间来回飘荡,无边,也无涯际……

而我,也漫不经心的放开黑匣子中的回忆精灵,任他调皮的拨动起我的忧郁。

无论痛苦。

还是欢喜。

是他,看见了么?

他正襟危坐,可是领带打得很别扭,艺术家的不拘小节在沉重的普鲁士幽蓝氛围中显的有点儿滑稽。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作品第18号

第一乐章:中板,庄重中透着哀伤

缓慢的钢琴与弦乐的搭配,慢慢向你诉说起一个不着边际的哀伤故事,哀伤来自于每位听众由音乐感受到的悲凉。

而不着边际,则因为它完成自一个精神衰弱病人之手,拉赫马尼诺夫在达赫尔博士的催眠疗法下完成这首传世乐章,它代表着困顿中人冲破牢笼的想法,双手在黑暗中挣扎,烛火飘摇下唯有颤抖的指尖摸索着幸福的希望,没人能理解的精神世界,封闭着、也不愿有人触及。

共鸣由此而起。

第一主题犹如浪涛劈面而来,钢琴的琶音上,弦乐器和单簧管以广阔的幅度呈现着压抑沉重的旋律,使你透不过气来,渴望着甘泉般的轻柔曲调,期骥着早一步自牢笼中解脱。希望实现之时,便是钢琴奏出的第二主题,如云似雾。

我想到了我的一个朋友。

他是最喜欢听这曲子的,据说他喜欢这音乐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们亦是由此而相识。

记得他曾这样说过:“论此曲的成就,非执着于幻想之人不可提及,也不屑于提及。”

的 确如此,在大师如云的古典乐界,拉赫马尼诺夫只是一个小站。他的作品如同品位奇特的果子,味之苦、之涩,令几乎所有听觉正统的欣赏家嗤之以鼻,但却以怪异 的滋味,正规如柴可夫斯基的演奏方式向我们娓娓道出一幅飘摇的画卷,一场委婉的故事,一次奇异的邂逅。在伟大的里程碑柴可夫斯基逝世之后的十九世纪,他作 为最后的继承古典音乐血液的没落贵族之一,开始不羁的探寻,此曲便诞生于此间。

每当我敞开心扉去聆听时,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心与音乐的共鸣。

夜渐渐深了,街上的灯红酒绿泛上我的窗台,撒入的光线折射着都市的繁华。

我伫立在窗前,俯视着无边风月,远远江上油轮驶过,外滩的卤素灯光嚣傲的划入天际。

旋律愈加舒缓,绵绵不绝的透露渴望温情的信息,此时此刻只有有一双温柔的手臂,又要有一个期待的眼神,我便会与他分享我所有感触到的惊喜。我期待着他来触及我的梦境,来和我一同去翱翔音乐世界的茫茫天际……

音乐让我逐渐被隔离出正常人的精神世界。

钢琴的强音再次回旋而起,我闭上所有的感觉,只剩下听觉去追随狂奔的旋律,昏昏然中,我竟跌坐在床上。

可我却也了解,我至今仍在期待,期待着什么?

最后的琶音行将结束,我的手指木然的打着拍子。

在拍子的终末,温柔的第二乐章缓缓步入我的生命。

第二乐章:慢板,水一般的旋律沉浸着你的灵魂

无须多想,第一乐章华彩般的结尾,注定接下来的柔美与平和,甚至是黯淡。

已经想不起到底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这部钢协,也许是在哪个不知名的音乐厅,不会太宏大,因为喧杂的地方容不下我这肆意的孤独。相较之下,在一个小型的音乐厅,我却可以稍稍释放自己尘封的感情。

琶音随着乐曲涌过来,会使你感觉到秋天的凉,会使你想起从前快乐无波的时光,没有涟漪,也没有忧郁。

我暂时忘却,离开黑暗,看见虚无的光,那光幻化着柔和的彩,笑容瞬间绽放在脸上。

可惜也只是暂时的脱离时间的折磨,很多时候,柔板过去,痛苦又会回来,于是便依赖上了什么。

也许是仅存于幻想中的爱情,那是我曾经憧憬过的美丽世界,难以置信的娇好,也带着无法摆脱的恐惧。

秋天叶落,春天发芽,音乐可以听上一遍直到无限,几年几十年一天般过去,仿佛我伫立的小船在湖中央打转,既不向前,也不后退,停在这个地方去盼望将来,怀念虚幻的“过去”。

一个声音说:你应该去站在阳光下,去人多的地方,去尝试一切没有尝试却希望去尝试的理想,但我却与日俱增的害怕,害怕拒绝与被拒绝,害怕伤害与被伤害,害怕欺骗与被欺骗。

于是留在原地,呆在家里,看着青春流逝,看着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百叶窗划进的光晕,照在恒久的灰尘上,微风使之飘散开去,又慢慢堆积成原状。

旋律开始加速,时间却似乎静止了。

是的,静止了,暂停了,没有任何挣扎的欲望,也不想摆脱。有时想想,这样的平静的生活也挺不错,但孤独却会像每天晚上的月亮从心底爬上来。

我依旧在期待,哪怕是走了样,见一面也好。

在第二乐章的终末,琴键如同流水而逝。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我会一直等待下去,等到第二乐章的最后一声琶音的幽幽淡去。

她会出现吗?

每一日重复着,想停下这操纵身体恶魔般的时间机器,却愈加沉沦。

但我应该还有希望吧。

是的,二章之后还有三章,我知道我会见到的,不是在过去,那是在将来的一个晚上,一个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晚上。

慢慢的,等那最后一声琶音过去……

第三乐章:终曲,对于幸福,从来不曾忘却

拉赫玛尼诺夫的传奇在这里开始,他与达赫尔博士的美谈流传至今,乐章中那段著名异域情调的旋律,使人久久不能忘怀。由经历第一钢协的彻底失败,至克服抑郁回到谱曲舞台。八年后一九零零年首演的慢乐章与终曲,旋即获得无可争议的巨大成功。

迈出抑郁的困境需要时间,但在曲子中却找不到这种感觉。虽然说时间能够治疗一切,那为何这段旋律依旧悲伤依旧浪漫,甚至他一生中的作品都充斥着这种氛围,俄罗斯式的忧郁包括其六十一岁时谱写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

或许他根本就没有康复,那种乐感是天生的,幽雅的,略带神经质的低吟浅唱,抑郁症的消失只是好心的达尔为了使之重拾信心对他开的玩笑?

不敢再想,也不愿去想,信心只需要一个恰如其分的机会便能再度拥有,但忧郁的气质却会伴随一生,如果没有了却夙愿的话。

二 000年,在首演一百年之后的上海音乐厅,我坐在某个不起眼的席位上,听着某位不起眼的钢琴师演奏这首作品。他的技巧纯熟,乐感也丰富,可惜他缺少那种忧 郁的气质,使他的琴声在进入这段旋律时如烈马般奔放,殊不知,正因为如此,他无法达到另一个境界。可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反而很羡慕。他只是选错了 曲目,他应该远离拉赫玛尼诺夫的孤僻枯槁般的乐声,拿起贝多芬、德沃夏克的激情豪放。至少,他还有的选择,还能在琴声中听闻出对未来的期许与翘首相盼。

而我却无能为力,所以只能去倾听,希望能听到哪位忧郁的演奏家信手拈来的浪漫。我迷惘,迷惘曾经的日子是否存在,迷惘自己是否还有将来,距离过去的时间越久,我越加分不清自己的回忆是真实是虚无。

继续去聆听着,聆听这段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旋律,它有种魔力,使你着迷的挂上泪珠,每次的感觉都会不同,有时甚至会找到失却已久的东西,那种消失殆尽的勇气 与幸运,也能使你的回忆逐渐清晰。是的,我渐渐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身影,漫步踏入流转的音波,脚印留下蝴蝶般的印记,轻盈的缓缓飘来,没有时间空间的界限, 也没有忧愁烦恼,只有快乐,沉没在回忆之海中的快乐。

当你不能够再度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我已忘记是在哪里听到的这句话,但我会继续等待下去,终有一日我会使昨日重现,我将继续谱写往日的幸福,我将拥有未来,也许这只是个不值一提的遐想,但也是一种偏执的幸福,至少,我不会再失去什么。

今天,依旧在灰色的机器前听这段灰色的旋律。依旧是晚上,依旧是人山人海美丽的外滩。依旧朝思慕想。依旧等待。

年年岁岁,日日月月,时时刻刻,岁月如歌!

明天会是怎么样呢?

1维也纳国立演艺大学

其前身为 1815 年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设立的附属声乐学校。 1817 年正式成立音乐学院并开始上课,届私立学校 , 1909 年被政府接管, 1970 年改称现名,平时人们一般称为维也纳音乐学院。其专业除器乐、声乐与指

挥等音乐专业外,还有舞蹈、戏剧、**等演艺方面的专业。作曲家马勒贝尔格以及指挥家阿巴多、西诺波里、梅塔等皆出自该院

2莫斯科音乐学院

1865 年由 N .鲁宾斯坦创建并任院长,柴科夫斯基曾任教于该院。其专业设置有音乐学、作曲、指挥、歌剧、器乐等,另还有师资进修班与研究生班。其是世界上少数能颁发博士学位的音乐学府之一,藏书有 70 万册之多。俄国的众多音乐名家常出自其门下,如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与奥伊斯特拉赫等。

3皇家音乐学院

缩写为“ RCM ”。其前身为1876 年由威尔士亲王创建的国家音乐培训学校, 1883 年正式成立音乐学院,并由英国女王与 G .格罗夫任首任院长。这院拥有英国音乐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和最齐全的音乐专业学科。布里顿、沃思·威廉斯、萨瑟兰等曾就读十该院,中国小提琴家薛伟在 25 岁时受聘为该院最年轻的教授。

4皮博第音乐学院

1857 年由乔治·皮博第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创立。该院图书馆有近 6 万册的藏书与近 2 万张唱片。学生 500 多人, 1977 年与著名的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合并并成为其届下之音乐学院,是美国著名音乐学府之一。

5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

1924 年由 M . L .博克为纪念其父柯蒂斯而捐款建立的学校,并亲任院长至 1970 年。由于该院拥有 1250 万美元的基金,所以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天才儿童提供了免费入学的保证。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曾在该校任教,如 L .奥尔、 C .弗莱什、 G .皮亚蒂戈尔斯基、 B .马尔蒂努等。作曲家巴伯、指挥家伯恩斯坦均出自该校。

6克里夫兰音乐学院

1920 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创立。该院约有 37 个系 ( 组 ) ,教授 90 余人,学生 200 多人,图书馆有近 5 万册的书籍与乐谱以及大量的音响资料。学院与著名的克利大兰交响乐团紧挨相邻,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学府之一。

7朱利亚音乐学院

1923 年美国朱利亚基金会捐款 2000 万美元创立朱利亚研究院, 1926 年该院与音乐艺术学院 (1905 年由 F .达姆罗什创建 ) 合并称为朱利亚音乐学院, 1968 年因增设了舞蹈与戏剧专业而将校名改为朱利亚学院,但人们一般仍爱称其为朱利亚音乐学院。 1969 年 10 月校舍迁至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该院教师大部分是由纽约爱乐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的音乐家们兼任,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该院名师荟萃,加拉米安、莱文、帕尔曼、克莱本与祖克曼等皆执教于该院。

8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

其前身为 1784 年创建的“皇家歌唱学校”, 1795 年法国国民议会下令将皇家歌唱学校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合并而正式成立该院,一般称为巴黎

乐学院。中途曾暂时停办过,1816年后恢复,学院属法国文化部领导。设有作曲 、音乐学、音乐分析、演奏 ( 唱 ) 与舞蹈等专业。其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在校生近千名。正式教师 140 人左右,助理教师、代课教师、伴奏教师 100 多人。其录取学生的名额根据当年空缺数额决定。各专业均无固定教材,由教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别决定。毕业生自谋职业,不包分配,对成绩突出的负责进行推荐。

两所音乐学院各有千秋,没法简单地说哪一个更好,具体还要根据你个人的需求和情况而定。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学院(Moscow Tchaikovsky Conservatory)是俄罗斯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创立于1866年,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中心之一。该学院培养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普罗高菲耶夫等人。

乌拉尔音乐学院(Ural State Conservatory)位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成立于1932年。该学院拥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现代化设施,在本地区享有很高声誉。该学院以钢琴演奏专业著称,并且在作曲、指挥、民族音乐等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如果你想在俄罗斯深入学习古典音乐或者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或作曲家,那么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学院可能更适合你;而如果你对钢琴有浓厚兴趣或者更喜欢在叶卡捷琳堡这个城市学习,那么乌拉尔音乐学院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总之,选择哪个音乐学院需要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和目标做出判断。建议你提前了解两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设施条件以及就业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并对比分析后再做出决定。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生活的时代是作曲技法大破大立,探索创新的时代。《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侣54年)被视为传统和声的顶峰,瓦格纳将传统和声推向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1913年)、勋伯格的《月光下的彼耶罗》(1913年)试图摒弃传统和声,另起炉灶。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勋伯格及其弟子贝尔格、韦伯恩建立起趋于成熟的十二音体系理论。而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特征,正是基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索阶段。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孰优孰劣,长期以来作曲家们在实践创作中进行着不同的诠释,但对拉赫玛尼诺夫介乎

于传统与现代的和声特征的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本文在对拉赫玛尼诺夫于1890至1916年之间创作的四十首声乐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时期的和声特征。

一、根植于传统大小调体系基础上的和声技法

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依然以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为基础。运用三度叠置的和弦以获得丰满、协和的音响效果。依靠大小调体系中的功能逻辑和自然音的倾向获得音乐发展的动力。但其和声的进行并不是教条地、僵化地、一味地套用功能和声,而是在此基础上努力地探索色彩性和声,极大地拓展音响素材,使得和声的表现力、和弦的张力都大大地增强。在其作品中,依然强调T、S、D作为功能支柱的重要性,强调D、DD、SD对T、D、S的支持。

以上例子;和声的进行具有明显的传统和声的特征。前三小节的和声进行T―――DD―――K46―――D7―――T的进行可被视为最经典的传统和声语汇。第四至第七小节DTⅢ――――5TSVⅡ7―――SⅡ9―――D的连续四度上行则体现出传统和声上四下五的和弦续进习惯。因此,这一连串的和声进行表现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和声运用中朴实、严谨的传统和声特征。

二、对现代和声技法的探索和运用

拉赫玛尼诺夫对现代和声的运用是很讲究的,他的作品不是冗长、怪诞的音响堆砌,更不是毫无逻辑的、唐突的、令人咋舌的和弦拼凑,而是在严格的逻辑框架下,对色彩性音响的探索。

1 对色彩性和弦的探索和对丰富音响素材的挖掘

所谓色彩性和弦就是不同于传统和声的三度叠置的三和弦和七和弦,例如各种附加音和弦、代音和弦、空五度和弦、碰音和弦等等。色彩性和弦的音响更为丰富,不论是和弦结构还是和弦续进更具有色彩性。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运用的色彩性和弦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高叠和弦与复合和弦

高叠和弦是在传统的三和弦、七和弦的基础上继续向上三度叠加而成的和弦。各种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都是高叠和弦。如D13就是在D7的基础上叠加了十三度音的E而形成高叠和弦。复合和弦是在一个功能和弦的基础上,再叠加另一个功能的和弦。如在主和弦的上方再叠加一个属和弦。 上例中,第三小节的和弦是在SⅡ的基础上叠加了TSVl形成的复合和弦,第四小节是S与T构成的复合和弦

②非三度叠置的和弦

拉赫玛尼诺夫对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的选择和运用也是十分谨慎的,多用于以经过音形式与其它声部构成的非三度和弦,或是由于和弦与旋律音之间构成的非三度和弦。

以上份子,第一小节的F、bF以经过音的形式与其他音构成非三和弦,第二小节的和弦为加音和弦。

2 调性对比与调性碎片

传统和声的调式中心论,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而现代作曲技法中无调性、泛调性的理薏又无情地否定了这条“亘古不变”的定律。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对调性逻辑的探索正是介乎于传统与现代之问的环节。调性对比与调性碎片是其探索调性逻辑的显著特征。

以上例子中,调性在每一个小节变换一次,形成了以小节为单位的调性对比,且每个调性之间都保持着远关系调的特点。这样连续的调性变换则构成了类似于现代和声技法的调性碎片。

三、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的结合

拉赫玛尼诺夫在立足于传统和声的基础上,立意于对传统和声技法的创新,努力地探索新的和弦结构,开拓新的音响效果。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和声语言体系。

1 级进关系上的变音体系

拉赫玛尼诺夫非常注重和声的平稳进行,在其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声部保持,另一个声部类似于音阶级进式的流畅的线条的进行。这样的进行,使得音乐的层次感更强,表现力更丰富。

上例在旋律声部和保持不动的低声部外,中声部线条以半音级进的方式逐渐下行,使得和声的进行非常平稳,又赋予和声色彩的变化。这种技法是拉赫玛尼诺夫典型的和声处理方式。

2 和声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并重

传统的功能性处理方法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各种色彩性处理方法的运用为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增色不少。在他的和声思维中不仅考虑到和声进行的功能序列,而将色彩性与功能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使和声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完美地结合起来。由此使得和弦的结构与音响的张力都极大得丰富起来,和声语言在横向、纵向都得到拓展。

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语言是丰富多彩且极具效果的,他的这种集传统与现代之所长,努力拓展和声表现力的和声思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同样,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为我们发展民族和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文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936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随机推荐

  • 妍芙仁黑松露重组胶原焕颜精华凝露怎么用

    1、用温水和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彻底清洁面部。2、使用爽肤水或化妆水轻拍脸部,以帮助调理和准备肌肤。3、从瓶中挤出适量的妍芙仁黑松露重组胶原焕颜精华凝露,使用1-2泵的量。4、将精华凝露点在面部的额头、两颊、鼻子和下巴等区域,用指尖轻轻按

    2024-04-15
    57200
  • 50岁欧莱雅松露好还是花蜜好

    如果已经50岁了,那么欧莱雅的松露可能更适合您的肌肤需求。松露系列是欧莱雅的高端产品,成分更倾向于深度的抗衰老,比花蜜系列更适合熟龄肌肤。而花蜜系列则是欧莱雅的中端产品,主要功效是舒缓修复、强韧肌底、润透沁肤、深层锁水等。虽然花蜜系列也是欧

    2024-04-15
    55800
  • 有哪些好用的平价精华和面霜可以推荐?

    本人学生党,根据自己2年来的亲身使用经历,我来分享两个绝顶好用的平价精华,大家闭眼入也不会出错。再推荐三款平价、好用,适合学生党,成分党使用的秋冬保湿面霜。1、John Jeff 5%油橄榄精华参考价格 30ml89元John jeff真

    2024-04-15
    58700
  • 25岁以后如何保养皮肤 明星护肤小妙招

    护肤是我们平时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各种各样的护肤产品来保养护理肌肤,根据自己的肤质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最好。25岁以后如何保养皮肤1、悦薇眼膜 最大程度保留有纯维生素A活性,持续使用4周后眼周皱纹明显减淡。蕴含糅

    2024-04-15
    45200
  • 美尔丝植物草本乌发套盒怎么用?

    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因为他们的体质和皮肤质地。泰黑桑是一种安全食用的天然植物黑发植物,富含多种天然植物草本提取物,具有黑发等功效,不损害头皮,不含任何化学物质。规格与用法: 每盒2支,每支50毫升,取出1:1比例,放入手中揉出泡沫,然后涂抹

    2024-04-15
    53800
  • 口碑最好十大沐浴露

    口碑最好十大沐浴露有:多芬、强生婴儿、力士、舒肤佳、玉兰油、六神、妮维雅、凌仕、威露士、阿迪达斯。1、多芬:多芬创立于1957年,是全球著名的女性品牌,隶属于联合利华旗下。多芬是秀发和肌肤理护专家,主要产品是沐浴乳、洗发水及护发素。2、强生

    2024-04-15
    45400
  • 苗家康美身体套盒怎么样

    还可以。苗家康美一个养生品牌,疏经通络,消肿散节,能有效针对肩颈酸痛,屈伸不利,肩周炎,颈椎病等肩颈疾病,扶正驱邪,培元固本,可舒缓放松紧绷的头、肩、颈部位,释放压力,达到放松的作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但是养生保健品不能代替

    2024-04-15
    390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