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不如怀念的诗句有哪些

相见不如怀念的诗句有哪些,第1张

1 关于相见不如怀念的诗句

关于相见不如怀念的诗句 1 相见不如怀念的诗句

西江月 宋·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 深院月斜人静。

--------------------------------- 评解 这首词抒写了对所爱的切望之情。上片写佳人妆饰之美,以词丽胜;下片写作者的眷念之情,以意曲工。

表现出作者对所爱的深切系念。全词轻倩婉丽,笔墨精妙。

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2 相见不如怀念全诗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中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一作《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风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①人生句:恋人之间如果能像刚恋爱的时候那样。

刚开始总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如果总能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长了,感情淡了,甚至变心负心(秋扇见捐)的情况了。

一二句是一体的,这两句容易理解。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开始时相亲相爱,后来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这两句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故人如何理解,应该说理解成恋人、情人也不算错,但按字面的解释就有问题。

前一句意思我理解是相恋了很久的爱人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就这么就变了,几许无奈、几许悲哀)。后一句的理解问题最多,我理解成:反而说情人间相处得久了,感觉无聊了,就不由得容易变心了。

重点是这两句中的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释成恋人、情人还不够吧。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杨玉环赐死。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理解成李杨二人当初发愿立誓,后来虽然一方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

比喻感情忠贞,至死不渝。 ⑤何如二句:何如:怎么样?理解成比较好象粻订纲寡蕺干告吮梗经不合适。

薄幸:这里未必是否定批判,古书中的此词多是爱语,相当于现在的“冤家”。当初的誓言就这么算了。

引用七夕长生殿的典故,谴责薄幸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 关于词牌,有人说疑为纳兰自度曲,这个恐怕未必。有这样的解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

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

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辑评 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

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

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一般认为: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

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3 相见不如怀念>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有情何似无情。

取自司马光《西江月》中的词句——相见争如不见(后演绎为相见不如怀念),有情何似无情。 口语化后,演变为,相见不如怀念,多用以描绘无法相见时,无奈的心境。

也用于相见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以至于,相见不如不见。

扩展资料: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其调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 “西江月”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最初为民间流行歌曲,后来因为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文人创作统一,格律逐渐完善,直至最后脱离乐谱成为成熟的文学范式。

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西江月”作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的《教坊记》。这一词调,源起于唐代教坊的法曲歌曲,而更可能来自于前代南朝的清商乐。

唐五代时期存词数目较少,唐代吕岩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和《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的《西江月》,后人多认为这两首系托名所作。

4 和相见不如怀念相似的诗词

很好的角度角度

《临江仙》

晏殊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与君相见最伤情。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此别要知须强饮,雪残风细长亭。待君归觐九重城。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江城子》

黄庭坚

画堂高会酒阑珊。倚栏干。霎时间。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

《西江月》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蝶恋花》

舒亶

深炷熏炉扃小院。手拈黄花,尚觉金犹浅。回首画堂双语燕。无情渐渐看人远。相见争如初不见。短鬓潘郎,斗觉年华换。最是西风吹不断。心头往事歌中怨。

5 相见不如怀念整首诗和含义

相见不如怀念由司马光《西江月》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诗句口语化而来。这句话用以描绘无法相见时,无奈的心境。也用于相见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以至于,相见不如不见。

《西江月》整首诗句如下: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扩展资料:

类似“相见不如怀念”的诗句: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作者:纳兰性德 (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6 「相见不如怀念」是不是出自哪首诗哦、

相见不如怀念》,那英演唱的一首歌

词:那英 曲:aska

演唱:那英

相见不如怀念就算你不了解

我那冷漠的眼你为何视而不见

对你不是不眷恋也许心情已改变

被你拥抱的感觉开始像个冬天

我才发现你我已活在不同的世界

放了我吧放了我的一切

放了我吧放了那激情的缠绵

放了我吧就让我们活得轻松一点

或许我在下着雨的夜还会愿意想起你的脸

相见不如怀念就算你不了解

我只能对你说声再见

细雨纷飞掩饰你的眼泪

在我转身之前让我擦干你的脸

别再挂念那一些谎言或者是诺言

勇敢走出我视线当你越走越远

我会亲手为你画一个美丽的句点

放了我吧放了我的一切

忘了我吧忘了那激情的缠绵

放了我吧就让我们活得轻松一点

或许我在下着雨的夜还会愿意想起你的脸

相见不如怀念就算你不了解

我只能对你说声再见

当你的体温无法温暖我

如何去伪装你心中隐藏的火焰

我不愿绑着你和我更不愿如幽灵穿梭

所以愿为你为爱为自由

放了我吧放了我的一切

忘了我吧忘了那激情的缠绵

放了我吧就让我们活得轻松一点

或许我在下着雨的夜还会愿意想起你的脸

相见不如怀念就算你不了解

我只能对你说声再见

1 扬州明珠 文言文 翻译

1、译文

在北宋嘉佑年间在扬州出现了一只巨大的“珠”,常常在夜晚时可见。开始时它出入于天长县陂泽中,后来转入甑社湖,随后又在新开湖中现身,当地的居民和南来北往的行人常常能见到它。

沈括的一位友人的书斋正建在湖上,一天夜里,忽然看见这颗巨“珠”,离他还非常近。开始时,“珠”房微微的打开,有光自吻沿处透出,像横着的一条金线。

突然,“珠”房大开,有半席那么大,里面白光如银,中有一颗如拳大的宝珠,耀眼夺目,不可正视。它放出来的光芒像初升的太阳,方圆十几里地的树木都能看见影子。

只见天空火红一片,犹如燃烧的野火。倏然之际,“珠”飞一样地远去,像耀眼的太阳,浮于湖面上。这颗珠放出的光不像古时的明月之珠,似月光,而是光芒万丈,如同日光一般。

2、原文

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

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烂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杲杲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

催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来往处,行人至此,往往循船数宵以待现,名其亭为“玩珠”。

扩展资料:

出处说明: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于天文、地质、物理、医学等多方面皆有成就的科学家,1072年出任宋王朝“司天监”之职,《梦溪笔谈》一书耗时八年完成,他治学严谨,用功极勤,可谓呕心沥血之结晶,可以推断这段记载应该不是妄言之说。

扬州明珠一事,毫无梦境幻觉之妄言或神鬼迷信之色彩。不难看出,沈括所记述的乃是一起真实的UFO案例,于现代人的目击报告十分相似。

镇江举行纪念沈括逝世890周年学术讨论会,时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席泽宗讲到:“人们注意到《梦溪笔谈》369条,认为可能是古代已有UFO飞降地面的证据。

搜狗百科-扬州明珠

搜狗百科-梦溪笔谈

2 扬州明珠 文言文 翻译

1、译文 在北宋嘉佑年间在扬州出现了一只巨大的“珠”,常常在夜晚时可见。

开始时它出入于天长县陂泽中,后来转入甑社湖,随后又在新开湖中现身,当地的居民和南来北往的行人常常能见到它。 沈括的一位友人的书斋正建在湖上,一天夜里,忽然看见这颗巨“珠”,离他还非常近。

开始时,“珠”房微微的打开,有光自吻沿处透出,像横着的一条金线。 突然,“珠”房大开,有半席那么大,里面白光如银,中有一颗如拳大的宝珠,耀眼夺目,不可正视。

它放出来的光芒像初升的太阳,方圆十几里地的树木都能看见影子。 只见天空火红一片,犹如燃烧的野火。

倏然之际,“珠”飞一样地远去,像耀眼的太阳,浮于湖面上。这颗珠放出的光不像古时的明月之珠,似月光,而是光芒万丈,如同日光一般。

2、原文 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

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 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烂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

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杲杲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

催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见之。

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来往处,行人至此,往往循船数宵以待现,名其亭为“玩珠”。

扩展资料:

出处说明: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于天文、地质、物理、医学等多方面皆有成就的科学家,1072年出任宋王朝“司天监”之职,《梦溪笔谈》一书耗时八年完成,他治学严谨,用功极勤,可谓呕心沥血之结晶,可以推断这段记载应该不是妄言之说。 扬州明珠一事,毫无梦境幻觉之妄言或神鬼迷信之色彩。

不难看出,沈括所记述的乃是一起真实的UFO案例,于现代人的目击报告十分相似。 镇江举行纪念沈括逝世890周年学术讨论会,时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席泽宗讲到:“人们注意到《梦溪笔谈》369条,认为可能是古代已有UFO飞降地面的证据。

-扬州明珠 -梦溪笔谈。

3 吕溱字济叔,扬州

吕溱,江苏扬州人,字济叔。生卒年不详。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戊寅科状元。

《宋史·吕溱传》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进士第一。通判亳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复修起居注。

侬智高寇岭南,诏奏邸毋得辄报。溱言:“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今欲人不知,此何意也。”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仁宗还其疏。溱曰:“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徙成德军,时方开六塔河,宰相主其议。会地震,溱请罢之,以答天戒。溱豪侈自放,简忽于事。与都转运使李参不相能,还,判流内铨,参劾其借官麹作酒,以私货往河东贸易,及违式受馈赆,事下大理议。溱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溱有死罪。帝知其过轻,但贬秩,知和州。御史以为未抵罪,分司南京。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时为京尹者比不称职,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尝以职事对,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医药,已而果病。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遂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帝悼念之,诏中书曰:“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方擢领要剧,而奄忽沦亡,家贫子幼,遭此大祸,必至狼狈。宜优给赙礼,官庀其葬,以厉臣节。”敕其妇兄护丧归。

溱开敏,善议论,一时名辈皆推许。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时目为“七字舍人”云。

摘自《》

4 赵孟頫过扬州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 元朝兴盛的时候,扬州有个姓赵的人,富裕而喜欢(招待)客人。

他的家里有明月楼,人们(替楼)写春联,大多没有适合主人意向的人。一天,赵子昂路过扬州,主人知道了这件事,把他迎接到明月楼上,用丰盛的酒席款待他,所用的都是银制的器具。

酒喝到一半,(主人)拿出纸和笔请求赵子昂写春联。赵子昂拿起笔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主人得到春联,非常高兴,把喝酒的器具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二、原文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

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

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主人得之,喜甚,尽撤酒器以赠子昂。 三、出处 《赵孟頫过扬州》讲述了元朝时期赵孟頫的轶事典故。

作者无名氏 扩展资料 一、词汇详解: 1、款:款待,招待。 2、援 :提,拿。

3、云:说、道 。 4、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此处是赞美明月楼。 5、相:他,指代赵子昂 6、元:元朝 7、春题:春联 二、人物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三、其他轶事典故 1、衣冠盛事 赵孟頫原因程钜夫的举荐而以兵部郎中入仕元朝的。后来程钜夫任翰林学士承旨时辞官归家,朝廷命赵孟頫接替他任职。

赵孟頫就任后,先去拜谒程钜夫,然后再入翰林院视事,此事被当时传为士大夫的佳话。 2、一家皆善书 赵孟頫的二子赵雍、赵奕并以书画知名,而其夫人管道升聪敏过人,能书善词,绘画精于墨竹、梅、兰,笔意精绝。

元仁宗曾取管道升的书法,与赵孟頫及其次子赵雍的书法用玉轴精装,钤上御印藏于秘书监,说:“让后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妇父子都善书,这也是奇事啊!” -赵孟頫过扬州 -赵孟頫。

5 赵孟頫过扬州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

元朝兴盛的时候,扬州有个姓赵的人,富裕而喜欢(招待)客人。他的家里有明月楼,人们(替楼)写春联,大多没有适合主人意向的人。一天,赵子昂路过扬州,主人知道了这件事,把他迎接到明月楼上,用丰盛的酒席款待他,所用的都是银制的器具。

酒喝到一半,(主人)拿出纸和笔请求赵子昂写春联。赵子昂拿起笔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到春联,非常高兴,把喝酒的器具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二、原文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甚,尽撤酒器以赠子昂。

三、出处

《赵孟頫过扬州》讲述了元朝时期赵孟頫的轶事典故。作者无名氏

扩展资料

一、词汇详解:

1、款:款待,招待。

2、援 :提,拿。

3、云:说、道 。

4、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是赞美明月楼。

5、相:他,指代赵子昂

6、元:元朝

7、春题:春联

二、人物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三、其他轶事典故

1、衣冠盛事

赵孟頫原因程钜夫的举荐而以兵部郎中入仕元朝的。后来程钜夫任翰林学士承旨时辞官归家,朝廷命赵孟頫接替他任职。赵孟頫就任后,先去拜谒程钜夫,然后再入翰林院视事,此事被当时传为士大夫的佳话。

2、一家皆善书

赵孟頫的二子赵雍、赵奕并以书画知名,而其夫人管道升聪敏过人,能书善词,绘画精于墨竹、梅、兰,笔意精绝。元仁宗曾取管道升的书法,与赵孟頫及其次子赵雍的书法用玉轴精装,钤上御印藏于秘书监,说:“让后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妇父子都善书,这也是奇事啊!”

搜狗百科-赵孟頫过扬州

搜狗百科-赵孟頫

6 送王进士之仕扬州的译文

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清)汪琬 诸曹失之[2],一郡得之,此十数州县之庆也。

国家得之,交游失之,此又二三士大夫之憾也。吾友王子贻上。

年少而才。既举进士,于甲第当任部主事[3],而用新令,出为推官扬州,将与吾党别。

吾见憾者方在燕市[4],而庆者已翘足企盼,相望江淮之间矣。王子勉旃[5]!事上宜敬,接下宜诚,莅事宜慎[6],用刑宜宽。

反是罪也。吾告王子止此矣。

朔风初劲,雨雪载途,摇策而行[7],努力自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编辑过] 注释: [1]王进士:即王士祯,见《吴顺恪六奇别传》作者介绍。

[2]诸曹:指朝廷各部门。部之下设曹,因通称各部司官。

[3]甲第:科举考试的等第。明清时分三甲。

主事:各部所属司官的最低一级。[4]燕市:指京师。

[5]旃(zhān):语助词。[6]莅(lì):临事。

[7]策:马鞭。 汪琬(1624—1691),字苕文,号钝庵,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

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参加《明史》的修订,因病辞归,隐居太湖尧峰山,专心著述,人称尧峰先生。

他的散文与魏禧、侯方域齐名,有《尧峰文钞》等。 汪琬和王士祯一同考中进士,汪留在京师任户部主事,王出任扬州推官,汪写了这篇赠序为王送行。

以公论,极力勉励友人上任,以私论,送友未免遗憾。文章简洁而摇曳生情。

序文开篇即气势浩荡,出语不凡。江淹《别赋》曾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友人别离,难免会悲凄感伤。

但此文却从大处着眼,用“交游失之”与“国家得之”来进行对比,并没有把感情停留在个人的离愁别绪之中,而是从家国之幸的角度来宽慰友人,把分别时的哀伤和悱恻抛到一边,换之以大丈夫的报国豪情,使全文的基调显得乐观开朗。当然,出任扬州府推官,在年轻气盛的王士禛看来,多少还是有些不如意的。

此时的王士禛在京师已经是声名大振,他是希望能官居京师,大展其政治抱负的。而且,他在京师已经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文友,彼此间诗酒往来,甚为相得。

而此番离京,只担任一个正七品的扬州府推官,不仅在政治理想上有所缺憾,同时也将与众多亲密的友人分别,孤身面对茫然的前程,其悲怆的心境不言而喻。作为相知相惜的好友,汪琬对王士禛的这种灰暗的心态无疑是非常了解的。

为了劝慰并勉励好友,他在下笔之先颇费了一番心思。汪琬以“诸曹失之,一郡得之,此十数州县之庆也”来开篇,用一“失”与一“得”进行对比,既切中了王士禛的心事,也巧妙地化解了他内心的悒郁,把他引向乐观、开阔的心境。

接着他又用一“庆”字来强化这种乐观,并在后文用一“憾”字淡淡地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使感情的表达显得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首段议论,可谓匠心独运。

作者利用属对工整的排比长句进行对衬,用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豪感来冲淡私己的离愁别绪。同时,作者利用“十数州县”与“二三士大夫”这种数目上的反衬来表达意旨,不仅充分肯定了王士禛此番外任的意义和价值,也隐隐表达出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豪壮气魄。

言之至此,惜别之情显见,勉励之意尤深。 序文第二段顺势转入叙述,交代了王士禛由中举到出任扬州推官的经过。

此段叙事,用语平易,言简意赅。首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并评析了他的少年才气。

第二句道出王士禛离京外任之事,点明了送别因由。句中一“当”字与一“而”字,两相对照,潜隐着对王士禛未能留任京师的遗憾与即将与友人分别的哀伤。

此句洵为知己之言,实可谓语淡而情真。但汪琬并没有把这种遗憾与哀伤的情绪铺陈开来,而是马上转入一种理性的劝慰:“吾见憾者方在燕市,而庆者已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矣。”

这是一种虚写。作者通过对扬州十数州县的百姓“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的形态的描绘,想象扬州人民对这位即将上任的才华卓越的推官的迎接与期盼。

在这里,作者借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美好前程的展望扫却了友人心中的阴霾。同时,在“憾”与“庆”的对照之中,把知己良朋间的真诚体贴与劝勉表露得淋漓尽致。

这些都很能体现汪琬散文温和雅驯的特点。 如果我们了解了汪琬本人在送别之际所处的境遇和心情,便能更好地体悟他对友人的一片赤诚深情。

此时的汪琬虽然留任京师,但他与友人王士禛一样,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前文已经谈到,顺治十五年,汪琬赴京谒选,得户部司主事。

因政治抱负得以初步实现,加上在京师又结识诸多志同道合的友人,汪琬当时的心境颇为开朗。但好景不长,顺治十五年冬,汪琬即被分司大通桥。

大通桥分司官职低微,友朋过从甚少,加之此时汪琬疾病缠身,且思家心切,心情极度悒郁。我们从他的《大通桥分司壁记》一文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迷惘与无奈:“去年夏谒选,不幸得户曹而分司于此……然为病所侵,衣食汤药俱不足以自周,而京师亲旧,过从者亦益少。

署中自奉行文书之外,亦无他材能可以自见。于是,抚岁月之如流,而耻功名之不立,又未尝不默然以思,而悄然以恐也。

诗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然则,予去其故乡,舍其朋友、兄弟、妻子之乐,而来縻禄食于此,复何为哉?复。

7 文言文:扬州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

挟:邀请,偕同薄技:郭对自己技艺的自谦,鄙薄的技艺,小技,这是一种谦卑的说法俄:一霎时、突然(义同俄尔“俄尔百千人大呼”) 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一处不像的爽,意思同“爽约”中的爽义,违背的意思口技表演者模仿的声音有10种声音分别是:群鸡乱鸣,群猪争食声,吃食声,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磨刀声,杀猪声,出血声,浔剥声,卖肉数钱声口技表演的主要内容:杀猪卖肉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过了一会儿(同《口技》中“少顷”),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

不是不想按要求回答你,只是要把这些写完,已经能出一篇学术论文了。

首先,北宋开封都城的格局如下图,看不清楚的话可下载后放大

http://wwwlydcomcn/forum/UploadFile/2008-4/200842921591281807jpg

其次,皇宫格局:

南面有三门,中间那个门叫宣德门,太平兴国三年七月改丹凤,九年七月改乾元,大中祥符八年六月改正阳,景佑元年正月改名宣德门。左边的门叫左掖,右边的门叫右掖,乾德六年正月赐名。

东面一个门叫东华门

西面一个门叫西华门

北面一个门叫拱宸门

宣德门内正南门名大庆门。东西横门名左右升龙,乾德六年正月赐名。

从大庆门进去的正殿,叫大庆殿。乾德四年重修,改乾元殿。太平兴国九年五月,改朝元殿。大中祥符八年六月改天安殿。景佑元年正月改大庆殿。殿九间,挟各五间,东西廊各六十间,有龙墀,沙墀。正式朝会、册尊号、祭祀行礼都在这个殿内举行。殿后有东西两个廊门叫左右大和,建国初期名日华、月华。大中祥符八年改左右太和。

右升龙西北的门叫端礼门,一共有三个门,各列戟二十四枝,熙宁十年八月赐名。

门内的宫殿从南到北依次是文德殿门,文德殿,宋太祖的时候在这里举行正式朝会,祭祀大典。熙宁以后,大典改在大庆殿举行,只每月15日在此殿朝御。殿东西两廊门叫左右嘉福,旧名左右勤政,明道元年十月改。殿庭东南隅有鼓楼,其下漏室。西南隅钟殿,两挟有东上西上合门。

左右掖门内正南门叫左右长庆,乾德六年正月赐名。接下去的北门叫左右嘉肃,熙宁十年八月赐名。再接下去的门叫左右银台。

大庆殿后有东西两条路,其北门叫宣佑,原来叫天光,大中祥符八年六月改大宁,明道元年十月改宣佑。

门西紫宸殿门,殿门皆两重,名随殿易。其中隔门遇两雪,群臣朝其上。紫宸殿旧名崇德,明道元年十月改。即视朝之前殿。每诞节称觞及朔望御此殿。

次西垂拱殿门,门有柱廊,接文德殿后。其东北角门子通紫宸殿,每日枢密使以下立班殿庭候传宣,不座即遇赴垂拱殿起居。每门内东西两廊,设二府、亲王、三司、开封府、学士、至待制、正刺史以上候班幕次。垂拱殿,旧曰长春,明道元年十月改勤政,十一月改今名,即常日视朝之所,节度使及契丹使辞见亦宴此殿。

其后福宁殿,国初曰万岁,大中祥符七年改诞庆,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即正寝殿。东西门曰左右昭庆,大中祥符七年赐名。

次后柔仪殿,国初但名万岁后殿,章献明肃太后居之,乃名崇徽,明道元年十月改宝慈,景佑二年改今名。

次后钦明殿,旧曰天和,明道元年十月改观文,后改清居,治平三年六月改今名。

其西睿思殿。

福宁殿东庆寿宫,庆寿、萃德二殿,太皇太后所居。

福宁殿西宝慈宫,宝慈,姒徽二殿,皇太后所居。

福宁殿后坤宁殿,皇后所居。

凡禁中殿阁,有:

嘉庆殿,咸平初,明德太后居此,殿后徙万安宫。

观文殿,旧曰延恩,大中祥符元年以圣祖降此殿,因缮完改曰真游,奉道像,后改集圣,明道二年十一月改葺为内外命妇客殿,名肃仪,庆历八年五月改今名。

延真门,大中祥符七年赐真游殿西门曰延真。

积庆殿、感真阁,大中祥符七年赐真游殿真君殿曰积庆,前又建感真阁

福圣殿,明道中奉真宗御容于此。

寿宁堂,明道中奉太祖御容于此。

庆云殿、玉京殿、清景殿、西凉殿,景佑二年重修,在天章阁东。

慈德殿,章惠太后所居,初系嘉庆殿,景佑四年改今名。

景宁殿,治平二年正月,诚内中神御殿,赐名景宁。

垂拱殿门次西皇仪殿门,皇仪殿旧曰明德,亦曰滋德,开宝四年改滋福,咸平三年,明德太后居之,号万安宫万安殿,大中祥符七年复为殿,标旧额,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

次西集英殿门,集英殿旧曰玄德,亦曰广政,开宝二年改大明,淳化元年正月改含光,大中祥符八年六月改会庆,明道元年十月改元和,寻改今名。每春秋诞圣节赐宴此殿,熙宁以后亲策进士于此。

殿后有需云殿,旧曰玉华,后改琼英,熙宁初改今名。

东有升平楼旧曰紫云,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宫中观宴之所。次西安乐门,门外西北景晖门,天禧五年三月赐名。其东含和门,熙宁十年八月赐名。门内有横廊,廊北龙图阁,大中祥符初建,以奉太宗御集、御书。阁东序资政、崇和二殿,西序宣德、述古二殿。又列六阁,曰经典、曰史传、曰子书、曰文集、曰天文、曰图画。其北天章阁,天禧五年三月建,以奉真宗御集、御书。阁东西序群玉、蕊珠二殿。次北宝文阁旧曰寿昌,庆历初改今名,以奉仁宗御笔、御书。阁东西序嘉德、延康二殿。殿间以桃花、文石为流杯之所。

东华门内次西左承天祥符门,乾德六年正月赐名左承天,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天书降其上,诏加其名而增葺之。

次西北廊元符观,大中祥符七年,以皇城司廨舍为观,奉天书道场,后罢之,复并入皇城司。直北东向有謻门,旧无榜,熙宁十年始标额。

门内南廊庆宁宫,英宗为皇子所居。治平二年赐名。

南北夹道北延福宫穆清、灵顾、性智三殿,灵顾以奉真宗圣容。宫中又有奉宸五库。

次北广圣宫,天圣二年建。

长宁宫以奉三清玉皇道像,后安真宗御容于宫之降真阁,景佑二年改今名。

宣佑门内东廊次北资善堂,大中祥符九年二月建资善堂于元符观南,为仁宗就学之所,天禧四年徙于此。

讲筵所旧曰说书所,寓资善堂,庆历初改今名。次北引见门。次北通极门,熙宁十年八月赐名。次北临华门,熙宁十年八月赐名。

西廊次北内东门有廊柱,与御厨相直,门内有小殿,即召学士之所。

次北崇政殿门,崇政殿旧曰简贤讲武,太平兴国八年改,大中祥符七年始建额,即阅事之所。殿东西延义、迩英二阁,侍臣讲读之所。阁后隆儒殿,皇佑三年十月赐名,崇政殿后有柱廊,倒座殿。

次北景福殿,前有水阁,旧诗贡举人考官设次于两廊。

殿南延和殿,大中祥符七年建,赐名承明,章献太后垂帘参决朝政于此,明道元年十月改明良,寻改端明,景佑元年改今名。殿北向,俗呼倒座殿。

殿西北迎阳门,大中祥符七年建,赐名宣和,明道元年十月改开曜,十一月改今名,俗号苑东门,召近臣入苑由此门。门内后苑,苑有大清楼,楼贮四库书;走马楼;延春阁旧曰万春,宝元中改;风仪、翔鸾二阁,景佑中有瑞竹生阁首;宜圣殿奉祖宗圣容;嘉瑞殿旧曰崇圣,后改今名;宣明殿;安福殿;宝跋殿。化城殿旧曰玉宸,明道元年改,四方贡珍果常贮此殿;金华殿,大中祥符中常宴辅臣;清心殿,真宗奉道之所;流柸殿,唐明皇书山水字于右,天圣初自长安辇入苑中褠殿为流柸,尝令侍臣馆阁官赋诗;清辉殿;观稼殿,景佑二年建,赐名;华景亭;翠芳亭;景佑中,橙实亭前命近臣观;瑶津亭;象瀛山池。

第三,皇子的问题

北宋皇子与历代不太一样,不会直接给你封王,一般会先做节度使(当然是挂名的,不需上任),封国公;稍后封郡王,加平章事;最后出阁封王,兼两镇,加司空。并且,北宋王爵是不能承袭的,亲王死了,他的儿子无论嫡庶,都没有爵位,唯一的好处就是,靠恩荫不用科举就能入朝为官。

东宫的职位大体有:太子六傅,即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这些都是由资深朝臣担任,挂个名而已,和太子没多大关系;太子宾客、詹事,左、右春坊司,皇太子宫都监(太监担任)、祗候、承受,太子左、右庶子、谕德,太子中舍人、舍人、家令、率更令、仆,太子侍读、侍讲,太子中允、洗马,太子左、右赞善大夫。太子就学之所叫“资善堂”。 东宫有保卫机构,称太子诸率府,仅为点缀而已,实际上没有人员。

亲王府称“藩邸”,职位有:王傅、长史、司马(徒有其名,一般不任命),咨议参军、王友各2人,翊善、记室参军各1员,教授“无定员”。

城门问题:

新城,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周显德三年令彰信节度使韩通董役兴筑,国朝以来号曰国城,亦曰外城,又曰罗城。

南五门:

中曰南熏,周曰景风,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

次东曰普济,惠民河水门,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

次东曰宣化,周曰朱明,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

次西曰广利,惠民河水门,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

次西曰安上,周曰畏景,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

东五门:

南曰上善,汴河东水门,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

次北曰通津,汴河东水门,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通津,天圣初改广津,后复今名。

次北曰朝阳,周曰延春,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

次北曰含辉,周曰含煇,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寅宾,后复今名。

次北曰善利,广济河水门,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咸通,天圣初改。

西六门:

南曰顺天,周曰迎秋,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

次北曰大通,汴河南水门,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大通,天圣初改顺济,后复今名。

次北曰宣泽,汴河北门,熙宁十年赐名。

次北曰开远,太平兴国四年赐名通远,天圣初改。

次北曰金耀,周曰肃政,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

次北曰咸丰,广济河西水门,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

北五门:

中曰通天,周曰玄德,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曰通天,天圣初改宁德,后复今名。

次东曰景阳,周曰长景,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

次东曰永泰,周曰爱景,太平兴国四年九月改。

次西曰安肃,国初号卫州门,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赐名。

次西曰永顺广济河南水门,熙宁十年赐名。

建议参考书目:

能看懂文言文的,《东京梦华录》(宋代市民生活全录,天涯煮酒版块好像有人部分翻译成白话),《宋会要辑稿》(城市结构,政府机构,皇室制度全集)。

看不懂文言文的,《新宋》(里头汴梁环境描述基本准确),《宋时明月》(里头生活风俗器具描述基本准确)

今年是2019年,1000年前是1019年,这时候的中国处于北宋时期。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

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北宋被金国灭亡。

扩展资料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干离不领军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北宋

番外一景宣十年

  景宣十年秋九月,国中西面数路州军大水,皇上诏赐被灾家米二石,溺死者官瘗之。

  丁亥,天降大雨震电,京中平地水数尺。

  庚寅,皇上、皇后避正殿,减常膳,为天下万民祈福;辛卯,降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畿内、京东西、河阳、河北、成府三路被水民田蠲其租;凡流徙者,所在抚存之;丁酉,诏减北面诸路岁输锦绮,易绫纱为绢,以给边费。

  

  连日大雨过后,天边浓云渐薄,太阳终于露了一小脸。

  阳光稀贵如金般地洒入宫城,立即便使得这满朝上下文武百僚们的心情也随之霁明起来。

  时近傍晚,西华宫正殿朱门被人在外轻叩了三声。

  没过一会儿,就有宫女小步快走入得内殿,对正在宽解朝服的孟廷辉道:“皇后,资善堂直讲方大学士亲自将皇太女及二位皇子送来了。”

  孟廷辉脸色有些乏,对着镜子拆去高髻上的冠子,口中轻轻道:“请方学士回去歇息罢,叫皇太女与皇子们在外殿候着。”

  宫女小声应了,欲退时神色有些犹豫,可一瞧她镜中微微不豫的面色,便垂首抱袖退了出去。

  自景宣三年正月皇上册后至今已近八年,皇后所出共一女二子:长女若韬年七岁,出生不及三日便被册立为储;长子若韫、次子若韧则分别诞于景宣四年及景宣七年,如今不过是才知事不久的孩童而已。

  景宣七年秋,皇上以翰林学士方怀任资善堂直讲一职,为皇太女若韬启蒙授业;八年春,大皇子若韫随入资善堂习业;今岁九月初,才满三岁的二皇子若韧亦奉诏入资善堂。

  然而今岁遇灾,九月中旬国中连降大雨,自西面数路直至京畿一带,民田遭水灾者不计其数,皇上与皇后在宫中迁朝会于宝和殿偏殿,又令宫中上下罢常膳,食素以仰祈上天之德。

  尚食局的女官们不忍皇女皇子们挨饿,又实是怜疼才刚满三岁的小皇子若韧,遂偷偷与他们常膳为食。谁知此事走漏风声,被人禀至皇后御前,顿时便令皇后震怒,连逐尚食局数人出宫,又诏三位皇女皇子们罢资善堂日课,入觐西华宫。

  殿门一开,宫女与外面的小黄门悄悄耳语了几句,转身请方怀回去,又忙躬身恭让,让乳母领着三个容貌俊丽衣着妥贴的小人儿入了殿中。

  未几,孟廷辉从里面慢慢走出来,瞧见三个孩子,眉尖又蹙了蹙,转身随意坐在殿中为二府朝臣所置的高椅上,拢起袖口,一言不发地望着他们。

  “母后。”

  最靠近她的小女孩儿率先跪了下去,端端正正地行了个大礼,然后垂下头,老老实实地等她发话。

  旁边一个男孩儿也马上跪了下去,小声道:“母后。”

  最边上的小男孩儿约莫只有三岁的样子,瞧见哥哥姊姊这模样,不禁也拙手拙脚地跪了下去,嗲声道:“母后。”

  候在殿角的乳母忍不下心,正想要僭越开口时,却被两个宫女一拽,往后面带了下去。

  孟廷辉没叫三人起身,只是坐着淡淡地注视着他们。

  半晌,若韬忍不住抬起头来,清丽的小脸上凝了丝愧色,小小红唇轻启道:“母后,儿臣们知错了,还请母后责罚。”

  “你有何错?”孟廷辉看向她。

  若韬抿抿小嘴,一本正经道:“国中数路连逢大雨,不少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父皇与母后避正殿而罢常膳,减民赋、抚流民,以天下苍生为念,实是大善仁圣。可儿臣们前日却贪嘴食荤,不顾父皇与母后在宫中的素膳之令,使天家蒙羞,还请母后降罪。”

  “还请母后降罪。”若韫在一旁也跟着道。

  只有若韧睁大了眼望着哥哥姊姊,一脸将懂不懂的表情,小身子摇摇晃晃的,就快要跪不住了。

  孟廷辉微微一舒眉,问她道:“此话是你自个儿想出来的,还是旁人教的?”

  若韬小脸有些红,嗫喏道:“不敢欺瞒母后,是方大学士在适才来的路上教儿臣们这样说的。”

  孟廷辉脸色冷然,斥她道:“你父皇心忧灾民,已有月余都疲乏得吃不下东西。内廷有诏谕令宫中上下罢常膳,你身为储君,却不将皇诏父命放在眼中,领着两个皇弟公然食荤,这事儿一旦传至外廷,想要朝臣百姓们怎么看你?再过几年,你便要以储君之身入中书同宰执们学理政事了,怎的还这么不懂事?今日是方学士教你这样说的,倘是他不教,你难道就不知自己犯了错儿?”

  若韬有些委屈,跪着不吭声,一双黑亮的大眼睛中噙满了泪,却倔强地咬着嘴唇不肯哭。

  旁边若韫急得不行,抢着道:“母后息怒,此事当真怨不得皇姊,都是儿臣……”

  外面殿门突然嘎吱一声被人推开来。

  若韧眼尖,一见来人便不管不顾地从地上爬起来,动作有如出弦利箭一般地冲那人奔过去,小身子一下子撞上那人的腿,仰着脸睁着大眼急急地叫:“父皇!”

  英寡一把捞起他,将他抱在臂弯中,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对还跪在地上的两个孩子道:“都起来罢。”

  若韫犹豫了一下,起来转身道:“父皇,这事儿都是儿臣的错,让母后别再责罚皇姊了罢!”

  英寡闻言扬眉,侧头瞥一眼孟廷辉,眼底了然,口中却道:“何事值得你动这么大的怒?”

  孟廷辉倚着椅背,微有无奈,心知定是哪个宫女看不过眼,着人去睿思殿通禀了他,才惹得他如此神速地前来“救人”,遂起身轻道:“由得你如此纵宠他们。”说罢,便转身回内殿去了。

  若韬犹在跪着,口中小声道:“父皇,是儿臣让母后生气了。”

  他低声道:“起来。”然后将怀中的若韧放了下来,道:“且带着两个皇弟下去看书练字罢。”

  这三个孩子中,也就是女儿的性子最像自己,自幼不爱多言,安于静处,虽从出生便被册立为储,可却极是自敛懂事儿,年纪小小便颇受二府老臣们的喜爱。

  “谢父皇。”若韬站起来,静静地牵过若韧的小手,又叫过若韫,复又冲他行过礼,然后便一齐退殿出去了。

  他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淡出朱门,这才缓缓转身,走入内殿。

  细高的铜镜前簪花满案,她坐得端正,手中翻叠着些细绢薄衫,听见他的脚步也不作声,只一径低着眼。

  因国中数路遭逢水灾,他之前减免了北面岁入锦绮绫纱之贡,宫中如今用的大多是绵绢一类的衣料。自景宣三年沈知书奉诏归京,严馥之便将严家在潮安的铺子交给了父亲的外宅打理,自己随沈知书进京没多久,因衣妆精致颇受那些命妇千金们的追捧,遂又开了家裁衣坊,专为名门大户的女眷们裁衣缝裙,便是孟廷辉在宫中的好些用度,也都是从严馥之那里来的。

  今次宫中用例既改为绵绢,她自然身先士卒地服绵穿绢,连带着这京畿宇内的朝臣们府上亦不敢平铺缣绫锦绣。严馥之更是一改铺子里的用料,所余之钱帛皆上贡以做北面边费,如此一来,整个畿内并同河阳南、北路的商贾们又连纳了不少钱,以为朝廷赈灾出力。

  她于此事之功,他看在眼中,更是暖在心头。

  这么多年来,她心中装的是他,是他的江山天下,更是他的百姓万民。她是他知解君心的能臣,是他生死与共的女子,是他同甘共苦的妻,更是他三个孩子的母后。

  此生能得她一人,便是苍天予福,而他也再无它求。

  他走到她身后,俯身在她发顶印了个吻,薄唇又移去她耳边,“怎的,不至于连我也气罢?”

  她哼道:“不敢。”

  他笑,发狠似的咬了一口她细嫩敏感的耳垂,“我听人说了,尚食局的人不规矩,哄着若韧吃了些荤食,若韫忍不住也跟着吃了,若韬不过是在一旁没挡住,也值得你这样斥责她?”

  她轻轻叹气,回眼瞅他,“她要是一般的公主也就罢了,偏她生就是你的嫡长女,偏你又不顾不管地册她为储,殊不知这天下有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她瞧?我倘不在内廷罚罚她,这要是落在外朝哪个有心人的手中当把柄,又该如何是好?”

  说着,她又略微忿然地拨开他的手臂,“我教罚他们也就罢了,谁让你次次都来装好人?哄着叫孩子们不和我亲……”

  他笑着将她一把拽起来抱进怀中,“你听不见旁人都说若韫和若韧像你么?看若韧方才那灵动放肆的劲儿,哪像个三岁大的娃娃。”

  她在他怀中小挣了下,身子不觉软了,将手中的薄衫随意往案上一扔,埋头在他胸口,“久赖在此处做什么,睿思殿那边不必再去了么?”

  “一看见你,就不想走了。”他的声音低沉微哑,数年来都不曾变过,轻而易举就能将她心头的火星激燃。

  她由他抱着往床榻边走去,耳根点点发烫,口中道:“今日瞧见这天放晴了,我心中才略略舒坦了些,谁知那边又传来孩子们不守诏谕的事儿,我岂能不管不问?”

  若韬、若韫、若韧三人虽是个性不同,可都是粉雕玉琢极其可爱,内宫中人哪个不疼惜怜爱他们?便是任资善堂直讲的方怀,也常常夸赞这三个孩子天姿聪颖,而今日宁可忤逆她这皇后之意,也要教平日里不善多言的若韬说那么一番话。

  他扯了帐子,抱着她躺下去,“我知你最疼若韬,生怕她将来路走得不顺。她能有今日之乖巧,全仗你多年教养之功。”

  她轻皱鼻尖,“她这性子同你当初简直是一模一样,平日里想些什么全埋在心中,不肯多吐一字。这一副江山的担子何其重也,我虽是责她罚她,可心中又实是心疼她。”

  他侧头看看她,“生在天家之人,皆是这命。”

  她一下子仰起脸,将他抱得紧了些,声音轻下去:“所以我也心疼你。”

  天渐黑,夜渐浓,空气中似是浮荡着细碎金粒,映得他俊脸明晰,一挑眉一扬唇皆是摄心惑人,叫她看着看着便失了神。

  多少年了?

  从乾德二十四年春日在冲州府相见,到如今景宣十年秋夜在皇城相伴,已有整十二年。

  或是从乾德十四年的那一个雨夜,抑或是从乾德六年她出生的那一个夜晚,她今生便注定是他的人。

  暗中,他突然道:“今日可是去料理向得谦的后事了?”

  她没吭声,许久才点了下头。

  长发柔软地擦过他横在她颈后的手臂,如细藻一般蓦地勾起二人间的许多旧忆。

  景宣三年初,北戬大败,狄念生擒北戬皇帝向得谦及其宗室子弟、押解入京,向氏一门分别被拜国公子侯,赐宅京中,数年来还算是微澜止水。

  她曾经想问却没问过,他当年没有下狠手诛杀北戬宗室,究竟是不是因为顾及到她,怕她会心生恻隐,而又会想起自己儿时的过往?

  但当她生下女儿、女儿又被册立为储之后,她便再也没有想过这问题,反倒是自己动了护犊杀心。

  每每看见女儿那可人的笑颜、小小的模样时,她就忍不住会想,倘是将来待他与她百年之后,女儿在这世上可会遭受什么大难不幸?到时候这小小的肩膀又将承受怎样的家国重担,还会不会有人能够护得了她、帮得了她、爱得了她?

  为了女儿将来为帝之路能够顺坦一些,便是尽诛北戬宗室子弟,她亦能下得了这狠手。

  只是他不曾表露过这心思,她也就从未提起过。

  但她如今终也能明白,当年的那一切,无关人也无关理,那不过是一个上位者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不必再受自己当年的艰辛苦难而做的打算。

  她不能够一辈子都这样恨他的父王,正如她不能够真正放心北戬向氏宗室一样。

  七年来向氏宗室中人陆陆续续或老或病而死,如今向得谦亦在半个月前因病暴毙,她这才稍稍放下了些心来。

  可是她心里的这些思量,又怎能对他说得出口?

  “水患既消,”他低沉的声音又响起来,“不如找个时间,你带着若韬、若韫、若韧三人,一同去西都谒见母皇与父王?”

  她的脸贴在他的左胸前,一下下听着他的心跳,口中轻轻地“嗯”了一声。

  他到底是明白她的。

  否则也不会挑这当口与她说这事儿。

  他等了她七年,或许他原本还打算等更久,等她能够真正释然——虽然这释然并非是不恨,只是她选择不去恨。

  从前的事情她没有办法能够改变重来,她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忘记心头的伤恨,而握紧手中的挚爱,一生一世为了她所爱的人们去好好地活着。

  

  番外二景宣十一年

  景宣十一年春三月,西都遂阳旧宫外已是香花满径,殿阙之间莲池水清,阔叶翠色在阳光下泛着点点水金。

  若韫带着弟弟若韧在池边嘻闹不休,二人身旁不远处站着个华服男子,虽已两鬓斑白,可脊背依然挺得笔直,带了皱纹的侧脸上仍能看出年轻时英俊瘦削的痕迹。

  他负手望着两个男孩,薄如锋刃的嘴唇微微向上弯起,纵是一言不发,可身上的气势仍是令人不敢小觑。

  “皇爷爷!”若韧一转身就扑了过来,两只湿乎乎的小手扯住男子锦袍下摆,“皇兄他欺负我!”

  若韫在后绷着小脸,气呼呼道:“我才没有呢!”

  贺喜弯腰一把抱起若韧,又将若韫拉过来,沉凛如渊的眸子中渐起一丝暖意,“在西都待了这么多日,可有想过你们父皇?”

  “不想!”若韧瞪着大眼睛,童言无忌道:“父皇不在,就没人逼我们练剑啦!”

  若韫忍不住拍了一下他圆嘟嘟的腮帮子,恼道:“这话要是传到母后耳中,又得连累我跟着你受罚!”

  贺喜嘴角勾起些,声音却寒了点:“天家男儿,还有怕练剑的?”说罢,便将若韧放了下来,对两个孩子道:“去后面校场!”

  若韧一下子就蔫了,小小的身子扭来扭去,瘪着嘴不肯动。

  若韫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北面校场方向小跑而去。

  贺喜低眼看了看尚不到四岁的若韧,终是无奈一笑,提着他的领子将他举起来,“你父皇如你这般大的时候,已敢持弓上马了。”

  若韧瞅准机会就趴在他胸前不肯再动,腆着脸笑嘻嘻地道:“皇爷爷,皇爷爷,皇爷爷……”

  孟廷辉从殿中出来时,一眼就望见远处儿子那近似耍赖的模样,当下又气又乐,抿唇在丹陛下站了一会儿,才转头往池边桥头处望过去。

  小小的拱桥连池而躬,穿着薄纱小裙的若韬安安静静地站在上面,陪着身旁的英欢一齐喂那池中的锦鲤。

  英欢一袭朱衣立在桥头,脑后高髻如云入天,容貌虽已不复年轻,可眼角眉梢仍是如烟如丝,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美丽高贵。

  若韬时而仰起小脸笑笑,呈上手中捧的鱼饵小盅给她,那怡然不惊的模样竟与她有几分相像。

  池里的锦鲤时不时地甩尾腾跃,溅起一朵朵细碎的水花。

  孟廷辉看了一会儿,忽觉不忍打搅孩子们与二位老人的共处时光,遂转身寻了个石凳坐下来,静享起这美好的春日暖阳来。

  今岁国中一切安宁,自年初正旦大朝会过后,她在朝中将北面封邑的诸多杂事一一料理完毕,便依前约带着三个孩子来西都谒见上皇与平王,至今已有五日的功夫。

  来之前心中或有惶惑,怕自己无法真正坦然地面对他们,更怕他们见到自己会不甚自在,可来了之后却发现,那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这一对老人年轻时走过了多少风雨,经历了多少爱恨,见证了多少世情,那些国仇家恨在他们眼中早已淡如云烟,又怎会对她心生罅隙?

  如今她在他们眼中,就只是他们的爱子所钟爱的女子。

  而她这几日看着二位老人之间的相处,又何尝不是羡慕至极?

  相恨十年,一眼相望,继而相缠一生……人向来都道天家最是无情,可这无情之下,偏又有着最矢志不渝的爱。

  淡至极致,情至浓时。

  她只愿待她年老之时,亦能与他白首相望、含笑执手、共寝一穴。

  “皇后娘娘。”

  身后的女声突然唤回她的心神,她回头去望,“何事?”

  宫女笑吟吟得呈上来一封边角泛黄的信件,道:“这是上皇适才吩咐叫奴婢拿来给娘娘看的。”

  她有些狐疑地接过来,斥退那宫女,飞快地打开来。

  目光慢慢扫过去,这些字是那么熟悉,却又是那么刺眼,直叫她看得眼角都发酸。

  良久,她才合上信笺,握在掌心中,轻轻一牵唇。

  都已过了这么多年,她竟然一直不知道,他对她用情会是如此之深。

  信上落款的后面是景宣元年冬十二月。

  那个时候她在做什么?

  她甫入枢府没多久,日夜尽心学习军务诸事,忙得焦头烂额。

  可他却已在打算她与他将来的一切。

  包括,北面的那片广阔疆域。

  当初他一诏割许北面数路做她一人的封邑,她以为那是他因势所迫才做的决定,谁曾想早在景宣元年时,他便已决心要以这片疆土来尝她那亡国破家之殇,以堵住天下众人之口……继而册她为他的皇后。

  可他尚未来得及开口,北面倒先出了事儿。

  但真正令她动容的,却不仅仅是他这藏了许久的心意,而是二位老人竟然允让了他的这一念头。

  抛去国仇家恨,这江山天下浸染了二人的鲜血汗水,而二人竟能够如此坦然地重割疆土与前朝敌国皇嗣,若非是深知他对她的爱,又怎会如此豁达和包容?

  她想着,不禁抬眼望向不远处的垂柳桥头,恰见英欢红唇微扬,正笑望着她的一举一动。

  眼底忽而涩湿一片。

  虽是自幼无父无母,可她今生能得到他的爱、能得到他的父母真心相待,是亦足矣。

  远处忽起一阵脚步声,有内侍急匆匆地跑来,见她坐在近处,不由立即止步,满头大汗道:“启禀皇后娘娘,方才城头军司来报,说是……说是远远见着黄仗,看样子竟像是皇上来了。”

  孟廷辉诧异万分,马上站起身来。

  她之所以会独自带着三个孩子来西都,就是因他在京中忙得脱不开身,又不好摆驾西幸、徒叫国库破费一番。

  怎的今次却会跟着她的脚步到西都来?

  转思间,若韬不知何时走到她身旁,轻轻拽着她的衣角道:“母后,母后……”

  她回头,见是若韬,脸色不由一柔,轻问道:“何事?”

  若韬眼睛笑得弯弯,小声道:“皇祖母方才同我说,今日可是母后的生辰呢。”

  她怔住。

  三月初七……

  自己竟会忘了,三十年前的这一天,正是她出生之时,也正是他的母皇戏称要册她为他的太子妃之时。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她终于还是回到了原点。

  她曾经以为能得他倾心相付,皆是因自己不懈的努力,殊不知她与他之间的缘分,早就由上天注定了。

  她弯唇亦笑,俯下身摸了摸女儿的长发,轻轻道:“随母后一同出宫去接父皇,好不好?”

  夏四月戊戌,潭州民林符三世孝行,一门义居,福州陈氏,笄年守志,寿逾九袠,诏皆旌表其门。丁未,进《淳祐条法事类》凡四百三十篇,郑清之等各进二秩。

 六月甲午,四川余玠奏进北马五百,诏立功将士趣上姓名推恩。丙申,高达带行遥郡刺史、权知襄阳府、管内安抚、节制屯戍军马。乙巳,诏求遗书并山林之士有著述者,许上进。

 秋七月癸亥,太白昼见。丙寅,太阴入氐。壬申,太白入井。丁丑,有流星出于毕,大如太白。庚辰,前签书枢密院事陈卓薨,赠少师。

 八月己丑朔,流星夕陨。癸巳,太阴入氐。丁酉,荧惑入井。丁未,命吕文福庐州驻紥御前诸军都统制。庚戌,诏以故直龙图阁楼昉所著《中兴小传》百篇、《宋十朝纲目》并《撮要》二书,付史馆写,昉追赠龙图阁待制。辛亥,诏:"比览林光世《易范》,明《易》推星配象演义,有司其以礼津遣赴阙。"九月辛未,祀明堂,大赦。闰十月癸丑,太白入氐。癸酉,吴潜五疏乞罢机政,不允。

 十一月丙申,京湖制司表都统高达等复襄、樊,诏立功将士三万二千七百有二人各官一转,以缗钱三百五十万犒师。甲辰,郑清之乞解机政,诏依前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封齐国公,仍奉朝请。己酉,诏承信郎陈思献书籍,赐官一转。庚戌,太师郑清之薨,赠尚书令,追封魏郡王,谥忠定。甲寅,以谢方叔为左丞相,吴潜为右丞相。乙卯,以徐清叟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董槐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二月戊辰,诏以八事训饬在廷,曰肃纪纲、用正人、救楮币、固边陲、清吏道、淑士气、定军制、结人心。己卯,游似薨,赠少师,谥清献。

 十二年春正月癸巳,武功大夫王坚以复兴元功,转遥郡团练使。辛丑,太学录杨懋卿以孝行卓异,诏表其门,以其事宣付史馆。癸丑,诏宰执议立方田,开沟浍,自近圻始。创置游击军,水步各半。

 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巳未,诏陈显伯资善堂翊善,蔡抗资善堂赞读、翁甫资善堂直讲。壬午,诏襄、郢新复州县,赋税复三年。大元兵数万攻随、郢、安、复,京西马步军副总管马荣率将士战严窦山。癸未,再战铜冶坪。

 三月丁亥,又战子陵大脊山。诏荣兵不满千,能御大难,赏官两转,进州钤,带行阁门祗候,赐金带。诸将王成、杨进各官两转升迁,余推恩有差。丁未,守三氵义口诸将焚北屯积蓄,断其浮梁。

 夏四月庚申,有流星出自角、亢,大如太白。戊辰,诏襄、郢新复州郡,耕屯为急,以缗钱百万命京阃措置,给种与牛。壬申,荧惑犯权星。乙亥,葵抗兼侍立修注官。丙子,置池州游击水军。

 五月甲申朔,祈雨。壬辰,诏申儆江防,每岁以葺战舰、练舟师勤惰为殿最赏罚。乙巳,盗起信州玉山县。罢诸郡经界。戊申,太阴犯毕。

 六月癸亥,发米三万石振衢、信饥、玉山寇平。丙寅,严、衢、婺、台、处、上饶、建宁、南剑、邵武大水,遣使分行振恤存问,除今年田租。

 秋七月庚寅,太白、荧惑合于轸。

 八月己未,诏来年省试仍旧用二月一日,殿试用四月十五日以前,庶免滞留远方士子。己巳,诏以缗钱四十万振恤在京军民。丁丑,诏行《会天历》。辛巳,诏改明年为宝祐元年。

 九月丁亥,少师、保康军节度使、嗣沂王贵谦薨,赠太傅,追封申王。戊戌,太白、填星合于箕。丙午,太白犯斗。

 冬十月癸丑,以徐清叟参知政事,董槐同知枢密院事。嗣濮王善珘薨,赠少师、追封咸宁郡王。戊午,濮安懿王长孙善奂福州观察使、提举佑神观、嗣濮王。壬申,诏襄、樊已复,其务措置屯田,修渠堰。

 十一月庚寅,吴潜罢。丙申夜,临安火;丁酉夜,火乃熄。戊戌,诏避殿减膳。壬寅,诏求直言。十二月乙卯,以吴潜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己未,诏追录彭大雅创城渝州功,复承议郎,官其子。癸亥,诏海神为大祀,春秋遣从臣奉命往祠,奉常其条具典礼来上。壬申,太阴入氐。丁丑,立春,雷。

 宝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诏以艺祖嫡系十一世孙嗣荣王与芮之子建安郡王孜为皇子,改赐名禥,授崇庆军节度使,进封永嘉郡王。制《资善堂记》赐皇子。戊戌,日生戴气。癸卯,大元兵渡汉江,屯万州,入西柳关。高达调将士扼河关,上山大战,至鳖坑、石碑港而还。诏高达、程大元、李和各官两转,余恩赏有差。

 二月己酉朔,日有食之。戊辰,陈垓贪赃不法,窜潮州。辛未,罢尚书省,创置呈白房。

 三月戊子,与芮授少师,加食邑七百户;希逦检少傅,加食邑五百户;与欢授少保,加食邑七百户;乃裕保康军节度使,加食邑五百户。丙申,别之杰薨,赠少师。

 夏四月丁巳,有流星大如太白。

 五月甲午,诏余玠赴阙。乙未,诏侍从、台谏、给舍、制司各举帅才二人。丁酉,荧惑、岁星合在昴。己亥,赐礼部进士姚勉以下及第、出身有差。

 六月戊申朔,江、湖、闽、广旱。庚戌,四川制司言余玠疾革,诏玠资政殿学士,与执政恩数。辛亥,以贾似道为资政殿大学士,李曾伯端明殿学士、职任依旧。庚申,以余晦为司农卿、四川宣谕使。祈雨。秋七月壬午,王伯大薨。丙戌,蔡抗兼资善堂翊善,施退翁兼资善堂直讲。庚寅,温、台、处三郡大水,诏发丰储仓米并各州义廪振之。癸巳,诏余玠以兴元归附之兵分隶本路诸州都统,务抚存之,仍各给良田,制司济以钱粟。甲午,余玠卒,赠官五转。庚子,以董槐兼参知政事。癸卯,诏抚谕四川官吏军民。

 八月丁未朔,以马光祖为司农卿、淮西总领财赋。甲寅,起居郎萧泰来出知隆兴府。先是,起居舍人牟子才与泰来并除,子才四疏辞,极陈泰来奸险污秽,耻与为伍,泰来不得已,请祠,遂予郡。丙辰,以余晦权刑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财赋。乙丑,行皇宋元宝钱。

 九月壬午,程元凤升兼侍读,牟子才升兼侍讲。壬辰,城夔门。太阴入毕。

 冬十月丙午朔,诏出缗钱二百万,振恤京城军民。

 十一月丙子朔,诏奖谕襄阳守臣高达。己丑,贾似道献所获良马,赐诏褒嘉,其将士增秩、赏赉有差。十二月乙卯,册瑞国公主。庚申,刘伯正薨,赠五秩。

 《宋史》 元·脱脱等

宋史列传一八七 参考译文

  尹焞字彦明,一字德充,世代都是洛阳人。年少时师事程颐,曾参加进士考试,打开试题,上有诛杀元祐党人的议题,尹焞:“哎,这样还可以凭借这求得侍 禄吗!”没答题就走了出来,告诉程颐说:“我不再参加进士考试了。”程颐说:“你有母亲在。”尹焞回去禀告他的母亲,母亲说:“我指望你安分守己来赡养 我,但不指望你当官用俸禄来孝顺我。”从此他终身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程颐死后,尹焞在洛阳聚徒讲学,没有悼念丧者或慰问病者的事就不出门,士大夫们都推崇 仰慕他。

  靖康初年,种师道推荐说尹焞德行高尚可以安置在皇帝身边以备劝勉讲论,皇帝将他召到京城,但不想留下他,赐号为和靖处士。第二年,金兵攻陷洛阳,尹 焞全家被害,尹焞死而复生,弟子们将他抬着放到山谷中才免于一死。绍兴四年,停留在涪州,开辟了三畏斋来居住,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他。侍读范冲举荐尹焞代替 自己,授为左宣教郎,充任崇政殿说书,尹焞称病辞谢。范冲奏请赠给尹焞五百金作为路费,派遣漕臣奉召到涪州亲自请行。六年,他才开始上路,写文章祭拜程颐 之后才走。

  朱震称病求去,这时赵鼎已经离任,张浚独自做宰相,于是召来胡安国,让他担任内祠之职兼任侍读,又上章举荐尹焞,称说他的学问修养有远超时人的地 方,请求下令江洲的守臣迅速将他送到京城。尹焞又一次称病辞谢,皇帝说:“尹焞可说是安于退让啊。”下诏让他做秘书郎兼说书,急速起用他,尹焞才入朝进见 就职。资善堂翊善朱震病情加重,推举尹焞代替自己资善堂的职务,皇帝指着奏书说:“朱震也推荐尹焞代替自己资善堂的职务,只是尹焞稍微有点耳聋,恐怕教育 诸儿感到吃力。”不久,尹焞称病告假,授予礼部侍郎兼侍讲,这是金派遣张通古、萧哲前来议和,尹焞上疏又给秦桧写信说:“现在的上策,是自己图治。自己图 治的要领,在内要进用君子并且罢黜小人,对外要赏赐应当奖赏的人并且惩罚应当治罪的人,使皇帝的孝悌之心通达于神明,贤明的道德造就国家安定强盛,不要用 琐屑细小的智慧和道义来图谋大的功业,那么将不胜幸运。”他的上疏和信都未获回报,于是尹焞坚决辞却了新的任命。

  秦桧执掌国政,得到了尹焞求去的上疏,于是不再挽留。十二年,尹焞去世。

  当时,从学于程颐的固然有很多君子,然而要找像尹焞这样正直刚毅、身体力行的人却少有。程颐曾经用“鲁”来称许他,而且说:“我死之后,不失正道的是尹氏之子啊!”

  翁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

  翁姓来源:

  翁姓相传来源于姬姓——周朝的国姓。说法大致有三:

  1、因地得姓:周昭王封庶子食邑于翁,国亡后其子孙以地为姓。

  2、传说周昭王庶子出生时双手握拳,他人掰不开,独昭王能掰开,周昭王掰开后见初生儿左掌纹似篆文的“公”字,右掌纹如“羽”字,便将儿子取名‘翁”,后来翁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古书称“氏以王父字”)。

  3、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传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分布:

  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钱塘(今天的浙江杭县)。

  名人:

  翁万达,明代兵部尚书

  翁同龢,清朝时期江苏常熟人,管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光绪帝师

  翁郡,汉代学者

  翁方纲,清朝时的著名书法家、金石家。在朝廷担任内阁学士

  翁春,清代诗人

  堂号:

  资善堂:宋朝时期的翁甫,在资善堂当教授,监守登闻鼓院。对于皇帝的问题的回答,都会让皇帝感到称心如意。

  赐鱼堂:唐代时候的翁洮,被任命为员外郎,后来隐居不愿意作官了。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他于是作了《枯鱼诗》作为回答,皇帝看了诗以后,知道他绝对不会复出了,于是赏赐给他很多曲江鱼。

  堂号宋六桂堂

  “六桂堂”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堂名,指的是南方闽粤一带的洪、江、翁、方、龚、汪等六个姓氏。根据历来文献的记载,南方的这六个家族,虽然所顶的姓氏完全不同,但实际上却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所以才会共用“六桂堂”堂名。千百年来在这个名堂之下,亲爱精诚,不分彼此。

  “六桂堂”是出现于距今大约1000年以前的宋朝初年,而且追本溯源,统统都是翁家的子弟。翁氏的来源,提起来光彩无比,因为他们的源流,可以源源本本地追溯到3000多年的圣君周文王,是最值得自傲的黄帝姬姓子孙。

  有关翁氏的源流,每一种古籍的考证都是完全相同的。譬如,《姓纂》一书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姓氏考略》也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

  由此可见,翁氏大致始于公元前1052至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之时。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儿子。如此一来,翁氏的来龙去脉,是更加一目了然。

  源自3000年前周文王的后代翁氏,在历史上一直是春风得意,神采飞扬的。这一点,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具体的证据。例如,翁伯是一位名登《史记货殖传》,以贩脂而富倾县邑的大富豪;唐僖宗时的翁洮,更是皇帝嘉慕不已的一代高士,以一首《枯木诗》谢绝朝廷的征召,千百年来传为佳话。

  满清末年那位颇思有所为的光绪皇帝,有一位“师傅”翁同龠禾,是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是光绪皇帝实行新政时的中心人物。文章道德,备受后人的敬仰。

  郡望:

  1、临川郡:三国的时候吴国置郡,在今天的江西省抚州至南城一 带。

  2、钱塘:也写作钱唐,是一个古县名。秦代的时候置郡,在今天 的浙江省杭州市。

  迁徙分布:

  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钱塘(今天的浙江杭县)。

  翁姓多分布在福建和台湾地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5293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03
下一篇2024-03-03

随机推荐

  • 妮维雅630可以和祛绉提拉紧致的一起用吗

    可以一起使用。妮维雅630是一款保湿滋润的面霜,而祛绉提拉紧致产品则是一种抗衰老的紧致霜。两者成分不冲突,可以同时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导进行,避免过度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其他化妆品,以免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负担。

    2024-04-15
    28200
  • 夏天涂防晒霜的正确步骤

    夏天涂防晒霜的正确步骤你知道夏天涂防晒霜的正确步骤是什么样的吗?很多女生刚开始学化妆,还不知道防晒霜应该在什么时候涂。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夏天涂防晒霜的正确步骤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4-04-15
    25700
  • 冬天超好用的平价润唇膏推荐,爱起皮沙漠唇必入好物

    寒冷的冬天会加速嘴唇水分的流失,如果没有油脂滋润,唇部肌肤不仅会觉得干痒,还非常容易脱皮开裂。下面,我整理了5款个人经常回购的唇膏,每支都很评价哦~Blistex小蓝罐修护唇膏这个唇膏应该是大家冬天必备的一个产品,加上的包装设计独特,价格也

    2024-04-15
    14800
  • 哪个品牌的身体乳好用 推荐十款平价好用的身体乳

    身体乳是每个女生常备的,尤其在秋冬季节容易出现起皮,这时候身体乳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我在初中阶段就开始使用身体乳了,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功课。下面是我整理出的几款平价好用的身体乳,而且平价,推荐给姐妹们~1、适乐肤神酰C乳参考价格:39元这款

    2024-04-15
    9400
  • 精华露是水还是乳液精华露是水还是精华液

    精华露不是水,也不是乳,它属于精华的一种。精华露属于精华素的一种剂型,富含营养成分,具有高效的保湿、美白、抗衰等效果。一般30岁以上的人群更适合选用精华露产品,因为这时候女性肌肤开始走向衰老状态,必须使用和补充更多的营养护肤品,才能维持皮肤

    2024-04-15
    24500
  • 妮维雅630和玉兰油多效修护面霜哪个好

    妮维雅630。1、吸收性。妮维雅630适合任何肤质,且温和不刺激,日夜也都适用,玉兰油多效修护面霜吸收性不如妮维雅630。2、成分。玉兰油多效修护面霜美白效果太快太明显说明添加化学成分多,妮维雅630与之相比好些没那么多化学成分。妮维雅是德

    2024-04-15
    17200
  • 兰蔻的产品怎么样?哪些值得买?

    ❤兰蔻小黑瓶眼霜,当时跟风入手这款兰蔻小黑瓶眼霜,大概400RMB。用了一段时间,发现确实不错。眼霜质地细腻清爽,易推开,滋润效果很好,吸收也非常快,每次使用我都会将双手搓热,轻轻敷于眼上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效果更佳。而且这款产品真的对去除黑

    2024-04-15
    8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