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在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包围了罗马帝国的首府罗马城,罗马皇帝被迫派出使者求和。使者无法说服日耳曼人放弃他们的条件,就虚张声势他说,罗马城中早已准备好了。日耳曼人首领傲慢他说:“草长得越茂盛,割起来就越容易。”结果,日耳曼人毁灭了罗马帝国。
日耳曼人属欧罗巴人种,最初散布在欧洲的维斯瓦河、多瑙河、莱茵河、北海、波罗的海间日耳曼尼亚地区,是一个文化和语言相近的民族集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日德兰半岛是他们的故乡。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他们为“日耳曼”。他们讲的日耳曼语是一个语族。
日耳曼人最初是游牧民族。公元前1世纪分为东、西、北三支,开始定居,经营农业。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荷兰人、丹麦人、瑞典人、盎格鲁一萨克森人等现代民族都与日耳曼人有渊源关系。
日耳曼人曾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从公元2世纪起,日耳曼人开始向南迁徙。由于罗马人有效的防御,日耳曼人南下的势头被阻,转而向东南侵入萨尔马提亚人的区域,占有多瑙河下游、黑海和亚速海北岸,与罗马帝国对峙。374年,东方的匈奴渡过顿河,突然出现在日耳曼人东哥特部落联盟境内,并迅速征服和击溃了东哥特人。匈奴以南俄草原为基地继续向西迁徙,迫使日耳曼人西哥特部落联盟向罗马帝国败逃,开始了有名的民族大迁徙。在迁徙浪潮中,罗马帝国覆灭了,日耳曼人横扫欧洲,相继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汪达尔王国等,并进入北非地区。这些王国改变了原罗马帝国统治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状况。后来,北支日耳曼人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再度南徙,对英国、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产生极大影响。
日耳曼人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哥特式艺术是12世纪后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建筑风格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广泛地运用了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修长的立柱或簇柱。这种建筑和中世纪后的很多传统艺术都是在大迁徙后产生的。斯堪的纳维亚式建筑和金属花饰、铜银雕搂器皿也是日耳曼人文化的一部分。
建造卢浮官的法兰西人法国的卢浮宫是收藏世界名家艺术品最丰富的博物馆。这座辉煌、漂亮建筑的建造者是法兰西人。它是欧洲西部法国的最大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的地中海等类型,使用法语。
在今天的法国地域内,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人部落,罗马人称他们为高卢人。高卢人被罗马人征服后,逐渐与罗马移民形成了高卢罗马人。后来,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征服了大部分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一部分日耳曼人逐步被高卢罗马人同化,构成现代法兰西人的基础。9世纪中叶,进入法国西北的诺曼人也被同化,成为法兰西民族中的一员。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莱茵河以西的罗曼语地区大部划归西法兰克王国统辖,并开始称为“法兰西”。这是第一次在语言和地域上把法兰西和德意志分开。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现代民族最终形成的阶段。
法兰西人是文化极为发达的民族,他们拥有许多优秀的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伟大的雨果、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罗丹等为世界人民所敬仰。法兰西人的建筑很富有艺术性,著名的凡尔赛宫是一座艺术宫殿,埃菲尔铁塔也举世闻名。
创造罗马文化的意大利人意大利人是欧洲南部意大利的最大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和地中海类型,使用意大利语,约有6000万人。
古意大利人是在公元前1000年进入意大利半岛的。他们中的一支拉丁部落居住在半岛中部的拉丁平原,于公元前754年建立了罗马城。公元前6至前2世纪,拉丁部落先后征服了半岛北部和南部,并占领了附近的一些岛屿。1至2世纪,意大利民族开始形成。民族大迁徙以后,意大利人又融合了东哥特人、法兰克人等。
意大利人自古从事农业、渔业和畜牧业。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是农业区,沿海地区和各国岛屿是渔业区,南部是牧业区。他们的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十分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工业发展迅速,在造船、航空、汽车制造、机床生产等方面居世界前列,成为发达的工业国。
意大利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罗马文化和意大利文化。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史学家塔西陀,哲学家卢克莱修和塞涅卡,都是古罗马文化的代表。14世纪,意大利首先掀起了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后来扩大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在这场运动中,意大利产生了著名的诗人但丁和伟大的画家达芬奇。意大利人在建筑艺术和造型、园林艺术上也有较大成就。
影响世界的天主教国家梵蒂冈就在罗马城附近,它荟萃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意大利人大多信奉天主教。
“欧洲的思想家”德意志人德意志人是欧洲中部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国,约有8000多万人。另有1000多万人居住在美国、原苏联、加拿大、巴西等国。德意志人分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和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德语。
德意志人大多是古代日耳曼人各部的直系后裔。后来,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东、西法兰克,居住在文化影响较少的莱茵河右岸的日耳曼部落划归东法兰克,从而为德意志人的形成提供了共同的地域。919年,第一个德意志王朝建立。“德意志”的名称来源于“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民族长期处于封建割剧状态德意志人有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德意志人有发达的工业,在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电器电子、化工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
由于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至19世纪后半叶才完成,长期的封建割据和其他原因使德意志人中存在着明显的地方差异,根据方言、文化和风俗等特点,可分为黑森人、萨克森人、梅克伦堡人、巴伐利亚人等。
德意志人是文化、教育水准极高的民族,对欧洲和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马丁路德、弗洛伊德、康德、墨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等大思想家都是德意志人,因此,德意志人有“欧洲的思想家”之称。莱辛、歌德、海涅等创作的文学作品也享誉全球。
大不列颠岛上的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盎格鲁一萨克逊人是大西洋上大不列颠岛英国的最大民族,又称“英格兰人”、“英吉利人”,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使用英语,约有5000万人,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还有一部分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的祖先来自欧洲大陆,是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大不列颠岛的土著居民是来自比利牛斯半岛的伊比利亚人,他们以创造了巨石文化而著称。后来,克尔特人中的不列颠人、别尔格人等从大陆进入大不列颠岛,同化了土著居民,形成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的最早基础。从公元5世纪起,盎格鲁人、萨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他们同化、消灭了一部分克尔特人,将另一部分克尔特人驱赶到西南和西北部的山区。9世纪,丹麦人对不列颠的侵略,促进了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的形成。1066年,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征服了不列颠,他们在英法百年战争后融合在盎格鲁一萨克逊人中。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在近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例,率先发展了近代工业,是一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民族。他们曾广泛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自称为。“日不落”大英帝国,英语也因此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有很高的文化水准,曾出过许多科学家。
文学家和艺术家。罗素、乔叟、莎士比亚、司各特、哈代等都是世界文化名人。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现在遍布全球,他们也把自己的风格带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西方传统的最一般模式。
为现代文明奠基的希腊人希腊人是欧洲西南部巴尔干半岛希腊的最大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和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希腊语,约有近千万人。另有近200万人分布在美国、原苏联、澳大利亚等地。
古希腊人创造了古老的爱琴文明。从公元前2000年起,一些讲印欧语的部落陆续进入希腊半岛,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国家,逐步形成了古希腊民族。1832年建立希腊王国,1974年改为共和国。
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建筑、雕塑、天文学、数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文学上,有“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作品,还有悲剧家埃斯库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戏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柏拉图负有盛名。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而且对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希腊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
希腊在古代主要从事农业、渔业、手工业及商业,工商业比较发达。在现代,海运业十分发达。希腊人仍保存着许多传统习俗。紧袖紧身上衣,短裙,白色紧身裤和高筒袜,系红绒球的鞋,是希腊男子的传统服饰。
以斗牛闻名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是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的最大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和阿尔卑斯类型,使用西班牙语,约有3000万人。
西班牙人的形成情况非常复杂。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初居民是来自北非的伊比利亚人,在公元前3000年创造了青铜文化。后来,他们与迁入半岛的克尔特人杂居,逐步形成伊比利亚一克尔特人。他们受罗马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5世纪,日耳曼人中的汪达尔人、苏维汇人、西哥特人侵占了半岛,统治达300年。8世纪起,北非来的摩尔人统治了半岛,历时、800年。这些外来民族的文化对西班牙人的文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摩尔人被赶走后,西班牙人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西班牙民族最终形成。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今天的西班牙人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地方差异,可分为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和安达卢西亚三个文化系统。
西班牙16世纪成为海上强国和殖民帝国,舰队号称“无敌”,把他们的文化传播到各殖民地,对各殖民地(尤其对拉丁美洲)新兴民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班牙人在过去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地方至今仍保持传统的庄园经营方式。现在,旅游业非常发达。
西班牙人的斗牛和弗拉门戈舞举世闻名。西班牙制式的吉他是很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建筑也独具风格。在文学上,有塞万提斯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七个兄弟创建的民族匈牙利人相传在9世纪末,在今匈牙利境内的七个部落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推举马扎尔部落首领为国王,建立了匈牙利王国。从此,“七个兄弟创建了一个民族”的说法流传至今。
匈牙利人是欧洲中部匈牙利的最大民族,又称为“马扎尔人”,属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匈牙利语,约有1000万人。他们的祖先最初居住在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之间的森林地区,后来逐渐向南迁徙。9世纪,他们居住在今匈牙利境内。公元1000年,建立匈牙利王国。
匈牙利人最初以农牧业为主,果园业特别发达。现在,农业仍是匈牙利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村里的匈牙利人大多居住在泥木结构的房屋里,附有庭院。民族服装与南部斯拉夫人相似。男子穿粗麻布的宽袖窄上衣,白色裤子,长筒皮靴。女子穿宽袖上衣、裙子、长筒皮靴,围绣花裙。
匈牙利人的骑兵很有名气,他们头戴斜插鸟翎的无檐壳帽,腰佩长弧形的马刀,十分威武。现代的匈牙利人仍然喜爱骑马。
匈牙利人有悠久的文明史,文化富有特色。裴多菲是世界著名诗人。李斯特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一生创作了许多钢琴曲,首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被称为“键盘魔王”。匈牙利人的舞蹈、音乐和民间文学也很丰富。
古代丹人的后裔丹麦人丹麦人是欧洲北部丹麦的最大民族,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使用丹麦语,约有500万人。他们身材十分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
丹麦人的早期历史与挪威人、瑞典人密不可分,他们的祖先曾共同组成日耳曼人北支,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今丹麦人居住的日德兰半岛,曾经是日耳曼人一些部落的故乡。民族大迁徙时期,这些部落逐步南移。不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人部落迁来这里,与当地留下来的人混合,并以部落名称“丹人”命名这块土地为“丹麦”,意思是“丹人的国家”。后来,他们又吸收了部分斯拉夫人、弗里斯人,在公元10世纪形成了丹麦民族。985年,建立了丹麦国。
丹麦人过去主要以渔业、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为生,这些生产部门至今仍占重要地位。他们的造船业、航海业、商业和手工业自古就十分发达。现在,丹麦农村已普遍实现电气化。
丹麦人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曾产生童话家安徒生、剧作家霍尔堡等文学大师。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保存着许多传统习俗。农村盛行父系大家族制。丹麦人喜欢游泳、滑雪等运动。
以驯鹿为生的萨阿米人熊是萨阿米人想象中的“山的祖父”,所以猎熊时有-种特殊的仪式。一队猎人在一个枪上系铃的人带领下,来到筑在一棵大树下的熊窝旁。他们先围熊窝唱歌,然后再杀死那只熊。随后再次唱歌,感谢那只被杀死的熊没有损坏他们的武器。回去后,又一次唱歌,唱完后才吃熊肉。这是居住在欧洲北部的萨阿米人的习俗。
萨阿米人又称“拉普人”,主要分布在瑞典、挪威、苏兰、原苏联境内的北极圈内,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属乌拉尔人种,讲拉普语,约有6万人。他们身材较矮,平均身高男为16米,女为15米,皮肤白皙,还有棕色。
萨阿米人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从乌拉尔地区迁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居住,后来受到日耳曼人和芬兰人的排挤,北移到现在的区域。萨阿米人的社会以父系大家族和氏族为基本单位,过去,一直过着原始民主制的生活,如今接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居住区兴建现代化设施,有些人甚至使用直升飞机放牧。
萨阿米人最初是从事渔猎的民族,后来驯养北欧野鹿成功,便以驯鹿作为主要谋生手段,但一部分萨阿米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驯鹿业的发展对他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使他们创造了别具一格的驯鹿文明。
萨阿米人大多居住在小木屋中,男子戴五星形帽或缀有很多花纹的长筒帽,穿长袍,宽袍带上绣有花饰。妇女戴头巾,穿连衣裙,盛装时有很多饰物。
开创资产阶级革命先河的荷兰人荷兰人是欧洲西部荷兰的最大民族,主要分布在荷兰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属欧罗巴人种,使用荷兰语,约有1300万人。
荷兰人的祖先是西支日耳曼人。公元3世纪,法兰克人相继征服了今荷兰境内的其他部落,与他们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现代荷兰人的基础。15世纪末,今荷兰、比利时、卢林堡、法兰西的北部地区被统称为“尼德兰”,是当时西欧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资本主义发展较快。16世纪,尼德兰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年,尼德兰人民开始了反对西班牙的战争,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荷兰人是革命的主力军。1581年,荷兰共和国成立,荷兰民族迅速形成,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民族,工商业和海运业很发达。现在荷兰人大多数是城镇居民,主要从事现代工业生产。他们的造船工业和电子工业十分有名。畜牧业和奶制品产业也很重要。
荷兰人的文化也很发达。曾产生了国际法创造人格劳秀斯、思想家斯宾诺莎等伟大的文人。绘画艺术也很著名,在色彩运用上别具特色,特别注意装饰性,是优秀的市民艺术。“上帝创造天地,荷兰人创造荷兰。”这是荷兰人著名的谚语。
有着丰富文明史的南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有个特殊的节日,叫“谢肉节”,前后有一个星期——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娱乐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爷回门日,星期六是姑娘相嫂子日,星期日是送冬和宽恕日。这个节来源于古代南斯拉夫人的农业节日——送冬节。节日里,斯拉夫人用烤制的金**的圆形小薄饼祭祀太阳,烧掉用稻草制作的寒冬女王像。
南斯拉夫人是指欧洲大陆上使用斯拉夫各种语言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欧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分,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约有近3亿人。按地域划分,西部南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卢日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东部南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南部南斯拉夫人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波斯尼亚人和保加利亚人。
南斯拉夫人起源于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谷,到19世纪中期以后,在大多数南斯拉夫人的国家里,都分别形成了现代民族。
南斯拉夫人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他们接受了拜占庭帝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宗教上的影响,还吸收了古罗马和被他们同化的各族的文化因素。今在的南斯拉夫人各族,如波兰人、捷克人、保加利亚人、俄罗斯人等都分别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在宗教和文化上形成了两个集团: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等大多信奉东正教,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等则大多信奉天主教。这两个集团最明显的区别是所用的文字不同,前者使用基里尔字母(俄文字母)后者使用罗马字母(英文字母)。
南斯拉夫人在古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从事畜牧业、渔业、养蜂业等。今天,南斯拉夫人各族绝大多数开发。了现代工业文明,同时也保存了一些传统习俗,并产生了许多新风尚。
古代罗斯的后裔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是欧洲东部俄罗斯的最大民族,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约有1亿多人。
“俄罗斯”一词源于古代东部南斯拉夫人罗斯部族。13世纪,俄罗斯人只是罗斯部族的一个部落。14世纪,他们逐渐独立出来,并于15、世纪末建立了莫斯科公国,在扩张过程中,俄罗斯人逐渐分布到现在的区域内,与被征服地区的居民融合后形成了俄罗斯现代民族。
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长期形成的生活文化的差异,俄罗斯人内部又分为北俄罗斯人、南俄罗斯人、中俄罗斯人、哥萨克人等。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牛、羊、猪、鹿等,传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在现代,他们的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俄罗斯人有丰富的民间文化。他们的木刻、绘画、陶瓷、金属或骨制品的艺术加工很有特色,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传说、故事、民歌、诗歌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在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些世界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北俄罗斯人大多居住在用圆木架成的壁桁或木屋中,一般是带地下室的楼房;南俄罗斯人大多住在砖瓦或木架结构的平房中,屋顶呈四斜面。北方农村妇女的传统服装是无袖长袍,南方农村妇女则穿家制毛质裙子。男子穿斜领麻布衬衫、细腿裤、呢子上衣,系腰带。现代俄罗斯人平时穿西装。
“现代的南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人有过玫瑰节的习俗。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腰系大铃挡,头戴假面具,踏着明快的节奏欢跳着。飞机从天空撒下一片片玫瑰花瓣,飘落在欢跳的人们身上,表示美丽吉祥。
保加利亚人是欧洲东南部保加利亚的最大民族,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混有蒙古人种成分,使用保加利亚语,约有800万人。他们是古保加尔人和南斯拉夫人的混血后裔。保加尔人是从中国西域地区逐步迁移到今保加利亚境内的,属突厥族。7世纪,他们与刚刚迁到那里的南斯拉夫人逐渐融合,并同化了当地的色雷斯人,形成了现代保加利亚人的基础。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保加利亚人正式形成。
保加利亚人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的南斯拉夫人”,是因为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曾联合创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在保加利亚人的形成过程中,斯拉夫人在人种、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居于优势地位。保加利亚人保留了保加尔人的名称,保持了斯拉夫人的风格。
保加利亚人主要从事农牧业,现代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在文化上,他们继续保持着传统方式。民间手工艺品、音乐、舞蹈具有浓重的民族色彩。霍曼舞是在一支欢快的乐曲伴奏下,集体表演的舞蹈,经常在节日里表演。
保加利亚妇女穿紧身的小衣和绣有图案的外套、带花边的长裙,腰系绣花腰带。
豪爽善战的骑士哥萨克人皮筒帽、黑斗篷、马裤、马靴和小高领、紧袖口的上衣,这是哥萨克人的标准军服。哥萨克军人都是体格强健,留着一撮八字胡或一蓬连鬓胡的勇士,腰间挂着一把长长的马刀。骑兵是他们最主要的武装部队形式。
哥萨克人主要分布在顿河、捷列克河和库班河流域,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人中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地方集团,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南方方言。
公元15至17世纪,在沙皇俄国封建主的残酷压迫下,大批农民和工商业者向南部边疆流亡,到顿河流域一带定居务农。这些流亡者自称“哥萨克”,意思是“自由自在的人”。后来,哥萨克人按地域组成了几个军事公社,不断同邻近地区发生战争。哥萨克人豪爽善战,他们的骑兵在俄国的军事力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封建主忌惮他们的力量,又不能消灭他们,便采取了雇佣他们从军的策略。因此,职业军人在哥萨克人中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沙皇也曾诱骗他们到第聂伯河、亚伊克河流域务农。到17世纪后半期,哥萨克人基本上以务农和从军为生。
哥萨克人在文化上有自己的特点。顿河地区的哥萨克妇女把头发梳成高髻,上蒙一块小绸帕,穿紧身短花袄、拖地长裙。
穿横条纹的衣服更显瘦
据英国《泰晤士报》11日报道,英国约克大学心理学系的彼得·汤普森博士最近做了一项实验。在实验中,他让200多个妇女分别穿上横条纹和竖条纹的衣服,然后拍下总共400多张照片让志愿者看。
结果,志愿
者们普遍认为,同一个妇女在穿横条纹的衣服时比穿竖条纹的衣服感觉更瘦。而两个不同的妇女,尽管在肉眼看来身材相仿,但一个穿一件横条纹的衣服,另一个穿竖条纹的衣服,有53%的志愿者认为穿横条纹衣服的妇女比穿竖条纹衣服的看上去瘦。
“穿竖条纹的衣服不会让你看上去更苗条,而穿横条纹的衣服也不会让你看上去更胖。以前那些大家普遍认同的穿衣原则,我想是在误导大家。”汤普森说。
“视觉错觉”这门学问有意思
汤普森通过类似的实验还证明了“黑色显瘦”的传统理论是正确的。他说:“一个白色背景上的黑色圆形和一个黑色背景上的白色圆形拿给你看,你会明显感觉到黑色圆形比白色圆形小。”
汤普森注意到这些视觉错觉以及公众对它们的错误判断,最早是在一次意大利的旅行途中。
汤普森在意大利帕埃斯图姆的赫拉神殿游览时,看到导游手册上说,神殿的石柱采用了柱身中段加粗的“凸肚式设计”,目的是避免人们在仰视时,产生柱子中间变细的错觉。
而当汤普森身临其境时却发现,这些石柱看上去并不是上下同粗,柱子中段明显凸出,整根柱子根本就不直。
汤普森想,古希腊人并非像人们所流传的那样,利用“凸肚设计”来避免视觉错觉,而是另有他用。从此,汤普森对一些视觉错觉及公认的视觉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这一领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雅典娜是希腊奥林珀斯十二主神之一,罗马名字弥涅耳瓦(Minerva)。在远古的神话中,雅典娜是女天神,乌云和雷电的主宰者,丰产女神,和平劳动的庇护者。她教会人们驯养牛马、制造车船;她赐予世人犁和耙、纺锤和织布机,因此被认为是妇女劳动,尤其是织布技术的保护者。她有一个别名叫厄耳伽涅,,意思是女工。她又是科学的庇护者、智慧女神;她赐予人间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传说是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Metis)所生,因亚该有预言说墨提斯所生的儿女会推翻宙斯,宙斯遂将她整个吞入腹中,因此宙斯得了严重的头痛症。包括药神阿波罗在内的所有山神都试图对他实施一种有效的治疗,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众神与人类之父宙斯只好要求火神赫斐斯托斯打开他的头颅。火神那样做了。令奥林波斯山诸神惊讶的是:一位体态婀娜、披坚执锐的女神从裂开的头颅中走了出来,光彩照人,仪态万方。据说她有宙斯一般的力量,如果加上与生俱来的神盾埃吉斯的力量,她的实力就超过了奥林匹斯的所有神。她是最聪明的女神,是智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她就是智慧与知识女神雅典娜,也是雅典的守护神。 雅典娜的名字,希腊语是从Athenaa或Athenaia缩略而来的,在伊奥尼亚方言中写成Athene, Athenaie(该名可见于《围困特洛伊城浮雕绘制图》上标记的名字),在多利亚方言中写成Athana, Athanaia,在埃奥利亚方言中写成Athenaa。(在一幅法国画家布格罗绘的《俄底修斯归家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她名字的另一种写法:Athhnh。)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找不到词源上的解释。由于雅典娜的名字与雅典城市名字是同源的,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争论究竟是这位女神以城市名字命名,还是这座城市以女神的名字命名? 在希腊地名中,有许多城市名字的结尾是-ene,例如Mykene(迈锡尼),也就是说-ene是一个典型的地名后缀。但雅典娜有一个别名叫帕拉斯·雅典娜(Pallas Athene),荷马史诗中经常这样称呼雅典娜1。这就表明,这位女神原先有个名字叫Pallas,以后随着雅典人对她的崇拜的发展,她就被称做帕拉斯·雅典娜,意即”雅典的帕拉斯”,再往后雅典娜则又可单独使用,作为女神的名字。所以弄清帕拉斯的含义是弄清雅典娜起源的关键。遗憾的是,人们至今尚未弄清这个词的含义,有人把它解释为“少女”(Maiden),还有人把它解释为“舞刀弄枪者”(the weapon-brandishing),但根据不足,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性,而不能视作定论。这样我们就必须到神话中去寻找雅典娜的起源。 雅典娜在希腊化的世界中得到广泛的崇拜,中心是在雅典。该城建有希腊宗教艺术的典型象征帕台农神庙(Parthenon)。这个名字的意思是Maidens’ Apartment,即女神侍女们的住所。但是雅典娜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是一位重要的神祗。线形文字B上已出现了她的名字。保存着远古传说成分的神话故事也有大量的描述。迈锡尼石板上也曾以“女主人”的称谓称呼过雅典娜。 按照皮拉斯基人的说法,女神雅典娜出生于利比亚的妥里通(Tritonis)湖畔。有三位利比亚神女(Nymphs)发现了她,于是给她穿上山羊皮的衣服,并哺育她成长。当她是个少女时,在一次玩耍中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小伙伴帕拉斯。为了表示哀悼,她将帕拉斯的名字放在自己的名字之前。她后来取道克里特,来到雅典。(参阅《阿波罗尼乌斯》) 由于这段材料是根据皮拉斯基人这个古老民族的传说记载的,因而引导许多学者把雅典娜的起源与利比亚的女神联系起来。这种观点还有几个旁证材料: “看来雅典娜的神像所穿的衣服和埃吉司短衣是希腊人从利比亚妇女那里学来的。因为除去利比亚妇女的衣服是皮子制的及她们那山羊皮的埃吉司短衣的穗子不是蛇而是草纽之外,在所有其他地方她们的服饰都是相同的。而且这个名称的本身便证明,帕拉斯·雅典娜神像的衣服是从利比亚来的。……”(希罗多德《历史》) “邻接玛科律埃及斯人的是欧塞埃斯人;他们和玛科律埃斯人中间阁着一条妥里通河(Triton),他们住在妥里托尼斯湖(Trionis)的岸边。……他们对雅典娜神每年举行一次祝祭,在祝祭的时候,他们的少女分成两队,相互用石头和木棒交战,据他们说这样做是遵照他们祖先的方式来崇敬单调的哪个我们称之为雅典娜的女神。”(希罗多德《历史》) 希腊考古学的发现表明,利比亚的移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已进入克里特岛,史料记载与考古发现基本上是一致的。 那么帕拉斯是一位怎样的神祗呢?希腊神话中的说法很不一致,但最常见的有:雅典娜为宙斯所生,由河神妥里通(Triton)抚养长大,帕拉斯是妥里通的女儿、雅典娜的玩伴,后不幸被雅典娜误杀。但也有说法帕拉斯是提坦神之一——欧律比亚和克利俄斯的儿子,或是月亮女神的父亲等等。然而在Fustelde Coulanges于1885年所著的《古代城邦》中还曾提到过:“每逢战舰出海,海神Pallas的牌位必定漆得一片金黄。”这样一来似乎雅典娜与海洋之神也扯上了一定的关系。但总的来说,不同说法表明,在利比亚的那位女神传入希腊之后,与希腊原先居民所崇拜的帕拉斯发生联系,因而产生了种种说法。 而当雅典娜希腊化,成为许多城邦的崇拜对象时,为这位女神描述一个正统的神圣起源的工作就开始了。下面是有关雅典娜诞生的一则故事: “现在,诸神之王宙斯首先娶墨提斯为妻,她是神灵和凡人中最聪明的人。在她就要生产明眸女神雅典娜时,根据星光灿烂的乌拉诺斯和该亚的忠告,宙斯花言巧语骗过了墨提斯,将她吞进自己的肚里。……因为他害怕她可能生下拥有比霹雳还要厉害的武器的孩子。……但墨提斯立刻怀上了帕拉斯·雅典娜,人类和众神之父在妥里通河岸上从自己的头脑里生出了这个女儿。……雅典娜在那地方接受了神盾,有了它,她的力量便超过了住在奥林帕斯的一起神灵。宙斯生下雅典娜时,她便手持神盾、全身武器披挂。” 这样,通过雅典娜从宙斯脑中“再生”的故事,她具有了高贵的出生,成为了神圣家族的成员。尽管这个雅典娜诞生的故事不是唯一的说法,但这种说法被古人看作是最准确的,因为它被认为是雅典娜的祭司亲口说出的。 在《神谱》中还有这样的记载: “……他们之所以建议宙斯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别的神灵代替宙斯取得永生神灵中的王位;因为墨提斯注定会生下几个绝顶聪明的孩子,第一个就是明眸少女特里托革尼亚(即雅典娜),她在力量和智慧两方面都与她的父王相等。但这之后,墨提斯将生一位傲岸的儿子做众神和人类之王。然而,宙斯抢先把她吞进了自己的肚里,让这位女神可以替他出主意,逢凶化吉。……雅典娜之母、正义的策划者、智慧胜过众神和凡人的墨提斯仍然留在宙斯的肚里。雅典娜女神在那地方接受了神盾,有了它,她的力量便超过了住在奥林波斯的一切神灵。[这神盾成为雅典娜可怕的武器。]宙斯生下雅典娜时,她边手持神盾、全身武装披挂 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古代希腊历史演变的某种象征。宙斯代表创造了迈锡尼文明与后期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迁入希腊本土的真正希腊人的祖先--阿该亚人的神灵宗教信仰,而墨提斯则象征着原先希腊本土土著居民的精神信仰。将墨提斯视为智慧女神可能代表着当时希腊本土的文明要优秀于后来的移民们的文明;当宙斯将她吞入肚中时,便是土著居民、阿该亚人和西亚移民不同的宗教与文明的融合,从而形成了新的希腊古典文明体系——“雅典娜”——当然这个词只是一个比喻,希腊正统宗教的象征仍然是宙斯而不是雅典娜,因为她不是“预言”中的“儿子”,因此最终并没能真正取代宙斯。这多少代表了当时被征服的民族的屈从;但墨提斯虽然被吞,而她仍留在宙斯肚里,又象征着这些民族仍多少保留着他们自己的传统。 雅典娜成为雅典的守护神的传说和女神与波塞冬之间的争斗有关。当雅典首次由一个腓尼基人建成时,波塞冬与雅典娜争夺为之命名的荣耀。最后达成协议;能为人类提供最有用东西的人将成为该城的守护神。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打地面变出了一匹战马。而雅典娜则变出了一棵橄榄树——和平与富裕的象征。因战马被认为是代表战争与悲伤,因此雅典就以女神的名字命名。女神很快将该城纳入她的保护之中。 在雅典的卫城上,至今还残存着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崇拜雅典娜女神的帕特侬神庙。 雅典娜是艺术、工艺和妇女手工之神,双手灵巧,无法忍受别人的挑战。一位名叫阿瑞克妮的莉迪亚族少女,似乎瞧不起雅典娜的本领,并常吹嘘如有机会定能击败女神雅典娜。一气之下,女神装扮成一位老妇,劝告阿瑞克妮应谦虚一些。但那位愚昧无知的女手艺人,竟勇敢地向她发出挑战。女神卸去伪装,接受了挑战。两位妇女立刻着手创作各自的作品。女神设计的图案叙述了她与波塞冬争斗的故事,而阿瑞克妮则编织了一张精细的网。之后,阿瑞克妮吃惊地发现自己输了,因女神的作品要好得多。她感到非常羞耻,便用一根丝线自缢。但在咽气之前,女神将她变成了一只蜘蛛,让她永远地编织。 雅典娜同样是战争的女神。因为雅典娜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活跃表现,使她战神的名声甚至超过了阿瑞斯。她的支持也是希腊人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雅典娜与阿瑞斯不同。阿瑞斯嗜战,而雅典娜虽为战神,却酷爱和平,这也是雅典被称为“酷爱和平的城市”的原因。 雅典娜还帮助过不少希腊英雄:在她的帮助下:伊阿宋建造了阿耳戈斯船,完成了寻取金羊 毛的远航;佩耳修斯割下了女妖美杜莎的头;赫拉克勒斯完成了不少伟大的功绩;特洛伊战 争的参加者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10年后,也是靠她的庇护才返回故乡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