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蜂饲养一般好管理,蜂蜜也不会飞走
一、笼蜂饲养管理包括:笼蜂的饲养方式,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蜂笼的构造,饲料的配制,笼蜂蜂王的培养,笼蜂的生产,装笼工作,笼蜂的运输,笼蜂饲养技术。
二、饲养笼蜂的方式有以下数种:
1.供北方养蜂场生产饲养
北方的养蜂场春季从南方购买笼蜂,过入蜂箱饲养,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秋季无蜜源时将蜂群杀死,还可以取得蜜蜂虫蛹。将蜂箱、巢脾、养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后,妥善保存备用。这种饲养方法可以节约蜂群越冬饲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还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笼蜂加强弱群和无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于饲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越冬以后,群势削弱到难以独立生存,或者丧失了蜂王,可以将笼蜂与它们合并,使它们在大流蜜期到来时能够投入生产。
3.推广良种
出售笼蜂的蜂场必须保证质量,必须是蜂蜜、蜂王浆高产的蜂种,以青年蜂为主,蜜蜂健康无病虫害。南方的种蜂场将蜂蜜、蜂王浆高产良种或者将选育的抗病虫蜂种以笼蜂的形式推广。
4.辅助强群长途运输
在炎热季节,3~7日的长途运输,蜂群容易受闷死亡。如果采取开巢门运蜂的办法,会有部分蜜蜂飞失,使蜂群削弱,同时影响车站作业的安全。在起运蜂群以前,可以从强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个王台,装笼运输,到达目的地以后,除去处女王再与原群合并。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群长途运输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飞出。
5.为农作物授粉
利用笼蜂给植物授粉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扩展资料:
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己大量发现,蜜蜂科的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蜂毒)、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人工驯养用来酿蜜的意大利蜜蜂和东方蜜蜂
-蜜蜂
首先蜜蜂养殖基地要具备的就是宽广的地场:宽广的地场有利于大批的管理蜜蜂,比如饲养,采蜜;
2其次就是要阳光充足:阳光充足的地方有利于蜜蜂繁殖,一则增加了蜜蜂的繁殖能力,二则阳光充足的地方植物生长快,易有花粉;
3选择通风、靠近山坡的地方,靠山坡的地方会有绿树的遮阴,即通风又阻风;
4要选择土质肥沃、水量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土质肥沃、水量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特别是蜜源植物,这样便于蜜蜂采蜜,交通便利利于蜜蜂养殖之后的出售。
我国每年的蜂蜜消费量很大,此外蜂王浆、花粉的消费市场也比较稳定,因而蜜蜂养殖也是一条致富途径。蜜蜂养殖有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处理得好,经济效益很高;处理不好,可能就会亏本。
一、要做好春繁管理。
(1)适时加脾扩巢。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
(3)做好春繁养强群。
(4)强群高产有技巧。
二、要做好蜂群治螨工作。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
1、中蜂学名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土蜂等,是蜜蜂科蜜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意蜂即意大利蜂,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条件适宜时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但在冬季长而严寒、春季经常有寒潮袭击的地方,则适应性较差。
2、中蜂不采树胶;意蜂采树胶,且粘性大,养蜂员操作时往往要用起刮刀帮忙,较费时费力。
3、中蜂在巢门扇风时腹部向里头朝外,鼓风机式的扇风;意蜂正相反,头朝里腹朝外,抽水机式的排风。这样就造成了中蜂在流蜜期网酿蜜水分向箱体内冷凝,蜂巢内湿度很大,巢外的热空气义往里鼓,蜂群容易受到闷热。
4、在采集上,中蜂比意蜂早出晚归,全天的采集时间比意蜂多1~2小时;中蜂的嗅觉要比意蜂灵敏得多,利用零星蜜源比意蜂强,所以在外界蜜粉源较差的情况下,生存能力比意蜂强,比意蜂节约饲料;但中蜂的个体采集花蜜、花粉的量不及意蜂;中蜂比意蜂耐寒,对低温蜜源的利用较好,较适合采集冬蜜;中蜂的盗性比意蜂强,所以在外界流蜜不好时要注意防盗,即使在流蜜期。如果管理不好也会引起盗蜂。
5、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嗅觉灵敏、勤劳,在外界有少数零星蜜源开花时便能采集,维持蜂群正常繁殖。在同样情况下,意蜂蜂群就需要补充饲喂,否则就会处于饥饿状态。
6、在抗病敌害方面,中蜂抗螨能力强,大小蜂螨对中蜂的危害较小;中蜂飞行迅速,能躲过胡蜂的袭击;但中蜂易生巢虫,因此在管理中要经常保持蜂箱内和蜂场的清洁,并定期进行清理,装巢础时巢框上梁一般不开槽,以免巢虫潜伏在里面危害蜂群;中蜂抗幼虫病的能力也差。
7、中蜂的卵较大,意蜂的卵较小;中蜂王的产卵量较少,每日1000粒左右,意蜂2000粒以上,因此中蜂繁殖速度比意蜂慢,群势比意蜂弱;中蜂的产卵量随外界蜜粉源成正相关,意蜂则与气温成负相关,因此中蜂不会挨饿,意蜂常会出现饲料短缺的现象;中蜂三型蜂的繁殖周期比意蜂短。
8中蜂飞行灵活,不易被胡蜂、燕子、麻雀、蜻蜓等捕食。在山区胡蜂很多时,中蜂也可以活得很好,有天然的抗螨和抗美洲幼虫病的能力,而意蜂则没有。
9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西方蜜蜂,中华土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客观上为各类植物传花授粉,为维护植物特别是一些深山区的珍稀植物繁衍作出了特殊贡献,对促进生态平衡有不可替代作用。而意蜂由于基本上不采集零星蜜源,因此对生态环境远没有中华土蜂那么大的贡献。
现在已经进入冬天了,全国都处于低温状态,很多地方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冬天。本来在这个时期蜂群不是活动旺盛时期,不容易出现自然王台或者蜂王的。可是有些养蜂朋友可能会发现,蜂群里偏出现自然王台了!有的囚禁蜂王准备越冬的,蜂群出现的自然王台更多,甚至有的处女王已经出现了。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蜂友可能就有点发愁了,在这样温度并不太高,已经进入冬天了,这些自然王台或者处女王能否成功能不能留用呢?
无论任何情情况下,都有可能培育出优质的自然王台或者蜂王的。
一,气候条件对蜂王的发育很重要,但是蜂群状态更重要。
我们经常说在气候温暖适宜,蜜粉源充足的情况下,培育出来的蜂王会更加优质。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不用担心蜂巢温度异常而影响蜂王发育,也不用操心蜜粉不够使蜂王浆质量差分量不足让蜂王营养不良。培育优质蜂王的几率就会大一些,在培育蜂王时,选择温度适宜的蜜粉源期蜂王品质整体量就会高一些。
但这并不是说,在其他时候培育的蜂王就并不好。虽然气候不适宜,如果有足够的蜂数能够维持正常的蜂巢温度,对蜂王的发育就不会有影响。虽然不是蜜粉源期,如果蜂巢里蜜粉充足,蜂王浆量就足够满足蜂王的发育需求。在强盛的蜂群里,只要保证蜜粉充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能培育出优质的蜂王的。
所以蜂群状态才是培育优质蜂王的关键,让蜂王吃得好住得好,任何时候都会发育良好的。
二,只要是合适的幼虫能得到工蜂的精心照顾,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蜂王。
我们都明白蜂王必须要选择三日龄以下的工蜂幼虫培育,幼虫越小越好。工蜂在培育自然王台时,所选择幼虫的大小会直接决定蜂王的品质好坏。
工蜂培育自然王台时,有时候是先造王台基,然后强迫蜂王在里面产下受精卵,培育出新蜂王。一般是蜂群出现分蜂热,或者蜂王老劣急需更换新蜂王,工蜂自主培育新蜂王时才可能会这样。这种情况下,幼虫一直得到特殊的照顾,培育出来的蜂王品质就会好得多。
所以在出现分蜂热的蜂群培育出来的自然王品质会更好,老劣蜂王群里出现的自然王台可能会更好。有些人所说的交替王台实际上就是这样的自然王台,工蜂有明确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出来的蜂王,品质就会更好。
培育好蜂王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幼虫要更小,工蜂要尽心要有能力照顾,除了出现分蜂热和急需更换老劣蜂王的情况下容易达到条件外,其他情况也可能会达到要求的。
比如说人工育王时,如果选择优秀的蜂种,选择最小的幼虫移虫,放在抚育能力足够的蜂群里培育出来的蜂王也不会差。虽然人工移虫育王是强迫工蜂育王,只要工蜂能够接受王台,愿意饲喂照顾,品质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比如说失王以后工蜂急造王台,只要选择了最小的幼虫,是优秀的蜂种,培育出来的蜂王品质也是一样好的。并不是急造王台就一定不好,也不需要分辨什么急造王还是交替王台。只要工蜂选择了最合适的幼虫,能够精心照顾培育出来都是一样的好蜂王。
急造王台之所以有可能不好,只是因为工蜂在利用工蜂幼虫改造王台时,匆忙间没有选对合适的幼虫,用比较大的幼虫来培育蜂王。如果工蜂是利用工蜂卵或者很小的工蜂幼虫培育出来的蜂王品质肯定是一样好的。
冬天了!越冬期出现出的自然王台或者处女王品质会好吗,可以留用吗?
如果冬天了,甚至在越冬期出现的自然王台或者处女王,可能有很多人就担心蜂王的品质不会好。实际上蜂王品质好不好还是得看蜂群状态和所使用的幼虫来决定。
如果是强盛的蜂群,足以维持正常的蜂巢温度,能够保证王虫正常发育。如果有充足的蜜粉保证能分泌出的优质的蜂王浆喂饱王虫。如果工蜂选择的是优秀的蜂种,最小的幼虫培育自然王,哪怕是低温,哪怕是冬天,也有可能培育出好蜂王的。
只要注意观察,培育出来的自然王台是端正粗壮,看起来是发育十分优良的,就可以放心的留下来。如果出来的是处女王,体质健壮,行动敏捷,体色光亮,就可能会培育出好蜂王。
冬天蜜粉源枯竭,处女王能否交尾成功?
处女王哪怕正常出房了,可能有些人还会担心,在低温状态下蜜粉源已经枯竭了,处女王能否交尾成功呢?我们就先要搞清楚处女王能否交尾成功需要满足的条件。
一,蜂群状态要良好,蜜粉充足,能让处女王尽快完成发育。
处女王还不是真正的蜂王,必须吃足蜂王浆完成发育,才能够出巢交尾。所以蜂群必须要有充足的蜜粉,工蜂愿意精心照顾蜂王才能让蜂王顺利发育完成。只有发育良好,体质健壮的处女王在出巢婚飞时,才能吸引足够的雄峰来,才能交尾成功。
二,在什么气温下蜂王才能交尾。
蜜蜂在低于10摄氏度时才会停止活动,一般高于10摄氏度蜂王都能正常出巢飞行的。在很多地方哪怕在冬天,只要天气晴好,白天温度是很容易达到十几摄氏度以上,20摄氏度的气温也可能会达到,这样的气温蜂王基本上都可以出巢交尾。
所以不用担心气温的问题,只是要保证在交尾期间天气是晴好的,没有雨雪,没有大风,蜂王才能顺利出巢飞行,完成交尾。处女王性发育完成以后,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交尾,否则错过了交尾期,生殖道闭合就不能正常交尾的。
三,是否有足够的雄蜂能与蜂王交配?
蜂王出巢婚飞,必须要吸引足够的雄蜂来交尾。在秋冬季节,蜜粉源枯竭,蜂群进入越冬期前,工蜂会清理雄蜂,不愿意把过多的雄蜂留在蜂巢里浪费蜜糖。只有个别蜂群蜜糖充足,工蜂不在乎雄蜂糟蹋蜜糖时,才有可能容留雄蜂。
处女王必须要与20~60只雄蜂交尾,才能储存足够的精子。所以得保证在周围三五公里范围内,有60只以上的雄蜂才可以满足蜂王的交尾需求。蜂王必须选择优秀的雄蜂交尾才能产出优质的工蜂,所以雄蜂越多越好。
如果秋冬季节蜂群数量太少,没有这么多的雄蜂能与蜂王交配,肯定会影响蜂王的成功。冬天处女王能否交尾成功,关键的问题就是是否有足够的雄蜂来交尾。
越冬期,蜜粉源枯竭时蜂群里到底能否有雄蜂,成功几率有多大?
周围到底有多少雄蜂是没有人能知道的,有的蜂群会容留雄蜂,有的蜂群没有,在三五公里范围内到底有多少蜂群也不知道,所以处女王到底能否交易成功,是不能肯定的,只能分析下介王成功几率有多大。
雄蜂作为蜂群的一部分,在蜂群里也是有存在的意义。之所以被工蜂逐杀,是因为担心蜜糖不足,影响蜂群的安危。所以在入冬后蜜粉源枯竭时,工蜂才会逐杀雄峰。如果蜂群蜜糖足够,工蜂完全不担心雄蜂吃了太多的问题,工蜂也不会把雄蜂赶尽杀绝,会允许雄蜂留在蜂巢里的。
特别是有些蜂群蜂王老劣,工蜂对蜂王已经不满意了,工蜂就会更加想把雄蜂留下来,等到能够培育蜂王时,就能让雄蜂及时交尾。
所以哪怕是越冬期,那些蜜糖充足,蜂王老劣的蜂群里还有可能有雄蜂存在的。越冬蜜糖储备充足的蜂群雄蜂是不会完全绝迹的,如果周围蜂群数量足够,凑出几十上百只雄蜂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处女王能遇到晴好的天气,正常婚飞就有可能吸引来这么多雄蜂顺利完成交尾。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我们不用分辨是什么王台,不要太在意是什么时期出现的王台或处女王,只要觉得这个王胎发育十分健壮良好,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蜂王。在任何时候发现特别优秀的王台,特别好的处女王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工蜂全力支持,就有可能交尾成功成,为优秀的蜂王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