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王鬷全文翻译
原文:
天圣中,鬷尝使河北,过真定,见曹玮,谓曰:「君异日当柄用,愿留意边防。」鬷曰:「何以教之?」玮曰:「吾闻赵德明尝使人以马榷易汉物,不如意,欲杀之。少子元昊方十余岁,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吾尝使人觇元昊,状貌异常,他日必为边患。」鬷殊未以为然也。比再入枢密,元昊反,帝数问边事,鬷不能对。及西征失利,议刺乡兵,又久未决。帝怒,鬷与陈执中、张观同日罢,鬷出知河南府,始叹玮之明识。未几,得暴疾卒。赠户部尚书,谥忠穆。
译文:
北宋宋仁宗天圣年间,鬷曾经出使河北,路过真定,拜见曹玮,曹玮对他说:“您日后一定会被委以重任(当柄用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希望您能留意边防的事务。”王鬷说:“有什么可以赐教的?”曹玮说:“我听说赵德明曾经派人用马榷来交换汉朝的东西,不合自己的心意,想要杀了他。他的小儿子才十几岁,进谏说:‘我们戎族人,原本以鞍马为生的(这个翻译我不确定对不对),却来资助邻国,交换不是急需的物品,已经不是什么好的计策,然而又把它交换回来,却要把它斩了,这样会失去民心啊。’德明听从了他的话。我曾经派人暗中观察元昊,形状外貌不平常,将来一定会成为边疆的祸患。”王鬷没有认为是这个样子的(要是直译的话就是“他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等到第二次进入枢密的时候,元昊造反了,皇帝几次询问边疆的事务,王鬷不能回答上来。等到西征失败,,讨论……(刺乡兵是什么玩意),又很久没有决断。皇帝大怒,王鬷和陈执中、张观同一天被罢免,王鬷担任河南府的长官,才感叹曹玮的明智的认识。没过多久,王鬷得了急症重病死了。追赠户部尚书,谥号是忠穆。
2 杨再思传文言文翻译原文: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也。少举明经,授玄武尉。充使诣京师,止于客舍。会盗窃其囊装,再思邂逅遇之,盗者伏罪,再思谓曰:“足下当苦贫匮,至此无行。速去勿作声,恐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余财尽以相遗。”盗者斋去,再思初不言其事,假贷以归。累迁天官员外郎,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初,转凤阁侍郎,依前同平章事,兼太子右庶子。寻迁内史,自弘农县男累封至郑国公。
再思自历事三主,知政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誉之。然恭慎畏忌,未尝忤物。或谓再思曰:“公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再思曰:“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再思对曰:“昌宗往因合练神丹,圣躬服之有效,此实莫大之功。”则天甚悦,昌宗竟以复职。时人贵彦范而贱再思也。时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刺之,再思闻之甚怒,出令言为长社令,朝士尤加嗤笑。再思为御史大夫时,张易之兄司礼少卿同休尝奏请公卿大臣宴于司礼寺,预其会者皆尽醉极欢。同休戏曰:“杨内史面似高丽。”再思欣然,请剪纸自贴于巾,却披紫袍,为高丽舞,萦头舒手,举动合节,满座嗤笑。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长安四年,以本官检校京兆府长史,又迁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兼中书令,转侍中,以宫僚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又为册顺天皇后使,赐物五百段,鞍马称是。时武三思将诬杀王同皎,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并受制考按其狱,竟不能发明其枉,致同皎至死,众冤之。再思俄复为中书令、吏部尚书。景龙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其年薨,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曰恭。子植、植子献,并为司勋员外郎。再思弟季昭为考功郎中,温玉为户部侍郎。
译文: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少年时参加明经科考试中举,授玄武县尉。他被派遣到京师出差,住在客舍。小偷偷窃他的包袱,刚好被杨再思碰见,小偷当面认罪,杨再思对他说:“足下肯定是贫困之极,才有此行。你快点离开不要做声,小心被他人捉住。留下公文,余财全部送给你。”小偷打发走后,他也不讲这件事,借钱返回。后升任天官员外郎,先后任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延载初年(694),任鸾台侍郎,代理宰相。证圣初年(695),调任凤阁侍郎,依旧代理宰相,兼任太子右庶子。不久,迁任内史,从弘农县男晋封至郑国公。
杨再思在朝廷任职经历了三主,管理政事十余年,从来没有推举人助人发展的事。他为人巧佞邪媚,能体会主上的细微心意,皇上心中不想的,他一定抨击毁坏,皇上心中所希望的,他一定称扬赞誉。但是他待人恭、处事慎,谨小慎微从未违忤他人。有人问杨再思“:您名高位重,为什么卑躬曲膝如此呢?”再思答道“:世路艰难,直者受祸。如果我不这样,何以全其身?”长安末年(704),昌宗已被法司拘留受审,司刑少卿判决解除昌宗的职务。昌宗不久又上表申冤,武则天本意想申理宗昌的案件,在大廷之上问宰相道“:昌宗对国家有功没有?”杨再思回答道:“昌宗过去因合炼神丹,陛下服用很有效,这实在是没有什么能比得了的功劳。”武则天听了很合心意,恢复了昌宗的官职。世人看重桓彦范,看贱杨再思。当时左补阙戴令言做两脚野狐赋来讥讽他。他知道了很是恼火,贬戴令言到长社去做县令,朝中官员更加嗤笑他。杨再思做御史大夫时,张易之之兄司礼少卿张同休曾上奏请公卿大夫到司礼寺参加宴会,参加的人皆尽醉极欢。张同休戏弄杨再思说“:杨内史面似高丽人。”杨再思欣然,并剪纸贴在巾上,披着紫袍,跳起高丽舞来,摇头摆手,举动合着节拍,满座嗤笑。还有一次,张易之的弟弟张昌宗以姿貌讨得武则天的宠爱,杨再思又奉承说:“别人说六郎(张昌宗)面似莲花,我看是莲花似六郎,哪里是六郎似莲花!”他倾巧取媚达到如此的地步。
长安四年(704),杨再思以他原有官职又检校京兆府长史,又迁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兼中书令,后转任侍中,以太子属官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又册令顺天皇后使,赐五色绸缎五百段。当时武三思将诬杀王同皎,杨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一同受旨审理此案。竟然不能发现王同皎所受之冤屈,致使王同皎处死。众人都认为此案有冤。杨再思不久又任中书令、堆积吏部尚书。景龙三年(709),迁任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就在同一年,杨再思去世。赠特进之职和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号恭。
3 明史夏原吉古文翻译李时勉,名字叫做懋,以字称呼他(即李懋,字时勉)。安福人。他小时候,冬天很冷,他就用被子包住双脚伸进桶里保暖,坚持读书。永乐二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文渊阁学习,参与修订《太祖实录》。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又参与重新修改《太祖实录》,完成后授予翰林侍读。他个性耿直,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的三座正殿遭遇火灾,皇帝下诏请求天下人上书直言得失。李时勉条列出关于时事的十五条建议。当时明成祖朱棣决计迁都北京。正在招徕各地的百姓到北京居住。李时勉上书说大兴土木的害处和远方来朝贡的人不宜让他们居住在他天子脚下。触忤了皇帝。过了一段时间,看了其他的建议,大多切中时弊,就把他的奏折放在地上,又捡起来看,最后采纳了他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李时勉被人诬陷入狱。过了一年多被释放 ,杨荣推荐他官复原职。洪熙元年又上书言事。(惹得)仁宗皇帝很生气 ,把他召入便殿责骂,李时勉抗辩不屈。皇帝命令武士用金瓜(锤)打他,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的时候几乎快要死了。第二天,改任他为交趾道御史。他决定每有一位新的犯人入狱,就写一篇奏折谈论时政。奏疏多次呈上,没有答复。最后他被下锦衣卫狱。李时勉曾对锦衣卫的一位千户有恩,当时(那位千户)正好去监狱视察,秘密叫医生来,用药物帮他止血治疗,(李时勉)得以保住性命。仁宗病重快要死去的时候,对夏元吉说:“李时勉曾经当面羞辱我 。”说罢,勃然大怒。夏元吉安慰仁宗。当天晚上,仁宗病死。宣宗皇帝即位过了一年多,有人把李时勉触怒先帝(仁宗)的事上报宣宗。宣宗大怒,命令使臣说:“把他绑来,我亲自定罪,一定要杀了他。”说罢,命令王指挥使把李时勉绑赴西市斩首,不让他入见皇帝。王指挥从端西旁门出去 ,而前面派出的使者已经带着李时勉从端东旁门进来,(王指挥)没有碰到(李时勉)。宣宗远远望见,说:"你这个小臣竟敢触犯先帝,你奏折里怎么说的?过来告诉我。”李时勉叩头说:“微臣说先帝病重不应过度宠幸嫔妃,不应让太子离开身边。”宣宗面色稍微好转。于是慢慢陈述了六件事。宣宗让他都说出来,李时勉说微臣惶恐不能 都记得。宣宗更加宽慰,说:“这恐怕很难当众说出来,你奏章的草稿呢?”回答说:“已经烧掉了。”皇帝长叹一声,夸赞李时勉是忠臣,立刻释放他,官复原职,作翰林侍读。等到王指挥从监狱回来,李时勉已经穿好官服站在殿前。
4 文言文翻译陈廷敬传陈廷敬,初名敬,字子端,山西泽州人。顺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是科馆选,又有顺天通州陈敬,上为加“廷”字以别之。十八年,充会试同考官,寻授秘书院检讨。康熙元年,假归,四年,补原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十四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与学士张英日直弘德殿,圣祖器之,与英及掌院学士喇沙里同赐貂皮五十、表里缎各二。十七年,命直南书房。丁母忧,遣官慰问,赐茶酒。服除,起故官。二十一年,典会试。滇南平,更定朝会燕飨乐章,命廷敬撰拟,下所司肄习。迁礼部侍郎。知
二十二十三年,调吏部,兼管户部钱法。疏言:“自古铸钱时轻时重,未有数十年而不改者。向日银一两易钱千,今仅得九百,其故在毁钱鬻铜。顺治十年因钱贱壅滞,改旧重一钱者为一钱二分五厘,十七年又增为一钱四分,所以杜私铸也。今私铸自如,应改重为轻,则毁钱不禁自绝。产铜之地,宜停收税,听民开采,则铜日多,钱价益平。”疏下部议行。古
擢左擢左都御史。疏言:“古者衣冠、舆马、服饰、器用,贱不得逾贵,小不得加大。今等威未辨,奢侈未除,机丝所织,花草虫鱼,时新时异,转相慕效。由是富者黩货无已,贫者耻其不如,冒利触禁,其始由於不俭,其继至於不廉。请敕廷臣严申定制,以挽颓风。”又言:“方今要务,首在督抚得人。为督抚者,不以利欲动其心,然后能正身以董吏。吏不以曲事上官为心,然后能加意於民;民可徐得其养,养立而后教行。宜饬督抚凡保荐州县吏,必具列无加派火耗、无黩货词讼、无朘削富民。每月吉集众讲解圣谕,使知功令之重在此。而皇上考察督抚,则以洁己教吏,吏得一心养民教民为称职,庶几大法而小廉。”又言:“水旱凶荒,尧、汤之世所不能尽无,惟备及於豫而周当其急,故民恃以无恐。山东去年题报水灾,户部初议行令履勘,继又行令分晰地亩高下,今年四月始行覆准蠲免。如此其迟回者,所行之例则然耳。臣愚以为被灾分数既有册结可据,即宜具覆豁免,上宣圣主勤民之意,下慰小民望泽之心,中不使吏胥缘为弊窦。”疏并议行。斋
二十二十五年,迁工部尚书。与学士徐乾学奏进鉴古辑览,上嘉其有裨治化,命留览。时修辑三朝圣训、政治典训、方略、一统志、明史,廷敬并充总裁官。累调户、吏二部。二十七年,法司逮问湖广巡抚张汧,汧曾赍银赴京行贿。狱急,语涉廷敬及尚书徐乾学、詹事高士奇,上置勿问。廷敬乃以父老,疏乞归养,诏许解任,仍管修书事。主
二十二十九年,起左都御史,迁工部尚书,调刑部。丁父忧,服阕,授户部尚书,调吏部。四十二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仍直经筵。四十四年,扈从南巡,召试士子,命阅卷。四十九年,以疾乞休,允之。会大学士张玉书卒,李光地病在告,召廷敬仍入阁视事。五十一年,卒,上深惜之,亲制挽诗一章,命皇三子允祉奠茶酒;又命部院大臣会其丧,赐白金千,谥文贞。知
廷敬廷敬初以赐石榴子诗受知圣祖,后进所著诗集,上称其清雅醇厚,赐诗题卷端。尝召见问朝臣谁能诗者,以王士祯对,又举汪琬应博学鸿儒,并以文学有名於时。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诸臣各有所举,语未竟,上特问廷敬,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始廷敬尝亟称两人,或谓曰:“两人廉而刚,刚易折,且多怨,恐及公。”廷敬曰:“果贤欤,虽折且怨,庸何伤?”
5 伊思贞传文言文翻译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迁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绥抚境内,独无惊扰。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雍州人韦月将上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复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入朝。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怒,遂劾,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路敬潜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睿宗立,征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思贞曰:“公,辅臣也。不能赞宣王化,而土木是兴,害及黎元,受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拂衣而去,阖门待罪,上闻而特令视事。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庄色难犯。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故以事闻海内,名动京师,可御史大夫。”俄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以老累表请致仕,许之。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译文
尹思贞是京兆长安人,二十岁时因考中明经科进士,调任隆州参军。当时晋安县的豪强蒲氏骄纵不守法度,历任官吏都不能控制他。州府命令尹思贞审查追究,发现他不正当得来的钱财上万,最终定罪处死他,百姓欢庆,刻石碑记录这件事,尹思贞因此闻名。多次调动做了明堂令,因善于处理政务出名。升迁为检校洺州刺史,适逢契丹人孙万荣作乱,北方一带不安定,尹思贞安抚境内百姓,唯独不受惊扰。神龙初年,担任大理卿,当时武三思专权,御史大夫李承嘉攀附他,雍州人韦月将向皇上密告有变乱,告发武三思谋反。中宗大怒,下令斩韦月将。尹思贞认为正处在春季,坚持奏告认为不能斩杀,最终皇上下令判处韦月将杖刑,流放岭南。武三思命令主管官员趁机不按法令杀了韦月将,尹恩贞又坚持争辩。御史大夫李承嘉揣摩武三思的心意,拿别的事情做托词,不让尹思贞入朝。尹思贞对李承嘉说:“您擅自作威作福,轻视法度,阿谀依附奸臣来图谋不轨,现在您将要除掉忠良来放纵自己吗?”李承嘉恼怒,于是弹劾尹思贞,让思贞离开京城担任青州刺史,青州境内的蚕一年结四次茧,黜陟使路敬潜看见蚕茧感叹说:“不是善于处理政务所致,怎么能到这样呢!”特地上奏章推荐他。尹思贞前后做了十三个州的刺史,都凭借清廉简洁处理政务,考核(优秀)的奏章连年最多。睿宗即位,征召尹思贞为将作大匠,多次升迁担任天水郡公。当时左仆射窦怀贞总管兴建金山、玉真两座道观,征调民夫工匠,尹思贞多次减少(用人数量),窦怀贞多次责问他。尹思贞说:“您是辅佐大臣,不能辅助君王宣扬教化,却大兴土木,损害百姓,又听小人诬陷在朝廷上侮辱士人,现在不能侍奉您了。”他就拂衣离去,关上家门,等待定罪。皇上听说后,特地下令让他(照常)办理公事。这一年,窦怀贞被处死,皇帝下诏说:“将作大匠尹思贞德才兼备,庄严不可侵犯。秉承先王的施政根本,坦诚陈述;挫损奸臣的专权,拂袖而辞。因此凭这件事闻名天下,震动京师,可以胜任御史大夫。”不久提升为户部尚书,转任工部尚书。因年老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上答应了。开元四年去世,年七十七岁,皇上追赠黄门监,谥号是简。
乔伊思的《尤利西斯》有荷马史诗的影子,这也是它经常被视为史诗的原因。这部旷世奇书阅读起来很有韵律感,掌握节奏,并不难理解内容。
在前五章里,我发现了乔伊思文体的几个规律,写下来或许对有兴趣的简友有帮助。先声明,我用得是经典译林的萧乾译本。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金堤译本,据说更容易阅读,但我看了几页,觉得文字不如萧乾的精炼。
对话:
——“一个可悯可悲的疯子!穆里根说。你害怕了吧?”
——“不是什么正经玩意儿,他沾沾自喜地说,应该叫做二退货。”
——“谢谢,斯蒂芬说。要是灰色的,我可不能穿。”
——“快跑,斯蒂芬说,迪希先生在叫你呢。”
乔伊思的许多对话都是这种分割形式。一句话拆分为两部分,中间插入一个“某某说”。
意识流:
乔伊思的意识流写法有很大不同,具有典型的节拍:行动/意识流。其他比较著名的意识流作家还有《追忆似水年华》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到灯塔去》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以及《喧哗与骚动》的福克纳。他们的写法各有不同。
——他的脚步放慢了。到了。我去不去萨拉舅妈哪儿呢?我那同体的父亲的声音。
——狗吠着向他奔来,停住,又跑了回去。我的仇人的狗。
——再添一片涂了黄油的面包:三片,四片,成啦。她不喜欢把盘子装得满满的。
上面这三段就是典型的乔伊思文体:动作+意识流。
下面让我们看看乔伊思对吃的场景描述,是不是令人垂涎欲滴。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迁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绥抚境内,独无惊扰。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雍州人韦月将上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复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入朝。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怒,遂劾,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路敬潜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睿宗立,征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思贞曰:“公,辅臣也。不能赞宣王化,而土木是兴,害及黎元,受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拂衣而去,阖门待罪,上闻而特令视事。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庄色难犯。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故以事闻海内,名动京师,可御史大夫。”俄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以老累表请致仕,许之。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译文
尹思贞是京兆长安人,二十岁时因考中明经科进士,调任隆州参军。当时晋安县的豪强蒲氏骄纵不守法度,历任官吏都不能控制他。州府命令尹思贞审查追究,发现他不正当得来的钱财上万,最终定罪处死他,百姓欢庆,刻石碑记录这件事,尹思贞因此闻名。多次调动做了明堂令,因善于处理政务出名。升迁为检校洺州刺史,适逢契丹人孙万荣作乱,北方一带不安定,尹思贞安抚境内百姓,唯独不受惊扰。神龙初年,担任大理卿,当时武三思专权,御史大夫李承嘉攀附他,雍州人韦月将向皇上密告有变乱,告发武三思谋反。中宗大怒,下令斩韦月将。尹思贞认为正处在春季,坚持奏告认为不能斩杀,最终皇上下令判处韦月将杖刑,流放岭南。武三思命令主管官员趁机不按法令杀了韦月将,尹恩贞又坚持争辩。御史大夫李承嘉揣摩武三思的心意,拿别的事情做托词,不让尹思贞入朝。尹思贞对李承嘉说:“您擅自作威作福,轻视法度,阿谀依附奸臣来图谋不轨,现在您将要除掉忠良来放纵自己吗?”李承嘉恼怒,于是弹劾尹思贞,让思贞离开京城担任青州刺史,青州境内的蚕一年结四次茧,黜陟使路敬潜看见蚕茧感叹说:“不是善于处理政务所致,怎么能到这样呢!”特地上奏章推荐他。尹思贞前后做了十三个州的刺史,都凭借清廉简洁处理政务,考核(优秀)的奏章连年最多。睿宗即位,征召尹思贞为将作大匠,多次升迁担任天水郡公。当时左仆射窦怀贞总管兴建金山、玉真两座道观,征调民夫工匠,尹思贞多次减少(用人数量),窦怀贞多次责问他。尹思贞说:“您是辅佐大臣,不能辅助君王宣扬教化,却大兴土木,损害百姓,又听小人诬陷在朝廷上侮辱士人,现在不能侍奉您了。”他就拂衣离去,关上家门,等待定罪。皇上听说后,特地下令让他(照常)办理公事。这一年,窦怀贞被处死,皇帝下诏说:“将作大匠尹思贞德才兼备,庄严不可侵犯。秉承先王的施政根本,坦诚陈述;挫损奸臣的专权,拂袖而辞。因此凭这件事闻名天下,震动京师,可以胜任御史大夫。”不久提升为户部尚书,转任工部尚书。因年老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上答应了。开元四年去世,年七十七岁,皇上追赠黄门监,谥号是简。
这是人名,是伊斯兰二十五先知中的一位。
这二十五位分别为:阿丹、伊得里斯、努海、户代、萨利海、伊布拉黑买、鲁推、伊思麻而来、易思哈盖、耶尔古拜、优 苏福、安由布、舒尔部、哈路乃、穆萨、艾力叶塞尔、祖里克伏立、达吴代、苏来依麻乃、易里牙思、优努思、宰开林牙、叶哈牙、尔萨、穆罕默德。
其中默罕默德就是最后的,也是得到传经最多的先知。
是。通过查询广州伊思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信息显示,广州伊思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经过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认证合法的,持有正规合法经营文件,属于合法企业,该公司旗下的伊思芙产品广州渔沙坦发货也是正品的。
1 耶律隆运原来叫啥
耶律隆运(941-1011) 辽朝大臣。
即韩德让,匡嗣子。初侍景宗,以勤谨著称,累迁上京皇城使,代其父为上京留守。
宋军攻燕,奚底等败回,南京被围。时,德让守南京,因守卫有方,围解,又败宋军于高梁河,征为南院枢密使。
景宗死,与耶律斜轸同辅圣宗。总宿卫,深受太后宠信。
统和十二年(994),代室昉为北府宰相,仍领枢密使,监修国史。同年奏请禁止三京治狱官非法冤贷拷打,又请任贤去奸。
斜轸死,兼任北院枢密使。后拜大丞相,总二枢府事,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赐名隆运。
累封楚、齐,晋王,卒,谥文忠。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匡嗣之子也。
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复赐名隆运。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
侍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代其父匡嗣为上京留守,权知京事,甚有声。寻复代父守南京,时人荣之。
宋兵取河东,侵燕,五院糺详稳奚底、统军萧讨古等败归,宋兵围城,招胁甚急,人怀二心。隆运登城,日夜守御。
援军至,围解。及战高梁河,宋兵败走,隆运邀击,又破之。
以功拜辽兴军节度使,征为南院枢密使。景宗疾大渐,与耶律斜轸俱受顾命,立梁王为帝,皇后为皇太后,称制。
运总宿卫事,太后益宠任之。统和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
四年,宋遣曹彬、米信将十万众来侵,隆运从太后出师败之,加守司空,封楚国公。师还,与北府宰相室昉共执国政。
上言山西四州数被兵,加以岁饥,宜轻税赋以来流民,从之。六年,太后观击鞠,胡里室突隆运坠马,命立斩之。
诏率师伐宋,围沙堆,敌乘夜来袭,隆运严军以待,败走之,封楚王。九年,复言燕人挟奸,苟免赋役,贵族因为囊橐,可遣北院宣徽使赵智戒谕,从之。
十一年,丁母忧,诏强起之。明年,室昉致政,以隆运代为北府宰相,仍领枢密使,监修国史,赐兴化功臣。
十二年六月,奏三京诸鞫狱官吏,多因请托,曲加宽贷,或妄行搒掠,乞行禁止。上可其奏。
又表请任贤去邪,太后喜曰:“进贤辅政,真大臣之职。”优加赐赉。
服阕,加守太保、兼政事令。会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薨,诏隆运兼之。
久之,拜大丞相,进王齐,总二枢府事。以南京、平州岁不登,奏免百姓农器钱,及请平诸郡商贾价,并从之。
二十二年,从太后南征,及河,许宋成而还。徙王晋,赐姓,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后,乃改赐今名,位亲王上,赐田宅及陪葬地。
从伐高丽还,得末疾,帝与后临视医药。薨,年七十一。
赠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无子。
清宁三年,以魏王贴不子耶鲁为嗣。天祚立,以皇子敖卢斡继之。
弟德威,侄制心。
2 伊思贞传文言文翻译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迁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绥抚境内,独无惊扰。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雍州人韦月将上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复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入朝。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怒,遂劾,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路敬潜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睿宗立,征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思贞曰:“公,辅臣也。不能赞宣王化,而土木是兴,害及黎元,受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拂衣而去,阖门待罪,上闻而特令视事。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庄色难犯。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故以事闻海内,名动京师,可御史大夫。”俄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以老累表请致仕,许之。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译文
尹思贞是京兆长安人,二十岁时因考中明经科进士,调任隆州参军。当时晋安县的豪强蒲氏骄纵不守法度,历任官吏都不能控制他。州府命令尹思贞审查追究,发现他不正当得来的钱财上万,最终定罪处死他,百姓欢庆,刻石碑记录这件事,尹思贞因此闻名。多次调动做了明堂令,因善于处理政务出名。升迁为检校洺州刺史,适逢契丹人孙万荣作乱,北方一带不安定,尹思贞安抚境内百姓,唯独不受惊扰。神龙初年,担任大理卿,当时武三思专权,御史大夫李承嘉攀附他,雍州人韦月将向皇上密告有变乱,告发武三思谋反。中宗大怒,下令斩韦月将。尹思贞认为正处在春季,坚持奏告认为不能斩杀,最终皇上下令判处韦月将杖刑,流放岭南。武三思命令主管官员趁机不按法令杀了韦月将,尹恩贞又坚持争辩。御史大夫李承嘉揣摩武三思的心意,拿别的事情做托词,不让尹思贞入朝。尹思贞对李承嘉说:“您擅自作威作福,轻视法度,阿谀依附奸臣来图谋不轨,现在您将要除掉忠良来放纵自己吗?”李承嘉恼怒,于是弹劾尹思贞,让思贞离开京城担任青州刺史,青州境内的蚕一年结四次茧,黜陟使路敬潜看见蚕茧感叹说:“不是善于处理政务所致,怎么能到这样呢!”特地上奏章推荐他。尹思贞前后做了十三个州的刺史,都凭借清廉简洁处理政务,考核(优秀)的奏章连年最多。睿宗即位,征召尹思贞为将作大匠,多次升迁担任天水郡公。当时左仆射窦怀贞总管兴建金山、玉真两座道观,征调民夫工匠,尹思贞多次减少(用人数量),窦怀贞多次责问他。尹思贞说:“您是辅佐大臣,不能辅助君王宣扬教化,却大兴土木,损害百姓,又听小人诬陷在朝廷上侮辱士人,现在不能侍奉您了。”他就拂衣离去,关上家门,等待定罪。皇上听说后,特地下令让他(照常)办理公事。这一年,窦怀贞被处死,皇帝下诏说:“将作大匠尹思贞德才兼备,庄严不可侵犯。秉承先王的施政根本,坦诚陈述;挫损奸臣的专权,拂袖而辞。因此凭这件事闻名天下,震动京师,可以胜任御史大夫。”不久提升为户部尚书,转任工部尚书。因年老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上答应了。开元四年去世,年七十七岁,皇上追赠黄门监,谥号是简。
3 义犬救主文言文翻译翻译:有个叫华隆的人喜欢带着狗四处游玩,于是呢就喂养了一只,取名叫“的尾”,每次出游都会带上它。
有一次,这个叫华隆的人到了一江边,被一条大蛇围困。于是那条狗将蛇咬死了。
而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转来转去不停的吠叫,家人发现这狗奇怪的举止,很是疑惑,便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
发现华隆蜷缩着,急忙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
在他还没有苏醒的这两天,那只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他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从此对:“的尾”爱护有加,无微不至,像是对待他的亲戚朋友一般。
根据你上面所说的,可以根据原文和翻译对照就能找到答案的QAQ望采纳。
4 "耶律屋质,字敌辇,系出孟父房耶律屋质,字敌辇。仪态简约沉静,有才识,重承诺。遇到突发的事件,能从容镇定处理,人们不能窥测他的才识。
会同年间,太宗驾崩,众大臣拥立世宗,太后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派皇子李胡带领军队攻打他们,在泰德泉遭遇安端、刘哥等抵御,失败回去。李胡把世宗的大臣和家属全部抓起来,对守卫的人说:“我作战不能取胜,就先杀死这些人!”人们对他说:“如果真的打仗,那么就是父子兄弟相互残杀了!”军队临时驻扎在潢河,两军隔岸相互对抗。
当时耶律屋质跟随太后,世宗认为他善于筹划,想暗中让他办事,就找了件事写信,来试探太后。太后收到信,把信拿给耶律屋质看,耶律屋质看完信,说道:“太后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所以我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效命。如果太后怀疑我,我即使想尽忠心,可以吗?”太后说:“我如果怀疑你,怎么肯把信给你看呢?”耶律屋质回答说:“李胡、永康王都是太祖的子孙,神器没有转给其他家族,有什么不可呢?太后应该考虑长远的计策,和永康王和议。”太后于是让耶律屋质写信给皇帝。
皇帝让宣徽使耶律海思回信,信中有很多不恭敬的言辞。耶律屋质进谏说:“信中表达的意思像这样,国家的祸患就不能完结了。如果能消除怨恨来使国家安定,那么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得上和议好。”皇帝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与我匹敌呢?”耶律屋质说:“即使战不过你,对待兄弟怎么样啊?况且还不知道谁胜利?即使说你侥幸胜利,被李胡抓住的众大臣的家属就没有活着的人了。根据这个谋划这件事,只有和议是最好的。”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开始相见,双方充满怨言,相互责备,没有一点和议的心意。太后对耶律屋质说:“你应当替我谋划这件事。”耶律屋质进谏说:“太后如果能够消除怨恨,我才敢进献谋略。”太后说:“你只管说。”太后又对耶律屋质说:“和议已经确定,神器最终归谁啊?”耶律屋质说:“太后如果把神器交给永康王,顺应天意,符合人心,又有什么怀疑的啊?众人一致,都希望立永康王,是不可强行改变的啊。”于是同意立永康王为皇帝。
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因谋反被关进监狱,刘哥和他的弟弟刘盆都勾结耶律天德等人作乱。耶律石剌暗中报告给耶律屋质,耶律屋质立即带着耶律石剌入朝觐见皇帝,禀告那件事。刘哥等人不服,于是停止处理这件事。不久,刘哥邀请皇帝观看赌博,捧酒杯祝皇帝长寿,在袖里藏着刀子进献。皇帝发现,下令抓住他,亲自审问那件事。刘哥自己发誓,皇帝又不追究了。耶律屋质上奏说:“应当让刘哥跟耶律石剌当面对质,不能件这样饶恕了他。”皇帝说:“你替我审问他。”耶律屋质率领剑士前往审讯刘哥,耶律天德等人服罪,杀了耶律天德,对萧翰实施杖刑,流放了刘哥。
保宁五年五月耶律屋质去世,年龄五十七岁。皇帝沉痛哀悼,停朝了三天。
5 义犬救主文言文翻译杨生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隧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怪:对。感到不解,疑惑)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翻译:
有个叫华隆的人喜欢带着狗四处游玩,于是呢就喂养了一只,取名叫“的尾”,每次出游都会带上它。有一次,这个叫华隆的人到了一江边,被一条大蛇围困。于是那条狗将蛇咬死了。而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转来转去不停的吠叫,家人发现这狗奇怪的举止,很是疑惑,便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发现华隆蜷缩着,急忙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在他还没有苏醒的这两天,那只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他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从此对:“的尾”爱护有加,无微不至,像是对待他的亲戚朋友一般。
6 耶律仁先传文言文阅读耶律仁先,字纠邻,乳名查剌,孟父房之后裔。父耶律瑰引,为南府宰相,封燕王。
仁先魁梧隽秀,富于智慧和谋略。重熙三年(1034),补为护卫。兴宗皇上与他谈论政事,觉得他有才。仁先因受一世罕有之宠遇,言事无所隐讳。授为宿直将军,累迁至殿前副点sLKJoRg检,改任鹤剌唐古部节度使,不久征召为北面林牙。
十一年(1042),升任北院枢密副使。时逢宋朝请求增加岁币银绢以换回对十县土地的所有权,仁先与刘六符出使宋国,仍然坚持岁币文书用“贡”字。宋人拒绝。仁先说“:从前石晋王朝报本朝之恩德,割让土地进献,周人强行夺取之,谁是谁非,如何做有利,如何做有害,清清楚楚。”于是议定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仍旧称为“贡”。回国之后,任同知南京留守事。
十三年(1044),讨伐夏国,留仁先镇守边境。不久,召任契丹行宫都部署,上奏折请求免除王子班郎君及诸宫的杂役。十六年(1047),迁任北院大王,奏称如今两院户口众多且富足,请求免予由他部来帮助服役,诏令从其所请。十八年(1049),再度举兵伐夏,仁先与皇太弟重元担任前锋。萧惠在河南失利,皇上还想进兵再战,仁先全力谏阻,皇上便停止进兵。后来担任了知北院枢密使,迁东京留守。女真恃仗地势之险要,不停地侵犯掠夺,仁先请求开挖山地沟通道路以控制之,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封为吴王。
清宁初,任南院枢密使。因耶律化哥诬陷,出贬为南京兵马副元帅,守太尉,改号隋王。六年(1060),再度担任北院大王,百姓走数百里前往欢迎,就像见到父亲和兄长一般。当时南院枢密官涅鲁古、萧胡睹等人妒忌他,请道宗皇上让仁先担任西北路招讨使。耶律乙辛上奏说“:仁先是旧臣,德望冠绝一时,不应外补任京外官。”又拜为南院枢密使,改为许王。
九年(1063)七月,皇上出猎于太子山,耶律良奏称重元谋反,皇上召来仁先与他谈论这件事。仁先说“:这种人凶残狠毒,我本来就怀疑他很久了。”皇上敦促仁先搜捕之。仁先出宫,又说:“陛下应当小心防范!”还未来得及披挂,重元已经前来攻打行宫了。皇上想到北、南院去,仁先说:“陛下如果撇下扈从单独出去,贼人必会紧随其后,况且南、北大王之心也不可知。”仁先之子挞不也说:“皇上自己的想法怎么能违逆呢?”仁先发怒,打了他的脑袋。皇上明白了,便将讨伐贼人之事全权交付仁先处理。于是将马车排列为营垒,拆开行马(衙前木架形路障),制作兵器,仁先率领属吏近侍三十余骑结阵于行马之外。及至交战,贼众大多投降。涅鲁古中流矢坠马,被活捉,重元带伤而退。仁先觉得五院部萧塔剌居所最近,赶紧召他来,分头派人会集诸军。黎明,重元率领奚人两千人前来攻打行宫,萧塔剌的兵马正好赶到。仁先料想敌人势必不能持久,等待他们气馁时再行攻击。于是背着营垒结阵,瞅准机会奋勇出击,贼众奔逃溃散,仁先率兵追杀二十余里,重元与数骑人马逃跑了。皇上握着仁先的手说“:这次平乱都是你的功劳啊。”加号尚父,进封为宋王,担任北院枢密使,并亲自为他制文以示褒奖,又诏令绘制《滦河战图》以表彰其功劳。
咸雍元年(1065),加于越,改封辽王,与耶律乙辛共同主持北院枢密事务。乙辛倚恃宠幸,违法行事,仁先阻止他,因此受到忌恨,出贬为南京留守,改为晋王。仁先存恤孤独,禁绝奸恶,宋人闻风震慑畏服。论及他的人认为自于越休哥之后,可令宋人畏服的,只有仁先一人。
阻卜塔里干背叛王命,仁先担任了西北路招讨使,赐给鹰纽印及尚方剑。皇上晓谕说:“你此去离朝廷太远,如果每次都奏明后再行事,恐怕会失去机会,你可以随机行事,先斩后奏。”仁先严密设置斥候(望台),扼守敌人的要塞,对于顺服的部族加以笼络安抚,各种政务都整治得有条有理。塔里干又来侵犯,仁先迎击,追杀八十余里。大军接着赶到,又击败了塔里干。别部把里斯、秃没等人前来援救塔里干,见他屡次挫败,不敢交战而投降了。北部边境便得以安宁。
八年(1072),仁先去世,年六十岁,遗命让家人薄葬。弟义先、信先,子挞不也。
1 韦贯之名纯文言文翻译
韦贯之,名纯,唐代京兆人。韦绶之弟,唐宪宗朝宰相。避宪宗讳以字行。武元衡与韦贯之同年举进士。唐德宗贞元初登贤良科,授校书郎。武拜门下侍郎,韦罢长安尉,赴选,元衡以为万年丞。过堂日,元衡谢曰:“某与先辈同年及第,元衡遭逢,滥居此地。使先辈未离尘土,元衡之罪也”。贯之呜咽流涕而退。后数月,除补阙。是年,元衡帅西川。顺宗永贞时累迁尚书右丞,宪宗时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贯之同日宣制(出《续定命录》)。迁中书侍郎,罢为吏部侍郎,穆宗朝为工部尚书。卒年六十二,赠右仆射,谥曰贞,后更谥曰文。
释文:
韦纯,字贯之,唐代京兆人。韦绶的弟弟,唐宪宗时期的宰相。因唐宪宗也叫“纯”(李纯),为了避讳,改用字当名。武元衡和韦贯之,同年的进士。唐德宗贞元初,登“贤良”科,授予“校书郎”。武元衡官拜“门下侍郎”,韦贯之卸任“长安尉”,赴京城等待任命,武元衡则任“万年县丞”。进士及第谒见宰相那天,武元衡道歉说:“我与先辈同年及第,元衡我的遭际,让我滥竽充数居此位置。使得先辈未能腾达,元衡我的罪过啊”。韦贯之哭着退下。后几个月,被任命为“补阙”。那一年,武元衡做“西川帅”。顺宗永贞时,一直升到“尚书右丞”,宪宗时,在本职官位上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韦贯之同日获任命书(出自《续定命录》)。后改任“中书侍郎”,再为“吏部侍郎”,穆宗时,为“工部尚书”。六十二岁去世,死后被诏赠右仆射,追认为“贞”,后又改为“文”。
2 伊思贞传文言文翻译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迁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绥抚境内,独无惊扰。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雍州人韦月将上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复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入朝。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怒,遂劾,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路敬潜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睿宗立,征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思贞曰:“公,辅臣也。不能赞宣王化,而土木是兴,害及黎元,受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拂衣而去,阖门待罪,上闻而特令视事。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庄色难犯。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故以事闻海内,名动京师,可御史大夫。”俄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以老累表请致仕,许之。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译文
尹思贞是京兆长安人,二十岁时因考中明经科进士,调任隆州参军。当时晋安县的豪强蒲氏骄纵不守法度,历任官吏都不能控制他。州府命令尹思贞审查追究,发现他不正当得来的钱财上万,最终定罪处死他,百姓欢庆,刻石碑记录这件事,尹思贞因此闻名。多次调动做了明堂令,因善于处理政务出名。升迁为检校洺州刺史,适逢契丹人孙万荣作乱,北方一带不安定,尹思贞安抚境内百姓,唯独不受惊扰。神龙初年,担任大理卿,当时武三思专权,御史大夫李承嘉攀附他,雍州人韦月将向皇上密告有变乱,告发武三思谋反。中宗大怒,下令斩韦月将。尹思贞认为正处在春季,坚持奏告认为不能斩杀,最终皇上下令判处韦月将杖刑,流放岭南。武三思命令主管官员趁机不按法令杀了韦月将,尹恩贞又坚持争辩。御史大夫李承嘉揣摩武三思的心意,拿别的事情做托词,不让尹思贞入朝。尹思贞对李承嘉说:“您擅自作威作福,轻视法度,阿谀依附奸臣来图谋不轨,现在您将要除掉忠良来放纵自己吗?”李承嘉恼怒,于是弹劾尹思贞,让思贞离开京城担任青州刺史,青州境内的蚕一年结四次茧,黜陟使路敬潜看见蚕茧感叹说:“不是善于处理政务所致,怎么能到这样呢!”特地上奏章推荐他。尹思贞前后做了十三个州的刺史,都凭借清廉简洁处理政务,考核(优秀)的奏章连年最多。睿宗即位,征召尹思贞为将作大匠,多次升迁担任天水郡公。当时左仆射窦怀贞总管兴建金山、玉真两座道观,征调民夫工匠,尹思贞多次减少(用人数量),窦怀贞多次责问他。尹思贞说:“您是辅佐大臣,不能辅助君王宣扬教化,却大兴土木,损害百姓,又听小人诬陷在朝廷上侮辱士人,现在不能侍奉您了。”他就拂衣离去,关上家门,等待定罪。皇上听说后,特地下令让他(照常)办理公事。这一年,窦怀贞被处死,皇帝下诏说:“将作大匠尹思贞德才兼备,庄严不可侵犯。秉承先王的施政根本,坦诚陈述;挫损奸臣的专权,拂袖而辞。因此凭这件事闻名天下,震动京师,可以胜任御史大夫。”不久提升为户部尚书,转任工部尚书。因年老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上答应了。开元四年去世,年七十七岁,皇上追赠黄门监,谥号是简。
3 唐太宗笔记史料的郭翰为御史的文言文翻译答案1:/z/q177643005pid=wenwenautologin 答案2:御史郭翰巡察陇右,所至多所按劾。
及入宁州境内,耆老歌刺史德美者盈路。翰既授馆,召州吏谓之曰:“入其境,其政可知也。
愿成使君之美,无为久留。”州人方散。
翰荐名于朝,徵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吴、楚之俗多*祠,仁杰奏毁一千七百所,唯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
转文昌右丞,出为豫州刺史。时越王贞称兵汝南事败,缘坐者六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司刑使逼促行刑。
仁杰哀其诖误,缓其狱,密表奏曰:“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旨。表成复毁,意不能定。
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特敕原之,配流丰州。
豫囚次于宁州,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耶!”相携哭于碑下,斋三日而后行。豫囚至流所,复相与立碑颂狄君之德。
初,越王之乱,宰相张光辅率师讨平之。将士恃功,多所求取,仁杰不之应。
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仁杰曰:“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
光辅质其辞,仁杰曰:“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其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此非万贞何耶?且凶威协从,势难自固,及天兵暂临,乘城归顺者万计,绳坠四面成蹊。公奈何纵邀功之人,杀归降之众?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
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光辅不能诘,心甚衔之。
还都,奏仁杰不逊,左授复州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九月丁酉,转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谓曰:“卿在汝南时,甚有善政,欲知谮卿者乎?”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
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则天深加叹异。
御史郭翰在陇右巡察时,所到之处接到很多对官员的弹劾,等到入了宁州境内,看到一路上的老年人都在夸赞刺史狄仁杰的美德,郭翰安顿下来之后就召见了州里的官吏说:“到了一州境内自然就知道治理的如何了。我愿意成人之美让你不在这里久留。”
州里的人才散去。郭翰就向朝廷举荐狄仁杰,狄仁杰就被征召冬官侍郎,又充任江南巡抚使。
吴楚当地的风俗很多祠庙暗地里都行*邪之事,狄仁杰奏请朝廷毁掉了一千七百所这样的祠庙,独留下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的四座祠庙。 后来狄仁杰又转任文昌右丞,又到地方任豫州刺史。
当时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造反兵败,获罪要死的有六七百人,没入官籍的有五千人。当时司刑使逼迫赶快行刑,狄仁杰说判决有误请延缓行刑,然后秘密向武则天上奏说:“我本想正大光明的上奏,但似乎有谋逆的人说清之嫌;但是如果我明白什么是对的又不说的话,恐怕违背了陛下您怜悯天下百姓之心。
我写好了奏章又毁掉,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这些人(谋逆造反)做出这样的事并非他们自愿,希望您怜悯他们的不得已。”
武则天就下旨赦免了她们的死罪,改为发配到丰州。囚犯们被押至宁州时,宁州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吧?”于是囚犯们相互搀扶着在狄仁杰任宁州时百姓为颂其功德而立的石碑旁哭成一片,为狄仁杰碑斋戒三日,这才离开宁州。
囚犯们到了丰州,又立石碑纪念狄仁杰救命的恩德。 最初越王造反时,宰相张光辅率领军队去平定。
那些将士仗着威势,过度征敛当地百姓,狄仁杰一概不予听从。张光辅恼怒地说:“你们州官要怠慢元帅吗?”狄仁杰说:“祸乱河南的,只是一个越王而已。
现在一个越王已经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张光辅质问这话的意思,狄仁杰说道:“你亲自率领三十多万军队平定叛乱,但是不约束好士兵,纵容他们的暴行,那些无辜百姓身受如此深重的创伤,势必肝脑涂地,揭竿而起。
这不是一个越王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吗?况且,那些遭胁迫跟随越王的人,他们势必不愿坚守,等到朝廷军队突然攻来之后,放弃城池归顺朝廷的不可胜数,那些归顺的人顺着绳子从城墙上滑下,城池四周踏出一条条的小路,你为什么纵容那些贪求战功的人,去追杀这些准备归顺投降的人呢?只恐怕冤声沸腾直冲九霄云天!我如能请来尚方斩马剑,将杀了你这罪人,到时我再向朝廷请罪,即使我死了,我的功德也将永远铭记在百姓的心中。”张光辅不能反驳,但是心里非常怨恨。
等回朝后,就上奏说狄仁杰骄傲蛮横,狄仁杰被贬为复州刺史,又任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九月丁酉,狄仁杰又分别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官职。
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任职时,有很多好的政绩,你想知道是谁中伤你的么?”狄仁杰说:“如果陛下认为我错了,我就改过;如果陛下明白我并无过错,这是我的幸运。我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并把他当做我的朋友,我情愿不知道。”
武则天听了深深叹服。 你看是哪一个?。
4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陆象器识深邃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次至及善,乃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事。”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待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注:①掷倒:古代杂技的一种,表演时倒行而舞。②垂拱:武则天主政时的年号。
参考译文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王君愕。深沉有智谋。高祖率领义军入定关中的时候,任王君为大将军,后被封为新兴县公,升迁左武卫将军。王君愕跟随太宗征辽东,兼领左屯营兵马,与高丽战于驻跸山,王君愕冲锋陷阵,力战而死。被赐予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王及善因父死于王事而授朝散大夫,袭爵邢国公。太子李弘被立,王及善被提拔为左奉裕率。太子在宫中宴饮时命宫内大臣倒行而舞,轮到王及善时,他拒绝说:“殿下自有乐官,我如果奉命,恐怕不属对殿下辅佐之事。”太子道歉而让他离开。高宗听到此事后而特加奖慰,赐绢百匹。不久,又授右千牛卫将军,高宗对他说:“朕因为你忠心谨慎,所以授你三品要职。其他人非征召不能到朕的处所,卿佩带大横刀在朕身边,卿知道这个官尊贵吗?”不久,因病免职,后又起用任卫尉卿。垂拱年中(687),王及善任司属卿。当时,山东饥荒,王及善任巡抚赈给使。不久,任春官尚书,调任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并加授光禄大夫。因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
神功元年,契丹作乱,山东不安,又起用他为滑州刺史。武则天对他说:“逆贼侵犯边境,卿虽有病,可以带上妻子儿女每天走三十里,(慢慢地去上任),替朕治理好边境,使它成为抵御敌人的屏障。”趁此时武则天又询问朝廷得失,王及善详细陈述了治乱之宜十余条,武则天说:“那是小事,这才是根本大事,卿不可前去。”于是留在朝廷任内史。来俊臣犯事被逮捕入狱,被有司判为极刑,武则天想赦免不杀他。王及善奏道:“来俊臣凶残狡猾,不合仁义,带领亡命之徒,诬陷杀戮善良的大臣,天下人都很痛恨他。臣认为如果不除掉首恶,将会成为祸乱的根源,祸患不会终了。”武则天接纳了他的意见。不久,武则天将要立庐陵王为太子,庐陵王回来后,王及善帮助他谋划。等到庐陵王成了太子,王及善又请太子到外朝来抚慰人心。
王及善虽不很擅长文辞,但在职总是以清正自持,临事坚定不改变,有大臣之节。当时,张易之兄弟依仗受宠,每次侍宴,都无人臣之礼。王及善多次批评制止这种行为,武则天不高兴,对王及善说:“卿已年高,不适宜参与这类游乐,只审查阁中事就可以了。”于是王及善乞请告老还乡,未得到允许。改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贞,陪葬乾陵。
5 梁书羊侃传文言文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甫人,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
祖规,宋武帝之临徐州,辟祭酒从事、大中正。会薛安都举彭城降北,规由是陷魏,魏授卫将军、营州刺史。
父祉,魏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侃少而瑰伟,身长七尺八寸,雅爱文史,博涉书记,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弱冠随父在梁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别将。
时秦州羌有莫遮念生者,据州反,称帝,仍遣其弟天生率众攻陷岐州,遂寇雍州。侃为偏将,隶萧宝夤往讨之,潜身巡緌,伺射天生,应弦即倒,其众遂溃。
以功迁使持节、征东大将军、东道行台,领泰山太守,进爵钜平侯。 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朝。”
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兖州刺史羊敦,侃从兄也,密知之,据州拒侃。
侃乃率精兵三万袭之,弗克,仍筑十余城以守之。朝廷赏授,一与元法僧同。
遣羊鸦仁、王弁率军应接,李元履运给粮仗。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司徒、泰山郡公,长为兖州刺史,侃斩其使者以徇。
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及高欢、尔朱阳都等相继而至,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栅中矢尽,南军不进,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至渣口,众尚万余人,马二千匹,将入南,士卒并竟夜悲歌。侃乃谢曰:“卿等怀土,理不能见随,幸适去留,于此别异。”
因各拜辞而去。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诏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瑕丘征讨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并其兄默及三弟忱、给、元,皆拜为刺史。
寻以侃为都督北讨诸军事,出顿日城,会陈庆之失律,停进。其年,诏以为持节、云麾将军、青、冀二州刺史。
中大通四年,诏为使持节、都督瑕丘诸军事、安北将军、兖州刺史,随太尉元法僧北讨。法僧先启云:“与侃有旧,愿得同行。”
高祖乃召侃问方略,侃具陈进取之计。高祖因曰:“知卿愿与太尉同行。”
侃曰:“臣拔迹还朝,常思效命,然实未曾愿与法僧同行。北人虽谓臣为吴,南人已呼臣为虏,今与法僧同行,还是群类相逐,非止有乖素心,亦使匈奴轻汉。”
高祖曰:“朝廷今者要须卿行。”乃诏以为大军司马。
高祖谓侃曰;“军司马废来已久,此段为卿置之。”行次官竹,元树又于谯城丧师。
军罢,入为侍中。五年,封高昌县侯,邑千户。
六年,出为云麾将军、晋安太守。闽越俗好反乱,前后太守莫能止息,侃至讨击,斩其渠帅陈称、吴满等,于是郡内肃清,莫敢犯者。
顷之,征太子左卫率。 大同三年,车驾幸乐游苑,侃预宴。
时少府奏新造两刃槊成,长二丈四尺,围一尺三寸,高祖因赐侃马,令试之。侃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高祖善之,又制《武宴诗》三十韵以示侃,侃即席应诏,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
六年,迁司徒左长史。八年,迁都官尚书。
时尚书令何敬容用事,与之并省,未尝游造。有宦者张僧胤候侃,侃曰:“我床非阉人所坐。”
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九年,出为使持节、壮武将军、衡州刺史。
太清元年,征为侍中。会大举北伐,仍以侃为持节、冠军,监作韩山堰事,两旬堰立。
侃劝元帅贞阳侯乘水攻彭城,不纳;既而魏援大至,侃频劝乘其远来可击,旦日又劝出战,并不从,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及众军败,侃结阵徐还。
二年,复为都官尚书。侯景反,攻陷历阳,高祖问侃讨景之策。
侃曰:“景反迹久见,或容豕突,宜急据采石,令邵陵王袭取寿春。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
议者谓景未敢便逼京师,遂寝其策,令侃率千余骑顿望国门。景至新林,追侃入副宣城王都督城内诸军事。
时景既卒至,百姓竞入,公私混乱,无复次第。侃乃区分防拟,皆以宗室间之。
军人争入武库,自取器甲,所司不能禁,侃命斩数人,方得止。及贼逼城,众皆汹惧,侃伪称得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
众乃少安。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以水沃火,火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
加侍中、军师将军。有诏送金五千两,银万两,绢万匹,以赐战士,侃辞不受。
部曲千余人,并私加赏赉。 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贼又东西两面起土山,以临城,城中震骇,侃命为地道,潜引其土,山不能立。贼又作登城楼车,高十余丈,欲临射城内,侃曰:“车高緌虚,彼来必倒,可卧而观之,不劳设备。”
及车动果倒,众皆服焉。贼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围。
朱异、张绾议欲出击之,高祖以问侃,侃曰:“不可。贼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长围,欲引城中降者耳。
今击之,出人若少,不足破贼,若多,则一旦失利,自相腾践,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此乃示弱,非骋王威也。”不从,遂使千余人出战,未及交锋,望风退走,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太半。
初,侃长子躭为景所获,执来城下示侃,侃谓曰:“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一子,幸汝早能杀之。”数日复持来,侃谓躭曰:“久以汝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因引弓射之。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
景遣仪同傅士哲呼侃与语曰:“侯王远来问讯天子,。
6 求文言文翻译马上录入 少林拳以拳勇闻名天下,然而以打人为主,别人也可以乘机反击。
有所谓内家的,以静制动,来犯的人应手就跌倒,因此把少林别称为外家。内家大概起源于宋代的张三丰。
张三丰是武当山炼丹士,宋徽宗召见他,在路上受阻不能前进。夜里他梦见真武大帝传授他拳法,天明,他以一人之力杀贼百余名。
张三丰的武术,百年后流传于陕西,以王宗最为有名。温州的陈州同从王宗学到其技,并用来教练本乡人,于是其技在温州流行。
嘉靖期间,张松溪最为著名。松溪的土地有三四个,以四明人叶继美字近泉的最为第一,由此,其技又在四明流传。
四明的到近泉传授的,有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都各有传授。昆山传给李天目、徐岱岳,天目传给于波仲、吴七郎、陈茂弘。
云泉传给吴绍岐。贞石传给董扶舆、夏枝溪。
继槎传给柴元明、姚石门、和僧耳、僧尾。而思南的传人就是王征南。
思南从军征关白(即日本,应为丰臣秀吉,抗日援朝),年老后回家,以自己的内家数传授徒弟,但其中微妙精深的地方,就深自密惜,关起门来独自温习,跟他学的人都不能看到。征南在楼上把楼板挖了个洞偷看,得到一个大概。
思南的儿子不成器,思南为自己的身后事无人料理而伤心。征南知道后,便取了几件银酒器,奉献给他最为购买上好棺木的费用。
思南有感于他的诚意,才完全把不传的秘技统统传授给他。 征南为人机警,学到真传后,绝不显露锋芒,不到十分危急的时候不拿出来。
他曾于夜间出去探查情况,被守卫的士兵俘获,反绑在廊柱上,有几十个人聚集在一起一边喧闹狂饮一边看守着他。他捡起一块碎瓷片偷偷的割断绑缚的绳索,拿出怀中的银子,往空中抛掷,趁几十个人正在抢夺,征南就逃了出去。
几十人追赶他,都跌倒在地趴着起不来。跑了几里地后,迷失了道路,田间看守的人又以为他是贼,聚集众人围住他。
征南所到之处,没有人不受伤的。某年底,他一个人出行,碰到七八个营兵要拖他去背重东西,他苦苦推脱求免,均不被理睬。
征南就走到桥上,丢掉背着的东西。营兵拔出刀朝他砍,征南徒手相拒,营兵都自己跳起来扑到在地上,刀也锵然落地。
象这样跌倒的营兵有好几人。最后,他夺取营兵的到丢到井里。
等到营兵取来井绳取出刀时,征南已经走得很远了。他凡打人时都利用穴位,死穴、昏穴、哑穴,一切按铜人图法。
有一恶少侮辱他,被他打了,这人便几天不能小便,登门谢罪后,才得以回复正常。有个牧童偷学了他的打人方法击打同伴,同伴马上死去,王征南看了说,“这是晕穴,不久会醒转过来。”
过一会果真如此。征南好打抱不平,曾经为人报仇,那是激于不平而干的。
有人与他是很久的故交,送钱要他去与自己的弟弟为仇,征南毅然与他绝交道:“这是用看待禽兽来看待我了。” 征南名来咸,姓王,征南是他的字。
他家是从奉化迁来鄞(音进)县的。祖名宗周,父名宰元,母陈氏。
世代居住在城东的车桥。到征南是迁到同岙(音奥)。
年轻是他隶属海道卢若腾,海道衡量个人的武艺给与口粮,他曾领用过几个人的口粮。巡按御史巡视部属,征南七箭中的,补授临山把总。
钱忠介公起兵,他以中军统领军务,屡立战功,授为都督佥(音千)事、副总兵官。失败后,他仍同华兵部联络海岛上的人,用药写密信往来。
华兵部被害,而仇人的头还未被悬挂(杀掉报仇),他终身素食,以表明自己的志愿,知道的人都为他悲伤。他不问世事家居,羡慕他技艺的人,认为他贫穷必定容易招致,营将也都向他通殷勤,他却漠然不顾,耕田挑粪,象不知道自己擅长的技艺有易于求食的本领。
一天,他去看一个老熟人,老熟人与营将住在一起,正请了一位松江教师讲习武艺。武师傲慢的坐着弹三弦,把身穿布衣的 王征南不放在眼里。
那位老熟人向他说王征南擅长拳法。教师斜视着说:“这个你也会吗?”征南推辞说不会。
教师敞衣扬眉说:“可以试一试吗?”征南坚持推辞说自己不会。教师以为征南惧怕自己,更加强邀他,征南不得已便答应了。
教师被征南跌了一跤,要求重来,第二次更跌得流血破面。教师于是向他下拜,并用两匹细绢送给他。
征南不曾读过书,但与士大夫谈论,却含蓄有物令人欣喜,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个粗人。我弟晦木曾与他一起去见钱牧斋老先生,钱老也觉得他很奇特。
当他贫困潦倒无以为生时,却不以为苦,而为能见到钱老、同我们兄弟交往而沾沾自喜。他喜爱结交到了这样的地步。
我曾经一起同他去天童寺,有个和尚叫做山焰的很有力气,四五个人不能抓住他的手,他稍稍靠近王征南,就负痛跌倒。王征南说:“现在的人认为内家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炫耀,于是将外家功夫搀入里面,这个学问很快就要衰败了。”
因而同意述说内家的源流。倏忽又过九年,王征南因为悲痛儿子夭亡而死。
高辰四把王征南的一生写了出来要求我写墓志。我于是在此写了这篇墓志。
这哪里是他许诺时想到的呢?征南生于定思念三月五日,卒于己酉年二月九日,享年五十三。娶妻孙氏,有两个儿子:梦得,前一个月夭折,次子,祖德。
以某年某月葬与同岙之南。 墓志铭为:有这样的技艺,却不施展出来。
终究不肯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