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过加盟来销售。韩后眼部精华液只能在唯品会买到是以为是通过加盟来销售的,没有线下售卖店。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VIPS)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设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旗下网站于同年12月8日上线。
韩后是中国的牌子,它的东西一般是20多岁的人用的,到有些基础护肤品是每个年龄层的人都可以用的,像爽肤水,乳液,洗面奶,这个每个人都可以用。
韩后,著名护肤品牌,创立于2005年,隶属于韩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为“天然、年轻、韩风”。追求时尚、玩趣、活力的调性,目前已成为中国年轻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牌之一。 2016年,韩后重金签约金秀贤、韩艺瑟两大当红艺人代言,此前曾先后签约全智贤、黄晓明等。明星产品有:茶蕊系列、达人面膜系列、全新进口金参系列。
:品牌发展
2005年5月 广州十长生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韩后品牌系列产品面市。
2007年12 月 韩后被评为“2007年最具投资力的品牌” 。
2008年12 月 公司执行总裁王国安先生被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评为“中国美妆产业新锐人物”。
2009年7月 韩后全线升级,隆重推出植物蛋白有机系列,盛邀韩国人气天后李泰兰**倾情代言。
2010年8月16日 一场全新的“有机革命”在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拉开序幕。来自华中区域的近500代理商、经销商以及湖南卫视、 C2CC中国化妆品网等媒体一同见证韩后新五年的品牌战略发展规划。
2011 韩后产品全线升级,推出有机经典系列。同年,川夜间护肤系列荣誉上市;同年12月 韩后12亿携手江苏卫视,成为江苏卫视2012年度化妆品行业标王及重要战略支持合作伙伴!
2012年 韩后千万重金礼聘全智贤,携亚洲国际顶级代言人。
其实韩后这个品牌和其他品牌的化妆品都一样,韩后属于中等稍微偏下一点,暂且算是中等的把。化妆品这个东西,只要是同等价位的效果其实都差不多,差别不会太大,当然除了那些骗人的假货。我之前在学校卖过一阵子的化妆品,当时也想赚钱嘛。我的姐姐在韩后专柜,我就是从他那里拿韩后的化妆品,其中大部分是面膜。后来我就向熟人推销,因为我是男生,我对于这方面不太懂。可是在我推销的时候发现,在大学生里和一些大人里,很少有人用韩后。当时跟他们说的时候,人家根本就没有什么表情变化,我这才知道原来韩后根本就不好。最主要的是我姐姐都不用。后来上网查相关资料,发现口碑不怎么样。同学里买我的面膜的女生,他们也没说好用之类的,总之后来就不卖了。而且韩后的面膜我拿的时候是以很低的价格拿的,这就不方便跟你们说了,你们想象不到,跟零售价根本不成正比。
很不错。
韩后品牌以护肤品为主,但也有口碑不错的化妆品,特别是在天猫京东,一直都是销量口碑名列前茅的护肤美妆品牌。
韩后护肤品很多都被美妆达人推荐,像茶蕊系列、达人面膜系列、面膜控系列、全新进口金参系列都是韩后的明星产品,一直都很受欢迎。
2017年10月,韩后将推出中国第一款嫩补水产品——全新韩后芽萃水嫩精华水(别名:小嫩水),以精华补水,重新定义化妆水。
扩展资料:
韩后品牌发展:
2015年,韩后品牌的终端形象网点将达到一万家。
2016年,韩后以13319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榜单,位居第272位。
2016年,韩后通过广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项第二批项目审核。
2017年2月,韩后成功通过审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原标题:2019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消费升级+电商渠道,国产品牌锋芒毕露
美妆市场三大变,消费者社群化大势所趋
资料显示,2018年,95后美妆消费增长347%,连续3年保持3位数增长。90后成绝对主力消费群体。而天猫美妆消费者超过3亿人次,其中95后超过5000万人次。这些被称为Z世代的95后消费者,在社交和消费行为上有更多的社交网络依赖,更短的注意力时间,以及远被低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
第二趋势是下沉市场增长强劲。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超过一二线城市。《2018中国美妆新零售研究报告》显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2017年女性消费增长率为20%。下沉市场的美妆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第三个变化是“男色经济”。2018年美妆消费人数同比增速男性超过女性。90和95后男性彩妆消费人数突出。天猫的报告也显示,如今男性也更注重面子工程了,2018年,天猫平台的男士专用品牌同比增长达到了56%。
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消费者和渠道变了,市场变了。这些的变量必然带来新一轮营销变革。深入美妆行业,我们会发现,目前几乎每一个营销负责人关注的核心都离不开这些关键词:短视频社交营销、下沉、社交电商、带货、线下线上一体化等等。
未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超4200亿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化妆品消费水平还相对较低,这也意味着我国化妆品还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340亿元,到了2015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超2500亿元,达到了2514亿元,在未来几年,我国化妆品市场会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239亿元左右。
2012-2020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5500亿
2017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为35814亿元。截止至2018年中国美妆行业年产值约4000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我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225亿元,2022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490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77%。
2017-2023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困境分析
——高端市场被国际品牌主导
首先是国内市场,中国美妆品牌的销售份额虽然占据主力地位,但在高端市场中占比极低,外企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美妆行业面临国际品牌的强力攻势,尤其在高端彩妆市场,几乎被国际品牌所垄断。国际美妆品牌凭借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品牌优势、日积月累的人气口碑、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成熟的渠道铺设等优势,在中国高端市场上赢得了庞大且稳定的客户群体,给本土品牌产生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其次是国际市场,中国美妆品牌在高端消费类市场占有率不足10%;并且,在全球市场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化妆品公司里,几乎没有国产品牌的身影。中国企业在提升大众美妆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应该注重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化妆品行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其中国内企业数量有近4000家,除百雀羚、珀莱雅、自然堂、韩后等本土品牌以外,普遍规模较小,一直以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且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鱼目混珠的行业乱象。一些自主研发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的小品牌,常常以模仿成功品牌为生,相比在我国美妆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宝洁、欧莱雅、资生堂、联合利华等国际品牌而言,市场竞争实力严重不足。再加上近几年国际化妆品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本土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进一步增加,本土企业需要加快品牌规模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3、企业责任意识提升面临阻碍
目前制约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企业本身责任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目前仍有部分美妆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不够重视,甚至为追求产品见效快、利润高而铤而走险,无证生产、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问题仍然存在;还有大批中小化妆品生产企业缺乏专业能力过硬的质量管理人员,在法规、标准的贯彻中存在理解偏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难以建立和运行从原料采购、过程管理到质量控制全链条的管理体系。二是相关标准不健全。当前新兴化妆品工艺技术、经营业态层出不穷,但相应的法规标准相对滞后,行业和监管缺少有效的依据和体系支撑。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监管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2018年1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化妆品风险监测工作规程》,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化妆品风险监测工作。根据规程,6大类化妆品将被重点监测,包括:可能含有潜在危害因素的产品;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产品;引起化妆品安全事故或受到消费者关注的产品;涉嫌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产品;根据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显示具有潜在风险的产品;技术上无法避免,导致风险物质作为杂质带入的产品。以上6大类化妆品的监测总结报告,将直接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8年1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化妆品分类规范》(征求意见稿),该规范以产品功能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和使用人群为依据细化分类,实施编码原则,实行开放式分类表格设计,可依据行业和科技的发展对分类进行动态增补或调整。这一行动将有利于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化妆品分类方式,为化妆品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科学监管提供依据。
2018年1月24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公告称,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工作安排,该院组织制定了《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指出,化妆品企业需对产品功效宣称类别进行评价,要求功效宣称与其证据水平(评价)相一致。除了能直接识别的功效外,特定功效宣称均应经过相应评价,包括但不限于防晒、美白祛斑、育发、美乳、健美、除臭、抗皱、祛痘、控油、去屑、修复、保湿(>2小时)功效。
2018年12月18日,司法部正式向WTO通报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草案),标志着条例的修订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结合条例的修订,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标准建设也有序推进。
2、消费升级推动需求增长
随着颜值时代的来临,彩妆、护肤品等各种美妆和个人护理产品作为日用消费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人口结构变化、收入水平提升等所带来的消费升级、消费习惯的改变、核心消费人群的增加以及化妆品消费理念的增强决定了未来中国美妆市场的庞大容量和市场需求,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与较低的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水平,也为美妆行业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国内的美妆产业虽然起势较晚,但增长势头来势汹汹,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3、本土品牌深耕大众美妆市场
尽管近年来国际品牌高端产品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但大众美妆消费仍然占据着我国主要市场,大众美妆产品在我国化妆市场的占比仍然高达79%,占据着绝对优势,本土品牌深耕大众美妆市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一方面,我国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差距悬殊。从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看:高收入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70640元/年;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89元/年;低收入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6400元/年,不到中等收入组的四分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28228元/年和24336元/年。
另一方面,2018年我国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仅为1223元,在居民人均消费中占比仅为62%,我国大部分消费者仍然难以持续承担高端美妆产品的消费支出。从产品定价来看,国际品牌大多定价在单品300元以上的区间带,而国产品牌定价则主要集中在单品100元左右的区间带,国内自主品牌正是凭借对国内消费者的深入了解和定位,依托其性价比优势深耕大众美妆领域,在本土化过程中与大众消费者契合方面更胜一筹。
4、多元化营销渠道
1)随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网上支付安全水平的提升,电商渠道发展势头迅猛。本土美妆品牌把握大众消费升级机遇、绑定快速发展电商渠道,抓住电商流量红利拓展新类型产品,初露锋芒迎发展机遇。
2)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渠道变革为国货美妆品牌的营销与宣传提供了更多的创意性选择,比如,社交媒体上美妆博主、网红和影视明星的“带货”,就极大地刺激了90后、95后、00后等消费主力军的消费行为,不仅拓宽了美妆产品的营销渠道,更提高了国货美妆产品的渗透率。
3)本土品牌线下主力渠道为日化专营以及连锁商超,本土品牌凭借较低的折扣率和灵活的销售策略调整,与渠道经销商深入绑定,借助日化专营、连锁超市两大渠道加速下沉,实现了规模的线下快速扩张。
近年来,本土美妆企业不断加强品牌营销和创新产品研发,随着线上、线下、海外购买等渠道格局的变化,以及化妆品企业多管齐下的销售渠道建设,在空间、地域、渠道上的限制逐渐减小,国内美妆品牌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