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妇的后代还在吗?

居里夫妇的后代还在吗?,第1张

在。

央广网2013年10月16日消息(记者费磊)10月16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49周年,也是享誉世界的杰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卓越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6日在京举办纪念活动,通过对老一代核工业科学家“以身许国”崇高情怀的追思,大力弘扬核工业精神,探讨新时期支撑核工业科技发展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

居里夫人的外孙女埃莱娜·郎之万·约里奥、外孙皮埃尔·约里奥夫妇专程从法国前来参加纪念活动。

扩展资料:

关于居里家族(居里夫妇)

1、法国科学家P居里和M居里夫妇,女儿I约里奥-居里和女婿F约里奥-居里的合称 。他们先后获得5 次诺贝尔奖,主要以其放射性研究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所作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2、P 居里

P 居里(PCurie,1859-1906)1859 年 5 月 15 日生于巴黎。为了撰写1895年的博士论文,居里研究了磁力现象的热效应。他指出磁性有某个临界温度(迄今仍称为居里点),超过它磁性就会消失。

3、M 居里( Marie Sklodowska Curie )

习称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 ,1934年7月4日卒于萨拉西沃附近 。1891年到法国深造 ,189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894年毕业于数学系。

M居里和P居里在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和测定放射性的手段,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中提取少量的未知元素 ,结果在1898年发现了钋和镭 。钋(Polonium)的命名是为了纪念M居里的祖国波兰。

4、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1897-1956),本名伊雷娜·居里,居里夫妇的女儿。

1934年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并对裂变现象进行研究。1935年夫妻共诺贝尔化学奖。夫妻俩还于1948年领导建立了法国第一个核反应堆。小女儿的丈夫曾获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广播网——居里夫人后人专程来京参加钱三强先生诞辰百年纪念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曼娅。斯卡洛多斯卡,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居里夫人发现钍(Th)亦具有放射性,并且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铀和钍能够解释的要强。居里夫妇于是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他们最终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制得1克纯净的氯化镭,还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前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 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一起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女儿依伦和克莱因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的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几个月,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宣布发现人工放射性(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地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一、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

玛丽·居里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二、镭之光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象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X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实验研究中,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现原来所做的估计太乐观了。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

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因此,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但是心中都有疑问。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寻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很强的放射性。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但是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奥秘都会都会被那些向它顽强攻关的人们揭开。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象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金子一般的心灵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1、莫言

在莫言上高中的时候,莫言家里做了个猪圈,养了几头猪,没到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但是等猪长大后,猪的胃口变大了,饲料也不够吃了。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莫言父亲整天为着猪圈里几头猪愁眉苦脸。

这个时候事情发生转机了,有一次莫言在学校到了吃中饭的时间,莫言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莫言这个时候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想法到好办法的莫言马上就通知了父亲,父亲听了更是一拍大腿第二天就跑去学校收拾馒头剩饭。

莫言父亲每次在学校拾馒头剩饭时,莫言很多同学眼里就是一个“丐帮帮主”,尽管是这样,莫言并没有因为同学的冷眼就一蹶不振。他的同学可能谁都没想到,就是他们眼中的丐帮帮主,几十年后,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玛丽·居里

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直到保罗·朗之万——另一颗伟大而聪颖的头脑,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万是热爱玛丽·居里的——当然,他的离婚失败了。

同时他还愚蠢地让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这些情书最终被公布给了报社。玛丽·居里在45岁的这年,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低谷。

保罗·艾培的女儿,玛丽·居里最忠实的学生与支持者之一,却因此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了巨大冲突,她站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你敢于赶她走,我将永远不会再见你,我的父亲。”

她一生里没有顶撞过父亲,惟独在这一件事上表现出了怒不可遏。她清晰地说了以下留给父亲也足以留给未来的话语:“如果玛丽·居里是个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玛丽·居里在这场舆论风暴中,走向了她生命的陨落。有几乎三年的时间里,她的精神是在一种崩溃状态里,她被她周围的强大的、恶毒的、残忍的敌意打垮了,不得不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最终她恢复过来。强悍的意志和工作让她再度站了起来。在这之后她持续工作了22年,继续为法国和世界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泰戈尔

泰戈尔的父亲为教育好儿子,就以自己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儿子。每天早晨,父亲把泰戈尔叫醒,父子俩一起背诵古诗。早点之后,父亲让泰戈尔坐下来,静静地听自己颂唱经文,然后一块儿去散步,散步时讲各种知识。

回到屋里,教孩子读英文。晚上,爷俩又一块学习,还以天为书,讲初级天文知识。泰戈尔的求知欲望越来越浓,父亲把家里的藏书展示给孩子,泰戈尔饱览名著,写出了第一部诗剧。

4、爱因斯坦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天德皇军队通过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们都涌向窗前喝彩助兴,小孩子们则为士兵发亮的头盔和整齐的脚步而向往。但爱因斯坦却恐惧得躲了起来,他既瞧不起又害怕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亲把他带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这种妖怪的国土去。

中学时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可他并不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他要做一个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战过后,爱因斯坦试图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梦想,并且在“敌国”里作了一连串“和平”演说。

德国右翼刺客们的黑名单上也出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悬赏两万马克要他的人头。为了使自己与这个世界保持“和谐”,爱因斯坦不得不从意大利迁到荷兰。

又从荷兰迁居美国,而且加入了美国国籍。他认为,在美国这个国度里,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在勉强过得去的友谊中生存下去。

5、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从小喜欢运动,一生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人们尊重地称他“老年运动家”。他在学习或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抽空参加多种文体活动,尤其喜欢爬山、骑车、赛艇、散步等体育活动。有人形容他工作时的劲头简直象个疯子,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

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就读时,尽管每天学习任务紧张,仍抽出一定时间散步,节假日还要出外旅游或划船。爱因斯坦的这种爱好,不但是从兴趣出发,而且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晚年时,还坚持劳动坚持锻炼,他经常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和栽花、浇水、剪枝,还经常邀请朋友去爬山,有意识地磨炼意志,锻炼身体。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两个女儿,兴致勃勃地攀登瑞士东部的安加丁冰川。

他们按照登山运动员的要求,身背干粮袋,手持木拐杖,顺着山径往上爬。在旅途中,爱因斯坦谈笑风生,十分活跃,好像年轻人一样。从此,人们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老年运动家。

卡罗琳·赫舍尔(1750年-1848年)

这位发现了8颗彗星及星云的伟大天文学家出生在德国汉诺威。她的父亲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精心于对子女的文化和音乐教育,但卡罗琳却是个例外。卡罗琳表现出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她曾与父亲一起观察星座和天体。

由于家庭中有爱好天文学的传统,加之哥哥威廉成为英国乔治三世的宫廷天文学家,并自己制作了一架望远镜,通过它曾观测到天王星。作为哥哥的助手,卡罗琳经常帮他磨制和抛光镜面,并为这些观测做记录。

在日积月累中,卡罗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和几何知识,甚至获得了国王颁发的作为天文学家助手的津贴。卡罗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观测遥远天外星空的望远镜前。1786年8月的一个夜晚,卡罗琳独自观测到了第一颗彗星,在接下来的11年里她又陆续发现了7颗彗星。她的发现为后来天体学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赖的资料。1798年,卡罗琳将自己的所有发现制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给英国皇家学会,并附上了一份《不列颠天图》中忽略的560颗星的目录以及该出版物的勘误表。

哥哥威廉去世后,卡罗琳又搬回到汉诺威继续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个星云和许多星团的记录工作。

洛夫莱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1979年,美国国防部用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即Ada语言,以纪念这位150年前帮助英国发明家查理·巴贝奇研制出后来被认为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女科学家。

埃达·拜伦1815年出生在英国伦敦,是著名诗人拜伦与夫人安娜贝拉·米尔班克的女儿。但在其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离婚,尽管拜伦苦苦请求,但米尔班克却禁止诗人看望女儿。

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中,埃达受到了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熏陶,并得到了包括伦敦大学首席数学教授A·德·摩根在内的诸多优秀数学家的指点。摩根还向她引见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玛丽·萨默维尔。

埃达准确地对分析机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见,例如制图和制作音乐,以及进行庞大的、重复的大型计算。于是,埃达担当起为分析机编制程序的任务。埃达首先为计算拟定了“算法”,然后拟定了“程序设计流程图”,这也被后人认定为“第一个计算机程序”。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1897年-1956年)

在居里夫人去世前,她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女儿伊雷娜接过了继续研究放射性的接力棒,但她却没能看到女儿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在其去世一年后因发现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双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伊雷娜曾是母亲的助手,并在工作中结识了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尽管两人性格不同,却结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他们像居里夫妇一样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研究。

伊雷娜同时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亲,她坚信繁重的科研工作不能夺去她作为母亲的重要职责。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她还开始逐渐涉足政治,并担任过法国社会党莱昂·布卢姆政府的国务次长,负责科研工作。

48岁时,伊雷娜被任命为由其母亲创建的巴黎大学镭研究所所长。几年后,当世界政治陷入冷战时期后,约里奥夫妇先后被左派政治力量驱逐出法国原子能专署。但这却没能阻止伊雷娜参加各种和平运动。

伊雷娜的研究不仅可作为物理学的里程碑,还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诸多重要影响。

利斯·迈特纳(1878年-1968年)

利斯·迈特纳,这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核裂变。但是,诺贝尔奖却只授给了她的合作者奥托·哈恩。

利斯出生在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她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律师,对于各种知识都采取开放态度,并潜心于子女的教育。

在柏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利斯结识了与她同岁的爱因斯坦。当时,爱因斯坦经常光顾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的住所,普朗克弹奏钢琴,爱因斯坦演奏小提琴,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室内乐队,利斯经常受邀出席。

后来,在与哈恩合作研究放射性的过程中,两人共同发现了镤并予以命名。在侄子弗里施的帮助下,利斯发现铀原子核在受中子轰击后分解出氪和钡,并产生大量能量。利斯称这一过程为“核裂变”。这一成果最初由哈恩公布于众,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利斯拒绝出席颁奖仪式。

美国很快得知了这一研究成果,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美国开始了曼哈顿计划,并最终制造出原子弹。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1910年-1994年)

运用新的X光技术和世界上第一批电脑,多萝西·克劳福特发现了胰岛素、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分子结构。

多萝西·克劳福特出生于开罗,父亲是一名考古学家,母亲则是杰出的植物学家。多萝西与姐姐在英国接受教育,并获得了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化学学士学位。在一次乘火车的旅行中,她结识了伯纳尔教授,并跟随他到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他们共同发现,蛋白质晶体必须在半湿润状态下,而不是干燥状态下加以研究,这一成果可谓大分子晶体学的里程碑,并为生物学及其在医药领域的运用开辟了光辉道路。

随后,她又返回牛津大学继续研究。她开始进行胆固醇及其他生物分子的鉴定工作,例如胰岛素。之后她便涉足令许多科学家为之着迷的青霉素的研究。1945年,多萝西发现了青霉素的分子结构。

她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分析出了对白血球和红血球生成至关重要的维生素 B12的结构。也是由于这一重大发现,多萝西在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1992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芭芭拉发现了自发移动的遗传基因,但她的研究成果却迟迟未被人认识,直到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才产生了巨大影响。

25岁时,芭芭拉与遗传学家罗林斯·埃默森和马库斯·罗兹组成了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她之后回忆说,这是对她未来职业生涯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之一。芭芭拉反复观察玉米粒颜色的变异,并进行试验后发现遗传信息并非固定不变。这是一项重大发现,但却一直没有被人认可。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芭芭拉的这一研究终于走出了黑暗,并在30多年后得到了承认。根据芭芭拉的理论,遗传信息位置的变化不仅发生在植物上,而且在各种细菌和人类身上同样如此,因此对于研究抗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20年-1958年)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化学、物理和数学,后来又接触晶体学。她痴迷于用三维影像研究微小世界。二战期间,罗莎琳德获得了一笔研究碳元素的基金。战争结束后,她在巴黎学习了新的X光射线技术。当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邀请她来研究DNA结构这一新技术。1952年,罗莎琳德拍摄下了那张著名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像,清晰地展现出双螺旋结构。但在1962年,这项研究成果在获得诺贝尔奖的

时候,罗莎琳德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获奖名单中,不仅是因为当时她已经去世,而且其中一名获奖者詹姆斯·沃森隐藏了罗莎琳德的贡献。

乔斯琳·贝尔-伯内尔(1943年-)

直到发现了脉冲星,乔斯琳才摆脱了“坏学生”的恶名。在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乔斯琳加入了剑桥大学安东尼·休伊什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经过漫长的观测之后,乔斯琳终于捕获了一些频率极快,并且有规律重复的信号。

在排除了这些信号来自于天外星球后,乔斯琳猜测可能出自一个巨大而特殊的星体,这个星体被称为脉冲星。这一天文学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在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获奖者中却没有乔斯琳的名字。

--格蒂·科里:美国生物化学家。从1937年起,用了4年时间,在美国圣路易的华盛顿大学用组织提取液和纯化酶完成了从糖到乳酸的完整代谢过程的研究工作,在1947年与其丈夫同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和医学奖。

玛丽亚·戈波尔特·梅耶:美国物理学家。在1949年提出关于原子核结构的壳后模型理论而获得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多萝西·克罗福特·霍奇金:英国生物化学家。她在生物化学的物质结构的研究中曾作出多项贡献,1955年又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维生素B12、青霉素和它的化合物的复杂分子结构,而获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

--罗沙琳·雅罗: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在研究中把免疫学、同位系学、数学、物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制出具有高灵敏性的放射免疫试验方法,与其合作者同获1977年诺贝尔生物学与医学奖。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美国植物学家。在长达50年的科学生涯中,她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含有遗传变异秘密的玉米,发现了活动遗传基因,即遗传基因可移动性。是当代遗传学上的第二大发现,从而获1983年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

以上这些人是一个级别的

对科学的贡献能与居里夫人不相伯仲的女科学家应该没有。

不过得过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倒不少。如果说有谁能跟居里夫人有得一比,肯定是下面这些人中的一个~~~

得到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获奖领域-获奖年度-获奖者

物理 1903 玛丽·居里(Marie Sklodwska Curie)

物理 1963 迈耶(Maria Goeppert Mayer)

化学 1911 玛丽·居里(Marie Sklodwska Curie )

化学 1935 约里奥·居里(Irene Joliot-Curie)

化学 1964 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生理医学 1947 科里(Gerty Radnitz Cori)

生理医学 1977 雅洛(Rosalyn Sussman Yalow)

生理医学 1983 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生理医学 1986 蒙塔尔西尼(Rita Levi-Montalcini)

生理医学 1988 埃利昂(Gertrude Elion)

生理医学 1995 福尔哈德(Christiane Nusslein-Volhard)

物理学家何泽慧

著名女科学家杨振华 对全新的抗癌物质 新型抗癌物质SBA研究

玛丽·居里(波兰)

金庆民(中国)

吴健雄(中国)

古道尔(英国)

蕾切尔·卡逊(美国)

何泽慧(中国)

乔治亚娜·西加尔·琼斯(美国)

蒙如玲(华裔[不用我说是哪国的吧?])

钟端玲(同上)

沈骊英(中国

吴健雄,相当的牛

  弗兰西斯培根早在四百五十年前就已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一、博览羣书 :  弗兰西斯。培根早在四百五十年前就已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卢梭的父亲钟表匠伊萨克,在工作台上一边工作一边教三岁的卢梭从普鲁塔克的《古希腊罗马英雄传》。然后,在他督导下,卢梭在七岁前已经啃完了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丰得奈尔的《世界通史讲话》和《宇宙万象讲解》以及莫里哀的戏剧。博览羣书便卢梭获得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了才慧、想象力和悟性,激发了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最终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  二、发掘天赋: 天赋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无师自通的天生素质。人的天赋在母胎中初具雏形。天赋是构筑天才人物的首要素质,人的天赋不可造就,却能发掘。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伊雷娜。居里和艾芙。居里,她对两个女儿的家教观念是一一以挖掘她们的某种天赋为主。早在女儿呀呀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开始对她俩进行了探索性的发掘。经过观察鉴别后,她发现:大女儿伊雷娜性格镇静、朴实、专注和自然,着迷于物理和化学,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小女儿艾芙心灵跳跃、充满梦幻、情绪多变,她的天赋是文艺。正是运用这种发掘孩子天赋的家教,居里夫人最终使大女儿伊雷娜。居里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也使小女儿艾芙。居里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三、荣誉感: 孩子的荣誉感往往在父母的激发下才渐渐奠定。欧美的家长在一起聊天时会说:“我的女儿伊丽莎白就是拿奥斯卡奖的料子。”“嗨!小威廉绝顶聪明,五十岁能得诺贝尔奖。”  哈德罗。麦克米伦的母亲萨拉二十年如一日地告诫他:“麦克米伦,你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你将来要当英国首相的!”在母亲的自小要当伟人的荣誉感的激励下,麦克米伦奋力拼搏、潜心求索,终于在1957年至1963年两度荣任了英国首相。  而弗洛伊德的荣誉感却来自犹太式的家教。他才6岁,父亲就箴告他:一千多年以来,我们犹太人一直处于被驱赶、压迫、剥削、耻辱和大屠杀的悲惨境遇下,但犹太人为何还能长期生存下来?犹太人为何操纵着社区的、国家的、还有全世界的银行、货币供应、经济和商业?因为,犹太人百倍的勤勉、拼搏、明智和节制。正是这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犹太式荣誉感的激励下,弗洛伊德最终为人类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和“性心理学”。  四、独立人格: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诺伯特。罗素鞭辟入里:“那些在童年受到孤独的人要比受到宠爱的人日后更会成功;一个不具备精神独处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  在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女首相搬进举世瞩目的唐宁街10号时说:“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干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当撒切尔夫人才5岁时,他就教导女儿: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在日常生活中,罗伯茨着重培养女儿“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正是罗伯茨对女儿独立人格的培养,才使撒切尔夫人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最终成为一位连任三届的英国首相,执政十二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吒风云的政治家。

1998年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

100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融入了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镭的作用:

镭可缓解白血病

三克镭

一、教材说明

原文: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18年了,它当初的身价高达75万金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的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我的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先找了10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万万没想到却碰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与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病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是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三克镭》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即便是为了科学,也不能将科学研究成果据为己有。这是居里夫人向人类贡献镭的同时,作出的另一种贡献。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第一克是自己提炼出来的;第二克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美国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献的。作为镭的发现者的居里夫人,不仅没像美国记者推断的那样富甲一方,还如此困顿,正是因为居里夫人没有把镭的专利权据为己有,而是把它献给了全人类。

理解居里夫人自传上的一段话是个难点。她说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一段话,展示了这样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既不忘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一种是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理想主义者。这两种人都是有益于社会的。居里夫人对前者也给予了肯定。但居里夫人显然属于后者,她把一切都贡献给了科学,给了全人类。专利权是国家授予发明创造者独占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居里夫妇在提炼出第一克镭时,就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放弃了专利。即使是美国公众为她捐献的两克镭,一克用作科学研究,一克用来为祖国创建镭研究院,丝毫也没有为自己。这正是她伟大的人格所在! 她处处为人民着想!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她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俄国沙皇侵略者统治下的波兰首都华沙。

沙。父亲是华沙高等学校的物理学教授,使她从小就对科学实验发生了兴趣。

1891年,她到巴黎继续深造,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学业完成后,她本打算返回祖国为受奴役的波兰人民服务,但是,与法国年轻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的相识,改变了她的计划。1895年,她与皮埃尔结婚,1897年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的研究工作。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贝克勒尔在检查一种稀有矿物质“铀盐”时,又发现了一种“铀射线”,朋友们都叫它贝克勒尔射线。

贝克勒尔发现的射线,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兴趣,射线放射出来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居里夫人看到当时欧洲所有的实验室还没有人对铀射线进行过深刻研究,于是决心闯进这个领域。

理化学校校长经过皮埃尔多次请求,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作理化实验。在摄氏6度的室温里,她完全投入到铀盐的研究中去了。

居里夫人受过严格的高等化学教育,她在研究铀盐矿石时想到,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铀是惟一能发射射线的化学元素。她根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进行测定,结果很快发现另外一种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认识到,这种现象绝不只是铀的特性,必须给它起一个新名称。居里夫人提议叫它“放射性”,铀、钍等有这种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质,叫作“放射性元素”。

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矿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尔的帮助下,她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

经过仔细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认,用这些沥青铀矿中铀和钍的含量,绝不能解释她观察到的放射性的强度。

这种反常的而且过强的放射性是哪里来的?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些沥青矿物中含有一种少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性作用强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试验中,已经检查过当时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断定,这是一种人类还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的注意,居里夫妇一起向未知元素进军。在潮湿的工作室里,经过居里夫妇的合力攻关,1898年7月,他们宣布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又根据实验事实宣布,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钋还强。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镭”。可是,当时谁也不能确认他们的发现,因为按化学界的传统,一个科学家在宣布他发现新元素的时候,必须拿到实物,并精确地测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报告中却没有针和镭的原子量,手头也没有镭的样品。

居里夫妇决定拿出实物来证明。当时,藏有钋和镭的沥青铀矿,是一种很昂贵的矿物,主要产在波希米亚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矿,人们炼制这种矿物,从中提取制造彩色玻璃用的铀盐。对于生活十分清贫的居里夫妇来说,哪有钱来支付这件工作所必需的费用呢?他们的智慧补足了财力,他们预料,提出铀之后,矿物里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还存在,那么一定能从提炼铀盐后的矿物残渣中找到它们。经过无数次的周折,奥地利政府决定馈赠一吨废矿渣给居里夫妇,并答应若他们将来还需要大量的矿渣,可以在最优惠的条件下供应。

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冻僵了。居里夫妇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为了提炼镭,他们辛勤地奋斗着。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实验,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

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镭宣告诞生了!

居里夫妇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使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放射性现象。镭的发现在科学界爆发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为题,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巴黎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继镭的发现之后,另一些新的放射性元素如锕等也相继被发现。探讨放射性现象的规律以及放射性的本质成为科学界的首要研究课题。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614htm#6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一、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

玛丽·居里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二、镭之光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象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X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实验研究中,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现原来所做的估计太乐观了。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

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因此,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但是心中都有疑问。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寻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很强的放射性。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但是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奥秘都会都会被那些向它顽强攻关的人们揭开。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象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金子一般的心灵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戴维和他“最伟大的发现”

就在拉瓦锡在法国科学院宣读他有关燃烧的氧化理论的1775年,在英吉利海峡彼岸,英国发明家瓦特与博耳顿合办的工厂开始大量生产和销售蒸汽机。蒸汽机把火转化为动力,发生了动力革命,给人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卡罗琳·赫舍尔(1750年-1848年)

这位发现了8颗彗星及星云的伟大天文学家出生在德国汉诺威。她的父亲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精心于对子女的文化和音乐教育,但卡罗琳却是个例外。卡罗琳表现出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她曾与父亲一起观察星座和天体。

由于家庭中有爱好天文学的传统,加之哥哥威廉成为英国乔治三世的宫廷天文学家,并自己制作了一架望远镜,通过它曾观测到天王星。作为哥哥的助手,卡罗琳经常帮他磨制和抛光镜面,并为这些观测做记录。

在日积月累中,卡罗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和几何知识,甚至获得了国王颁发的作为天文学家助手的津贴。卡罗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观测遥远天外星空的望远镜前。1786年8月的一个夜晚,卡罗琳独自观测到了第一颗彗星,在接下来的11年里她又陆续发现了7颗彗星。她的发现为后来天体学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赖的资料。1798年,卡罗琳将自己的所有发现制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给英国皇家学会,并附上了一份《不列颠天图》中忽略的560颗星的目录以及该出版物的勘误表。

哥哥威廉去世后,卡罗琳又搬回到汉诺威继续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个星云和许多星团的记录工作。

洛夫莱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1979年,美国国防部用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即Ada语言,以纪念这位150年前帮助英国发明家查理·巴贝奇研制出后来被认为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女科学家。

埃达·拜伦1815年出生在英国伦敦,是著名诗人拜伦与夫人安娜贝拉·米尔班克的女儿。但在其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离婚,尽管拜伦苦苦请求,但米尔班克却禁止诗人看望女儿。

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中,埃达受到了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熏陶,并得到了包括伦敦大学首席数学教授A·德·摩根在内的诸多优秀数学家的指点。摩根还向她引见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玛丽·萨默维尔。

埃达准确地对分析机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见,例如制图和制作音乐,以及进行庞大的、重复的大型计算。于是,埃达担当起为分析机编制程序的任务。埃达首先为计算拟定了“算法”,然后拟定了“程序设计流程图”,这也被后人认定为“第一个计算机程序”。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1897年-1956年)

在居里夫人去世前,她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女儿伊雷娜接过了继续研究放射性的接力棒,但她却没能看到女儿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在其去世一年后因发现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双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伊雷娜曾是母亲的助手,并在工作中结识了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尽管两人性格不同,却结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他们像居里夫妇一样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研究。

伊雷娜同时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亲,她坚信繁重的科研工作不能夺去她作为母亲的重要职责。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她还开始逐渐涉足政治,并担任过法国社会党莱昂·布卢姆政府的国务次长,负责科研工作。

48岁时,伊雷娜被任命为由其母亲创建的巴黎大学镭研究所所长。几年后,当世界政治陷入冷战时期后,约里奥夫妇先后被左派政治力量驱逐出法国原子能专署。但这却没能阻止伊雷娜参加各种和平运动。

伊雷娜的研究不仅可作为物理学的里程碑,还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诸多重要影响。

利斯·迈特纳(1878年-1968年)

利斯·迈特纳,这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核裂变。但是,诺贝尔奖却只授给了她的合作者奥托·哈恩。

利斯出生在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她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律师,对于各种知识都采取开放态度,并潜心于子女的教育。

在柏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利斯结识了与她同岁的爱因斯坦。当时,爱因斯坦经常光顾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的住所,普朗克弹奏钢琴,爱因斯坦演奏小提琴,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室内乐队,利斯经常受邀出席。

后来,在与哈恩合作研究放射性的过程中,两人共同发现了镤并予以命名。在侄子弗里施的帮助下,利斯发现铀原子核在受中子轰击后分解出氪和钡,并产生大量能量。利斯称这一过程为“核裂变”。这一成果最初由哈恩公布于众,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利斯拒绝出席颁奖仪式。

美国很快得知了这一研究成果,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美国开始了曼哈顿计划,并最终制造出原子弹。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1910年-1994年)

运用新的X光技术和世界上第一批电脑,多萝西·克劳福特发现了胰岛素、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分子结构。

多萝西·克劳福特出生于开罗,父亲是一名考古学家,母亲则是杰出的植物学家。多萝西与姐姐在英国接受教育,并获得了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化学学士学位。在一次乘火车的旅行中,她结识了伯纳尔教授,并跟随他到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他们共同发现,蛋白质晶体必须在半湿润状态下,而不是干燥状态下加以研究,这一成果可谓大分子晶体学的里程碑,并为生物学及其在医药领域的运用开辟了光辉道路。

随后,她又返回牛津大学继续研究。她开始进行胆固醇及其他生物分子的鉴定工作,例如胰岛素。之后她便涉足令许多科学家为之着迷的青霉素的研究。1945年,多萝西发现了青霉素的分子结构。

她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分析出了对白血球和红血球生成至关重要的维生素 B12的结构。也是由于这一重大发现,多萝西在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1992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芭芭拉发现了自发移动的遗传基因,但她的研究成果却迟迟未被人认识,直到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才产生了巨大影响。

25岁时,芭芭拉与遗传学家罗林斯·埃默森和马库斯·罗兹组成了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她之后回忆说,这是对她未来职业生涯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之一。芭芭拉反复观察玉米粒颜色的变异,并进行试验后发现遗传信息并非固定不变。这是一项重大发现,但却一直没有被人认可。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芭芭拉的这一研究终于走出了黑暗,并在30多年后得到了承认。根据芭芭拉的理论,遗传信息位置的变化不仅发生在植物上,而且在各种细菌和人类身上同样如此,因此对于研究抗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20年-1958年)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化学、物理和数学,后来又接触晶体学。她痴迷于用三维影像研究微小世界。二战期间,罗莎琳德获得了一笔研究碳元素的基金。战争结束后,她在巴黎学习了新的X光射线技术。当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邀请她来研究DNA结构这一新技术。1952年,罗莎琳德拍摄下了那张著名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像,清晰地展现出双螺旋结构。但在1962年,这项研究成果在获得诺贝尔奖的

时候,罗莎琳德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获奖名单中,不仅是因为当时她已经去世,而且其中一名获奖者詹姆斯·沃森隐藏了罗莎琳德的贡献。

乔斯琳·贝尔-伯内尔(1943年-)

直到发现了脉冲星,乔斯琳才摆脱了“坏学生”的恶名。在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乔斯琳加入了剑桥大学安东尼·休伊什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经过漫长的观测之后,乔斯琳终于捕获了一些频率极快,并且有规律重复的信号。

在排除了这些信号来自于天外星球后,乔斯琳猜测可能出自一个巨大而特殊的星体,这个星体被称为脉冲星。这一天文学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在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获奖者中却没有乔斯琳的名字。

--格蒂·科里:美国生物化学家。从1937年起,用了4年时间,在美国圣路易的华盛顿大学用组织提取液和纯化酶完成了从糖到乳酸的完整代谢过程的研究工作,在1947年与其丈夫同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和医学奖。

玛丽亚·戈波尔特·梅耶:美国物理学家。在1949年提出关于原子核结构的壳后模型理论而获得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多萝西·克罗福特·霍奇金:英国生物化学家。她在生物化学的物质结构的研究中曾作出多项贡献,1955年又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维生素B12、青霉素和它的化合物的复杂分子结构,而获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

--罗沙琳·雅罗: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在研究中把免疫学、同位系学、数学、物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制出具有高灵敏性的放射免疫试验方法,与其合作者同获1977年诺贝尔生物学与医学奖。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美国植物学家。在长达50年的科学生涯中,她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含有遗传变异秘密的玉米,发现了活动遗传基因,即遗传基因可移动性。是当代遗传学上的第二大发现,从而获1983年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

以上这些人是一个级别的

对科学的贡献能与居里夫人不相伯仲的女科学家应该没有。

不过得过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倒不少。如果说有谁能跟居里夫人有得一比,肯定是下面这些人中的一个~~~

得到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获奖领域-获奖年度-获奖者

物理 1903 玛丽·居里(Marie Sklodwska Curie)

物理 1963 迈耶(Maria Goeppert Mayer)

化学 1911 玛丽·居里(Marie Sklodwska Curie )

化学 1935 约里奥·居里(Irene Joliot-Curie)

化学 1964 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生理医学 1947 科里(Gerty Radnitz Cori)

生理医学 1977 雅洛(Rosalyn Sussman Yalow)

生理医学 1983 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生理医学 1986 蒙塔尔西尼(Rita Levi-Montalcini)

生理医学 1988 埃利昂(Gertrude Elion)

生理医学 1995 福尔哈德(Christiane Nusslein-Volhard)

物理学家何泽慧

著名女科学家杨振华 对全新的抗癌物质 新型抗癌物质SBA研究

玛丽·居里(波兰)

金庆民(中国)

吴健雄(中国)

古道尔(英国)

蕾切尔·卡逊(美国)

何泽慧(中国)

乔治亚娜·西加尔·琼斯(美国)

蒙如玲(华裔[不用我说是哪国的吧?])

钟端玲(同上)

沈骊英(中国

吴健雄,相当的牛~~

核物理学家,1912 年 5 月 31 日(阴历 4 月 29 日)生于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吴仲裔在家乡创办了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由于父母提倡男女平等,吴健雄从小就能与其兄弟一样读书识字。在家乡读完小学, 1923 年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1927 年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任这一所小学教师。两年后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 1934 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1940 年获博士学位, 1942 年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 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研制原子弹), 1952 年任哥仑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8 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72 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 1980 年退休, 1975 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 1978 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吴健雄以其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崇高的荣誉。1958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这是该大学首次把这个荣誉学位授予一位女性。她还获得其它15所大学的名誉学位。美国总统授予她1975年国家科学勋章。1978年她获得国际性的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奖金。她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7 年2月16日在纽约病逝,终年 85 岁。遵照她本人生前的愿望,吴健雄的骨灰安放在她的故乡中国江苏太仓浏河镇。纪念馆建于母校东南大学校园内。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934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1
下一篇2024-04-01

随机推荐

  • 男士抗衰老护肤品排行榜

    男士抗衰老护肤品排行榜虽然说很多的女性都是大叔控,但是二十多岁的男性长得像一个大叔确实有点影响形象,说到抗衰老,可能很多的男士都不会去重视,觉得抗衰老只是女性应该去做的,男性越老越成熟。其实抗衰老对于男性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

    2024-04-15
    25400
  • 妮维雅美白身体乳需要避光吗

    需要。根据查询妮维雅官网得知,妮维雅身体乳中的成分会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失去活性,影响保湿效果和质量,所以需要避光存储,正确存储方式是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妮维雅(NIVEA)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所有的大型全球护肤品与身

    2024-04-15
    26300
  • 香奈儿口红正品和假货颜色上有啥区别

    香奈儿口红正品和假货在包装、膏体、质地、编号等方面有区别:1、包装盒面的区别。文字排版方式、文字内容,都有很多的区别。真货的这些说明文字要更清晰、更粗实。香奈儿的logo处对比,正品的logo更显小一些,假货则显得更大。如图:2、膏体上的区

    2024-04-15
    9700
  • 干性皮肤用什么牌子的护肤品好?

    我是一个超级大干皮,夏天都会干到爆皮的那种,冬天要是不做好保湿再出门,简直就是灾难。我首先比较在意我眼部的状况,因为我黑眼圈比较重,平时就算是不上粉底液,都一定要用遮暇遮一下黑眼圈。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用网上推爆款的咖啡因眼霜。但是每次我上完

    2024-04-15
    15700
  • 妮维雅官方旗舰店跟妮维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的区别

    妮维雅官方旗舰店跟妮维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的区别?你好,楼主,妮维雅官方旗舰店跟妮维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的区别:妮维雅官方旗舰店包括旗下所有产品都有卖,而妮维雅男士官方旗舰店只卖男士相关的东西,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像妮维

    2024-04-15
    17900
  • 神仙水和神仙露的区别

    很抱歉,我并不了解“神仙露”这种产品,因此无法直接对“神仙水”和“神仙露”进行比较。不过,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下“神仙水”。“神仙水”是大家对SK-II护肤精华露的爱称,尽管其官方命名为“神仙露”。这是一种精华水,主要成分是pitera酵母精华

    2024-04-15
    10500
  • 美肤蒂尼是什么品牌

    美肤帝尼护肤品很好用。 我觉得对于敏感肌的我来说,它真的完胜珂润面霜,蕴含VCIP(学名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这个抗坏血酸是强效抗氧化剂,也是咱们国家唯一承认的可以添加到婴儿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抗老修护效果非常赞。成分扎实靠谱,能起到强效抗老

    2024-04-15
    153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