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特省的首府

赫拉特省的首府,第1张

赫拉特 (Herat,Harat) 阿富汗斯坦西北部历史名城,赫拉特省省会。人口约16万。位于喀布尔西约600公里处,赫里河中游右岸。历史上为中亚、南亚同西亚各地区交通、贸易的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始建于6世纪。从7世纪后期开始,先后被阿拉伯、波斯、中亚和北印度的伊斯兰教诸王朝所占据。帖木儿在中亚建立帖木儿帝国时,此城为伊斯兰文化和学术中心之一。

1405年帖木儿临终时,封第四子沙哈鲁于此,后建为首都。明永乐帝曾遣使通帖木儿帝国,沙哈鲁亦派使访华。赫拉特有些古建筑上还留有中国式的图案。这里清真寺布满全城。始建于11世纪初著名的贾米清真寺,经15世纪重建,可容8万人同时礼拜,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北门后有豪华的古尔王朝皇帝的陵墓。城郊有帖木儿帝国苏丹·侯赛因·拜卡拉创建的伊斯兰教经学院,4座尖塔高耸挺拔,为本城的标志之一。

城西的郭瓦沙古学府系沙哈鲁之后裔建于1420年,历经22年完工,现只剩废墟,但遗存的高塔六柱,外层以蓝绿琉璃瓦镶嵌,规模宏伟。东北郊的加扎尔加赫有一座苏菲派修道院,内有11世纪苏菲派诗人阿卜杜拉·安萨里的大理石陵墓,是著名的苏菲派圣地。西北郊有古哈尔·沙德皇后墓和6座尖塔。从皇后墓北行不远,还有苏菲派诗人贾米的陵墓,也是该城的主要古迹。城北以15世纪波斯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比扎德公园,有500年历史。园中有帖木儿儿媳高哈尔·萨德的陵墓,建造精巧,,蓝色拱顶别具一格。

帖木儿帝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交融汇合,展现了具有突厥特色的文化新貌,进一步发展了突厥—伊朗文化。在沙哈鲁和兀鲁伯统治时期,采取提倡、保护和赞助学术文化的政策,东、西方的学者、诗人、工匠云集于撒马尔罕和赫拉特等城市,从事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在文学、诗歌、绘画、建筑、史学、天文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建树。

在文学上,出现了著名的诗人哈菲兹、贾米、纳瓦伊等,他们的作品在伊斯兰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驰名世界。

在绘画上,将波斯细密画达到高超的水平,形成了各具独特风格的赫拉特派和撒马尔罕派。

在建筑上,将波斯、阿拉伯同突厥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突厥民族特色。所建造的贾米清真寺、古尔·埃米尔陵墓及宫殿、宗教大学、天文台,巍峨完美,装饰华丽,雕镂精湛,色调明快。

在天文学上,兀鲁伯在撤马尔罕建造的天文台和编制的《兀鲁伯天文表》,是16世纪以前著名的天文台和精确度最高的天文表。在史学上,哈菲兹·拉卜鲁编定的《历史精华》记述了沙哈鲁与中国明王朝通使的详细经过。

阿卜杜·拉扎克撰定的《沙哈鲁史》记述了帝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波斯语文学的影响下,形成了“突厥文化”,察合台语发展起来 ,并用突厥语创作诗歌和文学作品。帖木儿汗国的大多数统治者均喜爱文学艺术,苏丹沙哈鲁、兀鲁伯、侯赛因·拜卡拉均为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被后世学者赞誉为“伊斯兰科学和艺术的伟大保护者”。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6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又译贴木尔、帖木尔、帖穆尔,1370年-1405年在位)开创的一个大帝国,以今天的乌兹别克为中心。在其鼎盛时期横亘从格鲁吉亚到印度的西亚、中亚、和南亚。首都为一百多年前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铁骑屠城的前花剌子模首都撒马尔罕,后迁都到今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Herat,又译哈烈、黑拉特、赫拉特)。1506年亡于突厥的乌兹别克部落。其统治者转而去印度开创了莫卧儿王朝。

帖木儿 Timur(1335—1405年),帖木儿帝国君主(1370—1405年在位)

(作者:阿澈)帖木儿,是中东历史上最有名的征服者之一。关于他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种认为他是个突厥人,只不过自封为成吉思汗的后裔。

帖木儿常以成吉思汗的业绩来勉励自己,但他终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二世,虽然同样是征服了许许多多的地区,同样是洗劫了不计其数的战利品,但帖木儿的战争更没有头绪,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帖木儿后代的不争气也使他的帝国成为昙花一现。帖木儿还有一点跟成吉思汗不同,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属于什叶派,但他战争面对的对手却大多也是穆斯林,反而常常是异教徒从他的战争中捞到不少好处。

帖木儿身材高大、头也大,有着褐色的皮肤。他勇敢善战,在关键时刻能以一个无畏的战士的身份冲到最前线搏杀,又具有弹性性格,能通过暂时的屈服来赢取宽松的发展环境。他是个文盲,但却绝对聪明,是哲学家的好朋友。他曾在一次劫掠中被射伤了腿,因此也被后人称为“跛子”帖木儿,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最出色的马上帝王。

孕育帖木儿帝国的地区,称为河中地区,介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大致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当时属于西察哈台汗国的领域。帖木儿原是渴石城城主哈吉的侄子,被任命为千户长。在东察哈台汗国的秃忽鲁·帖木儿入侵并占领渴石之后,帖木儿投奔了他,被任命为渴石城的总督。

但随后帖木儿同秃忽鲁·帖木儿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翻脸,被迫同内兄侯赛因流亡波斯,正是在流亡期间,他的腿受了终生的伤。帖木儿和侯赛因经过一番卧薪尝胆之后,卷土重来,打败了也里牙思火者,赢取了整个河中地区。随后,帖木儿和侯赛因又反目成仇,帖木儿击败了侯赛因之后,成为河中地区的最高统治者,于1370年自立为埃米尔,定都撒马尔罕,初步建立了国家。帖木儿扶植了一个察合台的后裔为傀儡,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这时起,帖木儿便不停断地向四邻伸出刀锋,扩大他的帝国。首先是攻灭了咸海边的花剌子模,然后连续五次进攻世仇东察哈台汗国,一直打到吐鲁番,迫使东察哈台汗国统治者哈马儿丁“消失在黑貂与银鼠出没之地”,从此一蹶不振。帖木儿首先解除了卧榻之侧的心腹之患,巩固了新生的国家。

接着遭殃的就是伊朗和阿富汗的人民了。旭烈兀的后继者们各据一方,互相攻击,使他们成为帖木儿最好的猎物。从1380年开始,一直到1393年,帖木儿断断续续地铲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割据力量,吞并了伊朗和阿富汗地区。至此,帖木儿的帝国东至印度河,西到幼发拉底河,北达高加索,南临波斯湾。这基本就是帖木儿帝国的最大版图,帖木儿在其后所进行的征服影响虽大,但都以劫掠和复仇为主要目的,并没有因此夺取更多的领土。

帖木儿与金帐汗国的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但主要不是因为对手的强大,而是因为大草原的空旷和迷离。他扶植了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忽迷失,并认他为义子,但忽忽迷失在1380年夺得金帐汗之位后,被一时的辉煌冲昏了头脑,转而进攻他的义父。结果帖木儿毫不留情地回击了他,在1389—1395年三次亲征金帐汗国,三次将忽忽迷失从宝座上拖下去,其中第二次征服最为艰苦,在找不到敌方主力,又不熟悉道路的情况下,在草原中跋涉了4个多月,终于在力量耗尽之前追踪到了忽忽迷失并击溃了他。对这个地区的破坏,使横贯欧亚大陆的商道遭到了严重破坏。而帖木儿没有留下代理人便离开了这里。

入侵印度也是帖木儿一贯的目标,帖木儿以德里苏丹政权容忍它统治下存在人数众多的印度教徒为借口发兵,以此掩饰他对富庶辽阔的印度的垂涎。而德里苏丹国这时正出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同样无力抵御生机勃勃的帖木儿帝国。1398年,同历史上众多从西北渡过印度河的侵略者一样,帖木儿在朱木拿河畔战役中大败德里苏丹马茂德·沙之后(在这场决战之前,他屠杀了10万印度俘虏),昂首挺进德里的苏丹的宝座。在大肆破坏之后,扶植了印度斯坦人赛义德家族的希兹尔汗作为代理人,便一走了之。不过,从印度带来的战象在帖木儿接下来的西亚战役中发挥了作用。

1400年,帖木儿还率军攻打埃及奴隶王朝统治下的叙利亚,在攻陷并洗劫了阿勒颇和大马士革两座城市之后,便离开了它。

1402年的丘布克战役使帖木儿的军事荣誉达到了最顶点。帖木儿在此前遇到的对手大多是老朽的或陷于内乱的,但这次他遇到的是奥斯曼帝国的“雷霆”巴耶济德一世,后者因为征服了大半个巴尔干而令欧洲人谈之色变。在双方为势力范围的划分发生纠纷之后,帖木儿的大军直刺“雷霆”帝国的心脏,两位枭雄在安卡拉城外进行了决战,事实证明,帖木儿技高一筹,巴耶济德战败后被关在铁笼子里,很快忧愤而死。帖木儿的军队洗劫了小亚细亚几个大城市,包括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布鲁沙,将被奥斯曼人征服的许多王公重新扶植起来。历史证明,帖木儿并没有阻止奥斯曼帝国的强大,但因其胜利使欧洲人喘了一口气,拜占庭帝国因此又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寿命。

帖木儿已经打败了亚洲几乎所有的大国,除了大陆最东端的中国。帖木儿还想恢复成吉思汗子孙的荣誉,并使中国皈依伊斯兰教。他在1405年聚集了准备东征的大军,但他的病死终于使中国成为他铁蹄下的幸免。

帖木儿虽然是被征服地区残暴的破坏者,但他将各地的瑰宝和人才聚集到首都撒马尔罕,将该城建成一个繁华的都市。他积极赞助学者和艺术家,他的时代被称为“帖木儿的文艺复兴时代”,但实际上影响范围和延续时间都很有限。

帖木儿死后不久,他的帝国就在众多子孙的争吵和争斗中分裂并衰落了,他终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二世,因为一代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百余年后,他的后裔中又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巴布尔,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

帖木儿所领导的战役有多少已难以计数,所洗劫城寨和屠杀人民的数量则更难以估计。他在本榜中的排名要考虑的因素是,他只是一个出色的破坏者,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他所征服的地区大多没有建立起新秩序。这就是征服了怎么大范围领土的中亚霸主帖木儿没有在本榜中位居前茅的原因。

帖木儿帝国(1370~1507)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又译贴木尔、帖木尔、帖穆尔,1370年-1405年在位)开创d的。

帖木儿帝国(al-Imbaraturiyyah a1-Timuriyyah,1370~1507)

中世纪察合台人在中亚和伊朗建立的伊斯兰国家。亦译“帖木儿王朝”。中国明代史籍称撒马尔罕国或哈烈国。由中亚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后裔帖木儿(1336~1405)所创建,故名。14世纪初,中亚的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两部分。帖木儿早年先投靠西察合台哈兹罕任军官,反又任东察合台秃黑·鲁帖木儿汗驻渴石总督的参事。他利用当时政局混乱,东、西分裂之机,通过军事征讨扩大权势。1370年,帖木儿与其他军事贵族结成联盟,战胜各地割据势力,击杀西察合台素丹侯赛因,占领撒马尔罕,夺取河中地区的统治权,自称为“大埃米尔”及“素丹”,定都撒马尔罕。他率领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组成的强大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征战。从1380年开始,先后夺取了伊朗和阿富汗,进而攻占两河流域。1388年征服花刺子模。1389~1395年,多次进攻钦察汗国,毁其首都萨莱·伯克尔等城市,占领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1398年侵入北印度,占领图格鲁克王朝首都德里,屠杀战俘约10万人(一说5万)。1399年侵入小亚细亚。1400年进攻叙利亚,占领大马士革。1402年在安卡拉城东北打败奥斯曼帝国军队,素丹巴耶济德被俘,全军覆没。1405年(明成祖永乐三年),帖木儿纠集20万军队渡过锡尔河企图远征中国,途中病死。帖木儿在位30多年,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帖木儿帝国,其疆域西起幼发拉底河,东至锡尔河和印度德里,北抵高加索,南临波斯湾。帖木儿死后,诸于争夺王位战争延续数年。沙赫鲁(1405~1447在位)统治时,迁都赫拉特(旧译“哈烈”),把主要精力用于治理国家和建设。其子兀鲁伯(1447,~1449在位)治理撒马尔罕,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1449年兀鲁伯死后,其于阿卜杜勒·纳迪夫继位,统治集团内部王位争夺日益加剧,各地割据势力摆脱中央控制。伊朗东部分裂为两部分,分别以赫拉特和撒马尔罕为中心,伊朗西部领土先后被土库曼的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所占领。1500年,在末代素丹侯赛因·拜哈拉(1468~1506在位)统治时,乌兹别克昔班尼·汗率军占领河中地区,夺取撒马尔罕,1507年又攻占呼罗珊,帖木儿帝国遂亡。

帖木儿帝国奉行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和教法,统治者以伊斯兰教的保护者自居。各地设有教法官,主持司法和宗教事务。在首都赫拉特设有教法监督官,称“穆赫塔希布”,监督穆斯林执行教规。伊斯兰教职人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地位,在宫廷中延聘著名宗教学者担任国师、大臣、参议,辅佐素丹施政。帖木儿将社会分为主2个等级,把赛义德(即圣裔)、谢赫(即长老)、欧莱玛(即学者)等宗教领袖人物列为第一等级,并赐予土地和其他宗教权益,在各地兴建了大量清真寺和宗教大学,尤以赫拉特加米大清真寺、侯赛因·拜哈拉经学院、郭瓦夏古学府、撒马尔罕和布哈拉的伊斯兰大学最为著名。在帝国的保护和支持下,以布哈拉为中心的苏菲派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在中亚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其学说对帝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什叶派采取宽容政策,保护和修葺了什叶派的清真寺和圣地。

帖木儿帝国的政治体制分为中央、地方两级政府。中央政府在素丹主持下设大臣会议。地方各省设长官3人,分管军事、民事及税收与无主产业。军队由40个突厥——蒙古部落构成。建有系统的司法制度,将宗教、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分开,由法官分别专理。土地制度实行封建采邑制,将所征服的土地分给家族成员、军事将领、埃米尔及各地统治者,对人民征收赋税。帝国重视国内外的商业贸易发展,曾为印度、伊朗东部开辟了陆上的新商道。“丝绸之路”中段站驿相望,道路无阻,远地商旅,咸得其济。在首都撒马尔罕和大不里士,东西方各国商旅汇聚,商肆栉比,百货杂陈,民物富庶。农业上修建了大型灌溉工程,沟渠完整,农村“田土地膏腴,人民繁庶”、“五谷蕃殖,食物丰饶”(《西域番国志》)。帝国重视城市建设,曾一度毁于战火的城市得到重建和扩建,以移民充实,并在边关要道新建了新的集镇,将撒马尔罕和赫拉特扩建成最繁华的政治、经济、宗教和学术文化中心。帖木儿帝国的后王曾与中国明朝长期互派使节通好,商人、学者、旅行家频繁往采,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帖木儿帝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交融汇合,展现了具有突厥特色的文化新貌。在沙哈鲁和兀鲁伯统治时期,采取提倡、保护和赞助学术文化的政策,东、西方的学者、诗人、工匠云集于撒马尔罕和赫拉特等城市,从事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在文学、诗歌、绘画、建筑、史学、天文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建树。在文学上,出现了著名的诗人哈菲兹、贾米、纳瓦伊等,他们的作品在伊斯兰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驰名世界。在绘画上,将波斯细密画达到高超的水平,形成了各具独特风格的赫拉特派和撒马尔罕派。在建筑上,将波斯、阿拉伯同突厥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突厥民族特色。所建造的加米清真寺、古尔·埃米尔陵墓及宫殿、宗教大学、天文台,巍峨完美,装饰华丽,雕镂精湛,色调明快。在天文学上,兀鲁伯在撤马尔罕建造的天文台和编制的《兀鲁伯天文表》,是16世纪以前著名的天文台和精确度最高的天文表。在史学上,哈菲兹·拉卜鲁编定的《历史精华》记述了沙哈鲁与中国明王朝通使的详细经过。阿卜杜·拉扎克撰定的《沙哈鲁史》记述了帝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波斯语言文学的影响下,形成了“突厥文化”,察合台语言发展起采,并用突厥语创作诗歌和文学作品。帖木儿帝国的大多数统治者均喜爱文学艺术,素丹沙哈鲁、兀鲁伯、侯赛因·拜哈拉均为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被后世学者赞誉为“伊斯兰科学和艺术的伟大保护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3169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随机推荐

  • 伊思蜗牛霜的功效

    伊思蜗牛霜的功效  伊思蜗牛面霜红瓶和银瓶的区别伊思蜗牛霜的功效,提起它大家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这种药材现在也逐渐走向国际,身体保健不一定要依靠药物,特别适合养胃、养肺的人食用,看完伊思蜗牛面霜红

    2024-04-15
    58600
  • 京东后的套盒是真的吗

    京东超市的东西是正品。 1、京东是国内享誉盛名的B2C网上商城,与天猫一样均属于B2C商城,不同于淘宝的C2C,京东是直接面向消费者服务的,而淘宝存在商品的伪劣和不正规的的现象。对于B2C商城,您可以放心购买商品。 2、与天猫不同,虽然同属

    2024-04-15
    54600
  • 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

    妮维雅这个品牌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家的洗面奶,还经常被拿来和其他的护肤品牌做比较,比如说欧莱雅这个品牌,因为欧莱雅的护肤产和妮维雅一样也是有男士和女士的,那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1、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

    2024-04-15
    42200
  • 女孩取名字用伊好还是依好,依和伊哪个用作人名好

    提起女孩取名字用伊好还是依好,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依和伊哪个用作人名好,另外,还有人想问女孩起名字yiyi 依一和伊一哪个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女生的名字,用伊好,还是用依好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依和伊哪个用作人名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15
    37800
  • 我买了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擦了脸上有点痒,请问是不适应吗

    使用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后脸上有点痒可能是以下原因:1 过敏反应:每个人的皮肤都有不同的特性和过敏反应,即使是市场上广受好评的产品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中可能含有某些成分,引起了您的过敏反应。如果您之前使用过其他欧莱雅产品而

    2024-04-15
    437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

    1 清莹露清莹露 sk2清莹露怎么用sk2清莹露是属于清洁水,就是洗完脸,第一个用的,是给皮肤一个再次清洁的作用。 sk2清莹露用在神仙水之前,洁面后第一步,是SKII的化妆水,保湿,同时能起到二次清洁和细致皮肤的作用,帮助

    2024-04-15
    39300
  • 大漂亮三周年卖的40块钱的福利套盒是什么

    是一款限时特惠的美容礼盒。根据查询大漂亮官方的介绍得知,这个福利套盒包括两个主要产品:一个是10毫升的小样玫瑰精华液,另一个是一片玫瑰面膜。这两个产品都是大漂亮品牌的明星产品,其中玫瑰精华液富含多种植物精华和玫瑰精油,能够深层滋养肌肤,提升

    2024-04-15
    54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