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个国度》的风格
“在另一个国度”是海明威精确和简洁风格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篇文章中充满了动词,但缺少形容词和副词--作者认为是多余的,除此之外,它还以很少使用从句和平铺直叙来突出自己。直白的对话,无论是措辞还是语气都体现了说话人的身份和个性。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的焦虑和羞愧,战争英雄的骄傲,少校的绝望和医生的无能。语言是如此简洁,以至于小温得海明威的对话设计被描述为“电报式的"。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即一个场景的意义只能在表面上表现出一小部分,其余的只能从个体的细节中推断出来。在这个故事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意象主题,关注的是风景和窗户。作者三次提到窗口,九次使用“查找”。这是一个常见的动词,但2100个单词中出现的9个似乎不太常见。
虽然美国人完成了第一次检查,但下面的所有检查都是由梅杰尔完成的:
(1) 沿街眺望窗户,感觉很愉快。
(2) 少校用他那只灵巧的手握着这张照片,非常仔细地看了看。
(3) 他直挺挺地坐在椅子上,右手插进机器里,看着前面的墙壁,带子砰的一声响了起来。
(4) 他说话很敏捷,很急躁,边说边笑。
(5) “他会输的,”少校说。他正看着墙。
(6) 然后他在机器前停了下来,从中间猛地抽出他的手
(7) 他直视着我,透过窗户向外看去。
(8) 然后他哭了起来,抬起头,什么也没看,挺直而有战斗力,两颊上都含着眼泪,咬着嘴唇,他走过机器,走出了门。
(9) 照片对这位少校没有多大影响,因为他只是朝窗外看。
绝不能将外观与对窗户的三个引用分开。它们恰恰出现在故事的开头、高潮和结尾,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强调美国人的观点和少校的观点的差异。在开头的一段中,米兰秋天很冷,黑暗来得很早。这时,电灯亮了起来,沿着尖塔向窗户望去,气氛十分宜人。“从寒冷的角度来看,这是美国人作为局外人所遭受的孤独排斥的一个缩影。但也有更多。在第一段中,许多死亡的图像都在秋天之外,寒冷,黑暗,商店外挂着的游戏,雪,风,和身体“僵硬,沉重和空”。第一个窗口图像为外面的死亡和里面明亮温暖的生命之间的对比创造了空间上的等价物。从故事叙述者缺乏经验的角度来看,生活似乎就像第一段所描绘的那样:他被死亡和解脱的提醒包围着,然而当他望向窗外时,却看到了内在的生活看起来明亮,温暖,有吸引力。
然而,这位少校的观点在故事的后半部分中占主导地位,但他对事情的看法却有所不同。许多段落都表明,他那毫不畏缩的样子是很重要的。他两次直视前方,“一次”闪过,一次看上去挺直而有军人气概。但他所看到的却更有见地。当他仔细检查这张照片时,当他第一次看到任何东西时,我们都会看到他想要相信的东西,以及他太现实而无法接受的东西,而其他人的目光都发生在他妻子去世的那天或之后。然后他低头看着机器,甚至懒得看那些伪造的照片。但更重要的是,当他的脑子里满是他妻子的死时,他却两次望着墙,一次什么也没看。“最后一次,在海明威坚持的”干净、明亮的地方“中,他可能比少校什么也不看。他看的是死亡,是一堵空白的墙,是什么都没有。
这把我们带回了窗户。第二和第三窗口图像确认第一窗口所隐含的空间等效,但从相反的角度。到目前为止,各方面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个印心的人物,一个内部人士——从内往外看。第二件事正是在高潮时发生的,我们知道他的脑子里充满了死亡:“我不能辞职自己。”
第三次发生在最后一行,少校现在已经辞职了,但是他第一次看没有希望的照片仍然没有,因为他只是向窗外看。“这的确是一种灵巧的举动,因为这条线把外观和窗户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也把分裂的透视图的结构特性变成了一种资产。对于专业、经验丰富的内部人士来说,生活并不包含它在第一段中对美国人来说似乎具有的光明和温暖。在凝视窗外时,少校望着死亡,也许是因为情人的渴望,类似于美国人的感觉。这位少校还在想着他的妻子,他在另一个国家。在死亡中,妻子占据了一个经验领域,而少校自己却被排除在外。直截了当地说,海明威描绘了一个几乎没有确定性、传统假设的舒适被剥夺、暴力、冲突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的世界。
正如我们所证明的那样,海明威严格遵守严格的、干净的、客观的表现而不是诉说的原则。他只透露士兵生活的基本情况,但主要通过细节和谨慎的口述和形象选择来开拓他们的心态。海明威选择限制他的叙事,而不是用传统的说明文方式来发展故事,这让人物只能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展示自己,而不需要外部作者的评论。与詹姆斯·乔伊斯的“死亡”不同,这些叙述都是用短句写成的,只显示人物的动作。海明威用短短的篇幅、意向性的轻描淡写和极端的自制力,成功地营造了一个与主题相适应的氛围。
提到《都柏林人》,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如雷贯耳的《尤利西斯》,没有人能否认它在现代主义文学和意识流小说中的独特地位。徐志摩盛赞“独一作品”,对最后100页的无标点行文,更是嘉许“浑然天成的大手笔”。萧乾和夫人文洁若从80岁开始,坚持每天一页,历时四年,1994年中文全译本与中国读者见面。
没错,两部书皆出自大名鼎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位列乔伊斯的三部举世公认作品,另外一部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恰恰相反,《都柏林人》是一部极具亲和力的小说集,全书由十五篇短篇组成,事件地点集中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小说集因此得名。
故事全部发生在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身上,结构上独立成篇,内容上没有一致的基调来联缀彼此,思想上没有作者的好恶,它们只是心平气和地讲述故事,把最终的理解全部交给读者。
根据各自主人公的年龄,小说分别讲述了发生在少年,青年,中年身上的故事。平常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又显得那么不平常,读完之后,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生活就这么过去了,像是一片风中飞舞的纸片,没有人会在意它最终停在哪里,也许是一片垃圾堆,也许是一棵孤独的树旁,更多的时候,像是一粒偶然滚落的豆子,在人们几乎遗忘的时候,倔强地从黑暗的泥土中拱出了嫩芽,惊喜间鲜绿的亮色点燃了人们不自觉的向前追溯。这也许正是生活的常态:必然中更多的是偶然。
《姊妹们》 讲述一个小孩面对死亡的所见所想。死者是他熟悉的好朋友-神父詹姆斯·弗林。从听到熟人带来的消息,到看到张贴的布告,到最后跟随姑妈去当面告别。每个阶段小男孩会想起和神父以前温馨而美好的回忆,不可避免地夹杂了小男孩对死亡的一些揣测。
在幼年时看到死亡,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体验,死亡到底会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留下什么,会对孩子的日后性格有什么影响,这恐怕很难说得清楚。我在男孩同样年龄时看到了死亡,三十多年以后,读到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 经历了亲人和朋友的离去,童年那个悲伤和惊恐的场面突然清晰起来,原来封存的记忆,单等着日后的某一个时刻被不期然揭开。
我想那个男孩一定和所有人一样,把异样埋在心里,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表述,这也许是成长过程不是秘密的秘密。
《一次遭遇》 完全是极淘气的男孩子的经历。调皮且又层出不穷的花样,塑造了大人们永远猜不透的王国的种种可笑,可爱和可气。逃学中早以把父母老师的苛责忘在脑后,安排一次冒险,探索自我才是最激动人心,最富于挑战的关注。在过程中对朋友,信任,勇气,气度,见识,知识的认可和判定,同陌生人对同一问题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的理解,单独相处带来恐惧,男孩在数不清的第一次中慢慢长大。
三四十年前的孩子,他们被散养在一个院子里,物质贫乏反倒让他们的想象力脱颖而出,极少的限制成就了他们幼年的冒险和丰富的经历。这种在风中成长的经历好过嘴里宣扬“个性”,手里却不停摆弄模子,磕出雷同蜡人的古板。
《阿拉比》 讲述了小男孩如何把对小女孩的承诺深深埋在心里,尽管他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他坚信一诺千金,他把自己深夜跑去市场看作是男子汉的英雄行为。
很难解释,这是男孩与生俱来的性格所致,还是意识懵懂中,想要获得异性认可,虚荣作怪的结果。无论那样,同样可爱,值得珍视。
《伊夫琳》 那个美丽忧郁的女孩,她幻想着和心爱的男孩奔向理想国度的浪漫生活,她摆脱不了现实生活的眷恋,摆脱不了母亲的嘱托,父亲的愁苦,弟弟们的顽皮,终究在千千万万的幻想中,在最后登船的一刻,留在了岸上。
再充足的说服,准备,也会在最后一刻土崩瓦解,之前的一切宛如没有发生一般,谁能解释清楚个中缘由,又有多少必要去解释呢。
《赛车以后》 ,二十几岁的四五个年轻人,家世优渥,有赛车,有体面的生活,还有互相吸引的朋友,游船,美食,平常极了,好在他们没有得意忘形,没有暴敛天物,这样就好,也许在凌晨醒酒的海风中,稍微有一丝空虚袭上心来,需要记住,空虚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两个浪汉》 ,最最卑微的生活也有向往美好爱情的权利,妓女和流浪汉之间也有纯洁的爱情。一个流浪汉向他的朋友讲起和妓女的恋情,他爱怜她,他重视她,他坦诚和朋友说出自己的纯洁感受,而他的朋友向往爱情,注定遵守诺言,用默默的行动,祝福他的朋友。
外表肮脏,或是十恶不赦的坏蛋身上总会有人类最朴素,纯洁的东西,这些和华丽的外衣下的灵魂一样美,一如暗夜里嫩绿的小芽,周遭肮脏的泥土永远没有资格玷污它。
《世界小说100篇[中]》([美]詹姆斯·H·皮克林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93pg
书名:世界小说100篇[中]
作者:[美]詹姆斯·H·皮克林编
译者:陈登颐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3
内容简介:
篇目——
尼古拉·果戈里:《外套》
托马斯·哈代:《三怪客》
华盛顿·欧文:《瑞普·凡·温克尔》
亨利·詹姆斯:《四次会见》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天国之车》
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改变计划》
威廉·H·加斯:《偏僻的内地》
乔治·吉辛:《缀满蛛网的房屋》
勃烈特·哈特:《坦纳西的合伙人》
纳撒尼尔·霍桑:《我的亲戚莫利纳斯少校》、《罗杰·马尔文的葬礼》、《年轻的古德曼·布朗》
赫尔曼·赫斯:《诗人》
厄纳斯特·海明威:《杀人者》、《岭雪》
谢利·杰克逊:《普通的一天》
丹·雅各布森:《误入歧途》
亨利·詹姆斯:《丛林之兽》、《米勒**》
莎拉·奥恩·朱厄特:《镇上的穷人》
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死者》、《常春藤日》
弗朗兹·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玫瑰园里的阴影》
伯纳德·玛拉默德:《魔桶》
约翰·厄普代克:《两洋食品商场》
拉迪亚德·吉卜林:《园丁》、《他们》、《没有教士的祝福》
好作家:
一好作家是亨利·詹姆斯、斯蒂芬·克莱恩和马克·吐温。这不是为他们的长处排的次序。好作家不用排次序。
二第一,必须有才气,很大的才气。象吉卜林那样的才气。还得有训练,福楼拜那样的训练。还必须知道谁能写到什么程度,内心坚定不移,好比巴黎的标准量计永恒不变,免得假冒。作家还必须聪明,不计名利,尤其是要活下来。把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还得让他克服压在作家身上的一切影响。因为时间这么短,最难办的事情是活下来,完成他的作品。
三作家的工作是告诉人们真理。他忠于真理的标准应当达到这样的高度:他根据自己经验创造出来的作品应当比任何实际事物更加真实。因为实际事物可以观察得很糟糕;但是当一位优秀作家创作的时候,他有时间,有活动的天地,可以写得绝对真实。
四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就有幸会获得成功。
五越是好作家,他们说到他们自己的作品的时候越少。乔伊斯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他只肯对愚蠢的人说明他在做什么。
六衡量一个人的作品不在数量多少。如果你写了一篇又强烈又含蓄的短篇小说,人家读了就象读了一部长篇小说似的,那个短篇就能经久。
七梅勒可能是战后最优秀的作家。他是写心理的,可是他最吸引人的就是心理部分。说不定他再也写不出象《裸者与死者》这样的作品来。如果他写得出来,那我可得注意点了。又来了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跟我较量,跟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干,谁也超不过三个回合。
意识流,顾名思义,就是以意识的流动为主要根据而进行叙述的。也就是说其主要的描写是思想的行进。
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是这样介绍的: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其特点为:1.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心理时间的叙述方式有倒时序、循环时序、颠倒时序、闪回时序和预见时序。
2意识流描写。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意识流描写的特点具有动态性、无逻辑性、非理性。描写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
3.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的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写成一曲曲心灵史诗。
另外我个人认为,意识流的作品往往比较艰涩,因为它所依循的是人物的思维活动而叙述故事的,所以跳跃性往往比较大,可以从一个时间段跳跃到另一个时间段,或者从一个事情直接跳到另一个事情上,往往让人产生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从而不太容易把握。
意识流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佛吉尼亚·伍尔夫(作品有《到灯塔去》《海浪》《达罗卫夫人》等),美国作家福克纳(作品有《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他的主要作品就是《尤利西斯》
另外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被看做是意识流的祖师,他首次在他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当中使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但这部作品由于是首次尝试,所以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流小说,读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意识流小说那么困难。所以一般外国文学史当中,并没有把普鲁斯特作为一个主要的意识流小说作家来讲述。
一般意识流小说没有明确的定义,而且光凭语言是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意识流的。可以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形容了。所以要读一些意识流作品以后,就能有一些比较明晰的了解了。
推荐楼主可以看看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这是一个典型的意识流小说,而且篇幅不长,看过以后,就会对意识流小说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了
影片《达·芬奇密码》根据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同名悬疑小说改编。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汤姆·汉克斯 饰)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奥黛丽·塔图 饰),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居然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
兰登无意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也就是奈芙的祖父)竟然是峋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的重要成员。峋山隐修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牛顿、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等多位历史名人。兰登的直觉告诉他,他和奈芙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
极乐迪斯科树立权威方法:
1、[争强好胜-挑战12]+1。
2、质问毒品交易(跟乔伊斯谈论走私毒品。)+1。
3、对子弹的奇怪反应(从死者身上找到子弹。)+2。
4、艾弗拉特要求合作(与艾弗拉特交流并要求他让提图斯合作。)+1
5、谈论过第八个哈迪兄弟(与提图斯谈论第八个哈迪兄弟。)+2。
6、警告审判。(与乔伊斯对话并得到私刑的更多信息。)+1。
7、找到了目击者。(与阳台上的吸烟者对话并与周日朋友见面。)-1在第一次见面示弱。
说起詹姆斯·乔伊斯,我们一定会首先想到世界名著 《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夜》 ,这两部著作以艰深晦涩著称,很多人都坦言读不下去。《尤利西斯》的译者萧乾说,即使逐字逐句地读完了它,可是没有基本西方文学基础、或不懂《圣经》、或不懂心理学和潜意识,很可能根本无法读懂,可能这就是很多人啃不下去的原因吧。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所著的短篇小说集 ,被莫言惊叹是神来之笔 ,美国《纽约时报》盛赞,把乔伊斯在西方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与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相提并论, 在125名英美知名最佳评选“20世纪十大文学经典”中,《都柏林人》高票入选, 排名超越了《 百年孤独 》。
我没敢啃《尤利西斯》,选择了这本《都柏林人》开启对他的认知。
《都柏林人》由15个短篇故事组成,分别从少年、青年、中老年的几个角度谈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看完此书,都柏林的氛围感觉是负能量的,插图夸张,尤其在《死者》这一章节中,圣诞的舞会,每一个人的表情不是兴高采烈,而是龇牙咧嘴, 插图所运用的夸张手法,把人物的心理和场景刻画出来,书中的人物不是浑浑噩噩之流,便是对生活敏感之辈,要不就是鸡毛蒜皮的生活,要不就是平淡如水的生活,总之是处处不如意。
乔伊斯把这本书命名为《都柏林人》,是因为他始终认为 “从来没有一个艺术家把它展现给世界。”乔伊斯眼中的都柏林是爱尔兰最具代表性的缩影,是他书写爱尔兰精神史的一章。
乔伊斯深切地热爱着他的国家爱尔兰,热爱他出生的城市都柏林 ,他用来描述的熙熙攘攘的街道 ,人声鼎沸的酒吧以及沉闷破旧的房屋,其实仅仅是城市的一角,借这些角落,生动地描绘了都柏林百姓形形色色的真实生活,深刻揭示整个社会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生活中弥漫着一种麻木不仁。死气沉沉地瘫痪状态, 吐露出乔伊斯真正内心的声音,都柏林人除了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还在天主教教堂以及狭隘民族主义困囿下,他们苦闷、空虚 、迷茫和瘫痪。
有人评价说,乔伊斯这样写自己的国家,写自己生活的城市,他根本不爱祖国,我觉得恰恰相反 ,《都柏林人》恰恰表达了乔伊斯深爱着祖国爱尔兰 ,但是英国殖民地的侵略,以及当时的现状让他感到了苦闷 ,所以他 把自己的期望借助笔端, 用这些短篇小说唤醒人们对当时制度的反抗、唤醒人们的斗志。
《都柏林人》写于乔伊斯20岁时, 查看他的履历,可以看出乔 伊斯是个天才级人物 ,9岁时,就曾经为 “无冕之王”帕内尔的去世,写了一首题为《还有你,希利》的诗,此诗讽刺了帕内尔的追随着对领袖的背叛。
乔伊斯从小家庭优越,11岁时, 他的英文作文便被推荐为全爱尔兰本年级的最佳范文 ,并获得奖金 ,15、16岁时,参加中学考试 ,作文就得到了最高分。
16岁时, 乔伊斯进入都柏林大学, 为了读易普生的原著, 自学了丹麦文和挪威文, 并且在18岁时 ,写了一篇《戏剧与生活》为易普生辩护。
青春年少的乔伊斯22岁的时候, 偶遇娜拉·巴纳克尔,对她一见钟情 ,在后来创作的 《尤利西斯》 中, 乔伊斯将故事时间设定为1904年6月16日 ,正好是他与娜拉首次约会的日子 ,这使得这本《尤利西斯》更具有了纪念意义。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中非常著名的一个短篇小说,很多中国的男性著名作家,在提供自己的阅读书单时,当需要列出十位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作家,或者十篇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作品的时候,这些作家几乎不约而同都选择了《阿拉比》。
《阿拉比》不是人名,是一个集市的名字,他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回忆少年时代的一场初恋,尽管他连初恋对象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丝毫不妨碍他想念她。
《阿拉比》主要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儿,带着爱的想象,在初恋对象的指引下, 到达阿拉比集市以后:
发现所有的摊位都收摊了, 大半个天都是黑沉沉的 ,年轻的女店员怠慢懒散 ,只顾于男顾客打情骂俏, 顿时感到自己不过是个被虚荣心驱使又被虚荣心愚弄的可怜虫 ,眼睛里不禁燃起痛苦和愤怒的烈火。
小男孩儿顿悟的时刻就是他成长之时。
乔伊斯写这场初恋的时候,倾泻而出的是一种情绪,而不仅仅是爱情。小男孩儿暗恋的到底是谁 , 仅仅是小男孩的同学,曼根的姐姐 ,小男孩无论表什么场合,似乎都能看到女孩的身影,等下映照的身姿,衬裙的白色滚边,都恍如在眼前闪现。
小男孩想去给女孩买一个礼物,虽然 最后无功而返,可是结果却是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想象。
《阿拉比》和初恋有关,但是他没有着眼于一个人如何爱上一个人,继而又失恋,而是借由一场没有结果的初恋,作为屏障,其实乔伊斯深层想表现的,却是一个小男孩对于生命的渴望和认知,一种体验和冒险。
相比较中国的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中描写两小无猜的爱情时,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些诗句和西洋的爱情不一样, 中国人笔下的爱情不仅仅是激情,还有一种长情,既追求一把火的炽烈,也追求一江水的长情。
一首《长干行》,从童年的明媚阳光,新婚的旖旎,到后来的惆怅,一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为了心爱的人,一接就接出七百里,这感情是何等的炽烈和浓厚啊。
这才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式的情感。
乔伊斯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的作家 ,他对都柏林人的态度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通过这样描写自己所生活的都柏林的 “瘫痪”, 唤醒沉睡的都柏林人,最终让爱尔兰人民能够有力量与当时的社会抗争,以使他们走向解放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