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就是这几个层次。
那么,怎么从一个层次去到另外一个层次呢?
这问题都告诉你了,你就自己去找解决方法吧!
关于科研的的三个层次
无知无畏,知之越多则会越感所知不过飘渺。我也亦然,不过还远远没有感觉到自己知之颇多的境界,或者说在我的研究领域,不过是一个刚入门的小学生罢了。尽管如此,却依然不能阻止个人对科研、以及科研工作者的一些看法和总结,不见得对,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完善、批评。当然,拙劣总结只是针对我所了解的生态、环境相关领域。总体上我认为有三个层次:
首先,数据分析能力是基本技能,因此必须掌握相应的统计原理、应用以及相关软件(SPSS等);其次,科研中无论文献查阅还是文章撰写,都需要扎实的英语功底,不要总盯着中文文献,也不要总想着把自己的辛勤成果体现为中文,要有更高的目标,这些都离不开英语,尽管不想承认;第三,就是相关的专业软件,比如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ENVI,ERDAS等遥感软件等等,这些软件你可以不学,可以请教别人,但是这些工具的掌握无疑会增加你的底蕴,提高你的厚度。一般来说作为研究生,第一条是必须的,只要有合适的数据,达到国内硕士的要求是不成问题。而该三条都较好的具备,成为一个优秀的博士也未尝不可。
获取数据有很多方法,可以从文献中二次获取,可以调查索取,可以花钱购买,这都不妨碍研究的进行与深入,然而若想可持续的深入研究一个方向或一个领域,则必须具有自己设计试验的能力。试验设计可以说简单,比如买上仪器观测后也可以获取数据;但又可以说不简单,因为你试验设计下得到的数据可能说明不了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反映你知识的厚度,需要严谨科学的思路,需要创新。合理的试验设计产生出的数据必定会有好的研究成果,或者能阐明一种现象,更好的会揭示一种规律,而这都是我们研究者所期待的。当然好的试验设计需要不断完善,也需要耐心,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因此就更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不断知识量的积累。
现在的科研工作者应该多数具有设计试验的能力,但不见得就能揭示出相关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人云亦云,思想独立性或者创新性严重缺失,而知识构成又严重不足而导致。而具有良好试验设计的科研人员,相信不仅在国内,而在国际上也会具有很好的成果产出,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谁都可以去发现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否是科学问题,是否值得去研究,是否能研究出来,如何具体研究等等这些则不是谁都能回答的。中级层次中试验设计也体现了发现问题的思想,但我认为高级层次则包含的更多,更深刻。然,如何去达到这个层次呢,无他,首先需要合格的中级层次科研工作者经年累月的辛勤工作,其次还要有高瞻远瞩的视角或者说天分。一个大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成为后10年、20年甚至几十上百年的研究产生影响。但不是每个科研工作者都能成为大科学家,可是只要不断努力,尤其是不断放飞思想,不断学习充实,相信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科研问题,如此则已应成为著名科学家。
可以说初级需要的是一种基础技能,为兵;中级需要一种思考设计的逻辑能力,为将;而高级则是在知识的积淀下,需要一个思想,为帅。
三个层次不能跨越,只有从底层做起不断努力才能取得进步,但能走多远也许还要看你的周围环境。若有一天能真正达到高级层次,相信你已经成为一个研究领域或一个团队的塔尖,不需要你去具体做什么,而只需要你的思想,你的指导,而这时候在有什么新的工具,可能已经对你不重要了,为帅时则有兵将去具体实施亦。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诸多学者、教授自命为帅,为将,可是却根本具有相应的能力,甚至初级中部分知识尚不具备更何谈中级的试验设计,而无好的试验设计如何去指导学生,因此多为导师者不知该让学生做何,实为叹然。还有诸多课题负责人,虽然有着大量经费在研究一些看似很好的课题,然最终成果明显名不副实,归根结底也是不具备该三个层次中应有的能力,当然也有部分体制内原因,这就不多赘述!
楼主也许是个合格的教授,但不一定是个合格的科研人员。首先将科研划分为什么所谓的层次,就是很不科学的。科研的内涵及外延实在太宽泛了,不是什么性质的科研内容都是需要什么工具啊,软件啊,统计等等的。好多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非常年轻就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们具备非凡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高超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勇气。按照楼主的意思,等我们达到所谓的三个层次,至少得混到博士毕业,看看这些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物,他们发表第一篇杰出论文的时候才20出头(爱因斯坦26岁,玻尔28岁,海森伯24岁,泡利25岁,狄拉克24岁,约当23岁,乌伦贝克和戈德斯密特分别为25和23岁),要都把所谓的三个层次弄明白,头发都白了。
国内就是多了这样的所谓的人物,根本不懂什么,还以什么大家自居,什么都敢说,尤其是我们的高校的那些所谓教授。更可悲的是,我们的有些有为青年,刚开始很有创新精神,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本来是闪闪发光的科研金子,可是硬是被那些所谓的层次啊,步骤啊,程序给弄的蒙头转向,最后不知所以了。奉劝那些所谓的科研巨匠,没做出什么东西来,没解决什么问题,就不要到处信口雌黄了。
首先与您共勉,个人所见不见得相同,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说的只是就目前状况而言,可能对普通人有点借鉴意义吧,真正所谓的大师在年轻的时候就能获取的巨大成就,那就表明他们已经至少在思想上占到很高的高度,为我辈所不及!
然,目前科研状况如何,不说你也知道,至少多少国内学者能用E文做报告,或者一些基本工具掌握多少,或者说科研需要的基础储备又有多少?一砖一瓦方成大厦,而一砖一瓦不学又何来?年轻的大师给我们展现的是成就,是光环,但大师后面的努力与学习,又看到么?
所以我说的几个阶段只是一个抽象,或者说对目前科研工作人员,尤其是目前浮躁状况下的一个建议,如果一个人是科研天才,当然不需要这些拙劣的废话,但如果对一个懵懂的学生,如果此拙劣的“科研三个层次”对他们有所启发,也不能说毫无用处,对否?
1千个人读莎士比亚,就有1千个哈姆雷特解读。所以我对科研的划分,真的合理还是真的不合理,可以宽容的讨论,但还是不建议是简单的否定。而至于科研的内涵和外延,既然讨论不清楚,那就不要讨论了,呵呵!所以,我提出这些拙论,只是针对学生培养吧,见笑了。。。
最后,我其实还不是教授,刚博士毕业哈,所以我认为我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教授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诉求。引导教师开展有效的教育科研,可以清晰洞察教育现象的本质,提高教师素养和生活质量,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课堂生活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学校教育科研实践中存在着对学校教育科研的价值认识偏颇、教育科研脱离教育实际、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单一、虚假研究和课题研究不规范等现实问题,导致学校教育科研的价值异化、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成为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障碍等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信度和效度,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建立良好的教育科研机制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坚持正确的教育科研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教育科研,形成教师反思文化,促进研究主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诉求。教师能否成为研究者与学校的教育科研机制及运行的效能有关(包括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机构、职能、制度等的作用),也与教师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意识密切相关。我校通过行动研究,开展教师集体反思,研究新课程标准的理论背景和教材中知识存在的方式,名特优教师案例分析,引领教师形成反思习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以生成教育机智、形成教育智慧,来增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生命力。在反思中坚持寻求理论的支撑,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增强对教育教学问题、教育现象的批判力和解释力,以沟通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反思文化的形成,使一批教师从“技术熟练者”逐渐成长为“反思性实践家”,成为学校教育科研骨干。
二是开展教育科研,变革师生的生活方式,回归生活世界,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我们通过建立教师反思机制,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察到这样的道理:学校教育生活是教师整个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教师教育生活即通过教书育人,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而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教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教学研究是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反思和意义追问的探究活动,使教师教学工作真正具有人文关怀品质。教育即生活,工作即研究,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反思、成长,应该成为新时代教师的生活方式,研究的过程应回归教师的生活世界。长期以来,我校存在着这些现象:部分中小学教师脱离了科学研究,把自己的生活方式窄化为做“教书匠”和“传递知识的工具”,有人认为,教师每周要承担十几节课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教育工作,哪有时间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甚至有人认为,让疲惫不堪的教师做教育科研如同让穷人捐款一样是不道德的。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一方面通过发挥部分教育科研骨干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改变教师的教育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教师课题研究档案和个人发展规划,让教师尝试在课题研究中体验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教师职业价值的升华,体验作为“人师”的幸福。
三是通过教育科研,发展学生,成就教师,促进学校的改革和进步。一直以来,在一些教师观念中存在着这样的逻辑,要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就要进行应试,就不可能进行教育研究。这种思维基于长期以来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置于二元对立的两极。通过教师的科学研究,让教育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重要的价值,也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存在性”问题。我们对本校实际作具体分析和诊断后,开始对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模式的研究,鼓励教师敢于变革和创新,以分析性思维检视教育教学现象,找出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优质课题,进行持续不断地系统、深入探索,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累有意义的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符合规律的做法,再实践,再总结提升,如此反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不仅逐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教师的研究水平,而且还激发了教师研究和创新的热情,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根植于学校教育现象,应直面教师真实的教育生活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教师们产生了这样的理念: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这表明教师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理解力显著增强。我校教育科研课题产生的背景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的教学困惑、需求或矛盾。尽管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范围较大、研究内容丰富,但我校教育科研紧紧围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采取多种视角,深入探析几个领域的问题。一是研究课堂教学及其师生的生活状态。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场所,是师生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师生学校生活的生命质量状况,一个班级,一堂课,一个学生,一个教师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二是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中身心发展的评价、保障机制的建立;三是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管理与改革发展研究,突出对学校发展模式、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的探讨。
在这些研究中,我们采取“教学研同期互动”研究模式,直面教师真实的教育生活,组织和引领广大教师理解和体察教、学、研三个环节的同时共存和共同达成。教是教师活动的场所、过程和生活的内容,是教师知识参与、情感参与的一种方式;学是知识产生和积累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知识参与、行为参与的一种方式,在科研活动中知识的拓展是通过学习活动达成的;研是教师自主发展、持续发展的运行过程,是发展的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坚持三个环节的同期互动,在结构上,学处于中间位置;从时间上看,先有研的启动,然后学相继启动,没有研,就不会有学的发生。学运行后对教和研提供能源的作用,即发挥能源系统功能。
坚持科学思维,应采取多视角、探讨适合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科研应通过多维视角,突破目前就教育而研究教育的单一视角和方法。学校教育科研应有广阔的、多维的视野,从经济全球化下多元价值观视域中,从现代教学论、解构―建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教育社会学等视角,适当进行定量研究,增强学校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又有定性研究,增强学校教育科研的适用性与信度。采取观察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多维度、多层面地观察与分析学校教育教学实然,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探讨和大量数据资料的统计,整体观照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及其生活状态,探讨激发教师、学生生命活力的积极因素,为提高师生生命质量提供合理的解释与分析。同时,这种科研会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合理的解释,为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教育生活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功能之导正提供鲜活的实践性知识。
毋庸置疑,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教育研究中一种新兴的质的研究方式,以其关注个体性的、情景性的、偶发的特殊事件的故事描述,深入分析所隐含的重要理论价值,便于掌握而备受学校教育科研者推崇。在应用适得其所的时候,确实易显示其所长。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一片教育叙事研究”的热潮中,叙事研究尤其是叙事行动研究成为教育科研领域一种普遍的期待,似乎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教师教育生活的唯一方式。教育叙事研究能负如此之重吗笔者以为,在学校教育科研中,研究者不可能只钟情一类方法,绝对否定或拒绝另一类方法,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以及问题在整个研究结构中的位置,来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正如有研究者在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比较时指出:“不要人为地夸大两者之间的差别,其实,即使在量的研究中也不可能排除主体间的成分……他们之间有许多相辅相成之处”。
蕴含学术操守,应秉持实在性的研究与探索
目前,学校教育科研的两种倾向值得人们关注,一是虚假研究,即缺乏规范的课题实施实施、理论学习、实践性研究活动和阶段性专题会议,少数研究过程的实证性资料收集与积累甚至出现研究者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信息加工”形成所谓的研究成果,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两张皮”现象,这必然使教育科研成了研究者的负担和累赘,使教育科研失去其应有的功能;二是重视研究结果轻视研究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只重视研究结果,是急功近利和研究浮躁的表现,何况学校的研究成果一般具有较强的情境性、针对性,而普适性较差。因此,对学校教育科研效度的评价,既重视研究过程、研究品质,又重视研究结果、学术水平。
为避免出现上述两种倾向,我们将学校教育科研的主旨进行定位,通过教师实在性的研究,使其理论素养、问题意识、研究意识、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培养本校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建立教育科研团队,营造和谐、宽容、民主、严谨、敢于怀疑和求真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完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通过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开展课题学术沙龙、基于课题研究的教学论坛、教师课题研究报告会等,引领每一位参与者在课题研究中,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制定并落实教师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基于教育教学实践,扎实研究与探索,拓展理论视域,使教师在研究中实现视域的融合、观念的碰撞与冲突,以便能够理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生成教育智慧,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特色和艺术。
因此,学校教育科研应在正确的价值引领下,直面教育生活的实在性问题,采用灵活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基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与教育现象,让教师成为尊重教育规律、善于勤于探索的专业化实践者和研究者,发挥学校教育科研在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和谐发展中的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第八中学)
如何做科研或如何科技创新?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不好讲:如果真的要展开的话,很多东西都可以讲,比如如何选题,如何做实验,如何写文章等等,不是短时间能讲完的。并且,很多东西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老师都会给你讲一套他自己做科研的方法,有的也许是泛泛而谈,比如要勤奋刻苦、善于观察等等。这些东西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三个原因是,学校有很多做科研相当出色的老师,我自己的科研并不是做得最好的。不过,经过长期的训练,还是有些感想和经验。我不是教你怎么做实验,也不是教你怎么写论文,而是大范围地说些学习和科研的思维方法。什么是化学家的人生 当开花的时候一定要灿烂地开,卑微一点没有关系;当结果的时候一定要饱满,小一点没有关系。就是不要等到结果的季节,花苞尚未含!恋爱,只能自己参与,别人无法分享。伤痛,只能自己承受,别人无法分担。知识可以积累,但是知识的芬芳,只能自己去体会。人生,如果不能快乐渡过,没有下一次机会。 关于学习 杨振宁认为,一个学者的taste的形成要比style要早一点。如果一位学子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形成自己的taste,这位学生的发展肯定不乐观。有一个非常年轻、聪明的学生,来自南京一所著名高校。他虽然很聪明,比如说杨振宁问他几个量子力学的问题,他都会回答,但杨振宁问他:这些量子力学问题,哪一个你觉得是妙的?他却讲不出来。对他讲起来,整个量子力学就像是茫茫一片。杨振宁对于他的看法是:尽管他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他没有发展成一个taste。所以杨振宁觉得他的前途发展不是最乐观,没有接受。该学生后来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入学时,学校就对新生进行了博士资格考试,该生通过,且通过者仅有一位。立即成了该校教授眼中的“娇子”,争相收入门中。后来的发展出乎物理系所有教授的意料。尽管助教工作很出色,几乎没有不会的习题,但在研究小组中研究工作总也进不了状态。在研究小组热火朝天的气氛中,他居然三年都产生不了新想法。导师很着急,但也很负责。在第三年末,导师找了一位电子工程系的教授联合培养,商量安排一个体力大于智力的博士论文题目,勉强进入了博士论文阶段。 因为学一个东西不只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的方法,而是更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他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很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他没有把问题里面基本的价值掌握住。学一个学科,不但要掌握住它们里面的知识、定理和公理的意义、精神及其重要性,等到你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到一个程度时,你才是真正把这些东西吸收进去了。我想一个思考比较成熟的、书念得很好的学生,如果能够在一个早的时候接触到一些风格比较合适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文章,并吸收了它们的精神,这对他将来选择正确的问题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是有很大帮助的。关于科研:现在学生可以参加的项目有哪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宝钢优秀学生奖”,上海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上海市“科创杯”竞赛,“上汽教育杯”竞赛,上海市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竞赛,还有上海市“市长奖”。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项目,比如团委科创项目、“挑战杯”孵化项目、教务处科研项目、学院今年也推出科技成果竞赛,为申报学校科研项目做准备。各种项目报名的人很多,但是我时常有些疑惑: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科研兴趣而申请这些项目,而有多少人是为了评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简历上好看一点而申请的?如果你说你申请了这些计划,没有被入选,还能坚持在实验室做实验并出了成果,那才是科研的诚心,没有诚心,科研是不会长久的。和诚心相关的是激情。有激情倒并不是让大家成天不睡觉做实验,而是说你要有科研的热情,有主观能动性,真正把研究当作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用星云大师的话说:“做什么像什么”。有了这种激情和“做什么像什么”的习惯以后,以后无论你做科研还是上台讲课,都能做好。 做科研除了要有诚心和激情,还要有好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生科研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找研究课题。但这一步没法教(不象解题有固定技巧和步骤),只能自己悟。各人会有不同经历和不同的找课题的办法。有的人善于找热点课题;有人找课题全凭兴趣和感觉;有人的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听报告和读论文。我鼓励年青学子多听学术报告。你至少可以看一看和欣赏 how the best science is done。听报告可以启发你扩展研究方向。有的课题想法来源于与同事闲侃或争论,有的来源于企业界朋友,有的来源于喝酒,五花八门,也挺好玩的。但很少有那种苹果掉下来打在脑袋上就发现万有引力的机会。 大家可以看一些好的论文的引言部分。一个好的科研工作,应该师出有名。什么理由呢?往往是:某个研究课题非常热门,对于解决人类什么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并有可能带来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文献中,别人曾经针对这一个问题做了研究,取得了进展,但是还有什么东西不清楚,或者还有什么地方不够完善。因此,现在我们来进行这个研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上,不但是一篇论文引言的写法,也体现了做科研选题和表达的思路。假设你遇到业内重要人士,你要把你的研究结果兜售给他,但只有五分钟时间,你就用这种思路去说。无论你面对来访的老师,还是参加外国大学面试,都可以用这种思路去描述你的研究。另外,你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就得很清楚这些,而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这个课题有多重要、别人做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你做的有什么重要价值。 科研的思维方法就像骨架一样,事实上每一块骨头都可以深入探讨。比如关于别人做了什么,就涉及到文献阅读、对比和总结。“太阳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新的。”也就是说,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你的发现,也许是前人的改进,也许推翻了前人的结论,但正是前人铺垫性的研究,才使你想到了目前所要研究的东西。而前人研究的东西,大多发表在文献中了。看文献有几个功能:首先,你可以知道别人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其次,你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来研究你要研究的东西。再次,你可以对自己已经得到的数据和结果有更清楚的“上下文”。有时候,你以为你得到的数据是黄金,但是看了文献,发现你的数据是稻草;还有时候,你以为你的数据是稻草,但读了文献,发现你的数据是黄金。最后,看了大量文献,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地进行讨论,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不能一厢情愿地把数据“倾倒”给读者,告诉他们你要报道什么,而要告诉读者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和文献中的结果一致还是不一致,不一致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而这些都离不开研读大量文献。以后如果别人问起你的课题,你能脱口而出文献中谁谁谁做了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那么别人对你的印象会很深刻,否则,就会给人一种你只是按照导师的吩咐去做实验而自己对课题没有概念的感觉。 除了科研的基本思维,科研具体进展或方案也极其重要。做科研一定要有很清晰的头脑,在任何时候都能说清楚我要做什么,或者说我要往哪里走,我现在在什么地方,我怎样才能从“这里”到“那里”。即目标问题。这个目标可以是搞清楚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研究中国人和非洲人的血缘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实际应用的产品,比如使神五、神六发射成功。有了目标以后,如果是大的项目,比如神五、神六,可以进行目标的分解,比如有的人研制发射控制装置,有的人研究外壳,有的人研究动力系统。对于小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点子的实现来说,你可以“跟着感觉走”,但是做科研还没有入门或者刚入门的人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做着做着,课题就做没了,或许是因为实验数据很混乱、自相矛盾,或许是发现别人已经做过了、报道过了,或许是自己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心太活,最后没有一个点子成功。此时就要不断进行阶段性的整理,梳理做了什么东西、得到什么结果,还需要做哪些东西才能把这个课题做完整,然后讨论完以后,就盯着没有完成的东西去做。用这个方法做科研、做事,我觉得很有用。 每个人科研过程都会遇到困境,大家往往只看到本科生发表SCI论文、获奖这个结果,而忽略了科研的心路历程和起伏跌宕,让大家误以为做科研很简单,把东西放在仪器上测一下就能发论文、获得成果。其实,科研不是寻找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是探索你本来不知道的东西。既然是探索,结果往往出乎想象。你也许本来以为你按照这个实验思路会得到成功的结果,但结果反而失败了。 遇到困难怎么办呢?首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得到的数据,哪些是确凿的,哪些是不靠谱的(比如实验设计有问题、测试数据时仪器状态不佳)。研究中遇到的瓶颈,是这个课题额外衍生出来的枝节,还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如果说是额外衍生出来的枝节,能否在以后进行单独研究?如果说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应该死死顶住,还是象壁虎一样断尾求生?其次,科研瓶颈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并且可能不只一个原因。如何吃大象?把大象切成一段一段吃。克服科研瓶颈也是一样,乍一看困难,吓趴下了,但是找出原因,把它分解为可以解决的片断,然后分别进攻。当你完成一件事情后,顿时有种愉悦的感觉,这会促使你充满斗志地攻克下一个难关。在生活中,有个墨菲定律,就是说你原本以为做一件事情需要花一个月,但实际上花的时间比你想象的多,比如两、三个月。在科研中也是如此。所以遇到困难不要沮丧,而要把这当作是一种正常的、必经的过程、一个学习、锻炼的过程。再次,当你在科研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你越来越急,会导致忙中出错。如果这时候你能静下心来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到外面(比如到公园里)去走走,经过几天、几周的冷处理后再来看你研究的东西,也许会有新的视角、新的收获。一些原本你以为是问题的问题,也许不再是问题了。最后,多向周围的师兄、师姐、老师讨教。 事实上,科研中的学问和经验远远不止这些。以前,本科生只要跟着师兄、师姐做就行了,其实,科研不仅仅是做,而且还是思考、设计、总结。并且,科研还涉及时间、管理、与实验室成员的相处等。科研工作者除了做好实验以外,还需要很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比如能够写论文、能够写项目申请书,能够作报告,能够说服评委把奖给你。最后,我想说,科研重在过程,这和心态有关。例如:我曾经对学生的报告进行了打分,并把分数告诉学生。有个学生便来要求加分,我就说:“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如果你能在我的讲课和对你报告的点评中收获什么,这不是比你加个一、两分更重要吗?”我想说的是,在科研上也是一样的,你参加挑战杯,当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得奖,要么不得奖。如果得奖,当然皆大欢喜,如果不得奖,也别沮丧,在科研活动中学到的东西,将会很有用。科研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并不能象赶时髦似地别人进实验室,你也进实验室,别的本科生发SCI论文,你也想立竿见影地发篇SCI论文。如果能在科研实践中学到科研的技能、方法和思路,那会非常有帮助。 1科研靠积累。 象伦琴发现X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2文献要追踪。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3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4材料要变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剂会降解,有些设备会老化,这导致你在完全按照以前的方法操作后得不到以前的结果。如果某种试剂只是有效量的减少,你需要加大用量。如果变质以后产生了有害的物质,恐怕该换试剂了。如果设备读数有漂移,就得校正。总之,出了问题要找原因,每一步都要"确切"!否则就是刻舟求剑。5导师要看清。 导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的想法随时在变。觉得事情不好,他会转向。你要擦亮眼睛,看清苗头,否则会被转晕。可以适当地引导一下,互动嘛。
专著:
1) 《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海国图志系列丛书”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4月;
2) 《<联邦党人文集>释义》,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即出,约20万字(出版合同已签)
译著:
1) 《古今之争中的核心问题:施密特的学说与施特劳斯的论题》,海因里希·迈尔(德国),“经典与解释丛书”(刘小枫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10月;
2) 《陆地、海洋与天空:古今之“法”变》,卡尔·施密特(德国),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5月; 此外还在《天涯》(海口)、《道风》(香港)、《经典与解释》(北京)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译文多篇。
论文:
1) “地理之于美国民主的利与弊”,《经典与解释》(刘小枫主编),第11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首版首篇;
2) 《海洋自由论》(格老秀斯)中译本“绪言”,“海国图志系列丛书”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4月;
3) 《陆地、海洋与天空:古今之“法”变》(德国,卡尔·施密特)中译本“绪言”,“海国图志系列丛书”第二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5月;
4) 《五月花号公约签订始末》中译本“绪言”,“海国图志系列丛书”第二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5月;
5) “国家理论中的亚当”,《道风》(香港,刘小枫主编),2001年夏季号。2006年全文收录在由王晓朝、杨熙南主编的《生态与伦理》(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启示与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总第2期。
7) “‘无中生有’的创世论与社会契约论”,《道风》(香港,刘小枫主编),2000年秋季号,首版首篇。2006年全文收录在由王晓朝、杨熙南主编的《生态与伦理》(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8) “关于社会契约论的神义论解读:从霍布斯到卢梭”,《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9年第1期。
9) “克里斯玛、怨恨与现代性:尼采、韦伯与舍勒的政治观”,《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9年第4期。
10) “托克维尔平等与宗教思想的现代意义”,《人文杂志》,,1999年第6期;
11) “法之经验、先验与超验之维”,《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2) “论托克维尔的平等观与宗教观”,《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总第27期)。
13) “文人政治与法国大革命: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释义”,《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4年第2期。
(四)主要学术活动
1)参与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1年》(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的调研和编写,并任编委;
2)1999年至2003年期间曾多次参与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白钢和史卫民研究员主持 的“农村基层自治研究”(北京市重点课题)的调研活动,为课题组成员;
3)2002年5月,应西门子基金会主席、慕尼黑大学教授海茵利希·迈尔教授 (Professor Dr Heinrich Meier)的邀请,参加由西门子基金会与慕尼黑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性的政治哲学高级研讨会;
4)在海南大学社科中心工作期间,代表社科中心撰写并向学校提交了“海南与南 海:中国海权的未来发展”这一课题的可行性论证报告(10000字),并在学校范围内30多个参与参选的课题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为入选“211”工程向国家教育部提交的仅有的几个课题之一;
5)2003年4月,参与筹备和组织了由海南大学社科中心承办的“国家教育部哲学 组暨全国高校哲学系主任联席会议”,并获圆满成功;
6)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应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赵鼎新教授的邀请, 参与他主持的“建国问题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Political Founding)这一课题的讨论和研究,并整理出一篇2万多字的论文《地理之于美国民主的利与弊》,发表在由刘小枫主编的《经典与解释》(第11期,2006年1月)上,首版首篇;
7)任“海国图志系列丛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所主办,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 编委;
8)任《法意》杂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所赵明教授主编,商务出版社即将出版)编委。
(五)学术研究兴趣和计划
1) 社会契约论研究 在我的博士论文《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中,我试图构建一个思想史的解释框架,从希腊宇宙论与犹太-基督教的创世论这一背景来考察和解释社会契约论的超验之维。今后我准备把历史或经验之维也一并融入到关于社会契约论的考察和研究之中,以彰显其内在的复杂性和困境。 2) 美国建国史研究 美帝国作为所谓的“新罗马”已经隐然成型,考察这个帝国成长的历程尤其是其建国行动就变得相当紧迫,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都是勿庸置疑的。目前我正从事美国建国问题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对从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1620年)、到美国建国(1787年)、最后到美国内战(1865年)这几个时段的考察。
3) 地理与法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欧洲内陆国家(主要是德国)的地缘政治思想与英美国家的海权政治思想的差异,试图深入研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的一个著名论题:地理与法之间的深刻联系。
4)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和制度史的基础研究 拟从希腊四元素(土,水,气,火)的视角研究西方的政治和法律传统及其复杂演变。根据西方的宇宙论观念,人、政治体和自然乃是一个同构的大小不一的宇宙,各自分别由土、水、气和火四种元素组成。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最高的立法行动的政体建设就在于如何将以上所说的四种元素融为一体,并使之井然有序。这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研究,涉及法学、政治学、哲学、神学和历史等多个门类和学科。
(六)外语 英语和德语:流利
教育科研常态化的要素
——“教育科研常态化”系列谈之七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教育科研常态化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教育科研常态化的三位一体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教育科研常态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一、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教育科研常态化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科研常态化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教育科研常态化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一)自我反思的进程和阶段
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1教学前。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
2教学中。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
3教学后。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
(二)自我反思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通过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学水平。教师自我反思,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分析教学现状,发现问题。教师要自觉地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如通过写反思日记、自传等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等做出评价,界定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了解问题为何事、为何以及如何。并通过集体的讨论,明确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帮助教师善于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
2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问题明确后,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⑴自己反思所提供的视角。包括回忆教师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教学的体会以及当教师后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⑵自己学生所提供的视角。请学生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⑶同事所提供的视角。请同事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发表一些中肯的意见。⑷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视角。阅读一些教育文献,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3进行目的——手段分析。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明确通过问题的解决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从已有的知识、其他教师、各种文献中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找出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手段,然后对各种能实现目的的手段进行评估,从中择优选取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行动。选取行动方案后,反思进入实施阶段。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实施的时候还要不断观察和反思实施效果,并随时对行动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5总结评估。反思计划实施一个周期或阶段之后,教师要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一个专业判断并得出一个暂时性的结论。其中着重要对反思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并做出相应的评估。这次的总结和评估,是前一段行动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的前奏。
二、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教育科研常态化的标志和灵魂。教育科研常态化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一)同伴互助的类型
1组织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
2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地点、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二)同伴互助的方法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方法、形式有:
1对话。对话的类型又可分为:⑴信息交换。比如:信息发布会——大家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读书汇报会——彼此阅读过的书、观点以及心得体会。⑵经验共享。举行经验交流会或经验总结会——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⑶课改沙龙。课改沙龙也可称之为深度会谈。深度会谈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它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发散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⑷专题讨论。专题讨论是大家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2协作。协作是指教师寻找伙伴共同承担责任完成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任务,既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责任。协作强调团队精神:⑴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⑵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⑶教研组活动是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反思最主要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促进教育科研常态化的有效内部组织形式;也是建立统一的教学研究管理系统的重要措施。⑷跨学科教师之间的团队工作在教育科研常态化中,将备受关注。⑸集体备课、集体观课和集体评价是其活动的表现方式之一。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
3帮助。帮助指研究、教学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学校各类骨干教师要在同伴互助中通过 “老带青”、“结对子”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形式发挥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成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公开课展示,也是学校内部或校际之间教师同伴互助的常见形式,是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听课和交流。它使教师有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和指导,应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理念要更新,行为要落实,要有教学评价活动,重视教学反思过程。
三、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学校教育科研常态化的介入。教育科研常态化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是在学校展开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因为教育科研常态化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
(一)专业引领的实质
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二)专业引领的方式
1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研究活动之中。这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师自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2靠专家、学者的指导,通过建立研究或实验基地,指导学校的教改实验和推行研究者的实验成果。
(三)专业引领的形式
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研究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用,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但就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而言,研究、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实践证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观课、评课等,对教师帮助最大。
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人员(包括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某一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行动研究和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
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为论文、科研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等。
其特点
1、具有研究价值。
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具有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确,理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有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3、具有创新性。
课题反映新的内容,反映时代特点,反映新的视角,应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没有做过或做过却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具有可行性。
课题是否具备进行研究的主观与客观的条件。
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专长、经验、基础,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兴趣、资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广泛。
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论文关键词:科研 教学 教学质量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论证了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为科研提供需要和基础,科研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方向和保证。因此,高校和高校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学又要大力发展和提高科研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开放,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学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和高校教师在这样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如何生存,特别是对教学型高等院校和教师来说,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只有将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才能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新形式下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科研与教学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教学为科研提供需要和基础,科研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方向和保证。因此加强教学科研的'联系,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出题,科研求解,以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将越来越成为高校和高校教师发展的战略。
一、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创新教育,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中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必须让教学与科研并重。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先生认为:“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不懂得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在教学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必然是高质量学术研究的产物。而高校教师只有把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融合于教学中才能达到良好的知识传授效果。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1.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科研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用科研的实践和成果去充实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贯穿科研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内容的主体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尽管有的教材或参考书很经典,但是“照本宣科”毕竟是学生厌倦的。课堂教学除了围绕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外,还要注重科研成果和科技最新发展动态的渗透。实际上,如果将其中的某些例子或做法,用最近的或自己亲手做过的一些结果或做法给予补充和说明,那会使教学活动显得更为生动、更有活力。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能及时掌握课程中的科技新动态,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理论和方法。
2.加强科研与实验教学的融合,以教学的实践来促进科研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是从实验教学阶段开始的,而实验教学阶段多是分组进行的,这有利于科研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如果不断地深刻钻研,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自己科研水平的验证。
二、科研与教学的和谐发展是发展的
目标
科研和教学在理论上可以用学科建设这个结点结合起来,其实践活动就是教学与科研组成的。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因而高校中的科研应为教学服务,这样更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高校科研重点学科的确立、科研基础设施和实验室建设及资金的投入,应有意识地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手段更新相结合,进行统筹安排,从而使科研投资不仅为科研利用,而且为教学实践搭建坚实、先进的基础平台。其次科研内容的选择、科研课题的资助应与教学内容的更新改革相结合,要重视最新学术思想、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渗透、转化方面的研究,建立协调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可以将学术水平分为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运用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的学术水平四个内容,将教研纳入到科研的视野范围,将教学水平视为学术水平必将有力地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和发展。
三、结论
总之,高校要在加强科研力度的同时要抓紧学科建设,要将科研与教学工作合理、和谐地结合。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并在教学与科研中灵活运用,这样可以实现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的双丰收。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档次和知名度,又提升了教师教学科研的能力,最终为国家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凤荣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2):179-181
[2]赵振军“重科研轻教学”是一个伪命题[J]高教探索,2006(2)
[3]冯家贵创新教育必须重视科研[J]教育发展研究,2003(4)
[4]王红蕾和谐视 阈 下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联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10(12):190-191
[5]曲晓波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4(2):89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浅谈科研方法之于科研成果的重要性
——读《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第1稿)
一读“浏览”、二读“啃析”、三读“思悟”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戚务念博士的《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除了感觉理论研究高深莫测,还觉得实践研究颇接地气。
戚博士在论文中提到的“田野调查”、“后设分析”等词,吸引了我的注意。
研究方法有很多,但是贴合具体研究实际的就那么几种。戚博士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扎根“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以不同形式,通过对不同学校的领导、教师(班主任)、学生的广泛调研,积累第一手资料,为乡村初中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以个案考察的方式,对乡村初中班主任的职业倦怠进行科学归因,以提出接地气、聚人气、涨力气的理论反思与政策建议。
“2014年初,借农村留守儿童调研之机,笔者与溪蔡中学黄放校长得以结识,当时即表达了将择机在该校蹲点调研的意愿。当时虽未得到明确答复,但因与校长保持长期联系,遂成‘挚友’。黄放校长表示,‘只要是我当校长的地方,学校大门随时向您敞开’(2017-05-23,微信聊天记录)。2014 年、2015 年、2016 年三年间,笔者均以不同形式到该校及市内、镇内周边学校调研,与老师(班主任)、校领导、学生进行座谈与问卷调查等。2017 年 5 月,为进一步体验学生与教师生活,笔者独自一人赴学校开展了两周的 田野工作 ,吃住在学校,周末也与教师一起活动,周一至周五在校内自由活动期间与老师学生闲聊,进教室随堂听课。本文所用的研究资料,就是在历次调研中积累起来的。”
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田野研究”,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来说,是一种新的科研方式,是教育科研的走向和方式的变革。国外人类学与社会学非常重视和流行的田野作业,比如“田野考察”、“田野调查”、“田野描述”等。这里的“田野”已经不仅仅是“野外”的意思,实际上已经成了“现场”的代名词。称其为“田野”,其真正的含义是指真实的、本来的、甚至是原始的;是开放的、丰富的,甚至是完全敞开的,因而,这种“研究”是实打实的。只有在“田野”里,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产生研究的激情,获取原始而真实的信息。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点,不是在书本、书房里,而是在“田野”即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所以,变革教育研究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当前的教育科研应该是走向“田野”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转化为运作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最终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生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场所就是课程改革的“田野”,就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所要付出努力的地方,在这里有着无数鲜活的思想与经验在涌动,等待我们去发现与挖掘;也有无数困惑与困难,等待我们去研究和解决。课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和“通识”上,更多的是如何具体设计,如何实际操作,如何变革教与学的行为方式。 走进“田野”,就是真正走进课程,走进课堂,走进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才能走进教师与学生的心中,才具有亲合力、凝聚力,才能真正的成为研究。
“田野研究”的内涵要旨是注重“现在时”和“在场感”。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校长、教导主任、教师要有更多的“在场时”和“在场感”;“田野研究”要注重真实感,不粉饰,也不躲避,从“田野”中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信息,据实记录、据实研究;“田野研究”还要注重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加大“浸入”的时间和程度,从个别到一般,从行动到认识的飞跃;“田野研究”更为注重的是教师的作用,因为教师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关键,他是教育的实施、执行者,也是教育的研究者,让教师去叙事、去分析,甚至让教师进行“内心的独白”。当然,“田野研究”不能停留在现场的“白描”, 要离开“田野”去进行反思与“深描”。即我们所说的,从实践中来,也要回到实践中去。
联想到李教授提出的科研五要素“做听说读写”中的“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能做成什么”。“田野研究”,是“做”的行动方式之一。没有“在场时”和“在场感”,所谓的科学研究,只能是“空穴来风”或“主观臆测”。
以本次班级全员参与策划组织的“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研学旅行活动为例:
2018年6月20日,进行“我的暑假我作主”(二)的问卷调查设计。
2018年6月21日,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
2018年6月25日,进行问卷调查的情况汇总。
老师反馈:“我的暑假我做主”(二)的问卷调查参与率100%。学生和家长的创意和建议都很有价值,看得出在“家校合作”之“共同参与策划组织活动”方面,大家都绞尽脑汁、出谋划策。我们的暑假生活会因为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共同体验而变得“暑假生活不一样,人人都有文化内涵和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2018年7月3日,班级群内商议。
通过“我的暑假我做主”(二)的问卷调查分析,结合学期末的班级意见征询,初步拟订如下活动方案,希望广泛听取孩子和家长们的意见,预祝我们期盼已久的“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活动如期顺利圆满成功!
活动时间:2018年7月21日~22日
活动地点:浙江临安西天目山、浙江湖州安吉竹博园
活动主题: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活动内容:
1、西天目山“七绝”探访(多学科整合);
2、篝火联欢晚会(自编自导自演节目);
3、寻访安吉竹博园(探寻竹文化的前世今生)。
活动报名:
以孩子自主报名、家长全力支持为原则。
活动创意:
1、学生自主联系旅行社,洽谈参与人员、行程安排、车辆住宿保险及旅行费用等相关事宜。
2、学生自主组织、设计、安排活动具体内容,落实安全措施,主要培养和锻炼社会交往、学科整合和学生领导力三方面的能力。
3、以寻访天目七绝、采访当地人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参与竹文化体验活动等,深入了解君子文化中的竹文化,提升实践体验中的行为文化等。
4、家长志愿者和老师志愿者,以配合辅助的方式、鼎力支持的态度,为活动的顺利圆满成功保驾护航。
2018年7月4日,进行意见征询。
老师反馈:目前有16人次报名,加上家长志愿者和老师志愿者,总人数在22人左右。
哪位同学或哪一组同学去尝试和旅行社做进一步沟通,(上次三位班长去中国旅行社商谈的结果是车辆、住宿、保险、门票,每人次共计700元)。与人沟通商谈,一方面能提高并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安排行程、计算成本、节约开支、安全保障等,以提高智商、情商、财商、逆商等。
2018年7月5日,进行活动推进。
群里有谁去商谈了吗?
方案一:学生尝试着进行商谈,目前参与活动人数增至26人,包括食宿、车辆、保险、门票,人均多少?(据说天目和安吉团餐比较方便实惠,景区用餐普遍较贵。)
方案二:老师志愿者联系旅行社,洽谈相关事宜。
方案三:家长志愿者联系旅行社,为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尽心尽力。
2018年7月6日,家长反馈洽谈信息。
由旅行社开出活动行程安排和具体报价。
某家长:各位家长、同学:上面旅行社报价,比去年多出不少费用,主要因为1、路比去年远很多;2、这次有餐费;3、门票比去年多。大家如果有更好的资源欢迎一起参与策划,谢谢!
家长互动:我看了某家长的旅游出行计划,这样安排,节省时间,方便,不累,挺好的。
2018年7月7日,进行活动推进。
辛苦某同学和他妈妈,让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行程安排和价格清单,群里还有别的孩子或家长有商谈结果吗?
2018年7月7日,进行家长志愿者、老师志愿者招募。
家长志愿者招募开始了,有时间陪护孩子们研学旅行、为孩子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的家长,进行自主报名。
2018年7月7日,进行活动推进。
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
梅之香小组:王同学等,负责活动收费、活动点名、收集资料、后勤保障等
兰之韵小组:艾同学等,负责组织“天目七绝”探寻活动(要有具体活动方案或活动任务单等)。
竹之气小组:闵同学等,负责组织“竹文化”的实践与探究活动(要有具体活动方案或活动任务单等)。
菊之魂小组:祝同学等,负责篝火晚会的活动策划与安排(要有活动主题、活动主持、演出节目单等)。
建议20个孩子每人准备一个节目或以小组表演的形式精彩呈现。
期待我们的“君子文化实践与探索”活动有创新、有突破、有成效、有收获!
2018年7月7日,进行篝火联欢晚会的节目征集。
2018年7月8日,进行活动经费的收交。
请各位参加活动的孩子把钱(740元)通过微信转账或现金支付的方式给王同学,谢谢配合!
2018年7月8日,家长群内问询。
某家长:因为我去不了,看看有谁愿意和新同学一起。
王同学:肯定有的,我去问问。
王同学:新同学和某同学一起。
2018年7月8日,收集身份信息,办旅游保险用。
某家长友情提示:重要信息注意保密,为安全起见。
2018年7月8日,篝火晚会节目单。
梅之香小组:全员《小幸运》、个人《青柠》。
兰之韵小组:女生四重唱《明天,你好》、《稻香》。
2018年7月8日,进行活动推进。
活动经费全部交齐。
我们的“七色花中队”凝聚力、向心力强强的,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办事妥妥的!
身份证信息全部到位。谢谢某同学和他妈妈,多次和旅行社接洽联系。
某家长:这儿是个大家庭。
老师回应:四年的光阴我们好好珍惜,四年后我们怀揣梦想、各奔东西,但是家还是在这里!
友情提醒:这几天,如果有梅兰竹菊小组商量讨论策划活动的话,拍照别忘了,以后做美篇、写感受的时候,内容更丰富一些。
2018年7月11日,进行活动推进。
某家长:“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活动,已与西天目山和安吉竹博园两个景区联系。届时,两处景点都会配导游或者讲解员带领大家探访,由于西天目山是相对封闭的旅游景区,所以在景区里面当地百姓会相对较少,如果了解地域文化,要在入景区前或者景区门口。西天目山景区探访过程中,大家还能够探访“大地之野”自然教育课堂,可以深入了解地域文化,自然禀赋及资源特色。竹博园在探访过程中,每个孩子可以制作“竹简”,让大家多了解中国文字得以传播的早期载体。
老师回应:谢谢某家长想方设法为我们联系研学旅行“制作竹简”的体验类活动、采访当地人了解地域文化活动、探访“大地之野”自然教育课堂等优质资源和活动建议。非常感谢我们的家长志愿者为我们的研学旅行活动保驾护航。非常感谢为本次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洽谈和多方联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尽心尽力的家长们。
2018年7月11日,进行活动推进。
一、对当地人的采访之“问题设计”:
(集思广益,欢迎每个孩子对采访当地人的问题设计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1、请问您是本地人吗?
2、您在天目山或安吉居住了多久了?
3、您对这里的自然环境满意吗?为什么?
4、您知道这里的历史典故、人物故事或神话传说吗?
5、您知道天目山或安吉最大的特色(特产)是什么?
6、如果有机会让您搬到别的地方去,您愿意吗?为什么?
7、您觉得来天目山或安吉旅行的游客文明素养好不好?为什么?
8、如果让您对来天目山或安吉旅行的游客提几点建议的话,您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二、研学旅行活动之“三问设计”:
1、你觉得“天目之旅”和:“安吉之行”,我们可以对哪些学科进行整合,进行学科整合后的学习效果如何?
2、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活动,你的社会交往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
(具体跟哪些人有人际交往?通常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你最大的障碍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在这次研学旅行活动中,你的学生领导力有没有得到提升?
(你参与活动策划了吗?你参与活动组织了吗?你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哪些服务性工作?你对自己在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研学旅行活动正在有序推进中。这样的“实时记录”、“实情记录”,也算是“田野研究”的方式之一吧。
再说“后设分析”,詹志禹在《后设分析:量化的文献探讨法》一文中说:科学是累积的,因此,几乎每一个研究者在探讨某一个问题之前,都会先做一番文献探讨;尤其在一个领域已经发展到某种程度时,这种探讨更显重要。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样本、时间、地点、研究程序等的不同,研究结果往往不一致,使人常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感觉。再加上文献探讨的方法很少在正式课程中介绍,大部分老师或学生都“想当然”地认为每一个人都会做文献探讨,以至于有些研究报告,随意地寻找文献,或选择有利于己、忽视不利于己的文献,或根据直觉与主观来统整与下结论。后设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是尝试用科学的、系统的、客观的方法来做文献探讨(Light & Pillemer,1984)。
戚博士的《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一文,全文共18978字,主要从“研究背景、资料获得与学校概况、为什么不愿当班主任(当地人视角的五大归因、方法论检视)、 职业倦怠归因的社会学后设分析(结构视角的检讨、行动视角的检讨) 、讨论: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反思及其政策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如果说科学研究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话,戚博士从社会学视角的理论高度提出了“理论反思与政策建议”。
由于本研究中的乡村初中班主任教师的职业倦怠系在时间与空间结构、个体的能力恐慌与情感枯竭恐慌双层夹击下形成的,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事实(社会结构)。个人利益取向的不同,牵引着个体主观意向的不同方向,从而导致不同的能动性运作方向。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大意是,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就会产生。而在满足这些高级需要的过程中,人得到了提升。相对于自我实现者,他们大多为普通的人,大多基于匮乏性动机。自我实现者毕竟是少之又少,甚至令人望而生畏。但是,马斯洛同时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有可能比实际中的自己更伟大,因为我们都有未被充分利用的潜能。那么,是什么使我们停止发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成长呢?马斯洛认为:“我们既害怕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害怕自己最高的可能性。”后一种现象就是逃避成长,这种对成长的恐惧就是约拿情结(JonahComplex)。“约拿”这一旧约《圣经》中的人物指代的是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乡村班主任及其相关人员,如何改善其动机系统,突破其约拿情结,这是值得理论与实践思考的。
职业倦怠的普遍性存在,表明这是乡村教育中的一大危机。然而当地人对此问题又普遍恐慌,表明危机中蕴含着转机。学界在讨论中国班主任制度的去向问题时,其中就有关于职业倦怠的因素。因此,笔者认为,需要缓解或破解包括乡村初中班主任在内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系统性、整体性的思路是当务之急。基于此,基础性的办法是如何完善城乡战略,如抑制城乡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甚至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配、乡村精英回流、优质生源回流等,进而实现深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就行动视角而言的本领恐慌以及情感枯竭恐慌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与个人三方合力,寻找恐慌的症结与本质所在,并提出治疗性的处方性策略。如政府与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包括班主任)培训,以提升教师能力、加强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乡村教师激励举措、切实加强包括情感在内的教师健康管理与辅导。对于班主任个体,目前大多以管理者角色出现,而未来的根本之举,在于实现领导者的角色担当与领导力的提升。作为教育者,不应自我搁浅,更应抛弃传统教育模式并树立终身学习观,实现观念转型与能力转型,等等。
如果说,这篇读后感是一次阅读过程中的重点提炼和反观对照的话,倒不如说读了此文,我有了研究方法的知识拓宽,并且明确了“基于问题分析的理论反思与政策建议"等,针对社会中普遍问题的学术研究,具有解决社会中普遍问题的科学性指导意义。于我而言,对于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和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有了方向性方面的引领。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做出科学的判断以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就是我读了这篇既高深又接地气的科研论文后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敬请戚博士批评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