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蔡泽,战国秦昭王丞相
河内温县:蔡义,西汉昭帝丞相
河内怀县:蔡茂,东汉光武帝司徒(相当于户部尚书,光武不设丞相,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济阳考城:自魏至南北朝任尚书或宰相的有蔡睦、蔡谟、蔡廓、蔡兴宗、蔡撙、蔡大宝、蔡大业、蔡徵
长平高平:蔡佑,西魏文帝门下侍中(宰相),祖先陈留圉县人,故与济阳蔡同源
山东胶州:蔡齐,北宋仁宗参知政事(右丞相),真宗乙卯科(1015)状元
福建晋江:蔡确,北宋神宗尚书左仆射(左丞相)(注:左丞相是首相,右丞相是次相,都是丞相或宰相)
福建仙游:蔡卞,北宋哲宗宰相,蔡京之弟
福建仙游:蔡京,北宋徽宗宰相
福建仙游:蔡攸,北宋徽宗宰相,蔡京之子
福建仙游:蔡翛,北宋徽宗礼部尚书,蔡京之子、蔡攸之弟
河南开封:蔡薿,北宋徽宗礼部尚书,徽宗丙戌年(1106)的状元
河北真定:蔡松年,金朝海陵王右丞相
福建仙游:蔡洸,南宋孝宗吏部、户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蔡襄曾孙,祖或父迁霅川(浙江吴兴)
福建建阳:蔡杭(蔡抗),南宋理宗参知政事(副相,南宋时略低于左、右丞相)
福建晋江:蔡克亷,明嘉靖户部尚书
福建漳浦:蔡思充,明万历工部尚书
江西奉新:蔡国珍,明万历吏部尚书
江西金溪:蔡国用,明崇祯礼部、吏部尚书(奉新、金溪相距约170公里,不知是否一家族)
辽宁锦州:蔡廷,清康熙吏部尚书
福建漳浦:蔡新,清乾隆大学士(宰相),曾任吏部、兵部、刑部尚书,族叔礼部侍郎蔡世远为清乾隆的老师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仕隋,历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炀帝曾派他去教宫人,他耻为之,数称疾不入内,乃遭疏远。炀帝死后,相继被宇文化及、窦建德延揽。入唐,以虞世南荐引为秦王策府参军、兼文学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十八人荣称登瀛洲之选,秦王命阎立本图像馆中,楮亮为赞焉。
太宗即位,置弘文馆于殿左,复以允恭为大学士,与姚思廉等分直迭宿,听朝之暇,引入内殿与帝共论古今,商政务至日昃夜艾不少怠,允恭亦展蕴披丹同心启沃,尝怪同朝修梁、陈史者,以正统与陈霸先而默萧詧,叹曰:恶有昭明世系不得接萧梁氏统如中山靖王之后之继汉乎,姚作书以缵父绪,我当作后梁春秋以述父事,于是杀青论次事成先上,帝嘉之,晋兼太子洗马,未几命为默陟大使与萧瑀等分行天下,允恭以年老恳乞悬车赐归,卒于家,时贞观某年正月念七日也,葬龙溪新恩里屿头山,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镌于墓前左大石上,其地因名曰登瀛,今墓尚存,子孙环庐而处者。
著有《后粱春秋》十卷及文集二十卷,传于世,今存诗一首。
《樱桃红》是赵家班领衔主演的苦情大戏。
主要人物▪ 赵老乐 (宋小宝 饰)▪ 赵虎子 (杨冰 饰)▪ 荷花 (沈春阳 饰)▪ 燕子 (彭雨柔 饰)▪ 老走 (赵本山 饰)其他人物▪ 翠花(关婷娜 饰)▪ 老焉 (张小飞 饰)▪ 钱大宝 (王小虎 饰)▪ 巧嘴 (刘丽 饰)▪ 荷叶 (张可 饰)▪ 奶奶 (赵海燕 饰)▪ 蔡书记 (蔡维利 饰)▪ 二赖 (杨议 饰)▪ 杨少华▪ 建军 (王小宝 饰)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蔡叔度24世裔,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仕隋,历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允恭以年老恳乞悬车赐归,卒于家,时贞观某年正月念七日也,葬龙溪新恩里屿头山,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镌于墓前左大石上,其地因名曰登瀛,今墓尚存,子孙环庐而处者。 蔡允恭 蔡允恭的诗文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唐代·蔡允恭《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蔡氏之本出自黄帝后裔。蔡姓起源“蔡”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登位,分封诸侯国,封其弟姬叔度于蔡地,建都于河南上蔡,以蔡地为国名,并以封地及国名为姓,故为蔡氏之始祖。
尔后,蔡叔度因跟随武庚反叛周朝,被周公放逐,改封其子蔡仲(名胡)为国君。蔡国传25侯,共22代,历期583年。此间,蔡国多次受到楚国的逼迫,蔡氏部分裔孙遂迁至陈留考城(今河南开封)和济阳(今山东荷泽)繁衍。春秋末年,成侯十五年(公元前477年),蔡国为楚所灭。蔡氏后裔才从封地向外移徙流衍,几乎遍及中原地区,及至大江南北和滨海等地。
汉魏期间,蔡氏裔孙便不断趋于散居迁徙。西晋末年战乱,加上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中原地区萧条,白骨涂地”,北方蔡氏世家大族纷纷率其乡人,宾客等随晋室南渡长江,形成一次规模浩大的移民运动。此间,居在济阳考城的蔡谟家族也随晋室南渡于江苏太湖流域;陈留围城的蔡氏族人亦随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卜居丹阳(今江苏镇江一带)。据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中说:“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这百谱中,蔡氏则一谱。”可见当时蔡氏族人南渡人数之多。
南北朝时,迁居江陵的蔡大宝、大业兄弟及其大业之子允恭,已成当地的一个望族。允恭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谠论忤旨,被谪迁闽漳,其子蔡铠同时随之入闽。后来繁衍在龙海及粤东地区。 蔡谟自迁丹阳肇居后,其后裔于唐初移居浙江钱塘。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浙东有裘甫贼作乱,蔡谟后裔蔡用元、蔡用明兄弟为避乱,举家南迁,由钱塘移居福建泉(州)之同安。由于王潮军队入闽战乱,用元兄弟又徙居仙邑赤湖蕉溪(今枫亭东宅村),用元遂成莆阳一世祖,用明又徙居晋江青阳。
再有一支弋阳蔡氏入闽,唐乾符五年(818年),原居河南弋阳郡光州固始(史称下蔡)的蔡炉举进士,乾宁四年(893年)调任建阳县令,德政爱民,后与其妹夫刘翔和西河节度使翁郜率固始五十三姓入闽。蔡炉定居建阳麻沙。
蔡用元第四代裔孙蔡王秀生蔡襄于赤湖蕉溪之畔卧牛山麓。襄于天圣八年(1030年)登进士。康定二年(1041年)在莆田城南蔡宅村另辟居所。而用元的后裔及其襄后代乃居原籍,蔡京、蔡卞兄弟均为宰相,名噪枫江。如今,蔡氏派下移居枫亭的秀峰、和平、辉煌等村庄。
嘉定年间(1220—1224年)蔡襄后裔蔡成次子蔡度从蔡宅移居莆田灵川东沙,后开科海头,坪洋、东蔡、西厝、后门亭等地。至明中叶,东沙蔡已成为莆田的一个望族,现今湄洲弯北岸的东海镇的十几个蔡氏村庄连成一片,人口四万多人,蔚为望族。
蔡氏宗支源远流长,其蕃衍移徙,几殆遍布神州及东南亚等国家。凡是在各地开族的蔡氏子孙,都是同根共本———蔡氏始祖叔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