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经典案例有哪些?2016年事件营销经典案例盘点:
1PAPI酱 从“2200万”到与罗胖低调分手
2016年4月,在由罗辑思维主导的「网红PAPI酱广告资源招标会」上,上海丽人丽妆以2200万元拍下,被认为“创人类历史上单条视频广告最高纪录”,PAPI酱成为史上最贵网红。
——美生康贝网络整合营销机构
然而,随后的质疑声中称,这场招标会其实是一场“阿里家宴”而已。而就在几天前,罗辑思维从papi酱撤资,低调分手,表示将全力做新产品“得到”。这所有的一切,不管是不是联合炒作,但这次史无前例的自媒体网红标王拍卖,已经载入中国互联网的营销界史册。
2深夜食堂《一千零一夜》,淘宝内容营销新战场
淘宝通过大数据发现,晚上10点是一天流量的最高峰值。于是淘宝团队在淘宝二楼打造了一款季播栏目,“一千零一夜”是第一季,以淘宝美食为主题。
2016年8月10日晚十点,“一千零一夜”第一集《鲅鱼水饺》上线,在朋友圈引起一阵刷屏。据了解,视频播出后,截止到第二天中午12点,这加水饺店在14个小时内卖出了6400件饺子,按照以前的速度,这些饺子得卖13年。这样的成绩似乎比什么十万加还要振奋人心;而且淘宝食品全行业成交增长了1186%,水饺所在的水饺/馄饨类目,更是暴增了488%,绝对算得上一次叫好又叫座的营销活动。
虽然随后的《一千零一夜》播放量一集不如一集,但总的来说,作为淘宝的首档视频栏目,这已算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试水。此后的淘宝二楼,将成为淘宝内容营销新玩法的阵地。
3苹果风卫龙辣条,成功转战互联网
作为传统食品品牌,卫龙应该算是互联网化最成功的品牌之一了。从最早的一系列苹果风外包装、官方网站,到最近的自导自演天猫店被黑,每一次都能赚够眼球,掀起一波热议火一把。
从营销角度来说,卫龙辣条处处模仿苹果风,本身就是一个亮点。如果你是手机品牌,各方面模仿苹果,不论做到再好,都摆脱不了山寨的嫌疑;但如果你是个休闲零食,各方面模仿高大上的苹果风,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不论是哪种营销套路,这一路走来,卫龙似乎已经渐渐把“垃圾食品”这个标签远远甩开,朝着“年轻人的休闲食品”一路向前狂奔。
总结
如今,是否造成大规模刷屏,似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营销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每个人都在争做刷屏活动、微信十万加,但是真正做出来的没有几个。如今这些能达到刷屏级传播效果,做成全网覆盖的现象级活动,已经被互联网巨头的包揽。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往后的刷屏事件中,互联网巨头们将占据一大半壁江山,而其他体量、流量太少的品牌和公司,出头的机会将更加渺茫。
4 月 9 日,锥子科技在北京举办春季新品发布会。在此之前,锤子联合了十几个品牌推出了一波风味独特的预热海报,先拿出两张来举个例子:
这种品牌联合营销的手法是越来越常见了,大家肯定还记得去年杜蕾斯的感恩节“十三撩”,当时几乎没见过有人讨论如何取模仿这个套路,因为实在是难度太大了。
跨界品牌联合营销需要结合两个品牌的特色加以融合,但又不能产生违和感在,这其实挺难的,可以说杜蕾斯为每个被撩的品牌定制了一个段子。
比如上面这张百雀羚 × 坚果手机,两个品牌的共同点就是 国货 ,他们承受的共同痛点是大家吐槽国货质量不好,一起联合对此进行反击可谓毫无违和感。
而春秋航空 × 坚果手机打的就是 性价比 ,所以大家也看出这个套路了——锤子就是联合其他品牌一起傲娇地吐槽别人对它们吐槽。
与杜蕾斯的“十三撩”不一样,锤子这次的跨界联合营销文案是有“模板”的,拆解如下:
他们是这么说你的
他们是这么说我的
他们是这么说另外一件事的(这件事荒谬透顶)
(既然他们说话这么荒谬,所以他们对你我的吐槽也是不客观、不真实、不可靠的。他们是谁?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可以一起骄傲地反驳)
大家不要在逻辑上过于苛求,哈哈!哪个排比句是能字字句句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排比句卖的就是气势啊!
虽然其中的某些文案可能也会略显牵强,是会有一点自嗨嫌疑,在海贼王社群 × 坚果手机那一张,“他们说,小孩子就应该喝果汁;他们说,厨子就应该做饭不谈其他”我其实没有第一眼体会到这个梗,小孩子也许是对应海贼王的,但厨子是如何对应坚果手机的不太懂。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磨,这份文案也许能写得更好。但这个模板大大降低了创作成本,尽管力量有强有弱,十几方力量齐发就效果爆棚了。
酷炫有气势的跨界联合营销,模仿一下才是正经事,下面我要开始强行抱大腿了。
XX基因 ×bai 度:
关于缤纷的人间百态,你都知道。
关于生命的微观世界,我都知道。
XX基因 ×tao 宝:
买得到的商品你都有,
买不到的健康我这有。
XX基因 ×dang 当:
在你那儿,阅读世界。
在我这儿,阅读生命。
XX基因 ×xun 飞:
你能识别语音,
我能解读基因。
(主要是,如果真的能抱上大腿,文案写烂一点其实没关系的……)
记得是在哪本书(大概是《品牌的技术和艺术》或者《文案训练手册》)上看到,作为一个文案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样才能集聚起充实的体验和灵感。
然而,作为一枚画不起妆、旅不起游、谈不起恋爱的码字民工……我还是很能“丰富多彩”的。
毕竟每天都看“新浪热搜”、“百度搜索风云榜”尽览天下大事、熟知社会热点、甚至连最近流行什么段子也会小心收集。
我觉得,这很丰富多彩。
湖北优就业的小U盘点了一下2017年成功的营销案例:
案例一:百雀羚新神作一镜到底海报设计,堪比007
一镜到底是导演们拍**常用的手法,但是百雀羚竟然将它用在了广告上!一张长图广告名为《一九三一》,长427厘米,看完大概需要6分钟。百雀羚也凭借它,在母亲节杀出重围,一夜之间风靡了整个朋友圈。
案例二:新世相,4小时后又逃离北上广
如果再给你一张逃离北上广的机票,你会加入吗?2017新世相“逃离北上广”活动再度回归,活动规则和上季一样,在规定时间内赶到北、上、广3 个城市的指定机场,就有机会得到一张机票并免费旅游三天。不过有了上一季的影响力,这季逃离北上广更加入了许多明星与品牌元素,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来了吗?
案例三:安居客《丈母娘叫我去买房》成新神曲
现如今,国内的买房人群越趋年轻化,从35—45岁转向25—35岁,适婚人群90后成为买房潜力股。但是,日益攀升的房价、涨速“过慢”的薪资、丈母娘的“硬指标”,让年轻人矛盾重重,于是,各种各样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基于这样的用户洞察,安居客推广代理商众引传播与阿卡主义人声乐团(A-CAism)创作了神曲《丈母娘叫我去买房》,通过与年轻人进行情感共鸣的方式,让潜在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对安居客的好感。
案例四:江小白鸡汤文案变成了独有的“江小白体”
江小白的目标人群是很鲜明的,80,90后小资年轻人,品牌定位是“青春小酒”。所以在营销渠道上,跟那些爱在电视上投硬广的白酒品牌不同,江小白完全是靠社交媒体打出知名度的。营销创意则是将品牌人格化,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尤其是江小白体的文案戳中了广大文艺青年的心。再加上不间断地营销活动保持曝光,近两年还积极与影视剧合作开展娱乐营销。
案例五:#机情四摄#薛之谦 金立S10拍照更美
薛之谦&金立强强联合,推出了超长版段子连续剧。无论是大学生活、开黑、朋友聚会还是饭前拍照……都在薛之谦演绎下,变成了令人捧腹的段子。薛之谦的搞怪形象恰恰符合金立的需求,这位“欢乐缔造者”也与金立“科技 悦生活”主张不谋而合。
案例六:肯德基让六月不再炎热 联合薛之谦讲起冷笑话
六月刚到,肯德基联手薛之谦又又来了,这次他们宣传的新品叫做现磨冰咖啡,为体现出咖啡的冰冷气质,wuli谦谦还精心地从外形着手,中分长直发,嗯,果然好冷!再搭配冷到爆的台词“暴风雨之后不仅没看到彩虹,还感了冒,”,简直分分钟神清气爽!
案例七:杜蕾斯网络营销
说起杜蕾斯:污污污。但是每次都污的恰到好处,有时还会不自觉地刷着它的热点微博。而今年妇女节,杜蕾斯发布了一支广告片,讲述了一名女性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疼痛,并要坚强的去忍受这种疼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仅不污,还十分走心。
案例八:视觉盛宴H5《奇士江湖》来袭 淘宝造物节又来搞事情
创意上,继“双11”“双12”后,此支H5同时也充满了营销的味道,利用手机重力感应+360全景+动画技术,实现介绍“造物节”并在微信环境中发出对用户的“邀请”。“造未来”“造音造艺”“造原力”,顺带附有“购票密令”和“发送我的邀请函”,一个彩色导航菜单,清晰明了,本次还大胆用色,四个主色打造炫酷全景漫画效果:造未来-科技场-蓝色;造音造艺-音乐艺术-红色,造原力-创业相关-紫色;购票、分享-淘宝色-橙色,另外在文案、互交等方面均有创新,“淘宝造物节邀请函”迅速在网上火了起来,《全景+视频类H5:安踏“奥运”去打破》《飞跃奇士江湖》等文章相继出炉,两天后就是造物节,邀请函所造成的声势可谓是打响了第一炮。
案例九:从微**到全民约酒 “五粮液,让世界更和美”
五粮液,1997年8月19日成立于四川省宜宾市,主要生产大曲浓香型白酒。五粮液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作为“酒王”的高端白酒品牌五粮液,也在广告及营销方式上悄然发生着改变。在“品牌年轻化”的大趋势下,今年中秋,以“五粮液,让世界更和美”为主题的营销,通过微**、纪录片视频营销、微博微信营销、电商促销、线下活动推广等网络营销手段,从微**到全民约酒,从线上玩到线下,“酒王”开始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案例十:一盘番茄炒蛋引发激烈讨论 招行凭一支视频彻底火了一把
招商银行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而就是这样一个我们平日里就很熟悉的银行,也做起了刷屏级的营销。从11月2日午夜开始,招商银行凭借一番茄炒蛋的广告视频营销火了,微信指数当天暴增68倍,达到2445万,远超王者荣耀和房价等关键词,可以说是2017年短视频营销的可圈可点之作。但随之而来的是围绕这个视频进行的大量讨论:和招行有什么关系视频内容存在重大bug ,男主妈宝男父母受虐狂,做作的情感营销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每个品牌都会想尽办法在尽可能多的场景中给予品牌曝光,近期的一众品牌不断创新,以全新的营销手法引来市场关注。下面来看看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1脑白金
好的广告并不是创造了什么,而是唤醒了什么,激发了什么,提醒了什么。
最后是让他们需要购买的时候,或者立即行动。
有人说,脑白金的广告很洗脑,但你仔细想一下,卖了20年的保健品,最高峰一年卖到40亿,据说现在还有每年10多亿销售······洗脑吗,不是,就是他看准了你送礼的时候,不知道送什么,自然想到脑白金。
这就是洞察力,史玉柱在20年前的营销能力,远远高于大多数人。
你在骂人,人家靠两款产品的洞察,人生巅峰了。
小罐茶
小罐茶是如何做起来的?
1、小罐茶让茶叶品牌化。
万家茶企不如一个立顿,就是因为中国的茶叶没有品牌,只有品类,要么就是一个零售品牌,店铺的品牌,品类的品牌,产品的品牌很少啊······小罐茶,让茶叶一下具有了品牌化属性,也就有了产品的溢价能力。
2、小罐茶是茶叶的价值化。
送礼的定位是精准的。但送礼需要有一定的价值。小罐茶的大师背书,一罐4g,独立包装,可以搭配,最核心的是,80g,500元,送礼的时候对方也知道价值,这就是一种心理。你要说这是庸俗的,也没办法,当年送礼的时候,想不起来买什么的时候,就想到小罐茶,这就成功了。
3、小罐茶创造了一种消费新场景。
小罐茶大家看到过它的广告了,都是杜国楹干的,一个营销的天才也不为过。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钛金手机,也都是他干的。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广告很令人生厌,但你要知道,这些产品为什么会火爆?从营销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算是奇迹了。
小罐茶的底层逻辑小罐茶最核心点就是两个:
第一,创造了一罐就是一泡,这就是场景消费,场景之下,你就是消费者,这个茶就不是选购品,而是必需品了;
第二,这个包装高大上,有概念,很合适,拿来送礼,实现了跟其他产品的差异化。
小罐茶通过场景和送礼等的洞察,迅速抓到了这个行业的本质,“一泡”而红。小罐茶是靠广告轰起来的吗?表面看是的,但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它的方法还是很巧妙的,至少是另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了。
央视的'垃圾时段,又被杜利用了一把,效率和效果极高。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茶叶、白酒这些品牌,除了说产地、文化以后,基本就无所作为了呢。
这种传播不也有很好的转化吗?
当然,产品是重要的,也是基础,但你不能仅仅从功能或者文化上来谈产品,而是从消费者,从使用者,从场景和精神层面来看产品。场景是产品的解决方案,
小罐茶的做法你是不是有点受启发?
茶叶的营销也是没有固定套路的,你可以年轻化;也可以创造一种场景,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超级IP,你最好不要像小罐茶一样去央视砸广告,疯狂的去砸出一个市场来,因为人家的套路不一定合适你。
江小白
江湖上流传着江小白的扎心文案,除了这个品牌的营销光彩之外,公众大多对他们产品充斥着负面评价,但这并不影响这个现象级产品的畅销,江小白一年销售过10亿。
江小白的消费者是85后和90后,基本不懂白酒;
有人说:江小白难喝,这么难喝,做不长久的等等,但这几企业也做了好多年了,年销售过10亿了,越做越大了,怎么回事?
江小白的产品是什么?
白酒,文案?那么不好喝,大家怎么还趋之若鹜?你看不懂吧。
本质上江小白销售的是一种场景下的心情释放。而是靠洞察消费者,靠场景的解决方案,促动85后和90后的内心,让他们找到了一种聚会时候的宣泄和释放,这就是江小白的产品和营销逻辑。
至于你们说的那些情怀,梦想,故事,扎心文案,都是水到渠成罢了。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2案例一:兰蔻
兰蔻这样一个品牌,在活动期间如何去做到整合营销的呢?
我们可以从左边看到,首先,兰蔻开办了一个巨物化的装置空降巴黎,打造国内国外曝光量6000万+。
兰蔻限时店也空降北京三里屯。在店内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在线下单,新零售网红拍照,现场体验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明星引流来引发社交媒体的自发传播,从站内到站外都进行了很好的曝光。
与此同时,活动中还有单独的明星营销,兰蔻邀请到了王俊凯,周冬雨,刘涛,袁泉等明星,分别代言了不同的商品,覆盖不同类型的粉丝群体,这样更精准也更有效。
第3步,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来进行种草吸粉,在活动当天,然后通过预售的形式,在中国和法国进行跨国的直播。
通过明星效应周冬雨助阵,派发红包与福利,中法连线在线互动200万+。并且还通过淘宝创意短视频,打造4支短视频场景化演绎双11的物流快,满足赠品超值礼赠和开礼仪式等惊喜,更好的和消费者进行深入化的探讨和沟通。
当然,活动不能只是飘在上面,不能只让消费者觉得高级,同时也要让活动进行落地,所以也配合了小样买赠等形式,消费者可以直接转换。
所以大家发现了吗?整个营销活动的意义就在于线上和线下的整合,不仅是传播方式的线上和线下整合,并且也是玩法和销售转换的整合。当我们为消费者提供360度服务的时候,那么销量就自然而然提升了。
案例二:百雀羚
再来看一个国产品牌——百雀羚。
百雀羚在去年打造了宫廷牌,这个概念凸显中国之美,吸引年轻消费者,也坐稳了天猫亿元俱乐部的会员。
百雀羚一个看似很传统的企业,但是在去年开始进行了创新和变化,这个点就和之前聊到过的李宁是类似的,都是通过品牌的再塑造,去进行传播和互动,让品牌具备年轻感。
因为其实中国的消费者大部分还是很愿意接受国产的,那么如何让国产更高级,这个就是关于国产品牌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百雀羚整个流程是在活动前进行微话题的预热。并且在活动期间,通过国学及女性KOL引发讨论,并且通过“时间解药”这个病毒视频进行传播和互动。
通过传统文化与时下流行碰撞,歌词与主题“时间解药”的呼吁,宣传了极致的东方之美,而在最后整体全部导入到电商平台,达成当天成交过亿的销售额。
1 整合品牌资源定制化打造
整合营销不只是去强调玩法上的线上和线下结合,也会整合品牌现有的资源进行定制化的打爆。
汤臣倍健这个品牌,在各大电商平台采取了不同产品和营销策略来触及各类消费人群,在天猫平台的营养健康品类中排名第二,仅次于swisse。
我们可以从看到它的营销策略。
汤臣倍健天猫旗舰店走的是粉丝经济,主推品牌新系列事业,主打的是年轻消费者。而汤臣倍健天猫专营店,通常的消费者是囤货,所以说主推的是量贩装,主打长期消费者。而汤臣倍健京东旗舰店,它的品类线比较丰富,适合去做到多种组套搭配的玩法,那么也适合去主打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每个店铺根据自己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不同人群的精准触达,也是品牌方大的活动档期,需要去保护产品价格线的重要玩法之一。
除了从产品线本身的精准定位以外,汤臣倍健也侧重粉丝经济的提升,以年轻人为目标,通过多种围绕偶像的互动形式来提高品牌的曝光,促进产品销售的提升。
汤臣倍健通过几个步骤来提升消费经济。
设定预设目标及相应福利,鼓励粉丝为偶像打call。比如像上面可以看到的,10月20日目标是达成我们的600个约定,那么这个也是粉丝和明星的承诺,就是品牌方和明星的销售承诺。
设计偶像专属礼包,提供周边供粉丝珍藏,那么汤臣倍健也和蔡徐坤进行互动,并且在活动页面进行宣传。
线上线下联动投放广告,让蔡徐坤无处不在。最后在站内发起粉丝狂欢节的活动来提高转换,最后的成交额也达到了月销超过13万罐,单罐最低81元的整个销售状况。
通过明星效应去带动产品的成长,那么这个也是目前最火的营销方法。当然这种方式其实是有问题的,消费者如果是一味的通过明星的粉丝经济来进行购买的话,那其实对品牌没有什么忠诚度。
所以说品牌方和明星合作的同时,也需要让消费者更多的去关注品牌本身,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二次触达。
知名品牌营销案例100例3星巴克招募“气氛组”
12月中旬,一则“在星巴克带笔记本的人都星巴克气氛组”的段子在网络走红,星巴克官方微博迅速反应,当日立即推出“招募星巴克气氛组”活动并被网友迅速扩散,借势爆红流量再度将话题热度推高,扩大品牌效应。
星巴克在国内一直是自带流量的品牌,其在营销方面则更多依靠品牌自身的IP,由粉丝进行自发的扩散。而近年来,通常只扮演冷冰冰的宣传机器的官方账号也开始打造人格化IP,例如拍摄抖音小视频、官方微博、公众号更积极地与粉丝互动,这背后,也正是星巴克意识到粉丝对品牌带来的“自来水”式推广效应。
而星巴克此次借势营销,也正是其常用营销手段的升华版。气氛组的段子之所以走红,是由于其内容具有社会普遍性。哪怕是调侃是段子,星巴克以颇带自嘲式的营销噱头,结合自身强大的品牌流量与社会热点,以极低的成本借势扩大品牌效应,成为2020年品牌借势营销方面值得借鉴的案例。
老乡鸡土味发布会
继2月董事长手撕员工“疫情期间不上班不要工资”联名信爆红后,老乡鸡于3月发布视频“2020老乡鸡战略大小会”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老乡鸡公众号将其称为“我们用200元预算帮董事长安排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布会”,发布会内容为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在一座乡村风格的舞台上发布2020年品牌战略。该发布会以其“土到极致却不低俗”的演绎方式,成为土味营销中为数不多的优秀案例。
细数老乡鸡2020年的营销事件,其登上热门讨论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与岳云鹏“不打不相识”式互动代言、疫情期间不洗手不给吃饭、官方微博每天只发“咯咯哒”等。其营销策略的核心,是通过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土味视频,以接地气而又有趣的方式通过官方渠道不断与年轻人产生交流,在年轻人心目树立“可爱、高性价比”的品牌形象。
奢侈品x运动品牌联名
奢侈品牌与运动品牌联名并非个案,但放在今年奢侈品牌加速“入世”的背景下,又多了几分意味。2020年,PRADA与DIOR相继与Adidas、Air Jordan推出联名款式。
在此次联名营销中,两大奢侈品牌均选择了年轻人喜爱的款式进行联合打造,例如PRADA x Adidas推出贝壳头款,DIOR x Air Jordan推出AJ1款式。在经历了入驻天猫、直播电商等渠道反响平平后,奢侈品牌试图通过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款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奢侈品牌需要保持自身的品牌调性,因为过于接地气的营销方式并不适用。而Adidas、Air Jordan虽然作品运动品牌,其高端潮流产品在时尚界也有着一定的地位,通过这一切口打开与年轻人对话的新渠道,亦不失为其他奢侈品牌值得尝试的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