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饲养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会因为在采收利用时无法分别大小,使已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导致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或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提前采收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因此,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薄饲勤除成蚓每月投料2次,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3~4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2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
适时采收按以往的经验,蚯蚓一般年收获3~5次。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节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1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同时增加采收次数,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轮换更新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种蚓宜每3~4月更新一次。
养殖管理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种蚓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25公斤或每平方米1~15万条,每隔6~7天清除一次蚓粪,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孵化床孵化基厚度以10~15厘米为宜,孵化基要保持碎细和湿润,每平方米可孵蚓茧5~6万个,孵化基每月用铁叉松动1~2次,以利通气与幼蚓成活。
前期幼蚓管理待孵化基大部分粪化时,要及时除粪,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后期幼蚓和成蚓管理后期幼蚓生长迅速,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当蚯蚓性成熟进入繁殖期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及时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种蚓。
家养蚯蚓最简单方法
家养蚯蚓最简单方法。蚯蚓是营腐生环节动物的代表,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在钓鱼界被称作“万能钓饵”,一方面是因为蚯蚓的适用范围广,另一方面是蚯蚓的垂钓效果好,下面看看家养蚯蚓最简单方法。
家养蚯蚓最简单方法1如果想在家中养蚯蚓,可以先提供一个阴暗、凉爽、湿润的生长环境,准备好湿润、肥沃、疏松的土壤,可以使用木箱子或者是纸箱子,将准备好的土壤装入箱子里面,定期洒水保持好湿度。选择好合适的蚯蚓,要求寿命较长,繁殖能力较强的,将蚯蚓放在土壤中,还需放入腐熟的食物。
1、搭建蚓床:一般是用稻草搭建蚓床,先铺稻草,再铺饲料,再铺稻草,如此反复。保证蚓床的宽度在50厘米左右,蚓床之间有适当的距离即可。蚯蚓以吃腐烂的食物为主,养殖的时候可以用动物的内脏,腐烂的植物或者是粪便当饲料,一般选择使用粪便的比较多,因为比较好发酵,且成本比较低。
2、放养蚯蚓:选择合适的蚯蚓,比如大平二号,不仅个头较大,而且寿命比较长,繁殖能力较强,也比较好饲养。将蚯蚓放到蚓床上,同时将蚓床浇湿。
3、日常管理:温度保持在20-27℃,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每月喂料2-3次,饲料要新鲜透气。
扩展资料:
蚯蚓的价值:
蚯蚓在土壤中穿行,吞食土壤,能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经过蚯蚓消化管的土壤,排出成蚓粪,含有的氮、磷、钾的成分较一般土壤高数倍,是一种高效有机肥料。
蚓粪又可增加腐殖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起很大作用,有人估计林地或果园每年由蚯蚓形成的土壤团粒结构每公顷达47t-170t,增加氮素75kg-125kg。
同时蚯蚓还可将酸性或碱性土壤转化为近中性。蚯蚓含蛋白质较高,其含量约占干重的50%-65%,含18-20种氨基酸,其中10余种为禽畜必需的。故蚯蚓是一种动物性蛋白添加饲料,对家禽、家畜、鱼类的产量提高效果明显。
家养蚯蚓最简单方法2蚯蚓家庭式养殖:
盆养这是一种常用的蚯蚓饲养方法,如许多家庭个人等少量饲养时,常采用此方法。盆养的容器有脸盆、花盆等。养殖时先在盆内装1/3菜园土,再加入1千克腐熟的牲畜粪,拌均匀,浇水后,放入种蚓500条,经常浇水保持湿润,水分含量为60%左右,上面可用花盆倒过来盖在上面,大约两个月左右,蚯蚓就产卵,孵化出大量幼蚓后,即可分盆养殖,每2个月根据需要可分盆1次。
2箱养
这也是个人或家庭等满足少量需求常采用的一种养殖方法。原种复壮也多采用箱养。可利用容器有包装箱、纸箱或塑料箱、柳条筐、竹筐等。为了便于搬运和操作,箱、筐的面积不超过1平方米。养殖箱的底部和侧面留排水孔和通气孔。排水、通气孔孔径为1毫米。
也有设计专门的养殖箱: 40 厘米X60厘米X20厘米箱,养时先在箱内装人10厘米厚的`菜园土,然后再加入10厘米厚的魔熟的马粪或牛粪,马粪和牛粪内还可掺人20%的木屑。养殖时先在饲料内浇水,使其水分达60%,然后放人蚯蚓500条,养殖2~3个月出现大量幼蚓后,即可分箱养殖。另外,也可设计一个约4平方米的养殖槽,
槽内有隔板,隔板可插人养殖箱,箱底部有排水孔,箱内铺饲料,同时槽内应设洒水装置、通气孔等。大约33平方米的养殖槽可繁殖10万条。蚯蚓养殖箱可作为家庭有机废物垃圾箱,将烂番茄、烂菜叶、西瓜皮可直接投人箱内,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物,化废为肥,蚯蚓粪无臭无味,可用来栽种各种花卉和蔬菜。
家庭式养殖,注意将蚯蚓放在阴凉的地方,多加土,原料要软,烂,细。平时注意透气性,水不要浇太多。
1 、容器的透气性必须要好,这样才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通,以及防止积水造成蚯蚓的腐烂。
2 、可以利用木箱子,或者是泡沫箱扎孔,或者盆子,然后加土加满,把土用水发软。蚯蚓到货后,把蚯蚓直接倒在箱子里。
3 、食物可以放牛粪等粪便,以及果皮菜叶,稀饭等等不要埋入土中,防止变质造成土ph值的变化,引起蚯蚓的死亡,厚厚的放在土的上层。放成一块一块的,要有空隙。
4 蚯蚓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隔几天喷点水,不能太大,以蚯蚓身体不黏土,鲜红为宜。
5 开始1-2天晚上需要留心观察,防止因为不合适造成蚯蚓的出逃,如果晚上蚯蚓出逃,就开灯。
6蚯蚓在0-32度的土温,可以生存,注意是土的温度,不是环境的温度最佳繁殖温度为18-25度,这温度内蚯蚓产卵率最高。
家养蚯蚓最简单方法3一、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如何?
蚯蚓养殖业的兴起,不仅为发展畜、禽、水产业等开辟了动物蛋白质饲料的新来源,还为城市净化环境,处理公害找到了新的途径,随着蚯蚓养殖的深入研究,为食品、医药等工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原料,所以现在蚯蚓养殖前景广阔,市场缺口较大,就单拿蚯蚓制药这一项来说吧,目前国际市场每吨干蚯蚓卖价20-30万元,甚至更高,而且还供不应求,只要有货,特别好卖。
蚯蚓的经济价值非常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等多达十多种珍贵的药用成分(由于平台管理,我不能直接说明药用成份,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查资料)。目前,由蚯蚓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品非常多,而且还用蚯蚓研发出了对人体某种疾病有奇效的特效药,现在这种特效药已经批准可用于临床治疗了,可见蚯蚓的用途有多大。
2蚯蚓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蛋白饲料,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蚯蚓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蚯蚓可用于养殖泥鳅、黄鳝等水产品,有助于增产水产品。现在用来养殖高档水产品的饲料,绝大多数都是由蚯蚓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除此蚯蚓还可以用来养猪、养鸡、养鸭,黄鳝,泥鳅等家禽,提高它自身的营养价值,不仅使它们长得快,肉质好,还可以少花钱,另外蚯蚓还可以做蚯蚓粉,作为猪的生长剂使用。
3、蚯蚓还可以处理城市垃圾、净化环境、积造肥料等,解决了各城区处理垃圾的难题。还有就是蚯蚓也是可以用来钓鱼的好饵料,一家中型渔具店,每天能卖出好几百盒蚯蚓,某市区一位做渔具生意的人说,他每天光卖蚯蚓饵料就能卖二千多盒。由此可见,养殖蚯蚓也是致富的好方法,养殖蚯蚓的工作量不大,一个人可以管理3-4亩地左右,建议广大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余发展蚯蚓养殖,不仅增加了家庭的收入,还提高了社会效益。
二、养殖蚯蚓的详细方法大分享
1场地选择,人工养殖蚯蚓对于环境、气候、土质等各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而且养殖蚯蚓的方法简单、管理方便。如果是农民少量养殖的话,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院落里、旧木箱、砖池、育苗温床等等都是可以用来养殖的。如果是专业养殖蚯蚓的话,可以采用蔬菜田、果园、苗圃等地,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利用大棚来养殖。(是冷棚,不是北方温室大棚,温室大棚造价太高了)
2品种选择,这是关乎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要根据地区、需求、以及自身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品种蚯蚓。一般我们要考虑选择的品种容易养殖,容易繁殖,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也可以去看看当地其他养殖户都是养的什么品种,多跟同行交流交流。
蚯蚓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
用作其他养殖业的饲料、用于垂钓,
还能处理各种生活污泥、工业污泥,
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
所以说蚯蚓养殖业是一项绿色环保、
利国利民的事业。
蚯蚓箱可以用泡沫箱子制作,
上面戳上一些小洞口,
数量可以多一些,
但是面积不要太大。
在箱子中先放上浸透水的纸板子,
上面再铺上一层土壤,土质要求细腻没有大杂质,
把买的蚯蚓均匀的分布在箱内土上,
然后把烂平果切成一片一片的,
然后平放在土质上,当做蚯蚓的饲料。
蚯蚓是寡毛纲中陆生环节动物中的任何一种,尤其指蚯蚓科中分布甚广的身子逐渐变细分节的、雌雄同体的各种蚯蚓,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吧!
养殖场所选择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养殖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如果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以及城镇居民可选择红蚯蚓养殖,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利用有机废物进行饲养。
蚯蚓室内养殖
1、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属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70%,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法: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10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蚯蚓田间放养
1、桑园养殖法: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0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5、防空洞养殖: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工厂规模养殖
1、饲料处理场:饲料处理场包括饲料的堆积发酵或分选粉碎之用,面积大小视规模而定。
2、养殖车间:可采用砖木结构,也可采用塑料大棚。温度控制在18~28℃。控温设备冬季可利用锅炉暖气、太阳能热水器或其他工厂的余热进行保温,夏天可用通风、喷水、缩小养殖堆等措施降温。养殖车间的宽度以4~5米为宜,塑料大棚宽约7米,长根据需要而定,如30米、60米或100米,高2米为宜。
3、养殖床:宽以15米为宜,一边砌一高40厘米的矮墙,近走道一侧设高10厘米的小埂,床面稍倾斜,里高外稍低有利于饲料中多余水排出。养殖床四周设宽25厘米、深25厘米的水槽,供排水和预防鼠类、蚁类危害,两床之间留12米的走道。
4、饲料发酵池:在养殖车间内,可在两床的外侧设饲料发酵池,冬季可放人新鲜马、牛、猪粪,利用发酵热提高棚温,夏季则作卵茧孵化床之用。
5、养殖密度:牛粪养蚯蚓其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6、适时补料:通常20天左右蚯蚓就能将全部猪粪变为蚯蚓粪,此时需补料。补料时可以在原饲料的基础上覆盖新料,根据蚯蚓的食量确定加料量,饲料要铺设均匀,再加上稻草,经常浇水保湿。
7、合理浇水:在养殖蚯蚓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蚯蚓正常生长,特别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浇一遍水,水不能有污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浇透,使上下层料接上,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浇。
蚯蚓养殖方法:
1、场地选择
蚯蚓的养殖场地选择非常方便,一般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或育苗温床来养殖蚯蚓。
2、投放种苗
在蚯蚓的养殖场地平铺新鲜牛粪15-20cm,然后在其上铺种苗,每平方米投入3000-5000条为宜,品种以太平2号、北星2号为优。
3、饵料投喂
饵料宜选择牛粪、猪粪以及秸秆、树叶、杂草等动植物饵料。采用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必平整,以便分离蚯蚓。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
4、温湿度条件
蚯蚓生活的适宜温度是15-30℃,低于12℃就停止繁殖,超过35℃就有热死的危险。因此,高温季节应注意洒水降温,冬季注意覆盖,增温保暖。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
5、日常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每月添料一次。要定期清理蚓粪并将蚯蚓分离出来,这是促进蚯蚓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同时,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
6、适时采收
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每平米2-3万条,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最佳的采收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利用蚯蚓怕光的特性,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采收目的。
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比生长,40℃以上死亡。因此蚯蚓养殖夏秋季要搭遮荫棚降温,冬季要棚室加火升温,以利蚯蚓的正常生长繁殖。
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动物性饲料包括猪、牛、羊、鸡、鸭等各种畜禽粪便;垃圾性饲料包括城市生活垃圾中的菜叶、瓜皮、水果、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如酒糟、糖渣、木屑等。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扩展资料:
蚯蚓属于杂食类,是雌雄在同一体,却是异体交配来孵化的。蚯蚓一般爱好生活在暖和、湿润、遮光的条件下,爱吃酸甜的食物、晚上出来觅食等生物学特性。具有增重多、发育迅速、孵化、产茧数多、适应能力强、寿命长等特点。
在地球上蚯蚓分散很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处。据统计地球上大约27000多种,而本国大约160多种。例如粪蚓、菜蚓、水蚓、秸秆蚓等品种。
◎ 注意事项/如何养殖蚯蚓——广效性蚯蚓肥(特优级有机肥)
1 堆肥化过程中产生绿色或白色菌丝,以及微酸味都是属正常现象。
2 骨头类或贝壳类等不易分解材料,请勿放入厨余桶内。
3 熟食厨余最好先以清水冲洗,滤干水分后再放入厨余桶中。
4 如厨余没压紧、太松散,或包在塑料袋内太多天而长出蛆虫时,应马上掩埋并特别压紧后,用花土或泥土埋厚一点约2至3公分,蛆虫就会在发酵中消失。
◎ 进阶配备(选购) 特点
1 蚯蚓在土中穿行,形成很多小孔洞,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繁殖,植物根系健康发展,并有耕耘作用。
2 蚯蚓在吞食腐植质与泥沙,经消化后粗土变细土,并将酸性或碱性土变为中性土,是最好的土壤改良剂,蚯蚓还可提制除臭剂。
3 蚯蚓粪之肥效比一搬家畜粪肥高,晒干成黑色团粒,无臭无味多孔,有利于保湿和透气,含有多种酶和微生物。
4 利用蚯蚓肠内菌可帮加速发酵堆肥。
5 不但处理废物还能让蔬果提高产量。
6 每天食量约等于体重,有多重每天就施多少肥,还不断的位您翻松土壤。
7 蚯蚓粪土肥效可均衡释放长达2-3个月,在庭院生长季节,每月施1公斤在3平方公尺即已足够。
蚯蚓养殖方法
1 厨余酸碱度需中性6-8之间(可在化工原料行买PH试纸测试)。
2 湿度要高,50度最好,用手捏紧才有水珠。
3 蚯蚓只食腐熟后如烂泥状,因为蚯蚓无牙齿。
4 如缺少饲料时可加米糠喂食。
5 红蚯蚓粪便用手揉捏时,会形成粘稠状,再晒干成黑色团粒。
6 蚯蚓生存于摄氏5~35度之环境,摄氏15~22度为最佳,但要避大太阳以及光线直射。
7 蚯蚓约四个月可成长,每周产1~2个卵囊如青蛙蛋般,经三周即孵化出1至20条不等。
8 蚯蚓移出时用60烛光照,他就往下跑,把上面的土一层一层移开即可,在最下层留下一团蚯蚓。
9 木瓜皮及香蕉皮可切碎直接埋入喂食,蚯蚓不喜欢食用辛辣未及柑橘,家畜粪便。
蚯蚓养殖箱组立方法
A 用大的剪刀或起子,分别由四个角落撬开每一个框,最底部有一个密的底盖及最上面有一个密的上盖,另有1个箱底网孔、1个箱框、4只接杆4个脚。
B 底盖如长方盘子在凸的四个角落,一个作底盖在下方押入四个脚。
C 在底盖上方,先放入1个箱底(有网孔),再放入四支接杆在四个角落(需各对准二个槽)。
D 再分别放入长短侧板各二片(有箭头的符号朝上朝外)。
E 再放入箱框(押入接杆的四个孔,并把四片侧板导入槽内)。
F 最后放入上盖,如同箱底的长方盘子,方便打开放入厨余。
G 将剩下的四小上盖押入,上方的四个角落的孔内。
使用方法
1、 将养殖桶底层二公分放满已腐熟土或椰土(用剪过的芽菜头(土较短)只要堆2周就发热过可放蚯蚓约6周就可腐熟加2倍以上的土使用。
2、要放入红蚯蚓(后续要有一箱约7至10公分厚的已腐熟有机土(介质)。
2、 在箱底先放入椰土,木屑3~5公分在放入厨余掩埋如前页使用方法1 至6 ,或已腐熟的厨余才可直接饲养。
3、 最上面有米糠时放入一把(可增加蚯蚓养分长的快)。
4、 放在通风阴暗的地方。
5、 约2至3天浇湿表面,湿度约50%,雨天或太湿要延长。
6、 约40天至60天可挖出50%蚯蚓粪土,另放入50%已腐熟厨余(如要放入未腐熟的应留有最少一层的已腐熟的厨余,发酵时蚯蚓可回底层),太多的蚯蚓可放入种植箱或花盆内,帮忙翻土、施肥是最好的生态种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