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当国际影坛上出现了以法国“新浪潮**”为代表的一批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创新意义的影片的时候,前苏联**界也推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影片,这些影片被西方称之为“苏联新浪潮**”。
当时的现实是:在战后经济复苏的年代里,人们痛定思痛,看到了全民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惨重代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伤亡最严重的一次战争,前苏联在这场战争中丧生2800万人,约占全国两亿多总人口的1/8。因而,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但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未能生还。被夷平的城市一座座重建起来了,但母亲和寡妇的眼泪却没有干。战争给人们造成的悲欢离合比许多作家臆想出来的故事情节还要曲折感人得多。因而,人们要求**作品不仅反映战争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他们更希望能在银幕上看到战争与人们的个人命运的联系。
从客观条件来看,1956年2月苏共召开“20大”后,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潮比较活跃,文艺政策也放宽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有了实现的可能。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一批新面貌的影片中重新放出了光彩。
前苏联的《青年近卫军》《普通一兵》等影片中所表现的是英雄豪杰的英雄主义,影片的主人公都是英雄般地死去,故被称作“纪念碑式的英雄”。柯歇伏依、马特洛索夫、卓娅等都是千古颂扬的壮士烈女。但是,传奇式的,可为之树碑立传的英雄人物终究是少数,在疆场上为国捐躯的更多的还是不为人知的小兵小卒。他们的坟前除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之外,甚至连一块铭刻着名字的墓碑也没有,他们的亲人都不知道他们被埋葬在什么地方?每年的5月9日战争胜利日,前苏联的很多家庭都在餐桌上为阵亡的家庭成员摆上餐具,似乎觉得他们的灵魂永远不会离开亲人;也有年迈的母亲和泪水未干的妻子在胜利日举着写有出征者名字的纸牌在村边、路口或车站等候儿子或丈夫归来。虽然她们明知所等待的人再也不会回来,她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安慰。在前苏联,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建造了形式独特的悼念战争中阵亡者的纪念馆或陵园,这些地方至今去凭吊的人仍络绎不绝。正因为战争的伤痛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如果**不反映全民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很多人的心情是难以平静的。
人们希望在银幕上看到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复杂的相互关系、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新浪潮**”形成之前,有一些影片着意于体现苏共“二十大精神”,已经露出创新的嫩芽了,比较令人注目的是导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于1956年根据鲍・拉甫列涅夫的同名小说拍摄的成名之作《第四十一》,以及《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等影片。
人性与阶级性的交织
国内战争的年代,由政委叶夫秀柯夫率领的一支突围的红军幸存部队中有一名女战士玛留特卡是个神枪手,她已打死了40个白匪军。政委令她与另两个战士把撤退途中俘获的一名白匪中尉从海路乘渔船押送到司令部去受审。途中,起了风暴,两名战士被卷入海中,玛留特卡和白匪中尉漂到了孤岛上。本来就迷恋中尉的“蓝眼睛”的玛留特卡与中尉相爱了,但他们的观点立场迥然不同,经常发生争吵。一天,当中尉奔向朝孤岛靠近的一艘白匪的小船时,玛留特卡劝阻不住他,就举枪打死了她的“第四十一”个敌人。紧接着,她又站在海水中抱着她的“蓝眼睛”哭泣……
《第四十一》获得了1975年戛纳国际**节特别奖,这是当时的青年导演格・丘赫拉依的第一部影片。丘赫拉依是“苏联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而《第四十一》被国际影评界公认为是这股浪潮的首部力作。丘赫拉依参加过卫国战争,曾好几次受过伤,在拍摄《第四十一》的时候,他身上还有弹片未取出来。摄影师谢・乌鲁谢夫斯基曾拍摄过《第一次军用列车》,在《第四十一》之后又拍摄了《雁南飞》,创立了“乌鲁谢夫斯基摄影学派”。
《第四十一》问世后,曾引起过争论。一种意见认为玛留特卡爱上白匪军官这件事有损红军女战士的形象,即使她最后打死了他,也得不到观众的谅解,因为她根本就不应该去爱一个敌人。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玛留特卡这个人物真实可信,她既有红军女战士坚定的立场,又有少女丰富的人性。这个人物的色彩不是单一的,在她身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时代的复杂性和时代的矛盾。她和中尉的爱情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在孤岛上,除他们两人外,没有别人,谈不上有革命阶级与反动阶级之分。在打死中尉之后,玛留特卡又为他而哭泣,这也是真情流露,因为她打死的这“第四十一”个终究与她相爱过。为“蓝眼睛”而哭泣这场戏原小说中没有,是影片编导添加的。影片的摄影十分精彩,画面上的自然景物传达出了人物感情的汹涌波涛和矛盾冲突的紧张尖锐。
美好爱情的毁灭
米・卡拉托佐夫导演的《雁南飞》(1957),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的永远难以平复的伤痕:薇洛尼卡和鲍里斯是一对幸福的年轻恋人。卫国战争突然爆发后,鲍里斯应征入伍。在一次轰炸时,鲍里斯的堂弟马尔克乘人之危,占有了薇洛尼卡,使薇洛尼卡不得不与之结婚。鲍里斯在前线执行一项侦察任务时,为救一受伤的战友而牺牲。薇洛尼卡终因马尔克灵魂卑微而与之分离。战争结束后,薇洛尼卡手持鲜花去车站迎接从前线归来的人,但鲍里斯再也没有回来……
影片问世后,有一些评论文章对薇洛尼卡的形象提出了非议,认为她失身给马尔克,玷污了战士未婚妻的清白,令人难以接受。但另一些文章则认为影片真实地反映了战争带给人的悲剧性命运,有力地表现了战争怎样摧毁了个人的生活,破坏了一对恋人的幸福。由于苏联人民的确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而像《雁南飞》这样的战争悲剧是符合不少观众的心理的,他们在一洒同情之泪的时候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这也是该片能赢得广大观众的原因之一。影片的艺术成就很高,在**语言的运用方面有很多新意和突破。
《雁南飞》在国际影坛上引起了轰动,获1958年戛纳国际**节金棕榈奖。影片系根据弗・罗佐夫的话剧《永生的人》改编,导演米・卡拉托佐夫曾拍摄过《阴谋》《忠实的朋友》,他是50年代前苏联“诗**”的倡导者。1959年,由《雁南飞》的几个主创人员拍摄了《未寄出的信》,这是一部表现人在与大自然抗争中付出了惨痛代价的影片,同样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反对者给它扣上了“自然主义”、“悲观主义”、“形式主义”等帽子;肯定这部影片的评论则认为影片创作者营造出了真实的自然环境,保持了展开悲剧的严峻性和纪实性。
在伤痛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谢・邦达尔丘克根据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拍摄的《一个人的遭遇》(1959),获1959年莫斯科国际**节大奖,并获1960年的列宁奖金。影片忠实地表现了肖洛霍夫的一个哲理思想:任何事物也不能阻止万物复苏。
影片的故事内容已被它的片名所概括了,它表现了一个普通的人在卫国战争中所经历的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战争刚爆发,木工索阔洛夫就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浮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又机智地驾车回到了苏军阵地,还俘获了一个德军少校,带来了重要的情报。战争使索阔洛夫失去了人间所有的亲人和温暖的家,但他并没有变得冷酷无情,并没有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生存的意志。他不仅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要以破碎的心灵中的全部的爱去温暖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小生命。影片结尾索阔洛夫把同样在战争中失去一切亲人、露宿街头的小男孩凡尼亚认作儿子这场戏,充分地阐明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一个遭受战争创伤的人,没有理由永久地为自己的痛楚而哭泣,只要他还活着,他就应该不吝惜自己的爱,去温暖比他更弱小的生命。索阔洛夫终于在生活中找到了精神支柱,这支柱就是人道主义的力量,他在抚慰这颗幼小的心灵的过程中,忘却了自己的伤痕。影片作者自始至终遵循的一个基本创作原则就是真实,这真实是严峻而残酷的。
本片的导演技巧和造型处理都具有较高的水平,片中有十分独特的蒙太奇转换,又有前所未有的仰俯拍镜头,影片拍摄时还动用了直升飞机。《一个人的遭遇》是一部独白式的影片,是谢・邦达尔丘克自导自演的,对话极为简约而洗练。个别评论文章认为影片的调子太低沉,但舆论界和广大观众还是肯定这部影片的。邦达尔丘克曾亲自参加过卫国战争。1956年,他曾来我国参加过“苏联**周”期间的活动。
夭折的生命
影片《士兵之歌》(1959),是格・丘赫拉依继《第四十一》之后的第二部杰作。它荣获旧金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全苏**节大奖;戛纳国际**节青年导演奖;1961年,编剧瓦・叶若夫和导演格・丘赫拉依获列宁奖金。
卫国战争的年月,19岁的通讯兵阿辽沙在撤退时出于自卫,用战友扔下的反坦克枪击毁了敌人的两辆坦克。将军召见他,要为他请奖,但他请求将军不必给他授奖,只希望给他几天假回家探望一次母亲。将军给了他往返六天的假期。途中,他乐于助人,乘坐的火车被炸,他又救死扶伤,耽搁了不少时间。阿辽沙回到家乡,只来得及和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就要离去归队,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母亲明知他已被埋葬在异国他乡,但她仍经常站在村口凝望着远处,仿佛在等待着惟一的儿子小阿辽沙……
《士兵之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影片反映出:战争夺走了阿辽沙如此年轻的生命,使他的母亲失去了惟一的儿子,毁灭了阿辽沙与女友舒拉之间刚刚萌芽的美好爱情。在以往的苏联影片中,只能“报喜不报忧”,但《士兵之歌》不粉饰现实,它真正做到了反映真实,表现普通人,这在前苏联**中是新的尝试。
影片突破了叙事**的框框和戏剧结构,采用了散文结构,它涉及的社会生活面远远要比叙事**宽广得多。影片通过阿辽沙去休假这短暂的几天,反映出了苏联前线和后方生活的横断面,展现出在战争的考验面前表现各不相同的种种人物。影片虽然没有多少曲折的故事,但它给予人们的感受却远比一些故事和事件丰富得多,它能使观众从哲理的高度去思考战争与人的关系。
有的评论文章谴责影片通过阿辽沙的眼睛表现了战争期间的阴暗面:军用货车的战士受贿肉罐头;普通军人的妻子为改善生活背叛丈夫与军官同居。
遭到摧残的童年
战争使儿童也成了它的亲身经历者。著名**艺术家安・塔尔柯夫斯基拍摄的《伊凡的童年》(1962)就叙述了一个备受摧残的、夭折的童年的故事。情节甚至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在战争中失去所有亲人的12岁的伊凡,成了一名侦察员并牺牲在德国盖世太保的魔爪下。
影片是根据弗・鲍哥莫洛夫的小说《伊凡》改编的,但安・塔尔柯夫斯基决定要在片中加上伊凡的梦,这就使影片的内涵比小说中丰富深刻得多了。在银幕上,伊凡生活在两组镜头中:一组是现实世界,在这里他是一名侦察员,执行着战斗任务;而另一组,那便是他的梦幻与回忆的世界。在梦中,伊凡是作为一个自由的、完整的人而存在的,他与大自然的美和人的情感的美以及整个美好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现实中,伊凡仅仅是作为一个复仇者,作为一个武器而存在着。只有当伊凡按照他自己所理解的那样报了仇之后,他的心才会平静下来。
看惯了旧模式影片的人指责《伊凡的童年》把战争表现得太残酷。但是,影片的激情是悲切的,伊凡的死被描绘成人类的灾难。片中,塔尔柯夫斯基本人的观点表现得极为明确而活跃。因而,《伊凡的童年》属于当时在西方兴起的“作者**”的范例。影片在国际影坛上引起了重视,获1962年威尼斯国际**节大奖,旧金山**节大奖,并在数十个国家上映。
生还带来的冤屈
在“新浪潮**”中,人在战争、在与自然环境抗争等方面所受到的伤害都得到了关注。但是,人在政治生活中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却始终还没有在银幕上暴光。导演格・丘赫拉依和编剧达・赫拉布罗维茨基大胆而勇敢地在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中触及了这个问题。
《晴朗的天空》在1961年的第2届莫斯科国际**节与日本影片《裸岛》共同获得大奖,并在旧金山**节获最佳导演奖。
故事发生在战争爆发前:中学刚毕业的姑娘萨沙邂逅了空军英雄阿列克塞・阿斯塔霍夫。不久,战争开始,萨沙的父亲去了前线,姐姐刘霞和弟弟谢辽沙疏散到了后方。萨沙独自留了下来,她在工厂做工。阿列克塞在等待飞机修复的四天日子里,天天与萨沙沉浸在幸福的爱情中。阿列克塞重返前线后,传来了阵亡的噩耗。在悲痛中,萨沙艰难地独自抚养阿列克塞留给她的儿子叶果尔卡。
战后,萨沙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姐姐和弟弟回来了,姐姐还带来了一个极端自私的丈夫。意想不到的是:阿列克塞竟然回来了,但他的右脸颊上留下了一道很深的伤痕。原来,阿列克塞在飞机被击落、自己昏迷不醒的状态下被敌人俘虏了。他回来后,被俘的这段历史受到了怀疑,他的党证和金星英雄奖章都被收回,并且不让他再当飞行员了。他成了工厂里的一名学徒工,痛苦得经常酗酒,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萨沙和他一起向党组织申诉,让上级相信他是忠诚清白的,但是都不起作用。直至斯大林去世,批判了“个人迷信”后,组织上才恢复了他的党籍,把金星英雄奖章还给了他,并让他重新驾机飞上了蓝天。
影片上映后,前苏联的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从政治角度着眼,给予了影片高度的评价。在艺术质量方面,影片是“不均衡的”。例如,用“冰河解冻”的画面来隐喻“个人迷信”受到了批判,这种表现手法过于直线式,过于简单化,也过于陈旧了。而萨沙和其他妇女在车站上呼喊着想从疾驰而过的军用列车上见到有可能途经这里的亲人一面这场戏,处理得令人叫绝。
《晴朗的天空》与《第四十一》《士兵之歌》被称为“丘赫拉依三部曲”。可见,格・丘赫拉依为前苏联“新浪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性与兽性
**艺术大师谢尔盖・格拉西莫夫,是“新浪潮**”的倡导者和积极支持者中的一名主力。60年代初,他发表了不少观点新颖的理论文章,有一篇文章专谈“人性与兽性”。格拉西莫夫认为:人身上有各种兽性,如勇敢、机智、凶残、善良、懦怯等都是不同的野兽的属性。法西斯分子的豺狼属性,而奉行“保命哲学”的小市民身上则有像兔子那样懦怯的兽性。格拉西莫夫呼吁人类要积极反对邪恶,反对各种兽性,要坚决和“人的兽性”进行不懈的斗争。1962年,他自编自导的影片《人与兽》,用以阐释上述理论。影片系与民主德国合拍。
故事发生在卫国战争结束10多年之后。列宁格勒的一个女医生安娜与18岁的女儿塔尼娅驾车前往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疗养院,安娜要到那里去任主治医师。途中,她们遇到了在1942年列宁格勒围困期间曾救援过安娜的一个熟人――当时的阿列克赛・巴甫洛夫中尉。正好阿列克赛要到塞瓦斯托波尔去找他哥哥,安娜邀请他搭她的车同行。
一路上,阿列克赛讲述了自己15年来的遭遇:1942年冬天他被德寇俘获,在集中营受尽了折磨。战争胜利后,他怕被俘的这段历史受到怀疑,没敢回国,被迫在异国他乡过上了流亡生活:在阿根廷当过筑路工,又在女庄园主家当过贴身佣人,后来又到东非、苏丹、加拿大做过苦工。
他曾给国内惟一的亲人――哥哥彼得发过几封信,但都没有回音。最近一封信总算联系上了,约好了日子在哥哥家附近的邮局见面。但到了约定时间,哥哥没有来。安娜医生的女儿塔尼娅独自前往阿列克赛的哥哥家,她见到了哥哥彼得的儿子――17岁的尤拉。塔尼娅让尤拉劝说他爸爸去与他叔叔见面。彼得终于瞒过妻子与弟弟见面了,两人都很尴尬,弟弟表示谅解哥哥的处境,兄弟俩没说上几句话就分开了。原来,阿列克赛过去给他哥哥的信都被嫂嫂烧掉了,嫂嫂说:彼得的档案中早已写明弟弟已牺牲,现在弟弟又出现,不好向组织上交代,而且彼得还会受到牵连。阿列克赛又搭乘安娜的车上路,没想到侄子尤拉在前面的路口等着他们,尤拉表示:不久之后,他会独自去找他们的。
影片要告诉人们:战后阿列克赛顾虑重重,不敢回国,是因为他身上有懦怯的兔子的兽性在作怪;他哥哥不敢与他相认,也是由于具有与他相同的兽性。见到了安娜母女俩,阿列克赛才重新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恢复了人的尊严,体验到了人的价值。
《人与兽》触及了一个敏感问题,即如何对待曾经被俘的同胞。当时还很少有文艺作品敢于正视这一问题,格拉西莫夫的这部创新之作是很有价值的。
女性意识的苏醒
1967年,阿・阿斯柯尔道夫根据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说《在别尔季切夫城》改编并导演了影片《女政委》。
在国内战争的严峻年代,一支红军部队击溃了白匪军,来到南方边陲的小城镇别尔季切夫。女团政委瓦维洛娃戎马厮杀,执行军纪毫不留情,她曾把一个未经许可顺便回家住一夜的士兵叶海林当作逃兵处决了。目前,瓦维洛娃怀孕已临近分娩,团长决定把她安排到这个小镇的洋铁匠叶菲姆夫妇家去待产。
叶菲姆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家里人口多,有老母及6个孩子。叶菲姆对于镇长把瓦维洛娃安置在他家不表欢迎。瓦维洛娃与这个信基督教的犹太家庭也格格不入。但叶菲姆的妻子、善良勤劳的玛丽娅对她的悉心关怀和照顾改变了她的看法。她以普通女人的眼光看到了这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却温馨而和谐。瓦维洛娃分娩时,玛丽娅为她接生,并让她同意按基督教的仪式为孩子祝福。瓦维洛娃成了一个会哼摇篮曲的妈妈了。
团长来看她,通知她:白匪开始进攻,红军即将转移,但一个月后会回来。团长希望她和野战医院一起乘马车撤退,她没有表态。团长派人给她送来了一些食品,同意她留下。但当红军开始撤退时,瓦维洛娃心情矛盾地思考再三,哭泣着给孩子喂了最后一次奶,把他留放在叶菲姆家的床上,大踏步地走出院子,去追赶离去不久的红军队伍了。
1967年,本片尚未完成就遭到了厄运:摄制组在乌克兰拍片,莫斯科多次来电报命令停拍,但摄制组还是把影片拍完了。审看样片时,影片遭到了禁映,拷贝被剪得支离破碎,一些素材也被焚毁。编导阿・阿斯柯尔道夫受到了迫害,他被扣上“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帽子,并以不适合从事**工作为由把他从**厂除了名,甚至还企图以挥霍资金的罪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1969年,阿・阿斯柯尔道夫被开除出党,并离开了**界。他给党中央写信,提出申诉,1972年,他恢复了党籍,但仍被禁止从事**工作。
1986年,前苏联所有遭禁映的影片都开禁了。于是,阿・阿斯柯尔道夫也想让他的影片《女政委》登上银幕,但本片已无完整的拷贝,后来在国家**资料馆找到一个被偷偷保存下来的拷贝。阿・阿斯柯尔道夫花了半年时间修复了拷贝,《女政委》才于1987年正式上映。离开**界达20年之久的阿斯柯尔道夫重新归队,本片是他从影以来惟一的作品。影片上映后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轰动效应,并应邀参加了西柏林、多伦多等10来个国际**节。《女政委》获1987年西柏林国际**节银熊奖,并获1990年四项列宁奖金。
青春与生命的付出
作家鲍・瓦西里耶夫于60年代发表了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相继被改编成了话剧和歌剧。1972年,导演斯・罗斯托茨基又把它搬上了银幕,并由他和小说原作者鲍・瓦西里耶夫共同编剧。影片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节纪念奖、全苏**节大奖;1975年又获列宁奖金。
故事情节是: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柯夫带领一支由丽达、冉妮娅、丽萨、迦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都牺牲了。瓦斯柯夫满腔仇恨地直捣德寇在林中的扎营地,他缴了敌人的械,押着四个德国俘虏朝驻地走去……影片表达了鲜明的主题:战争本来不该是姑娘们的事,姑娘们应该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是,可诅咒的法西斯逼着一些柔嫩的姑娘在战争中失去了青春和生命。
影片采用了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导演用一组虚幻的彩色画面来表现女机枪手们曾经有过或可能会有的爱情和幸福,又用另一组严峻的黑白画面来表现女战士们现实的战斗生活。两组画面交替出现,既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又歌颂了她们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战争与人类文明、个人幸福绝不相容。
影片的感人力量主要来自它的真实性。小说作者鲍・瓦西里耶夫、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摄影师维・舒姆斯基都参加过卫国战争,他们对战争有真切的感受。1992年春罗斯托茨基到北京**学院讲课时曾说:像他这样1922年出生的人,经历过这次战争的,只有百分之三的幸存者。他是这百分之三中的幸运儿,但他失去了一条腿,后来按上了假肢,战后才从事**行业。
在前苏联“新浪潮**”中,一些卓有成就的**大师,也积极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曾拍摄过《列宁在十月》等名片的米・罗姆,不仅积极热情地支持“新浪潮**”,他还发表了不少文章,从理论上阐释**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突破旧框框,必须创新。“新浪潮**”的几个主力,如:格・丘赫拉依、安・塔尔柯夫斯基都是他的学生。1962年,米・罗姆还拍摄了一部创新之作《一年中的九天》,突破了以往的影片中表现科学实验往往都是以成功告终的框框,转而强调科学家在失败中不折不挠地进行科学探索,为造福人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主题。本片获1962年卡罗维・发利国际**节大奖及1966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合作拍摄过《保尔・柯察金》等影片的两位导演阿・阿洛夫和弗・纳鸟莫夫,于1961年拍摄了一部呼吁博爱与和平的影片《给初生者以和平》。该片讲述了在“二战”的最后一天,几个苏联士兵为了救助一位即将生产的德国孕妇流血牺牲的故事。影片上映后,在观众中引起激烈的辩论。肯定的人赞赏苏联士兵能把德国法西斯和普通德国人民、尤其是妇女儿童区分开来,成功地反映了苏联军队富有温暖的人性、崇高的道德意识及坦率的胸怀。反对者则认为:影片表现出一种虚伪的宽恕一切的思想。1961年,该片在第22届威尼斯国际**节上,获“新颖影片导演奖”。
1 看大成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那摩(南无)阿(音:a) 弥陀佛
那摩(南无)观世音菩萨
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红宝石、蓝宝石与钻石、祖母绿、金绿宝石一样,是最名贵的宝石品种之一。红、蓝宝石是宝石级的刚玉。刚玉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是具有三方对称的矿物晶体。
刚玉的英文为corundum,源自印度语kurand或kuruvinda,是矿物名称,当年指颜色不纯的刚玉;也有人认为来自泰米尔语kurundum和梵文kuruvinda,意为红宝石。
红宝石的英文ruby,源自拉丁语ruber,意为“红色”,我国古代曾译为“剌子”等。在梵语中,红宝石还有许多溢美的名字,如ratnaraj(宝石之王)、ratnanayaka(宝石之冠)等,说明当时印度民族对它十分珍爱。蓝宝石的英文为sapphire,来自拉丁化的希腊词sapphires,是蓝色的意思。中国古代也称蓝宝石为“瑟瑟”或“萨弗耶”,后者是英文的音译。
中文的红、蓝宝石名称是根据其颜色得来的。我国元代陶宗仪著的《辍耕录》中有红雅姑、青雅姑、黄雅姑、白雅姑之说,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红、蓝、黄、白色刚玉宝石。雅姑是阿拉伯语宝石的音译。此外,我国古代文献中,还有“光珠”、“映红”、“映青”等词,指红色或蓝色的宝石,其中就包含刚玉质的红、蓝宝石。
红、蓝宝石质地坚硬,其硬度仅次于钻石。红宝石颜色鲜红、美艳,为红色宝石之冠,亦为有色宝石之首。蓝宝石颜色湛蓝,或如雨后天空一样清新辽阔,或像大海一样宽广深邃,也堪称蓝色宝石之王。因此红、蓝宝石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饰品的历史很悠久。我国清朝官员的“顶戴”中,亲王至一品官用红宝石,而三品官用蓝宝石,客观地反映出它作为权贵、富有的象征以及人们对它的青睐。现今,世界各地都把红宝石作为7月生辰石和结婚40周年(红宝石婚)的纪念石,象征爱情、热情和品德高尚,人们又称其为“爱情之石”;蓝宝石为9月生辰石及结婚45周年(蓝宝石婚)的纪念石,象征忠诚和坚贞。
一、刚玉宝石的基本特征
矿物名称:刚玉
化学成分:理论化学式Al2O3,可含多种类质同象杂质或机械混入物。类质同象成分,尤其是替代Al的铁族元素,如Cr、Fe、Ti、V、Co等对宝石的颜色有重要影响,而类质同象分解出溶物——丝状体以及指纹状、羽状等气、液包裹体对刚玉宝石的净度、透明度影响较大。
晶系及结晶习性:刚玉属三方晶系,常呈柱状、桶状、腰鼓状、双锥状、板状晶形(图16-1-1),并可见聚片双晶。
光学性质:刚玉可呈现多种颜色,除红、蓝色外,还有黄、紫、橙、绿、褐、灰及黑、无色者。刚玉呈现彩色主要是由于Cr、Fe、Ti、V、Co、Ni等铁族色素离子取代Al所致。表16-1-1列出了部分彩色刚玉的着色离子及含量。某些蓝宝石还有变色效应,如泰国、缅甸和斯里兰卡的变色蓝宝石,日光下呈带灰色调的蓝-绿色或蓝紫色,白炽灯下为紫红或紫色,变色是由于含微量的Cr、Fe和Ti所致;而坦桑尼亚Umba河谷的变色蓝宝石(及维尔纳叶法合成的变色蓝宝石)则是含V导致变色效应的。
图16-1-1 刚玉的理想形态
上行为单晶;下行为双晶:左图双晶面∥( ),右图双晶面∥(0001)
刚玉为玻璃光泽或亚金刚光泽(抛光好时);透明至不透明;一轴晶负光性;折射率No:1767~1771,Ne:1759~1763;双折射率0008;色散0018。多色性中等到强,不同产地或同一产地不同品级的同一宝石品种,多色性色调、强度可能不同。一般红宝石为紫红—橙红,蓝宝石为紫蓝—绿蓝或蓝绿,**蓝宝石多色性弱。
刚玉宝石的发光性变化较大,既与刚玉中类质同象成分的种类、含量有关,也受固态包裹体(包括次生蚀变物)的种类、分布的影响。通常长波(366nm)、短波(254nm)紫外光下红宝石呈弱、中等到强的红或橙红色荧光,但短波下荧光往往更弱。蓝宝石一般不发光,个别产地(柬埔寨、澳大利亚、泰国等)的蓝宝石和绿色蓝宝石可见弱白垩状的蓝到绿色荧光,而斯里兰卡和美国蒙大拿产的含Cr蓝宝石也见带粉红色调的红色荧光。X光下也多呈无或中等到强的红或橙红色荧光。
表16-1-1 刚玉中所含杂质与颜色的关系
红、蓝宝石各品种由于Cr、Fe、V等色素离子含量不同,吸收光谱有明显差异。红宝石特征吸收线是6928nm和6942nm的双线(荧光线)及668nm和6592nm的吸收线,附带吸收线有4685nm(弱)和475nm与4765nm的双线。某些紫红色者,尤其是泰国的,还有铁线,在4515nm、460nm和470nm。蓝宝石特征吸收为4515nm的铁线,热处理过的斯里兰卡蓝宝石无此铁线,澳大利亚、泰国、柬埔寨和尼日利亚的暗蓝色品种还可能附带460nm和470nm的弱线,合成蓝宝石无或仅有4515nm弱线。富铁的**蓝宝石有特征的4515nm铁线,而含铁少者(如斯里兰卡产的),铁线弱或无;热处理过的**蓝宝石,只见400nm~450nm的完全吸收带。焰熔法合成的**蓝宝石主要由Ni致色,在约455nm处仅见弱吸收线,但若含铬,也可见铬线。橙色蓝宝石,如坦桑尼亚Umba产的,可呈现Fe和Cr的吸收线;斯里兰卡产的则无Fe吸收线。焰熔法和Chatham助熔剂法合成的橙色蓝宝石是Ni、Cr联合致色,也无铁线。绿色蓝宝石由Fe或Fe和Ti联合致色,可见铁吸收线;焰熔法合成品由Co、V和Ni联合致色,无铁线,却有500nm、530nm、635nm和690nm处的吸收线。变色蓝宝石呈典型的红宝石型Cr和Fe吸收线谱;焰熔法合成品见473nm的钒吸收线,并有以580nm为中心的宽吸收带及690nm的荧光线。
刚玉宝石可见星光、猫眼及变色等特殊光学效应。六射星光较常见,偶尔可见十二射星光。星光的产生是由于宝石中有大小和数量合宜的出溶丝状体,通常是金红石,也有赤铁矿、钛铁矿,沿刚玉的{ }或{ }平行排列,并被切磨成弧面型,则在宝石顶面会呈现六射星光。如果丝状体既有沿{ }平行排列的,又有沿{ }平行排列的,则可显十二射星光。若丝状体只沿一个方向平行排列,垂直丝状体的延长方向就会显猫眼效应。刚玉质宝石的变色效应是由于含微量的Cr、Fe、Ti或V所致。
力学性质:刚玉摩氏硬度9;密度 。无解理,常有底面或菱面体方向的裂理,断口贝壳状或不平坦状。大多数裂理是由于出溶的杂质矿物,沿特定面网分布引起的,如美国不同矿山的刚玉表现为出溶的页片状一水软铝石沿菱面体面网方向分布引起菱面体方向裂开,而泰国Chanthaburi的黑星光蓝宝石则是出溶的赤铁矿分布于底面面网间引起底面裂开。当然也有由于双晶效应引起的裂开。
刚玉耐高温、难熔,熔点2000~2030℃,沸点2707±60℃。热导率00600~00834cal/cm℃s),高于尖晶石、石榴子石、黄玉等,比钻石低,约相当于钻石的1/35~1/70,因此热导仪也是鉴定刚玉宝石的有效工具之一。
刚玉宝石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普通酸、碱侵蚀,但微溶于煮沸的硝酸或热至300℃的磷酸;易溶于800~1000℃的硼砂或400~600℃的亚硫酸氢钾。
显微特征:主要指其中复杂的包裹体,包括矿物晶体、色带、气液包裹体、微裂纹等。红、蓝宝石中常见的矿物包体达十几种,如金红石、锆石、刚玉、尖晶石、石榴子石、云母、钛铁矿、赤铁矿、方解石、磷灰石等;此外,还常见色带或不规则色斑以及指纹状、羽状气液包裹体。红宝石微裂纹也常见,正如俗话所说“十红九裂”。不同产地的红、蓝宝石往往会有自己特有的包裹体或包裹体组合,对于鉴定红、蓝宝石,乃至区分产地具有重要意义,但应用时也要谨慎,注意自然界情况的复杂性。合成刚玉宝石具有不同于天然宝石的包裹体特征,如弯曲的色带(焰熔法、提拉法)、籽晶、铂金或铜合金片、残余熔剂、气泡等,可以作为与天然宝石区分的依据。
缅甸红宝石最典型特征包体是金红石丝状体,它们和其他尖晶石、刚玉、磷灰石、锆石等自形或浑圆的晶粒一起出现,或共同构成的密集云雾并组成独特的图案,还常见六角形的色带和“糖浆”状的旋卷图案,聚片双晶发育,可见平直排列的百叶窗式双晶纹,极少见指纹状和羽状包裹体。缅甸蓝宝石也含密集云雾状金红石丝状体,可显星光效应,有时与赤铁矿、钛铁矿等丝状体分布方向成30°交角,可显十二射星光,但其他矿物包体少,富含次生液态包裹体,色带不发育。
斯里兰卡红、蓝宝石中,金红石细长、稀疏,无云雾状特征。经热处理后会全消失。还有指纹状、羽状、蛛网状、似筛网状等液态包体及由高突起的两相包裹体并呈主晶的双锥状形态的负晶。客晶可有锆石、云母、磷灰石。最重要的固态包裹体是布满细小张裂隙晕圈的锆石。绝大多数斯里兰卡宝石颜色不均匀,可在较大范围局部出现无色区。其蓝色宝石的核部常无色,蓝色集中在靠近晶面部位(有时仅集中于一薄层)。
泰国和柬埔寨产的一些红宝石来自两国边界的同—矿床,聚片双晶发育,具平直的色带和生长纹,无金红石丝状体,其他矿物包体也少,常见指纹状包体。这些指纹状包体可被白色针状一水软铝石切过,并分割出一些旗帜状图案。一些液态包裹体围绕在负晶或不透明包裹体周围,形成“土星光环”或称“圆盘”。这种“土星”指纹体在热处理后会因晶体熔成玻璃质,并将一些气体冻结在被玻璃充填的表面上,被误认成原生的熔融包体。“土星”中客晶可以是铁铝榴石、磷灰石、磁黄铁矿、斜长石、橄榄石或辉石。
泰国蓝宝石肉眼可见参差不齐的色带,矿物包体集中在蓝色色带中,可反射乳状光,特征客晶有锆石、长石和磁黄铁矿。可见相对较粗的指纹状和羽状包裹体,形成弯曲、折叠的图案。
柬埔寨的拜林蓝宝石色纯、均匀,特征客晶是烧绿石和斜长石;小液滴及逗号状的包裹体沿主晶的生长构造排列;在指纹体周围有带红色或褐色色斑的液体。
克什米尔蓝宝石丝绒般的华贵感觉是由于内部很细的沟或空管组成的雾状包裹体反光。其特征包体还有电气石、熔蚀状长石、锆石、沥青铀矿、色带和尘状微粒。
澳大利亚蓝宝石大多呈深蓝—黑蓝色,含尘状熔融包裹体、指纹状包裹体、铌铁矿、辉石、锆石等晶体并有明显的色带是其重要特征。包裹物中有的像彗星的尾巴。
美国蒙大拿蓝宝石颜色漂亮,尺寸小的无色带,特征矿物包体有石榴子石、尖晶石。
中国山东蓝宝石与澳大利亚蓝宝石类似,包裹体特征是含多种类型共存的熔融包裹体及锆石、长石、云母、铌钽铁矿等矿物。
泰国、澳大利亚及我国山东产的蓝宝石中也可有缅甸蓝宝石中的两类丝状体。
其他色彩的蓝宝石中也有与同产地的红或蓝宝石中类似的包裹体特征。
二、刚玉宝石的类型
刚玉质宝石分成红宝石和蓝宝石两大类。
(1)红宝石:国际有色宝石协会(ICA)规定以红色为主色的刚玉质宝石称为红宝石,包括鸽血红、紫红、橙红、褐红、粉红色及含其他色调成分的红色者,都是红宝石。命名时就称红宝石,不必加形容词。色调深浅、纯度如何属于具体描述的范围。
(2)蓝宝石:除红宝石之外的所有刚玉质宝石均属蓝宝石。蓝色之外的蓝宝石,命名时要加颜色前缀,如**蓝宝石、紫色蓝宝石、橙色蓝宝石等。
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星光、猫眼、变色效应的红、蓝宝石,命名时也用前缀或后缀限定,如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变色蓝宝石、红宝石猫眼。
刚玉质宝石的品种划分上,颜色是第一层次,特殊光学效应是第二层次。一般分到第二层次即可。命名时宜简单,描述则应具体。一些红、蓝宝石在主色调中出现的其他色调变化,可在描述中具体阐述,如黄绿色、蓝紫色等。
三、刚玉宝石的评价
刚玉属有色宝石,其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有人将它归纳为“4C”加“1T(透明度)”。
(1)颜色:红宝石首推鸽血红,其次是玫瑰红、粉红;蓝宝石首推矢车菊蓝,其次是深蓝、浅蓝,然后是艳丽的绿色、**;色调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颜色越纯、越饱和越好。
(2)透明度:包括净度。包裹体越少、越小,透明度越高,色彩越纯,越明亮或越鲜艳越好。刚玉宝石的包裹体多于钻石,净度分级只在肉眼下对比包裹体大小、多少和分布即可。
(3)切工:除顶底比例,台面大小要求比钻石切工放宽之外,不漏光又有完美对称性、规整性和光洁性等要求与钻石是一致的。闪光程度和对称程度与原石质量、形态等有关。红、蓝宝石常有随形切工的成品。为保克拉重量,力求闪光好就成。评价时,要考虑每个产地宝石独特的瑰丽性和相应的稀有程度,不应把粒重放在首位。
(4)重量:其他条件相同时,红、蓝宝石重量越大,价值越高。总的说来,红宝石比蓝宝石稀少,需求也大,不小于03ct就可以单独做戒面,超过5ct的罕见,而蓝宝石则要05ct以上。
具星光效应的红、蓝宝石主要看星光是否清晰完美。优质的应星光明显、星线交点居中、均匀、无断缺的星线,其次考虑颜色、透明度等。
四、合成刚玉宝石、优化处理刚玉宝石及刚玉宝石的仿制品
目前,合成红、蓝宝石的方法较多,除了焰熔法,还有提拉法(丘赫拉斯基Czochraski法)、熔区法、水热法和助熔剂法。合成的红、蓝宝石品质优良,尤其是助熔剂法和水热法,合成条件最接近于自然界的生长条件,因此,用这些方法合成的各种宝石晶体在外部特征及所含包裹体等都与天然宝石晶体相似,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些方法的合成品与天然宝石的区分即使在专业鉴定人员面前也是不易解决的难题。
目前红、蓝宝石改善方法有:加热、扩散、辐照、染色、充填、覆膜等。
热处理,或称焙烧处理,属优化方法。在远低于刚玉熔点的温度下对其加热,以改变红、蓝宝石的颜色(去除杂色、邪色,提高、固化优质颜色)、增加其净度(去除瑕疵、提高透明度)。
95%以上的红、蓝宝石都经过了热处理。在热处理时,若单纯加热,往往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焙烧才能获得颜色的改善,且有时颜色带灰色调。目前一般是在一定的氧化或还原气氛下加热,达到需要的效果。缅甸、越南的带粉红、紫或蓝绿杂色调的红宝石焙烧可得到较纯正的鲜红色并产生明显的星彩。中国山东昌乐蓝宝石,晶体大,但色偏黑、偏灰绿,且透明度较差,热处理可以得到颜色较好的蓝色蓝宝石,但达到纯正的完全不带灰色调的处理效果还需要改进工艺技术。帕德马蓝宝石(红紫色与粉橙色)也可以经过热处理得到。斯里兰卡的“久达”刚玉(半透明乳白色刚玉)经加热可得到蓝色蓝宝石。
扩散(渗透或称表面渗透):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将无色或浅色蓝宝石埋在粉末状着色剂中,在坩埚内加热以改善宝石表层的颜色。其价格是天然品的1/5~1/10。刻面成品可以通过浸没法观察棱(深)面(浅)的颜色差异与天然品区别。
辐照:采用γ射线、X射线,高能电子、中子、质子等高能粒子照射宝石,从而改变宝石颜色的处理方法。有时辐射与加热配合进行。辐照处理的宝石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颜色不太稳定,容易褪掉;二是经放射性辐照后,会残留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要放置一段时间(3个月至半年),待残余放射性剂量衰减到人体可承受的程度,方可投放市场。
染色:将染色剂和宝石一起在水中煮,以加深或改变宝石颜色的处理方法。该法历史悠久。红宝石常用此法处理。因为红宝石裂多,易于染色。斯里兰卡人将一种浅**蓝宝石与一种树皮、树枝一起在水中煮,可使该宝石变成金**,然后加蜡形成保护层。染色宝石的特点是:只在裂隙中颜色较深、浓、而鲜艳,远离裂隙则会出现未染色时宝石的原色。有经验的鉴定人员在放大镜下极易识别此特征。
充填:是将石蜡、油、合成树脂等折光率与宝石相近的物质注入裂隙、裂纹明显的宝石中,以提高宝石净度、消除因裂隙造成的光线折射不均等现象的处理方法。并往往同时注入染料以改色。主要用于裂隙多的红宝石。易于鉴别。
覆膜:在宝石表面涂一层有色物质以改变宝石表面颜色和表面性质的处理方法。红、蓝宝石用的不多。我国市场上曾出现过无色星彩蓝宝石外涂红色塑料冒充星彩红宝石的个例。
诱发或改变包裹体:应用电蚀、热处理等方法改变宝石包裹体,以改善宝石颜色的方法,也可归之于热处理。如我国山东蓝宝石的热处理就是使原黑色包体经氧化而达到宝石退色的。维尔纳叶法合成的红、蓝宝石经热处理产生裂隙,当裂隙达到宝石表面时,可用此法在该裂隙中产生“指纹”状包裹体,以假冒天然红、蓝宝石(二度处理焰熔红、蓝宝石)。
上述优化处理方法常用的是加热和扩散,其他应用较局限。而诱发或改变包裹体方法的产品容易达到以假乱真(以合成宝石冒充天然宝石)的目的,正逐步得到推广,其产品在国际、中国香港、台湾及中国大陆珠宝市场上都可以见到。消费者购买时应当心。红、蓝宝石的仿制品主要是玻璃和合成立方氧化锆,它们与红、蓝宝石在偏光性、折射率及密度等物理性质上区别明显,容易区分。
五、刚玉宝石的鉴定
1与外观相似的其他品种宝石的区别
原石可以借助刚玉的晶形或结晶习性、硬度、裂理或断口特征与其他种类宝石原石区分;对于那些没有任何结晶习性保留的刚玉砂、砾石,还可以通过密度、导热性来鉴别。对于成品戒面或琢件,主要靠光学常数,如折光率、多色性和密度来鉴别。与红宝石颜色易混的有红色尖晶石、石榴子石、锆石、电气石、绿柱石、玻璃等,与蓝宝石颜色相似的有蓝色尖晶石、电气石、坦桑(黝帘)石、堇青石、黄玉、绿柱石、玻璃等,还有合成的钇铝榴石( YAG)、立方氧化锆(CZ)、稀土玻璃等,这些宝石的光学和力学性质常数都列于附表2,区分它们基本可以通过其间不同的物性参数来实现。对于个别物性参数与刚玉相似或部分重叠的品种,如某些红色石榴子石与刚玉折射率和密度相近,可用偏光性、多色性、荧光和导热性来区分。总之,对于刚玉质宝石与其他种类宝石的区别,综合使用其物理性质,一般总能筛选出某项或某几项可靠又简便易行的观察测试方法。
2天然与合成刚玉质宝石的区别
刚玉质宝石的合成已有多种方法。由于天然与合成品都是刚玉,物理性质相同,所以,区分天然石与合成品主要靠包裹体和微(痕)量元素等特征。放大观察包裹体中客晶的种类及组合以及生长色带或条纹的特征是极为重要的。表16-1-2列出了天然刚玉宝石和主要合成品的区别特征。
表16-1-2 天然刚玉宝石和主要合成品的区别特征
3天然刚玉质宝石与处理品的区别
用于红、蓝宝石改善的方法主要是热处理、扩散处理和染色。单纯热处理过的宝石可以作为天然品出售而不必特殊说明,借包裹体的变化可以判别热处理迹象,并在净度评价时参考。扩散处理者应在出售时声明。鉴别扩散处理品主要利用浸没法,即将待鉴定宝石浸没水(或其他液体)中,观察棱和刻面上的颜色差异。若棱比刻面的颜色深,则说明其极可能是扩散处理的。这种浸没法也用于区别天然石和合成品的生长层纹特征。染色处理的比较好鉴定,可以利用放大观察颜色是否主要沿裂隙分布。
六、刚玉宝石矿床类型、产状、产地简介
红、蓝宝石矿床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型、伟晶岩型、变质型和砂矿几种类型。
1岩浆型
主要是产于碱性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中的红、蓝宝石。刚玉在地壳深部结晶,然后被玄武岩浆喷发带到地表。世界各地蓝宝石大多是这种成因,如我国产的蓝宝石(包括山东、海南、福建等地的矿床或矿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蓝宝石(其产量占世界蓝宝石产量的50%以上);有些产地还兼产红宝石,如我国海南、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
美国蒙大拿州约戈谷蓝宝石矿床是惟一的碱性-基性煌斑岩型矿床。蓝宝石晶体表面往往有一层细粒镁铁尖晶石,表明刚玉是在岩浆结晶早期从岩浆中晶出,随岩浆迅速上涌,Al2O3与镁、铁质一起形成尖晶石浮生于刚玉上。
澳大利亚哈茨山红宝石矿床是惟一的斜长杂岩体中的岩浆-变质过渡型矿床。在地壳深部形成的红宝石被斜长岩带到浅部呈斑晶或巨晶分散于岩体中;岩体侵入就位后受褶皱、变形,矿物再结晶时,红宝石也再结晶、长大,从而形成所见的颜色极好的板状晶体。
2伟晶岩型
坦桑尼亚翁巴塔尔红、蓝宝石矿床是典型的伟晶岩型矿床。刚玉产在奥长伟晶岩中,以橙红色的著名,还有天蓝—绿、天蓝—灰、褐黄、褐色者。
3变质岩型
又可以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蚀变型。这种成因类型在刚玉宝石矿床中曾是最重要的,产量最大,现在产量已退居岩浆型之后。
(1)区域变质型:最著名的缅甸抹谷红(蓝)宝石矿床即属这种成因类型。它产于邻近花岗岩的大理岩中。过去曾被认为是矽卡岩型矿床,后来研究表明,红、蓝宝石是随着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时,由石灰岩中的Al2O3富集结晶而成,与后来的花岗质岩浆活动无成因联系。抹谷红宝石自古以鸽血红品种著称,20世纪30年代又以星光蓝、红宝石闻名,一般是1~10mm的短柱,有时可达5cm。同此类型的还有阿富汗哲格达列克红宝石矿床;类似此类型的有俄罗斯帕米尔地区及巴基斯坦罕萨红宝石矿床。
斯里兰卡、美国及我国新疆还有产于片麻岩、片岩中的区域变质型红、蓝宝石矿床。我国新疆阿克陶县的红、蓝宝石分布在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或变粒岩中,刚玉被包裹于矽线石等富铝贫硅矿物中,颜色以紫蓝色、灰色为主,少数呈淡紫、紫红等色。
(2)接触交代型:斯里兰卡康迪山等蓝宝石矿床属此类型。矿体位于正长岩与大理岩的内接触带,即正长岩体中。晶体为双锥、桶、柱状,蓝色、天蓝绿色等(无黑色、褐色者),是世界上优质蓝宝石及彩色蓝宝石(帕德马刚玉)的主要产区。
著名的克什米尔蓝宝石矿也属此类型。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与白云岩化灰岩的内接触带(蓝宝石产于伟晶岩的长石中)或双交代的阳起石-透闪石带或伟晶岩与云母片麻岩接触带,刚玉被被认为是气成热液与伟晶岩等反应时,交代长石而形成。晶体长达几厘米,产天蓝、蓝、紫、绿、橙、黄等色蓝宝石。其中蓝中略带紫的“矢车菊”蓝宝石最负盛名,是克什米尔蓝宝石的代表。某些晶体核部无色,仅在靠近晶体表面才呈蓝色。
(3)热液蚀变型:坦桑尼亚坦噶城和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红、蓝宝石矿床属此类型。矿床产于蚀变超基性岩体内。刚玉形成在云母和斜长石组成的岩脉中,为热液蚀变产物。类似的还有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刚玉山”等刚玉岩脉和非洲南非等国以及印度和我国青海、安徽的红、蓝宝石矿床,刚玉产于蚀变超基性岩体或其边缘接触带上。我国青海的是在刚玉云母斜长岩扁豆体中,刚玉多为深玫瑰红色,有时呈蓝色,或晶体内部为蓝宝石,外部为红宝石,半透明;安徽的则产于刚玉黑云斜长岩脉或扁豆体中,晶体为浅紫—玫瑰红色。
4砂矿
由于刚玉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因而常常富集于砂矿中。砂矿是优质红、蓝宝石的主要来源,经济价值比原生矿重要得多。上述各种成因类型原生矿都有相应的次生砂矿。砂矿有残积、坡积和冲积等类型。
迄今,进入国际市场的红、蓝宝石来自以下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纳米比亚(不透明的红宝石)、哥伦比亚(蓝宝石和紫罗兰色蓝宝石)、日本(透明晶体)、苏格兰(蓝宝石)、坦桑尼亚(红宝石和装饰石)、津巴布韦(各色蓝宝石和黑色星光蓝宝石)、马拉维(蓝宝石)、肯尼亚(带粉色红宝石)、阿富汗、印度(红宝石、星光红宝石)、巴西(蓝宝石)、越南和中国山东(蓝宝石)。
俄罗斯民族处在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上,在这里,东方与西方两股世界之流发生着碰撞,因此,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民族精神而言,俄罗斯民族既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在这种境域当中,俄罗斯精神有着浑厚、博大、悲悯的极端气质。在俄罗斯人身上,各种矛盾特点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专制主义、国家至上、自由放纵、善良平和、柔顺内敛等等。那里有对苦难的坚忍不拔,有对彼岸世界、对终极的不懈追求。俄罗斯的大地仿佛就是痛苦与思考的象征,因思想而受难,因受难而思想,是俄罗斯社会三百年继之不辍的文化主题。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悲剧命运使俄罗斯民族的艺术凝重大气,感情浓烈,无数杰出的艺术大师背负着俄罗斯命运,反复吟唱着普希金所说的俄罗斯之调。苏联时期,新兴的**艺术建筑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以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表现着俄罗斯民族的情感和命运。依托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艺术传统,苏联**在国际**中,写下了自己辉煌的篇章。
在默片时代,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杜甫仁科这些**大师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有声**的产生结束了这一段黄金时期,苏联**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三四十年代,和别的艺术形式一样,苏联**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影响下,描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成为了此时的关注热点,这一时期拍摄出了一批成熟的优秀影片,例如尼古拉斯·艾克的《生路》、瓦西里耶夫兄弟的《夏伯阳》(1934)、吉甘的《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1936)、顿斯阔伊根据高尔基三部自传式小说拍摄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1938年至1940年摄制)、米契尔·罗姆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等。尽管此后苏联**在主题、体裁和风格方面开始出现多样化的风貌,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家、社会主义建设、工农群众的现实生活题材等都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但是在创作思潮上,意识形态的僵化却越来越禁锢了**艺术的自由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过分强调了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控制,使艺术失去了独立的品格,以至于在**中以理想来矫饰现实,俄罗斯传统的厚重与深刻被平庸逐渐代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苏联**的创作陷入了低迷。
苏联**的再度辉煌出现于50年代中期以后,从那时起一直到80年代,随着创作环境的宽松以及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苏联的**事业出现了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的苏联**,在世界**艺术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无论是场面恢宏、英雄史诗般的战争大片,还是跌宕起伏、柔肠寸断的伦理片,都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一、 解冻与深入——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新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对于苏联来说,这场战争不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第二次世界大战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场战争中,苏联牺牲了2000万人,用血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这给战后苏联人的生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整个社会一时无法从战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沿着战争年代的惯性在滑行。40年代初遭受了战争破坏的苏联**在战后延续了低迷的状态,“无冲突论”统治着整个文艺领域的创作活动。因而在创作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也产生了不少条条和框框。艺术家不是反映生活的原貌,而是把生活表现得非常理想化,尽力掩盖生活中的阴暗面和不幸。这造成了故事片的产量逐年下降(1947年7部,1948年17部,1949年16部,1950年15部,1951年6部),并且影片题材狭窄,影片的主题靠说教来喻示,缺乏艺术感染力;艺术表现手法呆板僵化,**的叙事语言没有新的建树;人物只有共性没有个性。此时期有一类“纪念碑式的史诗片”,如《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突出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而另一类现代题材的影片回避矛盾冲突,粉饰现实生活。如:《金星英雄》、《幸福的生活》等。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影片内容单调,风格雷同。好的艺术影片寥寥无几,只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乡村女教师》、《青年近卫军》等几部质量比较高。
1956年,苏共召开了二十次代表大会,彻底批判了“个人迷信”和“无冲突论”。理论上的解放给了苏联**较大的创作自由,剧作家和导演们从“无冲突论”的桎梏中脱身而出,可以相对自由地表现真实的矛盾冲突,在这一时期,随着禁忌的逐渐被打破,**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有了实现的可能,苏联**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一批呈现出新面貌的影片中重新放出了光彩。一批新的**人涌现出来,开始了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例如邦达尔丘克、丘赫莱依和塔尔柯夫斯基等等,他们和老一辈**艺术家罗姆、格拉西莫夫等人一起,对苏联**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以人性的眼光谴责战争与个人幸福的对立,并以揭露战争的残酷来呼吁全人类的和平。这个时期的影片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样化,在揭露生活阴暗面、深化人道主义主题、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探索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等方面有了不俗的突破。
50年代,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战争留下的巨大伤痛远远没有平息,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亲人牺牲在战场,生活下来的人长久地沉浸在眼泪和对亲人的悼念中,这是战后苏联集体的心灵创伤和悲剧命运。在以前的《青年近卫军》、《普通一兵》等影片中,着力表现的是具有英雄主义气质的战争英雄,与此相反,新一代导演将目光投向了遭受战争创伤的普通人,并对人在战争中的境遇、人与人之间真实复杂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思考。1956年,新一代导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于1956年根据鲍·拉甫列涅夫的同名小说拍摄的成名之作《第四十一》,揭开了苏联**创新的序幕。与此后大部分影片关注二战题材不同,《第四十一》讲述了一段革命历史:国内战争的年代,政委叶夫秀柯夫率领一支红军突围,幸存部队中女战士玛留特卡是个神枪手,她已打死了40个白匪军。政委令她与另两个战士把撤退途中俘获的一名白匪中尉从海路押送到司令部去受审。途中,起了风暴,两名战士被卷入海中,玛留特卡和白匪中尉漂到了孤岛上。本来就迷恋中尉的“蓝眼睛”的玛留特卡与中尉相爱了,但他们的观点立场迥然不同,经常发生争吵。一天,当中尉奔向朝孤岛靠近的一艘白匪小船时,玛留特卡一再劝其站住,他却继续在水中奔跑。玛留特卡犹疑再三,终于放了一枪,中尉停止了奔跑,慢慢倒了下去,他终于成了她枪下的“第四十一”个。中尉躺在海水里,玛留特卡奔过去,把他的头紧紧地抱在怀里,哭喊着:“蓝眼睛……我的蓝眼睛!”
《第四十一》获1957年戛纳国际**节特别奖。这是当时的青年导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Grigori Chukhraj 1921—2001)的第一部影片,他是“苏联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而《第四十一》被国际影评界公认为这股浪潮的首部力作。《第四十一》虽然是一部战争影片,但是战争在影片中却只是作为叙事的背景而存在,格里高里·丘赫拉依关注的其实是在最排斥人性的战争中去展现丰富复杂的人性美。在远离革命与反革命纷争的小岛上,男女主人公动人的爱情故事得以优雅而又甜美地展开,但战争缔造的这段爱情在归属意识苏醒之后,又走向了宿命般残酷的毁灭,男女主人公坠入了悲剧深渊。格里高里·丘赫拉依细腻地处理了**的叙事和诗性抒情,把处于悲剧境域中青年男女的丰满人性表现得格外动人心弦。玛留特卡既有红军女战士坚定的立场,又有少女丰富的人性,在她身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时代的复杂性和时代的矛盾。影片展现了玛留特卡复杂的内心世界,令人信服地表现了人性与阶级意识在她身上的尖锐冲突。《第四十一》的艺术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影片中,丘赫拉依注入了大量抒情片段,蔚蓝色的大海、熊熊的火堆、强烈的抒情音乐,这一切都给《第四十一》带来了浓烈的人性意味。《第四十一》是50年代后期苏联**全面创新的一个发端,从这部影片开始,一个崭新的,在苏联**史中被称为“苏联**新浪潮”的时代来临了。
在这以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苏联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导演。在他们的努力下,苏联**在内容的深度、题材的广泛、形式的革新以及风格样式的多样化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艺术表现力的不断深化和对**语言的积极探索,使这一时期的**和三四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变化最先发生在战争题材的影片当中,这时期的优秀**有:卡拉托佐夫(Mikheil Kalatozishvili,1903—1973)拍摄的《雁南飞》(1957)、邦达尔丘克(Bondarchuk,Sergei Fiodorovich,1920~1994)拍摄的《一个人的遭遇》(1959)、丘赫莱依拍摄的《士兵之歌》(1959)和《晴朗的天空》(1961)、阿·阿洛夫和弗·纳乌莫夫拍摄的《给初生者以和平》(1961)、安德烈·塔尔柯夫斯基拍摄的《伊凡的童年》(1962)等代表作。
对于苏联来说,50年代后期,卫国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这使得当时的整个社会思潮可以拉开一段距离去冷静地审视战争,表现在**方面,便是革命激情所带来的英雄主义豪情逐渐演变为厚重的悲剧感和对人性的思索。这一时期的**纷纷采取了普通人的视角去反思战争,贯穿着人道主义的悲悯,影片着重描写战争中人的遭遇、命运和不幸,凸现了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幸福生活造成的破坏,随着影片对战争事件的关注转向了对战争中人的关注,它所展现的人们心灵的巨大创痛深深震撼了一个时代。《雁南飞》中薇罗尼卡和鲍里斯一对年轻恋人被战争毁灭的爱情;《一个人的遭遇》中木工索阔洛夫在卫国战争中所经历的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士兵之歌》中一去不回的阿辽沙;《伊凡的童年》中备受摧残、心中怀满仇恨而夭折的伊凡。这些形象的出现在苏联**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个具体的人的命运被放置在了中心位置,“非英雄化”的同时,也就是对人的珍视、热爱和对人在历史中脆弱处境的无限惋惜。
值得注意的是塔尔柯夫斯基拍摄于1962年的《伊凡的童年》,在**中,伊凡是一个面孔黝黑、背上布满伤痕、不停地战栗的小男孩。战争毁灭了伊凡的童年,他不再拥有儿童的纯真无邪,反而是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只有在梦境中他才能够返回到被掩盖起来,似乎已经消失的童年情境中去。在梦中,伊凡是一个自由的、心灵充满了喜悦的人,他能梦见大自然的美,能和人类美好的情感相遇。但是在现实中,伊凡永远无法平静下来,他是一个复仇者,一个被战争彻底摧残了的儿童。影片改编于弗·鲍哥莫洛夫的小说《伊凡》。在影片中,塔尔柯夫斯基作出的重大改变是引入了伊凡的梦,他让伊凡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当中,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伊凡做梦的世界。两个异质世界的强烈冲突让伊凡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们敏感而又悲痛的心中。《伊凡的童年》始终渗透这一股悲切的激情,塔尔柯夫斯基本人的人道主义观点清晰而又深刻地在影片中表现了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说,《伊凡的童年》和当时在西方刚刚兴起的“作者**”有着共同的审美趋向,因此,影片在国际影坛上引起了重视,《伊凡的童年》获得了1962年威尼斯国际**节大奖、旧金山**节大奖,并在数十个国家上映。
这一时期,苏联**在国际上频频获奖,《雁南飞》在国际影坛上引起了轰动,获1958年戛纳国际**节金棕榈奖;《士兵之歌》荣获旧金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全苏**节大奖、戛纳国际**节青年导演奖;《晴朗的天空》在1961年的第2届莫斯科国际**节与日本影片《裸岛》共同获得大奖,并在旧金山**节获最佳导演奖。在以其对战争深刻的反思以及对人在战争中普遍处境的强烈关怀打动世界的同时,这一时期苏联**新鲜的、独创性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苏联**从一开始就对**这一门独特的艺术在形式以及技巧上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无声**后期,对**艺术的自觉终于导致了艺术观念上的一次大的争论,争论发生在爱森斯坦和C·尤特凯维奇之间,实质是诗**和散文**两种**理想的冲突。在时隔30年之后,“诗**”重新在苏联**界发出了回响。老一代**艺术家米·罗姆(Mikhail Romm1901—1971)不仅对其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他还发表了不少文章,从理论上阐释**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突破旧框框,必须创新。年轻一代导演中致力于创新的几个主力,如格·丘赫拉依、安·塔尔柯夫斯基都是他的学生。诗**的特点已经不是单纯地表现在隐喻、象征、比拟上,而且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构思之中。在影片中,诗**减弱了戏剧性的冲突,代之而起的是大量抒情场景和诗性格调。《雁南飞》并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甚至连敌人的形象也不出现,而是着力表现薇罗尼卡的内心矛盾;《士兵之歌》突破了叙事**的框框和戏剧结构,采用了散文结构,影片虽然没有多少曲折的故事,但它给予人们的感受却远比一些故事和事件丰富得多,它能使观众从哲理的高度去思考战争与人的关系。《一个人的遭遇》是一部独白式的影片,影片的导演技巧和造型处理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在运用**表现手段方面出色而大胆。片中有十分独特的蒙太奇转换,又有前所未有的仰俯拍镜头。
在诗**理论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在苏联**界兴起了一种“情绪摄影”的理论,主张**摄影不是客观主义的记录,而应带有强烈的主观化情绪色彩。这个阶段**中典范化的镜头处理给予了以后的**无尽的启示,为人称道的处理层出不穷。比如《雁南飞》,鲍里斯临死前靠在一棵白桦树上,他的身子慢慢向下滑,眼睛望着急速地旋转着的白桦树梢,在旋转着的白桦树梢的背景上出现了鲍里斯想像他和薇罗尼卡结婚的画面,随后想像的画面渐渐淡去,白桦树梢旋转得越来越快,又戛然而止,银幕上出现了鲍里斯两手伸开倒向水洼的画面。《一个人的遭遇》中,索阔洛夫和其他俘虏在采石场做苦役这场戏中。画面上展现的是寸草不生的大采石场,疲惫不堪的、被折磨的虚弱已极的人们在凿石头。单调的、不断重复的凿石声塑造了一种音响的气氛,画面造型的处理更加突出了苦役的难熬:俘虏们捧着大石头一步步慢慢走上山去,另一队人在采石场的沟底走着,还有一队人在山脊上艰难地行进,身体极度虚弱的人还被德寇碰撞而滚下山坡。均匀的凿石声,均匀而沉重的脚步声,使人觉得这种法西斯苦役式的劳动永无尽头。《伊凡的童年》中的最后一场戏,也就是在伊凡最后的梦中,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一切都是那样纯净,那样光辉,只是在水边,在沙滩上竖着一棵烧焦的树。伊凡与一个小姑娘追逐着向水里跑去,这时,画面中忽然闪现了那棵烧焦的树,一片阴沉、晦暗的阳光笼罩着它。这个隐喻性的画面非常富有表现力地让人看到,在伊凡的道路上竖起了一棵死亡的黑树。
诗**的传统在苏联以后的**中得到了继承和深入的发展。塔尔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一生的**实践对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来他又拍摄了《安德烈依·鲁勃廖夫》、《镜子》等影片,1983年他在意大利导演了《怀乡》之后,在国外定居。1985年他在瑞典导演了获戛纳国际**节大奖的影片《牺牲》,1986年在巴黎病逝。西方影坛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与费里尼、英格曼·伯格曼等齐名的大师级的**艺术家。在塔尔柯夫斯基的后期**中,诗**的独特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尤其是他对长镜头的运用和探索达到了一个诗化的高度。苏联人的长镜头观念建立在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基础之上,不是为了纪实而是为了表现,所以体现出来的是镜头内部的蒙太奇观念,也就是用一个镜头来完成原来蒙太奇剪接的效果。所以在那个镜头中每当机器运动到一个局部,就会有一组戏出现。塔尔柯夫斯基的长镜头当中影像本身的节奏感纯粹天成,不需借助于台词,也不需借助于音乐或戏剧张力,在取消了一切指向性和明确的意义后,显得纯净、优美。他开拓了**的形式美,使**成为一种本质优美的艺术。
这时期的苏联**除了战争题材的影片之外,重要影片还有歌舞讽刺喜剧片《狂欢之夜》、抒情喜剧片《忠实的朋友》、抒情正剧片《生活的一课》等,此外还有一些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在艺术性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格拉西莫夫拍摄的《人与兽》(1962)、《记者》(1967)和《湖畔》,作为他这一时期现实生活题材的三部曲,以普通人的命运,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作为影片的中心,并将人物刻画和对环境、社会的描写交织在一起,使作品令人深思、耳目一新。
1967年,阿·阿斯柯尔道夫(Aleksandr Askoldov1932—)根据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说《在别尔季切夫城》改编并导演了影片《女政委》。 阿斯柯尔道夫说他拍摄的是一部关于人的尊严和爱的影片,一部关于女人对家庭、对孩子的爱的影片。女政委瓦维洛娃在生孩子之前,身上只有军人的勇敢和原则性,缺乏女性的柔顺,生了孩子之后,她成了一个闪烁出母爱的真正的女人了。1967年,本片尚未完成就遭到了厄运:摄制组在乌克兰拍片,莫斯科多次来电报命令停拍,但摄制组还是把影片拍完了。审看样片时,影片遭到了禁映,拷贝被剪得支离破碎,一些素材也被焚毁。这个事件标志着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二、 70年代以来——四大**题材创作热潮
和其他艺术的命运一样,在苏联这一时期,**一直在文艺政策的指向性引导下,经历着或是繁盛或是衰弱的起伏过程,但只要政治的严密控制出现稍微松动,苏联**就会尽量伸张艺术的个性与独立,恢复艺术的自觉与尊严。1972年,苏联国内的社会生活在经历了短暂的压抑之后,出现了宽松的景象。这一年,苏共中央重新思考了发展**事业的政策,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事业的措施”的决议。由此,**再次出现了繁荣。从70年代开始,苏联**进入了以战争、政治、生产和道德四大题材为代表的一个新阶段。但是,时代毕竟改变了,整体的社会思潮和中心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说50年代后期开始的苏联**在强力反拨前一时期对个人的忽视这种倾向的基础上,将人的悲剧命运重新放置在时代的中心课题当中,那么从70年代开始,**在继续关注人的同时,却悄悄地改变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方式。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中,英雄主义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而在其他题材的影片中,苏联当时的社会现实引起了**艺术家的普遍关注,他们开始从各种可能的角度探索有关道德主题的表现,对精神和道德因素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给予了深刻的反思。
战争永远是苏联**中一个无法饶过的主题,70年代开始,被称之为第三代战争片的一大批优秀影片出现了,这些影片体现了“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有机结合”。这些影片逐渐转向表现苏联官兵在战争中的英雄行为,把激烈的战斗和前线平凡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揭示主题,著名的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热雪》等。在这同时,出现了另一类的场面宏大的战争片,其中以奥泽罗夫(Ю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Озеров 1921~)导演的五集文献性故事片《解放》为代表。影片刻画了从两军统帅部到普通战士的角色形象,忠实记载了苏军开始反攻到德军全军覆没的全过程,从一个全景角度来表现战争,堪称史诗式的巨作。拍摄于1972年的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第三代战争片的发端与代表作品,这一类影片还有《只有老兵去战斗》(1973)、《活到黎明》(1975)、《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受伤的小鸟》(1977)、《没有战争的二十天》(1977)等代表作。
第三代战争片既赞美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又揭示了战争对人类幸福生活的摧残。在50年代强烈的感情控诉之后,**艺术家对卫国战争的思考,不再倾注于对战争的控诉和对人性毁灭的叹息,而是重新展示苏联历史上一段伟大的胜利。这时期大多数战争片表现的战斗是局部的,规模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影片将镜头对准了事件中的人物,着力刻画苏联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这些战士丰富多彩的内心生活。人道主义和爱国精神体现在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当中,而人道主义是英雄行为的一个充实。这两方面内容的结合使影片的内涵深刻,富有人性意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
苏联第三代战争片中的主人公往往身陷悲剧处境,身心遭受极大的创伤,但是,在陷于绝境之后,他们身上的英雄主义品质却愈发地光彩夺目。比如罗斯托茨基拍摄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另一方面又表现了战士的英雄气概。影片讲述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柯夫带领一支由丽达、冉妮娅、丽萨、迦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牺牲了。班长丽达受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柯夫,她托付瓦斯柯夫去找她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柯夫疯狂地冲进德寇在林中的营地,活捉了四个俘虏。影片的结尾是20年后,瓦斯柯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五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志哀。影片选择了五个姑娘作为影片的主人公,以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去表现战争的残酷。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本是与战争不相容的,她们应该与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应该有幸福的爱情,但她们却遇到了战争。影片以一种鲜明的悲剧意识,让活跃的生命、金色的年华和美丽的身躯毁灭给人看,从而控诉了侵略者侵略战争的罪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的严酷,战争对个人幸福的破坏,对女兵青春的毁灭,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现了女兵们为保卫祖国而自觉献身的精神,表现了她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