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门禁和虹膜识别门禁有各自的优点,具体哪个好还要看用户的需求。
一、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优点:
人脸识别终端采用全新模具外观设计,是一款可脱机或联网的人脸识别门禁考勤产品,它定位于中高端门禁考勤市场,取代市场上的刷卡、指纹门禁考勤机。
该产品支持刷卡人脸拍照、工号人脸识别、人脸识别、刷卡人脸识别四种验证方式,方便用户灵活选择,支持TCP/IP、U盘两种通信方式,用户灵活选择,实现用户数据和门禁记录的上传下载,配置专业版门禁考勤管理软件。
二、虹膜识别门禁系统的特点:
准确性是生物识别技术的关键性能。受英国政府委托,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测试比较了视网膜、虹膜、指纹、掌纹、面部、声音、手书动力学等七种技术。报告认为:虹膜、视网膜准确度最高。
人脸识别门禁会比虹膜识别门禁更适合各大企业使用。捷易科技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在写字楼、机关单位、工业园区、校园、住宅小区等区域类场景中发挥功用,对进入区域的人员进行精准地身份验证与权限关联,帮助管理者完成区域门控权限管理与人员的考勤管理。不再有门禁卡,也不怕脸盲门卫认不出你,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虹膜识别
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识别中的一种。应用于安防设备(如门禁等)中的一种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常应用。
虹膜识别技术的原理
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
虹膜位置
虹膜中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虹膜的独特性在于虹膜特征的唯一性,是因为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人发育到八个月左右,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虹膜就基本上发育到了足够尺寸。虹膜形貌可以保持数十年没有多少变化,除非极少见的反常状况、身体或精神上大的创伤才可能造成虹膜外观上的改变外。
虹膜是外部可见的,但位于角膜后面,要改变虹膜外观,要冒着视力损伤的危险进行非常精细的外科手术。虹膜的高度独特性、稳定性及不可更改的特点,是虹膜可用作身份鉴别的物质基础。
虹膜识别应用场景
虹膜识别的优点
1 虹膜是身体本身的功能器官,不会像密码一样有忘记的属性,这也是所有生物识别都具有的优点。
2 非接触性,使用者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就获取了图像,和面部识别一样的干净卫生,避免了疾病的可能的接触传染。
3 虹膜在眼睛内部,和指纹及面部容易修改和磨损不同,基本不可能被复制修改。
虹膜识别的缺点
1 智能手机已经是非常小的设备,在硬件设备小型化的道路上不容易前进
2 虹膜识别硬件造价较高,相较于其它生物识别硬件,大范围推广困难
3 使用便捷性较差,反应速度较慢,识别准度略低。
希望本篇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望采纳~
苹果手机有这世界公认的安全性,从初代iPhone开始,苹果手机就一直在手机安全神坛上屹立不倒。自从iPhonex开始,苹果推出了FaceID技术,通过FaceID用户可以轻松地进行手机解锁和手机支付,虽然FaceID不能完全分辨双胞胎的面部细节,容易导致双胞胎之间能轻松解锁互相的手机,不过FaceID的安全性依然是我们用过最安全的手机解锁方案(毕竟双胞胎不算多)。
这么安全的解锁方式,还是被破解了。而且破解方式还很轻松,就是用一副眼镜。原理很简单,就是FaceID有一个检测用户是否戴眼镜的漏洞,这个漏洞会跳过检测用户人眼的过程直接解锁手机。大家想想,可能有人在你睡觉时给你戴上墨镜,之后你的iPhone就解锁了,有点可怕。
那么FaceID也不安全了,我们到底该用哪种解锁方式?难道就没有相对安全的解锁方式了吗?我们不妨看一下手机都有哪些种解锁方式,边看我们边分析好坏。
1、最古老的数字和图案解锁
这两个古老的解锁方式虽然操作上繁琐,但是绝对安全。写到这里,小编想起了上学时,那时候同学们都是在九宫格上换着花样的画着图案,有时候还在比谁的图案新奇,谁的图案最难破解。
这两种解锁方式到现在还没有过时,虽然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很少有他们解锁手机,不过每次手机重启后,这两种解锁方案是必须使用的,这足以证明数字和图案解锁是最安全的。
2、指纹解锁
指纹解锁是现在手机使用最多的解锁方式。为了使用方便,它也发展出了很多类型:从前置指纹到后置指纹再到侧边指纹,去年又出现了屏下指纹和超声波指纹。为什么我们对指纹解锁情有独钟?因为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指纹解锁相对安全。
纽约大学的研究者们研究出了一种“万能指纹”,这种指纹的破解率为7667%。想想当年小编拿在手上的iPhone5s,当时我还在炫耀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手机,现在看来指纹解锁安全性不可靠了。
3、虹膜识别解锁
虹膜识别也就是用手机上的光学配件,也就是红外线扫描人眼的视网膜,虹膜和指纹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扫描虹膜的安全性要比指纹高,目前很少听说谁的虹膜被破解了。
可见虹膜识别的安全性很高,可惜目前也只有三星手机使用虹膜解锁,虽然安全性高,但是识别时间过长,不能用虹膜来进行支付。虹膜识别再好,运用太低,鑫说科技认为实用性不大。
4、面部识别解锁
最后说的是面部识别,面部识别分2D和3D。3D识别安全性大于2D,之不用小编细说了。在3D面部解锁中,苹果的FaceID和华为的3D结构光在业界做得相当不错。
很多手机都支持人脸识别,不过大都是2D级别的,真正的3D结构光技术还掌握在苹果手中,所以现在的安卓机很少能用人脸来进行支付,毕竟2D不安全,拿一张照片就可以解锁。
说了这么多,我们该用哪种方式解锁和支付呢?鑫说科技认为,指纹方式还是现在的主流,虹膜识别小编也非常看好,只是技术原因,很多厂商不会考虑这种方案。
好了,鑫说科技先和大家聊到这里了,你对手机解锁还有有什么看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如果您喜欢鑫说科技的文章记得点赞、收藏、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呦,鑫说科技谢过大家了。拜拜。
目前国内致力于虹膜识别产品的企业大多为代理国外产品或利用国外核心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就虹膜识别产品的核心技术——虹膜识别算法和图像采集设备而言,国内能够掌握的企业寥寥无几。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是同时掌握虹膜识别核心算法和嵌入式虹膜识别产品研制技术的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科虹霸以中科院自动化所虹膜识别技术为依托组建,其虹膜识别核心算法是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10多年累积的科研成果,曾荣获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在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举行的国际虹膜识别算法公开竞赛NICEⅠ和NICEⅡ中以优异性能两度夺魁(详情请浏览网址http://nice1diubipt/和http://nice2diubipt/)。公司主创人员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科技骨干和专家组成,拥有一支由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60%以上,其中,博士占15%,硕士占25%),他们在产品研发和应用工程领域既有深入的学术研究,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复杂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
截至目前,中科虹霸和自动化所共申请虹膜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3项,并获得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涵盖虹膜识别软硬件系统等各个环节。
中科虹霸于2007年成功推出国内第一款嵌入式、网络化虹膜识别设备,配备独特的主动视觉反馈装置,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速度快,该设备同时也是国际第一款配备液晶屏用于用户反馈的虹膜识别仪。
中科虹霸所采用的核心算法和国际最高水平的算法(英国剑桥大学Daugman 教授的方法)在识别率方面已经不相上下,测试结果已公开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IEEE T-IP)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在分别于2008年和2010举办的国际虹膜识别算法公开竞赛NICEI和NICEⅡ中,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算法以优异性能两度夺魁。另外,在对该算法进行了严格测试并取得满意效果的基础上,美国的Sarnoff公司和英国的IrisGuard公司先后购买了该算法的授权许可。
中科虹霸的虹膜识别仪采用主动视觉反馈方法,拥有独特优势。非接触式虹膜采集设备中需要有反馈装置引导用户实现对准。目前市面上的其他虹膜识别产品全部是采用盲动式视觉反馈方法,即采用类似镜子的反馈设备辅助用户对准的反馈方式难以实现虹膜图像采集的“所见即所得”,因为用户直接根据镜面成像进行对准,而由于存在用户用眼习惯不同、左右眼的主副眼分工、摄像机和镜面的位置有差异等因素,会导致镜面成像和实际摄像机成像的差异,结果就出现用户自己认为对准了但实际上采集不到合适的图像的现象,导致虹膜识别效率的降低。而中科虹霸的虹膜识别采集设备采用了主动视觉反馈方法,即把摄像机采集到的真实内容用图像显示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用户能够非常容易地调整人眼和摄像机的相对位置,跟前面的被动视觉反馈不同,用户看到的就是采集的结果,从而实现真正的“所见即所得”。
IT168 评测问你一个问题:朋友或者同事向你借手机,你能否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机借出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丝犹豫。因为手机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一些不愿意被分享的内容存在于手机当中,可能是一张、可能是一段视频,万一手机借出去被他人有意无意间看到,不论是多么亲密的人,多少都有些尴尬。
这些藏在我们手机当中的隐私应该怎么保护,怎样化解上面的小尴尬国美GOME K1给了我们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作为首款支持虹膜识别的国产手机,国美GOME K1内建了安全双系统,数据全部隔离于传统系统存储,并以虹膜作为进入的唯一凭证,安全性可想而知,而在真正体验之后,这款手机在安全方面的特殊设计的确令人惊喜。
安全便捷的虹膜识别
目前,虹膜识别是移动端最为安全的生物认证方式。由于虹膜的高度复杂性,提供了至少266个可供捕捉的特征点,远高于主流指纹不到60个的特征点。这就意味着,十亿人当中可能才有一个人会与你的虹膜信息匹配,并且虹膜并不能复制,生物死后直接失效,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独有ID,安全性可见一斑。
虹膜如此特殊,获取和识别更需要专业的硬件与技术。国美GOME K1的正面除了常规的前置摄像头外,还额外配备了红外LED以及虹膜识别摄像头。启动虹膜识别时,前置摄像头会率先确定用户的眼睛位置,然后红外LED发射红外线,虹膜识别摄像头透过红外线获取虹膜图案信息,进而与预先设置存储的虹膜新机进行比对。
从体验上来看,依托于先进的算法,国美GOME K1的虹膜识别速度极快,以日常操作手机的姿势,国美GOME K1几乎在检测到虹膜的瞬间可以完成。另外由于配备了专业的红外传感器,使得虹膜识别在夜间也可以正常工作,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更加安全可靠。
隐蔽的安全双系统
正是由于虹膜识别极高的安全特性,国美GOME K1的安全双系统功能就显得更加贴心可靠。安全系统中可以存放用户的隐私应用、、文档等所有格式的信息,而虹膜作为开启的唯一凭证,相当于为隐私加了一把牢靠的锁,只有自己可以开启。
▲ME Key设计
国美GOME K1的安全系统并没有入口,任意界面长按侧边的ME Key按键就可以进入虹膜认证界面,刷眼不到02秒即可识别,识别成功直接进入安全系统,没有任何的拖沓,与正常系统无缝对接。相比于某些安全手机直接设置“隐私空间”入口的此地无银做法,这种设计显然更为安全讨巧。
安全系统内的数据采用安全算法,并加密储存在独立空间中,只有通过安全验证才能进入系统,进而读取其中资料。而虹膜是进入安全系统的唯一凭证,即使被其他人偶然呼出,也不能轻易破解。这与其他手机通过密码加密的方式有着显著不同,毕竟密码可以被试出来,而虹膜只有本人才能开启,安全性显著提升。
总结起来,以虹膜识别的安全性作为支撑,配合系统安全方面的匠心设计,国美GOME K1的安全体验更为完善,直接保护我们的“小秘密”。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朋友或者同事向你借手机,你能否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机借出如果您用的是国美GOME K1,相信您会毫不犹豫的借出,因为它足够安全。
1、发炎期:出现在虹膜的各部位,呈金**,表示体内有发炎的症状。
2、次发炎期:区域呈茶褐色。
3、慢性期:暗褐色,表示该反射区组织器官已有功能衰退的现象。
4、退化期:呈深黑色,表示该反射组织器官大部分已失去功能,亦有可能会形成组织病变,尤其应注意肿瘤的形成。
虹膜组织的密度:
虹彩的密度可用来衡量人体的免疫力,它表现在肌肉弹性,抗病力、复原力及其他组织的再生能力;当虹彩的密度有变化时,虹彩纤维的排列就不均匀,而显得零乱,有些凹陷、有些闭锁,形成一个洞穴,有时则弯曲杂乱地混合在一起;虹彩的组织紧密,则表示身体健康,当虹膜纤维呈现分开或洞穴状时则表示身体状况不佳;当人体
免疫力不佳时,虹彩的纤维会呈现像麻布袋的疏松现象(密度为四级),若身体组织机能的免疫力强,则虹彩的纤维会像绸缎般的紧密结合,密度为1级,就代表此人的身体健康。
生物活性: 虹膜是人眼的可见部分,处在巩膜的保护下,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例如,瞳孔的大小随光线强弱变化;视物时有不自觉的调节过程;有每秒可达十余次的无意识瞳孔缩放;在人体脑死亡、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或眼球组织脱离人体时,虹膜组织即完全收缩,出现散瞳现象。这些生物活性与人体生命现象同时存在,共生共息,所以想用照片、录像、尸体的虹膜代替活体的虹膜图像都是不可能的,从而保证了生理组织的真实性。
非接触性:从一定距离即可获得虹膜数字图像,无需用户接触设备,对人身没有侵犯,因而容易被公众接受
唯一性: 唯一性是指每个虹膜所包含的信息都不相同,出现形态完全相同的虹膜组织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其他组织。虹膜的纤维组织细节复杂而丰富,并且它的形成与胚胎发生阶段该组织局部的物理化学条件有关,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即便使用克隆技术也无法复制某个虹膜。同卵双胞胎的虹膜纹理信息不同,同一个人左右眼的虹膜纹理都不会相互认同。
稳定性: 虹膜在人的一生中都极其稳定,出生前(胎儿 7个月时)已经形成,出生6—18个月后定型,此后终身不变 一般性疾病不会对虹膜组织造成损伤,不会因职业等因素造成磨损。
防伪性: 不可能在对视觉无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用外科手术改变虹膜特征,更不可能将一个人的虹膜组织特征改变得与某个特定对象的特征相同,用照片、录像、尸体的虹膜代替活体的虹膜图像都可被被检验出来。
虹膜识别是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最佳选择a 具有最高的唯一性;
b 具有终身不变性;
c 具有最强的生物活性;
d 识别准确性最高;
e 识别速度最快;
f 防伪性最强
虹膜识别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1885年,ALPHONSE BERTILLON将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个体的思路应用在巴黎的刑事监狱中,当时所用的生物特征包括:耳朵的大小、脚的长度、虹膜等。
1987年,眼科专家ARAN SAFIR和LEONARD FLOM首次提出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虹膜识别的概念,到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JOHNSON实现了一个自动虹膜识别系统。
1993年,JOHN DAUGMAN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自动虹膜识别原型系统。
1997年,中国第一个虹膜识别专利得到批准,申请人,王介生。
2005年,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因为在“虹膜图像获取以及识别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代表国内虹膜识别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2007年11月,《信息安全技术虹膜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20979-2007)国家标准颁布实施,起草单位为:北京凯平艾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虹膜是属于眼球中层,在睫状体前方,有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
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1885年,ALPHONSEBERTILLON将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个体的思路应用在巴黎的刑事监狱中,当时所用的生物特征包括:耳朵的大小、脚的长度、虹膜等。
1987年,眼科专家ARAN SAFIR和LEONARDFLOM首次提出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虹膜识别的概念,到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JOHNSON实现了一个自动虹膜识别系统。
1993年,JOHNDAUGMAN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自动虹膜识别原型系统。今天,大部分的自动虹膜识别系统使用DAUGMAN核心算法。
虹膜是位于眼睛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总体上呈现一种由里到外的放射状结构,由相当复杂的纤维组织构成,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类似于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这些特征在出生之前就以随机组合的方式确定下来了,一旦形成终生不变。虹膜识别的准确性是各种生物识别中最高的。
·采集
从直径11mm的虹膜上,DrDaugman的算法用34个字节的数据来代表每平方毫米的虹膜信息,这样,一个虹膜约有266个量化特征点,而一般的生物识别技术只有13个到60个特征点。266个量化特征点的虹膜识别算法在众多虹膜识别技术资料中都有讲述,在算法和人类眼部特征允许的情况下,Dr Daugman指出,通过他的算法可获得173个二进制自由度的独立特征点。在生物识别技术中,这个特征点的数量是相当大的。
·算法:
第一步是通过一个距离眼睛3英寸的精密相机来确定虹膜的位置。当相机对准眼睛后,算法逐渐将焦距对准虹膜左右两侧,确定虹膜的外沿,这种水平方法受 到了眼睑的阻碍。算法同时将焦距对准虹膜的内沿(即瞳孔)并排除眼液和细微组织的影响。 单色相机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线,红外线定位在700-900mm的范围内(这是IR技术的低限,美国眼科学会在他们对macularcysts研究中使用同样的范围。) 在虹膜的上方,算法通过二维Gabor子波的方法来细分和重组虹膜图象,第一个细分的部分被称为phasor,要理解二维gabor子波的原理需要很深的数学知识。
·精确度:
虹膜识别技术是精确度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具体描述如下:两个不同的虹膜信息有75%匹配信息的可能性是1:106等错率:1:1200000两个不同的虹膜产生相同虹膜代码的可能性是1:1052。
·录入和识别:
虹膜的定位可在1秒钟之内完成,产生虹膜代码的时间也仅需1秒的时间,数据库的检索时间也相当快。处理器速度是大规模检索的一个瓶颈,另外网络和硬 件设备的性能也制约着检索的速度。由于虹膜识别技术采用的是单色成像技术,因此一些图像很难把它从瞳孔的图像中分离出来。但是虹膜识别技术所采用的算法允许图像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变化。相同的虹膜所产生的虹膜代码也有25%的变化,这听起来好像是这一技术的致命弱点,但在识别过程中,这种虹膜代码的变化只占整个虹膜代码的10%,它所占代码的比例是相当小的。
目前来说最成熟的还是指纹识别(毕竟指纹识别已经使用了几年了)。不管是人脸识别还是虹膜识别都有局限性。就目前来说,指纹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并且安全性也很高,人脸解锁除了苹果之外其他家做的都不理想,但是即使是苹果也不敢保证绝对安全。至于其他手机的人脸识别甚至于连照片都无法欺骗。所以就目前来说人脸识别是安全性最低的。
至于虹膜识别局限性很大,比如对于戴眼镜的人不算友好,而且到了晚上识别率就会很低,如果你是一个戴眼镜并且还要在晚上使用手机虹膜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让人抓狂。人脸识别在晚上也一样。宝比万像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