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淆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十渐十不克疏》)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然则何以慎?(《察传》)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5)、方位词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
被人忽略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人们学习文言文,往往比较重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鸿门宴》: “ 沛公安在? ”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 王问: ‘ 何以知之?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石钟山记》: “ 古人之不余欺也。 ” ),用 “ 之 ” 或 “ 是 ”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公输》: “ 宋何罪之有? ” 又如成语 “ 惟命是听 ” )等三种宾语前置的句式,而忽略了下面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
一、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不同于前面所说的疑问句中介词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种情况,以介词 “ 以 ” 和 “ 于 ” 为常见。例如:
①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②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③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④ 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
例 ① 的 “ 以 ” 是 “ 用 ” 的意思,它的宾语是 “ 全石 ” ,为了突出 “ 全石 ” ,便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② 的 “ 以 ” 表示原因,它的宾主是近指代词 “ 是 ” ,为了突出 “ 是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③ 的 “ 夜以继日 ” 就是 “ 以夜继日 ” , “ 夜 ” 是 “ 以 ” 的宾语,为了突出 “ 夜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④ 的 “ 室于 ” 就是 “ 于室 ” , “ 市于 ” 就是 “ 于市 ” , “ 室 ” 和 “ 市 ” 都是宾语,为了突出 “ 室 ” 和 “ 市 ” ,便把宾语提到 “ 于 ” 之前。
二、指代性副词 “ 相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杂然相许。(《愚公移公》)
② 稍出近之, …… 然莫相知。(《黔之驴》)
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④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
例 ① 的 “ 相 ” 代 “ 愚公 ” ,例 ② 的 “ 相 ” 代 “ 它 ” (驴),例 ③ 的 “ 相 ” 代 “ 你 ” (焦仲卿),例 ④ 的 “ 相 ” 代 “ 大家 ” 。这些 “ 相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相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
三、指代性副词 “ 见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冀 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②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③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④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列传》)
例 ① 的 “ 见 ” 代 “ 我 ” (王安石),例 ② 的 “ 见 ” 代 “ 我 ” (刘兰芝),例 ③ 的 “ 见 ” 代 “ 我 ” (李密),例 ④ 的 “ 见 ” 代 “ 自己 ” (苏秦)。这些 “ 见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见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这种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里仍可见到。如 “ 见谅 ” (请谅解我)、 “ 见教 ” (请指教我)、 “ 见示 ” (请指示我)、 “ 见告 ” (请告诉我)等。
上面所说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可是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都未把它们视为宾语的前置句,这是很不公正的。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与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上所说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和借助于 “ 之 ” 或 “ 是 ” 的宾语前置同等重要,忽略不得。
女宝宝名字大全2017好听
一个好听的女孩名字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果你想给女宝宝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好听的女宝宝名字大全2017吧!
(雅柏)—(诗蕊)—(青枫)—(娟妍)
(秀媛)—(小瑜)—(曼岚)—(春兰)
(湛娟)—(绮山)—(雨旋)—(森莉)
(含玉)—(依美)—(凝芙)—(琛瑞)
(春蕾)—(尔丝)—(吉玉)—(骊蓉)
(芷蓝)—(天心)—(子怡)—(迎丝)
(嘉怡)—(莹白)—(天蓝)—(诗晗)
(优扬)—(熙阳)—(靖易)—(紫雪)
(青香)—(绿蝶)—(千秋)—(冰蝶)
(凝丹)—(妙晴)—(书文)—(宛亦)
(妍雅)—(天曼)—(盼柳)—(欣美)
(半芹)—(苇然)—(沛儿)—(沈靖)
(傲冬)—(楚洁)—(雅致)—(歌阑)
(柔丽)—(淑雅)—(夏柳)—(香巧)
(香馨)—(梦寒)—(望雅)—(元旋)
(小蕊)—(紫安)—(春柔)—(向松)
(涵易)—(晶燕)—(献玉)—(笑容)
(睿哲)—(傲冬)—(湛霞)—(妙婧)
(沛岚)—(雁蓉)—(依波)—(梧桐)
(阳霁)—(水晶)—(米琪)—(长霞)
(怜云)—(安安)—(雨凝)—(绮云)
(慕梅)—(夏岚)—(婉然)—(怜阳)
(琇芳)—(闵雨)—(世敏)—(语柔)
(芮欢)—(痴旋)—(访波)—(青香)
(莺韵)—(恨之)—(依瑶)—(沛岚)
(美丽)—(逸致)—(玟丽)—(雪巧)
摘自:起名网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
兰花象征高尚、典雅、坚贞不渝
兰花被视为幽谷中的“君子”,同时也表示虔诚,兰薰桂馥,以示历久不衰
兰:幽玄高雅、超凡脱俗,可以作为知识分子的象征。而做为一种投资,兰花经济也可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兰同时也可以做为商的象征;
儒学中深厚的“兰情结”
作者 南通大学博导 周建忠教授
兰与儒学传统中人格定位之间能够建立对应关系,与它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兰花叶态绰约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具备了符合民族审美趣味的形式;其社会学意义亦由来已久,它以独有的天姿神韵,最早介入古典贵族生活的各个侧面,最早载入历史典籍,并进入了儒者的审美视野;或许还与它那段奇特而神秘的际遇有关:怀才不遇的孔子见隐谷中兰与众草为伍,顿起身世之感,从此确立了兰与儒家人格的内在联系,而这种花与人之间同位一体的思维模式则来自人类的图腾崇拜。
兰是花之骄子。从兰花的外形、姿态、生存环境、内在气质方面,人们更多地习惯于对兰的象征意义进行诠释,并且成为一种固定的符号、定向的语码。所有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人,都从兰花身上吸取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提升、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它的文化内涵既可发展为孔子那种“当为王者香”的理想和不为贫贱失意所动的人格信仰,亦可发展为屈原个人美德的保持与追求。总之,兰象征了儒学的人格理想:德行高雅,坚持操守,淡泊自足,独立不迁。
图腾与兰:
介入人类精神生活的肇始
图腾文化是原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万物有灵论的原始思维模式。兰花作为个人图腾有这样三个特征,第一,人就是图腾,图腾就是人。第二,人往往用图腾来做自己的名字。第三,人和图腾同生死共存亡,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忽隐忽现存在着的保护神。图腾崇拜到后来慢慢淡漠了,成为人类遥远模糊的记忆,但在后代生活中,还能找到它的痕迹。《左传·宣公三年》记载了郑穆公出生与死亡皆跟兰花有关的图腾故事。郑文公“贱妾”燕梦见天使赠她兰花并告诉她“以是为尔子”,后果然怀孕生子,取名为兰,即郑穆公。郑穆公即位22年后,一次病了,他说:“兰花死了,我恐怕也要死了吧,我是靠着它出生的。”于是“刈兰而卒”。这个故事中的“征兰”之义,正是图腾文化的体现。离开了图腾文化,就无法理解故事中兰花的神秘性与特殊性。不仅历史典籍中留下了图腾文化的痕迹,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此类例证。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主人公名兰,正是远古个人图腾痕迹的表现特征,“兰芝”,即“芝兰”,“芷兰”,就是兰花。“兰花”的图腾意义在诗中亦有明显的表现,如刘兰芝投河自尽前,焦仲卿对其母亲说:“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严霜笼罩,煎逼庭兰,则意味着主人公的生命悲剧即将发生,就像郑穆公“兰花死了,我恐怕也要死了吧”的预言征兆一样,这是兰图腾文化的深层制约与潜在影响。通过“原型”研究,可以揭示出“渗透着多少世纪以来由秘传的崇拜传统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的难以理解的奥秘”。兰即是这样一个“原型”。
兰对早期贵族和民间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秉兰拂恶、赠兰传情、沐兰致祭、执兰迎祥、纫兰上朝、燃兰溢香、藉兰祭祀等活动中,人们与兰建立了各种的关系。
这些兰文化的初期形态充分说明,那些从事政治活动和祭祀活动的人(我们可以视他们为儒者的前身),他们大量地接触兰、运用兰,虽与功利目的联系在一起,没有形成明确的伦理涵义,却为以后孔子对兰的审美意象的界定提供了重要前提。
孔子与兰:
奠定了兰的文化内涵
“兰当为王者香”。孔子在外周游十多年,始终没有得到任用,于自卫返鲁途中,见兰花独茂,由是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他以兰比为贤臣,实际上是自比,说自己周游列国,却生不逢时,得不到重用,就像独茂的兰与众草为伍一样,只好与鄙夫为伍。孔子的感慨,对后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兰当为王者香”一句,几乎所有涉及到兰花的文章、著作都会提到它。此句的本意是“兰应当为王者提供香气”,即兰花应是国君欣赏的高级花卉,亦是从贤者为臣为相辅佐国君之角度设喻的。但后来的兰学著作中,却改为“兰有王者香”、“王者之香”。如潘天寿《题兰石图》诗云:“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
兰花的人格象征是高洁、幽贞。孔子又说过,“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在厄》。而且,孔子关于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美德境界,亦
成为先秦时期儒家的共识,如《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后代咏兰诗对此又进行了演绎、发挥。朱熹《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康熙《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花香味有特殊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还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此处以芝兰之香喻君子美德,强调了道德的教育感化作用,体现了儒学重社会功用的特点。兰的幽香清远合于君子德行的高贵雅洁,不媚流俗。
历代诗歌咏颂兰香的,更是不胜枚举,如: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兰当为王者香”、“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在兰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兰的文化意象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同时,兰的文化内涵亦由此产生。
郑思肖与兰:
兰文化内涵的发展与延伸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既保持着自身的价值观念———这一种文化能够存在的根基,同时,又不断应对现实的动荡带来的挑战。而这动荡在中国社会中最激烈的莫过于江山易主,尤其是政权沦落外族之手。在这种时候,儒学人格往往表现为:坚贞的操守、张扬的个性。这一人格定位在郑思肖的画风中得以集中完整的体现。郑思肖,宋末元初著名诗人、画家。宋亡后隐居苏州,坐卧必南向,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之意。据《遗民录》载,他“精墨兰,自更祚后,为画不画土,根无所凭借。或问其故,则云:‘地为人夺去,汝有不知耶?’”
他画露根兰、无土兰,寄托他的亡国之思。郑思肖咏兰守志的行为还成了后代遗民的典范。如倪瓒在元亡后,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其《题郑所南兰》:“秋风兰蕙化为茅,
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明末清初相似的现实境遇使郑思肖成为更多画兰画家师法的对象。朱元璋的后裔、八大山人朱耷,在《题兰石》诗中说:“王孙书画出天姿,恸忆承平鬓欲丝。长借墨花寄幽兴,至今叶叶向南吹。”
郑思肖的画兰传统,直接影响到漫长的画兰历史。明清时,这一传统已衍变为不拘一格,亦不拘一法———画兰不画土,着重张扬个性。
明代·佚人《兰花》图(旅顺博物馆藏)有王武题诗:“郑生太迂鲁,画兰不画土。造物亦何心,春风自含吐。时去等飘蓬,知后落谁取。”清·诸升《兰竹图册》(旅顺博物馆藏),亦画兰不画土。清·原济(石涛)《芬兰图》(南京博物馆藏)画两支有根无土之兰,并有题诗“根已离尘何可夺”,主要取法徐渭、朱耷、原济等人画风的扬州八怪,亦以画兰擅长,其中汪士慎、李鱓、李方膺、郑燮画兰尤为著名。
从郑思肖到扬州八怪等兰花题材的诗画中,坚持操守,张扬个性成为共同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到儒学传统的人格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由推崇“王者香”的高雅变为崇尚个性的张扬,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赏变为不改其志的坚贞,这是儒学注重个体道德修养的传统在新的现实环境中发生的衍变,它们并没有突破或逸出儒学的价值范畴,而是对传统人格定位的补充、延伸。
陈之藩与兰:
文化游子的眷恋情绪
陈之藩著有《失根的兰花》。
作为海外游子,在异国看到故乡的花草而产生感慨: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美丽了”。
最后,作者写道: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枯萎了。
这题目来自郑思肖画兰的故事,但全篇几乎没有对兰花形、色、香的种种介绍,只是围绕“国土沦亡,根着何处”立意,用“根”喻故土,以“兰花”喻人,以“失根的兰花”喻飘零异邦的人及其悲凉惆怅的心情。“失根的兰花”成为文中情思的聚合点,使故国之思,故园之恋表现得更深沉、真挚。
陈之藩用“失根的兰花”自喻,足见他深厚的儒学素养。因为兰花是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象征意象,它身上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从话语层面看,作者思恋的是故园的“花花朵朵”,是“故宫的石阶”,是“母亲”;从历史意蕴层面看,他思恋的是传统文化,因为“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
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陈之藩说:“是多少多少年的历史,才产生一点传统;是多少多少年的传统,才产生一点风格。”这种对正在消失的传统与风格的珍爱,是“失根的兰花”的深层寓意所在。他与郑思肖的不同之处在于,兰花作为儒学传统人格的象征,在郑思肖笔下只是“失土”,失去了滋养它的国土,然而文化根基仍在。而陈之藩的兰花失去的与其说是国土,不如说是“兰花”
赖以为生的文化土壤,那是“失根”之痛。因此,陈之藩们不仅是地域意义上的游子,更是文化意义上的游子。
从上文可以看到,兰与儒学传统中的人格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兰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它的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自孔子对它的文化内涵作了人格化定位后,兰文化显示了自身的延展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儒学人格进行调整、补充。
人们说兰、画兰、咏兰、写兰,其实是在解读自身,是在兰的品格中读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将兰推为“王者之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所选择的价值观念的赞赏与珍视?但在种种变化之中,有一点是始终如一的,即兰在儒学人格的象征谱系中有着“王者”的地位,这可追溯到图腾崇拜的心理机制,但也说明了儒学中浓厚的“兰情结”。
剑四结局交代的不甚明朗,已经是一百年之后了。
慕容紫瑛只留下了白发苍苍仙人般的背影,探魔剑去剑冢了。梦璃回来了,依旧那么清丽脱俗,惊为天人,只是没了与心爱的人天河相处的日子,对于她来说是不是过于残酷,美艳的脸庞上写满了憔悴。而菱纱早已过世,剩下的是一掊黄土,命运对于她来说太过无奈,注定短命,即使修了仙术也不能与天河长相厮守,逍遥尘外。梦璃跪到了菱纱的坟墓前伤感凭吊,天河闻到香气出来,脸上欣喜而又很安静,但却再也看不见梦璃了。梦璃起身注视着自己心爱的人,画面就在此处定格。
我们大体上可以猜想到,在天河弯弓射毁琼华派以后的百年里,青鸾峰顶,紫瑛一边在专注铸剑术,一边和心爱的人菱纱照顾盲瞎的天河,一边也在盼望着梦璃的出现,可以说紫瑛经历了那么多,已经明白了天道有常的道理,当初四个人一起的时光对于他来说是永恒的回忆吧。紫瑛不是没有感情,那个活泼可爱淘气古怪又叫他“小紫瑛”的盗墓“女贼”韩菱纱,在他心中肯定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菱纱已然过世、重入轮回,梦璃回来了,挚友天河总算是有人照顾了,这纷扰繁复的尘世已经没什么可在意留恋的啦。所以他御剑而去,离开了这个让他琢磨不定的人间,也许专注于剑术可以让他忘却这一切吧。
天河在这百年里有了爱人菱纱和朋友紫瑛的陪伴过的应该是不错的,唯一遗憾的是他百年之前的那拯救苍生的惊天弯弓一射让他付出了代价,看不见这美好的世界了,也看不到梦璃了。但依天河的性格,他肯定能够把这一切看开的,他总算是阻止了大哥的妄行,总算是救了菱纱,总算是和菱纱来青鸾峰隐居了,自己做点牺牲算什么呢。唯一遗憾的可能就是梦璃吧,梦璃她在幻暝界过的开心吗?她会回来看我们吗?
菱纱虽然短命,但她也许是幸福感最大的人啦,当初不惜折阳寿去为了天河取后羿射日弓,为的是什么。如今后半生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在青鸾峰吞风吻雨看落日,能和“小紫瑛”一起铸剑玩耍,即使时间再短,也会成为永恒。
梦璃这百年也许是最痛苦的,和天河终究是有缘无份,百年里她肯定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天河,也许在这百年里她终于完成了娘交给她的使命,带领了族人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她肯定是找到了幻暝界的可靠接班人,把职位禅让出,自己来人间找天河了。
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梁祝的爱情是很让人揪心,但是最后他们画作了一对蝴蝶,总算是给人点安慰;《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也成了树上的一对鸟儿了。再想想我们看过的许多电视剧与小说,结局好多都是模棱两可的,总要留给了观者一点想象的空间的。《倚天屠龙记》结局是张无忌正给赵敏画眉,周芷弱也来了让他画,故事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了,给人太多遐想,究竟是个什么结果,也许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答案。
仙剑四的结局是唯一的,但却给了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一百年之间实在能发生太多的故事,以上的那些想法是我自己想的,也许很多人都会这样想吧,也许也有很多玩家不那样认为,他们会把那一百年之间的事情想的与自己的理想相吻合。整个仙剑四玩到最后谁也会为其中梦璃离去,菱纱短命唏嘘喟叹,甚至垂首泣泪。为什么偏偏要梦璃去承受那么艰巨而又没法回避的责任!菱纱**死人钱财救济活人有什么错呢!难道这就是天意!天河自己所信仰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条真的不能实现吗?也许这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吧。
好在结局已经是百年之后了,百年之间我们大可以把天河、菱纱、紫瑛的生活想象的美好一些、快乐一些,但我无法将梦璃的生活想的有多美好,即使她和她的族人再没有敌人骚扰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没有了和“云公子”一起,她何来幸福,所以她魂牵梦萦百年,终于忍不住来人间找他的天河了。
梦璃与天河相互注视的水墨画景,无疑是仙剑四里最为亮丽的场景之一,犹如仙一里月如救逍遥、灵儿战死、阿奴吹笛送别,仙剑三里雪见跳熔炉一般,是全游戏的看点、卖点、闪光点,整个游戏因为有了那些场景情节变的格外动人。
当那首听过无数次的《回梦游仙》再次缠缠绵绵地在结局里响起的时候,我心灵不禁一颤,全身如电击般冷了一下。所有的仙剑四的情节场景又回到了脑海,是什么让我这个成年了的人如此细腻多情伤感,是仙剑四故事童话般的纯洁,是主人公们可爱的大俊大美,是那天籁般的音乐,是那梦幻般富有诗意的一幕幕动人场景,是菱纱的精灵古怪乐观善良,是梦璃的澄净美丽柔弱聪慧,是紫瑛的深沉内敛,是天河的洒脱直率……
所有的这一切汇聚成一幅叫做“旷古情缠的柔情悲剧”画卷。整个游戏音乐、服装、人物造型以及场景无不显示了特有的中国古典特色,尤其是音乐,二胡版的“回梦游仙”可以说是太符合“情缠”“柔情”“悲剧”这几个字眼了,激昂低沉丝丝屡屡的二胡演奏,如男女互吐衷肠、感伤无奈,缠绵、旖旎、缱绻的柔情尽在这曲子里表露出来了。
琴姬边抚琴边歌唱的情景颇让人激动的有点难以言表,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改变了仙剑史上音乐的表现方式,让人更直观的感受到了音乐之于情感的表达方式。看当时天河的表情虽然傻乎乎的,但他们都十分认真的听了,一方面说明琴姬的演奏歌声动人,另一方面也确实说明音乐引起了天河菱纱梦璃他们的共鸣。
还有就是那首蝶恋了,是用笛子和二胡以慢节奏缓缓演奏出来的。非常符合梦璃与天河当时难舍难分恋恋不舍的悲伤心境。
仙四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服装和人物造型了,天河一身打猎装,和他性格满符合的,而且动作老是急急忙忙,尤其是准备去杀敌时候摩拳擦掌,让人看了就好笑;菱纱娇小精悍的一身火红衣服,和她的火热开朗性格相符,她的特点就是冷不丁给天河一巴掌;而梦璃的衣服具有汉服的古典气质,长袖舞动,衣带飘飘,再陪一把箜篌,简直如在画中,举手投足之间如同她与身句来的香气般给人以舒服感;紫瑛人中归中矩,衣服也是正儿八经的道士装束,但看上去也满舒服。
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精密细致,丝丝入扣,层层推进自不必说。感人情节不少,尤其是菱纱最后一次盗墓,让人感觉他对天河的爱如天地般宏大,做的那样坚决果断,梦璃不是送了天河一把弓吗,我也要送他一把,既然我活不长久,那我就送他一把最最好的弓保护他。
整个仙四玩过以后感受更多的是无奈与遗憾,虽然这无奈与遗憾在看过结局动画后会减轻点,但是玩完几天过去了。心里还一直记挂着它。要说人啊,没是就是找罪受,好好一个人玩了仙四以后茶饭不思了,虽然我很清楚玩仙剑只能把他当童话看,但是这童话太完美了,太动人了以至于我陷入而无法自拔,正如有人说的那样,看书一要看进去,二要看出来,三要出来之后有所感悟,玩游戏也是一样,我目前只是玩进去了,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近五十个小时以后,还是没有从童话里走出来。
夜深了,我脑海里依然是一红一蓝两个身影,红的明眸善睐,一根手指托着下巴。蓝的恬静明丽,衣袖舞动,彩带飘扬。
香料的产地多在域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汉代从域外输入了香料,并移植了某些芳香植物,如胡椒、龙脑香、迷迭香、乳香、安息香、苏合香、沉香、丁香等。这些香料不仅丰富了汉代以来中国上流阶层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不同香料传入时间和传播途径均有差异,需要通过对文献材料和考古发现研究分析,方可确切了解沿丝绸之路而来的诸多香料如何促进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一、汉代香料的输入及其用途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域外香料的输入提供了条件。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材料可知,汉代时香料有的经陆上丝路从西域传入,也有的经过海上交通从南方海外传入。
古代传说中有西域香料传入汉代中国的记载。相传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记载,西海中有聚窟洲,洲上有大山名神鸟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返魂树。……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种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神验”
①。西海在古代文献中是个模糊概念,具体所指各有不同,但西海在西域却是广泛的共识。同书又记载:“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氏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据说,“神香起起夭残之死疾”,“后元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大半。帝试取月氏神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
月氏西迁中亚,是汉武帝反击匈奴前听闻的史实;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的故事发生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说明这个故事是以汉通西域为背景产生的。这些传说虽不免有夸张成分,但故事的产生应该是以西域传入香料的史实为根据的。
晋人张华《博物志·异产》记载:“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
帝谓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千乘舆闻,并奏其香。
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枚,与枣相似。帝不悦,以付外库。后长安中大疫,宫中皆疫病。
帝不举乐,西使乞见,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差。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
帝乃厚礼发遣饯送。一说,汉制献香不满斤不得受。西使临去,乃发香气如大豆者,拭着宫门,香气闻长安数十里,经数日乃歇。”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弱水象征极西且遥远的河流。张星烺先生说:“《博物志》此节记事,与上方所录《十洲记》聚窟洲之却死香,大同小异。聚窟洲与凤麟洲皆在西海之中,凤麟洲四面有弱水绕之。凤麟洲既已承认为指欧洲地域而言,则《博物志》此节之弱水西国,亦必指欧洲而言也。”
其地域所指未必如张先生如此坐实,大抵指中国以西的远方国家。
正史书上也有关于西域产香和传入中国的记载。《东观汉记·李恂传》记载:“为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后汉书·李恂传》有同样记载,李贤注引《袁山松书》曰:“西域出诸香、石蜜。”南朝时范晔《和香方》序云:“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柰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魏晋时人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物产,有“一微木、二苏合、狄提、迷迷(当为‘迭’)、兜纳、白附子、熏陆、郁金、芸胶、熏草木十二种香”。大秦是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香料还经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南方沿海地区,进而传入中原。公元前204年~公元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考古发掘资料说明南越已有从海外输入香料和燃香的习俗。
中国原本没有燃香的习俗,燃香和燃熏的香料从海上丝路传入。南越王墓中曾出土五件四连体铜熏炉,炉体由四个互不连通的小盒组成,可以燃烧四种不同的香料。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都说明,熏炉首先见于广州南越王墓,除铜制外,亦有陶制,应是南越国的发明。熏炉的普遍存在,说明熏香已经成为南越国贵族统治阶层的生活习尚。
1955年,在广州华侨新村西汉墓出土四件釉陶熏炉,其中一件似豆形,圜底,唇沿内敛成子口,与盖吻合。通高172厘米,腹径112厘米,盖面隆圆,作几何图形镂空,顶有鸟形钮饰;器身如豆,器腹处有四个对称排列的圆形小气孔。
燃熏的香料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这就透露出南越国与海外方国早有贸易往来的信息。中国古代的熏香炉式样有南北之分,北方中原流行博山式熏炉。博山香炉又称博山香熏、博山熏炉等,是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汉代刘向《香炉铭》描写这种器具:“嘉此正器,堑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铭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李尤《熏炉铭》云:“上似蓬莱,吐气委迤,化白为烟。”
从时间上看,南越盖豆式熏炉在先,中原博山式熏炉在后,说明香料和熏香习俗由海外输入路线是先至番禺(今广州地区),后传至中原。据统计广州地区汉墓出土物中,发现熏香炉多达200余件。
当时的香料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频繁。汉武帝平南越之后,汉朝与东南亚、南亚地区有了直接交往。海外香料通过南方沿海地区转输中原地区。汉代人已经知道古代印度是香料产地,《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有细布、好毾 、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和帝时,数遣使贡献,后西域反畔,乃绝。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
这说明天竺诸香先是经西域传入,后西域因战乱造成陆上丝绸之路交通的阻碍,才转由海路输入。汉代时内地至交址任职的官员往往贪赃纳贿获得南海的珍奇香料,携之以归。他们又用这种域外珍品贿赂权贵,以求升迁。《后汉书·贾琮传》记载:“旧交址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瑇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
其中有“异香”,即来自海外的香料。
用香是上层贵族奢侈生活的表现。从用途上看,香料可分为熏燃之香、悬佩之香、涂傅之香和医用之香。西汉时内地已有用香的记载,司马相如《美人赋》写他赴梁国途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排其户而造其堂,芳香芬烈,黻帐高张”;“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鉔熏香,黻帐低垂”。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住昭阳殿,有绿熊席,“其中杂熏诸香,一坐此席,余香百日不歇”。
汉代用香的记载更多见于东汉时期。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郎有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从直女侍执香炉烧熏从入台护衣”。晋王嘉《拾遗记》卷六记载,东汉灵帝在西园建裸游馆,盛夏与宫人游此,“宫人年二七已上、三六已下,皆靓妆,解其上衣,惟着内服。或共裸浴,西域所献茵墀香,煮以为汤,宫人以之浴浣。使以余汁入渠,名曰流香渠”。
汉末曹操提倡节俭,其《内诫令》云:“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后诸女配国家,因此得香烧。吾不好烧香,恨不遂初禁令,复禁不得烧香,其以香藏衣着身亦不得。”
此外,曹操还曾以香料作为礼品赠送蜀相诸葛亮。因为香是名贵之物,得之不易,曹操在《遗令》中也特别嘱咐:“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
汉末士夑任交州刺史,“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香者常有数千”。秦嘉的《重报妻书》则透露出香从西域传入的信息和香的用途。另外,汉末乐府长诗《焦仲卿妻》中,刘兰芝自言用具:“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汉末诗人繁钦《定情诗》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这些例子说明香囊既挂在室内,又佩戴身上。
汉代传入的其他香料品类
汉代传入中国的香料有哪些?文献上往往笼统记载为“香”,而不言具体品种。历史上传入中国的香料品种很多,但大多见于后世的记载。有学者认为:“三国以后,中国自西南海上诸国运入者,以香料为大宗,而汉代未之见也。”他认为这是因为香料输入与佛教有极深之关系,佛教传入前中国对香料之需要不太大。该观点认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香料需求量更大,有合理的论证。但若据此以为“汉代未之见”,则不免过于绝对。根据现有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可知汉代已有一些可以考知具体品类的香料输入。
龙脑香是由龙脑树树干析出的白色晶体,具有类似樟脑的香气,原产于东南亚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等地。
婆利国在今印度尼西亚,具体地点不详,有巴厘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诸说。从考古发现的材料来看,广州南越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铜熏炉腹内常有灰烬或炭粒状香料残存,广西罗泊湾二号汉墓出土的铜熏炉“内盛两块白色椭圆形粉末块状物”,研究者认为可能属龙脑或沉香之类的树脂香料残留物。 迷迭香是一种具有清香气息的香花,在温暖的微风及炎热太阳下会释放出香气,原产于南欧、北非、南亚、西亚等地,并引种于暖温带地区。
《魏略·西戎传》所记载大秦出十二种香中便有“迷迭”。晋郭义恭《广志》云:‘迷迭出西海中’。迷迭至迟汉末时已经移植中国。曹丕《迷迭赋》序云:“余种迷迭于庭之中,嘉其扬条吐香,馥有令芳,乃为之赋。”赋中有云:“越万里而来征。”
曹植《迷迭香赋》中写道:“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芳莫秋之幽兰兮,丽昆仑之芝英。”王粲《迷迭赋》云:“受中和之正气兮,承阴阳之灵休。扬丰馨于西裔兮,布和种于中州。”他们都强调其来自远方异域,而且来自西方。陈琳、应玚等皆有同题之作,都热情洋溢地赞美迷迭的枝干花叶之优美及其芳香之酷烈。
丁香,即丁香属,又称紫丁香属植物,又指丁香属植物树上的花蕾,又名丁子香,原产于南亚、东南亚及马达加斯加,引种于热带地区。在中国古代文献上又称为鸡舌香,这种鸡舌香汉代时已传入中国。应劭《汉官仪》记载:“桓帝侍中刁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
实际上刁存并非特例,汉代尚书郎上殿,“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乃常规。“尚书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地,故曰丹墀。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黄门侍郎对揖跪受。”这种香曾被曹操当作礼物送给蜀相诸葛亮,云:“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三国孙吴康泰《吴时外国传》云:“五马洲出鸡舌香。”五马洲又称马五洲,在今印度尼西亚,具体地处不详,可能在巴厘岛。
乳香,别名“熏陆”,一云“杜噜”。汉译佛典中译为“杜噜”,《翻译名义集》卷八云:“杜噜,此云熏陆。”乳香是应用极广的香料,可以用来熏香、照明、调料,还可用以活血止痛。
1983年,广州象岗山南越王赵昧墓西耳室的一个漆盒内发现的树脂状药物,外形与泉州后渚宋船内发现的乳香类似,因此专家断定为乳香。乳香主产于红海沿岸,真正生产乳香的地区是南阿拉伯的也门哈德拉茂省,史书上没有见到南越国与红海沿岸地区交通往来的记载,因此当地发现的乳香可能是从南亚地区间接输入的。三国时万震《南洲异物志》云:“熏陆出大秦国。
在海边有大树,枝叶正如古松,生于沙中。盛夏木胶流出沙上,状如桃胶。夷人采取卖与商贾,无贾则自食之。”《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十二种香,其中有“熏陆”。古书上大秦范围很广,西亚地中海尚岸地区亦在其中。南朝时中国医家已经以乳香入药,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以为能“疗主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大唐西域记》记载,南印度阿吒厘国“出熏陆香树,树叶若棠梨也”。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分泌的树脂,又名帝膏、苏合油、苏合香油、帝油流。
此种香产于非洲、亚洲的印度及土耳其等地。
苏合香用途很广,汉代人对苏合香已有较多的了解,并应用于宫廷。《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出苏合香,并云:“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西晋傅玄《郁金赋》有“凌苏合之殊珍”之句,称之为“殊珍”,意谓来自域外。《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条以为苏合乃“大秦珍物”,说中天竺“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所以国中“多大秦珍物”,其中包括苏合。关于苏合香之制作,书中记载“苏合是合诸香汁煎之,非自然一物”。苏合香对醒脑开窍有奇效,又能清热止痛,作外敷药。
宋人赵汝适《诸蕃志》云:“苏合香油出大食国。”“蕃人多用以涂身,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可合软香及入医用。”沉香,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时写作沈香、琼脂。沉香气味香如蜜,所以又称为蜜香。入水下沉,又称沉水香。印度、缅甸及柬埔寨、马来半岛、南中国、菲律宾、摩鹿加群岛等地皆产沉香木。《诸蕃志》云:“沉香所出非一,真腊为上,占城次之,三佛齐、阇婆等为下。”这些地方皆在东南亚一带。
沉香木是一种绿乔木,只有树龄二十年,或五六十年以上的树,枝干腐朽,其木心部分凝聚了树脂的木材,才是所谓沉香。沉香的采集非常危险,必须经过原始森林,穿越山崖,因此十分珍贵。古印度药书中曾记载焚烧沉香,其熏烟可使身体染上香味,并可用来作为治愈外伤及伤口的药材,有镇痛作用。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时赵飞燕被立为皇后,其妹赵合德遗飞燕书,并送礼致贺,礼品中有沉水香。后来的小说《赵飞燕外传》大约由此生发,多处写到此香。
安息香,原产于古安息国、龟兹国、漕国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唐宋时因以旧名。《新修本草》曰:“安息香,味辛,香、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西戎似松脂,黄黑各为块,新者亦柔韧。”据说该香是从安息香树伤口处流出的树脂凝固而成,中国原从波斯商贾手中购买此香,苏恭《唐本草》说它出于西戎,当指古代波斯,后来改从东南亚购进,所以李珣《海药本草》说它生于“南海波斯国”。
《诸蕃志》云:“安息香出三佛齐国,其香乃树之脂也。”安息香是中国较早从海外进口的香料,《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八云:“安息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李时珍说:“此香辟恶,安息诸邪,故名。或云:安息,国名也。梵书谓之拙贝罗香。”汉代文献称波斯之地为安息国,魏晋以后安息国不复存在,而称此地产香料为安息香者,可能沿袭汉代旧称。
据此推测,安息香应该在汉代已经传入。
郁金香,别名郁香、红蓝花、紫述香、洋荷花、草麝香。由于地中海的气候,郁金香形成了适应冬季湿冷和夏季干热的特点,但其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现时多认为起源于锡兰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的地区。郁金香所散发的香气使人为之倾倒,姿态高雅脱俗,清新隽永。
西晋傅玄《郁金赋》则把郁金与外来的苏合香相比,“气芳馥而含芳,凌苏合之殊珍”,暗示郁金也是来自域外的殊珍。西晋左芬《郁金颂》则明言从域外传入,“伊此奇草,名曰郁金,越自殊域,厥珍来寻”。《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条特别强调:“郁金独出罽宾国,华色正黄而细,与芙蓉华里被莲者相似。国人先取以上佛寺,积日香槁,乃粪去之。
贾人从寺中征雇,以转卖于他国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陈藏器曰:“郁金香生大秦国,二月、三月有花,状如红蓝;四月、五月采花,即香也。”郁金香汉代时已移植中国,东汉朱穆曾专门作《郁金赋》云:“众华烂以俱发,郁金邈其无双。比光荣于秋菊,齐英茂乎春松。”朱穆是东汉中晚期人,其赋中并未提及郁金香来自何处,说明这种异域花种已为人们司空见惯。
结 语
汉代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汉武帝时代开拓了丝绸之路,使中国与域外的交通得到空前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中外文化交流得以有组织、有规模地展开,各种香料的输入是这个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高潮的重要表现。汉代从域外输入的器物产品和香料品类丰富了汉代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对汉代社会产生了潜在的深刻影响。
尽管香料属于生活的奢侈品,香料的输入起初更多地为上层贵族统治阶层服务,但是这些舶来品随着中外交流的开展影响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物质成果和精神产品的互通有无,促进人类相互间的认知和不同文明的互动,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跃升。香料的传播不仅丰富和改善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而且也推动了世界各民族的互相认知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历代传唱,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
扩展资料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收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340多句,1700多字,主要写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
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从汉末到南朝,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被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