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晶评《创造新日本》︱美日关系史的“洞穴”与“深渊”

李永晶评《创造新日本》︱美日关系史的“洞穴”与“深渊”,第1张

华东师大范大学政治学系 李永晶

《创造新日本:1853年以来的美日关系史》,[美]W 拉夫伯尔著,史方正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16800元

一、1853年:致命的遭遇

1860年6月16日,一个由七十七人组成的日本外交使团为交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批文所搭乘的美国军舰抵达纽约港,这是自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的佩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强迫日本打开国门以来,美日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高光时刻。目睹此景,大诗人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激动不已,于是吟诗一首:“面容姣好的曼哈顿人/美国同志——东方终于来了/原初的女人终于来了/……我也提高了嗓门,承担着自己的使命/我在我的西部海洋歌颂着这个世界/我歌颂着新帝国,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宏伟——就像在幻想中/我歌颂美国,我歌颂情侣们——我歌颂更伟大的至高无上……”但这种兴奋仅仅属于美国人,同时代的日本人却忧心忡忡,甚至憋着一腔的怒火。在费城,有人对一位美国海军军官说:“这是你随行所带的猴子吗?”(26页)这是 历史 学家定格的“冲突”的一个画面。

日本使团的这次出访,注定不是一次普通的外交活动,因为他们已决意引入近代文明的火种。继这次派遣访美使团后,从1862年到幕府灭亡的1867年,幕府还先后向英法俄等欧洲国家派遣了五次使节团。日本人由“锁国”走向“开国”的意志此时已然明确;借用柏拉图著名的比喻,他们看到了光亮,决意走出旧时代的“洞穴”。只是他们并未意识到,这颗近代文明的火种包含着致命的危险:它导引人们推开了自然的神秘大门,将创造自然的伟力毫无保留地交到了凡夫俗子的手中;人们带着登峰造极的欲望与自负,目空一切。新的“洞穴”在等待着它的猎物。

其实,在这一年的3月3日,江户幕府的“大老”、相当于内阁总理的井尹直弼遭暗杀身亡。日本下级武士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江户幕府初代将军德川家康建立的封建体制的分裂加速,并在寻求新的结合形式——内部走向中央集权制的压力与外部走向新世界的压力同时出现。此时的美日关系就像一座由美国“设计”的奇特的核反应堆:裂变与聚变同时在发生,巨大的能量开始积蓄。上面抄录的惠特曼的诗歌,无论有着怎样的浮浅乃至肉麻,它都是时代精神的显现——诗人敏锐的心灵已经捕捉到了来自东方的“辐射”。

然而,这是一座不稳定的,或者说缺少控制的核反应堆。1868年前后爆发的明治维新,可以说就是一次小规模的“核事故”:到1877年明治政府平定“西南战争”为止,数万将士已经为此殒命。此后,这座反应堆勉强维持了工作时的“临界状态”;它持续输出能量,诸如明治立宪、日清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炮制“满洲国”、侵华战争等等这些定义了近代日本的事件从中获得了动力。产业革命、商业往来、种族主义、殖民竞争、帝国欲望、文明使命,这些 历史 进程中的这些物质与观念因素混杂在一起,连同无数人的生命,充当着燃料。

1941年12月8日上午,日本天皇向国民发布了针对美国的宣战诏书。得知这一消息后,日本文学评论家竹内好(1910-1977)立刻撰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的字句:“ 历史 被创造出来了!世界在一夜之间改变了面貌!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我们因感动而战栗着……我们感觉到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涌出某种难以名状的、摄人心魄的震撼之力。”(《竹内好全集》第14卷)竹内好的激情得到了点燃,这与1860年惠特曼初次见到日本使团时的情形可谓不分伯仲:他们都看到了 历史 得到创造的瞬间。不同的是,惠特曼的赞美洋溢着无穷的乐观,而竹内好的文字却是一篇沉郁的战斗宣言:它是一篇针对近代西方殖民主义世界秩序、针对惠特曼的世界的宣战书。不过,二人倒是有一个属于那个时代的共同点:他们都过于自负了。

悲剧很快达到了高潮。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6分,一枚装有六十四公斤铀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五百八十米处爆炸; 历史 学家记录说,“顷刻间有8万至10万人丧生,包括12名被俘虏监禁的美国海军飞行员。”8月9日上午11时2分,另外一颗原子弹在长崎上空爆炸,据说有七万人殒命。

那么,美国当时有不使用原子弹的可能吗?这其实并不是后世的 历史 学家感兴趣的课题。早在这一年的5月,负责讨论武器使用的“临时委员会”(由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领导)内部就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但委员会还是向杜鲁门总统建议使用原子弹;与此相对,海军部长福莱斯特认为,“只需要封锁线和空中力量就能迫使日本屈服,既不用进攻,也不用原子弹。” 历史 学家这样分析道:“杜鲁门和史汀生拥有与福莱斯特同样的痛苦,但不像福莱斯特,他们将原子弹视为答案。对他们来说,迫切的问题是尽可能让苏联远离日本本土。原子弹是杜鲁门武器库中唯一能够迅速终结战争并让斯大林深刻受到美国在东亚强大实力的武器。”(246页)作者有意使用“痛苦”一语,以为 历史 的残酷涂上一抹温情。

杜鲁门在政治的意义上做出了决断:他必须拆解前任罗斯福总统与斯大林达在2月达成的《雅尔塔协定》,因为该协定使得斯大林获得了此前沙皇们梦寐以求的东北亚权益,而这又与美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门户开放”政策发生了冲突。因此,当杜鲁门获知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王牌在手的他已经不必再求助斯大林的力量了。“答案”的真相至此水落石出:原子弹使用与否,其实取决于美苏两大帝国如何安顿自身欲望的问题。在这些欲望的相互撞击中,日本帝国率先灰飞烟灭。

美国的一位政治幽默作家曾这样评价佩里在1853年取得的功绩:“麻烦在于,英勇的准将叩开大门后,我们没有进去,他们却走出来了。”美国动用人类最新驯服的能量,拆毁了危险的美日关系的这座“核反应堆”,将日本人赶回了“洞穴”。摧毁与重建同步进行,这一次美国自身充当了控制反应堆三件套:慢化剂、控制棒和冷却剂。遍布日本的驻日美军军事基地,在紧盯着来自欧亚大陆东端的动向的同时,看守着昔日自负、桀骜不驯的敌人与当下看似惟命是从的盟友。但谁来看守美国呢?

二、从“远西”到“近西”:冲突的起源

若说1853年以来的美日关系史有特别之处,那么就在于它集中呈现了迄今所知的人类的全部类型的“冲突”。有一些冲突、诸如战争与贸易摩擦等摆在明面上,人们但凡撇上一眼就会了解大概的情况,而作为观念冲突的“文明冲突”,则在多数时刻充当着背景和底色;在一部分物质利益至上的人们的心目中,这种观念上的事物甚至得不到承认。其实,如果我们能意识到“物质”与“观念”并非表面上的对立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冲突还原为人们彼此“欲望”的冲突;如前所述,在工业文明与资本的驱动之下,人们带着各自无限膨胀的欲望,走上了世界大舞台。

我们且看本书开篇处的一段叙事:“他们(即美国人)之所以轻易服膺于对财富的追求,其中有诸多原因。美国人相信他们确实生而自由——也就是说,他们出生于或者生活于这样一片土地,这片土地上既没有封建制度,也没有13世纪后在欧洲出现的众多管制措施。由于缺乏封建 历史 ,美国人并不能理解为何欧洲与亚洲的民族不能轻松地摆脱身上的枷锁。而且,19世纪中叶的美国人掌握着广阔的土地,可以进行无尽的开发和迁徙。几百万印第安人挡住了开发之路,但他们正在被系统地消灭或者限制在保留地中。”(第6页)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数行文字,让我们看到了近代 历史 的一个开端;它随后流动开来,始如涓涓细流,终至惊涛骇浪。

将美日关系的开端设定为美国人对“财富”的追求,这看上去浅显易懂,但问题还有复杂的一面。比如, 历史 上荷兰人也曾怀着对“利益的眷恋”来到日本,但他们—— 历史 学家倾向于认为他们是“荷兰国民中的人渣”“不是恶棍就是一帮无能之辈”——在幕府将军及其官员面前奴颜婢膝,以求得维持通商的机会。一位荷兰作家在1769年的一部戏剧中以辛辣的笔触写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或许是命运所为/但原本自由的人在日本却主动扮演着卑贱的奴隶/在出岛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抛弃了上帝/这样的事情在东方从未发生,直到荷兰人到来。”(唐纳德・金:《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在追逐财富这一点上,美国人与荷兰人并无二致,但他们的心性结构中还有着截然不同的侧面。

此时美国人的“心性”,在自己“掌控”的辽阔土地上进行的“无尽的开发和迁徙”中,也就是所谓的“西进”运动过程中,得到了定型。作者接下来的说法说出了真相的另外一面:“几百万印第安人正在被系统的消灭或者限制在保留地中。”长久以来为人们所讴歌的美国价值观,诸如热爱自由、个人主义以及美国梦等等的形成,除了所谓的高尚的“清教徒传统”的精神滋养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足的世俗养料。他们将一切 历史 包袱都留在了欧洲旧大陆,在新大陆上又将印第安人逐出家园,奴隶贸易为他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享受“自由”的步伐了;他们还为自己的行为赋予了最高的理由:“天定命运”或曰“昭昭天命”。到了1890年,将近四百年的“西进”的 历史 已经落下帷幕,新大陆上的“边疆”已经消失。然而,美国的 历史 在既定的轨道上向前运动:美国人将新“边疆”推进至太平洋深处。

1898年5月1日,美国舰队摧毁了位于马尼拉湾的西班牙舰队。麦金莱总统当即派遣一万二千名士兵占领了马尼拉,并迅速着手合并夏威夷。麦金莱说:“我们十分需要夏威夷。”于是,这一年的6月,夏威夷王国被美国吞并。1899年2月,菲律宾爆发了民族运动,向殖民主义者打响了第一枪。 历史 学家记录下了一种天真的看法:“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善良的商人与邪恶的殖民者之间的竞争。”当然,这只是帝国的自负与虚伪,因为“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带走了数千美国人和数十万菲律宾人的生命”(72页)。从弱小民族的角度来看,“天定命运”就是他们遭受殖民主义者屠戮的命运。

美国人继续着他们的“西进”政策;1899年9月,时任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向他的欧洲同伴们发出了有名的《关于对华贸易门户开放政策的通牒》,即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然而,他们未意识到,羽翼渐丰的日本成了它的绊脚石:作为近代殖民世界秩序嫡子的日本帝国,它也有着自己“西进”的“天定命运”。明治日本陆军的“太上皇”山县有朋在这一年提出了所谓的“主权线”和“利益线”一说,开始将中国的东北地区视为自己的禁脔。这构成了1904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的直接动机。日本在1905年艰难取胜后,时任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宣称日本已经成为亚洲的“半大陆性列强”。这一年的6月16日,此时仍在隔岸观火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一位英国好友的信中这样写道:“日本人是多么优秀的民族!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与商场上的表现一样卓越。”(83页)他未意识到,新老两个帝国的“西进”政策,已经开始交汇。美日两国再次发生致命的遭遇。

日本为胜利冲昏了头脑,内政外交开始荒腔走板。1929年10月,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突如其来,列强追求自保,文明迅速开始倒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公然将中国东北地区据为己有,事实上替美国人划定了他们“西进”的禁区。对于有着“西进”精神结构的美国人而言,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随即宣布了“史汀生主义”:不承认日本政府的政策。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由此点燃,日本进入了所谓的“十五年战争”时期。到1945年日本战败时,数千万人已经成为帝国欲望的牺牲品。

美国的欲望得到了大幅度的实现:在随后进行的军事占领和战后安排下,日本列岛事实上成了美国最新的“西部边疆”。用当时美国世界政策中的语言,日本扮演着美国的“西海岸”,是美国“远东边疆的枢纽”。1963年,美国副国务卿约翰逊自豪地宣布,日本已经成为亚洲其他国家的“榜样”和“现代技术的源泉”;他还表示,“从我们的位置来看,远东,更准确地说是‘远西’,或者更恰当地说法是‘近西’”(416页)。美国之所以对日本不惜赞词,是因为此时的中国正是它敌意的新焦点。

美国的这种“边疆思维”或者说“边疆欲望”,构成了美国世界政策中的“执拗低音”。执拗低音,这是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丸山真男(1914-1994)有名的说法,意思是在同一乐章中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的一种低音类型,丸山用它来形容思想观念中那种恒常、精微的要素,使得乐章呈现出它的独自特征。追求“自由”,这是所有民族精神中的华章,但“执拗低音”却在长远、深远的意义上决定着它的成色。1863年,美国驻日本的领事普鲁恩这样写道:“所有驻日的西方列强官员都是文明的前哨站的哨兵。我们在这里如同面对印第安部落一样。”(31页)在美国的一些政治家的眼中,一切阻止他们“西进”族群统统可划入“印第安部落”。这种对“文明”的自负,同样是它的“执拗低音”。只是,他们在日本列岛遭遇到了阻击。

三、什么是“ 历史 的教训”?

上面对一些 历史 事实的回顾,主旨并不是要对 历史 上的美国或日本进行再一次的批判,而是要重现美日关系的深层逻辑和欲望——它们就是我们所知的“近代”(或“现代”)自身。这是一个让人不愉快的事实。大哲学家尼采为世人留下了一条著名的警句:“与怪兽作战者,可得注意,不要由此也变成了怪兽。若往一个深渊里张望许久,则深渊亦朝向你的内部张望。”1860年日本人对新世界的一次“张望”,是他们走出前近代“洞穴”第一步。它诚然获得了真实的回报:日本在战胜清王朝后,开口就要将辽东半岛和台澎列岛吞下,大英帝国不无赞许、不无讽刺地评论说,日本已然变成了“极东的小猛兽”。尼采的预言不幸实现了,近代的“深渊”已经为日本开启了大门。

生性敏感的日本人内心不无委屈:是西方列强、是美国人强行以“文明”的名义,将他们带到了“深渊”面前。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曾这样写道:“在日本醉心于和平的高雅艺术之时,他(即西方人)总把她视为野蛮未开化的民族;而自从她开始在满洲战场大肆杀戮以来,他却称她为文明教化之邦。”如果只是将这一句话视为嘲讽和无奈,或者单纯视为日本的自我辩护,我们就错过了“近代”的真面目:手持着科学与技术的利器,带着赤裸裸的欲望,人们成群结对地开始走出“洞穴”,但旋即又为下一个“洞穴”所捕获。这个旅程出奇的长。那么,人们还能从此前的道路、从 历史 当中吸收教训吗?

本书原题名为《冲突:美日关系全史》,作者从“冲突”的视角对两国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迄今为止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其实,认识到这种还将持续下去的“冲突”,就已经是人们已经获得的一个教训。这当然不是新鲜的见解,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者历来将“冲突”、将“威胁”挂在嘴边。因此,真正 历史 教训或许是,人们要认识到由自己的欲望和 历史 法则所决定的“冲突”表现形式。华夏世界的先民曾言:“不能反躬,天理灭矣。”这或许是 历史 教训的最高表达。

历史 学家不是先知,但他们有着自己的判断。针对美日两国的冲突史,作者写道:“倘若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则可使两国人民之间有更好的了解,如果他们幸运,还可以认识到必须接受、控制和限制这一冲突。”作者非常谨慎,连续用了两个假设句式来限制他的“教训”。然而,“使两国人民之间有更好的了解”这件事自身的困难,以及“幸运”这个说法让人联想到的命运的善变与无常,都暗示着 历史 学家对这一关系有着堪称暗淡的预期,因为“冲突的根源深深扎根于 历史 之中,不可能稳妥地被消灭”。作者似乎意犹未尽,进一步提示道:“那些早期的冲突——关于哪种制度将主导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市场开发的长达百年的竞争,其主要根源仍将继续影响美国和日本在21世纪的国内外政策。”中国,他在本书中曾将其形容为美日关系中的“幽灵”,再次出场了。本书出版于1997年;如果今天他重写,可能会有另外一种说法。这不禁会让我们陷入沉思。

在我们一般的认知当中,被称为“ 历史 ”的出版物所记载的往事,均可视为固定不变的“事实”。然而,作者创作心境的不同,读者阅读心境的变化,更不用说世界自身的剧变,都在虽然微妙但又确凿无疑地改变着我们对“事实”的认知。 历史 并不是固定的,从根本上说它是我们“心”的构成物。过去就在那里,但它变动不居,人们的每一次观察,每一次观念与意向对它的投射,都会让它瞬间凝固为现实。在这个意义上, 历史 的写作和阅读具有等同的意义:我们要让过去再次流动起来,以观察它潜在的流向。

校对:徐亦嘉

   从地图上看,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像一个菱形的锥子一样直插进黑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因此, 俄罗斯乃至前苏联时代大名鼎鼎的黑海舰队,即驻扎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角的塞瓦斯托波尔。

苏联解体时,俄乌两国为了黑海舰队的归属闹得不可开交。虽然最终达成协议,但是关于塞瓦斯托波尔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 俄罗斯想长期租用此地作为黑海舰队基地 ,但是乌克兰并不愿意。 根据1997年俄乌签署的租赁协议,在2017年5月之前,俄黑海舰队必须滚蛋。  

再回到克里米亚的 历史 。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 克里米亚 历史 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哥特人、匈奴人到可萨人,从拜占廷帝国、金帐汗国到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十八世纪后期,日益强大的沙俄逼迫奥斯曼帝国承认克里米亚的独立。 1783年俄罗斯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  

1853年至1856年间,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上叫克里木战争)爆发。 这场因争夺巴尔干半岛控制权而引发的沙俄与欧洲世界的战争是一战前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战争的起因有着复杂的宗教背景,但宗教的名义之下,实质上还是为了扩张地盘的需求。 一开始是沙俄同土耳其打了起来。

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东扩计划使得整个欧洲大陆都感到了危机,于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也参与进来。但是最终导致尼古拉一世失败的是强大的英法的介入。 俄土战争变成俄罗斯同欧洲诸国的战争,这是尼古拉一世所没想到的。 从多瑙河到克里米亚,沙皇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签订城下之盟。

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在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新式线膛步枪、蒸汽动力战舰、铁路、无线电通讯等 科技 发明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法联军的长官利用无线电从千里之外指挥前线作战,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军事后勤体系发展为一个独立部门,工程保障、战地医疗、后勤运输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现代战争或者战斗中官兵们统一对表确定时间,就是在法军进攻马拉科夫要塞中第一次采用的。

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俄国此后的农奴制改革。 而远在大洋彼岸本来和此事无关的美国人则意外捞到了一笔好处。因为担心紧挨着英属殖民地加拿大的阿拉斯加被英国人趁机占领,抱着与其白白丢失,不如卖了换钱,同时也让美国制约英国的考虑, 沙俄非常急切地希望能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

阿拉斯加和美国本土之间隔着一个加拿大,美国本来并没有染指阿拉斯加的意图,现在来了一个上门买卖,不要白不要。1867年10月,阿拉斯加正式成为美国领土。 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仅仅是740万美金。这真是史上最便宜的一次领土交易。  

再回到克里米亚。 并入沙俄版图后,克里米亚成为了俄罗斯联邦的一员 。 二战后期,斯大林以克里米亚半岛鞑靼人与德国合作为由,将大量居民流放中亚,大多数人惨死异乡。1945年2月 ,出于重新分配战后世界格局和敦促苏联对日作战的考虑, 美苏英三国首脑在克里米亚的海滨度假胜地雅尔塔举行了一次秘密会晤,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美英背着中国做出了大量损害中国权益以换取苏联对日宣战的承诺。

   战后的1954年 ,为庆祝乌克兰的哥萨克人鲍格丹·赫梅尔尼茨基俄罗斯“结盟”300周年, 赫鲁晓夫大笔一挥,将原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 这就是现在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领土的起源。

虽然划归了乌克兰,但是因为长期属于俄罗斯领土,克里米亚人民的俄罗斯情结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情结一样,都是根深蒂固的。 划归乌克兰后,虽然官方语言规定是乌克兰语,但实际上克里米亚人民的日常语言依然是俄语。

1991年,借苏联解体之机,本来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克里米亚差点闹了独立,最后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协商中,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留在了乌克兰版图内。  

由于 历史 上和俄罗斯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黑海舰队的存在,克里米亚随时都可能成为俄乌两国的火药桶。 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欧洲大陆的缓冲地带。乌克兰向俄罗斯倾斜得多一点,克里米亚基本上就平安无事;乌克兰向北约倾斜多一点,克里米亚就有可能成为导火索。

政局的变动无疑将影响乌克兰日后的外交走向。无论是从趁乱收回克里米亚,一劳永逸解决黑海舰队驻地问题,还是借口克里米亚问题出兵以影响乌克兰政局走向。这也是在乌克兰倒向西方后,俄罗斯果断拿下克里米亚的一个原因。

至于为什么有人会反对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 ,这个有人指的是美国以及西方各国吧! 美国以及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是,逢俄必反,要罗列一大堆理由那是给别人看的!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俄罗斯的威胁太大了,俄罗斯手里的核武器使他们感觉到严重威胁。 所以在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武器系统。 俄罗斯一直谋求融入西方,但是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是肢解俄罗斯,然后拔掉獠牙。

直到普京上台,普京还抱有融入西方的想法,但是现实是融不进去,不得不把那颗高傲的头转向了东方。

大多数人,特别是美国人,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克什米尔地区虽然在1954年转交给了乌克兰,但在那之前的几个世纪里这一地区都是属于俄罗斯的。他们甚至不太了解塞瓦斯托波尔(苏联克里米亚半岛西南岸港市)是由俄罗斯人在1783年建立的,且这里曾一直是俄罗斯的大城市。

即使他们知道这些,其中的一些人也并不关心,因为他们还抱着冷战思维,俄罗斯说的做的在他们眼里都是错误的。1991年苏联解体时,七百万人,包括俄罗斯族人还有认同这个国家而说俄语的人站在了边界问题的错误的一边,他们的态度是“哦,去他们的”。

联合国有一个政策,即任何现存的边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永远不可改变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坚决捍卫领土完整的原因。自1922年以来,苏联就不存在了,而且在1878年就失去了克什米尔地区。但是,多亏了联合国,使得波黑在与奥斯曼帝国分离的139年之后,仍然生活在这里。不过别介意,即便生活在那,他们也没有人特别关心领土归属的。而联合国的态度是:“什么自己决定,地图上的线条才是神圣的”。

近二十年来,美国及其欧盟同盟国一直奉行围困俄罗斯的非理性政策。这一政策的一个要点是最终将乌克兰纳入欧盟,这将迫使俄罗斯将海军基地建在塞瓦斯托波尔,同时还要防备身后的敌对国家。2014年初,合法当选的乌克兰政府被推翻,直接导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

就是这样, 也许我会被视作“普京粉丝”或是其他什么,但是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并且乌克兰当初独立时就应当将克里米亚归还俄罗斯。

“反对”是由于战略利益的冲突,其他那些所有冠冕堂皇的口号,都是披在狼身上的羊皮。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俄国人花了十几年时间试图融入西方世界,但南柯一梦而终。一个依然怀抱着大国的雄心,一个要的只是听话的乖宝宝,道不同不相为谋,自然一拍两散。

美国人的意图很明显,纯属阳谋 既然俄国人不愿意做小弟,就“挤”你,把你的战略空间压缩到最低限度,所以北约不断东扩,一直试图扩张到俄国人家门口。

俄国人的态度也很明确,俺是大国,别在俺家门口撒野。战斗民族甚至懒得抗议,以最直接最强硬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阳谋 吃了克里米亚。

这无关乎正义,无关乎法律,而是大国搏奕的规则。

国际政治丛林中,大国的特权之一,就是“有权”为自己保留足够的战略缓冲空间。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今天的萨德危机,都是因为对手违反了 游戏 规则,犯了大国的大忌所致。

克里米亚危机之所以导致今天的局面,应该源于美国的误判,以为俄罗斯已经变成了纸老虎,欺负它小菜一碟。殊不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战斗民族的本性仍在。等到俄国人反咬一口,轮到美国人愣了。

愣了,就反对,然后制裁。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战略误判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克里米亚事件发酵的蝴蝶效应,改变了整个远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甚至整个西太地缘政治格局,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这个问题提得有些幼稚,且不专业,:一个国家如同一个人一样都有道德底线,如果丧失了底线必然会召致世界多数人的指责,虽然克里米亚1954年以前是属俄罗斯的,毕竟后来送给乌克兰,就象兄弟分家,你己经分给乌克兰了,现在又出尔反尔又抢回来,这就不道德了,况且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之间还有联合国,把了事还有国际法,当年俄解体时,都承诺`遵守各独立国的主权,承认领土完整,现在意识到克里米亚的战略位置重要,就夺回占为已有,如果对这种抢盗行径,国际上没人反对,就奇怪了,更可笑的还有人提出这样奇怪的问题,。

在乌克兰欲彻底倒向西方与乌克兰没有经营好克里米亚民意基础的情况下,普京趁势收回是情理中的事,毕竟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来说太重要了,其地理位置不言自明,但西方如何反对也不能阻止该地区重新回到俄罗斯。乌克兰是一个外交路线上的失误而引发灾难与崩溃的国家,其倒俄或倒向西方都是最错误选边站的政治决择,如克里米亚问题,乌克兰那怕自始至终保持一个中立角色,俄罗斯也不至于会马上把它收回,乌克兰当初那怕多思考一下卷入美俄纷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不至于会弄到今天田地…

说的一大堆,其实什么国际法,领土归属啊,什么乌克兰俄罗斯 情感 啊之类的都是扯淡。反对的理由在简单不过,因为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就在克里米亚,这是地缘政治所决定的。美国对俄罗斯的压制,其实不管俄罗斯做什么不做什么,打压的态度不会变的。

而且,虽然看起来俄罗斯收回了克里米亚,貌似在这一轮的角力中俄罗斯胜利了。实际上在政治上是美国是完全占上风的。乌克兰加入欧盟的问题本身就是美国挑唆的,美国是进攻状态,俄罗斯是防守,更何况美国还以此为由经济制裁。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应该算半个输家

赫鲁晓夫当初把克里米亚给乌克兰也并不是与乌克兰多好,倒现在克里米亚这个地方也很贫瘠,那点 旅游 收入极为可怜,可以说是入不敷出,每年不管是乌还是俄都得补贴五亿美元,但有一个军港,为了不向乌克兰交租赁费,就搞了假公投夺了回来。这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很无耻,充分暴露了北极熊扩张的嘴脸,而我们要是给俄罗斯找理由,那只能说是更无耻,全然没有正义感的势力小人!让国际上无法信赖,也看不起!

克里米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占领克里米亚,克里米亚被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占领过,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占领过,克里米亚也被希特勒的德国占领过。

克里米亚的争夺 历史 说明了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克里米亚的主人,克里米亚从来就不是乌克兰的,乌克兰只是拥有克里米亚的管辖权,当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小兄弟时,俄罗斯对乌克兰管辖克里米亚还是放心的。

现在乌克兰要西去,乌克兰要成为俄罗斯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的势力范围了,如果俄罗斯不急急拿回克里米亚,克里米亚就会成为美国的又一个军事基地。

现在唯一反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是美国,也只有美国有资格和能力质疑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占领,也只有美国有能力和俄罗斯争夺克里米亚。

现在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争夺克里米亚,也不是欧洲国家反对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欧洲国家早就退出克里米亚的争夺了,欧洲国家是美国势力的附庸,欧洲国家是美国的传声筒。

现在的克里米亚是俄美的博弈和争夺,克里米亚就是大国博弈的缩影,克里米亚根本就不是什么主权之争,而是拳头之争,是俄美大国之争。

乌克兰信誓旦旦的要夺回克里米亚,不过是让美国当枪使了,试想!乌克兰真的拿回克里米亚,乌克兰也只是名义上拥有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还得把克里米亚乖乖的献给美国,俄罗斯不占领克里米亚,克里米亚就会成为美国围堵遏制俄罗斯的重要战略前沿阵地。

克里米亚 历史 上一直是俄罗斯拥有。苏联时期的1954年,当时的苏联***赫鲁晓夫(他本人是乌克兰人)以所谓兄弟情意为由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实际上是想安抚乌克兰对俄罗斯的不满。苏联时期的***经常做出一些给后代留尾巴的烂事。如俄罗斯的车臣问题也是斯大林强行迁移车臣人遗留下来的麻烦事。

两个恶棍,以恶手对恶手,寻找均势。

北约东扩,对乌颜色革命,前锋剑指俄边界,违背承诺。露出獠牙,背信弃义,是恶手。

俄熊小绿人进占克里米亚,操纵俄裔独立入俄。强盗吞并的老戏法,恃强凌弱,是恶手。

对俄制裁,山姆声嘶力竭,欧洲自损八百。俄熊沃土千里粮食多到出口,石油可用八辈子。时间不站在美欧一边,是恶手。

俄熊困兽犹斗,出兵叙利亚横插一刀,构建什叶派国家新月带之弧。挑起更高强度教派冲突,大有重回冷战态势,是恶手。

恶手对恶手,秉持零和 游戏 ,过程中各自寻求均势。

随着日本零式战机 偷袭珍珠港 得手,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一直坐收二战渔利的美国终于被拉下了水。罗斯福总统签署作战命令,韬光养晦许久的美军如潮水一般扑向日本占领的东南亚群岛和日本本土。

虽然日军负隅顽抗,但两颗原子弹的落下使得日本高层意识到他们的战败已经不可避免。

裕仁天皇和内阁开始筹划如何投降, 日本外务省和英美等国进行交涉,已经基本确定了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中、英、美投降, 然而就在这个战争行将结束的时候, 苏联却突然对日宣战,调集150万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朝鲜等地,重创日本关东军。

日本明明已经要投降了,苏联为什么还要揪住战争的尾巴痛打落水狗呢?当时苏联红军一路猛进,剑指日本本土,可为什么又突然停下来了呢? 这要从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谈起。

欧洲战场上,同盟国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之后,迅速反攻,频频奏凯,很快就消灭了德国纳粹军的有生力量, 德意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而在世界另一端的亚洲战场上,反法西斯战争就不那么顺利了。

中国由于整体实力的差距,和日本侵略者陷入了相持的僵局,而美国虽然派出了大量舰队和陆军与日军作战, 但日本人困兽犹斗,丧心病狂地叫喊着“一亿玉碎”,用各种极端的方式和美军血拼。

在日本本土登陆战中,美军损失了大量军舰和士兵,假如继续强攻下去,还要有更多的美国大兵死在日本。 而且盘踞在满洲的日本关东军一旦增援过来,美军的境地就格外危险。

精明的罗斯福总统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发生。虽然美国秘密进行的曼哈顿计划已经接近尾声,但原子弹究竟能不能成功问世还是个未知数。英国虽然和美国步调一致,但英军的力量却只在近东地区,对日本是鞭长莫及。

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期望着苏日开战,让强大的苏联红军分担日本战场的压力。于是雅尔塔协定诞生了。

由于之前日本和苏联签订了 苏日中立协议 ,苏联虽然身居同盟国,但并不急着对日宣战。 斯大林很清楚美国急需苏联红军的帮助,便以此为要挟,把英美元首拉到了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小镇的谈判桌上。

斯大林承诺在攻占柏林后的三个月内对日宣战,但他的条件是,苏联要收回日俄战争期间丢掉的土地,以及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除此之外,苏联还要求英美承认蒙古独立,和苏联对旅顺港、大连港以及中东铁路的拥有权。

在雅尔塔签订的这个协议, 无视中国的主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也影响到英美在中国的利益。

斯大林原以为罗斯福和丘吉尔会强烈反对,但没想到英美对结束战争的愿望非常迫切, 两人也不讨价还价,几乎照单全收。

罗斯福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以美军在对日作战中伤亡极大为由, 要求美国占有日本全境。斯大林也答应了。

这个协定对后世影响深远,它构建了战后的基本世界秩序。 然而签订此协定的三方却都是心怀鬼胎。 斯大林妄图将中国的东北变成苏俄的军事基地,罗斯福想把日本变成美国在远东的鹰犬,丘吉尔则幻想着增加英国在欧洲的话语权。

既然三家都心怀鬼胎,那么这个协定履行起来,自然是一波三折。

雅尔塔协定在1945年的2月敲定,5月苏联红军就把红旗插在了柏林上空,但到了8月,苏联方面还是迟迟不肯对日宣战。

苏联踌躇不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苏联在战后的欧洲还没立稳脚跟,需要时间把苏联的利益最大化;其次,苏德战争中苏联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还没有缓过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苏联和美国表面上融洽,暗地里都想着给对方使绊子。

苏联故意拖延对日宣战的时间,就是想让日本再和美国死磕一会,让美国人多吃点亏。

苏联不发兵,英美可是急得火急火燎。日本人利用日本本土复杂的地形,设计了各种陷阱、暗堡,美国大兵的伤亡不断增加,还有大量的军舰和物资白白地浪费在日本战场。 罗斯福多次发出电报,要求斯大林立刻对日宣战,斯大林却以各种休养理由搪塞过去。

这时候,曼哈顿计划终于成功了, 美国收割了一大批德国的核物理科学家,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就研制出了原子弹。

美国人对这种新型的大杀伤性武器非常自信,率先就拿了日本练手。 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长崎绽放出巨大的蘑菇云,瞬间将亚洲战场的局势推到了终点。

全世界都知道,二战离结束不远了,日本很快就会投降。

苏联这时坐不住了。一旦日本投降了,自己还没宣战,也没出兵,那岂不是违反了雅尔塔协定的要求?美国一旦占领了日本全境,自己手中的筹码岂不是立刻烟消云散?千岛群岛、库页岛还能拿回来吗?

斯大林果断下令,对日宣战,150万红军立刻出击。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踩着雅尔塔会议规定的三个月期限的最后一天,发动著名的八月风暴,对日本关东军开始进攻。

此时的苏军已经休养了三个月,而盘踞在在满洲的日本关东军则是死气沉沉。因为关东军听到了日本本土被原子弹轰炸的消息,而且早就知道盟国德国已经被降服,日本已经孤立无援。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不可阻挡地碾过太阳旗。 满洲的关东军虽然是日军精锐,但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红军顺利地占领了满洲。

而在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红军的推进就不那么顺利了。 裕仁天皇在8月15日发布了投降诏书,命令所有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 但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无法接受日本战败的事实,还是有很多的日本兵负隅顽抗,不听天皇的诏令,要以死殉国。

苏联红军的陆军战力很强,满洲的土地上,虽然有不肯投降的日军,但很快就被消灭了。 而库页岛等地,苏军要进行抢滩登陆作战,这是苏军的弱项。苏军费了好大的一番功夫才占领了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俄罗斯的现任总统普京说过一句话,“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普京的话典型地代表了 斯拉夫人的土地情结 。对斯拉夫人来说,土地就是生命,能多占就多占,能多占就绝不少占。

斯大林对扩张苏联的领土也是不遗余力。 雅尔塔协定中,斯大林背弃了共产主义的国际理想,公然侵犯中国在东北的主权,妄图将东北带回沙俄时期。 这显然是不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

而在八月风暴中,斯大林也想着给苏联的地盘多加一块 。斯大林指示远东军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将军,红军战士不仅要解放与满洲相邻的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还要把北海道的北部攥到手里。8月16日,斯大林向杜鲁门提出交涉,他要求得到北海道留萌—钏路以北的区域。

斯大林的理由是, 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人都强占着苏联的远东地区,现在日本战败了,如果苏联没有占领一些日本本土,还以颜色,那么对于苏联人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斯大林命令红军在占领千岛群岛后,准备开进北海道。美国方面听了斯大林的要求,当然不答应。

罗斯福总统因病去世, 继任的杜鲁门强硬地拒绝了斯大林, 他不仅称苏联的要求是荒谬的,还额外要求得到千岛群岛中的一岛作为美军的军事基地。 杜鲁门心里清楚,日本不能变成第二个德国。

在攻占柏林时,苏联红军先于美军到达了柏林城下,把柏林围了个水泄不通。红军本可以围而不攻,德国人水粮耗尽之后自然会开城投降。但苏联和德国有着血海深仇,早先德军在苏联烧杀抢掠,而苏联反攻时,一路上也是烧杀抢掠。 德国人宁愿等着投降美国人,也绝不投降苏联人。

苏联红军没办法,只能强行攻城,付出了30万人的代价才终于先于英美打下柏林,从而在瓜分德国中分到了部分德意志地区。如果默许苏联拿下北海道,苏联必定还要以北海道为支点增派大量兵力,继而要求更多的日本地盘,杜鲁门决不允许这种局面出现。

本来就是表面兄弟的美国和苏联终于露出了各自的獠牙,红军和美军之间剑拔弩张,似乎要在北海道地区刀兵相见。但这个时候, 斯大林让步了 。他谴责杜鲁门关于军事基地的要求是无理取闹,同时也指示前线部队放弃攻取北海道。

斯大林的让步是有原因的。首先,正如前面所说,苏联红军的陆地作战能力很强, 但红海军的战力实在不够看。 打下库页岛等地都已经力不从心了,如果贸然和北海道的美军开战,那结局自然是自讨没趣。况且红海军能占领库页岛等地,还是靠了美国海军的训练指导和运输艇援助,没有美军的帮助,红海军的抢滩登陆必定要摔跟头。

其次,北海道离苏联本土的距离实在太远,就是和美军撕破了脸,打下来了, 也难以守住战果, 还不如就此收手。

再次,美国投放在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极大地震撼了世界,斯大林意识到美军的军事实力非同一般。如果和美军发生冲突,万一杜鲁门下令给苏联来两颗原子弹,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美国的核威胁是斯大林的后顾之忧。

最后, 苏联对北海道的占领要求得不到国际 社会 的舆论支持。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付出了惨痛代价才占领了日本,而苏联先是和日本签订了相互中立条约,雅尔塔协定后又按兵不放、隔岸观火,在降服日本上并没有出多大力。

既然你苏联没出多大力,也没出多少血,凭什么要求占领日本本土。斯大林只能无奈地看着麦克阿瑟在日本本土逍遥地做着 “皇上皇” 。

可以说,苏联本来是有很大可能占领日本本土的, 因为在雅尔塔协定后、曼哈顿计划成功前,美国陷在日本战场无法自拔,而苏联则掌握着东亚战场的主动权。

当时日本国内和军队中亲苏的左翼势力在不断壮大,如果苏联趁机吃掉关东军,再派遣左翼日本人返回日本进行宣传鼓动,必然能在日本的投降谈判中占据上风,从而获得日本全境或者部分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但斯大林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有抓住时机,结果白白丢掉了日本。

碧欧泉和科颜氏都属于二线品牌,使用效果都非常不错,区别在于他们的目标人群、客户定位、使用效果、风格。

1、碧欧泉

碧欧泉是法国的高端品牌,世界级知名化妆品牌,1950年诞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作为欧洲时尚品牌,总部设在摩纳哥,Biotherm的产地只有法国、摩纳哥和日本。碧欧泉品牌在全国分布甚广,可在各地专柜品赏,现在BIOTHERM碧欧泉已经成为欧洲三大护肤品牌之一。

碧欧泉根据不同系列产品具体功效,针对性加入自然活性成分,两者相辅相成,对肌肤倍加呵护。碧欧泉男士护肤品相当受大众欢迎。

2、科颜氏

它出自美国。1851年在纽约第3大道及13街交叉口,诞生了一间药房,提供纽约客药水及自然成分提炼的药膏。早年仅贩卖茶、蜂蜜、草药等自然产品,后来研发出皮肤、头发、身体等保养品,深获纽约客喜爱。

直到2001年前,Morse家族经营的Kiehl's触角从未向外延伸,全世界仅有的,就是纽约Kiehl's。这样量少、独特又具有个性的产品,遂成为时尚殿堂里的新欢,就连媒体界也热烈推崇,于是美国人开始好奇,Kiehl's是什么?到底在哪里买?并不远千里来到纽约购买向往许久的Kiehl's,甚至,纽约市政府还订定了11月12日为Kiehl'sDay 。

整体而言,科颜氏适合25岁以内的年轻肌肤使用,但是因其高效的基础保湿功能,对于基础护理有一定追求的30岁以内肤质都可以使用科颜氏。

这个科颜氏跟碧欧泉 DIOR比 必然没有那些大牌的档次高,而且比较偏向于身体护肤,比如洗发护发之类的 而不是脸上的,有点像THE BODY SHOP,东西比较杂吧。这个牌子在美国卖的很便宜,我买的是暗疮修复霜,去痘印的,我觉得有点效果。

历史年代排序表如下:

历史王朝简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

扩展资料: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物证,可将中国历史(炎黄文明)划分为十个纪:

炎黄、虞夏、商周、齐楚、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黄纪: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约两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纪)。以农业社会、母系社会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父系社会初期为准。炎黄纪已经出现私有制、商业、战争、奴隶。

二、虞夏纪:以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约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纪)。二里头文化兜底:以青铜器时代初期、双轮车、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标志为准。传说时代的颛顼、帝喾、尧、舜、禹或可研究纳入本时代故事集。

三、商周纪:青铜器时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为典型代表。成汤灭夏、武王伐纣、国人暴动为本时代三部曲。约八百年。

四、齐楚纪:铜铁并用时代,约六百年。以齐楚为代表的众多周边族群势力(分别代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大规模融入华夏,为最终形成汉族奠定了基础。这个时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溃、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东迁,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等等重要历史故事。

五、秦汉纪:铁器时代初期,中国进入帝制时代。以大一统、书同文为时代口号,史记、汉书为时代标志,蔡伦改进造纸术更具有划时代意义。有秦并六国、大泽乡起义、楚汉相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昭君出塞、班超投笔从戎等重要历史故事。

六、魏晋纪。亢龙有悔,黄巾起义,三国两晋,五胡乱华,十六国走马,南北朝并立。

七、隋唐纪。凤凰涅盘,盛世隋唐,隋文科举,大乘玄奘,贞观天可汗,则天女皇帝。

八、宋元纪。天下一家,地狱天堂,文明臻极,野蛮大成,华夏之殇无尽痛,上帝之鞭惊启蒙。(借用欧洲文艺复兴之意)

九、明清纪。黄粱石头,南柯红楼,千载遗梦,百年屈辱,金粉帝国,罪恶毒瘤,极权桎梏瓜藤狱,十万成就皆嫁衣。

十、共和纪。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辛亥,北伐长征,民国共和,抗战翻身。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史

  在北京城市近代化过程中,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各个时期立法机关状况及立法概况;各个时期的司法机关、审判机关的制度建设;各个时期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等。下面分5个历史时期就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规做一简要概述。

  一、清末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规的创立

  北京近代城市管理始于1906年内外城巡警总厅的设立。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势力的侵入,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出现,社会危机逐步加深,旧的城市管理机构和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进行变革。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并实施分区占领,为稳定秩序,日本在其占领地内设立军事警察衙门,各国亦联合绅商设立安民公所。《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国交还占地,清政府即仿效日军警察机构设置警务处,并在安民公所的基础上成立善后协巡总局。1902年善后协巡总局改为工巡总局,1905年改为巡警部,1906年巡警部易为民政部,并于京师设内外城巡警总厅,全面负责北京城的管理事宜。巡警总厅内设总务、行政、卫生、消防及司法行政等处,分别负责机要、统计、警事、治安、护卫、刑事、户籍、正俗、营业、交通、建筑、卫生、防疫等。内外城巡警总厅之设是北京城市管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一次体制、机构上的变革,是一个质的变化。北京自此开始形成比较完整、独立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了行政管理、司法审判和军事管制的分离,并直接导致了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规的产生。

  北京第一批近代市政法规即产生于巡警总厅时期,主要有两类:一是组织法规,如《内城巡警总厅设官治事章程》、《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办事规则》等,规定了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的组织原则、统辖范围、主管事项及办事规则等;一是具体的市政管理法规,这些法规由巡警总厅制定,由其上级部门核定颁布,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道路交通法规,包括《改订清道章程》、《清道执行细则》、《管理地排车专则》、《管理大车规则》、《管理人力车规则》、《车辆夜行不燃灯处罚规则》。

  第二、医药卫生法规,包括《厅区救急药品使用法》、《预防时疫清洁规则》、《卫生处化验所章程》、《卫生处化验所办事规则》、《卫生处化验所化验规则》、《管理种痘规则》、《内外城官医院章程》。

  第三、饮食服务行业管理法规,包括《管理饮食物营业规则》、《管理牛乳营业规则》、《各种汽水营业管理规则》、《管理各种汽水营业执行细则》、《肉食品之预备与贮藏法》、《管理剃发营业规则》、《管理旅店规则》、《管理浴堂营业规则》。

  第四、市场管理法规,包括《内城官立东安市场管理规则》、《外城官立广安市场地租规则》、《外城官立广安市场管理规则》。

  第五、矫正收容法规,包括《创办京师内城贫民教养院章程》、《内城贫民教养院管理规则》、《贫民教养院附设疯人院简章》、《外城初级教养工厂章程》、《外城中级教养工厂章程》、《外城教养女工厂章程》、《外城公立贫民养济院试办章程》、《外城贫民工厂章程》、《内城公立博济工厂初级章程》、《内城公立博济工厂中级章程》、《民政部习艺所试办章程》、《重定济良所章程》。

  第六、特种行业管理法规,包括《戒烟局章程》、《戒烟局管理规则》、《管理公和私立戒烟局章程》、《管理娼妓规则》、《管理乐户规则》。

  二、北洋时期北京法制概况

  (一)立法机关的情况

  整个北洋时期北京依然没有一个独立、统一、完整的市政机构。有权做出这些行为的机构主要有京师警察厅、京师学务局和京都市政公所,这是当时最主要的三个市政机构,同时也就是三个最主要的立法机关。

  1、京师警察厅。京师警察厅的前身即是内外城巡警总厅。1913年民国政府内务部改革警制,将巡警总厅改为京师警察厅,直属内务部,作为北京全城的管理机构。京师警察厅比巡警总厅有更为完备的组织系统和更加广泛的管理职能。京师警察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治安机关,而是一个综合的城市管理机构,在相当程度上执行着后来的市政府的职能。运用法规管理城市是京师警察厅进行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依法管理不仅仅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更是实际社会生活对城市管理者提出的必然要求,为了有效地完成如此广泛的城市管理工作,制定法规便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京师警察厅在其存在期间先后修订了数百件法规,涉及城市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北洋时期京师地区的主要立法机构。

  2、京师学务局。京师学务局是北洋时期京师地区的教育行政机构,其前身是京师督学局和八旗学务处。该局设于1912年,为教育部组织机构之一,负责管理京师各项中等以下学校事务。京师学务局是此一时期京师教育法规的主要制定者,其内容涉及劝学督导、私立学校、教育经费、教师、校务、学校体育卫生及私塾整顿等。

  3、京都市政公所。京都市政公所成立于1914年6月,是北洋时期负责办理京都市政的专门机构。但由于事实上京师警察厅并未移交出其在卫生、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权力,京都市政公所的工作仅限于京都市的街道修建和整修疏浚沟渠等,因此,由京都市政公所制定的法规主要集中这些方面,特别是房地法规。

  (二)法规的主要内容

  1、社会、治安。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城市治安是此一时期法规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和新的社会现象不断涌现,需要用法律去规范或保护;对于一些旧有的自生自灭的传统行业和现象也需要从现实社会的要求出发加以管理,前者如保护电线赏罚规则、管理汽车规则、乘坐电车免费及取费规则、报纸条例、治安警察条例等;后者的数量要更多一些,如取缔阴阳生及产婆规则、管理人力车规则、取缔剔骨肉作坊规则、管理戏园规则等等。

  2、经济、税收。这方面的法规主要由京都市政公所制定,如京都市铺捐章程、戏捐章程、车捐章程、娼妓捐征收章程,公用汽车免捐暂行办法等,京师警察局也颁布了一些,如印花税法罚金执行规则、整理金融短期公债条例、所得税考成条例,审计条例、会计条例等。

  3、教育、卫生。教育方面的法规主要由京师学务局制定,如京师劝学所章程、京师中学会议章程、教会设学立案办法、京师检定小学教员施行细则、整顿私塾规程等。医药卫生法规主要有取缔医生暂行规则、外城官医院西医诊治所规则、京师警察厅医药室规则、医药室救急治疗办法、内城医院办事细则、内城医院中西药房规则等。

  4、房地、交通。这类法规主要有改订清道规则、管理建筑规则、房地转移凭单规则、广安市场租地规则、房地收用暂行章程、房基线施行规则、公修道路简章、改良大车车轮办法等等。

  5、其他一些法规。以上只是一个比较简略的分类,这一时期颁布的法规性质的文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很复杂,比如还有关于广告、建筑、工程、办事规程和一些组织规则等。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城市管理法规概况

  (一)法规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特点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北平市政发展的正规化和制度化时期。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承袭了清末、北洋政府的法制传统,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法律体制,形成了以“六法全书”为体系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相混合的法律制度。而北平市的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日趋完备,特别是在法制方面一系列法规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北平市政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1928年,由于东北军阀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定都南京。6月,原北京政府的首都北京改名为北平,独立建制,成立北平特别市,何其巩为第一任市长,成立了了财政、土地、社会、公安、卫生、教育、公务、公用八局,原有直属于内政部、管理北京市政的京师警察厅取消,市政初具规模。在经历张荫梧、胡若愚、周大文、王韬等市长职位的多次更迭之后,1933年6月,袁良任市长,恢复了何其巩之后撤消的财政、卫生两局,将教育、公用两局并入社会局,地政局并入财政局,1934年成立了自治事务监理处。自1933年6月至1935年为北平市政中兴时期,市政运行步入正轨。1935年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袁良离任,秦德纯继任,北方成为半独立状态,但是,袁良在任时期的影响一直延续下来。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城市管理法规基本内容

  1、关于建立市政机构。如《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市政会议议事细则》、《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各局办事通则》、《北平特别市市政府职员奖惩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处理公文时间限制暂行规则》等。

  2、关于处理劳动者待遇。如《北平特别市各局管理工匠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各局工匠抚恤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各局管理工匠养老金给予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工人休假暂行规则》等。

  3、关于捐税征收。如《修正北平特别市铺捐征收章程》、《修正北平特别市戏捐征收章程》、《北平特别市公益捐征收章程》、《北平特别市市政捐稽征所征收脚踏车捐规则》等。

  4、关于房地产问题。如《平特北别市区官产局各项官产注册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官产局简章》、《北平特别市区官产局办事规则》、《北平特别市房地契纸审核规则》、《北平特别市外国教会租用土地房屋税契暂行规则》等。

  5、关于工商经营。如《北平特别市取缔钱商规则》、《北平特别市工商访问处章程》、《北平第一次展览会章程》、《北平特别市农工商业团体登记规则》、《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取缔拍卖行规则》等。

  6、关于社会问题。如《北平特别市社会局职业介绍所章程》、《北平特别市社会局职业介绍所施行细则》、《北平特别市工厂暂行组织大纲》、《北平特别市私立贫民女工厂补助规则》、《北平特别市救济院章程》等。

  7、关于道路、交通。如《北平特别市河道管理处各闸暂行简章》、《北平特别市通航研究委员会章程》、《北平特别市整理步道规则》、《北平特别市管理重载大车规则》、《北平特别市掘路规则》、《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管理局发所属各机关公用脚踏车暂行规则》、《北平市公安局取缔长途汽车规则》等。

  8、关于建筑业。如《北平特别市厂商承揽工程取缔规则》、《北平特别市工务局工程招标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工务局购置材料规则》、《工务局修理厂工余营业暂行规则》等。

  9、关于城市清洁、卫生。如《北平特别市卫生局清洁队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产科教育筹备委员会章程》、《北平特别市卫生局中医士考试委员会简章》、《北平特别市卫生局医师(西医)考试委员会简章》、《北平特别市卫生委员会章程》等。

  10、关于治安。如《北平特别市公安局传审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公安局拘留所章程》、《北平特别市公安局侦缉队章程》、《北平特别市公安局消防队暂行简章》、《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缉捕惩罚规则》等。

  11、关于风俗变革。如《北平特庙宇停柩规则》。

  12、关于环境保护,如《北平特别市森林保护规则》。

  13、关于教育。如《北平市市简易小学暂行规则》《北平市社会局私立学校经费委员会组织规程》等。

  14、关于自治。如《北平自治事务监理处组织规则》。

  四、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概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29日,北平沦陷。8月9日,江朝宗任伪市长。1938年1月5日,伪临时政府任命余晋和为北京特别市市长,市公署下除原有社会、财政、工务、卫生、警察5个局外,增设教育、公用两局,共7个局。1938年3月20日,成立新民会首都指导部。4月17日,伪临时政府决定改北平为北京。1944年7月13日,市公署下又增设经济局。日本侵略者企图把北平建设成他们侵略中国乃至亚洲的“战备后方基地”,因此,在加紧控制和掠夺的同时,对北京也进行全面规划,进行了某些建设,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规、条例,使北京法制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

  (一)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的基本情况

  在日本统治北京期间,伪北京市公署在日本“太上皇”的指挥棒下运转,为其统治的需要,对原北平市政法规进行了一些修正。1940年10月,市长余晋和主持编辑了《北京特别市市政法规汇编》(第三辑),(注:此前的国民政府时期,在历任北平市长的主持下,编订了《北平市政法规汇编》第一辑和第二辑)。《北京特别市市政法规汇编》(第三辑)接续前两辑的体例,将现行有效的法规自1937年7月起至1940年10月底止,均分别编列。对于前两辑现行有效的各项规章,在第三辑中附录目录,载明页数,以备参考。凡前两辑中所载规章的标题,仍依照原有名称,以便检阅。已经废止或修正的法规,不再列入目录。对于前两辑现行有效的各项规章,凡有条文与事实不符、有待修正,或已经呈请修正、尚未经核准公布的,均暂时维持原貌。这种作法,较好地保持了北京市政法规的延续性,对于研究在日本统治下的北京这一段独特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40年10月之后,随着日本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京统治局面的深入发展,为了巩固其统治的需要,伪北京市公署制定并发布了大量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法规、条例,以完善伪政权的统治体系,加强奴化程度,肆意掠夺,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在对北京市档案馆馆藏145余万卷档案和资料进行检索查找之后,共检索到9685件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的市政法规,其中,1940年以后形成的占60%以上。

  (二)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的主要内容

  日伪时期北京市政法规基本上延续了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市政法规,在法规的种类方面主要有:法令、法规、规则、规定、规章、规程、章则、章程、细则、条例、办法、准则、通则、简章、简则、大纲等十余种。从其法律权限和权威性上看,日伪时期北京市政法规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内容比较完整的法律文件:如章程、条例、通则、规则、规程等,这部分法规最具权威性的,最能体现日伪政权的统治性质。

  第二、偏重于施行和操作的法律文件:如细则、办法等,这是日伪统治时期数量最大、最具操作性、最能反映社会状况的一部分法规。

  第三、内容比较简单的法律文件:如布告、公告、通告、告示等,大多是针对市民公众颁布周知、遵令执行的。

  第四、其他类型的法律文件:如训令、大纲、须知、市政 府令、指令等,主要是适应政权统治需要,用以颁令施政而产生的。

  从法规的制发机关和涉及的内容上,可分为:总务、社会、公安、财政、工务、教育、卫生、土地、公用、自治等10类。在社会、公安、公用等类中有大量反映北京在这一时期市政建设、公共管理、公用事业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充分地反映了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凡是市公署秘书处及各局共同的法规及特设机关的法规均列入总务,其余均依照各局、处主管事务分别归入各类。各类规章所附簿、册、表、单式样之重要者,均照原式样编列。

  同时,还有一些涉及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的治安机关、审判机关、监狱和其他司法设施,以及北京律师公会律师执业的相关法规。

  (三)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的特点

  日伪时期北京市政法规具有以下几个不同于国民政府法律法规的独特特点:

  1、伪地方政府制定的组织法规

  1938年1月,伪临时政府成立北京特别市市公署,日本侵略者则在京设特务机关,向市府及下属各局派遣顾问官和辅佐官,出席会议,批准发布文件,俨然是市府和各局的“太上皇”。1938年3月20日,成立新民会首都指导部。1944年7月13日,在市公署下又增设经济局。因此,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许多伪政权的组织法规、条例,其性质与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政府的法规完全不同,对于研究抗战时期的日伪政权具有重要价值。

  2、打击抗日活动的政治法规

  自北平沦陷后,中国***领导的人民抗日斗争连绵不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941年至1942年间,日本连续进行5次强化治安,在城市实行配给制度,保甲连坐,统制各种物资,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农村加紧讨伐八路军和抗日人民武装,山区实行“集家并村”和“三光政策”,以对付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政治性质的法律法规,是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日本侵华史的重要资料。

  3、实行横征暴敛的经济法规

  日本占领北平后,大肆进行经济掠夺,成立“北至开发株式会社”以及各种公司,统制、粮食、棉花、油料、盐、煤炭、电力、运输等资源,增加税收,强迫“献纳”,以支持他们的侵略战争。1944年7月13日,市公署下又增设经济局,以加强对北平市民的搜刮。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法规、条例,是日本在中国、在北京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的帮凶。

  4、进行卖国奴颜宣传教育的法规

  在文化方面,日伪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统制言论,推行所谓“中日亲善”、“完遂圣战”等侵略理论。伪政府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相应地形成了许多宣传日本侵略理论、强迫人民接受亡国统治的、强行灌输侵略文化的法规、条例,这是伪政权统治时期特有的法律现象。

  因此,深入研究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的内容和特点,进而研究这一时期的立法机关的概况、各司法机关、审判机关的制度建设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概况,对于研究在日本统治下的北京这一段独特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充实、深化北京史的研究。

  五、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法规概况

  (一) 法规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特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影响北平市政法规产生的历史环境有几个特殊的方面,1、日本侵略者8年的占领和殖民化,留下了大量的问题需要处理;2、作为主权国家的地方行政机构的市政行政系统遭到破坏,亟待恢复;3、日本的殖民统治使得北平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亟待改善。4、国共两党以武力争夺政权,并且最后导致内战爆发,这使得北平市政法规缺乏一个稳定制定环境。而且,由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国把中国划入其势力范围,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府。在此情况下,大量的美国军队进入华北,其中北平的美国军队就占了很大比例,美国军队凭借1943年《处理在华美国军人刑事犯罪案件条例》换文,胡作非为,破坏了北平的市政秩序。因此,除了继承抗日战争之前的城市法规外,北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法规的制定目的和内容表现了如下几个特点:1、处理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和对北平实行殖民化遗留的问题;2、恢复遭到日本侵略者破坏的城市当局的行政系统和使之正常运行;3、解决人民生活贫困问题;4、处理美国军队进驻北平造成的对于北平城市秩序破坏的问题。

  (二)法规的主要内容

  1、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如《北平市政府关于市场商场管理规则》、《北平市政府关于人力车价目表规定》、《北平市政府关于制定管理烟业经纪行栈办法》、《北平市政府关于修正本市工商业登记暂行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广告牌招商承租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办法》等。

  2、恢复市政机构并且使其正常运转。如《北平市政府关于制定职员准假办法五项、考勤办法及工作日程规定》、《北平市警察局关于公文处理办法》、《新派委人员临时支薪办法》、《北平市卫生局关于本市烟民调验所设置办法》、《北平市财政局提高行政效率推行办法摘要》等。

  3、关于整理市容、清洁街道。如《北平市处理秽水临时办法》、《北平市清洁专款征收管理规则草案》、《北平市卫生局管理饮食物品店铺及制造场所规则》、《北平市卫生局新生秽土处理方法大纲、坊里实务要义及区坊里人员防疫须知》等。

  4、关于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如《北平市政府关于本市禁烟禁毒暂行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治安对策办法五项》、《北平市政府警察局关于禁烟、禁毒暂行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缉捕盗匪奖惩办法》等。

  5、关于处理社会问题。如《北平市财政局关于修正本市车款征收章程》、《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食粮采购贷款暂行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府平祟粮食购运处委托区公所办理平祟食粮办法》、《北平市难民救济实施办法及救济协会组织规程办事细则草案》等。

  6、关于管理外国人和外国机构。如《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外国教会登记暂行办法》等。

  7、关于促进、扶助生产。如《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林业工作竞赛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农作物耕种工作竞赛办法》、《北平市政府农田水利工作竞赛办法》、《北平市政府畜牧竞富办法》、《北平市政府关于春耕贷款办法》。

  8、关于处理劳动者待遇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公布调整理发业浴堂业工人工资办》、《北平市府关于调整技工待遇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关于制定劳资评断委员会组织规程》等。

  9、处理道路、交通维护和管理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关于制定北平市政府警察局陆上交通管理实施办法》、《北平市政府关于制定北平市整修道路沟渠办法》、《北平市市民整修道路沟渠办法》、《北平市公共汽车管理处运输规章》等。

  10、关于处理抗日战争遗留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关于敌人在本市公私财产规定十月十日以后概行停止转移的布告》、《北平市政府所属各机关接收敌伪财产整理及报核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韩国人暂免集中条件规定》、《北平市日伪占用公私房产地产清理委员会组织规程》等。

  11、关于房地产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关于不动产移转登记及税契办法》、《北平市财政局公布修正基地税征收规则》等。

  12、关于赋税问题。如《北平市财政局关于修正本市车款征收章程》、《北平市政府关于调整团体公演征税办法》、《北平市政府催报公有土地收益情形及颁发公有土地管理办法》等。

  13、关于教育问题。如《北平市高中学生毕业会考章则》、《北平市教育局印发校舍校具筹修委员会章则》等。

  14、关于财政问题。如《北平市政府颁发民国卅六年一至七月份总预算科目内所超支各款及临时费核定动支办法》等。

  15、关于娱乐业的管理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公布管理本市跳舞厅暂行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提前核准管理音乐厅暂行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修正管理音乐厅暂行办法》、《北平市政府关于管理音乐厅暂行办法》等。

  16、关于驻北平美军犯罪的管理。如《北平市警察局呈报中美警宪联络室协议》。

  总之,近代北京城市法律法规,是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的重要内容,而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则是近代北京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内容,编纂近代北京城市法律法规有助于研究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进而有助于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丰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0799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8
下一篇2023-08-28

随机推荐

  • 天气丹三个版本的区别

    天气丹三个版本的没有区别。虽然它们的叫法不同,但是套盒中的爽肤水和乳液在成分以及含量上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三个版本的天气丹是不分好坏的。天气丹套盒适应的肤质比较广泛,干性肌肤使用以后能够很好的补水保湿,油性皮肤使用以后能够很好的控油祛痘,因

    2024-04-15
    46300
  • 化妆品公司有哪几家

    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前十名有:兰蔻、雅诗兰黛、迪奥、资生堂、倩碧、海蓝之谜、SK2、香奈儿、赫莲娜、伊丽莎白雅顿。一、兰蔻兰蔻1935年诞生于法国,是由Armand Petitjean(阿曼达·珀蒂让)创办的品牌。作为全球知名的高端化妆品品牌

    2024-04-15
    43400
  • 盲盒现在哪些渠道效果比较好?

    展开3全部事实上,盲盒的玩法并不稀奇,尤其容易理解,花钱拆盒得结果。和我们线下买**,大转盘抽奖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是利用人性的好奇心和贪婪。列举一下三个进货渠道:1、16881688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批发商城,几乎可以满足你对货源

    2024-04-15
    37600
  • 香奈儿口红正品和假货颜色上有啥区别

    香奈儿口红正品和假货在包装、膏体、质地、编号等方面有区别:1、包装盒面的区别。文字排版方式、文字内容,都有很多的区别。真货的这些说明文字要更清晰、更粗实。香奈儿的logo处对比,正品的logo更显小一些,假货则显得更大。如图:2、膏体上的区

    2024-04-15
    27400
  • 伊荣肤美玻色因胶原蛋白焕颜套装怎么用

    伊荣肤美玻色因胶原蛋白焕颜套装的使用方法如下:1 涂抹水乳霜后,取适量玻色因精华液,按照肌肤纹理均匀涂抹于面部,按摩至吸收即可。2 取适量玻色因精华乳,按照肌肤纹理均匀涂抹于面部,按摩至吸收即可。3 取适量玻色因面霜,按照肌肤纹理均匀涂抹于

    2024-04-15
    26800
  • 妮维雅630一瓶可以用多久

    2个星期。妮维雅630一瓶可以用2个星期,连续使用一个月效果会明显,妮维雅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所有的大型全球护肤品与身体护理品品牌,其发展时间久,发展经验丰富,旨在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妮维雅630淡斑精华和科颜氏精华相比科颜氏精华好用。妮维

    2024-04-15
    36100
  • 什么面霜补水保湿效果最好 好用的面霜公认最好用

    面霜是很受大家喜爱的护肤品之一,面霜的质地都比较醇厚滋润,一般在秋冬干燥季节使用的人更多,市面上好用的面霜有很多,功效作用都有差别。什么面霜补水保湿效果最好1、雅漾修护保湿霜 售价:40ml159元 很赞的一款产品哦。不但保湿效果

    2024-04-15
    342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