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途的8本书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如果你暂时不能去旅行,或许掌阅这8本关于旅游的书,能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情怀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小鹏
“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从23岁开始,小鹏便选择不断行走在路上。一场背包客身份的毕业旅行,他领略到阳朔的美好景致,也开启了十几年的流浪之旅;31岁的时候正式成为职业旅行家,用自己的文字和情怀去分享,去引领别人的心灵之旅。
自我行走,自我反省,自我选择。背包客小鹏在他的作品《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中,拾回了自己的初心。“旅行的终极状态,不再是沸腾,而是平静;不再是远行,而是回家。”
跳脱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黄永玉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图文并茂的作品。画家黄永玉在这本书中笑称自己“芳龄”六十七岁:“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兴趣读书。”
从塞纳河畔到翡冷翠街头,速写、油画和水墨,浓与淡的色调,明与暗的线条,交织出让人相见恨晚的图画。更可爱可读的是黄永玉的文字,随性调皮。例如他在纽约、华盛顿、哈佛校园内看到草地上的松鼠,在墨尔本看到地上散步的鹦鹉,在意大利、巴黎看到满地的鸽子——“第一次,我都是不习惯的。为什么不捉起来呢‘捉起来’才合乎常规。”于是,他带着画具,带着一份跳脱的心情,不着痕迹地随遇而安。
收藏
《意大利时光》
亨利·詹姆斯
《意大利时光》由亨利·詹姆斯所著,是世界文学史上阅读量长盛不衰的游记经典。这部令人心驰神往的游记不同于寻常的景致介绍与直白观感,因为作者本人开创了心理分析写作手法的先河,并将这样的写法运用到作品中。
“对于收藏回忆的人,每当提及他喜爱的地方,不管是文字还是话语,在他脑海中就会有一些小小的画面浮现。”从威尼斯到大运河,从贝尚里到米兰、古老的圣戈塔尔山,亨利·詹姆斯就是有这样的本领,让你牢牢地追随他的思绪,从他的视角去观察体验,理解到那些城市的灵魂。
朝圣
《寻人不遇》
比尔·波特
《寻人不遇》是一本奇妙的书。从2012年开始,69岁的美国翻译家、汉学家比尔·波特沿着黄河、长江,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途径济南、西安、成都、湖北和湖南,一路走到南方,寻访他心仪的36位中国古代诗人的生平轨迹。比尔·波特一生醉心中国文化,对中国古诗和传统哲学、宗教都有着很深的理解。整部作品就如同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马不停蹄”,从脚步到心灵都是匆匆掠过,沉淀下来的东西却足够引人深思。
“面对沂河水镇日站立,他(孔子)给了生命一个精巧的隐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时我想到了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也是临流而立,看着河水在森林中出现又消失。面对如此奇人奇景,我耸了耸肩:是的,我只有朝圣的份儿。”
当你读到这里,也许也会耸耸肩:是的,阅读本身,也是件朝圣的事情。
晃悠
《绿皮火车》
周云蓬
“火车轮子转动的声音,就像雷鬼乐,让人身心放松,所以火车有可能治愈人的失眠症和抑郁症。”《绿皮火车》是盲人民谣诗人、歌手周云蓬2011年至2012年初的歌游记合集,是一本读起来就能感到铁轨声、火车颠簸等等旅途元素的文集。
周云蓬是个一直游走在路上的人。幼年失明并没有阻拦他浪迹天涯的脚步,更没有限制他去唱自己的歌。在旅途中他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位盲人歌者丰富广阔的内心世界,敏感细微的观察力,他的音乐、际遇和对人和事物的感悟,都沉淀在这部作品中,作为对岁月的见证。
传奇
《日本魅影》
小泉八云
“这口钟已经有六百五十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神的灵魂居住其中。”《日本魅影》是小泉八云的代表作,他以一个西方人的平行甚至仰望视角,来看待20世纪初期的日本生活。
在这部作品里不仅有日本的秀美风光、民情风俗,还囊括了许多怪力乱神的奇谈和迷信;与其说是游记,倒不如说是一部以地点为导引的风土故事书。
在那个时代,一般西方人都怀着猎奇、俯瞰的心理看东方,但身为爱尔兰和希腊混血儿,1890年加入日籍的小泉八云却写得清新优美。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人类文化不同层次的包容和欣赏,正如他终其一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上,有着不平凡的贡献。
穷尽
《南极,北极》
邓肯
“世界这么大,就要去最远的地方。世界的尽头,就是一切的开始。”在新西兰摄影师邓肯看来,身临其境的游记必须用镜头来表达,而用来抒发情感的文字也不可或缺。
他的作品《南极,北极》有着极为强烈的分享精神:无论是令人心生温柔的企鹅世界,还是刺激紧张的探险者足迹,抑或是北极白色海洋的雄浑魄力……书中的游记攻略配合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知识,路线图又和旅行记录、历史地理背景结合在一起,既满足了读者窥探陌生世界的期待,又在神思驰往中积累了知识。
虽然早已经知道相机不能表达真实景色的十分之一,但是依然为照片中的景色感动、感叹与敬畏。那些荒芜高远的陆地、延绵不断的山峰、千变万化的冰川、无边无际的海洋,无一不充满着沉默的张力。
挑战
《13年2个月23天11个小时的环球旅行记》
杰森·路易斯
一个人花费了13年时间,拒绝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完全依靠人力交通方式(自行车、划船、轮滑等)横跨了五大洲两大洋,究竟应该算是一次旅行,还是一次体验生命极限的壮举
杰森·路易斯,环球旅行家,畅销书作家。也许你这辈子都没法像他一样挑战自我、冲破边际,但你至少可以阅读他的作品——《13年2个月23天11个小时的环球旅行记》。正如《卫报》的书评所说:“我们很庆幸有路易斯这样的人,也很需要这样的人,他们会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听闻他们的故事会让我们心情愉悦。”
13年的旅途中,他曾被汽车撞成双腿骨折,遇到过鳄鱼袭击,被怀疑为间谍,也曾因为费用问题被迫中断旅行。但最终路易斯还是克服了种种不可能:他从英国东南部出发,穿越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大西洋、加勒比海、美国、太平洋、中国、印度、喜马拉雅山、印度洋、阿拉伯、非洲,最后回到欧洲。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掌阅希望能够给你不一样的旅行,掌阅分享,希望你会喜欢。
;俄罗斯文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文学同出一源,发轫于基辅罗斯988年定基督教为国教后的10世纪与11世纪之交。自此直到17世纪初,俄罗斯外患内乱不断,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一些作品,多为融宗教、历史于一体之作。只有12世纪末佚名作者的《伊戈尔远征记》,以史诗般雄浑生动的文笔叙述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基大公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及最后回国的经历,贯穿团结御侮的思想,在内容和技巧上堪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媲美。
从1240年起,蒙古人入主罗斯近两个半世纪之久,使罗斯的经济、文化遭到巨大破坏。这一时期留下的作品不多,比较重要的有《拔都灭亡梁赞的故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行传》(13世纪70年代),以及索封尼记述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大败蒙古军事迹的《顿河彼岸之战》(14世纪末)等。
1480年伊凡三世彻底战胜蒙古侵略者之后,逐渐崛起一个以莫斯科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国。全国性的文学代替了分散的地区性文学,并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主要反映进步小贵族同反动领主之间的斗争,代表作为伊·彼列斯维托夫的文章、伊凡四世(1530~1584)同库尔勃斯基公(1528~1583)的通信。 由于全俄市场的形成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开展,俄罗斯文学渐渐丰富起来。司祭长阿瓦库姆(1620或1621~1682)的《行传》和宫廷诗人西密翁·波洛茨基(1628~1680)的创作,显示了宗教文学的新发展。还出现了《戈列-兹洛恰斯基传奇》、《萨瓦·格鲁岑传奇》和《弗罗尔·斯科别耶夫传奇》,及《谢米亚克法庭的故事》和《棘鲈的故事》等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民主倾向的世俗传奇故事作品。
17世纪初叶由波兰、瑞典的武装干涉和王朝的更迭等造成的混乱局势,阻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到20年代,有关“混乱时期”的政论著作一度兴盛。17世纪下半叶,由于全俄市场的形成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开展,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的格局,题材和体裁都有所增加,出现了大量描述社会生活、带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或反映对新生活的朦胧憧憬与对旧传统的背叛,如《萨瓦·格鲁德岑的故事》、《弗罗尔·斯科别耶夫的故事》;或揭露和讽刺社会弊端,如《谢米亚克法庭的故事》、《棘鲈的故事》。同时,宗教文学也有了新的特色。分裂派领袖、司祭长阿瓦库姆(1620或1621~1682)的《行传》(1672~1675)讲述他同推行教会改革的尼康大教长之间的冲突,和受迫害、被流放西伯利亚的经过,书中充满反强暴的精神和心理描写,是俄罗斯古代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为中心而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著作,文字朴素生动,受到后世作家的推崇。拥护尼康改革的宫廷诗人西梅翁·波洛茨基(1629~1680),为俄罗斯文学增添了新的体裁──音节体诗和诗剧。 彼得一世时期的文学仍然是新旧杂陈,具有过渡性质。沙费罗夫(1669~1739)和费奥方·普罗科波维奇(1681~1736)的政论反对守旧,宣传开明君主专制,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动向。30年代在彼得改革的基础上兴起的古典主义,是此后将近半个世纪中俄罗斯文学的基本流派,表现了启蒙主义同中世纪思想原则之间的斗争。康捷米尔(1708~1744)的讽刺诗着重批评20至30年代社会上的愚昧主义流毒和封建等级观念,到50年代还在广泛传诵。罗蒙诺索夫(1711~1765)写颂诗褒扬开明君主,赞美科学文化造福人类。他使文学体裁和语体规范化,并将音节体诗改为更适合俄语特性的音节和重音并重体诗,对统一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诗人和剧作家苏马罗科夫(1717~1777)也有过很大影响,同时代人认为他的悲剧和罗蒙诺索夫的颂诗标志着俄罗斯新文学的真正开端。古典主义代表作家还有特列佳科夫斯基(1703~1768) 、赫拉斯科夫(1733~1807)。在古典主义文学中,讽刺作品成长较快。50年代,嘲讽性的寓言诗和喜剧先后再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讽刺杂志盛行,其中最突出的是诺维科夫 (1744~1818)主编的《雄蜂》(1769~1770) 和《画家》(1772~1773)。前者主要暴露象雄蜂一样过寄生生活的地主,后者侧重抨击上流社会的崇洋媚外风气。此外还有艾明(1735~1770)的《地狱邮报》(1769)和楚尔科夫(1744~1792)的《杂拌儿》(1769)。70年代末,杰尔查文(1743~1816)的颂诗开始问世。他把讽刺与歌颂、批判与肯定结合起来(《费丽察颂》,1782;《权贵》,1798),又把“鄙俗”的日常生活引进诗中(《兹万卡的生活》,1807),从而多少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模式。冯维辛(约1744~1792)在其优秀喜剧《纨袴少年》(1782)中虽然还遵守“三一律”,却深刻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和寄生性,点出农奴制是俄国的万恶之源,向现实主义迈进了一步。
18世纪末叶,在英、德、法等国文学的催化下,感伤主义在俄国勃兴,反映了1773至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后贵族的忧伤情绪。其倡导人卡拉姆津(1766~1826)打破古典主义的禁忌,将卑贱者的形象引入文学,在《苦命的丽莎》(1792)中写一个农家姑娘和贵族青年相爱,最后见弃自杀。小说着力渲染人物的内心感受,格调新颖,语言清雅流畅,发表后风行一时。感伤主义诗人德米特里耶夫(1760~1837)以寓言、歌谣见长。伟大贵族革命家拉季舍夫(1749~1802)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强烈反对农奴制的力作。他真实地写出了农民的困苦和抗议,并用书中《自由颂》一诗大胆歌颂17世纪英国革命,而抒发作者感受的章节仍保持感伤主义的特点。这部作品没有对当时的文学产生直接影响,其效果到十二月党人革命时才显示出来。 受1812年反拿破仑战争胜利引发民族意识高涨和社会动荡的影响,19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变化较快,带有新旧交接的性质。克雷洛夫的寓言和格里鲍耶陀夫(1795~1829)的喜剧,虽然遵循古典主义的诗艺规范,但所展示的俄罗斯社会冲突、情节、形象和生动语言,已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感伤主义迅速为浪漫主义所取代;茹科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1787~1855)等的诗歌脱胎于卡拉姆津,追求内心自由和谐,流露出悲观遁世情调;雷列耶夫(1795~1826)和马尔林斯基(1797~1837)等十二月党人的诗歌和小说更多继承拉季舍夫的传统,洋溢着反对暴政和争取自由的革命思想。
大约自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1825年贵族革命的失败和专制农奴制统治的强化,俄罗斯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又很快让位给以强调冷静客观地观察和描写生活、要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主要特征的现实主义。原来和十二月党人一起同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普希金,从这时起先后创作大量现实主义的戏剧、小说和诗歌,他因此被尊为俄罗斯近代文学之父。稍后的莱蒙托夫首先是个浪漫主义诗人,果戈理也起步于浪漫主义并始终保持着浪漫气质,但前者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及后者的剧作和小说都是严峻的现实主义之作;他们分别从心理分析和幽默讽刺两个不同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巩固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家别林斯基主要通过对这三位作家创作的分析评论,为现实主义(当时叫自然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之从此成了半个多世纪里俄罗斯文学的主潮。此后涌现的赫尔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小说、诗歌、戏剧巨匠。当时属于或接近这个主要流派的,还有杜勃留罗波夫和皮萨列夫的评论著作,丘特切夫、柯里佐夫和尼基金的诗歌,以及皮谢姆斯基、格里戈罗维奇、列斯科夫、格·乌斯宾斯基等的小说、特写。
19世纪中后期
俄罗斯文学中,较著名的还有托尔斯泰的浪漫主义诗歌和小说,费特(1820~1892)和德鲁日宁(1824~1864)的唯美派诗歌和小说等,但其成就和影响都远不能与现实主义相比。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罗斯文学出现了新的转折。与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等客观现实情况相适应,俄罗斯文学形成多个流派同时并存的局面。库普林(1870~1938)和蒲宁(1870~1953)等人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沿着19世纪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进,同时流露出较多的感伤情调。柯罗连科、绥拉菲莫维奇和高尔基等人的创作试图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以反映新的现实;其中后者的小说《母亲》和剧作《仇敌》因为较好地做到了这种结合,开了后来被定名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先河。此外还出现了不少以否定传统、大胆创新为特点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梅列日科夫斯基(1866~1941)、勃洛克和安德列·别雷(1880~1934)等为代表的象征派诗歌和小说,有迦尔洵(1855~1888)和安德列耶夫等脱胎于现实主义而更接近表现主义的小说和戏剧,以古米廖夫(1886~1921)和阿赫玛托娃为代表的脱胎于象征派的阿克梅派诗歌,以叶赛宁为代表的意象派和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未来派诗歌等。
在米利都学派和毕达戈拉斯学派之后,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赫拉克利特既然承认宇宙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火不断地转化为万物,万物也不断地再变成火,变化的思想必然会在他的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致于后来人称他的哲学为变的哲学。他形象地表达了他关于变的思想,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变的哲学。老师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学生进一步说,连一次也不能。这样,克拉底鲁就完全否定了静止的存在。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时,世界上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桌子”时,桌子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十分明显,克拉底鲁把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极其错误的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这是理论思维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它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度。超出它的度,说过了头,正确的思想就会变成荒谬的东西。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