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循环不过转瞬
像一个周而复始的清明梦
暮春是一种愉悦的感觉
温柔地飘在天空
而我应该是一场风
古今朝夕的舞雩之叹穿过时空的夹缝
旧时与今日的灵魂相逢
越中的山水清晖
也是造化的神工?
轮转不曾停际
又是风月一程
三月三
在兰亭的水边吟咏
洒落了万顷的襟怀
我在天地之中 (20204)
原诗:
兰亭诗六首其一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兰亭集序一句一翻译:
1、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译文: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
2、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译文: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
3、原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4、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5、原文: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译文: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
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6、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7、原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注释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阴历三月。暮,晚。会:集会。
3、会[kuài]稽:郡名,今浙江绍兴。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4、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毕:全、都。
7、少长:年少的年长的。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引申为高。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王 羲之《兰亭诗》 赏析
http://blogtianyacn/post-277958-4636941-1shtml
(导读诗:
大象悠悠,轮转无停。陶化去来,即顺自泰。
有心未悟,任遇逍遥。寄畅三春,仰望俯瞰。
群籁参差,适我即新。造真探玄,虚室我宅。
鉴明去垢,矜伐自平。玄言清声,咏言余馨。
散怀山水,萧然忘羁。一情独往,万象俱开。)
王羲之《兰亭诗》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猗与二三子,莫非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赏析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上巳节(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从西晋时起,固定为三月初三日),王羲之等42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按照古老的风俗临水洗濯,以祛除不祥。他们在集会中即席赋诗,并结之为《兰亭集》。这些诗歌流传至今有三十七首,我们把它们都称为《兰亭诗》。王羲之《兰亭诗》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五言的一首(或许应该称组诗,这里沿用前人的分类法)。 这是一首玄言春日诗。春日万物复苏,天地清朗,易让人产生天然的愉悦之情。骀荡和风,徜徉着人与自然天生的和谐。从《诗经》的时代起,人们就相约在上巳这天来到水边“祓禊”:或洗手,或濯足,或沐浴,涤去一冬的郁抑与尘垢,祛除不祥;或者如《郑风·溱洧》展示的那样,男女自由相会。这是一个全民狂欢的日子。沐浴一新后,从皮肤到毛孔,从身体到精神,人们无不感受到风日之和煦,族类之和睦,物象之更新,心灵之洁净。难怪曾皙会向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孔夫子也喟然长叹:“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有着这样悠久传统的上巳节,一直流风溢韵,历代相承。汉代以来,文士们聚在一起诗酒唱和,又为上巳之游增添了新的内容。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雅集,便是历史上文人上巳集会中最著名的一次。当时作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了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等老少名士四十二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临水祓禊。据王羲之《兰亭集序》记载,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应具备。和西晋士人追逐丝竹管弦的声色之乐来,兰亭诗人们风雅了许多。与会者列坐曲水之畔,放一只盛满酒的酒杯入水漂流。酒杯漂到某人面前,他就饮酒一杯,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东晋士人,鄙夷事功,好尚玄想,在上巳佳节,融融日光下,与佳朋相聚,陶然于美景之中,他们采取了“以玄对山水”的态度,在山水中体会有无之际的玄理,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天然接近,以玄言诗的写作,代替口头上的清谈。这次聚会,留下了一本玄言诗集——《兰亭集》,王羲之为它作前序,孙绰作后序,都成为传世名篇。尤其是王羲之的前序,以深情的笔墨,简淡的风格,和精妙的书法艺术,成为不朽的精品。可惜的是,抱着对玄言诗先入为主的轻视态度,人们欣赏《兰亭集》的序文却忽略其诗作,致使千年以来,序文成名而诗歌寂寞,买椟还珠,可为叹息!其实《兰亭诗》的艺术价值并不在《兰亭序》之下,王羲之的这首五言诗,尤其如此。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 ------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该诗分五章。第一章讲聚会缘起。宇宙悠悠运行的法则,永无停歇,人并不能主宰自身,来非吾因,去非吾制,乃自然陶化耳。这是人类不得不面临的困境。人所珍宝的宗统在哪儿呢?如或未悟此理,则仍然会陷入是非利害的圈子,只有顺应事理,才能获得安泰。不如安于所遇吧,既逢良辰美景,让我们逍遥容与!这一章最重要的玄学思想,是“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即持哲学反思态度,超越日常狭小的功利世界。因为参与集会的多是达官贵人,首先需要摆脱名利的纠缠。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瞰)绿水滨。寥朗无厓观, 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第二章,从狭小的功利世界超脱后,大美的自然呈现,心情无往而不畅于三春开启的群品。蓝天、绿水,仰望、俯视,清寂旷朗的景象无有边际,即目所见,无非自然之理。伟哉,造化之功!万物无不沐浴着自然的恩泽,均分了世界的和谐。各种声响虽有差异,对我们这些久居尘世,久为俗务奔忙的人来说,每一种的谛听,无不是新鲜如斯,激动如斯。古老的节日在春天苏醒,再次唤醒了人们莫名的愉悦,以玄学的态度反思这种愉悦,则天地之大美,自然呈现,“适我无非新”,而回到自然,享受大乐,又成为体玄悟道的一种方式。
(猗与二三子,莫非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识非所期, 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第三章,承接上章,因为人人如此,故人人是吾知己。我们这些世间的过客啊!偶然相聚,且相互勉励,共同探求大道的本源;亦不妨与古人为友,徜徉于道德之境。我们究竟是相与还是不相与呢?不必管它,反正志同道合,脱略形骸。可见兰亭诗人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玄学热情之上的。既有这样的热情,他们聚集在一起进行玄言诗创作,就在情理之中。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方寸无停主, 矜伐将自平。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第四章,讲悟道对人之气格的影响。山川明丽,不反映尘世的污垢,我们应时时与它相对,如对镜拂尘,否则就会生出鄙吝之气。体悟自然与人生之道本不容易,醉意朦胧间也可解除天之刑戳。微醺里,心灵不再为俗世主宰,矜伐之心也会自动平息。现在虽无俗世管弦之乐,山间却有清音、灵泉,无须俗间啸与歌,而咏叹玄言又多么惬意。这样的乐境虽只一朝,一旦拥有却可等于千年!玄言诗人“以玄对山水”,竟也领悟了上巳佳节的精髓:用身体的感觉,体验无法言说的春日的真谛。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于今为神奇, 信宿同尘滓。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第五章,回应首章,讲集会将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静观万物,“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乐往哀来,良会不再。越是用新的目光发现了境界的神奇,就越是为它的“信宿同尘滓”而感到悲慨。这种生命的悲慨,作为禀天地之性灵而生的人,谁又能躲避得开呢?然而这种生命情怀,玄学仍视之为有待中的执著之病,需要推演本无或齐物的玄理消释它。作诗立言也是一种不朽的伟事,我们今天且秉意于此;至于令河清海晏的立功之举,则不是作为诗人的我们所要过问的事了。这一章讲聚散无常,良会难再,快乐终究会带来悲哀,仍需要理性消释。并提出创作活动也有其独立价值,不必总联系事功。不管北方失地,只要玄言作诗,东晋人的心理颇让人寻味。 这首诗长期默默无闻,终于在千载之下,受到当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的激赏。他说:“王羲之的《兰亭诗》……真能代表晋人这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两句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于是‘寓目理自陈’,这理不是机械的陈腐的理,乃是活泼泼的宇宙生机中所含至深的理。”(《美学散步•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的确,在春日诗中,玄言诗人体会着宇宙的盎然生机,使哲学思辨化为心灵领悟,甚至身体感觉,获得了新鲜的审美体验,使这首诗充满了理趣。兰亭诗人不是没有悲慨的,王羲之《兰亭集序》说:“死生亦大矣!”有生死之痛的情感底蕴,才有静观山水,“寄畅在所因”的玄言诗创作。正如孙绰在《兰亭后序》中所说:“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 借自然山水消释、化解俗居生活失却本心的苦恼,从而寄寓人之回归大自然而感悟的无待、本然的愉悦。玄言春日诗,因此建构了某种审美超逸的空间,满足了人的感性慰藉需要。有悲哀,需要排遣;有快乐,应当体会。又倏忽之间乐往悲来,又扬眉瞬目挥去哀愁。——悲欣交间,乃是此诗盎然生机下沉郁的情感底蕴,令人无限低回感慨。 在中国文化史上,兰亭雅集已成为一个审美符号。它承传着上巳之游的古老精神,启发了流连山水的审美情趣,同舞雩歌咏一样,成为后人思慕的对象。直到今天,春回大地的时候,当我们登山临水,触目茂林修竹的美景,回想曲水流觞的韵事,亦“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真可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同上)啊。然而又何必伤感呢?且静观水流花落,鸢飞鱼跃吧!“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天地之理,岂不是千载犹新吗?
三春启群品⑴,寄畅在所因⑵。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⑶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⑷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注释⑴群品:即指万象。⑵寄:即寄托。畅:畅快的心情。因:即依、顺之意。⑶寥朗:空阔明朗。⑷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喻群品、万物。
赏析 首四句即给了我们不同于纯粹 玄言诗 的新鲜印象。“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感觉,其中“寄畅”二字更将全诗旨意表露无遗:以 兰亭山水 来“畅情”,摆脱世务俗趣、化解生命悲感,获得身心的轻松愉悦。而当诗人对碧天绿水投去深情一瞥,玄思就随之联翩而生。“寓目理自陈”是全诗的关键之句,“寓目”的皆是景物,陈示的却是玄理。这种“目击道存”式的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方式,注定了玄理必将与山水相结合,玄言诗中便一定会出现山水的成分。“大矣造化功”以下四句便是诗人所悟之理。《庄子·齐物论》以山林群籁为喻,说明万物虽千差万别,但都自然而然,“道通为一”;在“道”的面前它们都是齐同、平等的。“万殊莫不均”之说就是受此种观点影响。深受老庄思想的诗人,看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都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和谐统一,自然很容易涌起一种万物均齐的情愫;而且感到自己也作为平等的一员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故曰:“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新)”诗人融入忘怀物我的 无差别 境界之中,这境界是哲理的,也是审美的。“万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已不再是对“理”的空泛感悟,简直就是对大自然生命律动的切实感受了。《兰亭诗》中更具代表性的是玄言、山水对半的作品。其中既有对山水的具体描摹,又有诗人体道后愉快心情的表露,真正达到了“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的境界。
《兰亭集序》逐句翻译讲解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韵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兰亭集序》还有个别称叫“禊帖”。 鉴赏:一语道尽时地事也。 原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翻译: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讲解:“贤”“少”“长”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年长的人”;“至”“集”后都省略了介宾短语“于此”,作状语。 鉴赏:八字写尽来人,更写尽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翻译: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讲解:“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个短语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都需要调整。“映”为动词“辉映”,“带”为致词“环绕”,其后省略了介词“于”。 鉴赏:二十字写尽幽美环境。 原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 讲解:“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清流激湍”;“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不译;“列坐”后省略了介词“于”;“一觞”“一咏”为动词性短语“饮一杯酒”“咏一首诗”;“以”为介词“用来”。 鉴赏:三十字写尽饮酒赋诗之盛况。 原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翻译: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微风和暖。 鉴赏:一张一弛,此为弛。 原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观望辽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 讲解:“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品类”为名词“世间万物”;“所以”为固定结构“所用来……的景观”,“极”为动词“尽情享受”。 鉴赏:此为“游”,有景物、有游踪。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翻译: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就是)一生。 讲解:“夫”为助词,不译。“之”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俯仰”用两个动作表示时间短暂。 鉴赏:所有的生命感悟实自一“夫”字始。 原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讲解:“诸”为合声词“之于”,“之”代所言内容,“于”与其宾语“怀抱”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晤言”“放浪”后省略了介词“于”,“于”与其宾语组成的宾语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通过”,与其后面“寄所托”一起形成介宾短语作了状语。 鉴赏:读此句有“物喜”“己悲”之感。魏时的弥衡,西晋时的刘伶等人为典型代表。此实为政治黑暗,残害屡起时,文人生活的畸变。 原文: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翻译: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也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得意,快乐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待到他对于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 讲解:“取”有两解,一为“趣”,一为“取”,这里取“取”意。“欣于所遇”为典型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倒倒装句,“所遇”为名词性的所字短语。 鉴赏:此境而有此感,古今同也。 原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以前感到欢快的事俯仰之间已经变为陈迹,仍然不能不因此产生感慨,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终结局。 讲解:“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的”,在句中译为状语,实因古今汉语习惯不同;“之”为代词,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情况;“修”为形容词“长”;“期”为“以……为最终结局”;“尽”为“生命的结束”。 鉴赏:生命之痛感由此而出也! 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译: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鉴赏:千古同此一叹! 原文:岂不痛哉! 翻译:怎能不悲痛呢? 鉴赏:此痛感为文学史上最初的痛感!西晋时阮籍的穷途而哭为其先声! 第三段: 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翻译: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讲解:“合契”:古代的契分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为信。“喻”为动词“说明”;“于怀”介宾短语作为后置了的状语。 鉴赏:此为阅读之真境界! 原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讲解:“一”“齐”为意动用法,意为“把……看作一样”。 鉴赏:生命之痛更加重一层哲学感矣! 原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翻译: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讲解:“之”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鉴赏:生命之痛更加一层厚重的历史感矣! 原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翻译: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 讲解:“时”为“当时的”,指“参加这次聚会的”;“其”为人称代词“他们的”。 鉴赏:补录兰亭集之成因,实因生命之感,实因修禊始也! 原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翻译:即使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鉴赏:补录兰亭集之理论依托。 原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鉴赏:补录兰亭集序之目的,其间显示着极其强大的自信心。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
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
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扩展资料:
词语注释:
1,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2,会稽:郡名,今浙江绍兴。
3,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4,毕至:全到。毕,全。
5,修竹:高高的竹子。
6,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7,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8,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9,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
10,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11,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
12,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13,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兰亭序》又叫《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创作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作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除了《兰亭序》,其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是现存于宁波天一阁的丰坊刻本《兰亭序》,此石刻于天一阁留存至今。河北唐山学者王开儒,通过把冯承素本与宁波天一阁明代书法家丰坊摹刻的神龙两帖逐字比对发现:现存于天一阁的丰坊刻本才是真正的《兰亭序》,质疑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为明代赝品。
唐代何延之撰《兰亭始末记》
《兰亭》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瑘王羲之逸少所书诗序也。右军蝉联美胄,萧散名贤,雅好山水,尤善草隶,以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宦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及其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袚褉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其中之字最多乃有二十许字,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其时乃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
右军亦自爱重此书,留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智永。即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安西成王咨议彦祖之孙,庐陵王胄曹昱之子,陈郡谢少卿之外孙也。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艺。常居永兴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满。凡三十年于阁上,临真草《千文》好者八百余本,浙江东诸寺各施一本。今有存者,犹直钱数万。孝宾改名惠欣。兄弟初落发时,住会稽嘉祥寺,寺即右军之旧宅也。后以每年拜墓便近,因移此寺。自右军之坟及右军叔荟已下茔域,并置山阴县西南三十一里兰渚山下。梁武帝以欣、永二人皆能崇释教,故号所居之寺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书之阁,至今尚在。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与弟子辩才。辩才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博学工文,琴奕书画,皆得其妙。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辩才常于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在日。
至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处,乃降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辩才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实尝获见,自禅师丧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辩才之处,又敕追辩才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暮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略之士,设谋计取之。”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翼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数通。”太宗依给。
翼遂改冠微服,至洛阳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余,分韵赋诗。辩才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萧翼探得“招”字韵,诗曰:“邂逅款良霄,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群翼,长苦叶风飘。”妍媸略同。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辩才曰:“檀越明即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次,诗酒为务,僧俗混然。
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可携来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贫僧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沦丧,此盖响拓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际历叙由来,付授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房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颣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一物在此。”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赴永安驿,告驿长凌愬曰:“我是御史,奉敕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督知。”
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作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彩千段;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镂瓶一、玛瑙枕一,并实以珠,内厩良马两匹,兼宝装鞍辔,庄宅各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月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敕赴州支给。辩才不敢将入已用,回造三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悸病,不能强饭,惟歠粥,岁余乃卒。
帝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邪。汝意何如?”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受制命。太宗曰:“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及弓剑不遗,同轨毕至,随仙驾入玄宫矣。今赵模等所拓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人间本亦稀少,绝代之珍宝,难可再见。
吾尝为左千石时,随牒适越,航巨海,登会稽,探禹穴,访奇书,名僧处士,犹倍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信而有征。其辩才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阴人也,汉太尉之后。六代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流窜江东。后遂编贯山阴,即吾之外氏近属,今殿中侍御史玚之族。长安三年,素师已年九十三,视听不衰,犹居永欣寺永禅师故房,亲向吾说。聊以退食之暇,略疏始末,庶将来君子,知吾心之所存。付永彭年、明察微、温抱直、起令叔等兄弟,其有好事同志者,亦无隐马。于时岁在甲寅季春之月上巳之日,感前修而撰此记。
主上每暇隙,留神艺术,迹逾笔圣,偏重《兰亭》。仆开元十年四月二十七日任均州刺史,蒙恩许拜扫至都,寻访所得委曲。缘病不获诣阙,遣男、昭成皇太后挽郎、吏部常选骑都尉永写本进。其日奉日曜门司宣敕,内出绢三十疋赐永。于是负恩荷泽,手舞足蹈,捧戴周旋,光骇闾里。仆局天闻命,伏枕怀欣,殊私忽临,沉痾顿减,辄题卷末,以示后代。朝议郎行职方员外郎、上柱国何延之记。
《兰亭序》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点传奇色彩和神话色彩的作品。这件作品的真迹。据记载早在唐代就作为殉葬品埋在昭陵里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兰亭序》有很多很多个版本,都是后人临摹、石刻的副本,其中由唐代宫廷里的职业拓书手冯承素描摹的一件纸本墨笔《兰亭序》副本,是被世人认为最为近真的一件,称为“冯承素摹本”,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个本子上边留有一枚印章叫“神龙”,所以又称为“神龙本”。 现代人对《兰亭》说的可能比较多一点。做的可能比较少一点。一是学习《兰亭》确实难度很高。另一个是它的名声太大,会造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是一种你无法超越的东西,因为它的地位是通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建立起来的。历史上很多大书法家,都在《兰亭》上面下过大工夫,比如虞世南、褚遂良、赵孟�、董其昌,他们都留下了临写《兰亭》的作品,所以它的典范地位是经过唐、宋、元、明、清建立起来的,历朝历代的高手都在不断地以它为范本来研习书法,追求高的格调。这个事实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渊源深厚的学术基础,它的地位无法超越。在我看起来,“信而好古”要比幻想超越他智慧得多。米芾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话说得这么绝对,我还是认为他说得对,这个晋人就是王羲之,他是立法者,你想去超越他,就如同想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文化不是通过超越来完成的,谁会说要超越孔子超越柏拉图“信而好古”可能才是真正的文化的精髓。你好它,可能你的创造性就在这个好的过程中间显现出来,然后一点点地积累,如果你的运气很好,那么你也有可能在文化、艺术、学问的历史链条上面留下一点痕迹,那就是造化了。 当然,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不是《兰亭》一篇就能涵盖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兰亭》是王羲之最好的作品,这样说的话,对他比较不公平。《兰亭》是行书,王羲之还有不少代表作品是草书。他草书的成就不会低于他行书的成就,比如说他的《寒切帖》、《孔侍中帖》、《丧乱帖》。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你不能说其中的任何一件比谁低。当然,个人更喜欢哪一件,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作为一个历史评判的话,应该综合看待他的作品。王羲之这些作品,一起构成为一个体系。只是在这个体系之中,《兰亭》可能是最完整最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一件作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郭沫若对《兰亭》提出质疑,认为这篇东西从书法到文句都是隋唐人做的伪。一时间有不少人支持他这个观点,也有反对的,比如南京的高二适,广州的商承祚。商承祚先生是中山大学的古文字学家,八十年代我在中山大学读书时,听过他的讲座。围绕郭沫若的质疑,当时还出过一本论文集叫《兰亭论辨》。今天看起来,那是一个疑古之风盛行的时代。我觉得“疑古”和“好古”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态度。学术史往往也就因此会形成不同的局面。其实,你只要不带任何成见读一读《兰亭序》。里边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才情、气度,那是二流的人才办不到的。这篇序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象征,也是充分体现六朝名士思想与境界的千古名篇,我们应该特别推崇这篇作品,不仅是书法,也包括这篇文章。里面的文句,用的词,音韵。节奏,那么畅达。里面包含的哲学、思想,那么通透,是一个魏晋名士人生观的直白。我们后来喜欢用文人这个概念,但是在六朝那个时期,名士这个词会更加准确。王羲之作为一代名士,他所有的文化修养,他的思想眼界,他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对艺术的所有体会,都集中地体现在这篇《兰亭序》里面,非常完整,非常完美,是个无法分割的整体,是一篇全面地透彻地体现中国古代名士最高品质的经典作品。《兰亭》应该是这样一个地位。 六朝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时代。现在批评腐败,我觉得好像不是腐败,如果我们看看魏晋名士的风范,我们会觉得现在好俗气。王羲之是东晋人,比他更早~些有竹林七贤,代表了曹魏到西晋一个时期名士的风范。一谈竹林七贤,就会涉及庙堂和山林的问题,就是入世和出世的问题。司马氏翻脸不认人,那是很凶险的政治环境,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一醉方休,也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办法。但在这个背后,深层的地方是崇尚自然、崇尚灵魂自由、祟尚独立人格的精神。政治固然是一个外部的压力,但是魏晋风度所标榜的终究还是一个文化理想。这个理想在王羲之的时代就表现得更加纯粹了,因为先前那种凶险的政治环境已经过去了。这种纯粹性就充分体现在兰亭雅集这样的活动和记录当中。在参加兰亭雅集的名士当中,王羲之和谢安,分别代表了东晋最大的两个家族。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句子就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八寻常百姓家。”谢安是有庙堂之气的,属于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人物,很有声望,但他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爱做官。“东山再起”的故事说的就是谢安,他就这么游走山林,他参加兰亭雅集的时候就是在这个阶段,谈笑风生,谈玄论道。对他而言,庙堂之上和山林之间没有任何矛盾的地方,这就是魏晋的魅力,看看他的谈吐。他的见识,他不清高吗谢安是太清高了,清高是一个多高级的词。我们今天用清高这个词说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评判,但把这两个汉字拿出来,这两个字哪里有一点点负面的内涵一个文化被弄得支离破碎的时代,一个庸俗的时代,连清高这样的词也被负面了,这是很不应该的事情。 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王献之也是参加了兰亭雅集的,他们也都是心性极高的名士。王献之跑到谢安家去玩,正好习凿齿也在,这个人的出身不够高,所谓“蛮荆”,脚还有一点毛病,王献之就不和他坐一起,谢安叫他坐他也不坐,就这么斜靠着站了一会儿然后就告辞了。《晋纪》说王献之“性甚整峻,不交非类”,这就是整峻。王徽之和王献之两兄弟一起读嵇康的《高士传赞》,议论着欣赏谁,王献之说他欣赏“井丹高洁”,王徽之说:“未若长卿慢世。”长卿就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何止是清高,是慢世,恃才慢世。这些都是《世说新语》这本书里面讲的故事。这本书,如果把它读透了的话。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两个字,就是“品格”两个字,这是六朝名士最高的一个追求,他们在中国文人、士人的心目中有这么高的地位,和这个追求是有很大关系的。他们是那么有才华,境界高,格调高,而且纯粹。如果缺少了这种品质、这种格调,中国的文化就不过瘾了。 那么,这样一等一的一群人物,在兰亭这个地方雅集,作诗咏怀,合为一集,由王羲之来写序,无疑是很看重的事情。大概他们都自信这是要传诸后世的文章:“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所以写得那么从容不迫、辽阔畅达。这正是《兰亭序》境界高的地方。真正的魏晋名士的境界,其实还是通达。如果不通达,所有的品格可能都会变得太固执、太强调,变得让人觉得不近人情。《兰亭序》的思想特别通达,有人分析说它更多地代表了道家的思想,我觉得它是超越的,它超越了这种界限。 西方有个哲学家说过一句话,说女人是在道德之外的。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没有道德,也可以说一个人有道德,
可女人是在道德之外的,就是说她在道德标准之外,她不进八你的套路,不受你的是非判断、黑白判断,她在你的判断之外,你拿她没有办法。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你只要进入了一边,你就是这个样子的;进八了另一边,就是另一个样子的。如果你是一个综合的,那么,你只能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你可能今天在这件事上进入这一边,酒肉穿肠过;明天在另一件事情上,有可能又佛祖心中留。你可以说你是综合的,但实际上你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因为你不可能在一件事情上同时让两种思想都贯彻得透彻。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不在你的范围之内,我在你的范围之外。如果我在佛教之外的话,我就不存在“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问题,我就不需要标榜这个东西。相反,只有那些与佛与戒律有关系的人,才会说这句话。王羲之的《兰亭序》就不进入套路,他既不说教,也不标榜清高,也就是说他既不刻意标榜儒家,也不刻意标榜道家。他只是表达一个天地间的生灵最天真、最干净。最单纯、最直接的一个感受,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真诚的感受。他的通达的根本就在这里。 王羲之对自然的山水流连忘返,领会那么亲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他既不会像玄言诗那样去领悟自然天道,也不刻意要求丝竹管弦的礼乐之盛。丝竹管弦看来有也无妨,没有也可以,为什么"因为“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觞指饮酒,咏是吟诗。一者养生,一者养文。这两样东西。象征着魏晋名士人生观的两端。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了,鲁迅为什么会写一篇论文叫做《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魏晋人的养生系统之间,药与酒是联系在一起的,服五石散就是服药,服药是用酒来服的,魏晋时的酒与养生是直接关联的。王羲之本人也是服散的。 下边一句,写得最为畅达:“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仰观,俯察,是非常知性的态度,是文化发生的起点。视听之娱,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是文化的、艺术的、富于精神内涵的享受。观音菩萨,是美好、神圣、智慧的象征。观就是视,音就是听。观音菩萨是在视听两方面真正大智慧者。“信可乐也”,这才是真正快乐的境界。王羲之的文字,没有什么生僻的字,没有令人费解的计较,用的都是非常干净、平和、常用的字词,但是节奏、韵律无可挑剔。这篇序文不是华丽的骈文、韵文,句子长长短短,节奏和韵律通通脱脱,读起来十分好听,对仗也对得很合度,不刻意,不扣死,行云流水。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俯与仰,内与外,静与躁,每个人都是在起起落落、上上下下的过程中去完成他的人生的。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欣于所遇”,好比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个艺术的境界、思想的境界、一个学问的境界的时候,心有灵犀点通。当我引发出这样欣然的状态的时候,是多么快意自足啊!快意恩仇也好,快刀斩乱麻也好,那种快意都是生命的一个瞬间。就一个瞬间,时间就过去了,“不知老之将至”。这个语意的转弯,转得一点都不经意,一点不留痕迹,一瞬间就马上带出下面的感念:“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作这篇《兰亭序》的时候是四十九岁,一个两鬓风霜的年龄,所以感念,就是在这种不断感念的瞬间,从一个境界进入另外一个境界,同时,人也就不知不觉地老去,“不知老之将至”,莫非如此。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就是这样流逝着。“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你一向所感念、所欣欣然的东西,在一俯一仰之间,马上就成为过去了,那我们能怎么办呢我们没有办法。东晋的大将军桓温,征战的时候经过个+年前到过的地方,那里的柳树,已经长成好大的一棵了,他不甚感慨,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所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里,就把《兰亭序》的核心问题剥离出来了。死生是最大的问题,生命是最大的问题。一旦我们正面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岂不痛哉”!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是多么的不堪表达。“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一次看古人写的文章,诗词歌赋,他们感兴的来由、感兴的机缘,好像都有什么共通的地方,好像都有~个什么默契,让你不能不临文嗟悼,但是又不能喻之于怀,你可能没办法将所有的东西都解释清楚、表达清楚。这是一个弥漫的大问题。就是对于生死的感念。这个感念的前提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是有限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庄子哲学抹杀生死的界限,企图使生死划一,这个想法完全是虚诞的。谁要想像古代传说的彭殇那样活八百岁,那也是妄念。人生百年,无论挑夫走卒,英雄美女,概莫能外。所以,我们恰恰就要在这有限的生命之间,去感受天地生死的大道,去思考我们生命的终极价值。让有限的生命在历史的链条中获得无限的逻辑。这就是《兰亭序》最后所要阐发的思想: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人看我们今天,其实也是像我们看以前的人一样。这就是王羲之表达的历史观。后人怎么看我们,我们怎么看前人,这就是历史。这是一个非常透彻的表达。比如我们问一个小孩,什么叫历史,他可能会说过去的事情就是历史。这只说对了一半。历史不仅仅是事实,历史还是一个认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只有当我们领会这句话以后,我们才可能对我们的言行,对我们今天的努力,对我们在一个文化链条中间的定位有一个比较清晰和比较准确的把握。一个学者也好,一个艺术家也好,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一个通透的历史观,会在他的作品中直接显现出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前面和后面就是一个这样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历史的真髓。正因为王羲之如此透彻通达,他才能洞若观火地写下这样一句结语:“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他知道我们今天会这样赏析他的文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我们所有的寄托,所有的感念,最根源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生死的矛盾。因为有生死,我们才有历史观。“其致一也”的发动机就是一个“生”字,养生的生,生生不息的生。王羲之这篇《兰亭序》,归根究底还是一个生的问题。死生亦大矣,他要谈生,就要对应起来谈才能立体,就像魏晋玄学说的,“无不可以以无名,必因干有”,你不能用无来谈无,你要通过有来谈无。其实谈死也是谈生,谈生也是谈生,最后还是谈生。这个状态正是一个六朝名士对于天人合一观念的体认,又不落窠臼。什么是窠臼“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是不落窠臼的好句子。“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也是不落窠臼的好句子。还有“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多么通达。但是,像石祟《金谷集序》的句子:“感性命之不永,
惧凋落之无期”,这就坐实了,就是落窠臼了。兰亭论辩的时候,他们拿《金谷集序》和《兰亭序》比着说事,其实本来是不能比的。《兰亭》的每一个句子,用词用字,都很准确。又很润泽。行文不断地进行呼应,或者绕一个小弯子,或者用一个语气词,传达一个稍微的表情,在俯仰之间、内外之间、前后之间,呼应得很有节奏,很有韵律。从细节到整体结构。所有连接的地方,不作圭臬。叙事、抒怀、议论、感慨,自然而然地层层生发,高低起伏,又丰富,又流畅。整篇文章,王羲之没有刻意要表达什么的意图,没有刻意标榜什么姿态,既不夸饰,也不矜持。然而在这四百字中问,对于山水的留连不己,对于生命真切的感念,艺术的人文的情怀,旷达的胸襟,通透的历史观,却是那么深沉自然地流露出来,散发出来。所以天真,所以超脱,所以有境界。 境界是在超脱中完成的,是在超脱某一个既定的俗套的一瞬间完成的。《兰亭序》正是这样一件天造地设的作品。这时,《兰亭》在书法艺术上的“天下第一”的美誉,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郭若虚说“人品既已高矣,则气韵不得不高”,画如此。书也如此。这时,我们只能感谢上苍留下了这么一篇完美的东西,无论是书法,还是文字,还是思想,《兰亭》树立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最高的境界。 当然,自古以来,世人首先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认识《兰亭序》的,从这个角度我们还可以谈更多,包括王羲之与钟繇的关系,他的行书和草书的关系,他的草书和章草的关系,这也是很专业很艺术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对王羲之的人格、品格、思想,不对王羲之作为一个东晋名士的领袖人物有全面认识和了解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真正领悟他的书法艺术的高度。比如王羲之性格里面所谓的“骨鲠”,包括王徽之的“慢世”,王献之的“高洁”,他们不是矫情,不是计较。而是坚定地不与流俗的文化理想的体现,所以才会在他们的书法里表现为一种凛凛然不可侵犯的风骨。这个风骨,正是魏晋风度的精髓,也是中国士人最为推崇的一个品格,一个精神。就是苏东坡说“士人画”的时候,强调的那个“取其意气所到”的所在。风骨的内涵是对品格的强调,是有力度的,不仅仅是一个硬朗的感觉,它根本上是一个精神支撑,是一个信念,只有这样才立得起来。帝王立国,圣贤立言。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如若有所建树,就必要这个风骨,这个信念。这是超越任何知识和学问概念的东西。同时,风是能够传播的,能够流衍的,它才是历史的。我们说移风易俗,说风化,这就是文化的要义。文化这两个字,如果要改成一个字的话。那就是一个风字。风雅颂,国风,《兰亭》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国风。 从学习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除了行书和草书,王羲之名下还有《乐毅论》、《黄庭经》等几种小楷流传下来,也是很经典的。各人学习的目的不一样,可以各取所需。在我而言,一方面是对这几种小楷的真实度有一点质疑。另一方面主要是我学习书法有我自己的宗旨和路径。简单来说,学王羲之的草书,是自我修养的要求,我志不在书。书法和中国画的关系当然是很密切的,但具体来说层次差别还是很大的。最低一级是,写字为了题画,拿毛笔的人,字不能写得太差吧,而且要求再高一点,题画的字体与绘画的风格也要稍微配合一点;高一级的是,把书法直接进入绘画,书法的用笔直接进入绘画,比如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第一次到我的画室,说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书法笔法和画法笔法这么一致,她的这个话吓了我一跳, 者是我之前没有跟人谈过这个问题,二者她既不是书家也不是画家。她怎么一开口就说到这个关节上当然我心里是挺开心的;最高一级是什么呢就是书法的品格直接创造绘画的品格,这就不是技术问题了,所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要选择学习的楷模,那当然就选择品格上最高古的吧,那除了王羲之,我还能选择谁呢 在书法上我学王羲之学得很老实,认认真真地学,不是借花献佛地乱学。先要尽量把它写得像,只有这样,才可能去揣摩他的用笔,才可能得他一点笔法。当然完全像是能求的,因为王字的变化太厉害,《晋书》里讲王羲之的字是“矫若游龙”,见首不见尾,抓不住,很多人说学王羲之都是挂在嘴上,真正能入门都难。但恰恰是这个难度本身,也是说明问题的,可以学得长久,而且。一个一学就像的东西,往往是法度比较呆板、内涵更加贫乏的东西。我反正把时间放下去,如果去选择一个二流的、容易的来学,会不甘心,不开心,会觉得委屈。学王羲之,怎么学也不委屈。我还是欣赏“信而好古”的历史观,“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不是超越。
兰亭十三跋原文和翻译如下:
第一跋: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然极难辨。又有未损五字者,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送余北行,携以自随。至南浔北,出以见示。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独孤名淳朋,天台人。
翻译:
王羲之的《兰亭序》法帖自定武石刻后便再无传刻的版本流传了,而定武石刻的拓本在人世间留存的也就是那么有数的几本。并且随着时间的进程只会越来越少,不可能再增加了。因而喜好古董文玩的雅士们都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稀世珍宝。然而这些留存的珍宝却极难辨别真伪。
特别是有一卷五个字没有遭到损坏的版本。尤其这五字未损的版本更是难得了。这里的一件便是五字已损的版本。是独孤长老送我去北方,他自己随身携带的。到达南浔以北时,他便拿出来给我看。我就从独孤长老那里乞求得到了它,携带来到了大都。
以待他日再来归还,可与独孤长老结此一重翰墨的姻缘。至大三年九月五日,在舟中题写于卷后。独孤长老的名字是淳朋。是浙江天台人。
第二跋:
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别矣。王顺伯,尤延之诸公,其精识之尤者。於墨色、纸色、肥瘦秾纤之间,分毫不爽。故朱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盖笑之也。然传刻既多,实亦未易定其甲乙。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与王子庆所藏赵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舟次宝应重题。子昂。
翻译:
《兰亭序》定武石刻的拓本在宋朝尚未南渡时,在朝为官的士大夫们几乎人人都有。待到定武刻本的原石消亡后,江东那些好事的人,往往是每家都镌刻一块刻石,不必想就知道如此会产生出数十百本之多的拓本了,因而自此真假就难以分别了。
王顺伯、尤延之等诸位先生,是精于鉴赏者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在墨色、纸色、字体肥瘦、用笔粗细之间的差异,能辨别得分毫不差。所以朱熹为兰亭题跋时说:“看来不只是古人对礼的阐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呀。”看来是一种调侃的说法。
然而既然传刻版本如此之多,实在也不易确定它的好坏。此卷真是极佳的版本,五个字受到凿击致损,字迹的肥瘦十分得当。与王子庆所收藏的赵子固那本没有差别,是石刻拓本中至尊的宝物。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行船到了宝应,重又作此题跋。子昂。
第三跋:
兰亭诚不可忽。世间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其人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十八日清河舟中。
翻译:
《兰亭序》的艺术价值诚然是不可忽视的。其流传于世间的墨拓本逐日消亡越来越少,而能够辨别确认为真迹的非常之难。凡是能鉴别为真迹的便被人收藏起来了,怎能不好好地当至宝一样珍藏呢。十八日行至清河在船中题跋。
第四跋:
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盖日数十舒卷。所得为不少矣。廿二日邳州北题。
翻译:
河水湍急声如怒吼,整日在船上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若不是得到此卷时时展观玩味,如何得以消磨时日。几乎每日都要打开玩赏数十次,所得到的收获实在是不少呀。二十二日在邳州北题写。
第五跋: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顷闻吴中北禅主,僧(名正吾,号东屏)有定武兰亭,是其师晦岩照法师所藏。从其借观不可。一旦得此,喜不自胜。独孤之与东屏,贤不肖何如也。廿三日将过吕梁泊舟题。
翻译:
过去的人能够得到数行古代的碑刻,专心的加以学习,便可以名扬后世。何况《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如果不断对它加以刻苦学习,何愁不能超越别人呢?最近听闻吴中地区北禅之主的僧人,他(名正吾,号东屏)有一卷《定武兰亭》,是他的师傅晦岩照法师所珍藏的。
我想去向他借来观赏却未能如愿。今天我一旦得到独孤长老的所赠,喜悦的心情真是难以承受。独孤长老与东屏和尚相比,贤能与品德相差的竟是如此之多呀。二十三日将要路过吕梁停船时题写。
第六跋: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昨晚宿沛县。廿六日早饭罢题。
翻译:
学习书法在于细心研究品味古人的法书范本,洞悉知晓他们用笔的意趣,才能有所收益。王羲之写《兰亭序》用的是旧笔,书写时顺应毛笔的笔势与特性,写起来没有不顺应自己的心智和意愿的,这是这篇法帖所以能为神品的缘由。昨晚留宿在沛县,二十六日用罢早饭后题写。
第七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
翻译:
书法以用笔为第一位,而字的间架结构也需要用心安排。因为字的结体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但是用笔自古以来就没有任何改变。王羲之的笔法与字势是对古代的成法做了巨大的变革,他字里行间的雄伟俊秀完全出于自然天成,所以过去和现今的人们都以其为宗法。
南朝齐梁之间的人,他们的书法在结字上不是不古朴,而是缺乏俊逸秀美的气息。这种情况又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领悟了。但是古人的成法是终归不可以丢掉的。二十八日于济州南部等待开闸时题写。
第八跋:
廿九日至济州,遇周景远新除行台监察御史,自都下来,酌酒于驿亭。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而乞余书者坌集,殊不可当。急登舟解缆,乃得休。是晚,至济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题。
翻译:
二十九日到了济州。遇到了周景远,他是刚刚被授予了行台监察御史的官职,从大都南下而来,我们一起于驿亭内饮酒。携带着纸张向景远求赐墨宝的人非常之多,而乞求我赐书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实在是令我无法抵挡。急忙登船解开缆绳离岸出发,方得罢休。这天晚上到了济州以北三十里的地方,重又展开这一卷拓本,所以题写了这些。
第九跋:
东坡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学兰亭者亦然。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十月一日。
翻译:
苏东坡的诗作中说:“天下有多少人学杜甫呀,谁能学得他的皮毛与学到他的精髓呢?”学写《兰亭序》这件事也是这样。黄庭坚也说:“世上之人只学到了《兰亭序》的表面,想脱胎换骨却找不到良药。”这其中的道理不是学习书法的人是不能明白的。十月一日。
第十跋:
大凡石刻虽一石,而墨本辄不同,盖纸有厚薄、麁细、燥湿,墨有浓淡,用墨有轻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随之,故兰亭难辨。然真知书法者,一见便当了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间也。十月二日过安山北寿张书。
翻译:
虽然所有的石刻本身只有这一块刻石,但是根据原石传拓出的拓本则是各不相同,因为纸有厚薄、粗细、干湿的不同,墨有浓淡的变化,用墨时又有轻重的区别,而石刻上的笔画肥瘦传拓时的深浅轻重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兰亭序》流传的诸多拓本难以辨识它的真伪。但是真正知晓书法真趣的人,一看便能心中有数,因为真正的奥妙不在于笔画的肥瘦与传拓的深浅轻重之间。十月二日经过安山以北的寿张县书写。
第十一跋:
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三日泊舟虎陂,待放闸书。
翻译:
王羲之的人品非常之高洁,所以他的书法堪入神品之列。那些地位卑贱的凡夫俗子,乳臭未干年纪轻轻的小孩子,早上才刚刚学习如何握笔,傍晚就已经开始自夸有多么了不起了,浅薄庸俗的令人鄙视,令人看不起呀。三日船停泊在虎陂,等待放闸时书写。
第十二跋:
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七日书。
翻译:
我坐船往北走了三十二日,秋冬之际多刮南风,船窗之外天气晴朗而温暖,时时展卷面对观赏着《兰亭序》,真是何其的快乐啊。七日书写。
第十三跋:
兰亭与丙舍帖绝相似。
翻译:
《兰亭序》与《丙舍帖》非常的相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