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衣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尔,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
说这句话的人,是可可·香奈儿。
提起香奈儿,我们会联想到法国奢侈品,5号香水,优雅等等,好像她就是我们同时代的人,活得时髦,年轻充满活力。
其实,她是1883年出生的,香奈儿这个品牌是1910年创立的,到目前为止,都有一百多年的 历史 了。
可是,她好像永远都是 时尚 界的一个标志,一种流行的元素,始终与时代无缝对接。
这个创立了辉煌事业的女人,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是她一生都不想提起的经历,那就是她的童年。
今天,让我们走进可可·香奈儿的童年,看看这位缔造了永不过时的 时尚 女巨头,都曾经历过什么伤心往事吧。
香奈儿的品牌跟奢侈品有关,但她本人的出身经历,跟有钱、有地位、非常富裕的家庭毫不沾边。
更不是什么名门闺秀,正相反,她的父母非常贫穷。
每每谈起她的出身,都是她努力回避的话题,可见童年是她终生的痛点。
直到香奈儿去世前几年,她跟一个叫德雷的朋友谈话,她就说过:
在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心里,童年一般都跟“美好”啊,“甜蜜”啊这类词语联系在一起。
而香奈儿竟然用到了“可怕”两个字,而且是“刻骨铭心”可想而知那得可怕到什么程度。
香奈儿的童年可以说一直是一个迷,因为她自己谈论起来,一会儿一个版本,从来都没有一样过,所以很多事都扑朔迷离,让人难以猜测。
比如,一位杂志的总编马塞尔·黑德里希,一直以香奈儿的朋友自居,以精彩跟她谈话的内容,写过一部香奈儿传记。
他们有一次谈话中,香奈儿曾经说过:我出生时,当时我父亲不在家,我母亲不得不四处找他。这个伤心的故事,我都听母亲说过多少遍了。
这么简单的问题,应该容易回答吧,这位香奈儿女士巧妙地回答:我出生在旅途中。
其实,真正的香奈儿出生在法国南部,一座修女主持的一家济贫院里,说简单点,就是一座孤儿院,她的父母经常在路上倒是事实。
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流动的小商贩,就是那种推着流动的车子,摇着铃铛,挨个村镇上贩卖针头线脑和针织品等等杂货的那种小贩。
挣不了多少钱,而且永远都无法安定下来。
香奈儿的母亲——让娜,就是一个庄户人家的女孩,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不愿意回家的人”。
并且生下了香奈儿的姐姐,但是他父亲始终不肯结婚,直到她的母亲再一次怀了香奈儿,到处东躲西藏。
临产的时候,她声称自己有病,医生检查之后发现,她根本没有病,是要生孩子了。
那时候未婚生私生子,被 社会 上的人非常鄙弃,当然现在 社会 上对私生子仍然存有偏见,只是那个时期的人们对待这件事态度更加偏激。
当时有人就愤怒地说:把她扔出去。
但是医生不同意,帮她接生,并且一位医护修女成了香奈儿的教母。
那位修女的名字叫嘉伯丽尔·博纳尔,后来香奈儿的出生证明上就取名叫嘉伯丽尔·博纳尔·香奈儿。
后来,因为战争,香奈儿一度丢失了出生证明什么的所有的档案,但是香奈儿一直坚持找到为止。
因为在她心里有一个信念,认为无论是这些证明书,还是嘉伯丽尔这个名字,她都认为具有幸福的意义。
可是,在当时香奈儿的父亲,根本不喜欢嘉伯丽尔这个名字,也不喜欢她本人,理由是名字不是他取的。
他不为自己的不负责任内疚,也不为自己的不在场而不安,反而责怪名字不是他取的。这听起来有点滑稽可笑。
其实这都是不负责的男人的一个借口,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只想自由自在地,根本就不想要孩子。
因为有些人,他总喜欢东张西望,向往更好的东西,而对真正拥有的东西并不珍惜。
不过,香奈儿的父亲迫于压力,在香奈儿15个月大的时候,还是跟她母亲补办了婚礼,否则她跟姐姐就成了私生女了。
后来,母亲又生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一共生了6个孩子,这个不幸的女人,在香奈儿12岁那年生病死了。
她刚死,她的丈夫就把所有的女孩子送到孤儿院,男孩则寄养在一个农户家里,成了那家免费的童工,而他本人继续过着逍遥自在的单身生活。
从此,香奈儿再也没有见过这位不负责的人父亲,据传他去新大陆的乐土——美国,寻找财富去了。
后来,香奈儿成为大名鼎鼎的知名人物,乘坐一列开往卢塞恩的火车上。
整个车厢的人,都排队等着让她签名,被称为上等人用的尊称“女士”。
那时候,她曾经在人群中张望,多么希望当年那个抛弃她的父亲看一看。
“当年那个你不喜欢的女孩,活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被抛弃的童年不幸,给香奈儿留下的伤害。
她一生都没有真正痊愈过,这也许就是她为什么一生都在逃避的话题。
真正应验了那句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甚至可以说,有些人一生都无法治愈童年。
香奈儿6岁时的一段经历,让人记忆非常深刻,用香奈儿自己的话说:
就是这样一个平常人看起来阴森可怕的地方,小香奈儿竟然把它当成了乐园,她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秘密花园的女皇,并且非常喜欢她的地下居民。
她尤其特别喜欢,其中的两座无名氏的墓,她常常用丽春花、雏菊等等好看的野花,装点它们。
并且还时不时拿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布娃娃什么的来跟它们分享,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给对着墓地说话。
以至于后来,香奈儿说,她喜欢独自说话,而不去听别人说什么,可能就是那个时期养成的习惯。
香奈儿被寄养的孤儿院,叫玛丽娅圣心修道院。
但是香奈儿一生都没有使用过“孤儿院”这个词,她称修女们阿姨,是她母亲的表姐妹。
但是她承认,那些阿姨们一点也不温柔,她从来都没有得到过任何关爱,而且那种冷冰冰的严厉,让小孩子们饱受悲伤和恐惧。
香奈儿在孤儿院里一待就是7年,在这段时间里,香奈儿无数次想到自杀。
她扒着门缝偷听修女们议论,是她的父亲把她妈妈给毁了,让她们都成了孤儿。
她无数次幻想着父亲来探望她,并且带她离开,可是这样的奇迹始终没有出现。
为香奈儿写传记的作家,曾经亲自到过香奈儿生活过的这座孤儿院。
她有了一个非常惊奇的发现,因为在离孤儿院不远的教堂窗玻璃上,互相交织着各种弧线和圆环,看起来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香奈儿标志性的双C图。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小时候的香奈儿在晨祷和晚祷中,无数次凝视着窗户。
她是多么渴望着离开,心里充满了无数的想象和巨大的希望,向上帝祷告,盯着这扇窗户看。
上面的双C图,才给她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香奈儿所生活的孤儿院,经常为一些有钱人家里做一些裁剪缝纫的活,也是孤儿院的一项经济来源,因此这些女孩子们每天都没日没夜的干活。
在枯燥的劳作中,香奈儿有两个可以说非常有趣的想象。
第一个,她经常想象着自己将来会非常有钱,在家里的毛巾上绣上名字的缩写,在睡衣上用俄罗斯针法绣上十字架等等这样的奇思怪想。
还有一个,就是她跟姐姐喜欢阅读连载小说,两个人稍有点空闲,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并且两个人经常讨论小说的人物、情节,可以说是两个穷苦的女孩,在精神上唯一的快乐。
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要怀抱希望,活得有滋有味,有趣。
正如香奈儿说过的话:生命只有一次,还是有趣点好。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
所谓的有趣,是在最悲观的环境里,制造出一种情趣,不为任何人,只为取悦自己。
是生活处于黑暗的低谷时,为自己点亮的一盏希望的灯。
人生没有绝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不妨为无趣的生活,找点乐趣,活得有趣而生动,好运迟早会在某个清晨或者傍晚,来到你的身边。
END
作者:青衣,洞见、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写有温度的文字,交有深度的朋友~个人公众号:青衣的微态度(ID:qingyi20186)
周末,想看个**,看什么呢?
用两个小时看**可是件奢侈的事,要慎重选择,结果,选**用了一小时。
最后选了《可可香奈儿》,最后证明,两个小时很值得。
被抛弃的童年
童年时期,因为母亲病逝,香奈儿和妹妹被父亲送进了修道院,直白点说就是送到了孤儿院,弃养了。
当然,父亲撒谎说自己要去美国去,以后回来接他们的。
站在门后面从门缝里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香奈儿和妹妹祈祷:回头,回头,回头。
而祈祷并没有显灵,父亲头也不回地走了。
香奈儿隐约觉得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但是还包有一丝丝的幻想,直到一次在街上看到了父亲,和他的新妻子和新出生的婴儿在一起。
香奈儿彻底明白:她和妹妹被永远的抛弃了。
成年后的香奈儿,不愿意做修女,就离开了修道院,离开前向妹妹许诺,以后一定要把妹妹接出去的。
幸运与不幸并存的成年
离开修道院之后,香奈儿进入巴黎一家服装店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在这里遇到了她的第一个爱人,一个即将退伍的军官。军官带香奈儿接触上流社会的生活,乡间别墅,舞会,骑马捕猎,马球比赛。
香奈儿很与众不同,她敢于尝试任何新鲜的东西,也不被陈旧的习俗所束缚。
在一次骑马捕猎时,她发现自己的女士裙子根本无法骑马,就穿了一条男人的裤子骑马捕猎。当时的男人女人都惊呆了,军官打趣:
“原来女人也是有腿的!”
闲时,香奈儿自己制作了很多顶帽子,期望可以有机会卖出去,与当时流行的繁文缛节的镶满花边羽毛的帽子不同,香奈儿设计的帽子更加简洁,有点像男士的帽子上加了点装饰。
一次马球比赛上,香奈儿带着自己制作的帽子出现在观众席上,一个服装设计师对香奈儿的帽子大加讽刺:
“你头上戴的是什么东西?”
香奈儿不卑不亢,“是我自己制作的帽子。”
然后一位仆人过来问:“**,那边的公主问你的帽子是哪里买的?”
“巴黎大街香奈儿店”
是的,一家还没开的店,但是会开的。
军官喜欢香奈儿,但是因为她出身低微,军官并不打算和她结婚。
这时,另一位男主出现了,一位英国工业家波伊儿,他欣赏香奈儿的才华,也鼓励她去开一家自己的店。
“冒险总是让生活有声有色!”
“我热爱工作,工作让我觉得我对社会有价值!”
香奈儿与波伊儿的感情越来越深,波伊儿教香奈儿开汽车,带她骑马,和她聊天,这一切引发了军官的嫉妒,军官告诉波伊儿他会和香奈儿结婚,波伊儿没有道别就离开了。
直到香奈儿发现,所谓的结婚是骗局,军官是不可能和她结婚的,香奈儿愤愤离开。
(对于军官,香奈儿还是心存感激,因为军官带她见识了世界,教给了她很多东西。)
回到巴黎,一切都要依靠自己,香奈儿开了一家服装店,但是经营的并不好,欠了很多债,直到波伊儿的出现,他帮她还了欠的债,教给她如何开店,并努力地为她介绍资源。
香奈儿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了。
“ 女人的身体,决定了他们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香奈儿应该是第一位有影响力的女性设计师,她抛弃了以往的设计风格,以往,女人的穿着只是为了取悦男人,但是只有女人才知道她们真正需要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波伊儿去参军,他们约好回来就结婚。
而事实是,战争结束后,波伊儿选择和一位上流社会的夫人结婚,而不是香奈儿。
(对于波伊儿,香奈儿认为他是她永远的爱人、朋友、父亲,是他看到了香奈儿的才华,鼓励她开店,并提供经济上、社会资源上的帮助,让香奈儿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波伊儿不幸去世后,香奈儿为纪念波伊儿设计了香奈儿经典款小黑裙,她认为黑色是最美的颜色,只有黑色才能代表她对波伊儿的思念、以及高贵的爱。
“ 我是如此的热爱黑色,她有包容万物的力量 ”
不放弃的老年
**是从香奈儿离开时尚界14年的首次回归开始的,这一次的服装秀引发了媒体以及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这次的效果并不好,很多人中途离场:“香奈儿已经老了,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身边的商业合伙人也已经准备把香奈儿公司卖掉,并要求香奈儿不要举办最后一场时装秀,因为他们使用的资金都是准备卖公司的预付款。
在这样的重重逆境下,满头白发67岁的香奈儿,坚持要把最后一场服装秀办好:“冒险总是让生活有声有色!”
面对合伙人的质疑,香奈儿很坚定:“你懂得商业,而我了解人性。”
女人不是因为她们丈夫而是因为她们自己而穿衣打扮的。你懂吗?自由永远不过时。
终于,在香奈儿的坚持下,这一场时装秀大获成功,果然,冒险让生活有声有色~
整个影片方佛是一部女性寻找自我的过程,从开始被父母抛弃,到后面被爱人抛弃,这些伤痛让香奈儿更加独立自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掌控命运。
她不相信上帝,但是也没有怨恨过命运。
她在自己经营好店铺后,第一件事就是期望接妹妹出来,到后来养育妹妹的孩子。
虽然两个爱人都辜负了她,但是她仍然感激,感激他们带她认识了这个世界,让她得到成长。
人生没有假设,只有选择。
在仆人们的眼里,她便成了“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她对衣橱里那些贵重又烦琐的服装没有欲望一样,她喜欢简单舒适的穿着,喜欢清爽怡人的装扮,有时候,她还会穿上艾提安的白衬衫。
衣着是要好看,但前提最重要的是自己穿着舒服、形成一定的风格
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坚持自己所信奉的穿衣原则: 女人穿衣打扮,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讨男人的欢心。
在可可香奈儿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取悦。
这也是真正让她感到浓厚兴趣并且不会无聊。
每天清晨,都有好几份报纸从巴黎准时送到住所,其中就有艾提安关心的赛马报道,也就是她喜欢的时尚专栏。
那些关于巴黎交际花们的时装评论,不仅唤醒了她身上潜藏的艺术细胞,又锻炼了她对时尚的精准目光和敏锐嗅觉。
是的,对于梦想,如果想要接近成功,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感性知识,就必须要试着做一些什么,不管是什么,首先得去试,想到就去。
住所里还有着丰富的藏书,香奈儿经常会花上一上午的时间待在房间读书,就像经历一次心灵之旅。这也是她自娱的一种方式。
在别人都在想着如何用美貌抓住一个人的时候,如何用青春狠狠敲诈男人的时候,她在饥饿的吸取着大量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她说:“我是一个自学的人。
她说:我希望我们是因为相爱而在一起,如果你不爱我,没有把我归在你的人生计划里。我会离开,随时。
哪怕我很难受,我会哭,但是我会离开。不久后,我们就会互相忘记。
在她的身上,有一种特征很明显,香奈儿最喜欢做的,就是挑战习俗,打破界限。
艾提安喜欢她,自然愿意迁就她,很快,他就成了她的老师,并用心教会了她所有关于马术的要领。
在哪个年代,男人换女人的速度是在失去兴趣之后,有的人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这个男人 虽然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女人,但香奈儿身上的聪慧和狠劲,深深吸引他的地方,她总能给他新奇和惊喜。
骑马的时候,从来没有一个女人会穿马裤,就像从来没有一个女人,敢对艾提安说:“我要去骑马,请把你的衬衫给我。”
但是她做了,她打破了这个所有人的认知。
其实只要不怕世俗的眼光,这些都没有什么,无非就是大家嘲笑几句,但那又如何呢?追求梦想的路上,如果总小心翼翼的维护这别人言语。
什么时候才能大步向前出发呢。
这也是她时尚的开始。
一个人的服装代表着一个人的状态,而她对自由的向往就是独一无二灵魂的体现。
就如她所说: 想要无可取代,就要与众不同”,她确实做到了,独特与自由,将永不过时。
如果害怕,就永远得不到成长,既然决定追逐梦想,就不要怕苦、怕孤独、竭尽全力的做出尝试就会得到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