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尼赛思大家可能会感觉有一点陌生,但是说起捷恩斯好像就熟悉一点了,没错,捷尼赛思就是韩国现代汽车旗下的豪华品牌,之前叫做捷恩斯。
3月30日,捷尼赛思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发布了全新的中大型轿车G80,并在韩国市场正式上市,并将于下半年陆续登陆海外市场,这其中也会包括中国市场。韩国市场G80起步价格为524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04万元。
其实早今年一月的时候捷尼赛思刚刚发布了旗下的首款SUV车型GV80,该车定位中大型SUV,前脸采用了"The Quad Lamp"家族式的设计当时看起来相当惊艳,而昨天发布的G80也采用了相同的家族设计风格,大尺寸盾型中网搭配两侧细长的分体式的大灯,让G80看上去充满高级感和未来科技感。不同的是,银色中网取代了SUV车型的封闭式下格栅,前脸部分长度明显增长,整体效果更为运动。
车身的侧面是G80最美的角度,整体上保留了概念车的设计,采用了溜背式造型,搭配上上一条贯穿车头车尾的腰线使车辆尾部的视觉效果更低矮,如果只看车尾部分会甚至会以为这是一台定位年轻运动的车型。
此外,新车在翼子板处设有两条LED灯带,与前大灯造型相呼应。新车车尾采用分体式尾灯组设计,依旧为家族式风格,同时搭配双边共两出排气设计,排气口采用了长方形的设计,尺寸不小视觉效果出色。另外轮毂方面与SUV车型GV80的设计类似,20英寸的五辐轮毂,样式上并不新颖,但粗壮的造型与宽大的车身搭配更显大气。
车身尺寸方面,全新捷尼赛思G80是标准的中高级车身材,长宽高分别为4995mm、1925mm、1465mm,轴距3010mm;相比标准轴距宝马5系的4954mm、1868mm、1489mm和2975mm,在轴距方面略有优势。
内饰方面第一感受就是宽大,设计师为了营造这种感觉用了大量的横向线条,整个中控台层次感很强但并没有显得凌乱。作为豪华品牌用料自然也不马虎,均采用高级的木材,皮革,金属等材质对中控台,门板,座椅等地方进行包裹。
高级感有了科技感也不俗,G80搭载了一块悬浮式145英寸中控屏以及123英寸3D数字仪表盘,中控屏还搭载Genesis公司的"触摸式"信息娱乐控制系统,并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
安全配置方面G80相比上一代车型有了很大的提升,捷尼赛思为这款新车提供了10个安全气囊、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盲点防碰撞等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全新G80所配备的高速驾驶辅助系统可允许汽车在转向信号灯提示时自动改变车道。
在动力系统上,全新G80没有使用老款车型中的33T和38L发动机,并放弃了顶级车型上的50L V8发动机。新车提供了25T L4和35T V6两款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223千瓦和279千瓦,峰值扭矩分别为421牛米和530牛米,与之匹配的是8速自动变速箱。在美国以外的市场中,全新G80还有一台使用22T柴油发动机的车型可选,这款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54千瓦。驱动系统方面,两种排量车型均提供后驱和四驱版车型,这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据悉,2020年捷尼赛思将带着这款新车与SUV产品回归中国市场,这款轿车未来的主要竞争对手锁定在宝马5系、奥迪A6、沃尔沃S90等车型。如果价格真的能控制在30万左右,那么这样一款年轻运动范的中大型豪华轿车肯定会给车市带来新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起亚凯酷公布预售价的那天晚上,我的微信一直响个不停,至少有三个群在讨论着这款车。
一位刚订了领克03的朋友私信我:“那个新K5好像没比我的车贵多少哦,一款合资B级车卖这个价,到底行不行啊?”
这位朋友并不是真的想了解凯酷,而是想借机表达自己对韩系车的看法。在他眼中,中国品牌无论产品还是技术,都已全面超越了韩系车。
我没有正面回应他,只说了句:“你试驾过就有答案了。”
其实不光是这位朋友,我们身边很多人都低估了韩系车。而我始终认为,韩系车的实力,恐怕不是中国品牌车企一时半刻能超越的。在试驾完凯酷之后,我的想法得到进一步的肯定。
更有技术含量的设计
在当今的车市里,设计,开始变得没那么珍贵了。
不是吗,只要拥有一个出色的外籍设计团队,一个中国品牌的设计水平可以在两到三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对于一个合资品牌而言,要造一款设计好的车,还有难度吗?
凯酷采用了起亚最新的设计语言。
确实,纵观整个市场,要找到一款能称得上“丑”的车还真不容易,消费者很难通过线条轮廓来判断一款车的设计优劣。对此,车企必须用一些更有技术含量的手段来呈现自己的设计功力。
起亚采用的,是门槛最高的方式——通过平台的进化来优化设计。
凯酷的车身造型透露着一股“锐气”,这种气质,不仅体现在细节部分的设计,更体现在整车的姿态。
凯酷基于现代起亚集团全新i-GMP平台打造,是这个采用这个平台的首款车型。短前悬、长后悬、低重心、长轴距是i-GMP平台的车身结构特征,使得凯酷有着类似后驱轿跑车的车身姿态。这种姿态,是很难通过轮廓线条或外观饰件来营造的,这是一种融入功能性的高水准设计。
全新的平台,让凯酷拥有更跑车化的车身姿态。
更短的前悬,意味着前轮更贴近车头两侧,这对转向响应有一定的帮助;更低趴的车身设计,不但更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还对操控性有显著的提升;而更长的轴距,则能显著优化车内空间布局。
采用溜背设计的车很多,一条 U形镀铬饰条,让凯酷的辨识度提升不少。
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乘坐空间的刚需,东风悦达起亚对凯酷进行了加长处理。与海外版车型相比,国产版车型的身长度增加了75mm,达到4980mm,轴距则加长了50mm达2900mm,接近C级轿车(中大型轿车)的标准。与同级B级轿车相比,凯酷的车身长度有着绝对领先的优势,由此带来的,是优于同级车的乘坐体验。
与日系竞品相比,凯酷的长度和轴距都有很明显的优势。
比日系车更懂中国人
由长轴距带来的空间优势,是那些通过缩短后排坐垫、减少靠背倾斜角度来“偷”空间的车型所不能比拟的。凯酷的后排乘坐舒适度极高,它的填充物料柔软度适中、包裹的皮质也足够细腻,腿部空间不用多说,横向空间也十分充裕,再加上由全景天窗带来的开扬感,还真有点坐在行政级轿车上的感觉。
充裕的空间,是营造高级感的前提。
无论一款车看起来有多运动,空间是绝对不能丢的,这是家用车在中国市场的生存法则。毕竟,中国消费者大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购车的,一款能让家里每个人都感到满意的轿车,才有资格成为一款优秀的家轿。
没想到,在这方面,韩国人比日本人更懂中国人。
凯酷的后排乘坐舒适性已堪比行政级轿车。
凯酷的后排固然舒服,但我的关注点很快就被前排中控上的连体式双123英寸屏幕吸引了。并不是说这种屏幕设计有多稀奇——不少中国品牌车型都用上了,而是在主流合资B级轿车范畴里,采用类似屏幕设计的,除了凯酷还真找不到第二款。
连体式屏幕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能节省中控台空间,信息显示更直观,减少驾驶员视线转移角度等。当然,对于更多的消费者而言,让车厢看起来更具科技感才是最重要的。
凯酷搭载的是一套很接地气的车载系统:百度智能互联30。具体功能不用多说,像QQ音乐、百度导航、喜马拉雅FM等常见的应用都在里面了,基本上,手机有的功能,这套系统都能实现了——微信除外。
仪表盘有多种主题模式可以切换,实景天气效果的界面很有想法。
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一样,一套车机系统好用与否,与应用程序的多少没太大关系,反应速度才是最关键。而这,正是凯酷的一大优势。
应用程序多少不重要,好用才是关键。
当进行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时,如切换界面、进入应用、选择歌曲等,这套系统的流畅程度让我十分满意。同样,它的语音交互系统也有着极高的识别度和反馈速度,这让我更乐意去使用它。相比之下,目前很多合资车所搭载的语音交互功能都只是摆设。
驾乘感受最能体现技术实力
凯酷所搭载的两套动力系统都有很大亮点。20T+8AT的组合有着177kW、353Nm的动力储备,比大多数非豪华品牌B级轿车都要强。15T+7DCT的版本动力稍弱,但也有着125kW、253Nm的输出,这款15T发动机还采用了全球首创的CVVD(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期技术),能在奥拓/阿特金森/米勒三种循环中实现无级循环,不但能提升动力,还能优化能效和排放。
我们试驾的是20T版本,它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爆发感有多强,而是绝佳的平顺性。越是温柔驾驶,越能感受到这台发动机与变速箱的默契。稍微深踩油门,就能获得十分饱满的动力输出,转速还没超过2500rpm,已能提供足够的动力进行超车。
即便有着强大的动力储备,凯酷也不急于表现,平顺、柔和的输出是它最显著的驾驶特性。
8AT变速箱的平顺性做得相当出色。
稍有遗憾的是,转速处于3000rpm以上时,发动机传到车内的噪音会略显粗糙,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驶高级感。作为弥补,它的路噪和风噪都控制得比较好,避震系统也是倾向舒适的调校,日常驾驶时,它会是一款十分称职的家用轿车。
激烈驾驶时发动机噪音较大,这是凯酷的一个小缺点。
轴距加长了,悬架也较为舒适,这是否意味着毫无操控性可言?
论操控的凌厉感,凯酷或许比不上某些运动倾向的A级轿车,但论操控轻松感,它可是专家。
转向系统,是感受车辆操控最直接的途径。凯酷的转向比设置得比较大,这使它拥有更为灵敏的转向表现,配合低重心的车身以及经过优化的前后悬架,无论是紧急变线还是快速过弯,车身都能快速响应驾驶员的意图。
凯酷的驾驶辅助系统可以根据弯道大小计算出最佳通过速度,让驾驶更为安全舒适。
要营造轻松的驾驶感,当然少不了一套高效的驾驶辅助系统。凯酷搭载达到L2+级别的ADAS(辅助驾驶系统),配有雷达、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
与常见的L2级辅助系统相比,其车道跟随功能主动性更强,高速行驶时可以将车辆牢牢稳在车道中央,不会出现“走S线”的情况。另外,它的ACC功能还可以根据导航限速实时调整车辆速度,可以看作是一个防违章神器。
小鹿点评:
了解过凯酷的产品实力之后,是时候来探讨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都说不能低估韩系车,那究竟它们的实力主要体现在哪里?
是动力系统还是车身平台技术?抑或是智能化技术?在我看来,对中国市场的洞察力,才是他们真正强大的地方。
在凯酷身上,能看到不少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东西,比如加长的车身、本土化的车机系统、舒适导向的底盘调校风格、丰富的驾驶辅助系统等,这都是中国消费者最乐意看到的。凯酷作为一款合资车,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不但都强于同级竞品,甚至还比某些中国品牌车型做得更好。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价格,这样的B级车,不但不能低估,每个合资牌还得认真对待它。大家对韩系车的固有印象,是时候要改变了。
文 | 超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前,现代旗下高端品牌捷尼赛思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中型SUV—— 捷尼赛思GV70。新车将率先在欧洲市场销售,主要竞争对手有奥迪Q5、宝马X3、奔驰GLC等。
捷尼赛思GV70采用了捷尼赛思家族化设计,编织状盾型格栅采用了镀铬涂层。扁平细长的分体头灯视觉上十分个性,灯光采用LED光源。
车身侧面捷尼赛思GV70线条圆滑,视觉上拥有一定的轿跑效果。粗壮的C柱设计十分有趣,巧妙的将后排小窗与车窗分离,营造出更加修长的视觉效果。
车尾部,捷尼赛思GV70较为圆润。平直的尾灯让人过目不忘。车尾包围呈现上扬趋势,双边共两出的多边形排气尺寸夸张,镀铬的加持让其拥有一定的豪华运动属性。
内饰方面,捷尼赛思GV70充斥着未来感。大量的圆滑元素和皮革的应用营造出优雅的氛围。宽辐的两辐式方向盘视觉上十分稳重。从官图可以看出新车不仅提供全液晶仪表和大尺寸中控屏,空调控制区同样也采用屏幕显示。换挡方式,GV70采用旋钮式换挡。
除了豪华风格的设计方案,捷尼赛思GV70还提供了运动风格设计。运动版车型采用了熏黑包围、大尺寸的五辐轮毂、双边共两出的炮筒排气。同时内饰方面也采用了Alcantara材质包覆,方向盘采用了三辐式方向盘。
捷尼赛思GV70将与捷尼赛思G70共享纵置发动机平台打造,海外版本提供20T汽油发动机、33T汽油发动机和22T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252马力、370马力和202马力。
2003年,现代汽车发布了Genesis概念车。这是一款采用后驱/四驱形式的豪华四门轿车。经历了4年的设计研发,2007年Genesis正式上市,作为轿跑车型的Genesis Coupe在2008年也正式登陆市场。
Genesis是现代汽车试探豪华市场的第一步。随着技术积累与沉淀,2015年现代汽车宣布独立Genesis豪华品牌,并推出首款车型——Genesis G90。G90实际上就是换代后的现代雅科仕,其竞争对手主要为奔驰S级、宝马7系和雷克萨斯LS。
品牌阵容需要得到扩充,2016年Genesis推出第二款车型——G80。G80的前身就是在2007年推出的现代Genesis。随后2017年Genesis品牌继续推出了入门产品G70。
Genesis品牌在北美市场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美国汽车可靠性排行榜上,Genesis一路赶超保时捷和雷克萨斯登顶榜首。2020年,Genesis品牌再次被JD Power评为北美最可靠的汽车品牌。
在现代Genesis车型推出后的第二年,现代集团就积极的将这款鼎力之作引进了中国市场。但由于命名与日产骏逸(Geiss)过于相似,Genesis更名为Rohens,中文定名劳恩斯。Genesis Coupe随后引入中国市场也改名为Rohens Coupe即劳恩斯-酷派。几年后,日产骏逸停产,劳恩斯借助换代的机会再次更名为Genesis即捷恩斯,而劳恩斯-酷派未能等到改名就正式停产。
改名后的捷恩斯在中国市场销售了几年,但3780万-6488万的售价注定让它成为一款小众车。几年后捷恩斯停产,韩系高端在中国市场的旅途告一段落。
2019年10月,独立出来的Genesis品牌正式宣布将进入中国市场,并定名为捷尼赛思。同年11月,捷尼赛思携G90和两款概念车参展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近两年,捷尼赛思品牌迎来了爆发,多款车型的连续发布吸引了不少目光。随着旗下车型逐渐丰富,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可能将会有新的动作。但阔别多年,韩系高端的再次回来,消费者们能否接受还要打个问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前,捷尼赛思官方全球发布旗下第二款新车—— 捷尼赛思GV70,新车将率先在欧洲市场销售,主要竞争对手有奥迪Q5、宝马X3、奔驰GLC等。
从外观上来看,捷尼赛思GV70共有两种外观风格,分别是普通版和运动版。
其中,GV70普通版延续了捷尼赛思家族式的设计风格,外形大气豪放,前脸搭载标志性的钻石型进气格栅,内部采用黑色网格装饰,新车两侧的前大灯采用分体式设计。
在车身侧面,GV70的C柱和D柱都进行了特别设计,较大的倾角带来更流畅运动的视觉感,车顶线条流畅,腰线也非常动感。
新车尾部,GV70的尾灯采用双LED横向灯带设计,与尾部造型巧妙融合,并呼应了前大灯的设计,看上去非常时尚。
与普通版车型相比,GV70运动版在车身上增加了运动化套件,造型细节上也进行了调整,例如前脸雾灯处的造型开口更大,黑色保险杠更硬朗,尾部配备圆形双排气管,下方还设计了黑色扩散器,车身下围嵌入了黑色装饰条,进一步提升了新车的运动感。
内饰上,GV70车内采用了复古和现代两种风格的设计,大量圆形和椭圆形元素的运用,使其看起来个性十足。
另外,GV70搭载了悬浮式中控屏、旋钮式换挡、前碰撞预警、盲区监控、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基于导航的智能巡航控制(可自动降低弯道速度)、智能限速辅助系统、公路驾驶辅助系统II、指纹认证系统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新车的科技感。
动力系统方面,GV70采用的是后驱平台打造,分别搭载了25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35TV6双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以及22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其中,2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224千瓦,峰值扭矩为422牛·米;35T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280千瓦,峰值扭矩为530牛·米;22T柴油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210马力,峰值扭矩为442牛·米。
传动系统上,GV70全系匹配8AT变速箱,并为消费者们提供了两驱/四驱可选。
国内车市在豪华车市场上依旧处于增长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难怪韩系豪华品牌捷尼赛思在首次入华失败后,会选择二次入华。
如果GV70在国内上市销售,其对手将是实力颇强的奔驰GLC、奥迪Q5L、宝马X3等老牌德系豪车。对一款新车来说,有这些车型做对手,身上所担负的压力可不小。
再说几句
纵观捷尼赛思此前在国内的销量,我们可以看出,似乎消费者们并不太认可这个韩系品牌。当然,这也是大部分韩系车面临的尴尬现状。
总的来说,捷尼赛思的优势在于其独有的风格造型,但缺点则在于其没有口碑基础、也没有较强的品牌认可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如今消费者购车首要因素就是空间,轴距要长才能保证后排的腿部表现,才能确保乘坐舒适度,虽然这话不至于绝对,但相对来说的确是车越大越好。但是你还记得当年风靡街头小巷真正的国民神车——奇瑞QQ吗?
做小车起家的奇瑞,当年这款QQ定位微型车,尺寸356416201527mm,轴距只有2340mm,光看数值都难以想象这是一辆5座车,但当年别说5个人,经常会有坐6个人的情形,奇瑞QQ也能应对(当然,超载是不对的)。现在QQ下线了,各种新车虽然大了,却再也没有那种感觉了……
国产自主品牌并不是近年来才开始向高端化迈进,当年吉利也曾推出过跑车,名叫美人豹。能看到不少经典车型的身影,早期国产车刚起步的时候有模仿和借鉴的行为。
虽然现在看有年代感,但当时极具包裹感的座椅,还有DVD影音喜用以及倒车雷达、电动后视镜、门窗还有车载小冰箱,这些配置都极大程度上体现了该车的便捷舒适性,也让美人豹车如其名,极具魅力。
韩系品牌现代也曾经推出过一款跑车,叫做酷派(不是手机那个酷派)。对标当时的福特Probe以及马自达的MX-6等车型,也曾经有过畅销抢手的时期。
双门轿跑造型非常动感,颜值一贯是韩系车的强项,空间媲美中级车,后排因为溜背造型问题,头部空间表现不够出色,但出色的操控和丰富的配置也曾让它风靡一时。
虽然还有桑塔纳这个名字,但是经典桑塔纳的确是停产了。现如今提起桑塔纳,对很多年轻消费者来说,只是一款大众A级车而已,但是对很多老司机而言,是一代经典的代名词。
当年桑塔纳叫普桑,从1980年代开始,靠着出色的空间表现和可靠的品质就迅速风靡全国。当年的普桑是一款B级车,尾灯造型很有设计感,方正的线条也很有辨识度,至今也有一些车型继续活跃在街头,也曾是不少人驾校的第一辆车,很有情怀。
大众还有一款停产的车型,至今也难以取代,就是这款名叫辉腾的豪车。该车上市对标奔驰S级等旗舰型豪车,采用了A8和宾利的同款平台,用料和做工都极为考究,还搭载了W12发动机,绝对对得起它的售价。
也开启了“大众标下有字母”的新称号,不过事与愿违的是,消费者并不买单,销量表现不够出色,至今只能活跃在各大段子中。
锐志这款车不少新手可能有些陌生,印象只停留在即将停产的时候,被刷屏的“20万级别唯一一款后驱V6车”留下的深刻印象。
其实对年轻消费者来说,锐志的确是非常推荐的选项,20万级别中锐志是唯一一款后驱车,并且还有V6发动机,颜值在线,动力强劲,是不少运动豪车的劲敌。不过因为排放标准的问题,锐志也退出了舞台。
现如今的马自达是一个小众品牌,月销量在两万上下,走量的车型是马自达3昂科塞拉,当年的马自达,至少是马自达6的名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妥妥的爆款产品。
可以说从那时候起,红色就和马自达有密切的关联。马6退市主要是为了给阿特兹让路,不过从目前来看,阿特兹在影响力和销量层面,都不能和当年的马6相比,这对忠实粉丝来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