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寄生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虾蚶草(《本草求原》),百子痰梗(《岭南采药录》),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四川中药志》),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柿寄生(《云南中草药》),扁枝寄生(《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的枝叶。
植物形态扁枝槲寄生
常绿寄生小灌木,高20~40厘米。茎基部圆柱形,具二棱;小枝扁平,绿色,每一节间呈矩圆状倒披针形或近条形,上宽下狭,脉两面具多条。叶退化成鳞片状。花单性,雌雄同株,生于关节上端凹陷处,每簇3朵,中央的为雌花,侧生的为雄花,花基部有2片合生成盘状的小苞片;雄花小,花被4裂;雄蕊4,无花丝,花药多室,贴生于花被上;雌花长约15毫米;花被4裂,裂片三角形;子房下位,花柱短,圆锥形。浆果近卵形,径约4毫米,熟时**,基部具宿存小苞片。花期初夏。
寄生于果树、枫香和栎树上。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福建、台湾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含齐墩果酸、齐墩果酸酯、古柯二醇等三萜成分及肌醇。
性味辛苦,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洗疮疥、癞风毒烂,酒风。"
②《本草求原》:"祛风散湿。治肿痛,洗烂脚疥癞。浸酒良。"
③《岭南采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红白痢疾,水煎服。"
④《陆川本草》:"镇咳,祛风湿。治咳嗽多痰,风湿骨痛。"
⑤《四川中药志》:"治虚损劳伤咳嗽,红崩白带,产后血气痛及小儿惊风。"
⑥《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关节痛,腹痛,风湿,跌打。"
⑦《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腰肌劳损,瘫痪,衄血,小儿惊风。"
⑧《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炖肉服,1~2两;或浸酒服。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选方①治产后血气痛:螃蟹夹,醪糟炖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妇人白带:螃蟹夹、百节藕、天冬、兰草根、白芨煎水,炖猪心肺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小儿牙疳:扁枝槲寄生全株研末吹入患处。(《云南中草药》)
④治牛皮癣:扁枝槲寄生研末,用鸡蛋油调匀搽患处。(《云南中草药》)
提醒您:枫香寄生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枫香脂,又名白胶、白胶香,它是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干燥树脂,主要产于我国南部、中部及西部地区。但是,作为一味较为常用的中药材,很多人并不了解枫香脂,也不熟悉枫香脂的的功效与作用。今天,小编带你好好学习下枫香脂的相关知识。
一、枫香脂的功效主治
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用于痈疽;疮疹;瘰疬;齿痛;痹痛;瘫痪;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皮肤皲裂。
二、枫香脂的药理作用
枫香脂及其挥发油体外实验可使兔血栓长度缩短和重量(湿重和干重)减轻,在体实验显示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试管法实验表明可明显提高纤溶酶活性,显著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表明枫香脂及其挥发油抗血栓作用与促进纤溶活性和提高血小板cAMP有关,并提示挥发油可能是枫香脂的主要止血成分。
三、常用选方
1、 治诸疮不合:枫香脂、轻粉各二钱,猪油和涂。(《仁斋直指方》)
2、治瘰疬、一切恶疮软疖:枫香脂一两,瓷器内溶开,去滓,再于溶开后,以萆麻子六十四个,作泥,入胶内搅匀,朋、油半匙头,柱点水中,试硬软添减胶油,如得所,量疮大小,以绯帛摊膏药贴之,一膏药可治三、五疖。(《儒门事亲》玉饼子)
3、治下疳;透明枫香脂为末,入轻粉、麝香少许,用油调敷。(《袖珍方》)
4、治臁疮:枫香脂末,以箬叶夹药在内贴之。(《袖珍方》)
5、治小儿癣杂疮:枫香脂、黄柏、轻粉。上为细末,羊骨髓调涂癣上。(《儒门事亲》)
6、治金疮断筋:枫香末敷之。(《世医得效方》)
7、治折伤:乳香、枫香脂、沥青各等分(研)。以脂麻油和如面剂,重汤煮成膏,不犯铜铁,以杖子剔起如丝即成膏。(《鸡峰普济方》枫香脂膏)
8、治年久牙痛:枫香脂为末,每旦揩擦。(《世医得效方》)
9、治吐血不止:枫香脂不以多少,细研为散,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简要济众方》)
10、治衄血:蛤粉、枫香脂等分。以好松烟墨汁调服。(《百一选方》)
枫树可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不管是树干还是树叶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枫树叶也是可以入药的,在很多中药方中都有此成分,那么枫树叶的药用价值有什么枫树叶最大的功效就是能够祛风止痛,对各种关节性疾病乃至疼痛现象,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有效的缓解身体不适现象。
枫树叶的药用价值
别名:枫香树、大叶枫、枫子树、鸡爪枫、鸡枫树
性味:根:苦,温。叶:苦,平。
功能主治
根:祛风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牙痛。
叶: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肠炎,痢疾,胃痛;外用治毒蜂螫伤,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根、叶05~1两。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忌服。
中药把根皮和树枝用于鸡爪的药材中,在膝关节发作时,将其放进水里熬完之后服用;当骨折的时候配合ogapy使用;具有消炎和解毒效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枫叶为掌状5浅裂,长13厘米,宽略大于长,3枚最大的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脉腋上有毛,秋季变为**至橙色或红色。树皮灰褐色,光滑随树龄增长而出现沟纹和鳞片。花黄绿色,小,无花瓣,下有垂于细长柄上,春季随幼叶开放,呈开放型花序。果实具平行的翅,长25厘米。高度30米,宽柱形,落叶。平常食用的白糖、红糖和冰糖等主要是用甘蔗、甜菜熬制。
用树分泌的汁液来熬制糖,在中国还是新鲜事。在北美温带地区的林木中,有一类能分泌糖液的糖槭树,俗称枫树,其中以加拿大最为著名。糖槭树有几个品种,如糖槭、银糖槭、和红糖槭,以前2种产糖著名。枫树的木材用于建筑材料或器材材料,乐器材料,雕塑材料等,也可以以观赏的目的种植。
关于枫树叶的药用价值有什么,想必大家也都一目了然了。各种各样的中药都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必须要先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与帮助下,才能做到正确用药,也就可以让自己远离疾病的侵扰与伤害,重回健康生活了。
药 名:路路通
拼 音:lulutong
英文名:beartiful sweetgum fruit
来 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果实。
功 效:祛风通络,利水除湿。
主 治:治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病,水肿,胀满,经闭,乳少,痈疽,痔漏,疥癣,湿疹。
性味归经:苦,平。 ①《现代实用中药》: “味苦涩,性平,无毒。” ②《浙江民间草药》: “性平,味淡,无毒。” ③《泉州本草》: “辛苦,性平,无毒。”
《纲目拾遗》:“通行十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煅存性研末。外用: 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烧烟闻嗅。
用药忌宜:孕妇忌服。 ①《中药志》:“阴虚内热者不宜。” ②《广西中药志》:“虚寒血崩者勿服。” ③《四川中药志》:“凡经水过多及孕妇忌用。”
别 名:枫实(《南方草木状》)、枫木上球(《德胜堂经验方》)、枫香果(《槐西杂志》)、枫果、nie子(《纲目拾遗》)、狼目(《药材资料汇编》)、枫球子(《中药志》)、狼眼(《中药材手册》)、枫树球(〈药材学》)、九空子(《江苏植药志》)。枫香(《本草经集注》)又名:摄摄(《尔雅》)、枫木(《说文》)、枫树(《尔雅》郭璞注)、香枫、枫宸《纲目》)、枫仔树(〈植物名汇》)、三角枫、三角尖(《岭南采药录》)、鸡枫树、鸡爪枫、大叶枫。
处方名:路路通、狼目、狼眼、枫香果、枫树果
商品名:路路通,狼目。以果大、干燥、无果梗、无泥土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枫香树根)、树皮(枫香树皮)、树脂(白胶香)、叶(枫香树叶)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中国台湾、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青海、西藏等地。药材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此外,湖北、河南、贵州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冬季采摘,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拉丁名:fructus lipuidambaris liquidambar Chinese Taiwaniana hance,
考 证:出自①《南方草木状》:“枫香,树似白杨,叶圆而歧分;有脂而香,其大如鸭卵;二月花发,乃著实,八、九月熟,曝干可烧。惟九真郡有之。”②《唐本草〉:枫香,所在大山皆有。树高大,叶三角。五月树为坎,十一月采脂。”
生药材鉴定:干燥复果呈圆球形,直径2~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暗棕色,上有多数鸟嘴状针刺,长约5~8毫米,常折断;苞片卷成筒状,有时裂开,内藏多数小蒴果。复果基部残留果柄,有时折断。蒴果细小,直径1~2毫米,顶端有一裂孔,内有种子2枚。种子淡褐色,有光泽。气特异,味谈。以色黄、个大者为佳。 本品以个大、色黄、无泥、无果柄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果序含挥发油等,预试含黄酮甙、酚类、有机酸及糖类。据报道从干燥果序中分得路路通酸(liquidanbaric acid)。
中药化学鉴定:本品95%乙醇浸出液滴在滤纸上,干后滴加溴甲酚绿试液,显**斑点。(示有机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