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的青春期烦恼
一头秀美的长发,一位熟悉的明星,在电视上向你推荐一个新品牌的洗发水,告诉你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尽显无限享受。面对如此诱惑,你会不会怦然心动,产生立刻购买的欲望?或者你很犹豫,因为现在的这类广告太多,又或者你已经麻木,因为他们已经丝毫激不起你任何的欲望。如果告诉你这是宝洁公司的产品呢?是拥有飘柔、海飞丝、潘婷的宝洁公司的产品呢?
不必急于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就连宝洁公司自己也很想得到答案。继在中国首次推出的润妍洗发水黯然退出市场之后,今年七月面世两年的激爽沐浴露也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再看看至今毫无波澜的99飘柔,以及众多卖场不见踪影或者零星几瓶的舒肤佳洗手液。,仔细算来,宝洁公司除了进入中国推出的几个品牌之外,这几年陆续推出的新品都无一例外的遭受打击,不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是对市场冲击不够,又或者干脆销声匿迹。
作为全球知名的日化公司,宝洁的品牌管理一直被津津乐道,而在中国,宝洁不仅带来了优质的产品,更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给本土日化行业新的洗礼。宝洁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近年来本土日化企业以及世界级的对手都对宝洁展开了全方位的围攻,在中国市场上一直高歌猛进的宝洁步伐开始显得有些凝重。品派教父在未来还会不会继续遭遇品牌推广的不利,宝洁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新措施来应对新的挑战?
宝洁的成功秘诀
在中国,宝洁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消费者至上
宝洁之所以成功,消费者至上这一理念是关键,并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宝洁公司每年与超过700万的消费者进行交流。早在1934年,宝洁就在美国成立了消费者研究机构,成为在美国工业界率先运用科学分析方法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公司。到20世纪70年代,宝洁公司最早成为一家用免费电话与用户沟通的公司。迄今为止,宝洁公司每年用多种工具和技术与全世界超过700万的消费者进行交流。此外,宝洁公司还建立了用户满意程度监测系统,了解各个国家的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反馈。
提供优质的产品
为研究适合东方的产品,公司在日本设立了宝洁公司全球最大的技术中心,专门为亚洲服务。全球性产品开发与研究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宝洁公司还力求从产品的质量、配方及包装设计上满足消费者,它的各种产品每年要做至少一次的改进和改良。宝洁公司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得益于不断的创新追求。
多品牌策略
宝洁的多品牌策略让它在各产业中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如海飞丝“去头屑”,飘柔“飘逸柔顺”,潘婷“健康、亮泽”,均以独特品质,建立各自的品牌个性。在市场上,潘婷、海飞丝、飘柔不仅没有出现相互蚕食的现象,反而以其独特定位赢得了各自的市场,拥有了自己的消费者。
成功的广告诉求
在广告方面,特别是电视广告,宝洁有一套成功的公式。首先,宝洁会先指出你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来吸引你的注意。接着,广告会迅速告诉你,有个解决方案,就是宝洁的产品。这个产品通常会在整段广告中重复出现好几次。广告重点是在清楚地强调,宝洁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好处。
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成长的环境因素,而这些因素与宝洁的成功密不可分。宝洁进入中国正值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前人们没有这么多产品可以购买,也没有这么多品种可以选择,面对突入其来的大市场,焕发了封闭很久的激情,购买力因为这种刺激呈现井喷式爆发。再加上先进的促销手段,宝洁由此拉开中国日化波澜壮阔的一幕。应该说宝洁的成长正是伴随这中国日化的发展而来,这种先发式效应是其他品牌所不具有的。再者当时中国的媒体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作为主要的传播工具电视也不过七八个频道,宝洁铺天盖地的广告则潜移默化的攻占了消费者。事实上,这个因素至为关键,这也使得宝洁在转型中遭遇镇痛。
市场转型问题暴露
在洗衣粉领域里,“奇强”和“雕牌”主攻中低品牌的空档,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一路将宝洁的“碧浪”、“汰渍”远远抛在身后。即便是2004年度宝洁公司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射雕风暴行动”,仍然以平局收场。在洗发水领域里,关于对宝洁的疯狂围攻和蚕食,更是不计其数。从对宝洁的顶礼膜拜到群起攻之,这说明本土企业也认识到宝洁自身的不足。
产品增多,广告边际效应递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日用产品的认识也由当初的懵懂变得更加成熟,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使产品变得异常丰富,而宝洁的产品也不可能全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蛋糕变大了,但抢食者越来越多,宝洁的市场份额下降不足为奇。
现在公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电视还有各类的广告途径,就是电视现在的频道也有几十个之多,要想在第一时间和消费者亲密接触并非易事,何况还有这么同类品牌的广告同台竞技。多品牌、大量广告造成很大的广告投入,宝洁在广告宣传上一向不惜重金,每一个产品常年的广告和促销活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新产品上市之际投入之大更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另外其多品牌战略,各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更造成较大的广告投入。因此宝洁无往不利的广告魔杖也不再屡试不爽,润妍、激爽无不是在投放巨额广告后无法重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饮恨消失,汰渍则至今没有盈利。
低端市场的缺失
宝洁的成功只是在城市市场的成功,而广阔的农村市场宝洁的触角难以抵达,这个市场培育了如雕牌、拉芳等许多品牌,再这个市场上充斥着成千上百个知命或者不知命的产品。日化市场品牌格局多元化愈演愈烈,正是因为众多本土企业在低端市场上找到了生存发展空间。虽然宝洁的品牌价值对于所有的竞争对手来说都是无法企及的天文数字,但日化消费理念日益多元化,并向“物美价廉”方向发展,宝洁的品牌影响力在一级市场也受到了严峻考验,中高端消费群体以惊人的速度向“强势竞品和干扰性竞争品牌”分散流失。而因此造成的渠道下移也无法实现,99飘柔就是个典型例子。
宝洁的产品利润空间比较小,没有很大的返点,代理商和经销商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拿激爽和六神比,后者利润空间比较大,有5个点到8个点,经销商的积极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在终端操作上更具灵活性,可操作性更强,不仅在一线市场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二三线市场也得以渗透,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空间;就厂家的支持而言,上海家化对国内市场的关注度更高些,一个是媒体宣传的投入,另一个是终端和流通管理力度的加大,这样使得产品价格规范,利润空间比较合理,而宝洁虽说媒体宣传投入很大,但是其终端支持和流通管理则投入不够,所以销售得不到较明显的提高。
定位超前,与消费者渐行渐远
激爽退市,是继润妍之后宝洁公司第二个品牌黯然退出中国市场,尽管宝洁公司称这是出于战略调整,但人们更愿意认为是一次失败。实际上,如果一个品牌的销量不错,贡献的利润多,相信产品是不会随便退出市场的。
六神的产品诉求点是“清凉舒爽,全家共享”。事实上,这个诉求点可以体现出目前很多沐浴露品牌共同的经营思路:不进行产品的细分,模糊目标消费群体,尽可能扩大使用者范围。“六神”的做法是这样的:专业研发部门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把消费者对沐浴露的需求功能点进行先后轻重的排序,明确重点,再根据排名较靠前的需求点进行生产,因此不太可能照顾到一些小众市场的需求。一些品牌也大胆进行过产品的细分,不乏失败的教训。美日洁宝在1998年推出的专门针对男士的、定位中档的缤纷沐浴露。用美日洁宝营运发展部曹经理的话说,他们当年的市场推广做的是“非常用心”的,也是很“到位”的:请来当红明星古天乐代言,并进行了一系列产品宣传活动。令人无奈的是:目标消费者——时尚男士使用沐浴露的习惯久久没有形成。缤纷品牌经过5、6年的努力发展,曹经理用“失败”来做总结,目前公司准备对其进行转型。目前,在沐浴露消费中,女性,特别是家庭主妇是购买的决策者,因此,大多数沐浴露品牌会紧跟她们的需求,在产品的香味、滋润效果上做文章。
所以从激爽的定位看,显然瞄准的是都市白领一族,他们对新生事物的追求以及时尚感是激爽想赋予的,这也决定了其受众群体的范围有限,加上激爽定位的只是感觉上的需求,与阿迪达斯“运动型”定位有所区别,因此在特定领域的独占性也不强。
定位明确的公司都清楚自己的目标市场是什么,从而相应采取差异营销策略或集中策略。目前有几个品牌的沐浴露产品定位非常明确。它们都以各自的某种内在特征和功能来恰当地选择“卖点”,有充足的理由让顾客购买本品牌的沐浴露。如强生公司的强生婴儿沐浴露,推出了无泪配方,强调其包含独有的“无泪配方”,纯净温和如水,绝不刺激宝宝还未发育完善的眼睛和泪腺,主题非常明确,解决了妈妈们在给孩子洗澡时的难题。
管理的双刃剑
不可否认,宝洁很优秀,虽然国内的管理水平与之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但是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更重要的是,国内的决策体制的效率是宝洁无法相比。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当然宝洁也认识到自身决策程序繁琐、反应迟钝的缺陷,在决策体制上不断反思和改进,对市场的反应虽然越来越快,但是距离中国的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宝洁在一开始就对舒蕾、奇强、雕牌就做出准确快速反应,不给他们机会,今天的市场格局就会发生变化。快——这也正是新产品冲破宝洁们的围追堵截,生存下来的关键!
在这个目前不成熟、不完善、不规范,并且极度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市场里面,宝洁公司的科学、细致、严谨的决策体制、营销理念,显得倍加迂腐、僵化,不合时宜。这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决策层们怎么也不明白,那些看似极度不可思议、极度不理智、极度不科学的宣传营销,就能轻而易举的夺走他们处心积虑建立的市场份额,反思宝洁在洗发水领域的成功,主要是当时国内的现代洗发水领域非常落后,洗发水行业里没有一个有竞争力的对手,他们才能够一点一滴的按照他们的营销战略不折不扣地实施。今年以SKII为代表的宝洁产品一系列的质量危机就是其决策滞后的最佳印证。
面对挑战新方向
在中国市场,化妆品行业的销售冠军的“金腰带”更是多年来一直由宝洁带着。欧莱雅虽然直到1996年底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增长迅速,近三年来的年增长速度更是超过60%。2004年,欧莱雅在中国的化妆品领域的销售额由前一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与宝洁的距离迅速拉近。宝洁显然急于扩张其在化妆品领域的产品线,来对抗欧莱雅在这些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今年初,宝洁把Covergirl品牌引进中国市场,希望以此来和美宝莲抗衡;另一个MaxFactor品牌中的彩妆产品,和SK-II并柜销售,进攻欧莱雅在高档化妆品市场的领导地位。年底,宝洁更是用570亿美元收购吉列公司,直接将触角伸入男性美容产品市场。
同时宝洁在中国大面积更换经销商队伍,意图重塑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作为上一届的标王,宝洁又将又什么新的动作?
引言
欧莱雅L’oreal是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先者,它的销售业绩在全球范围内稳步增长。迄今为止,欧莱雅L'oreal在亚洲国家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其最大动力正是来源于它把亚洲市场作为今后数年扩展的目标。
欧莱雅L'oreal的中国之行始于香港,早在1966年就通过一家名为ScentalLtd.的经销办事处销售产品。当时,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兰蔻(Lancome)和GuyLarches品牌的产品推销到化妆品专卖店、百货商场和各类免税商店。1979年,ScentalLtd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同时将其业务拓展到护发产品,并建立了广泛的市场渠道。
1993年初,欧莱雅L'oreal向进军中国广阔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致力于开拓大陆市场的队伍正式在香港成立,为尽快了解和把握中国市场,欧莱雅L'oreal首先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大城市设立了形象柜台。
在成功收购了美宝莲品牌之后,欧莱雅L'oreal不仅扩大了它全球市场的产品线,还取得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通过美宝莲的销售渠道,欧莱雅L'oreal迅速渗透了中国化妆品市场。至2000年,欧莱雅L'oreal在中国50多个大城市成立了870家专卖店,聘用了2000名专业美容顾问,并成功推广了欧莱雅L'oreal、美宝莲、兰蔻、薇姿四个品牌。在此之后,欧莱雅L'oreal又耗资3千万美元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建造了分工厂。专门生产大众化妆品的苏州工厂于1999年4月正式投产。新工厂从事染发剂、粉底、睫毛膏和指甲油的生产,其生产能力达到2千万套,并向欧莱雅L'oreal全球市场供货。
自1996年底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欧莱雅公司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依法经营积极纳税。凭借先进的营销方式及对中国消费者及市场的准确把握,欧莱雅在中国的业务突飞猛进,在全国各地创造了一万多个就业机会。欧莱雅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知名的跨国企业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对于欧莱雅集团具有全方位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从研发、生产、销售到人员培训等价值链的每个方面。
销售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欧莱雅在中国的业务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实现销售6952亿元,较上年增长277%,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稳据欧莱雅集团全球十大市场之列,同时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单个市场。
短短十二年间,欧莱雅从零开始,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稳步上升,已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领袖之一和中国最知名、最受尊重的跨国公司之一。
第一,我觉得是因为现在的美妆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可以供年轻人的选择,越来越多。现在的美妆产品越做越多,各种各样的美妆产品层出不穷,经常会让人们挑花了眼,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自身一定要有非常突出的优点,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决定买它。但是美宝莲好像没有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产品,所以随着美妆产品越来越多,如果美宝莲没有积极创新,改进自己的话,势必会在这样美妆产品的洪流中,被淘汰下来。
第二,美宝莲有的东西并不是非常的好用。他们家有的产品都是好评和差评参半的,就比如说他们家最近非常火的那个粉底液,有人说非常好用,也有人说非常难用,虽然说确实一个产品在有的人脸上会有好的反应,在有的人脸上可能看不到这种反应,但是有大片的人说好,大片的人说不好,这种真的不让我觉得不大敢用。像之前他的眼影膏,也是因为非常难用,所以下架了。虽然说美宝莲的东西都挺便宜的,但是它便宜,但性价比不高呀。
第三,没有一个很能够支撑得了美宝莲发展的一个东西。像基本上每一个做得出中的美妆产品,他们的其他产品都不差,而且还会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产品,像欧莱雅他们家的紫熨斗眼霜,还有24小时持妆粉底液都是他们家卖断货的产品。还有像雅诗兰黛这样的高端一点的牌子,也有像dw、沁水粉底液,这样的口碑产品,而美宝莲好像没有一个真的那么让人觉得非他不可的东西。美宝莲,现在有一款眼唇卸做的也蛮火的,不知道他是不是能通过这款产品打开市场呢?
其实美妆产品的竞争相当激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产品,没有不断创新的话,真的非常难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
著名美妆品牌美宝莲宣布将关闭全中国所有线下门店,虽然没有公布具体时间,但是线下门店已经在陆续关闭。美宝莲做出这种决定并不是一时兴起,因为早在18年美宝莲已经有关闭线下门店的意图。一方面疫情的原因加快了销售渠道的变革,线上销售变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传统的零售方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美宝莲需要在这个时期做出变化,来适应如今的市场。
美宝莲品牌是美国的一个美妆皮肤,它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95年进军中国市场并成为大众消费品。自进军以来,美宝莲一直保持着本土美妆第一的品牌地位。在国内彩妆是市场刚刚发展之初,美宝莲就已经快速的吸收了大量的消费者,并且奠定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彩妆基础。
早在18年,美宝莲就已经在减少或者是关闭商场的销售渠道,这已经是在暗示将撤出线下市场。18年是中国电商的兴起之年,在美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美宝莲就已经开始寻求突破,由线下销售开始主攻线上销售。20年美宝莲就开始对线下的销售渠道进行一个战略转型,由以往的百货公司柜台转向为体线下体验店模式力求做出更多的精品店和旗舰店,让顾客能在线下体验彩妆产品。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不仅是美宝莲品牌产品,其他的彩妆产品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实体门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样更多的品牌产品都选择了线上销售渠道。美宝莲在进行线上销售时,也在积极的开拓和挖掘与消费者接触的路径。美宝莲在今年还尝试着潮王盖面店结合AI技术进行直播,使消费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其彩妆产品。
美宝莲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线下仅保留屈臣氏专柜
美宝莲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线下仅保留屈臣氏专柜,美宝莲客服表示,品牌的线下门店正在陆续关闭,具体什么时候全部关闭还不确定,美宝莲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线下仅保留屈臣氏专柜。
美宝莲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线下仅保留屈臣氏专柜1美宝莲官方客服7月26日回应记者称,撤柜已经很久了,比较久之前就开始陆续在各个城市实行战略性撤柜。有些城市已经只剩下专设柜台了。后续是否会重新开线下门店还不确定。这家已有105年历史、入华二十余年的美妆品牌,线下将仅保留屈臣氏专柜,其余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根据线下市场表现及销售统计情况,线上可能更适合美宝莲品牌销售。
1997年美宝莲进入中国,因为商超渠道是最快触及大众的渠道,所以美宝莲在商超、百货等线下渠道下足了功夫,而成效也是十分显著。不到五年时间,美宝莲的品牌用户忠诚度就达到了7531%,综合竞争力指数也是位居中国彩妆市场第一名。
但随着消费升级战役的打响,零售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电商平台火热登场,线下传统商超卖场气氛走向低迷,销量下滑、关店、进驻费用逐年上涨等问题接踵而至。
在这样的市场风向下,美宝莲迅速开始线下撤柜行动。事实上,不只是美宝莲,近年来外资以及部分本土化妆品品牌的出逃化妆品门店的现象也已是屡见不鲜。2018年面膜龙头品牌美即全面撤离线下渠道,2020年资生堂旗下泊美全面终止中国线下渠道,可以预见,未来还将有更多出逃者。
惨淡,成为传统零售业离不开的关键词,化妆品门店出逃映射的是线下渠道的日薄西山,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美妆个护集合店,屈臣氏的业绩下滑或是这一惨淡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屈臣氏都是CS渠道中的领头羊,但自2016年,其在中国首次出现业绩负增长,全年营收同比下降382%。这样的数据让其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危机,不过拥抱新零售、革新品牌矩阵等求变措施并未有成效。
截至2020年6月30日,屈臣氏2020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零售部门上半年实现销售6601亿元,同比下降9%。其中,中国区业绩份额同比下降3%,销售额为7894亿元,同比下降26%。
而这只是线下渠道退败的一个缩影,除了CS渠道,截止到2016年,化妆品在超市卖场(即KA渠道)的份额就已经降至269%。
不过在对线下渠道大退败望洋兴叹之际,美宝莲似乎对于线下渠道还有一丝不舍,注重单一品牌的精品体验店听起来愿景不错?
2018年,美宝莲携手屈臣氏在上海黄金地段开了一家彩妆概念店ColorLab,尽管有着时尚潮流的设计,专业化的美妆服务,但尝鲜之后,这家概念店早已无人问津。
想要借助电商渠道与单品牌精品店的结合,改变美宝莲的品牌定位以及品牌形象,从而向中高端的方向发展,美宝莲恐还需更多思考。
美宝莲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线下仅保留屈臣氏专柜27月26日,据蓝鲸财经,美妆品牌美宝莲将陆续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
美宝莲客服表示,品牌的'线下门店正在陆续关闭,具体什么时候全部关闭还不确定,之后将仅保留屈臣氏内设置的柜台,这是公司经营重心的转移。
关于撤柜美宝莲官方客服回应,撤柜已经很久了,比较久之前就开始陆续在各个城市实行战略性撤柜。有些城市已经只剩下专设柜台了。后续是否会重新开线下门店还不确定。
周到君注意到,早在2020年就有“美宝莲退出中国百货市场”的相关媒体报道。
当时美宝莲中国表示,此次美宝莲品牌的撤柜举措是线下渠道战略转型,这是基于满足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完善美宝莲高街潮流品牌独特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考量。
据悉,1997年美宝莲进入中国,因为商超渠道是最快触及大众的渠道,所以美宝莲在商超、百货等线下渠道下足了功夫,而成效也是十分显著。但随着消费升级,零售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电商平台火热登场,线下传统商超卖场气氛走向低迷。
其官方客服表示,根据线下市场表现及销售统计情况,线上可能更适合美宝莲品牌销售。美宝莲线上销售渠道包括抖音、拼多多、淘宝、微信小程序等。
美宝莲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线下仅保留屈臣氏专柜3对于多家媒体所报道的关于美宝莲在多个城市实行战略性撤柜一事,美宝莲官方客服回应称撤柜已经很久了,有些城市已经只剩下专设柜台了。
对于后续是否会重新开线下门店,美宝莲客服表示还不确定。线下将仅保留屈臣氏专柜,其余销售渠道均转移到线上。
美宝莲成立至今已有105年历史。1995年,美宝莲登陆中国市场,但次年即被欧莱雅收购。 很快,美宝莲便晋升为中国最畅销的彩妆品牌。
潮起潮又落。2018年5月,网曝美宝莲陆续撤离超市大卖场渠道。2020年开始撤柜中国百货,对此,美宝莲中国表示,是基于满足消费者需求。
随着国货彩妆品牌的兴起,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品牌快速增长,美宝莲的市场份额也随之缩减。
大集团业绩堪忧的“附属品牌”或将出局
在一份商场TOP30美妆品牌2021年全年业绩报表显示,雅诗兰黛集团、欧莱雅集团、资生堂集团、LVHM集团各品牌中业绩在不断下滑的不在少数,且不乏悦木之源、科颜氏、IPSA、纪梵希等曾经各大美妆集团的“新宠”品牌。该报表显示,2021年四季度,科颜氏甚至同比下滑接近40%。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小众进口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呈现热度,也导致越来越多的进口美妆集团旗下出现在百货店的招商选择当中。(小众品牌更新率80%,商场美妆2022新趋势)
比如,近日与欧莱雅集团竞购拿下Byredo的西班牙美妆时尚集团Puig,也同样是潘海利根、阿蒂仙之香以及Charlotte Tilbury品牌的母公司(中国代理璞致(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也于2020年7月正式注册),正在积极布局中国百货、购物中心渠道。
巴西美妆集团Natura&CoHolding在动物实验风波后也在寻求增加中国业务。旗下英国品牌The Body Shop和澳大利亚品牌Aesop都将在今年进入中国内地百货、购物中心渠道。
据统计,即便将边厅进行改造,一般的百货店化妆品区也鲜有容纳超过40个美妆品牌的。“随着市场可选择的进口品牌越来越多,我们只会关注和引进TOP30以内的美妆品牌以及有市场热度的新品牌。”武汉某百货高管告诉记者,“市场表现决定一切,如果业绩持续不佳,即便有品牌背书被撤柜是迟早的事。”
“一层美妆区面积就那么大,就算有大集团背书,不能被这些附属品牌影响了整个门店的发展。只要是业绩面临持续下滑的品牌,该撤的还得撤。”在采访中,不少百货美妆负责人都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提出了一致的想法。
在百货渠道,似乎在酝酿着高端美妆品牌的下一个撤柜潮。
文丨夏涛 范欢
欧特欧国际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1年10月MAT(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滚动年期间,全网彩妆产品零售额超过86937亿元,同比增长126%;销售数量达到1793亿件,成交均价为485元。这说明低价位的单品在销量上占据明显优势,拉低了整体成交均价。
销售渠道上,B2C平台零售额达58959亿元,占比678%;C2C平台零售额达27978亿元,占比322%。
从彩妆品牌交易规模来看,TOP20品牌门槛超869亿元,国货花西子、完美日记反超外资品牌分获冠亚军,其中,花西子以超36亿元的零售额、42%的零售额占比成功登顶,国货品牌完美日记后来居上,以37%的零售额占比,闯进前二。
此外,新锐国货彩妆品牌COLORKEY珂拉琪跻身榜单前十,位列第八,且品牌零售额同比大增120%,表现抢眼。传统彩妆品牌卡姿兰位于榜单第16位,零售额超956亿元。
TOP20品牌中,外资品牌仍占据半壁江山,但值得注意的是,TOP20品牌中,魅可、纪梵希GIVENCHY、美宝莲、汤姆福特TOM FORD等外资品牌零售额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下滑了209%、87%、238%和58%。曾经的大众彩妆领先品牌美宝莲零售额同比下滑程度最高,达238%,排名也跌至第14位,巴黎欧莱雅、爱敬等品牌更是跌出了TOP20榜单。
败退的“美宝莲”很大程度上是进口大众彩妆品牌整体困局的一个缩影,渠道战略变化、新品迭代缓慢、营销不接地气,与同价位国货品牌相比没有优势,竞争力削弱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Z世代消费观念的个性化发展,国货彩妆品牌逐渐在彩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TOP20品牌中零售量占比超过1%的品牌均为国货品牌,这说明低单价和高销量是国货品牌占领线上市场的不二法宝。逆袭的花西子、完美日记、珂拉琪们正是踩中了年轻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对用户审美的精准判断、高频出新抢占视野、社交营销和直播触达,让新锐国货品牌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
从2021年10月MAT全网彩妆畅销店铺来看,丝芙兰自营店以超289亿元的零售额,夺得最畅销店铺。花西子天猫旗舰店、完美日记天猫旗舰店、珂拉琪天猫旗舰店分别以281亿元、202亿元、138亿元的零售额分列畅销品牌店铺前三。
分平台来看,天猫占据绝对优势,入榜店铺中,天猫店数量达24家,京东店铺入围5家。
从2021年10月MAT全网彩妆天猫畅销单品来看,成交均价1407元的花西子空气蜜粉力压一众品牌夺得冠军,成为最大赢家。而京东TOP30畅销彩妆单品几乎被外资大牌包揽,“迪奥999”、“阿玛尼红管”、“兰蔻菁纯”、“圣罗兰小金条”等经典产品上榜,国货品牌仅完美日记、花西子入榜。
从产品类型来看,畅销单品多为底妆类、唇妆类产品。底妆产品中,诸如雅诗兰黛DW持妆粉底液、花西子空气蜜粉、兰蔻持妆粉底液等产品上榜,在底妆领域,消费者的养肤诉求逐渐升温,在持妆基础上,也更多出现了控油、防水、防汗的诉求。
此外,“口罩”之下,唇部彩妆热度未减,天猫、京东的畅销单品榜单中,唇部彩妆单品分别占12和19席,珂拉琪空气唇釉、“圣罗兰小金条”、迪奥烈艳蓝金唇膏等单品稳居两份榜单前列。反之,“眼影经济”热度消减,天猫畅销单品中,仅完美日记动物眼影盘、3CE九宫格眼影两款单品上榜,京东畅销单品中,更是无眼影单品。
从成交均价来看,天猫畅销单品的价格区间在372-6468元,百元大众价格带仍为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段,这其中,国产彩妆单品基本在百元大众价格区间。与此同时,国货彩妆也在通过推出联名款礼盒的方式进行高端化升级,拉高产品成交价格。例如,成交均价为6468元的“花西子x杜鹃定制东方佳人妆奁彩妆套装”位于天猫畅销单品TOP4。
而京东畅销单品的价格区间在1275-16764元,消费者在京东购买大牌口红以及口红礼盒成为一种新流行。
声浪传播认为,网红就是兴风作浪的工具,网红在某些圈层对垂直用户具有强大的黏性。形成了声浪传播学提到的“圈子里的声浪”。
这个概念早在2009年《声浪传播——破解品牌密码》一书中提及。圈子的形成源于一种群体的归属和认同感,圈子里的人具备某些同质性,或共同爱好,或共同利益,或共同品味,或共同目标,正是这诸多相似性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人们在圈子里寻求共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圈子里大家用什么化妆品、开什么车、去什么休闲会所,甚至吃什么零食都会相互感染和追随,因此,圈子里蜂鸣声音的扩散性和传染性都是极强的。这和如今的网红的概念是一致的。网红就是利用自己独特的声浪与粉丝紧密粘连,形成不同的圈子。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红是品牌宣传推广的良好途径。这就是声浪传播学里面特别指出的企业应该学会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经营品牌。
但对于企业如何利用网红为品牌发声,声浪传播还认为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做好品牌原点是品牌发声的根本
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呛口小辣椒,网红的成名就像天空中划过的流星烟火,绚烂又快速消失。今天品牌利用网红发声,或许过两年网红就不复存在。而品牌的管理持续的,如何让品牌发声永葆青春?声浪传播认为品牌能持续发声的核心点不在于网红,而是取决于品牌的原点。品牌原点是品牌声浪的发声体及其所具备的传播能力,它是品牌的生命之源,直接影响着品牌能否在市场上存活下去。网红是品牌的发声,而真正决定声音音量的大小和音色优劣的根基应该是品牌原点。没有根基,再好的发声都将是徒劳。
这个观点可以在很多品牌的发声上得到认证。如化妆品品牌美宝莲纽约在上海世博创意秀场举行。在这场发布会上,美宝莲纽约邀请了50位网红做直播,并做了一个直播的H5,把Angelababy和50位网红集合在一起。创意秀后,据官方消息认证,美宝莲纽约化妆品得到极大部分消费者认同,直接提高了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剖析这个案例,我们知道美宝莲纽约的这场秀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并非全是因为网红,假如没有美宝莲纽约多年来建立的良好企业信誉,品牌一贯优良品质、及完善销售渠道等品牌原点的支撑,是难以取得如此成绩的。试想下如果让一个连品牌原点不健全的产品,哪怕邀请再多再红的网红,只是能让产品喧嚣一时,到最后必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如今很多企业在遇到市场推广遇到困难时,过多的把原因追究为品牌认知度不高,于是在产品体系和销售渠道网络不健全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发声。利用网红发声企图迅速塑造品牌是不少企业的做法,然而一味地用这种夸张式的网红宣传模式是很难塑造品牌的。网红是品牌的发声,但如果没有品质和服务做奠基,消费者又怎会喜欢自己的产品或品牌呢?谋求品牌的发展最终需要的是回到品牌原点,针对品牌价值、品质、文化等多方面重新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根、核心能力,从原点出发,升华自己。有了根基,才能枝繁叶茂,长出创新的果实。
网红的那一朵浪花
企业将品牌原点优化好,才能发起一场品牌与消费者相遇相知的发声运动。声浪传播认为,品牌的发声不是简单的呦呵两句,而是需要持续的发声才能形成一波高过一波的品牌声浪。而网红的发声只是品牌声浪下的一朵浪花而已。如果单凭网红这一点浪花就能建立品牌或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是很不现实的。以27日小米手机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红米Pro和小米笔记本为例,这可谓是将网红发声玩到极致的代表案例了。发布会当天小米手机邀请了数十名网红,规模之大空前,甚至还特别备有网红专用车,极力营造网红热潮。最终发布会现场人流爆满,圆满举办。
回顾这个小米公司新品发布的成功。显然网红是一个重要的助推力,然而,一场发布会的成功不仅是因为网红的到来。声浪传播认为发布会的成功一则来源于小米手机强大的品牌原点,培养众多年用户黏性极高的小米发烧友,二则是小米公司发布会前的持续发声极大提高了发布会的知名度。早在发布会半个月前,小米公司就为这场发布会发声造势,从小米官方微博的话题营销,到户外路牌广告,再到代言人视频推荐等,小米公司将一个个小风波的发声汇聚,从多个渠道提前为发布会发声,极大提高了发布会的知名度,最后才形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风波,使发布会取得成功。而发布会的成功后,小米官方并未停止发声运动,利用发布会余热迅速在网上公布中奖名单及推出宣传笔记本的视频,并在网上制造舆论热潮等系列动作,将红米pro及小米笔记本推上热搜榜。
小米手机的这次发布会是品牌持续发声的一个例子。纵观其他大品牌的发声轨迹,几乎都是从小风波到大风波再到兴风作浪的一个持续的过程。小米公司利用了网红发声,但网红的发声有仅仅是众多发声的其中一个,是无法形成声浪的。品牌声浪传播是多层级持续的发声形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
善用网红依然是企业发声利器之一
尽管网红不能快速塑造品牌,但不可否认网红依然是企业发声利器之一,合理运用网红为企业发声,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如何称之为合理?声浪传播认为企业需要找到合适自己品牌发声的网红。用声浪传播的话讲,就是找到和品牌特、气质、文化、价值观相似的那一群网红。如小米公司新品发布会的持续发声过程中利用用网红这朵浪花取得成功就是善用网红的例子,红米手机称为国民手机,其价格适宜,发烧友热情高,会场氛围应该轻松愉悦有看点。如何制造有轻松愉悦?网红的出现刚好就充当了发布会需要的娱乐功能,十分贴切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