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冷藏药品管理制度是为强化冷藏药品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药品冷藏的操作行为,确保冷藏药品的质量,保证冷藏药品能安全、有效的使用而制定的制度。
法律依据:《冷藏药品管理制度》
为强化冷藏药品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药品冷藏的操作行为,确保冷藏药品的质量,保证冷藏药品能安全、有效的使用,特制订本制度。
1冷藏药品是指储藏对热不稳定的药品和需一定低温条件贮存的药品。
2贮存有冷藏药品的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冷藏药品的管理。
3冷藏药品应置于冰箱中贮存,贮藏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
4各病区为住院患者从药房领取的冷藏药品应及时为患者使用,不得耽搁。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使用,要做好登记,但在住院结束时不得再存放于冰箱内。 七夕快乐
5 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要划分区域;各种冷藏药品要定位分层,原则上口服药放于静脉用药的上层,静脉用药放于外用耗材物品的上层,要整齐摆放,有明显标识,标签与药品相符。
6每天固定班次检查冰箱药品有效期,每周药品管理责任人抽查一次,使用时要根据“推陈出新”原则有计划使用,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7冰箱的中间档要放置温度计,实时监测冰箱的温度,管理人员要每天上、下午各监测一次冰箱的温度,加强对冰箱的维护。
8药品管理责任人负责每月对冰箱保养一次,包括温度计的监测、冰箱彻底的清洁、消毒、除霜、药品的整理等,保养后要及时记录,部门负责人确认签字。
9为了保证其他人的用药安全,冷藏药品一经发出,严禁退换。
10私人药(物)品以及不需冷藏的药品,一律不得放入药品冷藏专用冰箱。
冷藏应在3℃~7℃间,冷冻应在-12℃~-23℃间。
冷藏药品的运输必须用冷藏箱,领取冷藏药品时必须配置相应的冷藏设备。冷藏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冷藏药品发放、运送、接收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记录。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冷藏药品要进入冷链系统保存,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冷藏药品保存期间要进行温度监测,每天上班后和下班前各测量1次冷藏药品温度,并如实记录监测结果;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贮存的冷藏药品要摆放整齐,冷藏药品与箱壁,冷藏药品与冷藏药品间应有1-2cm的空隙,冷藏药品要按品名和失效期分类摆放。
冷链设备要经常进行保养,经常保持电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电冰箱蒸发器结霜温度超过4小时要及时化霜和除霜,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2小时。冷藏箱和冷藏背包使用过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扩展资料
应按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药品经营企业各类药品储存库均应保持恒温。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所设的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为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即所经营药品标明应存放于何种温湿度下,就应当设置相应温湿度范围的库房。如经营标识为15-25℃储存的药品,就应当设置15-25℃恒温库。
对于标识有两种以上不同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药品,一般应存放于相对低温的库中,如某一药品标识的储存条件为:20℃以下有效期3年,20-30℃有效期1年,应将该药品存放于阴凉库中。
-药品储存
-冷链药品
一般的药物不能冷藏的,有些非处方药是必须冷藏的,还有部分维他命可以冷藏。
一般的口服药、外用药、注射剂大都不需要,因为这些药的保存温度在18-25度左右,(常温避光保存)而冰箱的温度都在10度以下;一些血液制品比如白蛋白,静丙之类还有就是说明书要求保存在10度以下的药品就需要保存在冰箱。
一般都含有糖浆成分,细菌正喜欢冰箱这样的环境,只要开启冰箱1次,就会出现细菌滋生的问题。冰箱内外的温度有差异,药品进进出出反而更容易受潮,进而缩短保质期。
除非是强调需要冷藏的特殊药品,一般药品并不建议放冰箱。放冰箱保存的药品一旦拿出来服用,忘了放回去,温度升高,更容易凝结水珠,使药品潮湿变质。
扩展资料:
药物保藏注意事项:
1、分类收纳:
药箱里的药物建议按用途归类,标签好。同时药箱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儿童误拿误服。
2、注意贮存条件
药物会因为光、热、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因此要避免高温、光照、潮湿,大多药品的保存常温(0-30℃)即可,有的要求阴凉(0-20℃)、避光。某些特殊药品明确的要求放在“冷处”,即2-10℃,则需要放置冰箱的冷藏室保管。
3、注意有效期和失效期:
和食品一样,药品也有有效期和失效期,一旦过了有效期,就不建议再使用药物。同时药物在开封之后,有效期会缩短到2周或者几个月。因此家用药箱的药物在购置时,选择有效期时间长的;
药品一旦开封,最好标注开封日期,在开封使用期限内尽快使用。定期检查药物,一旦发现过期,或者有变质的现象,应当及时丢弃,更换新药品,以免误用。
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药品应存放于相对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有一些固体药品,容易吸潮结块,如阿斯匹林就会因为潮湿而分解,会产生对胃部有害的物质。
各种胶囊剂、糖衣片(多酶片、呋喃妥因片)、颗粒剂、散剂(如思密达)、泡腾片(如克霉唑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片)等剂型的药物也很容易吸潮。
参考资料:
人民健康网--人民网—注意!四类药不能放冰箱
人民健康网--人民网——药品存放有讲究 避开这4个误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