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加布里埃·香奈儿出生于法国的索米尔,母亲在贫民院工作并在那生下了她。(但Chanel声称她出生于1893年且出生地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奥弗涅)是一对法国贫穷的未婚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她的父亲是来自塞文山的杂货小贩,母亲是奥弗涅山区的牧家女。
实际上,关于她身世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加之香奈儿至死竭力回避和掩饰,就更使她的出身蒙上一层迷雾。
1889年,在她六岁时母亲离世,父亲更丢下她和4个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妈抚养成人,儿时入读修女院学校(Convent School),并在那儿学得一手针线技巧。
1905年,在她二十二岁那年,她当上“咖啡厅歌手”(Cafe singer),并起了艺名 “Coco”,在不同的歌厅和咖啡厅卖唱维生。在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后结交了两名老主顾,成为他们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国工业家,另一名是富有的军官。
1910年,Coco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女装帽店子 (millinery shop),凭着非凡的针线技巧,缝制出一顶又一顶款式简洁耐看的帽子。她的两名知己为她介绍了不少名流客人。当时女士们已厌倦了花巧的饰边,所以 Chanel简洁、舒适的帽子对她们来说犹如甘泉一般清凉。
1911年,短短一年内,生意节节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气质更时尚(fashionable)的Rue Cambon(康明街区),至今这区仍是Chanel总部的根据地。做帽子绝不能满足Coco对时装事业的雄心,所以她进军高级定制服 (Haute Couture)的领域。
1914年,可可·香奈儿开设了两家时装店,影响后世深远的时装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诞生。
扩展资料
半上流社会”女人
终其一生,香奈儿**都对自己出身百般掩饰、讳莫如深。1883年,在法国索米尔乡村,一对贫困男女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取名为嘉柏丽尔·香奈儿。
12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将香奈儿和妹妹送到专门收留孤女的修道院,从此无影无踪,以至于日后,“孤儿院”,也成为香奈儿最不愿意提起的词之一。
香奈儿是个不甘贫贱的女孩,她不想成为母亲那样的女人,蹲在路边,贩卖小商品,向路人展示着所有的苦楚。
成年后,香奈儿离开修道院,到穆兰城一家针织品店当店员,心高气傲的她,显然不甘心蛰伏于此,便去一家咖啡馆驻唱,起初,她只会唱两首歌《公鸡喔喔叫》和《谁瞧见了可可》……
但很快,她的灵巧、可爱,获得了观众们的赏识,只要是她站在台上,“可可”(COCO)、“可可”的喝彩声,便此起彼伏。
-加布里埃·香奈儿
书籍 :《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字数 :516
评价一个女性是否成功,有很多衡量标准,比如,看她是否有理性的智慧,是否经济独立等。本书讲述了香奈儿从一个出身贫寒的小女孩,逐渐成长为时尚大咖的传奇故事。
001 可可·香奈儿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农家。12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她和姐姐被父亲送进了孤儿院。在这里,她学会了缝纫的技能,也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观念。
002 通过不断创新,香奈儿设计出适合战争时期的针织外套、直筒裙和素静的水手衫,还推出了香奈儿5号香水。
003 香奈儿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成功地打入好莱坞,把她的时尚潮流带到全世界。她特立独行地为女装添上一点男人味道,自己也剪短发,穿黑裙,为的是让女性更加舒适自由。
004 童年的悲惨遭遇造就了香奈儿决不妥协的性格,在面对迪奥的冲击,香奈儿以70岁高龄重返时尚圈,不停地创造奇迹。她在经济上和思想上保持独立,不依靠男人,才有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005 香奈儿一生都对爱情充满期待,她一生从未结过婚,也从来没有缺少过男人对她的爱慕和支持。对她来说,男人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是打发寂寞的消遣,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史中,唯一不变的是她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欣赏。
香奈儿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活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