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的车很难说是豪车,1.3T

1.5T的车很难说是豪车,1.3T,第1张

15T的车很难说是豪车,13T的奔驰A级只能算个中端车

奔驰搭载小排量发动机一点也不稀奇,奔驰E级就搭载过15T发动机。

你要说奔驰E不是豪车吧,不合适,毕竟起售价40多万了,但是你要说它是吧,15T的发动机着实掉价。

现在的准豪车如果要限定一个标准,那起码20T发动机起步。

奥迪A4L曾经搭载过14T的发动机,新版本只有20T了,可见虽然短暂使用过小排量发动机,但是为了确保车型性价比,20T依然是比15T更好的选择。

奔驰E级

然而,奔驰车型系列里,不但有15T的奔驰E级,更有13T的奔驰A级和奔驰GLB,前者起售价高达2118万,而后者起售价更是到了2928万,如果没有奔驰的品牌光环,这两款车型恐怕买单的不会像现在这样多。

奔驰A级在9月份销量达到了6649辆,这是什么水平?比别克君威卖的都多。而奔驰GLB在9月的销量高达5400辆,超过了林肯冒险家,福特锐际,就连捷达VS7都不是它的对手。

奔驰光环,对促进奔驰低端车型的销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奔驰A级

那么这样看,奔驰A级到底算什么级别的车呢?如果没有奔驰光环,感觉这车也就和思域差不多,奔驰A级的入门版完全可以买到思域的高配版,15T完全没问题。

当然在一些细节配置上,思域肯定还是不如奔驰A级。所以我们给奔驰A级定位,是必须要考虑奔驰光环的。

这就像是,你买一个香奈儿的包,那可未必就比地摊货用的久,但是人家香奈儿的标值钱啊,这是一个道理,奢侈品给你讲的可不是实用性。

所以,看待豪华品牌车型的时候,永远不能用实用性、空间、大小去评判这车多么不值,人家首先要的是标,其次才是产品力,不要说人傻钱多,你有钱了你也一样。

你把劳斯莱斯的标换成奇瑞,你觉得还有几个人买?反过来,你把劳斯莱斯的标放到奇瑞车上,那也能卖几十上百万。所以,豪华品牌,讲究的是底蕴和汽车文化,品牌光环。

就像是很多人说路虎如何如何不堪,玛莎拉蒂还用过法拉利发动机等等,这些就是伪豪车言论的来源,而实际上,高端品牌组装的多了,特斯拉所有配件都是自己的吗?

显然不是。宝马的变速箱还是采埃孚的,更别说国产车很多变速箱诸如6AT和8AT买自爱信。

品牌的确很重要,无论是安全性、科技感、内饰、外观设计,豪华车品牌的确是强不少。如果奔驰A算不上豪车,但是也算一个挂着奔驰标志的中端车。

1)自在心境:

有些小清新的香味,类似清新橙的感觉,就好像剥开了个橙子或者柚子时散发出的味道,不冲鼻子。如果你喜欢提神点水果般的味道,可以选这款。

(2) 绚烂之夜:

从名字上一听就有点魅惑,在这4种香氛中,绚烂之夜是最接近我们通常印象中的香水味道, 它有点类似香奈儿CoCo**系列,适合年轻女性。如果想要挑一瓶女性化的香水,就选它。

(3)都市风情:

都市风情香氛,在风格上有点接近绚烂之夜,但它低调、收敛,味道有些淡。都市风情有时感觉会经常闻不到,并且偏中性,可男可女。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主要特点

富贵象征

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贵豪华的。奢侈品(Luxury)源于拉丁文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权力。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劳斯莱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

视觉感

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香奈儿”时装也如此。

个性化

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手工打造、“俪丝娅RELLECIGA”追求着时尚性感奢华、“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凯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具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像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专一性

奢侈品牌是十分专一的,它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用。所谓品牌的专一性,指的是品牌只服务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类产品。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奢侈品牌分跨两个行业使用,而且还取得了成功。品牌多元化经营本身就是品牌管理的大忌,更何况是一个奢侈品牌呢?“皮尔·卡丹”(我们并不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奢侈品牌)曾经延伸到酒业上,生产了一个“皮尔·卡丹”葡萄酒,结果失败了。如果“耐克”敢这样做,也一定好运不长。“人头马”要是成功地推出一个洗发水来,“宝洁”一定是七窍生烟了。

距离感

作为奢侈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使命。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距离产生美。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所以,可以这么说,奢侈品牌就是“梦寐以求,少数拥有”。

 侵犯商标权犯罪司法机关认识分歧1

 摘 要 当前办理侵犯商标权刑事犯罪案件过程中,司法机关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认识分歧。

 本文立足北京市某区检察机关2010年至2013年办理的侵犯商标权犯罪情况分析 ,对司法机关在证据采信、定性把握方面认识分歧的原因予以剖析,并简单提出化解机制构想。

 关键词 侵犯商标权 司法机关 分歧

 一、概述

 目前,我国侵犯商标权犯罪十分严重,且愈演愈烈、屡禁不止。

 侵犯商标权犯罪不仅侵犯了权利人的商标专有权和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而且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干扰和冲击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及国际经济地位。

 立足理论,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刑法理论研究并非重点领域。

 法律规定涉及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侵犯知识产权罪、非法经营罪等多种罪名,且司法解释繁多,清晰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立足实践,近几年正处于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极速上升阶段,犯罪手段翻新,侵权产品领域广泛。

 鉴于新刑诉法对证据标准的更为严格要求,各地司法机关对于打击侵犯商标权犯罪,在证据采信,定性把握方面正处于探索阶段。

 正是因为理论和实践的共同薄弱,从而导致司法机关办理侵犯商标权刑事犯罪案件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惑和分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的处理。

 二、司法机关办理侵犯商标权犯罪存在的分歧问题

 (一)证据标准不统一

 1关于商品销售价格的认定存在分歧

 2010年至2013年,侦查机关因涉案商品的价格鉴定问题撤回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8件,此类案件中具有前后两次价格鉴定。

 第一次价格鉴定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为作价依据,第二次以实际销售价格为作价依据。

 两次作价跨越罪与非罪,即以实际销售价格为依据时,未达到犯罪(未遂)的追诉标准。

 2侦查机关取证不规范

 (1)证据固定不及时、不全面。

 在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的10件31人中,有4件7人是因后期无法查找购买人核实销售价格,从而导致“非法经营数额”、“销售金额”存疑。

 这与侦查机关侦查取证过程中未能及时搜集、调取相关证据直接相关。

 (2)鉴定意见不规范。

 一是因侵权鉴定不规范、证明力弱,嫌疑人对鉴定提出异议,且价格鉴定未以销售价格作价的1件4人。

 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鉴定主体为侵权单位提出异议。

 实践中,大部分案件由被侵权单位提供证明文件证明涉案产品系侵权,对此遭到异议。

 (3)侦查机关违法取证导致关键证据被依法排除。

 如朱某某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汽车配件一案,该案犯罪嫌疑人拒绝在扣押清单上签字,侦查机关在案件审查过程中擅自转移扣押地点且未进行相关的视频录像固定,也未有犯罪嫌疑人、见证人在场见证,导致关键证据被扣押的物品是否是涉案物品产生疑问,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释进行补正,最终被依法排除,全案存疑。

 (二)罪名适用存在分歧

 2010年至2013年,检察机关改变侦查机关定性案件共9件21人。

 检察机关被审判机关改变定性案件2件8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检察机关被审判机关改变定性案件2件8人中,均是检察机关改变侦查机关定性后,又被审判机关改变定性。

 检察机关改变定性,皆是出于从一重罪考虑。

 检方认为,这两起案件中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同时也属伪劣产品,此时嫌疑人既构成假冒商标罪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又构成生产或销售伪劣产品罪,成立想象竞合犯,依司法解释应当从一重罪处罚。

 但这并未得到审判机关的认同,审判机关认为,认定伪劣产品需有相关部门关于涉案物品属伪劣产品的鉴定,而这两起案件当中均无是否伪劣产品的鉴定,因此仅成立假冒注册商品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三、司法机关存在分歧的原因

 司法机关在侵犯商标权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分歧既有法律制度与司法体制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侦查机关机关对于侦查权、检察机关对于审查起诉权与法律监督权、审判机关对于审判权等权利运用上的运行偏差等主观问题。

 (一)法律适用层面

 1司法解释繁多,且散见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侵犯知识产权罪、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了主要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虽然罪名较少,但涉及侵犯商标权的司法解释却先后多次出台。

 如200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机关《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机关《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11年1月10日最高人民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机关 侦查机关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

 侵犯商标权领域犯罪就其罪名及犯罪构成来说,较其他犯罪要抽象,且过于专业化。

 这一情况,客观上给公检法办案人员对于案件定性的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侵犯商标权案件中,法条竞合过于集中,在实践中难以把握

 在刑法分则中,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法条竞合已过于集中。

 “除本节外,我国刑法中类似本节法条竞合表现的`如此集中并不存在。” 而在侵犯商标权案件中,侵犯商标权罪又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再次竞合,显然,定性把握过于复杂。

 而就刑法理论来讲,此法条竞合又包括了包含竞合和交叉竞合,刑法理论较深奥,且存在争议。

 因此,客观上造成了公检法在办理侵犯商标权案件中有较大分歧。

 3刑法幅度明显轻缓,重罪轻判

 当今,立法和司法对于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从传统思想上看,对于保护传统的财产权、人身权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保护商标权等知识产权。

 造成刑法在量刑幅度的设置上明显轻缓。

 加之受制于侵犯商标权案件证据采集、固定、采信的限制,通常考虑选择适用轻罪罪名予以定性处罚,造成了重罪轻判的后果。

 (二)事实证据层面

 1侵犯商标权案件取证困难

 依据相关统计,依靠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的数量急剧上升,使得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异地侵害”特征,地域跨度较大。

 此类案件证据较难搜索,隐蔽性较强,查处难度大。

 且侵犯商标权案件既遂证据要求严格,因此,实际查处案件中,多以待销售数量为证据依据,以未遂定罪处罚,打击力度低。

 2侵犯商标权案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公检法在证据采信存在分歧

 此类案件多涉及商标、电子商务、物流、司法鉴定等多方面专业知识。

 要求案件的侦、诉、审相关办案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结合司法实际,现实和要求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证据采信存在分歧。

 3行刑衔接还未成熟

 修改后的新刑诉法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收集的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经过司法机关核实,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这无疑对公检法办理侵犯商标权案件给予了促进作用。

 但修改后的第十五条规定也有不足,在“行政执法中收集的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中,行政机关收集的录音、视频资料,行政机关作出的鉴定结论和处罚结论,是否属于可以被侦查、审判机关采纳的证据修正案没有明确规定。

 如果立法不能明确那些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不能使用,实践中可能引起混乱。

 (三)司法官层面

 公检法职能定位不同,造成执法理念差异,导致在办案过程中存在分歧。

 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检法机关不同的职权,客观上造成了公检法机关执法理念的差异。

 从司法主体本身特质而言,存在着司法官主体的社会性与司法价值的神圣性之矛盾,也存在着司法主体个体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矛盾。

 因此,对于此类公检法的分歧存在是客观的,也是符合规律的。

 四、侵犯商标权犯罪司法分歧的化解机制

 (一)正确认识分歧,树立正确的司法观念

 司法机关的分歧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如立法的庞杂,司法关机职能定位的差异等。

 尤其侵犯商标权犯罪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如果一味的强调消除差异,忽视个案特点,并不现实,且可能会出现司法审判的僵化。

 因此司法机关要正确认识分歧,深刻剖析分歧的原因,在执法的技术层面日臻成熟,在刑法理论及实践方面求同存异,树立正确的司法观念。

 (二)统一证据标准,确立法律权威

 司法实践证明,现今对于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证据收集、采信、性质认定、以及量刑,大多依赖于司法机关办案人员的自由裁量。

 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极速增长与司法的正确适用已经不相匹配,亟需立法、司法给予相对统一的标准。

 (三)提高司法人员业务素质,更新法律理念

 为应对侵犯商标权犯罪的专业性,要提高司法人员专业素质,促进司法人员接受现代刑法及诉讼法思想,更适应现代法律思维方式知道办案。

 (四)加强法律监督,实现相互制约

 进一步协调公检法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在清晰司法关机职能定位的差异下,更细致合理分配权利,司法机关之间建立有效沟通、协调、监督机制,将法律监督深入实处,真正实现相互制约。

 注释:

 ①本文中涉及一切数据,皆是来源于北京市某区检察机关2010年至2013年办理的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情况分析统计。

 ②王烁论我国刑法中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法学论丛2011(2)

 ③单其满简析新刑诉法对证据制度的修改经济与法2012(7)

 ④朱小琼法的价值与法官个性的冲突与和谐出版信息不详

 侵犯商标权犯罪特点的区域性实证2

 [摘 要]2010年至2012年B市C区侵犯商标权犯罪逐渐呈现出销假比例增大、侵权手段多样、形式更加隐蔽、金额愈发巨大、区域特征明显、销售网络化、国际化及伴随职务犯罪等一系列特点。

 目前司法及行政机关应当从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监管强度、增加协作水平、组建专业队伍等方面强化工作,提升保护商标权水平。

 [关键词]知识产权;商标权;犯罪特点;实证分析

 B市C区汇聚了CBD、奥运、电子城三大功能区,占据了全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中的半壁江山,拥有114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他国内外大中小企业更是不计其数,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

 由于B市C区在首都商务、金融与文化方面的核心地位愈发明显,区域内商标权的保护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2010年至2012年,B市C区检察院共办理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95件220人。

 总体来看,三年来B市C区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呈现指数增长趋势。

 一、近年来B市C区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特点

 通过对近年来B市C区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的分析,该类犯罪逐步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重点罪名非常突出,“销假”比重愈发增大

 2010年至2012年B市C区检察院受理的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涉及的罪名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生产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

 其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约占总受案数的78%,假冒注册商标罪约占19%。

 可见,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B市C区侵犯商标权犯罪适用的重点罪名。

 但近年来“销假”比重增长明显,已成为带动B市C区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整体数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侵权产品种类丰富,侵权手段愈发多样

 在侵权产品种类上,大体可以分为五类:食品保健类、家装清洁类、箱包服饰类、体育器材类、汽车配件类。

 名牌箱包服饰仍是侵犯商标权犯罪的重灾区,名牌汽车配件类产品则成为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新热点,其次是名牌酒类产品。

 在侵权手段上,因产品种类不同,手段也各有不同。

 总体来看,侵犯名牌箱包服饰类商标权案件虽然比重较大,但侵权手段仅限于实施销售行为;汽车配件类中,除仅直接进货销售的外,大多采取在非正品配件上贴证、喷标、烫标等方式进行假冒;食品保健类中,假冒名酒案件比重最大,手段大多采取回收真包装,然后用原浆勾兑或直接用次等酒进行灌装封标;家装清洁类中,虽然假冒名牌家具的大多并不在仿制的家具上附着商标,但常会采取将注册商标用于交易文书等手段。

 (三)国际知名品牌是主要侵犯对象

 2010年,侵犯国际品牌商标权案件占比为667%,2011年为682%,2012年为906%。

 2010年至2012年侵犯自主品牌商标权的占比分别为333%、318%和94%。

 从品牌来看,被侵犯的国际商标主要有:“香奈儿”、“爱马仕”、“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奔驰”、“宝马”、“轩尼诗”、“杰克丹尼”等国际一线知名品牌;在国内商标方面,主要有:“茅台”、“五粮液”、 “娃哈哈”、“燕京”、 “奇瑞”等国内产业龙头产品。

 (四)共同犯罪比例较高,涉案金额愈发巨大

 2010年至2012年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比例接近50%。

 其中,三人以上团伙犯罪约占18%,并且夫妻、家族式、同乡式共同犯罪现象多有出现。

 同时,由于各共同犯罪人分工配合,密切合作,涉案金额往往巨大。

 如孙某等3人假冒名牌洋酒、葡萄酒一案,3人分工制作、销售假冒名牌洋酒、葡萄酒共计70余万元;再如何某某等假冒汽车配件案,涉案13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生产、销售假冒名牌汽车玻璃达160余万元。

 (五)犯罪形式更加隐蔽,打击难度愈发变大

 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增强,行为人之间多采用单线联系,遥控指挥,频繁变换****,很难抓到主犯和上下线人员。

 作案地点隐蔽,多设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偏僻地段,窝点分散且经常变换,原材料存储地、半成品加工地、成品生产地、仓储地通常不设在一个地方,增加了打击难度,很难“一锅端”。

 且案值常难以彻底查清,行为人使用假名、做假账或者不做账的情况普遍。

 (六)犯罪区域特征明显,重点区域辐射效应愈发显现

 随着重点地区某种商标侵权活动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向周围区域产生了一定的辐射效应。

 如假冒汽车配件类案件,多案发于汽配城内,但通常行为人会选择附近隐蔽性更好的出租房作为假冒配件的制造和储藏地。

 (七)大部分侵权产品“南产北销”,“上游”打击愈发乏力

 近年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比重持续攀升,背后所反映的正是上游犯罪的日益猖狂。

 超过半数案件中的嫌疑人供称侵权产品或侵权商标、包装来自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区。

 本地司法机关在对销售行为实施打击后,对上游犯罪的打击却往往力不从心,收效甚微,这也导致了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持续高发,屡禁不止。

 (八)生产更加智能化,销售愈发网络化、国际化

 近三年B市C区侵犯商标权犯罪中,有许多属智能型犯罪,涉案侵权产品技术含量高,造假设备先进,有的假冒产品的外观、质量、装潢等与真品几无区别甚至更好。

 如朱某某等销售假冒汽车配件案件中,所起获的侵权产品经多家4S店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辨认,均认为绝大部分与正品相符。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通过互联网销售侵权产品的行为逐渐增多,并且发展迅速。

 如刘某、李某销售假冒名牌服装案,就是通过“淘宝”网店大肆对侵权产品进行销售,买家遍布全国各地,取证工作困难。

 同时,侵权产品的销售还呈现着国际化的趋势。

 如夏某某销售假冒耐克、阿迪达斯服装案件中,嫌疑人供述称购进的1500件货品都是俄罗斯客人订的,全部发往俄罗斯地区;再如发生的数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中,行为人多为导游出身,且多为朝鲜族,定期通过其他导游向店内带来自韩国、日本的旅行团,将侵权奢侈品集中销售给这些外国游客,牟取暴利。

 (九)伴随职务犯罪,社会影响愈发恶劣

 B市C区部分大型销售市场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市场监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收贿赂赂,为部分商户销售侵权商品的行为提供便利。

 由于B市C区人口密集,国际企业、媒体、游客众多,案发后,往往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如被告人汪某某等4人犯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一案中,行为人身为市场管理人员,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商户索取贿赂,为商户销售侵权商品打开方便之门。

 同时,该4人还在市场地下三层一仓库内,向市场商户销售假冒“路易威登”、“古驰”、“香奈儿”等国际奢侈品牌商品,案值巨大。

 案件引起国内外媒体、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犯罪特点的成因分析

 造成近年来B市C区侵犯商标权犯罪呈现出以上特点的原因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需求大,非法利润高

 对高额利润的追逐是侵犯商标权犯罪屡增不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现实社会中,大众还没有形成保护商标权的舆论氛围,部分消费者往往因侵权产品“又大牌又便宜”而趋之若鹜,而知假买假者也不会受到任何受法律制裁,乃至道德谴责。

 这无疑为侵犯商标权犯罪提供了市场和土壤。

 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则必然推高非法利润。

 (二)犯罪成本低,刑罚威慑力不足

 犯罪成本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较于正品的生产成本低。

 有的产品仅仅是换了个包装,贴了个商标,有的甚至仅是在交易文书上冒用了一下某名牌商标的名称。

 二是处罚成本低。

 犯罪手段提升,侦查难度增大,大量的市场需求,常导致一些犯罪行为难以及时被发现、犯罪证据难以及时被收集固定,司法机关对犯罪数额的认定也往往远低于犯罪分子所实际获得的非法利益,即使被判刑,通常刑罚也较轻。

 这使得犯罪分子往往选择铤而走险。

 (三)行刑衔接不畅,打击合力不足

 有些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重民轻刑”的倾向,往往“以罚代刑”、处罚不力,未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导致对行为人达不到应有的震慑,对社会也未起到一般预防的作用,形成巨大犯罪黑数。

 此外,“南产北销”体系下,异地司法协作困难,上游犯罪得不到有效抑制,难以从源头上遏制犯罪链的形成。

 (四)相关部门监管失位,市场监管主体自律性不足

 工商部门注重形式审查,忽视对真实运营情况进行跟踪监管。

 商标权保护部门通常也只进行阶段性、突击性巡查,而未对商标侵权高危产业、高发区域形成常态检查。

 部分区域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部分大型市场的监管人员自律性不足,受经济利益驱使,对有些侵犯商标权的违法犯罪行为采取漠视、放纵的态度,有的甚至索取、收贿赂赂,为行为人提供帮助或共同实施犯罪。

 三、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加大普法力度,构建群防群治网络

 商标权保护部门和相关普法主体可以通过新闻媒介、社区宣讲等方式,广泛进行关于保护商标权的法律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保护商标权的意识,自觉远离侵权产品。

 同时,适时进行案例警示教育,鼓励有奖举报,引导公众自发自觉参与打击侵权活动,形成B市C区共同打击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联防网络。

 (二)增加监管强度,做好行刑衔接工作

 市场主体首先要做好自我监管,增强市场管理人员自律性。

 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形成巡查常态化,对商标侵权高危行业和重点产业建立企业守法档案,实行跟踪监管。

 司法机关应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建立侵犯商标权犯罪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市场动态信息的收集,快速处理和反馈举报线索。

 (三)增强司法协作,对产、运、销各环节实施全面打击

 应加快健全异地司法协作机制的步伐,实现异地犯罪信息实时共享,联合行动同步开展,并在重点地域间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对侵犯商标权犯罪的产、运、销各环节形成全面同步打击。

 (四)组建专业队伍,实行专业化办案模式

 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多案情复杂,法律问题多,办案专业性强,因此可以考虑选任业务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专业化办案小组,对侵犯商标权案件实行专案专办,保证办案质量和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3756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1
下一篇2024-02-21

随机推荐

  • 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

    妮维雅这个品牌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家的洗面奶,还经常被拿来和其他的护肤品牌做比较,比如说欧莱雅这个品牌,因为欧莱雅的护肤产和妮维雅一样也是有男士和女士的,那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1、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

    2024-04-15
    28400
  • 《妮维雅100年呵护肌肤》在办100年诞辰答题活动赢奖金吗?10658880是什么信息台?

    10658880是中国移动12580提供的消费资讯类彩信杂志服务《12580生活播报》,由7种不同内容定位的刊物组成:财富生活、去处活地图等。订制:发送98到10658880或拨打12580开通退订:发送QX98到10658880或发送00

    2024-04-15
    22300
  • 男生沐浴露哪个最好用

    男士沐浴露有很多品牌和种类,各自有不同的功效和适用场景。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且适合男性使用的沐浴露:AXE黑木香男士沐浴露:AXE系列沐浴露推出多种款式,其中黑木香是最受欢迎的一款,散发出烟熏木质的清新味道,能够让皮肤保持滋润柔软。NIVEA

    2024-04-15
    20500
  • 国产好用的精华液推荐

    国产好用的精华液推荐如下:1、自然堂凝时鲜颜肌活修护精华液。2、百雀羚水嫩精纯肌底精华液。3、相宜本草丹参清痘精华液。4、御泥坊光感璀璨皙妍精华液。5、羽西净萃悦白盈透精华液。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精华液?观察精华液的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肤质的

    2024-04-15
    23800
  • 妮维雅防晒霜哪款好用?妮维雅防晒霜哪个好用?

    很多人应该都用过妮维雅的产品,妮维雅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品牌,它们家的男士洗面奶很受欢迎,现在它们家的唇膏是比较火的,价格不贵而且很好用,夏季当然也少不了防晒霜,妮维雅也是有防晒霜的,那妮维雅防晒霜哪款好用?妮维雅防晒霜哪个好用?1、妮维雅防晒

    2024-04-15
    8300
  • 川奈之汀护肤品怎么样

    挺好的。1、川奈之汀护肤品采用纯天然植物成份,不含香精香料。2、川奈之汀护肤品通过敏感皮肤测试,按照欧洲制药标准生产。3、川奈之汀护肤品所含舒缓敏感肌肤药理成份能够切实解决肌肤问题。

    2024-04-15
    15900
  • 妮维雅活力清新爽身气雾

    是一款活力清新爽身的气雾,令肌肤持久保持干爽舒适,令人感受妮维雅始终如一的温柔呵护,鳄梨萃取物,香体同时为肌肤提供滋养。带来一整天的清新感受。有效止汗长达24小时。散发爽朗清新的柠檬草香气,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滋润呵护腋下肌肤。不含酒精,任何

    2024-04-15
    15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