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是柏柏尔人。这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尤以骑术而闻名非洲。至今每逢盛典,必有柏柏尔马队前往助兴,数百名骑士挥舞长枪大刀劈天盖地而来,烟尘滚滚,杀声震天,别有一番情趣。公元647年,阿拉伯人进入摩洛哥,并于788年建立阿里王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才平息了柏柏尔人的抵抗,迫使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至12世纪,阿尔摩哈德王朝的哈里发阿布德·阿里·穆明又将11世纪进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东部的阿拉伯部落希拉尔人移居到摩洛哥,使摩洛哥的柏柏尔人进一步与阿拉伯人发生融合。尔后又不断吸收外来成分,逐渐形成后来的摩洛哥阿拉伯人。一些未被同化的柏柏尔人部落则逃入北部和中部山区以及撒哈拉大沙漠。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简称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8世纪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国。1660年阿拉维王朝建立并延续至今。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12年3月30日,摩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6年独立。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认为其接壤的休达及梅利利亚应为其领土,但实际上是由西班牙管辖。
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除阿拉伯语外,在摩洛哥境内还有许多地方语言,而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同时使用。
1、摩洛哥虽然位于非洲西北部,但它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沿海国家。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与西班牙仅有13公里的距离,二战期间,为了躲避战乱,卡萨布兰卡是欧洲逃往美国的必经之地。那时候的卡萨布兰卡,常常聚集着各种肤色和各种身份的人,具体可以观看一下有华纳兄弟出品的同名**《卡萨布兰卡》。
2、由于摩洛哥的 历史 遗迹众多,大街上到处都是浓郁的欧式建筑,因此,包括《黑衣人》、《权利的 游戏 》、《碟中谍》、《盗梦空间》在内的众多好莱坞大片和美剧,都曾在摩洛哥取过景。特别是瓦尔扎扎特古城,更是被誉为“非洲的好莱坞”!
3、摩洛哥是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国家,由于最早居住在摩洛哥的是柏柏尔人,而且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也来到了这里,再加上 历史 上的摩洛哥曾是西班牙、法国的殖民地,因此如今的摩洛哥人大部分都是阿拉伯白人和混血儿。
4、1854年,摩洛哥引入了我国的绿茶饮品,便迅速风靡全国,直到现在仍是摩洛哥的国民饮料。
5、作为当年第一个承认美国独立的国家,如今的摩洛哥,不仅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且因为风景秀丽,还被称为“北非花园”。
6、在摩洛哥,爱情的象征不是心,而是肝。摩洛哥人认为有了 健康 的肝才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因此,在摩洛哥人眼里,肝脏也就成了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所以,摩洛哥人经常会用“你夺走了我的肝”来表达爱意。
7、摩洛哥人的数学水平属实需要提高,有一次坐车到了目的地后,司机告诉我49道拉姆,我便给了他100道拉姆,然后他又问我有没有1道拉姆,虽然感到很疑惑,但我也给了他,后来他便找了我50道拉姆。
8、被誉为世界十大酒都的卡萨布兰谷,并不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而是在智利。由于距离太平洋最远的地方只有30公里,因此卡萨布兰谷的白葡萄世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品种是雷司令、霞多丽、琼瑶浆和维欧尼。
9、很多人经常是摩纳哥和摩洛哥傻傻分不清楚,简单来说,摩纳哥是欧洲土豪最多的国家,而摩洛哥是非洲美女最多的国家。
10、虽然地处非洲,但摩洛哥却是一个 历史 悠久的阿拉伯国家,比如名列四大皇城之一的梅克内斯,建于10世纪,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圣地,而且在1673年还曾是摩洛哥的首都,拥有很多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古迹、中世纪的清真寺以及伊斯兰教学院等。
11、被誉为“最遥远的西方世界”的摩洛哥,拥有九大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瓦卢比利斯、索维拉、非斯旧城、本·哈杜筑垒村、拉巴特、得土安旧城、杰迪代。
12、休达、梅利利亚、戈梅拉岛、胡赛马群岛以及舍法林群岛等,虽然与摩洛哥紧紧相邻,而且摩洛哥人也始终认为,这些本应该是摩洛哥的领土,但实际上却是由西班牙管辖。
13、摩洛哥是一个典型的小费制国家,不管是搬行李,还是带路,都需要给小费。因此,要备好充足的欧元,因为只有欧元才可以随时兑换道拉姆,人民币在摩洛哥基本不起任何作用。
14、去摩洛哥游玩的话,一定要带上老干妈和榨菜,因为整个摩洛哥几乎全是塔吉锅,摩洛哥人的主食面包,其实就是我们国内的发面饼,而且即便如此,摩洛哥的很多餐厅不允许穿运动装的客人进入就餐,至少得有条牛仔裤。
15、摩洛哥是一个阿拉伯国家,所以在这里绝对不要提猪肉,也不要随意拍照,因为摩洛哥人认为,拍照会摄走他们的灵魂。
16、穆莱·伊斯梅尔是摩洛哥阿拉维王朝时期的第二位苏丹,也是摩洛哥 历史 上唯一一位可以同艾哈迈德·曼苏尔相匹敌的苏丹。而且,据说穆莱·伊斯梅尔在后宫养有五百多名各种肤色和各种出身的妻妾,共生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这项纪录空前绝后,至今无人能打破。
17、2016年6月,摩洛哥对中国实行免签政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凭借任何类型的护照,免签进入摩洛哥境内,包括因私护照,但最长停留期不超过90天。于是,中国游客蜂拥而至,仅2018年就高达18万人次。
18、走在摩洛哥的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肆无忌惮的喵星人,因为在摩洛哥,猫被尊为崇高的圣物,换句话说,每一个摩洛哥人都是一位合格的猫奴或者铲屎官。
19、号称“亚特拉斯雄狮”的摩洛哥足球队,是 历史 上第一支晋级世界决赛圈的非洲球队,而且法国传奇球星方丹的足球生涯,也是始于摩洛哥,在1958年的瑞典,他创下了单届比赛13个进球的超高记录。
20、杰马夫纳广场是摩洛哥马拉喀什最为著名的地标,是每一个外地游客来到这座城市的必经之地,而且杰马夫纳广场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还在使用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聚集着几乎摩纳哥所有的街头艺术家。
21、其实,摩洛哥还是有很多好吃的 美食 ,比如库斯库斯、巴斯蒂亚馅派、塔津,而且摩洛哥菜也是深得西班牙菜和法国菜的精髓,是世界公认的 美食 。另外,摩洛哥的spa,真的是一次非常享受的体验。
22、位于大西洋沿岸的索维拉,虽然名气并不大,而且与大西洋仅有一墙之隔,但它却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摩洛哥。走在修建于18世纪的古城中,几乎每个角落都散发着那种“加勒比海盗”的味道,虽然这里真的曾经是海盗的停泊点,但是现在的索维拉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城市。
23、2015年5月,贝克汉姆40岁生日当天,与老婆Victoria豪花25万英镑到摩洛哥六星级度假村开生日派对,这里不仅拥有33米长的泳池、27个洞的高尔夫球场等基本配备外,而且派对会场还会点上200枝蜡烛搞气氛,而且这次是一个只限成人的生日派对![爱慕]
三王之战与曼苏尔苏丹:摘桃子
前因
萨阿德人推翻马林王朝:公元1554年,萨阿德人穆罕穆德·谢赫击败马林王朝末代君主阿布,统一摩洛哥。公元1576-1578年,萨阿德王朝发生王位之争,马图瓦克勒与其叔叔阿卜杜马利克争夺王位,双方各自请求援兵,引来葡萄牙人和土耳其人的军队,打了一场三王之战,即马哈赞河之战。
此战十分激烈,不仅葡萄牙国王战死沙场,甚至争夺王位的主角马图瓦克勒和阿卜杜马利克也全部战死。前来营救阿卜杜马利克的兄弟阿布·阿巴斯·马利克白捡了胜利果实,成为了萨阿德王朝的苏丹(曼苏尔苏丹)。曼苏尔在位期间大有作为,开辟了萨阿德王朝的全盛时代。
这时期,萨阿德王朝迎来了继承人之争。这个阿拉伯人建立的摩洛哥王朝统治者自称谢里夫(即圣裔)。他们曾经举带领摩洛哥的柏柏尔人反击从海上入侵的葡萄牙人,最终顺利推翻了野蛮的马林王朝,重新确立了伊斯兰教法的统治。
而如今,作为先苏丹之子的马图瓦克勒遭到了他的叔叔阿卜德·马利克的威胁。此时,面临王位之争的两个人最先想到的居然是借助外援而非依靠自身实力。叔叔求属于东方的奥斯曼土耳其人,而失败的侄子马图瓦克勒则向直布罗陀海峡以北的葡萄牙人求援。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三王之战(葡萄牙国王,摩洛哥新旧两位国王)就此开打。
1578年6月,浩浩荡荡的葡萄牙大军在丹吉尔登陆,这些人里不仅葡萄牙平民还有葡萄牙国王从德国重金买来的火枪手雇佣兵。7月29日,葡萄牙国王与马图瓦克勒的六千柏柏尔骑兵汇合,三万余人的部队开始向摩洛哥内陆推进,目标直指重镇克比尔堡。
不过,另一边的马利克信心满满,他的手中不仅有奥斯曼帝国的伽色尼禁卫军,更有不少来自伊比利亚的基督教火枪手,外加数量众多的柏柏尔骑兵,总数接近五万人。8月4日,经过五天炎热山区跋涉的葡萄牙军队渡过马哈赞河。正在此时,五万土耳其与摩洛哥联军突然出现河岸之上列阵迎战。
葡萄牙国王将精锐的西班牙大方阵(长矛兵与火枪兵组合)与贵族重骑兵放在队伍最前列,以摩尔骑兵在外围进行掩护。而对面的马利克军队则凭借人数有数组成了包围型战线,将西班牙火枪手与安达卢西亚穆斯林等部队放于阵前,大量骑兵聚在两侧,奥斯曼精锐部队则当作总预备队。
双方开打之后,葡萄牙人在第一轮对射中就丧失了炮兵指挥官,随后被马利克手中的安达卢西亚人快速占领炮兵阵地,两侧也被马利克的大量骑兵所包夹。此时,葡萄牙中心的西班牙大方阵与德国雇佣兵发动反击,强大的纵深队列逆向突破了马利克的前锋,直插进他的西班牙火枪手队列中。
在激烈的肉搏战中,葡萄牙人的重装骑兵同样投入战斗,开始碾压摩洛哥步兵线。正在葡萄牙人即将取得胜利之时,马利克的轻骑兵部队开始向处在后方的葡萄牙后勤民兵发动猛攻,这部分平民队伍一触即溃,而葡萄牙国王本人恰巧也在后勤队伍里,他居然在摩洛哥骑兵的驱赶下掉下马哈赞河淹死。
于是,精锐的葡萄牙部队在国王阵亡后全军投降,原国王马图瓦克勒也在骑兵混战中被杀。更为奇特的是,作为获胜一方的马利克在胜利的狂喜之中突然病逝。三王之战,一战死三王,而作为援军的弟弟阿布·阿巴斯·马利克(曼苏尔)则在最后一刻投入战斗,反而轻取“三王之战”的胜利果实,被剩余的摩洛哥人拥立为新苏丹。
在三王之战中依靠捡漏获得王位的曼苏尔苏丹却有着巨大的作为,他在位期间改革行政制度,重振中央集权,建立常备军,并通过强硬的外交手段迫使葡萄牙人向摩洛哥媾和,同时向南方桑海帝国发动黄金远征,在摧毁这一西非帝国的同时获得了巨额的黄金财富。
后果
萨阿德王朝远征桑海帝国:公元1591年后,曼苏尔苏丹凭借胜利后的战略优势努力作为,远征摧毁桑海帝国,称霸非洲西北部。
结论:三王之战极大消耗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势力,同时也清除了摩洛哥内部的纷争,在战争中轻松获得王位的曼苏尔苏丹得以有充足的实力对摩洛哥进行了改革与发展,最终在政治军事与经济方面让萨阿德王朝进入黄金时代。
在伊斯兰国家中,土耳其和突尼斯明确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其它国家也规定了丈夫娶二房妻子必须上报法院批准,并且必须是以下五种情况之一:
1、妻子不育;
2、妻子有不治之症;
3、妻子判刑两年以上;
4、妻子无故离开丈夫一年以上;
5、丈夫因社交需要再婚者。例如,突尼斯1958年《私人身份法》中规定,亡人之妻可以作为遗偶和主要继承人。索马里1975年的《家庭法》明文规定,女子与男子享有同等继承权。
一夫一妻起源于古埃及。现代意义的一夫一妻制度确立于欧洲。欧洲自从古代开始就在法律上规定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从古代的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欧洲,再到近代和现代,都是这样的。古代罗马的法学家莫德斯丁即称,“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终身结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关系”。
扩展资料
在现代社会之前,世界上除基督教(天主教)地区外的绝大部分区域都实行多偶制婚姻。在15世纪以后,随着西欧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活动,将这种基督教文化下的婚姻制度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影响世界其他地方的婚姻制度,并开始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
当然还有不少地区依然奉行多偶制,如伊斯兰教教义中允许多妻(不超过四个),古兰经教导真主创立的婚姻制度是最多一夫四妻。由于古兰经在伊斯兰国家是社会制度的基石。所以伊斯兰国家的人最多的是一夫四妻。
海湾国家一夫多妻是合法的乌干达是实行一夫多妻的国家,一个男性的性伴侣平均超过10个,这个国家是目前艾滋病传播最广泛的国家。
阿联酋到现在还保留着一夫多妻制,允许一个男子可以娶4个老婆。摩洛哥依然存在一夫多妻制。塞内加尔是一个被西方看做民主实行得较好的国家,但却是个一夫多妻制比较顽固的国家。一夫多妻制在泰国、次撒哈拉非洲以及其它一些伊斯兰国家依然存在。
-伊斯兰教法
-一夫一妻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