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2、立冬特点介绍
气温下降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
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
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热带气旋,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这一年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入冬深秋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
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还曾一度被认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气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3]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四川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
惊蛰
节气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四川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四川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四川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
节气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四川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节气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降雨及时而且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
节气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立夏
节气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犁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毫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节气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
芒种
节气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节气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四川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收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前后,四川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立秋以后,四川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四川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处暑是四川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四川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气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秋分
秋分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四川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四川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寒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四川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霜降
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气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立冬时节的四川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小雪
小雪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
大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夜,地面热量散失较多,则会出现冻害,使豌、胡豆等作物受到一定损失。
冬至
冬至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四川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民间俗曰:一九二九怕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开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小寒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呢!四川盆地冬暖显著,隆冬1月,三峡以东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盆地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盆地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四川省隆冬最冷的地区是川北高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3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四川省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盆地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不春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盆地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
大寒
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四川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节气可作两个意思理解:一、二十四气中的一类。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十二节气。二、二十四气的泛称。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省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四川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盆地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4 月是凉山州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我省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 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 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 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立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我省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处暑是我省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我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气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立冬时节的我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夜,地面热量散失较多,则会出现冻害,使豌、胡豆等作物受到一定损失。我省盆地平均气温尚多在8℃至9℃,小麦油菜仍可缓慢生长,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预防冻害。大雪期间,盆地降水多在15毫米以下,盆地西部更不足5 毫米,已是“冬干”时期。这时,盆地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俗话:“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后三请看参考
分类: 地区 >> 山西 >> 太原市
解析: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在农业光能利用划分上属于高照率范畴。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气团影响。随着季节的推移,两大气团在太原上空交互进退,此消彼长,发生着规律性的周期更替,形成了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太原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形成了差异明显的气候区域,既表现出清晰的垂直变化,又具有一定的水平差异。
第一节 气候特征
全年气候特征
光照充足,降水集中 年日照总时数为2360小时~279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4428兆焦耳/平方米~565218兆焦耳/平方米,属全国高照率范畴。每年7月~8月是降水高峰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冬春干燥,雨雪稀少。
季风环流交替明显 冬半年(11月~次年3月)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控制,盛行偏北气流,寒冷、干燥;夏半年(4月~10月)受南来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侵入,盛行偏南气流,温高湿重。
气候年际变化大 境内多雨年雨量曾达749毫米,少雨年仅有180毫米。无霜期最长年份202天,最短年份仅117天。气温年平均78℃~103℃,最热年可达9℃~11℃,最冷年只有7℃~9℃。日照时数年平均26758小时,最多可达29913小时,最少23596小时。
气象灾害频繁 春旱、夏旱、春夏连旱,局部地区暴雨、大风、冰雹,是太原市各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尤其是干旱和冰雹几乎年年遭遇。
四季气候特征
春季(3月~5月) 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降水少,蒸发大,大风日数多。平均气温9℃~12℃。3月中旬土壤完全解冻,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4月中旬,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地下5厘米~10厘米,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2℃以上,正常情况下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需要。春季降水总量仅为50毫米~65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3%~15%,大风日数占全年的40%~60%。
夏季(6月~8月) 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平均为250毫米~2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8%~65%,平均气温22℃~24℃。
秋季(9月~11月) 气温下降快、风少、多晴朗天气。平均气温8℃~10℃。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5℃以下,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以下。基本可以满足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入冬前有2个~4个分蘖所需的热量。
冬季(12月~次年2月) 寒冷干燥、多晴朗大风天气。平均气温零下5℃~零下9℃,寒冷期(5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零下5℃)50天~60天。1月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零下80℃~零下51℃。降水量平均只有8毫米~14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3%。晴天日数在40天左右,占全年总晴天日数的40%左右。整个冬季土壤完全封冻,冻土深度达60厘米~106厘米。
区域气候特征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冲积平原,地形复杂,大气垂直变化大,地形气候明显。在同一时间内,境内海拔最高处和最低处的温差可达12℃。根据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或等于22℃为夏季,小于等于10℃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节的划分原则,太原地区可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四季分明的温暖区 包括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和清徐县等海拔高度在760米~900米之间的盆地平川地区。这些地区春季长71天,夏季长56天,秋季长61天,冬季长177天。
冬长夏短温和区 包括东山和西山丘陵区、阳曲县丘陵区、古交市和娄烦县的河谷地区,其海拔高度在600米~1200米之间。这些地区春季长71天,夏季长51天,秋季长61天,冬季长180天以上。
夏季不明显的温凉区 包括东山、西山、阳曲县、古交市和娄烦县海拔高度在1200米~1500米之间的山区。这些地区春季长71天,秋季长56天,冬季长达202天,夏季的气候很凉爽,气温在22℃以上的天气只有三十天左右。
冬长无夏的凉爽区 该区为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上的山地,这些地方,没有夏天,春秋两季在140天左右,冬季长达220天,气候相当寒冷。
第二节 辐射 日照
辐射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4428兆焦耳/平方米~565218兆焦耳/平方米。其地域分布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4月~8月太阳辐射总量占年太阳辐射总量的65%左右,其中5月是各月总辐射量最大月份,为666兆焦耳/平方米;11月~12月太阳辐射总量仅占全年总量的21%,而12月是各月总辐射量最少月份,仅250兆焦耳/平方米。
日照
太原市年日照总时数为2360小时~2796小时。5月份日照时间最多,约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05%;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约占全年日照时数的68%。
日照百分率地理分布为南部少于北部,盆地少于山区。
第三节 降水
降水量
太原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20毫米~457毫米,比山西全省平均年降水量518毫米低61毫米~98毫米。总降水量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盆地、平川区年降水量为440毫米~457毫米。丘陵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14毫米~440毫米。山区降水量随地势的增高而增多,海拔高度在1300米以上的山区,年降水量可达500毫米,古交市的梅洞沟,海拔高度1600米,年平均降水量达550米~600毫米。
降水变率
太原市最多降水年是1969年,年降水量为749毫米;最少降水年为1972年,年降水量仅180毫米。年降水量以300毫米~500毫米的频率为最多,约占到统计总年数的58%。百分之八十保证率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百分之六十保证率年降水量在430毫米以上,出现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或高于700毫米的年份,大约30年一遇。较高山区降水量出现频率也基本一致。
最大降水量
据太原气象资料记录,1969年7月27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835毫米。另据梅洞沟水文雨量站记录,1996年8月4日,一日最大降水量314毫米,一小时最大降水量达883毫米,10分钟最大降水量262毫米。
太原盆地连续4天~5天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年份约平均4年一次,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降水日数
全市各地年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有80天左右。7月~9月出现频率占45%,为最多;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有27天。其中,7月~9月出现频率占60%;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有15天,7月~9月出现频率占68%;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1天,7月出现频率占60%,8月出现频率占40%。
降雪
太原市最早降雪日期出现在1960年10月24日。平均始雪日期为11月27日,平均终雪日期为3月26日。最晚终雪日期出现在1960年5月6日。年平均降雪日数171天,年平均积雪天数199天。太原市各地最大积雪深度,太原16厘米,南郊区17厘米,北郊区14厘米,清徐县12厘米,阳曲县16厘米,古交市15厘米,娄烦县20厘米。
第四节 气温 地温
气温
年平均气温 境内年平均气温78℃~103℃。其中,城区及各县(市)、区的平原区域年平均气温95℃~103℃;山区年平均气温78℃~92℃。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
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6月上旬后期至7月底,为361℃~394℃之间;1955年7月24日,太原气温达394℃,为全市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大部分地区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之间,亦有地区出现在2月份。1985年12月8日,娄烦县曾测得零下268℃的气温,为全市最低气温。从6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全年最热时期,而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为全年最冷时期。
全市月平均气温的年较差介于285℃~311℃之间,以阳曲县为最。
月平均气温 太原市1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51℃~零下80℃,是全年月平均气温最低月份。7月份除娄烦县的平均气温为217℃外,其它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介于23℃~24℃之间,是全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月份。4月份平均气温96℃~123℃,10月份平均气温86℃~109℃。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以秋季为最,春季次之,夏季最小。2月至3月,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62℃~72℃;10月至11月,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77℃~84℃,与夏季各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16℃~20℃比较,春秋两季气温升降迅速。
太原市各地月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较大。以太原为例,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年份1955年为零下10℃,最高年份1979年为零下42℃,二者相差58℃;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年份1955年为256℃,最低年份1969年为221℃,二者相差35℃。
气温的日变化 以太原观测值为代表的平原地区,年气温平均日较差为134℃。一年中春季和初夏的日较差较大,最大的月份出现在5月份,达152℃。夏季气温的日较差最小,最小月份出现在8月份,为108℃。日较差一般从北向南逐渐减小。
气温日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15时左右,最低气温多出现在日出以前。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春、夏季为6时左右,秋季约7时,冬季8时前后。
积温 太原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或等于0℃的日数年约为250天~270天,大于或等于积温为3800℃~4180℃;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总积温减少,每上升100米,总积温约减少130℃~150℃;农作物生长期缩短5天~7天。
大于或等于5℃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200天~230天,且从3月下旬开始到11月初终止。
大于或等于10℃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175天~190天,从4月中下旬始,10月中旬止,积温百分之八十保证值在3500℃~3900℃之间。
大于或等于15℃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125天~145天,从4月底5月初始到9月中下旬止,积温为2600℃~3100℃。
地温
地面温度 地表覆盖物黄土的蓄水性差,热容量小,导热率低,地面温度变化快、幅度大,春季增温迅速,秋季降温甚快,夏季强烈吸热,冬季大量散热。
地温年内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一致。夏季地温高于气温,冬季则由地形而定。地面温度的年变化幅度远远大于气温的年变化幅度。
年平均地面温度为93℃~128℃。
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38℃~685℃之间,一般出现于7月~8月。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25℃~零下311℃,一般出现在1月~2月。
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温差减小。月平均土壤温度与气温的比较随季节而异,冬季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夏季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春秋两季为变化过渡期。
除1月、12月外其余各月平均地温都高于平均气温。
热岛效应
太原城区工业企业集中,人口密集,热岛效应较为明显。据气候观测资料:太原10天温度的平均值,在南北方向城区要比郊区高2℃~3℃;东西方向,城区比郊区高1℃~15℃。热岛中心有两个,一在太原钢铁公司地区,一在柳巷北路和五一广场一带。
第五节 风 气压
风
太原地区属季风气候区域,冬夏受着不同的气团控制,产生了明显的季节风。地面风盛行风向由于受局部地形的影响,城区及南郊区常年以偏北风为主;娄烦县以西南风为主;北郊区在冬半年以西北风为主,夏半年以东南风为主;古交市则常见西风;清徐县冬季盛行西南风,其余季节多东北风;阳曲县冬半年多东北风,夏半年多西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18米/秒~24米/秒,其中除北郊区较小外,其余地区都在2米/秒以上。春季处于冷暖气团交替时期,风速较大。秋冬季风速较小。风速大于或等于17米/秒的大风日数介于38天~315天之间。其中,太原年平均大风日数315天,古交市为193天,阳曲县为186天,北郊区为64天,娄烦县为38天。
风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月份,全市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在17米/秒~23米/秒之间。4月份气旋活动频繁,是风速最大的季节,平均风速介于26米/秒~33米/秒之间。夏季风速普遍较小,介于15米/秒~21米/秒之间。10月份,大部分地区风速在15米/秒~21米/秒之间。
气压
太原市地面气压年平均值在8848百帕~9279百帕之间。分布状态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化范围在431百帕之内。年变化基本属于大陆型,秋末冬初11月至12月最高,月平均最高气压平川为9297百帕~9350百帕,出现在12月份;山区为8904百帕~9204百帕,出现在11月份。夏季7月最低,月平均气压为8779百帕~9187百帕。年较差为128百帕~163百帕。
地面气压的月际变化值冬夏小,春秋大。山区从11月,平川从12月以后气压开始下降,以春季期间下降最快,7月份达最小值。从7月以后气压开始升高,以8月至10月份升高最为显著。极端最高气压9055百帕~9524百帕,极端最低气压8646百帕~9075百帕。
气压的日变化有着相当明显的周期性。一般情况下,日变化呈两高两低型,一日中除了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外,还有一个次高值和次低值,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出现在6时~10时和15时~17时,次高值和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时~22时和3时~4时。
第六节 湿度
绝对湿度
境内年平均绝对湿度在73百帕~93百帕之间,分布状况有明显的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且月际变化较明显。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其最大绝对湿度为168百帕~210百帕;月平均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其绝对湿度为16百帕~20百帕。年内最大绝对湿度284百帕~339百帕,出现在夏季8月份;最小绝对湿度00百帕~01百帕,出现在冬季1、2月份。绝对湿度的日变化视季节而异,冬季日出前最小,午后最大,且日振幅很小。夏季日变化有两个高点和两个低点,接近日出前有一低点,午前11时达次高点;16时~18时出现次低点,22时~23时达最高点。春秋季日变化与夏季相似,只是高低值出现的时间有些不同。
相对湿度
太原市年平均相对湿度53%~60%,其分布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但在古交地区有一相对低值区。在一年之中相对湿度的变化以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春季最小,且冬春季最小相对湿度各地都出现过0%的极值记录。
春季相对湿度在全年中为最小值,月最低值出现在4月份,为41%~49%,这是由太原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风速大的气候特点决定的。夏季相对湿度急增,为全年最高值,以8月份最高,为69%~77%。秋季相对湿度开始减小。
相对湿度有显著的日变化,通常一日中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日出之前,最小值出现在15时左右。阴天,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幅度很小。
第七节 蒸发
太原地区一年四季的蒸发量以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小,冬季最小。
第八节 雾 无霜期
雾
雾日数全年平均为12天~13天。最多年份雾日数25天,出现在1976年;最少年份雾日数仅两天,出现在1957年。雾出现时间多在秋季,春、夏两季相对较少。
无霜期
各地无霜期以清徐县、南郊区、北郊区等平川地区较长。无霜期初日始于4月下旬,终日在10月上旬,80%保证率无霜期长达135天~157天。随着地势升高无霜期递减率为每百米4天~5天。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区,如南郊区天龙山、北郊区马头水、古交市姬家庄等地,80%保证率的无霜期长约130天左右。地势较高的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部分山区,无霜期长约120天左右。古交市、娄烦县部分高寒山区无霜期仅有100天左右。
第九节 物候
北郊区
太原市北郊气象站自1988年开始进行物候观测,观测的动植物包括家燕、加拿大杨、垂柳、榆树、枣树、蒲公英、车前草。物候变化主要特征是:冬末春初,3月下旬到4月上旬,木本植物杨树、柳树、榆树处于叶芽前动期和芽开放期;草本植物蒲公英、车前草处于前动期。春季4月中下旬,杨树、柳树、榆树、枣树展叶开花,蒲公英、车前草也开始展叶开花。4月中旬至5月上旬,家燕开始由南方迁飞到太原。秋季,杨树、柳树、榆树叶变黄并开始落叶。9月上中旬枣树果实成熟。家燕于8月下旬到9月下旬开始南迁。初冬,10月中下旬到11月份,木本植物进入黄枯期,叶落尽;草本植物则全部枯黄。
阳曲县
阳曲县的山区与平川气温悬殊,自然节令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平川比山区早半个月。平川物候现象为:3月18日,表土日消夜冻。3月31日,旱柳发芽。3月10日,河水始融。3月17日,土表解冻。4月7日,始闻雷声。4月26日,梨树开花。5月12日,玉米出苗。5月17日,马铃薯出苗。6月6日,大麻出苗。6月8日,臭椿开花。6月25日,莜麦出苗。7月17日,马铃薯现蕾。7月17日,谷子抽穗。7月18日,黍子拔节。7月29日,黄豆开花。8月3日,谷穗挂籽。8月11日,小豆开花。8月11日,荞麦盛花。8月16日,莜麦抽穗。9月20日,小豆成熟。9月30日,土豆成熟。9月31日,黄豆成熟。11月15日,谷子成熟。10月14日,玉米成熟。11月14日,土壤表层夜冻午消。12月15日,河水结冰。
娄烦县
2月下旬,土壤表层开始解冻。3月中旬,土壤30厘米开始解冻。3月下旬,终雪。大雁始鸣。4月中旬杏树开花,榆钱散落,家燕始鸣。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开始播种。4月下旬,布谷鸟始鸣,杏花落。5月上旬,谷子出苗。6月上旬,农作物全部出苗,有的开始拔节、分蘖。7月上旬,杏成熟,玉米抽穗。7月下旬,开始收割小麦。8月中旬,大秋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农作物普遍抽穗、灌浆、结荚。9月上旬,农作物开始成熟。9月下旬,大雁南迁。10月上旬,杏叶始黄,10月下旬农作物收割完毕。11月下旬,土壤开始冻结。
清徐县
县内无系统的物候资料。近40年内,正常年分物候现象为:2月下旬,土壤表层日消夜冻。3月上旬,湖水、河水冰层消融,榆树发芽,冬小麦返青。3月中旬,土壤解冻,野草发青,大雁北飞,蜜蜂群飞。3月20日左右,柳树发芽。4月上旬,玫瑰发芽,桃、杏树开花,燕归来,终霜。4月9日左右,终霜。4月中旬,葡萄发芽。4月下旬,枣树发芽,棉花、玉米、大豆、瓜类开始播种;蛙始鸣;冬小麦拔节。5月初,始闻雷鸣,高粱播种,黄瓜上架。5月上旬,柳絮飞,玫瑰、洋槐开花。5月中旬,榆钱散落,杨柳飞絮,小麦抽穗,小地老虎成虫出现。5月下旬,枣花开,种谷子,小麦扬花,布谷鸟初鸣。6月初,杏始熟。6月上旬,蝉始鸣。6月中旬,葡萄花开,枣花盛开。6月下旬,桃始熟,合欢开花,小麦黄熟,蝉始鸣,棉现蕾。7月上旬,谷子拔节。7月中旬,玉米抽穗。7月下旬,葡萄果实始着色,家槐始花,布谷鸟终鸣。8月上旬,蟋蟀始鸣,大蒜成熟。8月中旬,芦苇扬花。8月下旬,复播谷子,糜子抽穗。9月上旬,燕南飞,枣儿红。9月中旬,大秋作物开始收获。9月下旬,葡萄成熟。9月底,蝉终鸣,野花开花,冬小麦播种。10月上旬,草枯黄。10月10日左右,初霜。10月中旬,雁南飞,野草全枯黄。10月下旬,枣树叶尽落,蟋蟀终鸣。11月上旬,杏树、加拿大杨、榆树叶尽落,河水始结冻,土壤表层始冻,葡萄枝条埋于土内。11月中旬,湖水结冰。
第十节 气象观测事业
清末、民国时期的气象观测
近代气象观测事业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山西巡抚岑春煊奏准在太原创办山西农林学堂,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民国元年(1912年),该学堂改为农业专门学校,民国三年,学校成立了测候所,观测场设在杏花岭,所记录的气象要素有日照时数、温度、降水量和部分天气现象等17个项目。
民国十一年(1922年),山西大林区署在太原北十方院建立林业试验场,场内增加气象观测内容。民国十六年,林业试验场归山西省实业厅管辖,气象记载分别报山西省 及实业厅和中央气象研究所。仪器装备和技术操作较为规范化。民国二十一年,山西省建设厅在许坦村购地400余亩成立山西农业试验场,并建立测候所。
日本侵略军占领太原后,山西农业专门学校测候所和山西省实业厅林业试验场以及山西农业试验场测候所的气象观测全部停止。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伪政权将原山西农业试验场改为山西省立农业试验场,场设农务股,进行农业试验和气象观测。与此同时,日伪政权又在太原新建了一个太原测候所。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山西省立农业试验场更名为山西省第一农业试验场,并接管了日军所建太原测候所的仪器设备,恢复了农业试验和气象观测。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央气象局所属华北气象台派员筹建阳泉和太原测候所。太原测候所设在山西大学内。当时,太原测候所曾用过“泰山测候所”的名称。
新中国的气象观测事业
1949年5月,中国人民 华北航空处派员成立太原航空站,并成立太原航空气象站,既担负航空军事任务,又作为全国气象站网,每日24小时观测。从1950年起,增添了天气预报制作任务。此时,由人民 接管的亲贤民航飞机场,也开始进行气象观测。
1954年,山西省 组建山西省气象局。同年10月,在许坦村成立了太原气象台。12月该台增设了高空气象探测。1959年,太原气象台更名为山西省观象台,台址迁至殷家堡村。1960年以后,在太原市所属的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南郊区、北郊区相继建起了气象站。
1975年5月,太原市气象局成立,统管太原地区范围内的气象工作。
太原地区的气象观测机构,除市属及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南郊区、北郊区气象站外,还有省气象台、省观象台,均为规范化、标准化的国家定点台、站。
1960年~1982年,为适应农业发展需要,曾在农村人民公社建立过40个农村气象哨,并培训农村气象员50余人。此外,太原市少年宫、太原钢铁公司和一些驻并部队,也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了小型气象站,开展气象观测记录,为少儿科普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专项资料和服务。1982年后,除个别气象哨外,大多数已撤销。
国家气象台站网的气象观测工作,大体分为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探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云图资料接收和农业气象观测。市属各气象站主要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北郊站进行农业气象观测。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日照、辐射、蒸发、地温、冻土、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等。观测使用的仪器有水银温度表、气压表、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雨量筒、雨量计、电接风向风速仪、日照计、蒸发器等。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等由气象观测员进行目测。
山西省观象台自1950年开始,使用经纬仪探测数10米高至20公里左右高空的风向、风速。1954年,增加用无线电探空仪探测高空的气压、气温和湿度。1974年省气象台增设了卫星云图接收设备。1976年,使用天气雷达探测200公里以外的高空云层和降水状况。
1985年开始,太原市气象探测业务开始使用PC—1500型计算机。
太原市北郊区气象站自1988年起,开始进行农业气象观测,观测内容有农作物发育期、生长状况、密度、田间操作、自然灾害和土壤湿度等。其他五个县区气象站也开始土壤湿度测定工作。
截至1996年,全市从事气象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约40人。共设县级气象站6个,形成了全市的气象观测网。太原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的主要服务项目有: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服务,气象情报资料服务包括雨情报、墒情报、温情报、农业气象旬报、灾情报等,专业专项服务如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专题气候分析、森林火险预报、省城大型社会活动的现场气象服务等,基本满足了太原地区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发展的需要。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的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
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雨水
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门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仍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一些易发病的流行。
惊蛰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春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这时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倒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地区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胁。
清明,不仅是一个极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俗演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作“清明节”。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和娱乐活动,更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立夏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
芒种
每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6日或7日,这时太阳到达黄径75°。从字面上说,“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对于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此时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芒种,样样都忙”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际表明,夏大豆、夏玉米、夏甘薯等作物的产量均随播(栽)期的推迟而明显降低,播(栽)过迟的甚至不能成熟,得不到任何效益。“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麦收以后应抓紧抢种抢栽,时间就是产量,即使遇上干旱,也要积极抗旱造墒播种,切不可消极等雨,错过时机。“芒种忙,下晚秧”,南方的双季晚稻育秧要抓紧进行,要特别注意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治工作。东北、西北地区的雨水仍然不多,冬、春、小麦要适时浇水追肥,做好生长后期的管理工作。大部分茶区的夏茶采制已经开始,由于气温高,芽头长得快,容易粗老,一定要及时采摘,加工细制,提高品质。
芒种后,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圩田好作,五月(农历)难过”的农谚体现了在抗灾能力极低的旧社会农民对梅雨成灾的忧虑。在“样样都忙”的芒种之时,防汛抗灾工作千万不可放松。
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小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大暑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战斗已拉开了序幕。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最迟不能迟过立秋。“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大豆开花结荚也正是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十分敏感。农谚说:“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旱象应及时浇灌。
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在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明显较多;而在最高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大,更叫人感到闷热难当。全国闻名的长江沿岸三大火炉城市南京、武汉和重庆,平均每年炎热日就有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另外,夏季多种作物害虫活跃,在高温下施药防治更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立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回答者:非常来客007 - 举人 四级 8-23 15:18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2 条
立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回答者:黄昱恬 - 举人 五级 8-23 15:08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回答者:啄B木W鸟 - 副总裁 十一级 8-23 15:09
2012年气候趋势预测和年景分析
气温正常略高 降水正常略少
综合2012年年度气候趋势预测和年景分析认为:预计2012年3~10月全省气候总趋势为气温正常略高,生长季热量条件接近常年,稍逊去年;降水正常略少。从总体气象条件分析,今年属丰年年景(与近五年平均比较)。影响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有,春季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的干旱、后春阶段性低温;夏季阶段性干旱、盛夏局地洪涝;秋季早霜。
天气气候总趋势
预计2012年3~10月全省气候总趋势:气温正常略高,生长季热量接近常年,稍逊去年;降水正常略少。
春季:预计今年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正常略多,其中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比常年多1~2成左右,其它地区比常年少1~2成;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正常略高,全省平均比常年高02℃左右。前春略高,后春冷空气活动频繁,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气温正常,终霜正常。
夏季:夏季降水全省平均接近常年略少,其中齐齐哈尔南部、大庆、绥化、佳木斯、鹤岗比常年多0~1成,其它地区比常年少1成左右;夏季气温略高,全省平均比常年高05℃。
秋季:秋季降水全省大部地区比常年少1~2成。秋季气温正常略高,全省平均比常年高00~03℃,初霜正常略早。
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分析
1.春季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土壤干旱。2011年封冻前最后一次(11月8日)测墒结果显示,耕层(0~10厘米)土壤西、南大部共47个县市土壤干旱,底墒较差,其中7个县市土壤处于重旱状态,这对春季土壤融冻后的墒情具有重要影响,使春季耕层土壤出现干旱的可能性增加。入冬以来的"贫雪症"导致我省大部分地区积雪覆盖稀薄,截至2月上旬末,全省大部农区积雪较浅,不足10厘米,其中松嫩平原南部、鸡西西部及林口、勃利、东宁无积雪覆盖,不利于土壤保墒。综上所述,结合春季降水预测分析:由于春季总体降水以正常略多为主,对缓解去年秋冬土壤干旱比较有利,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仍存在干旱持续和发展的可能性。预计今年春播时期我省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土壤干旱。
2.后春阶段性低温。预测我省后春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对作物播种及出苗有一定不利影响。
3.预计夏季我省降水以局地性为主,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降水多的地区易发局地洪涝,降水少的地区遭遇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4.预测夏季气温正常略高,但与近两年比有下降趋势,因此有发生夏季阶段性低温的可能性。
5.从气象条件综合分析,具有局地发生不同程度病害或虫害的可能性。
6 局地有冰雹、暴雨等突发性灾害发生。
7 秋季出现早霜的可能性较大。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1.播种期:重点关注西部和南部局部地区的土壤干旱,将对大田作物适时播种不利,且影响播种质量。其次是后春的阶段性低温,将影响大部地区大田的正常播种进度和出苗,可能降低出苗率,影响一次播种保全苗效果。
2.大田生长期:整个夏季降水接近常年略少,气温略高,大部地区作物都能旺盛生长。但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因此会出现夏季阶段性干旱或内涝以及局地暴雨、冰雹、病虫害等灾害,将对局地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有一定不利影响;气温与近两年比有下降趋势,可能出现夏季阶段性低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略有延迟性影响。但今年的气象条件总体对大田作物生长是比较有利的。
3.灌浆成熟期:秋季气温略高,降水全省大部地区比常年少1~2成,对作物籽粒灌浆成熟十分有利。但初霜正常略早,贪青晚熟作物不易安全成熟。
从夏季出现的异常气候观察,各地区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西北、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西南、西部和华南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平均增长最大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余地区年降水量均有减少趋势,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减少最多。全国日照时数减少,华北减少最明显,为119小时。风速的下降在西北地区最为明显。极端高温热害、亚热带极端低温冻害、洪涝灾害、极端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呈大幅增加趋势。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加剧了农业生产的年际波动。
在面积变化上,除华中地区以外,中国其他地区夏季高温热反的频率显著增加,冬季寒冷日数显著减少,洪水引起的强降水事件均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这些极端事件在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东北和长江流域的西北地区相对较少。今年冬天的拉尼娜现象几乎是确定无疑的。作为影响冬季气候走向的最重要的外部强迫因子,在这样的海温背景下,贵州大部分地区今冬出现低温低降水的可能性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更加复杂,大气对热带海洋信号的响应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北方大部分地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气温相对较低,但到了寒冷的季节。最低气温超过冰点,初霜和降雪都是准时的。贵州今年冬季出现异常寒冷的概率较小,但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区域性、周期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可能性较高。配制时应注意防冷防冻。贵州省气候中心还将继续密切监测海温和大气环流形势演变,加强对区域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分析判断,及时更新发布全省气候趋势预报意见和服务信息。市民应密切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官方气候预报,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为研究和验证草地退化环境地质指标体系,选择典型的草地退化地区开展工作。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北方退化比较严重的典型草原之一,因此选择该地区进行环境地质指标研究。
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草原属于欧亚太陆草原区,位于我国四大草原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北纬41°31′~46°45′;东经111°51′~119°58′。锡林郭勒盟草原是闻名中外的草原之一,由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原沙地五大部分组成。锡林郭勒盟草原是我国北方地区一道重要的绿色屏障,长期以来一直阻止着来自中亚草原和我国西部沙尘的东侵,对京、津周边及整个华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锡林郭勒盟草原整体环境特征是,草原自然景观目前基本保存完好,是世界上保存较大的天然草场之一。
一、研究区概况
(一)地貌
锡林郭勒盟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单元组成的地区。由于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尤其是新生代河湖相和风成砂、风成黄土的掩盖,致使其原始褶皱山区地形不显著,再加其经过长期的剥蚀、风化、准平原化作用,山的相对高差仅为数十米,最大不过数百米,缺乏高峻的山脉和明显的沟壑,形成老年期地貌。
锡林郭勒盟地域辽阔,地势坦荡,高差较小,海拔一般在900~1300m之间。高原上切割甚微,以风蚀作用为主。全境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平均海拔1000m以上。最高山峰为与赤峰市交界的古如格苏乌拉,海拔1967m;最低处在东乌珠穆沁旗宝拉格苏木奈日木德勒嘎查以南,海拔为8397m。
(二)气候
锡林郭勒盟地处中纬度内陆,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以中纬度天气系统影响为主,而季风环流影响则视季节变化而定。冬季风影响时间长,夏季风不易到达,且影响时间短。盟内地貌类型比较齐全,并以高原为主体,南部有阴山山脉横亘,东部有大兴安岭呈北东东-南南西向延伸。由于地形和山脉的屏障作用,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使锡盟区域内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时间较长,冬季风影响较大,具有干旱、少雨、寒暑剧变的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
锡林郭勒盟草原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气候,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热少雨,春秋季节多大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雨热同季。年均降水量在200~400mm,多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降水变率较大,表现在年际间降水分配不均衡,多雨年和少雨年相差悬殊,降水变化具有不稳定性、非均一性和不匀调性,造成草原出现春旱、夏旱和春夏连旱,影响牧草生长和产量;年平均温度在0~4℃之间,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是我国日温差较大的地区;年平均无霜期100~136d,大部分终霜期在6月中上旬,初霜期在9月上旬;年均蒸发量在1500~3000mm,大部分地区蒸发量为降水量的6~10倍,是造成土壤干旱的重要原因;日照时数2900~3200h,是我国太阳辐射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风速4~55m/s,全年大风日数60~100d(6~8级),大部分地区属富风区。
(三)水文
1地表水
锡林郭勒盟东部的大兴安岭和南部的阴山山地相连构成了分水岭,以北为高原内陆水系,以南为外流水系。全盟主要有滦河水系、乌拉盖水系和呼尔查干诺尔水系等,流域面积58 096km2。其中滦河为外流水系,其他为内陆水系。
锡林郭勒盟是内陆湖泊聚集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有大小湖泊多达1363个,总蓄水量3554亿m3。其中淡水湖泊672个,蓄水量20亿m3。由于锡盟气候干旱,风力较强,在湖泊的成因类型上,以风蚀湖为最多,其次是构造湖。湖水补给主要靠降雨,地下水补给较少,因此每年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当雨季来临时,水位上升,湖面扩大,其他季节湖水下降,许多小湖干涸。
2地下水
锡盟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经初步探明估算,年补给量54亿m3,可开发量1554亿m3。可分为山地丘陵、熔岩台地、山间盆地、沙地等4个水文地质单元。
中蒙边界、东乌珠穆沁旗北部、锡林浩特以东、二连浩特以东的低山及波状丘陵地区,水位埋深一般小于5m,水量较大,总溶解固体小于1g/l;阿巴嘎旗-锡林浩特东南一带的熔岩台地地区,水位埋深为30~70m,或大于70m,总溶解固体小于1g/l,为重碳酸盐-钠-镁型水。锡林浩特南部灰腾西里熔岩台地,潜水位埋深大于70m,富水性较小,为缺水地区;乌珠穆沁盆地、二连盆地等山间盆地地区,为境内第四系孔隙水、承压水较富水地区,水位埋深随地形变化,总溶解固体一般为1~2g/l;浑善达克沙地地区地下水受降水、凝结水和丘陵裂隙水补给,水量较小,水质较差,总溶解固体在盐碱湖周围可高达73g/l。
(四)土壤
1土壤类型
在锡林郭勒草原中部草原植被下,广泛分布着栗钙土,它是锡盟最主要的土被组成部分。大体在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以西至苏尼特右旗朱日和一线以东,占据广大的低山丘陵、山间平地和高平原。除此之外,锡盟还分布有灰色森林土、灰褐土、黑钙土、草甸土、棕钙土、风砂土、沼泽土等土壤类型。
2理化性及肥力
锡盟土壤质地可分为4类:沙土类、壤土类、粘壤土类和粘土类。沙土质地为砂砾占多数,土壤保水力小,保肥力低,土温易变化,主要分布在浑善达克和嘎亥额勒苏沙地及其周边地区;壤土质地较均匀,粉沙粒较高,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低,易干旱、风蚀或沙化,主要分布于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太仆寺旗、多伦县面积也较多;粘壤土多分布于乌拉盖盆地、额吉淖盆地和沿河低平地,质地均匀,保水肥性性能好,抗旱能力强;粘土类中粘粒占优势,质地粘重,结构致密,土壤保水肥能力较强,通透性差,多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和其他旗县丘间洼地、湖盆低地上。
锡盟绝大部分呈微碱性,从区域分布上看,其特点是从东到西pH值有增高的趋势。中部丘陵、台地及沙地pH 7~85为微碱性土壤,西部高原地区有些土壤pH>85偏碱性,此外,多数低洼地都为碱性。
锡盟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在857%~066%之间,其分布特点为: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从上至下递减,而地带性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从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即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锡盟土壤全氮含量的分布特点是: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碱解氮与全氮含量亦成正相关。在分布上与有机质相似,即由东向西有递减趋势。锡盟土壤速效磷较缺,大部分土类含量均低于5×10-6。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大部分土类含量均高于150×10-6。
(五)植被
锡盟属中文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基本类型是典型草原,除典型草原外,全盟还分布有草甸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草原等。
典型草原的代表群系在锡盟共有8个,大针茅草原(Form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草原(FormStipa Krylovii)、羊草草原(Form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草原(FormCleistogenes squarrosa)、冰草草原(FormAgropyron cristatum)、冷蒿草原(FormArtemisia frigida)、百里香草原(FormThgmus serpyllum LVarasiaticus)。
二、锡林郭勒草原草地退化环境地质指标研究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曾以水草丰美而著称于世。锡盟草场退化、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全盟风蚀沙化面积达1216万km2,占全盟草原总面积的64%。其中:轻度风蚀沙化面积5127万km2,中度风蚀沙化面积413万km2,强度风蚀沙化面积1148万km2。植被覆盖率由1984 年的3515%下降到1997 年的2712%。水土流失呈加剧趋势,全盟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712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112%;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2 107万km2,占5619%。浑善达克沙地从1949 年到1995 年沙漠化面积由2157万km2增加到3105万km2,平均每年以100 km2 多的速度增加,而流动沙丘由1960 年的172 km2 增加到目前的3000 km2。
综观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的各种相关因素,其退化主要成因为:干旱缺水,草水矛盾突出,草场的人口和牲畜负载加大,草畜矛盾增强。连年干旱使天然牧草生长高度、产量和牧草覆盖度下降趋势呈几何增长。在造成锡盟草场沙化退化的诸多因素中,连年持续干旱,水资源缺乏是主要矛盾。
草地退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土壤性质的变化,包括土壤理化性质质变化、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据研究表明,草原植被覆盖度下降,使土壤中进入的有机质减少,分解速度加快向脱腐殖质化发展,引起水分含量减少,结构趋向单粒化,矿质化过程加强,可溶性盐逐渐积累,盐渍化趋势增加,同时水分蒸发加强,土壤变干,肥力下降,土壤向退化方向发展。
(一)气候降水
锡林郭勒盟是自治区主要牧区和饲草基地,降水量分布是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南部4个旗(县)及西乌珠穆沁旗一带平均降水量300~390mm,由此向西北递减,二连浩特市只有140多mm。因此,干旱频率也是自东南向西北增大。从近50年的降水量统计数据来看:
1953~2006年的53年中锡林浩特区域性轻旱(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0~-25%)共发生14年,中旱(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25%~-75%)11年,大旱(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75%)2年,轻旱频率264%,中旱频率208%,大旱频率38%,干旱累积频率为51%。
1955~2006年的51年中西乌珠穆沁旗区域性轻旱共发生18年,中旱8年,轻旱频率353%,中旱频率157%,干旱累积频率为51%。
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区域性轻旱发生的几率较大,中旱的几率次之,大旱的几率最小。按年际分析:锡林浩特区域在1982~1986年、1999~2002年间均为旱季年。西乌珠穆沁旗1962~1968年、1970~1973年、1975~1977年、1999~2006年间均为旱季年。因此,草地群落长期都处于水分严重亏缺状态,植物生长会被大大地抑制,种类趋于单一化。这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地表水文
降水是草地生长水分的主要来源,地表的河流和湖泊则是水分的蕴存之所。地表河流流域面积的变化以及湖泊面积的变化甚至消亡,从很大程度上指示着气候与降水的变化,从而也能够指示草地退化的过程。由于连年干旱锡林郭勒草原一些湖泊由于水源补给不足,水面缩小甚至枯竭,如查干淖尔(湖名)50年代水面1270 km2 ,至今湖面缩小了20 k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达里诺尔湖面积为22884 km2 ,储水量约16亿m3 ,水环境以含盐量高、碱度大为主要化学特征。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湖水蒸发量的逐年增加,湖泊水质有明显恶化趋势。变化趋势是由淡水→半咸水→咸水→盐湖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达里诺尔湖水位呈稳定的波动性变化,而且水质pH值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在20年间,pH值一般在930~980之间,呈缓慢上升趋势。比较1975年与1996~1998年研究结果,水体含盐量,总碱度、级离子、钠离子、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化学因子均呈上升趋势。
图4-2 锡林浩特和西乌珠穆沁旗多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表4-12 达里诺尔湖水化学因子浓度变化结果
主湖区经过二十几年的变化,主要化学因子变化幅度在26%~1981%之间,其中含盐量增加86%,总碱度增加111%,钠离子增加133%,钙离子、高锰酸盐指数比1975年增加1倍以上,镁、氯离子均有增加。
锡林河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上较大的一条内陆河流。发源于苏克斜鲁山黄岗梁山前的翁湖附近的白音察干诺尔滩地,流向锡林浩特而在其西北注入白音诺尔。锡林河全长175km,在锡林浩特水库以上长135km。据1965年资料,其中锡林河在锡林浩特年平均流量为0745s/m3,多年平均水量02349亿m3。而近年来,由于气候波动和人为活动造成的影响,锡林河下游近40km的河段已几近枯竭,水量急剧下降。
(三)地下水
作为草地生长的地下水分“仓库”,地下水对植物的生长发展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研究表明,地下水位埋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
锡林浩特地区地下水动态类型为降水—渗入—蒸发型。地下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以及地表水渗入。影响因素以降水量为主,其次是蒸发和地下水开采强度。资料表明,锡林浩特地区雨季地下水普遍升高,但上升幅度与上升开始时间及持续并到达峰值的时间在不同地段并不一致。沿锡林河附近地下水埋深较浅,上升幅度也较大,但受河水的影响和上游水库的调控有滞后现象。而其他区地下水埋深浅的地方上升反映较快,而在蒸发作用强烈、农牧业灌溉的夏、秋季节,由于降雨的作用相对变小,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说明地下水位受降水和蒸发等因素的约束。该地区近几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偏少,补给量不足,而蒸发量和各项用水量有增无减造成的。
(四)地形特征
前述地貌对植被分布具有一定控制作用,不同的地貌形态上的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抑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而地表形态的变化诸如地表裸土面积、浮沙面积的变化,可从状态上指示草地及土地的退化过程。
波状起伏的地面形态使草地的分布在类型上和高度、盖度等都各有差异。据实地调查研究表明,在相对起伏的地形中,植被的覆盖度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平均高度也趋于下降,位于丘状地形的顶部的植被普遍覆盖度最低,而在丘状地形间的沟壑,草地往往较为丰盛,因为地形的关系,这些地方往往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流汇集地,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较为充分,而地点若处于一个相对的阴面,蒸发强度将很大程度地下降,易于水分的保持。
受日照、蒸发量的影响,阴坡的植被覆盖度普遍高于阳坡,据研究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锡林浩特草原沙化趋势加剧,流动沙丘的面积每年增加143 km2。沙地中植被覆盖度由20世纪60年代的阳坡30%~40%、阴坡60%~70%减少到现在的阳坡10%、阴坡30%~40%。另外受风蚀作用,迎风面草地分布高度较低,背风面高于迎风面。
(五)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的理化性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土壤的物理特性主要指土壤温度、水分含量及土壤质地和结构等,土壤化学特性主要是指土壤化学组成、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矿质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土壤酸碱度等。
为了验证土壤理化性质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详见本节附录“野外调查方法”),调查面积约240km2,定位调查点59个,对研究区内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进行了详细调查。
表4-13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调查点一览表
续表
1土壤物理性质
(1)质地与结构。
锡盟草原的土壤质地可分为沙土类、壤土类、粘壤土类和粘土类等,沙土土壤保水力小,保肥力低,土温易变化;壤土质地较均匀,粉沙粒较高,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低,易干旱、风蚀或沙化;粘壤土质地均匀,保水肥性性能好,抗旱能力强;粘土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土壤保水肥能力较强,通透性差。土壤结构有团粒状、粒状、屑粒状、柱状、块状和核状等,对植物出苗和扎根以团粒状土壤最好,粒状、屑粒状、柱状次之,核状和块状土壤不良。
据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实地调查结果,该地区土壤以砂土、亚砂土为主,个别地点为轻亚粘土,颗粒相对较粗,沙粒含量较多,土壤团聚性较差,亦发生土壤沙化。
(2)颗粒组成。
覆盖草场表面的土壤是一种性质变化很大的多孔性物质,它的固相组成——土壤的颗粒大小构成土壤骨架,反映了土壤的质地。随着草地退化的加剧,土壤颗粒组成发生变化,黏粒含量趋于减少,砂粒增多。不同粒径对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保水保肥的贡献不同,黏粒的减少抑制了土壤的膨胀、可塑性及离子交换等物理性质。
据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地点土壤为砂土或亚砂土,土壤黏粒含量较低,砂粒占优势,土壤易沙化。
(3)含水量。
土壤水分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物质之一。通常说来,土壤水分的运动与土壤温度相应,要受到入渗、排水、蒸发和根系吸水等过程中大通量的液相干扰。草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含水量下降,尤其是上层(0~20 cm)土壤含水量下降明显。
据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实地调查结果,未显示表层土壤含水率与草地退化程度之间的直接关系,但据前人研究结果,低水分土壤(含水率5%~7%)与高水分土壤(含水率8%~10%)对牧草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草量有很大影响,结果显示:高水分土壤产草量约为低水分土壤的一倍。而白音希勒牧场调查地点土含水率大都在05~55之间,含水率相对较低,可视为草原趋于退化的一个相关因素。
(4)容重。
土壤容重体现了土壤的紧实度,与土壤的孔隙度、透气性和渗透率成反比。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容重呈上升趋势。土壤容重的增加必然影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移动及植物根系的发育。而严重退化阶段0~5 cm土层容重最小。说明潜在沙漠化时下层土壤微生物、动物的扰动作用使土壤变得疏松,容重较小,而严重沙漠化时土壤表层风蚀严重,植被较少,颗粒物的吹失与回落,致使土壤变得松散干燥,容重最小。
据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在未退化草地,地面表层(0~5 cm)的土壤容重普遍在12~15g/cm3之间,最低达081g/cm3(PC30调查点,未退化草地)。而随着退化的程度增加,土壤容重呈上升趋势,最大值为207 g/cm3(PC36调查点,轻度沙化草地)。
2土壤的化学性质
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是土壤盐基的综合反映,同时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据前人研究表明,农作物和牧草需要pH70~85的微碱性土壤,低于或高于此pH值时,植物生长受抑制。
据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土壤pH值在720~864范围内,只在个别地点土壤呈酸性或pH值高于90。说明该地区的土壤从pH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适宜植物的生长。
(六)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采集的171个土壤样本的元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氮、有效氮与总碳含量间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全氮与有效氮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有机质中均含一定比例的氮素,并且其中一定的比例可以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有效氮。通过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元素相关性分析,以51个土壤样本的N元素为例,呈一定的正相关,表明土壤的成土环境相似,成土过程相同,从而导致元素在土壤剖面上的迁移和转化的过程和程度相近。另外分析数据表明,表层土壤的全氮、全磷等元素含量都比较低,属养分条件很差的土壤,是土壤趋于退化的重要表现。通过变异系数分析,171个样本中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变异系数分别为7311%和4311%,说明土壤有退化趋势,具有退化草场的特征。
表4-14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土壤部分营养元素相关矩阵(样本数=171)
表4-15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不同层次的土壤N元素相关性分析(样本数=57)
1土壤有机质与营养元素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和供肥特征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反映土壤有机质状况的指标多种多样,包括有机质数量、活性和腐殖质品质指标等。
土壤中全N含量代表了能提供给植物所需N的最大潜力。随着沙漠化梯度的增加,土壤全N含量呈降低趋势。土壤中有机质的C/N比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若C/N比很大则在其矿化作用的最初阶段就不可能对植物产生供N的效果,因为微生物的同化量会超过矿化作用所提供的有效N量,有可能使植物缺 现象更为严重。但若C/N比很小则在其矿化作用一开始就能供应植物所需的有效N量。因此C/N 比对植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C/N比呈增加趋势,说明伴随着土壤C,N的显著下降,质地变粗,植物N素供应不足更为突出。
据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内的土壤元素相关性表明,Corg(有机碳)与全N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71个样本的C/N平均值为9766,变异系数为6012%,在空间上的表现并不一致。多数样本的C/N值在7~15范围内波动,个别样本达到40~50,说明在该地区某些地点草地已经开始趋于退化,甚至有土壤沙化的效应。
图4-3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土壤Corg-N相关性(样本数=171)
2土壤微量元素
生物体是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其中C、H、O、N、Ca、P、Mg、Na等含量较大的元素,称为宏量元素。而占生物体总重量001%以下的如Fe、Zn、Cu、Mn、Cr、Se、Mo、Co、F等,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虽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生物体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生物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而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地由土壤供给。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Fe、Zn、Cu、Mn、Cr、Se、Co、I、Ni、F、Mo、V、Sn、Si、Sr、B、Ru、As等。
对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的57处地点的0~20cm表层土壤的B、Mo、Cu、Zn、Fe、Mn等6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分析,6种微量元素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Mn>Fe>Zn>Cu>B>Mo,且Mn和Fe的含量远高于其他4种元素,也远远高出全国均值。另外4种元素的均值均小于全国均值水平。
表4-16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表层土壤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 单位:μg/g
据锡盟盟志的记载,锡盟土壤的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变幅如表4-17所示。
表4-17 锡盟土壤的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变幅 单位:×10-6
可以看出,该地区的B、Mo、Zn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均低于元素缺乏的临界值;另外,该地区的有效Fe和有效Mn的含量,远远超出上述范围,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从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可以看出,B、Mo、Cu 3种元素含量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Zn元素含量略低于正常范围;而Fe和Mn的含量均值远远高出正常含量的范围,这应与土壤中的Fe和Mn的含量过高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不排除植物本身的因素,可能使不同植物间的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别。
表4-18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植物体中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 单位:μg/g
植物体内元素含量的变化往往存在相关性,从表4-19中可以看出,Fe和Mn、Fe和Zn、Fe和Cu、Cu和Z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Fe和Mo、Cu和Mo之间表现为负相关,但不明显,其余元素之间均为正相关。
表4-19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希勒牧场典型草原区植物体内6种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样本数=57)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该地区的Fe元素和Mn元素过于富集,是否影响该地区的植被演化和退化,有待于进一步调查与监测。
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
一、工作区概况
试验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典型草原区内进行。该区位于东经116°30′~116°45′,北纬43°33′~43°40′,海拔1215 m;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季寒冷而漫长;年均温0℃,气温日较差大,年均降水量300~450 mm,降水变率大,70%的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均日照时数2600 h,无霜期170 d左右,年均风速32 m/s,大风日数71 d,以4、5月份最为频繁。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大针茅+羊草”典型草原。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锡林河由东向西穿越该区。
二、工作方法
(一)工作总则
校验区基本工作比例尺为1∶50000,基本采样密度为1点/4km2。沿锡林河间隔约20km布置数个横向剖面,每剖面设置3-4个样点。
(二)样点调查
1植被调查:每样点设置1个(5m×5m)样方,分别测定各样方内的植被覆盖度,优势草种的比例,平均植物株高。并取优势草种样品。
2土壤调查:每样点挖取1个深50cm的土壤剖面,用洛阳铲分0~10cm、20~30cm、40~50cm分别取样,另在0~10cm用铝盒取土壤原状样。
3水文调查:收集提取样点附近存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
三、数据采集
(一)植被调查与测试
1植被覆盖度:目测法。
2优势草种比例:目测法,选择占样方内所有植被70%以上的1~2种优势草种,分别估测其比例。
3平均植物株高:随机抽取5~10株植物测量其自然高度,取平均值。
4优势草种样品测试:包括元素全量分析14项:Cd、Pb、Cr、Ni、As、Hg、Cu、Zn、Fe、Mn、B、Mo、Se、F。测定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离子选择性电极(ISE)等。
(二)土壤调查与测试
1土壤剖面调查与描述:根据挖取的剖面绘制柱状图,并进行描述。
2土壤颗粒组成测定:采用筛分法。
3含水量测定:采用土工试验方法。
4土壤元素测试
(1)全量分析24项:pH、TOC、N、P、K、Na、Ca、Mg、Fe、Mn、Cu、Zn、B、Mo、Ni、Pb、Cd、Cr、As、Hg、Si、Al、Se、F。
(2)有效态分析13项: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钼、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硅、有效锰、有效硫、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
(3)离子交换态分析(含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1项:Cd、Pb、Cr、Ni、As、Hg、Se。
(4)测定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AFS)、发射光谱法(ES)、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压片法X-射线荧光光谱(XRF)、离子选择性电极法(ISE)、氧化热解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氧化热解电位法等。
(三)水文调查与测试
地表水样与地下水样测试:包括As、Hg、Ni、Pb、Cr、Cd、Cu、F、Se、Zn、N、P、K、Na、Ca、Mg、Cl、等22项离子。测定方法采用等离子质谱(X-series)、原子荧光(AFS-230)、等离子光谱(IRIS)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