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彦穆 杨纂 段永 令狐整 唐永 柳敏 王士良
崔彦穆,字彦穆,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也。曾祖顗,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仕宋,为给事黄门侍郎、汝南义阳二郡守。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后终于郢州刺史。父幼,位终永昌郡守。隋开皇初,以献皇后外曾祖,追赠上开府仪同三司、新州刺史。
彦穆幼明悟。神彩卓然。魏吏部尚书陇西李神儁,有知人之鉴,见而叹曰:"王佐才也。"永安末,除司徒府参军事,再迁大司马从事中郎。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禽东魏郡守苏淑。仍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遗。即拜荥阳郡守,寻赐爵千乘县侯。十四年,授散骑常侍、司农卿。时军国草创,众务殷繁,周文乃引彦穆入幕府,兼掌文翰。及于谨伐江陵,彦穆以本官从平之。周明帝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俄拜安州刺史,总管十二州诸军事。入为御正大夫。陈氏请敦邻好。诏彦穆使焉。彦穆风韵闲旷,器度方雅,善玄言,解谈谑,甚为江表所称。转户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天和三年,聘齐还,除金州刺史,总管七州诸军事,进位大将军。寻徵拜小司徒。
及宣帝崩,隋文帝辅政,三方起兵,以彦穆为行军总管,与襄州总管王谊讨司马消难。军次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有异志,遂收而戮之。及事平,隋文帝徵王谊入朝,即以彦穆为襄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加授上大将军,进爵东郡公。顷之,永业家自理得雪,彦穆坐除名。寻复官爵。开皇元年卒。子君绰嗣。
君绰性夷简,博览经史,有父风。大象末,丞相府宾曹参军。
君绰弟君肃,解巾道王侍读,大象末,颍川郡守。
杨纂,广宁人也,父安仁,魏朔州镇将。纂少慷慨有志略,勇力兼人。年二十,从齐神武起兵于信都,以军功。稍迁武州刺史。自以赏薄,志怀怨愤,每叹曰:"大丈夫富贵何必故乡!若以妻子经怀,岂不沮人雄志!"大统初,乃间行入关。周文执纂手曰:"人所贵者忠义也,所惧者危亡也,其能不惮危亡,蹈兹忠义者,今方见之于卿耳。"即授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侯。从周文解洛阳围,经河桥、芒山之战,纂每先登,军中咸推其敢勇,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为公,赐姓莫胡卢氏。俄授岐州刺史。周孝闵帝践阼,进爵宋熙郡公。保定元年,位大将军,改封陇东郡公,除陇州刺史。从隋公杨忠东伐,至并州而还。天和六年,进授柱国大将军,转华州刺史。纂性质朴,又不识文字,前后莅职,但推诚信而已。吏人以其忠恕,颇亦怀之。寻卒于州。
子睿,位至上柱国、渔阳郡公。
段永,字永宾,其先辽西石城人,晋幽州刺史疋磾之后也,曾祖愄,仕魏黄龙镇将,因徙高陆之河阳焉。永幼有志操,闾里称之。魏正光末,北镇扰乱,遂携老幼,避地中山。后赴洛阳,拜平东将军,封沃阳县伯。青州人崔社客举兵反,永讨平之。进爵为侯,除左光禄大夫。时有贼魁元伯生,西自崤、潼,东至巩、洛,屠陷城壁,所在为患。孝武遣京畿大都督疋娄昭讨之,昭请以五千人行。永进曰:"此贼既无城栅,唯以寇抄为资,取之在速,不在众也。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足矣。"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倍道兼进,遂破平之。及帝西迁,永时不及从。大统初,乃结宗人,潜谋归款。密与都督赵业等袭斩西中郎将慕容显和,传首京师。以功别封昌平县子,徐州刺史。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并有战功,进爵为公。河桥之役,永力战先登,授南汾州刺史。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尔绵氏。废帝元年,授恒州刺史。于时朝贵多其部人,谒永之日,冠盖盈路,当时荣之。周孝闵帝践阼,进爵广城郡公。历文、瓜二州刺史,户部中大夫。保定四年,拜大将军。永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士,朝野以此重焉。天和四年,授小司寇。寻为右二军总管,率兵北道讲武。遇疾,卒于贺葛城。丧远,武帝亲临,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等五州刺史,谥曰基。
子岌嗣。位至仪同三司、兵部下大夫。
令狐整,字延保,敦煌人也,本名延。世为西士冠冕。曾祖嗣,祖绍安,官至郡守,咸为良二千石。父虬,早以名德著闻,仕历瓜州司马、敦煌郡守、郢州刺史,封长城县子。魏大统末,卒于家。周文帝伤悼之,遣使者监护丧事,又敕乡人为营坟垄。赠龙骧将军、瓜州刺史。整幼聪敏,沈深有识量,学艺骑射并为河右所推。刺史魏东阳王元荣辟整为主簿,加荡寇将军。整进趋详雅,对扬辩畅,谒见之际,州府倾目。荣器整德望,尝谓僚属曰:"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成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絷维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顷之,孝武西迁,河右扰乱。荣仗整防扞,州境获宁。及邓彦窃据瓜州,拒不受代,整与开府张穆等密应使者申徽,执彦送京师。周文嘉其忠节,表为都督。寻而城人张保又杀刺史成庆,与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构逆,规据河西。晋昌人吕兴复害郡守郭肆,以郡应保。初,保等将图为乱,虑整守义不从,既杀成庆,因欲及整。然人之望,复恐其下叛之,遂不敢害。虽外加礼敬,内甚忌整。整亦伪若亲附,而密欲图之。阴令所亲说保曰"郡与仲和结为唇齿,令东军渐逼凉州,彼势孤危,恐不能敌。若或摧衄,则祸及此土。宜分遣锐师,星言救援。二州合势,则东军可图。然后保境息人,计之上者。"保然之,而未知所任。整又令说保曰:"历观成败,在于任使,所择不善,旋致倾危。令狐延保兼资文武,才堪统御,若使为将,蔑不济矣。"保纳其计,且以整父兄等并在城中,弗之疑也,遂令整行。整至玉门郡,召集豪杰,说保罪逆,驰还袭之。先定晋昌,斩吕兴,进军击保。州人素服整威名,并弃保来附。保遂奔吐谷浑。众议推整为刺史。整曰:"本以张保肆逆,杀害无辜,阖州之人,俱陷不义。今者同心,务在除凶,若共相推荐,复恐效尤致祸。"于是乃波斯使主张道义行州事。具以状闻。诏以申徽为刺史。徵整赴阙,授寿昌郡守,封襄武县男。周文谓整曰:"卿早建殊勋,今官位未足酬赏,方当与卿共平天下,同取富贵。"遂立为瓜州义首。整以国难未宁,常愿举宗效力,遂率乡亲二千余人入朝,随军征讨。整善于抚驭,躬同丰约,是以士众并忘羁旅,尽其力用。周文尝从容谓整曰:"卿远祖立忠而来,可谓积善余庆,世济其美者也。"整远祖汉建威将军迈,不为王莽屈,其子称避地河右,故周文称之云。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周文又谓整曰:"卿勋同娄、项,义等骨肉,立身敦雅,可以范人。"遂赐姓宇文氏,并赐名整焉。宗人二百余户,并列属籍。
周孝闵帝践阼,拜司宪中大夫,处法平允,为当时所称。进爵彭城县公。初,梁兴州刺史席固以州来附,周文以固为丰州刺史。固莅职既久,犹忌梁法,凡所施为,多亏政典。朝议密欲代之,而难其选。令整权镇丰州,委以代固之略。整广布威恩,倾身抚接,数月之间,化洽州府。于是除整丰州刺史,以固为湖州。丰州旧不居民中,赋役参集,劳逸不均。整请移居武当,诏可其奏。奖励抚导,迁者如归,旬月之间,城府周备。固之迁也,其部曲多愿留为整左右,整谕以朝制,弗之许焉,莫不流涕而去。及整秩满代至,人吏恋之,老幼送整,远近毕集,数日停留,方得出界。其得人心如此。拜御正中大夫,出为中华郡守,转同州司会,迁始州刺史。整雅识情伪,尤明政术,恭谨廉慎,常惧盈满,故历居内外,所在见称。进位大将军。晋公护之初执政也,欲委整以腹心。整辞不敢当,颇忤其意,护以此疏之。及护诛,附会者咸伏法,而整独保全。时人称其先觉。卒。赠本官,加四州诸军事、鄜州刺史,谥曰襄。子熙嗣。
熙字长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吾今见存,汝又只立,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饘粥。服阕,除少驾部。复丁父忧,非杖不起。人有闻其哭声,莫不为之下泣。河阴之役,诏令墨衰从事,授职方下大夫,袭彭城县公。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誉。隋文帝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加上仪同,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吏人恐其迁,悲泣于道。及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在州获白乌、白獐、嘉麦,甘露降于庭前柳树。八年,徙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吏人追思,相与立碑颂德。及行台废,累迁鸿胪卿。后以本官兼吏部尚书,往判五曹尚书事,民为明干。上甚任之,用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人有向术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上闻而嘉之,顾侍臣曰:"邺都,天下难临处,敕相州刺史豆处通,令习熙法。"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疋,颁告天下。
以岭南夷数起乱,徵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已下官,得承制补授,给帐内五百人。赐帛五百疋,发传送其家累,改封武康郡公。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人夷感化焉。
时有宁猛力者,与陈后主同日生,自言貌有贵相,在陈世已据南海。平陈后,文帝因而抚之,即拜安州刺史。然骄倨恃险,未常参谒。熙手书谕之,申以交友之分。其母有疾,熙复遗以药。猛力感之,诣府请谒,不敢为非。熙以州县多有同名,于是奏改安州为钦州,黄州为峰州,利州为智州,德州为欢州,东宁州为融州。上皆从之。在职数年,上表以年老疾患,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
熙奉诏令交州梁帅李佛子入朝,佛子欲为乱,请至仲冬上道。熙意在羁縻,遂从之。有人诣阙,讼熙受佛子赂而舍之。上闻。佛子反问至,上大怒,以为信然,遣使锁熙诣阙。熙性素刚,郁郁不得志,行至永州,忧愤病卒。上怒不解,没其家财。及行军总管刘方禽佛子送京师,言熙实无赃。上悟,乃召其四子听仕。少子德棻最知名。
整弟休,幼聪敏,有文武材用。与整同起兵逐张保,授帅都督。后为中外府乐曹参军。时诸功臣多为本州刺史。晋公护谓整曰:"以公勋望,应得本州,但朝廷藉公委任,无容远出。然公一门之内,须有衣锦之荣。"乃以休为敦煌郡守。在郡十余年,甚有政绩。卒于合州刺史。
唐永,北海平寿人也。本居晋昌之愤安县,晋乱,徙于丹杨。祖揣,始远魏,官至北海太守,因家焉。父伦,青州刺史。永身长八尺,少耿介,有将帅才,读《班超传》,慨然有万里之志。正光中,为北地太守,当郡别将。俄而贼将宿勤明达、车金雀等寇郡境,永击破之,境内稍安。永善驭下,士人竞为之用。熙阵常著帛裙襦,把角如意以指麾处分,辞色自若。在北地四年,与贼数十战,未常败北。时人语曰:"莫陆梁,恐尔逢唐将。"永所营处,至今犹称唐公垒也。行台萧宝夤表永为南幽州刺史,夷人送故者,莫不垂泪,当路遮留,随数日,始得出境。大统元年,拜东雍州刺史,寻加卫将军,封平寿伯。卒,赠司空公。永性清廉,家无蓄积,妻子不免饥寒,世以此称之。
子陵,少习武艺,颇闲吏职,位大都督、应州刺史、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陵子悟,美风仪,博涉经史,文咏可观。周大象中,颇被宣帝任遇,位至内史下大夫、汉阳公。隋文帝得政,废于家而卒。陵弟瑾。
瑾字附璘。性温恭,有器量,博涉经史,雅好属文。身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伟。年十七,周文闻其名,乃贻永书曰:"闻公有二子,曰陵、曰瑾,陵从横多武略,瑾雍容富文雅,可并遣入朝,孤欲委以文武之任。"因召拜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军事。军书羽檄,瑾多掌之。从破沙苑,战河桥,并有功,封姑藏县子。累迁尚书右丞、吏部郎中。于时魏室播迁,庶务草创,朝章国典,瑾并参之。迁户部尚书,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
时燕公于谨,勋高望重,朝野所属。白周文,言瑾学行兼修,愿与之同姓,结为兄弟,庶子孙承其余论,有益义方。周文叹异者久之,更赐瑾姓万纽于氏。谨乃深相结纳,敦长幼之序;瑾亦庭罗子孙,行弟侄之敬。其为朝望所宗如此。进爵临淄县伯。转吏部尚书,铨综衡流,雅有人伦之鉴。以父忧去职,寻起令视事。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自谓得人,号为六俊,然瑾尤见器重。于谨南伐江陵,以瑾为元帅府长史,军中谋略,多出瑾焉。江陵既平,衣冠仕伍,并没为仆隶。瑾察其才行有片善者,辄议免之,赖瑾获济者甚众。时论多焉。及军还,诸将多因虏掠,大获财物。瑾一无所取,唯得书两车,载之以归。或白周文曰:"唐瑾大有辎重,悉是梁朝珍玩。"周文初不信之,然欲明其虚实,密遣使检阅之,唯见坟籍而已。乃叹曰:"孤知此人来二十许年,明其不以利干义。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杼之疑。孤所以益明之耳。凡受人委任当如此也。"论平江陵功,进爵为公。
六官建,授礼部中大夫。出为蔡州刺史,历拓州、硖州,所在皆有德化,人吏称之。转荆州总管府长史。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内史中大夫。曾未十旬,遂迁四职,搢绅咸以为荣。久之,除司宗中大夫,兼内史。寻卒于位。赠小宗伯,谥曰方。
瑾性方重,有风格,退朝休假,恒著衣冠以对妻子,遇迅雷风烈,虽闲夜晏寝,必起,冠带端笏危坐。又好施与,家无余财,所得禄赐,常散之宗族,其尤贫乏者,又割膏腴田宅以振之。所留遗子孙者,并墝埆之地。朝野以此称之。撰《新仪》十篇,所著赋、颂、碑、诔二十余万言。孙大智嗣。
瑾次子令则,性好篇章,兼解音律,文多轻艳,为时人所传。天和初,以齐驭下大夫使于陈。大象中,官至乐部下大夫。仕隋,位太子左庶子。皇太子勇废,被诛。
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晋太常纯之七世孙也。父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好学,涉猎经史,阴阳卜筮之术,靡不习焉。年未弱冠,起家员外散骑侍郎。累迁河东郡丞。朝议以敏之本邑,故有此授。敏虽统御乡里,而处物平允,甚得时誉。及周文克复河东,见而器异之,乃谓之曰:"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即拜丞相府参军事。俄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接之,爰及吉凶礼仪,亦令监综。又与苏绰等修撰新制,为朝廷政典。迁礼部郎中,封武城县子,加帅都督,领本乡兵。俄进大都督。遭母忧,居丧,旬日之间,鬓发半白。寻起为吏部郎中,毁瘠过礼,杖而后起。周文见而叹异之,特加禀赐。及尉迟迥伐蜀,以敏为行军司马,军中筹略,并以委之。益州平,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迁尚书,赐姓宇文氏。六官建,拜礼部中大夫。
周孝闵帝践阼,进爵为公。又除河东郡守,寻复徵拜礼部。出为郢州刺史,甚得物情。及将还朝,夷夏士人,感其惠政,并赍酒肴及物产候之于路。敏乃从他道而还。复拜礼部,后改礼部为司宗,仍以敏为之。敏操履方正,性又恭勤,每日将朝,必夙兴待旦。又久处台阁,明练故事,近仪或乖先典者,皆案据旧章,刊正取中。迁小宗伯,监修国史。转小司马,又监修律令。进位大将军,出为鄜州刺史,以疾不之部。武帝平齐,进爵武德郡公。敏自建德以后,寝疾积年,武帝及宣帝并亲幸其第问疾焉。开皇元年,进位上大将军、太子太保。其年卒。赠五州诸军事、晋州刺史。临终戒其子等,丧事所须,务从简约。其子等并涕泣奉行。少子昂。
昂字千里。幼聪颖有器识,干局过人。周武帝时,为内史中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赐爵文城郡公,当途用事,百僚皆出其下。昂竭诚献替,知无不为,谦虚自处,未尝骄物,时论以此重之。武帝崩,受遗辅政,稍被宣帝疏,然不离本职。隋文帝为丞相,深自结纳。文帝以为大宗伯。拜日,遂得偏风,不能视事。文帝受禅,疾愈,加上开府,拜潞州刺史。昂见天下无事,上表请劝学行礼。上览而善之,优诏答昂,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昂在州,甚有惠政,卒官。
子调,历秘书郎、侍御史。左仆射杨素尝于朝堂见调,因独言曰:"柳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调敛版正色曰:"调信无取,公不当以为侍御;信有可取,不应发此言。公当具瞻之地,枢机何可轻发!"素甚奇之。炀帝嗣位,累迁尚书左司郎中。时王纲不振,朝士多赃货,唯调清素守常,为时所美,然干用非其所长。
王士良,字君明,其先太原晋阳人也。后因晋乱,避地凉州。魏太武平沮渠氏,曾祖景仁归魏,为敦煌镇将。祖公礼,平城镇司马,因家于代。父延,兰陵郡守。士良少修谨,不妄交游。孝庄末,尔朱仲远启为府参军事。历大行台郎中、谏议大夫,封石门县男。后与纥豆陵步藩交战,军败,为藩所禽,遂居河右。伪行台纥豆陵伊利钦其才,擢授右丞,妻以孙女。士良既为姻好,便得尽言,遂晓以祸福,伊利等即归附。朝廷嘉之。太昌初,进爵晋阳县子,寻进爵琅邪县侯,授太中大夫、右将军。出为殷州车骑府司马。东魏徙邺之后,置京畿府,专典兵马。时齐文襄为大都督,以士良为司马,领外兵参军。寻迁长史,加安西将军,徙封符垒县侯。武定初,除行台右中兵郎中,又转大将军府属、从事中郎,仍摄外兵事。王思政镇颍川,齐文襄率众攻之。授士良大行台左丞,加镇西将军,进爵为公,令辅其弟演于并州居守。
齐文宣即位,入为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仍总知并州兵马事,加征西将军,别封新丰县子。俄除骠骑将军、尚书吏部郎中。文宣自晋阳赴邺宫,复以士良为尚书左丞,统留后事。仍迁御史中丞。转七兵尚书。未几,入为侍中,转殿中尚书。顷之,复为侍中、吏部尚书。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乃许之。因此卧疾历年,文宣每自临视。疾愈,除沧州刺史。乾明初,徵还邺,授仪同三司。孝昭即位,遣三道使搜扬人物。士良与尚书令赵郡王高睿、太常卿崔昂分行郡国,但有一介之善者,无不以闻。齐武成初,除太子少傅、少师,复除侍中,转太常卿,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出为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
保定四年,晋公护东伐,权景宣以山南兵围豫州,士良举城降。授大将军、小司徒,赐爵广昌郡公。寻除荆州总管,行荆州刺史,复入为小司徒。俄除鄜州史,转荆州刺史。士良去乡既久,忽临本州,耆老故人,犹有存者,远近咸以为荣。加授上大将军,以老病乞骸骨,优诏许之。开皇元年卒,时年八十二。
子德衡,大象末,仪同大将军。
论曰:昔阳货外叛,庶其窃邑,而《春秋》讥之;韩信背项,陈平归汉,而史迁美之。盖以运属既安,君道已著,则徇利忘德者罪也;时逢扰攘,臣礼未备,则转祸为福者可也。崔彦穆、杨纂、段永等昔在山东,沈渝下位,并以羁旅之士,邅回于燕雀之伍,终佩龟组,可谓见机者乎令狐整干用确然,雅望重于河右,处州里则勋著方隅,升朝廷则绩宣出内,而畏避权宠,克保终吉,不然,何以自致显名而取高位也熙历职流誉,风政克举,虽古之循吏,亦何以加兹,而毫厘为爽,丘山成过,唯命也夫!唐永良能之名,所在著美,清白之誉,显于累职,所谓干能之士也。瑾、敏并挺杞梓之林,蕴瑚琏之器,博观载籍,多识旧章,固乃国之名臣,时之领袖,周无君子,斯焉取斯。王士良之仕于齐,职居卿牧,而失忠与义,临难苟免,其背叛之徒欤!
《北史》 唐·李延寿
1、瑾皓 瑾楠 瑾良 瑾岩 瑾昆
2、瑾厚 瑾彦 瑾波 瑾高 瑾孟
3、瑾城 瑾胤 瑾恺 瑾洛 瑾凡
4、利瑾 贺瑾 裕瑾 晖瑾 仕瑾
5、忻瑾 琪瑾 震瑾 月瑾 延瑾
6、蔚瑾 屹瑾 易瑾 崇瑾 凌瑾
7、雄瑾 亦瑾 昱瑾 钦瑾 和瑾
1、瑾原指美丽的玉石,用在名字里有美德贤才、德高望重、品性高尚、纯洁无瑕、纯真美好等意思。
2、取名的时候,名字里可单取一个瑾字,也可以和其它寓意美好的字搭配,组成瑾瑜、亦瑾、若瑾、琦瑾、瑾妍、瑾宁、瑾怀、瑾清、瑾秀、风瑾、冬瑾、云瑾、蓓瑾、梦瑾、姗瑾、洁瑾等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瑾字五行属火,不适合五行和火相冲的人使用。
3、男孩瑾字可以配哲、清、煜、瑜、亦、胜、怀、望、棋、驰、弘、辉、羿等字,这些字都有着很好的寓意,且和瑾字相配,很适合用作男孩的名字。另外取名前需要考虑一下五行属性的匹配度。五行犯火的人不要取瑾字。
1 《“阴兴,字君陵”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
(19分)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途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衮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乎。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心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
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
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
封兴子庆为鲷阳侯,庆弟博为氵隐 强侯。 ”庆卒,子琴嗣。
琴卒,子万全嗣。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C。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以为华而少实 卒不为宗亲求位我腾跃而上 为击破沛公军CD。 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但以刘日薄西山 其闻道也固先乎君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 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 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D。
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分)(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3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1。
A2。 B3。
C4。 (1)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2)光武帝称许阴兴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3)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
2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注释(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译文: 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平定许多地方。
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雨,脚踩泥途,率先期门。凡光武新临之处,他必先进入清宫,很受信赖。
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同样称其所长而推荐其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华而不实,只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
建武九年,改任待中,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把印绶都摆出来了,阴兴坚决不接受,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为之倾慕向往,实在是过于满溢了。
我蒙皇上及贵人的深恩,富贵已经到头了,不能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您不要加封。”光武帝称许他的推让,遂了他的心愿。
阴贵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您没有读过书吗?‘亢龙有悔’,越是在高位越易遭灾难,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进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妇就盼着得公主,我心下实在不安。富贵总有个头,人应当知足,夸奢更为舆论所反对。”
阴贵人对这番话深有感触,自觉地克制自己,始终不替家族亲友求官求爵。十九年,任卫尉,并辅导皇太子。
二十年夏季,光武风眩病很重,后就以阴兴为待中,他在云台的广室里接受光武临终嘱托。很巧的是光武病好了,召见阴光,想让他代替吴汉任大司马。
阴兴叩头流涕,坚决辞让说:“我不敢爱惜生命,只是实在害怕损伤了圣德,不敢随便冒领高位。”至诚发自肺腑,感动皇帝左右,皇帝就听从了他。
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九岁。阴兴和堂兄阴嵩平时不友好,不过敬重阴嵩的严肃有威。
他病重了,皇帝亲自看望,问他政治得失及群臣胜任与否,他叩头回答说:“臣下愚笨,不足以知道这一切。不过我看议郎席广、谒者阴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学识修养,超过了公卿。”
阴兴死后,光武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领羽军十多年,以谨慎勤敏受器重。
明帝即位,任他为长乐卫尉,后改任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书说:“已故待中、卫尉、关内侯阴兴,管领禁军,随先帝平定天下,应以军功光荣地受到封爵奖赏,同时各位舅父也应按成例蒙受恩泽,都被阴兴推让了,安居于里巷之中。
他曾辅导于我,体现了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备曾、闵等人的品行,不幸早年去世,朕十分伤悼。贤人子孙,应给予优异的待遇。
封给阴兴之子阴庆为鲖阳侯,阴庆之弟阴博为?强侯。”阴庆死,子阴琴继承爵位。
阴琴死,子阴万全继承爵位。万全死,子阴桂继承爵位。
3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注释(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译文:
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平定许多地方。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雨,脚踩泥途,率先期门。凡光武新临之处,他必先进入清宫,很受信赖。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同样称其所长而推荐其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华而不实,只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
建武九年,改任待中,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把印绶都摆出来了,阴兴坚决不接受,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为之倾慕向往,实在是过于满溢了。我蒙皇上及贵人的深恩,富贵已经到头了,不能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您不要加封。”光武帝称许他的推让,遂了他的心愿。阴贵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您没有读过书吗?‘亢龙有悔’,越是在高位越易遭灾难,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进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妇就盼着得公主,我心下实在不安。富贵总有个头,人应当知足,夸奢更为舆论所反对。”阴贵人对这番话深有感触,自觉地克制自己,始终不替家族亲友求官求爵。十九年,任卫尉,并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季,光武风眩病很重,后就以阴兴为待中,他在云台的广室里接受光武临终嘱托。很巧的是光武病好了,召见阴光,想让他代替吴汉任大司马。阴兴叩头流涕,坚决辞让说:“我不敢爱惜生命,只是实在害怕损伤了圣德,不敢随便冒领高位。”至诚发自肺腑,感动皇帝左右,皇帝就听从了他。
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九岁。阴兴和堂兄阴嵩平时不友好,不过敬重阴嵩的严肃有威。他病重了,皇帝亲自看望,问他政治得失及群臣胜任与否,他叩头回答说:“臣下愚笨,不足以知道这一切。不过我看议郎席广、谒者阴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学识修养,超过了公卿。”阴兴死后,光武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领羽军十多年,以谨慎勤敏受器重。明帝即位,任他为长乐卫尉,后改任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书说:“已故待中、卫尉、关内侯阴兴,管领禁军,随先帝平定天下,应以军功光荣地受到封爵奖赏,同时各位舅父也应按成例蒙受恩泽,都被阴兴推让了,安居于里巷之中。他曾辅导于我,体现了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备曾、闵等人的品行,不幸早年去世,朕十分伤悼。贤人子孙,应给予优异的待遇。封给阴兴之子阴庆为鲖阳侯,阴庆之弟阴博为?强侯。”阴庆死,子阴琴继承爵位。阴琴死,子阴万全继承爵位。万全死,子阴桂继承爵位。
4 阴兴的介绍阴兴(9年—47年),字君陵。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弟弟。历任黄门侍郎、期门仆射等职,随从光武帝刘秀征伐四方,深受刘秀的信赖。建武九年(33年),任侍中,被赐爵关内侯,阴兴坚决推辞。后任卫尉,与执金吾阴识共同辅导太子刘庄。建武二十年(44年),刘秀患重病,任命阴兴为侍中,并让他接受遗诏顾命。不久,刘秀病愈后又有意让阴兴出任大司马,被他流泪推辞。建武二十三年(47年),阴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后来被追谥为翼侯。
5 含“兴作”一词的古文《礼记 礼运第九》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 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 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 立于无过之地也。
《大戴礼记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单居离曰:“弟子不察,此以敢问也。”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
“且来!吾语汝。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而善否治乱所由兴作也。
阴阳之气,各从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毛虫毛而后生,羽虫羽而后生,毛羽之虫,阳气之所生也;介虫介而后生,鳞虫鳞而后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唯人为 匈而后生也,阴阳之精也。
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 虫之精者曰圣人;龙非风不举,龟非火不兆,此皆阴阳之际也。兹四者,所以圣人役之也;是故,圣人为天地主,为山川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
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索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其间不容发。
圣人立五礼以为民望,制五衰以别亲疏;和五声以导民气,合五味之调以察民情;正五色之位,成五谷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贵贱。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馈食;无禄者稷馈,稷馈者无尸,无尸者厌也;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牷,割列禳瘗,是有五牲。
此之谓品物之本、礼乐之祖、善恶治乱之所由兴作也。’”
6 翻译关于武元杨皇后的文言文《晋书列传第一》
武元杨皇后,讳艳,字琼芝,弘农华阴人也。父文宗,见《外戚传》。母天水赵氏,早卒。后依舅家,舅妻仁爱,亲乳养后,遣他人乳其子。及长,又随后母段氏,依其家。后少聪慧,善书,姿质美丽,闲于女工。有善相者尝相后,当极贵,文帝闻而为世子聘焉。甚被宠遇,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平阳、新丰、阳平公主。武帝即位,立为皇后。有司奏依汉故事,皇后、太子各食汤沐邑四十县,而帝以非古典,不许。后追怀舅氏之恩,显官赵俊,纳俊兄虞女粲于后宫为夫人。
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初,贾充妻郭氏使赂后,求以女为太子妃。及议太子婚,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泰始中,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先下书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后拣择。后性妒,惟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时卞籓女有美色,帝掩扇谓后曰:“卞氏女佳。”后曰:“籓三世后族,其女不可枉以卑位。”帝乃止。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及世族子女并充三夫人九嫔之列。司、冀、兖、豫四州二千石将吏家,补良人以下。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
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泰始十年,崩于明光殿,绝子帝膝,时年三十七。诏曰:“皇后逮事先后,常冀能终始永奉宗庙,一旦殂陨,痛悼伤怀。每自以夙丧二亲,于家门之情特隆。又有心欲改葬父祖,以顷者务崇俭约,初不有言,近垂困,说此意,情亦愍之。其使领前军将军骏等自克改葬之宜,至时,主者供给葬事。赐谥母赵氏为县君,以继母段氏为乡君。传不云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且使亡者有知,尚或嘉之。”于是有司卜吉,窀穸有期,乃命史臣作哀策叙怀。其词曰:
天地配序,成化两仪。王假有家,道在伉俪。姜嫄佐喾,二妃兴妫。仰希古昔,冀亦同规。今胡不然,景命夙亏。呜呼哀哉!
我应图LB,统临万方。正位于内,实在嫔嫱。天作之合,骏发之祥。河岳降灵,启祚华阳。奕世丰衍,朱绋斯煌。缵女惟行,受命溥将。来翼家邦,宪度是常。缉熙阴教,德声显扬。昔我先妣,晖曜休光。后承前训,奉述遗芳。宜嗣徽音,继序无荒。如何不吊,背世陨丧。望齐无主,长去烝尝。追怀永悼,率土摧伤。呜呼哀哉!
陵兆既窆,将迁幽都,宵陈夙驾,元妃其徂。宫闱遏密,阶庭空虚。设祖布绋,告驾启涂。服翚褕狄,寄象容车。金路晻蔼,裳帐不舒。千乘动轸,六骥踌躇。铭旌树表,翣柳云敷。祁祁同轨,岌岌烝徒。孰不云怀,哀感万夫。宁神虞卜,安体玄庐。土房陶簋,齐制遂初。依行纪谥,声被八区。虽背明光,亦归皇姑。没而不朽,世德作谟。呜呼哀哉!
乃葬于峻阳陵。
7 《明史》关于王守仁的文言文明新建文成侯王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也,其先出王羲之之后,世为大户。先祖纲,随刘伯温仕明太祖,官至四品,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仕至南京吏部尚书。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岑夫人梦神人送儿自云中至,因名为云。五岁,不能言,有异僧过之曰:「可惜道破。」始改今名。
年十岁,通四书,能属文,又好兵书,时人异之。年十五,纵观塞外,遂立志为将,曰:「但有兵将数万,吾当讨平鞑靼!」父闻焉,以其狂妄深责之。守仁沮,越数日,言父曰:「责甚是,吾改之,吾当为圣贤!」父以其年少,但一笑而已。后妻之以江西大户,成礼日,唯不见守仁,亟寻竟夕,方得其於城外道观,盖因守仁前日过此,兴大发,於此打坐,忘昼暮,众人寻至,方忆婚事未了。
弘治十二年登会试二甲,授工部主事,与。明新建文成侯王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也,其先出王羲之之后,世为大户。先祖纲,随刘伯温仕明太祖,官至四品,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仕至南京吏部尚书。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岑夫人梦神人送儿自云中至,因名为云。五岁,不能言,有异僧过之曰:「可惜道破。」始改今名。
年十岁,通四书,能属文,又好兵书,时人异之。年十五,纵观塞外,遂立志为将,曰:「但有兵将数万,吾当讨平鞑靼!」父闻焉,以其狂妄深责之。守仁沮,越数日,言父曰:「责甚是,吾改之,吾当为圣贤!」父以其年少,但一笑而已。后妻之以江西大户,成礼日,唯不见守仁,亟寻竟夕,方得其於城外道观,盖因守仁前日过此,兴大发,於此打坐,忘昼暮,众人寻至,方忆婚事未了。
弘治十二年登会试二甲,授工部主事,与李梦阳友,终日论文。初,守仁得朱子之道,深信之。曾对竹而格终日,以求究其理,不果,反染伤寒。朱子之说者,存天理去人欲也。理欲分之,而守仁於时亦以为然。十四年,授刑部主事,问禅於杭州,守仁论及禅师家母事,禅师思之而泣,翼日归家,此守仁始疑朱子之学也。
正德元年,刘瑾擅朝,守仁上书斥瑾为权奸,瑾怒,下守仁诏狱,廷杖四十,谪费州龙场驿丞。瑾遣人迹而加害,守仁托投水脱去,得至龙场。龙场地偏远,与夷居,不通言语,可言语者,仅中土亡命尔,瑾亦不释其侮,故生死难知,备棺俟命。唯思古圣人居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终得天理即人欲、知行合一之道,时年三十七矣。
瑾败,上复起守仁,知庐陵县,历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时虔、闽不靖,兵部尚书王琼以守仁深习兵法,特举其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未几,平漳南、横水、桶冈、大帽、浰头诸寇。十五年六月,奉敕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闻朱宸濠反,遂返吉安,起兵讨之。宸濠方围安庆,守仁破南昌,宸濠返兵自救,遇之於鄱阳湖,二战,叛军俱败。时宸濠据湖西岸连舟为方阵,守仁乘风烧船,大败之,生擒宸濠。明武宗亲征,群小张忠、许泰欲纵宸濠鄱阳湖,待武宗接战而后奏凯。守仁不听,乘夜过玉山,集浙江三司,以宸濠付太监张永。张永者,武宗亲信,群小之所惮也。张忠恨之,以守仁体弱,欲以射箭辱之,守仁临校场,三矢皆中,忠益恨之。张永索宸濠赂京官帐薄,欲以制朝廷,守仁阴毁之,曰:「叛乱已平,无谓再起干戈。」永愧而退。
明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嘉靖元年,丁冢宰忧。六年,两广叛,世宗复起守仁,所到之处,叛军闻名自降。又以归师袭八寨、断藤峡,破之。守仁幻梦谒马伏波庙,题诗於壁。至是,道出祠下,恍如梦中。时守仁病,疏请告归。至南安,病笃,门人周积侍疾,问遗言,守仁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而逝,时嘉靖七年戊子十一月廿九也,年五十七。隆庆初,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中,诏从祀孔庙,称「先儒王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