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蚀-堆积地质作用是表生地球化学系统中元素的来源和组成的基础
我国农业主产区和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和盆地区,而平原和盆地的松散堆积物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经过侵蚀-堆积地质作用形成的,从而也奠定了表生地球化学元素系统的来源和组成基础。这里,以华北平原的形成及表生地球化学元素系统特征为例加以论述。
1华北平原的形成
华北平原的最终形成是晚全新世河流沉积作用导致泥沙堆积造陆的结果,而河流得以汇流塑造华北平原是中国大陆自西向东呈三级阶梯作用的结果。华北平原北部、西部山区属延庆-怀来-桑干河-汾河-渭河裂谷系,是由陕西省宝鸡、西安盆地,山西省运城、临汾、太原、忻县、大同盆地,河北省蔚县-阳原盆地,河北涿鹿-怀来-北京延庆盆地等组成的一个近S形的构造带。裂谷系中新生代最早的沉积出现在广义的汾渭盆地,系未钻透的古近纪户县群(Eh)。我国中西部地区上新世气候干热,红粘土发育,干旱草原植被茂盛,草原之上有大片内陆湖。华北山间盆地的湖泊,如古三门湖、古泥河湾湖等即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粗略说来,258~340Ma的高斯极性时是华北、黄土高原、云南高原湖盆形成或湖泊广泛发育期,但隆升与断陷在不同地点表现不一。进入第四纪,各湖盆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周边山体的抬升使湖盆边缘受河流的影响增强。如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最终因湖泊外流,黄土堆积其上,造成湖盆淤塞,直至最后消亡。华北平原作为汇流区,接受周边山体抬升造成的大量物质供给(图3-1),其主要输送动力是河流,山前地区还有崩塌、滑塌和泥石流堆积。尽管在不同地点水成沉积表现不一,但是现在的平原区在第四纪同样出现湖泊沉积萎缩、洪泛平原逐渐发育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青藏高原隆升造成的中国大陆东部的沉降,以及河流阶段性输沙塑造了东部大平原。
图3-1 华北平原形成演化及地貌略图
Fig3-1 Formation & evolution and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 of north China plain
华北平原的形成从第三纪以前就开始了,距今大约已有7000多万年的历史。从第三纪晚期到第四纪是平原形成的主要时期。华北大平原是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华北地台是我国最古老的岩石圈断块,地台区内较大的断裂带将地台分割成六个部分,即胶辽断块、内蒙古断块、鄂尔多斯断块、太行断块、冀鲁断块和豫淮断块等,后两个断块就是黄淮海平原的范围。这些断裂带在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发展过程,导致一些断块的隆起和上升,及另一些断块的逐渐下降。其中下降比较激烈的是冀鲁断块,也就是现今的黄淮海北部的华北平原。在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发生的差异性断块活动,使太行山和燕山总体上升成为海拔1000~2000m的山地;华北平原则是相对沉降区。冀鲁断块的下降成为一个强烈凹陷的构造盆地,太行断块的抬升,为这个凹陷的盆地提供了沉积的物质来源。河流把山地侵蚀物质源源不断地向平原输送,将原来起伏不平的基岩全部掩盖,使湖海逐渐被填充,形成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终于演变为堆积平原,并为以后的大规模沉积奠定了基础。
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厚度350~650m不等,有些地方较薄,只有100m左右,第四纪沉积物厚度主要决定于基底构造,凹陷区沉积厚度大,隆起区沉积厚度小。地层的分布无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明显的沉积特征。从山前到滨海,沉积物由粗到细。在山前地带以洪积、冲积物为主,沉积物颗粒较粗,多为砂砾石组成;平原中部则以冲积、湖积为主,沉积物为砂、砂质粘土;到滨海平原则属冲积、三角洲沉积和海相沉积,以细粒沉积为主,包括粘土、淤泥以及粉细砂沉积物。
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沉积特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在第四纪的整个过程中,沉积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多旋回性。由于构造运动的上升与下降,气候的冷暖变化、海侵与海退、剥蚀与堆积等各种因素的交替变化,使沉积物颜色、颗粒粗细出现了周期性的循环,但是各个不同的沉积阶段,又具有其特定的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在第四纪的各个时期,沉积了一套以河湖相为主的沉积物。第四纪早期,广大平原上广泛分布有淡水湖泊和河流;到第四纪中期湖泊逐渐收缩,河流发育;第四纪晚期,湖泊逐渐消亡,冲积、洪积相则比较发育,海相沉积物增加,并出现泥炭和沼泽相沉积。
2华北平原的地质地貌类型及其总体特征
晚全新世(2500aBP)以来,华北平原气候逐渐向干、凉方向发展,相应地河道变迁也逐渐频繁。近几千年来的黄河决堤泛滥对华北平原地表堆积物及现代自然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来,黄河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较大的决口改道有26次,重要的决口改道有7次(表3-1)。据研究,华北平原可划分为四个地质地貌类型,即山前洪积扇类型、洪积扇前缘洼地类型、冲积扇-冲积平原类型、潟湖-三角洲平原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
表3-1 黄河下游重要河道变迁概况 Table 3-1 Transitional situation of main riverway in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山前洪积扇由季节性河流洪积形成,下半部为砂砾石堆积,上半部为黄土状物质堆积,地面坡度较陡,约1/300~1/1000,古河道呈指状分布。地下水类型属全淡水。土地主要为褐土类型,古河道上多为沙性土,河流切割谷内主要为褐土化潮土或草甸褐土,也有少量水稻土和松沙土,自然植被主要是半旱生灌丛草原,人工栽培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果林和小麦、玉米,旱涝灾害较轻,盐碱地较少。
洪积扇前缘洼地由河流差别堆积形成。它的近山侧是洪积扇,远山侧是古河道高地,两侧是冲积扇。洼地的下半部多为河流相砂质沉积,上半部为河、湖相亚粘土、淤泥沉积。洼地底部一般低于地面1~3m,地面坡度缓,约1/4000~1/6000,呈向下游开口的簸箕状,地表水排泄比较缓慢,经常受涝灾威胁。浅层地下水质咸,矿化度大于2g/L。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有盐渍化、沼泽化发生,因而多为盐化潮土、沼泽化潮土和沼泽土。天然植被有慈菇、盒子草、白菖蒲、芦苇、水芹、旋覆花等喜湿植物。水面周围有人工栽培作物水稻、芦苇、莲茭。目前除白洋淀、衡水湖仍有蓄水外,其余已基本干涸。有的洼地,如宁晋泊、大陆泽、文安洼等,大部已被垦殖为农田,并有了居民点分布,只在洪水季节调蓄少量地表水,是华北平原地表水的调蓄区和主要淡水渔业区。
冲积扇—冲积平原是河流冲积形成的,由以砂壤质土为主的古河道高地和以粘壤质土为主的古河间洼地组成。在洪积扇前缘以下地区,古河道呈放射状分布,地势由顶部向前缘、由中部向两侧倾斜,地面坡度1/2000~1/3000,呈扇面状,故名冲积扇。在冲积扇前缘以下地区,古河道呈相互并行的条带状分布,地面坡度1/3000~1/6000,故名冲积平原。它是河流在同一时期不同地点的沉积相变形成的。由于古河道高地与古河间洼地相间分布,故地面呈微波状起伏。岗地、坡地、洼地也相间分布,高差1~3m不等,最小高差05m,最大高差可达5m。由于微地貌类型复杂,所以土壤类型、地下水类型、盐碱地类型、作物类型也较复杂。一般决口扇、古自然堤多由砂质组成,地貌类型为岗地,土壤为沙性土,地下有浅层淡水,无盐碱威胁,多为树木、果树、油料作物和瓜类种植区。古河道高地由砂、壤质组成,地貌类型为条带状高地,土壤类型为潮土,地下有浅层淡水或浅部薄层淡水,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多为小麦、玉米、棉花产区,还有一部分果树、蔬菜和油料作物分布。古河间洼地由粘、壤质组成,主要是盐化潮土,地下多为咸水,有中度或重度盐碱,为小麦、玉米、棉花、高粱和其他杂粮产区。该类型是华北平原仅次于洪积扇的主要粮棉生产基地。由于水资源短缺,涝、碱灾害较重,加上旧的种植制度,大部分耕地还处于中、低产状态;有的耕地虽然高产但不稳定。
滨海三角洲平原,包括古三角洲、潟湖洼地和海积平原,分布在渤海湾岸,由河流冲积和海积共同作用而成。主要由河流相的淤泥质粉砂和滨海相的淤泥质粘土、亚粘土组成。除去唐海和南堡之间为海积平原外,其余地区均为三角洲或潟湖洼地沉积,地面坡度平缓,约1/5000~1/10000。古河道呈树枝状分布,有许多三角洲沉积相型和沉积结构特征。地下水主要为咸水,只在主干古河道上有浅层淡水,在分支古河道上有浅部薄层淡水,主要为盐化潮土、滨海盐土。由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上潮水顶托,地下水位埋藏浅,矿化度高,所以涝灾和土壤盐渍化严重。盐化潮土多已被开垦为农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滨海盐土已有少量被开垦为农田,主要种植高粱、向日葵,大部分为盐生草本植被,如马绊草、海蔓荆、碱茅、碱篷子、盐吸、柽柳等和少量人工栽培乔木。三角洲是滨海平原的主要粮食产区。三角洲与三角洲之间的潟湖洼地和海积平原是人工渔业养殖区和产盐区。
3华北平原的地质地貌类型与物理化学组成特征
受水动力条件和沉积分异作用的控制,不同地质地貌单元的物质组成差异极大,造成不同地貌单元上发育的土壤的物质组成不同(表3-2),因此,不同地貌单元土壤的物理化学组成呈现有规律性的变化,如废黄河的土壤理化性质表现为自河槽向两侧河间洼地、自古河槽向两侧决口扇有规律的变化(表3-3、表3-4)。
表3-2 河北平原不同地貌单元土壤的机械组成变化 Table 3-2 Variance of soil mechanical composition of various geomorphic units in Hebei plain
(引自李承绪,1985)
4华北平原的地表堆积物中元素来源与组成特征
松散堆积物的化学元素组成直接取决于被侵蚀地质体的元素构成、分散与混合程度以及堆积作用过程。据研究,以黄河沉积物和海河沉积物为母质的土壤有与上游黄土高原黄土的稀土元素相似的分布模式。说明华北平原土壤中化学元素主要来自于西部山地成土母岩及黄土母质,换句话说,黄土高原和山西高原的地表物质也奠定了华北平原的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的基础。成土母岩经过长期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形成大小不等的矿物颗粒,经过流水搬运和成土过程,在平原地区构成了土壤的矿物部分。从岩石风化到土壤形成,化学元素在这些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巨大变化,但是来自黄河沉积物的成土母质极其发育的土壤与上游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之间,在化学元素的含量及组成方面仍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华北平原,由黄河沉积物组成的三角洲平原、缓岗高地、决口扇形地,其表生地球化学元素的组成与黄土原始物质的组成有关,元素组成的继承性是清楚的。黄河三角洲、缓岗高地、决口扇形地的 Al2O3/Fe2O3比值和 CaO/MgO 比值分别为291~292和241~286,与黄河沉积物母质化学元素组成是一致的(其他地形下的土壤中CaO/MgO比值变化都在200 以下)。黄河沉积物中丰富的Ca元素,也继承了黄土高原表生地球化学组成的特点。
表3-3 江苏省黄河故道土壤类型及理化性质 Table 3-3 Soil types and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s of elder Yellow River in Jiangsu Province
(据苏壁耀,1985)
表3-4 山东省夏津县黄河故道土壤类型及理化性质 Table 3-4 Soil types and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s of elder Yellow river in Xiajin County,Shandong Province
(据李福兴,1989)
(二)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使地球表层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再分配
地球表面时刻都在发生着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主要使岩石逐渐破碎,但其矿物组成并未发生变化。生物风化作用对岩石矿物的破坏是相当可观的。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矿物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的各种化学组分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
1岩石矿物化学风化过程
矿物成分的改变包括原岩中的可溶矿物的溶解流失、耐风化的原岩矿物残留下来、形成表生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新矿物。矿物的耐风化程度(表3-5)决定着其中赋存元素的析出程度和所形成土壤的化学组成和分配。
化学风化作用以水溶液为主要介质,包括溶解、水化、水解、氧化及碳酸化等作用方式。其中,水解是最发育和常见的作用,其实质是从母岩的不同矿物中进一步去除离子。首先去除的是最活跃的离子如Na+、K+、Ca2+、Mg2+和Sr2+,去除开始的位置是矿物最暴露的部位如外表面、解理面和裂隙,而最不活跃的Al离子残留下来,形成Al的氢氧化物。在温湿条件下,云母水解的离子去除步骤是:层间阳离子(K+、Na+)的淋滤;某些八面体阳离子(Mg2+、Fe3+)向层间迁移,以便平衡电价;某些四面体阳离子(Si4+、Al3+)向八面体层迁移和最后向层间迁移。
表3-5 化学风化作用中矿物耐风化程度 Table 3-5 Anti-weathering degree of mineral under chemical weathing
利于水解作用发生的条件有:①可溶性矿物丰富;②矿物的颗粒细小,因为它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离子排出位置,比同样的大颗粒矿物更易于被水解;③有细菌活动提供有机碳的存在并参与矿物分解;④有好的排水条件,使淋滤作用能连续进行和便于离子排出;⑤有高的湿度和温度促使水解活动加速,其中湿度的影响超过温度。风化复合体中水解作用的加强和离子的顺利排出,会使相应的淋滤溶液中含有越来越多的溶解元素,同时形成次生矿物。
以下为橄榄石的矿物化学风化过程。橄榄石的化学组成为(Mg,Fe)SiO4,在氧化过程中Fe(Ⅱ)可以氧化为Fe(Ⅲ):
2(Mg,Fe)SiO4(s)+1/2 O2(g)+5H2O→
Fe2O3·3H2O(s)+Mg2SiO4(s)+H4SiO4(aq)
水解反应为:
2(Mg,Fe)SiO4(s)+4H2O→
2Mg2+(aq)+4OH-(aq)+Fe2SiO4(s)+H4SiO4(aq)
酸性水解反应为:
(Mg,Fe)SiO4(s)+4H-(aq)→
Mg2+(aq)+Fe2+(aq)+H4SiO4(aq)
化学风化释放出来的Mg2+、Fe2+等离子,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随水迁移,从土壤中淋失。Fe2O3·3H2O形成新矿物; 也与某些阳离子结合形成新矿物,即次生矿物。
上述化学风化作用过程说明,易风化的辉石、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在土壤中残留较少,一般风化形成次生矿物。次生矿物又可分为简单盐类、三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简单盐类属水溶性盐,易淋溶流失,一般土壤中较少,多存在于盐渍土中。如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 Mg(CO3)2]、石膏(CaSO4·2H2O)、泻盐(MgSO4·7H2O)、岩盐(NaCl)、芒硝(Na2SO4·10H2O)、水氯镁石(MgCl2·6H2O)等,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壤中。三氧化物类如针铁矿(Fe2O3·H2O)、褐铁矿(2Fe2O3·3H2O)、三水铝石(Al2O3·3H2O)等,是硅酸盐矿物彻底风化后的产物,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土壤中。次生硅酸盐类矿物在土壤中普遍存在,是由长石等硅酸盐矿物风化后形成的。
由于母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岩石风化处在不同的阶段,所形成的次生粘土矿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化程度较低,处于脱盐基初期阶段,主要形成伊利石;在温暖湿润或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脱盐基作用增强,多形成蒙脱石和蛭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原生矿物迅速脱盐基、脱硅,主要形成高岭石。再进一步脱硅,矿物彻底分解形成铁铝氧化物富集。由此可见,岩石通过风化,形成风化壳、土壤,其中赋存着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地球化学元素。
2水系沉积物与岩石化学成分的比较
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风化过程,随着岩石矿物成分的变化,其化学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大量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表明,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中的含量与其在岩石中的含量相比,发生了表生富集-贫化作用。例如,五台-恒山地区元素表生富集-贫化特征(表3-6)是:①As等元素富集系数大于4,表现为强富集;②Pb、Hg等元素富集系数介于2~4之间,为次强富集;③P、Ti、Cd等元素富集系数介于12~2之间,为中等富集;④Si、Al、Mn、Cr、Ni、Cu、Zn、Mo、F等元素富集系数介于1~12之间,为弱富集;⑤K、Na、Ca、Mg、Fe、Co、B等元素的富集系数小于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化。而且,不同岩性的元素富集系数又有所不同(表3-7、表3-8)。
表3-6 五台-恒山地区基岩和水系沉积物元素平均含量及各元素表生富集系数 Table 3-6 Average content and hypergene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element in bedrock and stream sediment in Wutai-Hengshan area
表3-7 五台-恒山地区不同变质岩区基岩和水系沉积物元素平均含量及各元素表生富集系数 Table 3-7 Average content and hypergene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element in bedrock and stream sediment in vary metamorphic rock region in Wutai-Hengshan area
表3-8 五台-恒山地区奥长花岗岩分布区基岩和水系沉积物成分及各元素表生富集系数 Table 3-8 The composition of deposits and element's hypergene concentration factor in bedrock and stream sediment in trondhjemite region in Wutai-Hengshan area
3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的不断改造
来自山区的成土母质中的化学元素不可能一直保持原有的组合不变。在长期表生地球化学演变过程中,沉积环境和沉积相使地表的化学元素重新再分配。例如,华北平原的长期沉积过程经历了不同的地质时期,每一个时期对华北平原的形成都有不同的影响。更新世的早中期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易移动元素的迁移,如Ca、Mg、K、Na等元素随流水进入湖泊,归入海洋。至更新世晚期,气候逐渐干旱,沉积物中Ca、Mg等元素残留下来,形成广泛分布的钙结核,还可出现石膏和芒硝。气候在不同时期的冷暖变化,为华北平原形成中的地球化学演变提供了条件,除了Ca、Mg等元素的变化外,其他微量元素的变化也表现出第四纪不同时期的气候演变和沉积物类型的特征。东部平原的海侵与海退在第四纪沉积物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不仅把海洋的化学元素带到了陆地,同时又把陆地的化学元素带到海洋,加速了陆地与海洋的元素迁移过程。
伴随着风化作用和成土过程的进行,及地下水位的不断变动,华北平原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发生了一系列溶解、沉淀、氧化、还原、淋溶、淀积、交换吸附等反应,与此同时,平原的各种地形条件又影响了这些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强度,其结果是引起化学元素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不同成因和不同形状的洼地是华北平原地球化学元素的主要屏蔽区。从地貌上看,该屏蔽区沿着山前冲积、洪积扇扇缘洼地呈一条带状分布,包括宁晋泊、大陆泽、衡水洼、白洋淀和东淀。从山前冲积、洪积扇到广阔的冲积平原,屏蔽带分布于二者之间,化学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受屏蔽带的影响而发生一系列的富集作用。除了地形上造成的屏蔽带以外,在土壤与含水层之间也存在化学元素的屏蔽作用,特别是在华北平原地下水位浅、有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屏蔽作用在土壤中出现,并随地下水与土壤层接触的变动而变化,但是在华北平原,这种屏蔽作用在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规模和元素富集的效果。
华北平原表层土中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现代土壤中元素组成和分配是地质历史时期及现代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河北沧州地区表层沉积物中Si、Na、Fe、Mn、Ca、Mg、K、Al等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均在085 以上。进一步研究表明,Si、Na元素含量随沉积物颗粒变细而降低,而Fe、Mn、Ca、Mg、K、Al等元素含量随沉积物颗粒变细而增高。其原因可能有三种:①沉积物形成时的河流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颗粒的分选起了决定性作用(如Si元素在粗颗粒沉积物中相对富集等),奠定了元素分布的基础;②由于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同,在沉积物形成过程中及形成以后,其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对元素的集散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粘性土中K、Fe等元素的富集可能与颗粒表面吸附作用有关;③沉积物形成以后,后生的水文地质作用如表生带水-岩(土)作用也使元素进行着再分散和集聚,如砂性土中Na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粘性土即属于此种原因。
(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实际上,现代表生地球化学作用还有人类活动的参与。整个华北平原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环境的演化和发展更为迅速。特别是在最近四五百年以来,平原的演化发展受到人为活动的严重影响,平原的河湖水系、土壤组成、地面物质成分以及地形的起伏都发生了变化。人类活动为华北平原的景观地球化学的演化、化学元素的积累与分散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条件,已经成为土地中化学元素再分配的重要动力之一。
1人为条件下的表生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在温凉偏干、河道变迁较频繁的晚全新世,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地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6。隋代以前的周秦、两汉和南北朝时期,内陆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扇缘洼地(汲县、临漳、成安等地)和河间洼地(曲周、新河等地)的周边与两侧,基本属于自然状态。自唐代至今,华北平原的盐碱地面积在不同时期有增有减,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唐代以后,河道变迁频繁,盐碱地面积扩大,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盐碱地;元代以后,滹沱河下游的深泽、深县、河间、高阳、文安等地也有了盐碱地,而且盐碱地程度越来越重。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仅河北平原的盐碱地就达8700km2,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1%,主要是由于南北大运河的修建造成原来分流入海的河道变成统一入海的河道,使上游河水宣泄不畅,河流改道更为频繁,河间洼地被堵,地下水位抬高所致。
20世纪60年代初期,河北平原的盐碱地面积上升到13700km2,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8%,这与当时大搞平原蓄水、大水漫灌、有灌无排等有关。之后,河北平原的盐碱地面积减少,至1988年已减少到8000km2,占当时耕地面积的17%,这是由于1970年以后,随着滹沱河等上游水库的修改蓄水,河北平原地下水补给量减少而开采量加大,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的结果。这一盐碱地面积的增减过程是一种典型的人类活动控制下的表生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其中土壤元素含量变化主要表现为Na、Ca、Mg、Cl、S等的增减。
2各种土壤污染
许多研究表明,与农村土壤相比,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已有不同程度的积累,从农村土向城市公园土、路边土及工业污染区重金属元素含量逐渐升高,其中Cu、Pb、Zn、Cd被认为是典型的人类活动源元素。污灌和施用污泥是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例如,在墨西哥的瓜纳华托州的莱昂市,污水灌溉已有几十年,目前约有20km2的土地用污水灌溉,主要作物是小麦和高粱;另外,在伊达尔戈州的梅斯基塔尔流域,约450km2的土地主要利用墨西哥市的污水灌溉,作物包括谷物和蔬菜,其中100km2的土地直接用污水灌溉,其余350km2用80%的污水和20%的水库蓄水混合后灌溉。德国1990年的污泥产生量约为250×104t干污泥,其中的25%~30%被农用;1986~1990年间,农用的污泥量由476×104t增加到714×104t。
作者把这种由于人类工程活动造成、含量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并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异、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我国1995年工业废水的总排放量为222×108t,达标率仅为55%。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全年共排放汞1344t、镉20234t、六价铬33093t、铅125054t、砷108617t,其中约有152×108t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由于严重缺水,北京、天津、沈阳、西安、长春等城市周边农田污灌较为普遍。工业生产污泥及城市生活垃圾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在我国利用污泥和城市垃圾作农用堆肥还很普遍。如江苏省仅污水处理厂每年至少生产污泥128×104t,至少吞噬1000亩土地。
废气飘尘中一般也含有大量的镉、铅、锌、铜等重金属元素,其影响的范围在主风向上可达10km,严重污染范围约为1100m。湖南省衡阳市铅锌冶炼厂附近,在10168m范围内生产的糙米中镉含量大于02mg/kg,在1096m范围内和污染源的主风向1156m范围内的农田生产出含镉10mg/kg的“镉米”。汽车尾气中50%的铅尘飘落在距公路30m的范围内,这些地区每千克蔬菜中铅含量高达数百毫克。燃煤中也含有氟、氯、汞、砷、铅、镉、铬、铍、铀、磷等微量元素,如贵州西部晚二叠世主采煤层中As、F、Hg、Pb和Cd等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7×10-6、3776×10-6、027×10-6、1948×10-6和111×10-6。
问题一:葫芦科科植物有哪些 世界:110属/700种;中国:30属/143种
有黄瓜、南瓜、丝瓜、西瓜等常见的蔬菜和瓜果。该科包括重要的经济食用作物,如南瓜、黄瓜、西印度黄瓜、西瓜、香瓜、夏南瓜、冬南瓜、佛手瓜、香蕉瓜、小果南瓜、葫芦等。葫芦的营养价值一般不高,唯一的例外是冬南瓜──笋瓜(Cucurbita maxima)、南瓜(C moschata)、西葫芦(C pepo)等的一些栽培品种。
分属 ⒈ 藏瓜族 Fevilleae Pax ⒈ 锥形果亚族 Gomphogyninae Pax 01 盒子草属 Actinostemma Griff 02 假贝母属 Bolbostemma Franquet 03 锥形果属 Gomphogyne Griff ⒉ 翅子瓜亚族 Zanoninae Pax 04 棒锤瓜属 Neoalsomitra Hutch 05 雪胆属 Hemsleya Cogn 06 翅子瓜属 Zanonia Linn ⒊ 藏瓜亚族 Fevillinae Pax 07 藏瓜属 Indofevillea Chatterjee ⒋ 赤亚族 Thladianthinae Pax 08 赤属 Thladiantha Bunge 09 白兼果属 Baijiania A M Lu et J Q Li ⒑ 罗汉果属 Siraitia Merr 2 马(瓜交)儿族 Melothrieae Endl ⒈ 三棱瓜亚族 Anguriinae Pax ⒒ 三棱瓜属 Edgaria C B Clarke ⒉ 马(瓜交)儿亚族 Melothriinae Pax ⒓马(瓜交)儿属 Zehneria Endl ⒔ 帽儿瓜属 Mukia Arn ⒕ 茅瓜属 Solena Lour ⒊ 裂瓜亚族 Sicydiinae Pax ⒖ 裂瓜属 Schizopepon Maxim ⒊ 南瓜族 Cucurbiteae Ser ⒈ 葫芦亚族 Cucumerinae Pax ⒗ 苦瓜属 Momordica Linn ⒘ 丝瓜属 Luffa Mill ⒙ 喷瓜属 Ecballium A Rich ⒚ 冬瓜属 Benincasa Savi ⒛ 西瓜属 Citrullus Schrad 21 黄瓜属 Cucumis Linn 22 毒瓜属 Diplocyclos (Endl) Post et Kuntze 23 三裂瓜属 Biswarea Cogn 24 波棱瓜属 Herpetospermum Wall ex Hook f 25 金瓜属 Gymnopetalum Arn 26 葫芦属 Lagenaria Ser ⒉ 栝楼亚族 Trichosanthinae Pax 27 栝楼属 Trichosanthes Linn 28 油渣果属 Hodgsonia Hook f et Thoms ⒊ 南瓜亚族 Cucurbitinae Pax 29 南瓜属 Cucurbita L俯nn ⒋ 佛手瓜族 Sicyoideae Schrad 30 红瓜属 Coccinia Wight et Arn 31 绞股蓝属 Gynostemma Bl 32 佛手瓜属 Sechium P Browne ⒌ 小雀瓜族 Cyclanthereae Schrad 33 小雀瓜属 Cyclanthera Schrad
问题二:蔬菜包括哪些 蔬菜类及制品
白菜、白菜薹(7)白萝卜(396)百合(105)百合(干)(93)孢子甘蓝(12)荸荠(565)扁豆(75)菠菜(532)菜瓜(13)菜花(198)蚕豆(120)冲菜(1)春笋(86)莼菜(41)慈姑(16)葱白(279)大白菜(白梗)(35)大白菜(青口)(65)大白菜(小白口)(63)大葱(9362)大蓟(1)大蒜(白皮)(3619)大蒜(紫皮)(2)刀豆(17)地笋 (2)冬瓜(365)冬瓜籽(1)冬寒菜(18)冬笋(1729)豆瓣菜(15)鳄梨(2)番茄(802)番薯叶(7)佛手瓜(12)干菜笋(1)干笋(5)葛根(23)海芥兰(1)杭椒(2)荷兰豆(38)红菊苣(1)红萝卜(131)胡萝卜(1442)葫芦(3)葫芦条(干)(2)瓠瓜(8)黄豆芽(118)黄瓜(825)黄花菜(83)黄花菜(干)(87)灰条菜(2)茴香(60)姜(11547)豇豆(77)茭白(110)节瓜(26)芥菜(136)芥菜(大叶)(11)芥菜头(29)芥菜(小叶)(3)芥蓝(66)韭菜(297)韭菜花(38)韭葱(2)韭黄(144)韭苔(3)苣荬菜(尖叶)(12)蕨菜(36)空心菜(32)苦瓜(144)辣白菜(2)辣根(2)辣椒(红、尖)(722)辣椒(红、尖、干)(979)辣椒(青、尖)(273)莲藕(236)菱角(13)蒌蒿(7)芦笋(145)萝卜(156)萝卜缨(7)螺丝菜(9)绿豆芽耽257)马齿苋(34)马兰(11)毛豆(76)木耳菜(16)苜蓿(8)南瓜(146)牛蒡叶(1)牛皮菜(1)苤蓝(19)葡萄叶(2)蒲菜(11)荠菜(84)掐不齐(2)荞菜(2)茄子 (131)茄子(绿皮)(3)茄子(圆)(16)茄子(紫皮、长)(172)芹菜(702)芹菜叶(49)青葱(55)青椒(662)青萝卜(39)青蒜(442)清明菜(5)秋葵(3)山药(280)生菜(花叶)(16)生菜(团叶)(318)柿子椒(326)水萝卜(33)水芹菜(6)丝瓜(177)四季豆(118)四棱豆(1)酸白菜(148)蒜白(1)蒜黄(8)蒜苔(54)甜菜根(26)甜菜叶(5)茼蒿(55)娃娃菜(3)豌豆(529)豌豆尖(22)豌豆苗(308)莴苣(紫)(5)莴笋(274)乌菜(6)芜菁(1)西葫芦(30)西兰花(82)西芹(120)苋菜(绿)(15)苋菜(紫)(41)香菜(1926)香椿(71)香芹(14)小白菜(261)小葱(1729)小蒜(3)心里美萝卜(7)洋葱(白皮)(752)洋葱(红皮)(176)洋葱(黄皮)(202)洋姜(3)野葱(5)野韭菜(4)野苣(3)野苋菜(2)意大利红洋葱(7)樱桃番茄(19)油菜(422)油菜薹(9)油菜心(476)油麦菜(4)鱼腥草(17)榆钱(2)玉兰片(467)芋头(139)圆白菜(268)芸豆(30)竹笋(464)竹叶菜(3)子姜(95)紫菜薹(4)紫甘蓝(6)等。
问题三:葫芦科植物有哪些? baikebaidu/wtp=tt
问题四:葫芦科植物有哪些? 葫芦科(拉丁语学名:Cucurbitaceae叮是植物界中的一个科,其中包括黄瓜、南瓜、丝瓜、西瓜等常见的蔬菜和瓜果。葫芦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禾本科、豆科和茄科。
问题五:蔬菜的种类有哪些? 1什么是蔬菜
蔬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所食的蔬菜中,有根(如萝卜、胡萝卜、豆薯、葛等);茎(如马铃薯、芋、莴苣、榨菜);叶(如小白菜、大白菜、韭菜、甘蓝);花(如花椰菜、金针菜);果即种子(如黄瓜、茄子、菜豆、毛豆);菌类的子实体等。
因此,我们可以定义蔬菜为:凡是以柔嫩多汁的器官作为副食品的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少数木本植物、菌类、藻类、蕨类等,统称为蔬菜。有人把调味的八角、茴香、花椒、胡椒等也作蔬菜。
蔬菜植物的范围广,种类多。我国又是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除了一些栽培植物作蔬菜外,还有许多野生或半野生的种类,如荠菜、马齿苋、藜蒿、蒲公英、鱼腥草等,也可作为蔬菜食用。
但是,这些野生的、半野生的和木本植物、菌、藻、蕨类、调味品类,主要来自少数地区特产。主要的蔬菜还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有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也可作为蔬菜。如新鲜的大豆种子在长江流域是一重重要的蔬菜。马铃薯、玉米在北方和南方山区作粮食作物,在南方平原地区也作为蔬菜。许多种类,如胡萝卜、南瓜、芜菁、甘薯叶梗等既可作饲料,也可作蔬菜。
2蔬菜的分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栽培的蔬菜有一百多种,其中主要栽培的有四五十种。
分类的方法很多,如按植物学特性分类、食用部分分类、农业生物学分类、温度分类、光照分类、营养成分分类、食用方法分类等等。
农业生物学分类是以蔬菜的农业生物学特性作为依据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比较适合于生产上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类:
1)根菜类
指以膨大的肉质直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芜菁、根用甜菜等。生长期中喜温和冷凉的气候。在生长的第一年形成肉质根,贮藏大量的养分,到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一般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下通过光照阶段。要求轻松深厚的土壤。用种子繁殖。
2)白菜类
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如白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类(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抱子甘蓝、青花菜)、芥菜类(榨菜、雪里蕻、结球芥菜)。生长期间需湿润和凉爽气候及充足的水肥条件。温度过高、气候干燥则生长不良。除采收菜薹及花球外,一般第一年形成叶丛或叶球,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栽培上要避免先期抽薹。均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3)绿叶蔬菜
以幼嫩的叶或嫩茎供食用。如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芫荽、苋菜、蕹菜、落葵等。其中多数属于二年生,如莴苣、芹菜、菠菜。也有一年生的,如苋菜、蕹菜。共同特点是生长期短,适于密植和间套作,要求极其充足的水分和氮肥。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又可将它们分为二类:菠菜、芹菜、茼蒿、芫荽等喜冷凉不耐炎热,生长适温15℃~20℃,能耐短期霜冻,其中以菠菜耐寒力最强。苋菜、蕹菜、落葵等,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左右。喜冷凉的主要作秋冬栽培,也可作早春栽培。
4)葱蒜类
以鳞茎(叶鞘基部膨大)、假茎(叶鞘)、管状叶或带状叶供食用。如洋葱、大蒜、大葱、香葱、韭菜等。根系不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差,要求肥沃湿润的土壤,一般耐寒。长光下形成鳞茎,低温通过春化。可用种子繁殖(洋葱、大葱、韭菜),也可无性繁殖(大蒜、分葱、韭菜)。以秋季及春季为主要栽培季节。
5)茄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茄科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要求肥沃的土壤及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但开花期要求充足的光照。种子繁殖,一般在冬前或早春利用扩地育苗,待气候温暖后定植于大田。
6)瓜类
>>
问题六:葫芦科,十字花科,蔬菜有哪些?蔷薇科的水果有哪些? 十字花科,蔬菜: 青菜,白菜,油菜,萝卜,花椰菜等蔷薇科的水果: 李,桃,苹果,花红,触檎等葫芦科蔬菜:葫芦,南瓜,黄瓜,苦瓜等
问题七:谁知道蔬菜有哪些科属,越全越好 禾本科:竹笋、茭白等。
百合科:葱、蒜、百合、黄花菜等。
天南星科:魔芋等。
薯蓣科:山药等。
姜科:生姜等。
藜科:菠菜等。
苋科:苋菜等埂
睡莲科:莲藕等。
十字花科: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
豆科:菜豆、蚕豆等。
伞形科:芹菜、胡萝卜、茴香等。
茄科:马铃薯、茄子、青椒等。
葫芦科:黄瓜等各种瓜类。
菊科:莴苣等。
锦葵科:黄秋葵等。
注:还有很多,不在列举了。
问题八:葫芦科,十字花科,蔬菜有哪些?蔷薇科的水果有哪些? 蔬菜 黄瓜、南瓜、丝瓜 白菜、萝卜
水果 苹果、唬、李、桃、杏
问题九:爬藤蔬菜都有哪些 丝瓜,冬瓜,黄瓜,葡萄,葫芦,西瓜,苦瓜,香瓜,甜瓜,哈密瓜(类似的有许多)。 在阳台上载的小西红柿栽在花盆里好看有好吃。 葫芦科的都是爬藤类的,葫芦科是植物界中的一个科,其中包括黄瓜、南瓜、丝瓜、西瓜等常见的蔬菜和瓜果。葫芦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禾本科、豆科和茄科。
问题十:哪种蔬菜不属于葫芦科 常说的什么瓜呀属于葫芦科,像白菜、萝卜、甘蓝属于十字花科;茄子、辣椒、番茄属于茄科;葱、蒜、韭菜属于百合科;罚菜、芹菜属于伞形科;莴苣属于菊科;芦笋属于天门冬科等
本种曾被分为数种,主要根据叶分裂或是不分裂,花序总状、圆锥状或1-3朵生,雌花梗或果梗上关节的位置以及花被片1脉或3脉。根据大量的标本研究,这些区别性状确实是存在的,但无明显的界限,也无一定地理分布的隔离,因此后来的一些植物分类学者都将分布于东亚(中国、日本、朝鲜)的标本定名为:A lobatum (Maxim) Maxim (A racemosum, A japonicum),而将印度和中南半岛的标本定名为 A tenerum Griff, 其主要区别是前者雄花序总状,雌花梗上的关节在中部;后者雄花序圆锥状,雌花梗上的关节在顶端,近年来,研究葫芦科的分类学者们认为这些区别性状是不稳定的,都主张将两种合并,我们赞成这样的处理,因此采取最早的名称:A tenerum Griff。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