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发展史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第1张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 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

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他单纯自然的田园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得到高度的发展。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385--433)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它们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这一时期民歌总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朝乐府保存下来的有480多首,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几乎都是情歌。北朝乐府数量远不及南朝乐府,但内容之丰富、语言之质朴、风格之刚健则是南朝乐府远不能及的。如果说南朝乐府是谈情说爱的“艳曲”,那么,北朝乐府则是名符其实的“军乐”、“战歌”。在体裁上,北朝乐府除以五言四句为主外,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南北朝时最杰出的诗人是鲍照(410左右--466)。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五言和七言乐府诗。《拟行路难》18首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成熟地运用七言句法,表现了个人的不幸和对社会不平的抗议。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眺(464左右--499)。谢眺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南北朝指从东晋灭亡到隋统一(420~589)的170年时间。这

时南朝相继为宋、齐、梁、陈;北朝则自北魏统一北中国(439)起,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又相继为北齐、北周所代,最后均为隋所统一。这个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南朝文人诗歌,其成就远远超过北朝,并成为唐诗全面繁荣的必要准备和过渡阶段。

南朝文人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刘宋时期是第一阶段。即山水诗逐渐从东晋的玄言诗中独立出来,并蔚然成风的阶段。

山水诗在此时的兴盛有多种原因。首先它是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反映。魏晋,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士大夫无论在朝的在野的,大都以隐逸为清高,以山林为乐土,因而在诗歌中描写山水之美,借以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怀。其次,东晋以来,南方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世族地主到处建筑园林别墅,过着游山玩水的悠闲生活,他们的玄言诗里便出现了山水诗句,借助自然山水来表现老庄的哲理,这个变化以东晋晚期的殷仲文、谢混等人为先导,而完成于谢灵运。代表作家有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称为“元嘉三大家”。其中“才秀人微”的鲍照,不仅创作了雄健豪放的诗作,而且为七言、杂言诗的发展与繁荣开拓了道路。齐及梁初为第二阶段,即“永明体”形成、兴起的阶段。当时著名诗人沈约、谢跳等人,将声韵学的成果运用到诗歌领域,遂形成讲求格律、对偶的永明新体诗。粱中叶到陈末为第三阶段,即以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为代表的“宫体诗”兴盛的阶段。“宫体诗”多描写女性和宫延生活,风格轻绮柔靡,但在诗歌形式的发展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北朝文人诗相对南朝远为逊色。后来,由于北人学南人、南人入北的双向交流,北朝诗坛才有所变化,特别是庾信人北朝之后,心怀屈仕敌国,思念故土的双重悒郁,诗风由前期的绮丽转向刚健,体现了南北诗风的初步融合。

一、谢灵运与山水诗

晋、宋之际,诗歌中描写山水的成分逐渐增多,如谢混的《游西池》玄言色彩较淡,已较集中地刻画山水景物,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淡乎寡味,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当谢灵运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而写下大量的山水诗时,立刻被人们所接受并模仿。于是,山水诗终于从玄言诗中独立出来,而谢灵运便是确立山水诗派的第一位著名的诗人。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晋室南渡后世居会嵇(今浙江绍兴)。他是谢玄之孙,18岁袭爵为康乐公,人称“谢康乐”。谢灵运出自高门世族,青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有才名,亦热衷于政治。刘裕代晋建立宋朝后,实行抑制世族的政策,将谢灵运的封爵降为康乐侯,他内心非常不满。永初三年(422),他出为永嘉(温州)太守,于是“肆意遨游,遍历诸县……所游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后他辞官隐居始宁(今浙江上虞),并常常出人深山幽谷之间,探奇揽胜。元嘉八年(431),宋文帝派他担任临川内史,因被人弹劾谋反,流放广州,旋即被杀。

谢灵运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对山水景物的成功刻画上。他的山水诗大多作于出任永嘉太守之后。在这些诗中,他带着一种高门士人的闲散情调,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嵇、彭蠡湖等地的自然风光,给人以清新之感。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用拟人的手法写山间美景,云石相依,彼涟互映,白绿两色点缀其间,构成一幅极有层次的动人图画,并从中透出一种萧散、淡远的氛围。又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写暮春的素雅,“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朗”(《初云郡》),写秋夜的旷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写冬天的寒峭等等。这些散见于各篇中的“名章迥句”,清新流畅,确“如初发鞭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引鲍照语),体现了作者在刻画景物方面超越前人的巨大成功。然而,谢灵运诗虽多名句,却较少佳篇。主要是他的一些诗仍不免有借山水以谈玄理(包括佛理),而其谈玄之处,常不免显得滞重或迂拙。我们可以从他的代表作《登池上楼》中窥见他山水诗的基本模式与风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癫对空林。

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巅。

初景革堵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萎萎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此诗作于永嘉任上。全诗先记叙官场失意的牢骚,次描绘春天景色,最后写决意隐居的愿望。其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为神来之笔,历来为后人所激赏。结束处既写到离群索居之苦,忽又以《周易》中“遁世无闷”的哲理自遣,意似曲折,其实颇不自然。

谢灵运山水诗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色:他以自然山水为独立、客观的描写对象,而不是将它作为主观感情的载体。它不像陶渊明的诗歌那样,把主体情感倾注到所写景物中去,而是对山水进行客观的细致刻画,力求形似逼真。其次,从艺术表现上看,谢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精雕细刻的描绘,尤擅长写静态画面,往往以精练准确的动词出之,故静而不壅,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语言上过分雕琢,追求新奇、对偶和用典,故就整篇而言,存在冗繁生僻的弊病。谢灵运山水诗通常还采取“记出游——写景物——抒理思”的三段式结构,单一面少变化。前后两部分往往枯燥乏味,有价值的主要是中间的写景部分。这样的结构必然带来有名句而无名篇的缺陷。

总之,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位诗人,他开辟了诗歌表现的新领域。当时和后世的不少诗人如谢惠连、谢庄、汤惠休、谢眺、唐代的王维等,都曾受到过他的深刻影响。同时,他极貌写物和穷力追新的作风,客观上提高了描情状物的能力和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为永明体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钟嵘称之为“元嘉之雄”(《诗品》)是有道理的。

二、鲍照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山东郯城)人。他出身“孤贱”,少有才名,且功名心很强。20多岁时,他为了谋求官职,曾向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任国侍郎。后又出为中书舍人,秣陵令等职。大明五年(461),担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参军,后刘子顼被赐死,鲍照也死于乱军之中。

鲍照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但他的作品当时颇负盛名,尤以诗歌成就最高。他的乐府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充实,刚健昂扬,是对建安文学传统的很好的继承。

鲍照诗歌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强烈不满和愤慨。如《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贤士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这首诗抒发了作为寒士的诗人在仕途中倍受压抑的痛苦。语言质朴,情感激愤。拔剑击柱的动作,丈夫垂翼的呼号,归家隐居的向往,贫贱孤直的感叹,一气呵成,将抑郁奔放、悲愤的情绪变化表现得细致淋漓。悲哀而不颓唐,失望而不消沉,自有一种雄逸豪放的风格,反映了作者愤慨不平而又自尊孤傲的精神状态。

鲍照有些诗歌反映了边塞战争和征人生活,表现了他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如《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渡飞渠。萧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极明主,身死为国殇。

诗歌开头渲染敌军入侵的紧张气氛,中间描写行军途中的严寒艰苦,最后赞扬将士们的为国损躯的英勇气概,堪称一首出色的边寒诗。

此外,《拟古》其六写他的农耕生活,抒发他不能施展才能的愤懑,也流露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木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笔力雄肆,感情充沛,音节错综,是的照诗歌的主要特点。鲍照善于用自由豪放的笔调,倾诉自己如火的激情,形成一种震憾人心的气势。此外,他还工于写景状物,造语奇特瑰丽,因而形成了俊逸豪放、刚健凌厉的艺术风格。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赞曰:“俊逸鲍参军”,正是就此风格而言的。

鲍照也是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的人。他汲取民歌的丰富养料,创造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渐趋成熟的七言乐府诗,为后来七言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鲍照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不仅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这种形式,而且变曹丕的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可以自由换韵,这就为七言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从他以后,七言体就在南北朝文人诗歌中逐渐发展起来。王恺运《八代诗选》卷十二至卷十四,专选齐至隋百余年中的这类诗歌,名曰“新体诗”。因此,后人又称永明体为新体诗。永明诗人大胆对诗歌形式进行探索和革新,表现出可贵的创新精神。

三、谢眺与新体诗

谢眺(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与谢灵运同族,人称“小谢”。他的高祖父为谢安的弟弟,祖、父辈皆为刘宋王朝所亲重,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家世贵重,而少即好学,有美名,故曾历居竟陵王萧子良的藩邸和朝廷的重要文书职位,也曾作过宣城太守(故后人常称他为谢宣城),最后任尚书中部郎,因拒绝参加朝廷大臣和藩五所酝酿的政变,反被诬陷杀害。

谢眺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他的作品继承谢灵运而趋成熟。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溪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诗人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将眼前层出不穷、清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编织成一幅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完善的图画,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声音和春天的气息。而这明媚秀丽的景物,又与诗人思乡的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更为历代所传诵。和谢灵运一样,谢胱也有不少写景名句。如“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扛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以游东》);以及“寒城一以眺,平猛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等,清新淡远,如同一幅幅水墨画,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谢眺的山水诗学习谢灵运,刻画景物细致逼真。但相比而言,谢跳的山水诗更有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大谢诗中的山水与官场生活是背离的,他往往有意地去寻找山水以忘情世事;小谢诗中的山水却总是与主体情感的抒发相统一,殿阁池榭与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与抒情彼此交融。第二,大谢的山水诗总是在记游、写景之后,拖着一条玄言尾巴;小谢的山水诗则完全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使山水诗达到了比较完整的艺术境界。第三,与大谢诗的富艳精工、典丽厚重不同,小谢诗较少繁芜的词句,形成一种自然平秀、清新流丽的艺术风格。另外,谢腕的诗歌声调和谐,音韵铿锵,词藻秀美,对仗工整,体现了新体诗的基本特点。他的新体诗,对唐代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严羽《沧浪诗话》说:“谢跳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唐代一些著名诗人很重视谢眺的诗,特别是李白,更是多次称引其佳句,故有人称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王士祯《论诗绝句》),可见谢跳诗影响之深。

但谢腆的诗歌也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他的《永明乐》十首,《夜听妓》二首,便是典型的宴上无聊之作。此外还存在钟嵘所说的“善自发端,而末篇多踬”、有“意锐而才弱”的缺点。

四、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人,他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期。他在南朝度过的前期生活,正逢梁代立国最为安定的阶段。庾信前期的诗文,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是宫体诗的重要作家。梁元帝承圣三年(554),他奉命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后又就任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地位虽尊,然屈任敌国,内心感到十分屈辱和痛苦。这种遭遇和经历使他开始把南朝诗歌的丰富遗产和北方文化中比较健康的精神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北文学合流的新趋势。

庾信后期的涛作,抒发了诗人深重的故国之思和在忍垢含耻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复杂感情。由于诗人的真情实感,他的许多诗篇尽管用了不少对句,却没有雕琢之痕,而在流丽中具有清新之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拟咏怀》27首。如第26首: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驶,城影入黄河。

秋风苏武别,寒水送荆柯。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前四句描写北国景色,萧索而阔大;后四句抒写一己愁怀。沉郁而悲壮。诗中连用送别苏武、送荆轲和项羽自刎三个典故,表达了故国难归的悲痛心情。这正是庾信后期诗歌的中心内容,在许多篇章中都有所表现,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如“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拟咏怀》之七),”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秦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八),可谓融事抒怀。孙兀晏《咏庾信诗》曰:“苦心词赋向谁谈沦落咸阳志岂甘!可惜多才庚开府,一生惆帐忆扛南。”对庾信后期的心境和诗赋作了高度的概括。这些抒写故国乡关之思的作品,是他诗歌中最感人、最有价值的部分。

由于思想内容的变化和北方文化的熏陶,庾信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前期的绮艳贫弱变为苍凉悲壮,刚健深沉。如“阵云平不动,秋蓬转欲飞”、“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弦”(《拟咏怀》),“胡笳遥警夜,塞马暗嘶群”(《和赵王送峡中军》)等诗句,都是南朝诗中罕见的。庾信还善于用典,能贴切而不露痕迹,起到了扩大诗歌容量,启发读者联想的效果。

庾信后期诗歌在形式格律上也有所发展。他的七言新体诗从句数、章法、对仗来看,已是唐人七言律、绝的先驱。刘熙载《艺概》曾说庾信的《乌夜啼》“开唐七律”。

总之,庾信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他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涛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杜甫赞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是对庾信后期作品的正确评价。

五、南北朝民歌

继《诗经》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南北朝乐府民歌是又一批集中出现的人民口头创作。由于长期的南北对峙形成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1)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吴歌主要产生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建业为中心。建业是从东晋到南朝各朝的首都,乐府机关就近采集这一带的民歌,加以整理,配上音乐,就是吴声歌曲。吴声歌曲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乡村,但更多的可能来自城市小市民之口,因而大部分具有市民文学的特点。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地区,以江陵为中心,曲调唱法与吴歌不同。此外,西曲的时代比吴歌稍晚,以齐梁居多。

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因为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经济条件充裕,青年男女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产生出怀春之情。

吴歌的特色是艳丽柔弱,多表现羞涩缠绵的情态。以《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和《读曲歌》最为重要。《子夜歌》共42首,相传最初是东晋女子名子夜者所造,其内容或表现对于爱情的渴望,如“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或表现对负心男子的怨恨,如“常虑有贰意,观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情流乖”。还有《子夜四时歌》、《读曲歌》,都以清新浅近的语言,表现真挚细腻的感情,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曲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所反映的生活面比吴歌稍广,风格也比吴歌直率、明快。如《那呵滩》: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男女一唱一和!女子的歌唱,传达出真切的情思和天真的愿 望;男子的对答,则表现出身不由己的遗憾和悲哀。

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清妙的歌谣随口唱出,不雕饰,不做作,将内心深处的缠绵情感表现得真切而细腻。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音异字,如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等;另一类是同音同字,如以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匹”,以关门之“关”双关关心之“关”,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这些巧妙的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抒情民诗《西洲曲》,这首民歌曾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内容是写一个青年女子的相思之情,中间穿插着不同季节的景物变化和女主人公的活动、服饰及仪容的点染描绘,对人物内心无尽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极为细腻缠绵而又委婉含蓄。全诗基本上是四句一换韵,又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法,从而形成了回环婉转的旋律,这种特殊的声韵之美,造成一种似断似续的效果,同诗中续续相生的情景结合在一起,余味无穷。这首诗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2)北朝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北方民族所作的用于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所配乐器有鼓有角,所以才称为“鼓角横吹曲”。北朝民歌多半是北魏以后的作品。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北方的歌曲陆续传到南方,齐、梁以后也常用于宫中娱乐,并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所以叫“梁鼓角横吹曲”。

北朝民歌原来大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唱,后来才译成汉语,所以《杨柳枝歌》中有“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之语。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北人直接用汉语创作的,同时也不能排除其中杂有少数北方汉人的作品。所以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

北朝民歌数量不多,但内容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鲜卑族为主的北方各民族跟南方人民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北方大多是平沙大漠,草原旷野,所以诗中景象多具北方苍茫雄浑的特点。如《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短短27字,将苍茫浩翰的草原风光描绘了出来,境界恢宏博大,雄浑壮阔,可谓千古绝唱。北方因长期战争不断,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故诗中还多反映动乱带来的凄苦之音。如: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企喻歌辞》第四首)

“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的景象,在建安诗歌中屡屡可见,北朝乐府民歌在反映乱离方面与建安时期的诗歌相通,其悲吟与呼号,令人心神震颤。

北朝民歌中,还有不少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如《陇头歌》: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呜声悲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歌中深刻地反映出颠沛流离的苦痛和思念家乡的心情,千载之下,读来仍不禁令人神伤。

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长期不息的战争状态,培养了人们勇敢刚毅的性格和豪侠尚武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诗歌中屡有反映。如: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琅琊王歌辞》)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趾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折杨柳歌》)

歌中都反映出刚猛激烈的特点,充满大丈夫气概,与南朝民歌形成鲜明的对比。

北朝民歌中有不少反映爱情和婚姻题材的作品。这些民歌爽快直露,质朴刚健,与南朝情歌缠绵委婉、含蕴温情的情调大不相同。如:“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地驱乐驭》)“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对待婚姻和男女情爱的态度大胆泼辣。反映婚姻问题,多半是女子希望早嫁,如“老女不嫁,蹋地唤天”(《地驱乐歌辞》),“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这些歌曲直率而朴素,不遮不掩,毫无忸怩羞涩之态。

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是《木兰诗》。此诗最初当为北朝民间传唱之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隋唐文人的润色加工。

《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在她身上,展示了妇女要求平等、要求独立解放的愿望和理想。

《木兰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很有特点:首先是描写有繁有简:

详处运墨如泼,如出征前购置鞍马的铺排描写和归来后的一段描写,从而制造烘托出忙忙碌碌的情景与热烈而快乐的气氛。而战场上的描写,则以数语一笔带过。其次,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划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此外,诗中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都服务于木兰形象的塑造。虽然经过后世文人的加工润色,但全诗生动活泼,清新刚健,仍不失民歌本色,不愧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它产生长期的文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神农时代的一个仪式录制的歌曲礼记:防土,他们家的水,他们的财产沟壑!昆虫,植被,他们的财产泽! “吴越春秋”中也记录了反映原始人类的狩猎歌,播放歌曲“相结合的断竹,被恢复的的竹飞土壤,逐渐宍(肉)。”这些歌曲,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典型例子,诗歌,音乐,舞蹈,它是期间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纪,“诗经”的计划书,包括当地的土壤乐十五风160,法院是音乐大雅31日,74小雅,的喜悦的崇拜涌,40,305,盛曲的乐谱失去了另外6个。生成的地理,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的“诗经”中享受的诗反映的宴会,如“小雅·鹿鸣,反映了诗歌的战争中,”小雅6月,爱的诗歌作品,如“郑烽字锦”,有讽刺意味的现实“魏风·伐檀”,皇家一大群的史诗,反映历史的周周王朝开国生民“,”公刘“,”棉花“,”皇矣,明朝“

主要是四个字,重章叠句。 “诗经”中显示,中国民族文学抒情主打的特点,从它开始的道路上的一首抒情诗,抒情诗也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 “书诗经”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真诚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归结为“优雅”的精神,诗歌的最根本,最深远的传统。

公元前14 339年的第一个月,第一个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的屈原就诞生了。西汉时,刘翔,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的书“南方之歌”,其中包括肯定屈原的“离骚”,“九歌”(11),“天问”,“九章“(9)”招魂“23。 “离骚”的忠君爱国主题香草美人的象征感情的浪漫,反复爆发的愤怒,一个忠实的形状和崇高的英雄形象。

屈原的诗来创建一个新的诗歌风格,直接影响代汉。楚方言,如“一些,只有强,趣味,侮辱,建,扣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广泛使用。楚辞杰出的浪漫风气的影响,李诗人李白,韩愈,象征长香草美人传统的影响已延伸到了清代“聊斋志异”。

继“诗经”,“楚辞”,汉乐府诗登上诗歌主张系从西汉时期的乐府机关和东汉黄门收集来自民间的诗歌乐府诗长于叙事,“羽林郎叙利亚时的的粘土美丽抵制暴力,”陌上桑叙利亚罗浮拒绝完美的追求“的养鹅线“叙利亚妻子流浪缝补衣服,引起了她的丈夫怀疑,和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利亚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诗人的笔触深入到各自的一起上课,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真实面目,都劝谏财富,同情苦难杂项的话。汉乐府诗霍思燕诗五言的过渡期。

东汉文人群体的诗,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风格,甚至是完全的诗。最早的现存东汉诗人的班固“咏史”,和他的“珠山富士早期的诗。最有名的文人诗歌没有留下“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漂泊的漫游和女性闺房的忧虑,怀旧和浪漫的想法,关于合并的名称。同时,涉及到很多人生哲理讨论的问题的持久性和无常,心态和人民的生命周期,悲伤和喜悦,等。文人诗长于抒情的语言达到了一个顶峰,珍惜,直接影响曹植和道。

时代的后期东汉建安三曹,魏前,七和外面的世界。古直苍凉的曹操,曹丕娟优美,也是父亲和哥哥长,曹志,以及“七”的翅膀,完成最后一次移位的民歌诗人,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曹操“短歌行”,曹丕桧梁颜格星,曹植“礼物白麻镖”,“白马篇”。建安诗人曹植的最受人尊敬的,在中国和美国有一个显着的影响,这是由于他的文学才华,五言诗的发展,他的忧闷的情况下会导致后来的学者的共鸣。

建安“建安文学尤其是五言诗的独特的写作风格酣畅淋漓,肌肉,它是基于一个作家大方,充满想法和感受,多气体形式智深轮廓伤心慷慨特点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征,成为建安诗歌迷人的标志。

晚曹魏正始年,司马氏掌权,一批学者不满与司马氏规则,隐士山, 7阮,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的七贤。阮杰作82“咏怀诗”开创一个先例的历史,中国文学和政治抒情诗,诗中充满了孤独的痛苦,但不会说话,在政治压力下由寄托拥抱,象征性。嵇康诗最高成就的四个字,自然高涨独立的追求。总体而言,转型正始诗歌的话永久性的,旨在元的寄托和深度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汉武帝代魏称帝,建立西晋。西晋诗歌的艺术特点,被称为泰康诗歌性能,要注意的形式,描述了复杂的骚扰辞职,色彩华丽的诗。吕骥“拟诗”的代表作,华丽的藻饰。泰康诗代表3(张燮康,张载兄弟),两路(吕骥,姬兄弟),两潘(潘岳,竹篙侄子)。他们大量的组件诗景物描写的增加,飞行员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谢朓等。同期左思的“咏史”八开创的历史道路郭永怀颂的后代诗人效仿的例子。

在建立东晋世纪,诗歌玄学派诗歌占领中断的情况下诗歌艺术的发展。直到第二位的中国诗歌史,伟大的陶渊明出现之前,这种情况下重新连接。他的诗歌源于从“古诗十九首”,是阮的遗产健全协会左硅的强度的性格,魏,晋,诗歌和即使的古老风格的中国古代诗歌在他的手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结束的代诗的合成,从而成为一个里程碑。他开创的田园诗,如“回归园田居”,“饮酒”,觉得写躬耕生活,平原和质朴的语言来表达生活的哲学思考得无影无踪。陶渊明时期的魏代表的艺术生活的追求,是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精神家园的中国文人文人的精神家园之一。

宋,齐,梁,陈交替,四个王朝偏安江南的东晋宋以后。南部美丽的天然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件,使南朝民歌清丽婉转。缠绵风格的代表作长诗“西洲曲,四换韵,与连珠电网,语音回路北朝民歌,共同创造一个文化的人民的北方水果有力,气势恢宏的“敕勒歌是永恒的告别代表作”花木兰“的新鲜和充满活力的,写了女主角的英国风的骄傲。

南朝宋谢灵运,文人诗歌。他开创了山水诗,光明的新鲜重点描述雕刻的像,仔细一琢磨,金盏花韩国?一个非常反平淡,他是一个先驱,转身上一代登池上楼去了。新的诗风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南朝诗歌。齐梁辰三代新诗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和特有的声音,法律,甚至要注意。沉悦和其他人建立的语音严格“永明体“,四个类别的规定,8种疾病的倡导者,要注意诗韵之美。”诗人谢朓山水诗的代表继续写,避免大的感谢晦涩的,融合的情况下,深莞微妙的,但也注意永明永明声律,流畅的色调和谐。齐亮朝代形成萧子良,萧炎,萧统文学集团的诗歌写色情诗的宫殿,但南部的诗人玉鑫滞留在北方,而南方的风格写自己的诗集北部的北部和南部,北部和南部的贫困胜的长度。清丽和南美洲北部的唐代诗风的形成坚固的组合做了必要的准备。

四个英雄,李安早期的唐代诗人永明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新诗 - 经文法律的沉佺期宋之问的手唐代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标志。登上最终的形状。唐潜力和强大的国家,第三个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的李白的诗,他绝世的才华,大胆,优雅的气质,填补了国内空白,变化莫测,如“蜀道难”的诗, “将进酒”等诗句,骨气端翔,消失无迹可寻,汉韵深。边塞郜室和岑参燕歌行“,边境的的生活书面归期壮,英雄和慷慨的”走马川行促销学徒远征。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把宁静美丽的风景和田园表现优雅的空远。

公元775,安史之乱爆发。中国诗歌的第四大杜甫写的历史歌移动到的人类灾难的战争中,“三吏”“三别”的深刻抒情性的叙事,诗歌表现方法的变化,标志着诗歌转向中盛唐诗三百首唐诗,杜甫是一个数字的过去和边缘的东西,打开唐元稹,白居易,李贺,苦诗歌和发送文本七绝开韩愈,孟郊,其齐鲁法营业至深夜,汤醴尚阴,后来成为一种模式。

唐·白居易的悲伤凄凉的“长恨歌”,“琵琶行”,韩愈“石鼓歌”狠重粗豪,“陆浑山火”,导致唐诗高潮。然而,到了晚唐诗歌的另一个变化,杜牧咏注入深厚的历史史诗情感。“阴”的芯片钢笔站(七律)郁闷沮丧,类别必须杜甫,“锦瑟”,“无题”迷雾深度的精神世界,,深尧,的模糊的奇岩完美的整合风格,成为唐代诗坛大家,最后一个。

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很短的时间的存在,几乎没有诗歌留下。经过秦,汉(西汉和东汉),大约有400年,留下的诗歌遗产价值高,首先民歌。 “王朝”始建于汉代音乐机关的运动和训练的演员,还收集民歌法院和贵族娱乐法院。 “汉书·艺文志说:”因为的孝武立法乐府和采矿歌曲,所以是一代,赵鸥,秦,楚风的完全意义上的挽歌,边缘的东西,而且头发,还可以查看自定义已知厚度云。 “事实上,该地区的采诗的代表,赵秦,楚四个方面,范围要大得多。”物质“等字样,这些歌曲的边缘感的一首挽歌,是真正的快乐的人的表现,有针对性的统治者,你可以观察到的感受和理解的政治和宗教的利弊。这些民间的歌,因为乐府机关收集保存,统称为“乐府诗集。未来的几代人往往投入音乐,唱诗歌被称为“王朝”还没有汉代音乐机关的意思。

汉族民歌继承了传统的“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真挚的感情句子长短不一,灵活的表现手法,充满艺术感染力,值得珍贵的古诗词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又名“诗妻子”),描述刘兰芝,并制作了一个年轻的爱的夫妇被迫离婚和双方模具爱的故事,起诉书的儒家杀死邪恶的诗的悲剧大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佳作乐府诗。

南北朝民歌

曹魏,西晋民歌流传下来的少,最有特色的北方和南方的民歌之后,东晋。

的南朝民歌,大多是情歌。江南地区优美,风景秀丽的优越的生活条件,政治局势稳定,所以更多的爱情诗。这些诗五言四种语言圆润的想法?一个新的,聪明的,多谐音双关修辞,它的特点。

北朝民歌,特色鲜明,像“天苍苍,野广阔,风吹草低的奶牛和绵羊的那首”敕勒歌一千年,已经被广泛低,并证明它的魅力。著名的“花木兰”的诞生就在这个时候,热情赞扬巾帼英雄花木兰的父亲的兵役。花木兰不一定是真正的人,但类似的事情,在战争中,可能经常在北。人们喜欢她的性格和行为,以后添加为她的姓氏被称为“花木兰”真正的人。花木兰的英雄的形象出现在“花木兰”的功劳。

两个北部和南部的诗人的

先秦时代的“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五言民歌的汉。音节增长超过四言,五言,更具表现力和音乐,一些学者开始学习民歌为五言诗。最成熟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出现在东汉末年。19诗,笔者还没有测试,也不是一个临时的救济,是表达落魄沮丧的情绪,鼓吹及时行乐的作品。

“三曹”和“七”的诗继承了传统的汉乐府诗干预现实,感情炽烈的诗与质量扑进建,后来被称为“建安,后来成为诗人(尤其是唐代诗人)学习的对象。未来

建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许多诗人,著名人士,如曹魏时代的阮籍,嵇康,晋·左思,钱陆涛,刘子歌谢灵运宝赵南齐谢朓,沉岳武南朝梁,何逊,陈岱岭,庾信,等。影响最大的是:陶七岸。

陶倩,也被称为内的字符明亮。有人说,他是东靳胎谶陶看曾孙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曾担任彭泽县令小官。他们的性情孤傲,拒绝“五斗水稻弓”(“五斗米”是官员的工资),辞官归隐家乡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的隐士结束的学生。他住在农村,熟悉农民的生活,他们的诗写田园生活和隐居的乐趣。

陶期厂有影响力的大型诗人刘子歌谢灵运和鲍照出生英寸谢灵运的官僚家庭,他的政治挫折,寄情山水,创造了山水诗派的。他善于开拓的话,补充了细节,如“鸟知道栖木下拉知名风发”(“石门岩的地方”)写的秋景,“泽兰逐渐直径,芙蓉始发池”(“游南亭“),写夏景,是一个很好的句子。 “池原春草,园刘变鸣禽”(“登池上楼”)和一个更加著名。他有一个很好的句子,但缺乏良好的诗歌成就更好的鲍照。

鲍照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在南朝强调功能强大的家庭背景,他的职业生涯感到非常自豪他们的诗歌反映现实的艰辛攻击。这首诗完全抑制插头委屈气体,其性能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他的慷慨和富有想象力的诗歌,形式多样,高的成就。特别是,他经常写的诗,开拓方式为后续增长诗。

南朝齐,梁时代的产物音韵学,诗强调四声(平,进入),甚至形成一个严格的格律新体诗。这首诗是出生在南齐无棣永明年,被称为“永明,沉约,谢朓的代表作家。永明诗唐诗(诗和绝句)的形成做了准备。

南时期后期梁辰时代,统治者越来越奢侈*靡,以及经济衰退的诗风,所谓的“宫体诗,写的皇帝,贵族和色情的内容,使诗歌往往僵局的腐朽生活。

唐王朝建立,维持长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文化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撰写工作诗歌。唐代科举以诗,知识分子的学者官员,这是必要的,会写诗歌,这是促进诗歌创作。诗,唐代七言古诗,乐府诵经进一步成熟,强调5种节奏的音调,七律诗和绝句最终的形式,诗的形式蓬勃发展。到了唐代时代,许多诗人的诗歌写作新的高度,壮丽的山脉和河流,美丽的乡村,繁华的城市,荒凉的边境,在残酷的战争,无论是在诗歌充分表现。李白是充满了狂野的激情,猛烈抨击现实的浪漫主义诗篇,杜甫关注国家命运,同情的困境的现实主义诗篇的人,代表的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清朝康熙年间编辑“全唐诗收入2200超过48,900诗(数目不详)迷路了。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留下了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相当数优秀的诗歌,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征服历代志下,一代又一代读者,历久不衰。

唐代诗歌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早期唐代,唐代中晚唐,下面的一些简介。

早期的唐代诗歌

这是筹备期的唐代繁荣的重要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博,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除了陈子昂,沉佺期宋问等。唐代诗歌开始的成立仍是沿南朝诗惯性的,软奢侈细腻,毫无生气。“四”的出现开始改变这一趋势。般清澈和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表达的感觉愤世嫉俗的不平和英雄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古体诗,也被称为诗歌或过时的概念和通常说的古体诗“是一个技术术语,专指身体的一种流行和唐代诗歌在唐代之前,在不久的唐诗相对继续流行。古诗词的特点:每个句子的数量没有限制,每个句子字数不限,可以押韵或不押韵,押韵押韵可以互换的,没有平仄对应的措辞对立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要求。总之,古体诗免费的,近诗歌格律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体诗分为两大类:五言诗,七言古诗(或简称五古七古)。另外的句型,诗歌,波涛汹涌的一般分类七古。一些古老的诗句,相同数量的文字和诗歌,但用韵,平仄,对仗从经文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它仍然是诗歌。正如上面提到的“古诗十九首”和陶渊明的诗是诗。

不久的诗,也被称为诗歌(“近”和“今天”是在唐代)强调严格的格律。近诗歌,有四个基本要求:第一,句子数,单词;规定的韵句和下句之间的话需要平仄对立和相粘,需要一定的句字与字之间必须对仗,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不久的诗歌分为两大类:(1)8节,五个单词的诗句,吴焰表示,七个词说的七个字符的诗句。 (2)绝句组成的四,五措辞,吴焰表示绝句,七言绝句的7个字。

唐代诗歌风格是准备好了,在唐代初期唐代诗歌的高峰。

有唐诗

到8世纪初,唐代开元盛世,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峰。诗歌领域也出现了大量杰出的诗人,写了极为丰富的诗歌。山水田园诗和描述边塞战争诗是一个显着比例的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个时候。在简要介绍。

(1)最有名的,最重要的是山水田园诗

这样的诗歌王伟。王维,字摩诘,官尚书右丞,习惯上称他为王右丞。佛教思想,厌倦官僚生活,长期隐居在车辆的影响[净]四川等行业的wǎng热爱自然,熟悉农村,诗歌宁静的环境,与静美。

(2)边境战争诗

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学者参与,体验的前沿和部队生活,争取用钢笔,但无表决权,写诗描绘荒凉的边境风光致敬战士的勇武精神,或诅咒的战争灾难,所以边塞诗。

(3)李白的诗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佛教。祖籍陇西(今甘肃),祖先的流亡故事,大约在李白五岁时,转移到四川昌隆(江油县),并花了十几岁。李白富裕的年轻人,以及阅读数百本书籍,并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同时好朋友,朋友和社会的喜谈八仙过海,向往行侠仗义,慷慨的野心,大胆和不羁的个性的影响。 25岁,离开家乡,漫游的北部和南部的长江,黄河,满足对诗歌的名人,较高的社会声誉。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的建议的朋友,唐玄宗召见他,任翰林待诏做皇帝的侍从文人,居长安近三年,使他不得不法院和贵族社会的直接的知识。权臣排挤,离开长安天宝年间(公元745年),生活又开始漫游。在洛阳,他遇到了11岁的他,杜甫,建立了终身的友谊。安史之乱开始,他已经55岁,安徽宣城(今安徽)。安史之乱中他的爱国情怀,英拥汪力林邀请到了幕府的东西;,后李遴速踪亨根除,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中途遇赦和生活在南京(今南京),宣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死在当涂(今安徽),在62岁的年龄。

李白终生幻想实现自己的野心,做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诗

李白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很多,主要的杰作。他的诗歌的诗歌王伟种,孟浩然的风格不同的是,王维,孟浩然的风景诗细致入微的的工笔山水诗的李白说是飞椽笔写意。他常常不为表征的植物和树木,而是从宏观的自然魅力的摄入量。世界,以为豪壮的长江,悬崖[的岩石峭壁陈蝉万里风云僻静的石头和古老的一个,他的笔立刻飞了起来,他甩掉,在美妙的不羁的风格,创造的财富,它是诗歌李白独特的特点。

李白自觉地继承自屈原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加上他的天才和辛勤工作,创造出独特风格的李白。他的诗歌,第一个特点是强烈的激情。他的简单,善良,豁达,恨爱分明,酒清松高兴时,他仰面大笑,悲伤,捶碎黄鹤楼塔“,”下降,但鹦鹉岛(江夏礼品渭南灵“冰”),歌哭笑骂,没有回避第二个特点是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快速电,诗歌去,如高风方面的变化,跌宕起伏,在他的抒情需要,向上和向下的古今人物,天文,地理知识,真实的历史,幻想神话随时来到他的笔型注射器的诗句为他服务。第三个特点是用夸张的语言来表达激情,如“白发苍苍的三个小知识,燕山雪花大的席位”,“风三日吹倒了极端的夸张的诗,他的诗,是这样的山。 CD夸张,如此生动,非常不准确的极其精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4)杜甫的诗歌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生在家庭中的丰富的文化教养的祖父杜审言是著名的诗人。他的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南游吴越,北赵齐,35岁到长安官方,差的传统生活10年后,终于得到8个产品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秋天,杜甫陷贼逃脱后投奔肃宗,炯任何左拾遗。在49岁的官方立场与他的家人在四川,定居在成都市郊建草房,朋友闫恶赞助任何周期的校准和产业的员外郎(通常称为涂父)。生活在四川8年,57岁的四川,删除的人流离失所,在湖北,湖南,岳阳近59岁,死在一条船。

李,杜齐名,但他们的人格和诗有很大的不同。奔放的马李白,杜甫像牛承受更多的困难负载,不同的风格,每一个有价值的。杜甫诗无生命的健康,以现实主义的倾向。他的诗,部分反映一个诚实的生活所遭遇的知识分子,也有唐王朝由盛转衰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杜甫后来被称为“历史”,即本。

安史之乱是杜甫,他的人生经历中最痛苦的时期,也是他写的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的诗句最高成就,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一种模式的诗句。在学习和继承传统“语不惊人死不休,写诗认真的态度,无论古体诗和近诗歌,达到了仙境和轮回。所谓的“伟大的诗人”,是诗歌领域,圣人,中国3000年的诗歌史上胜率只有杜甫。系统

唐诗

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但诗歌写作而失败,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都穆理商,温庭筠,杜勋等不同的风格,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大唐帝国衰退的危机和民间患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

韩愈的散文,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最崇拜李,杜,但不是盲目地模仿他们通过自己的摸索,但打了独特的风格。韩国诗的特点是ANGEL防止低俗的,被称为“汉 - 萌萌娇和他的朋友。

李贺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韩愈的影响,但风格却是不同的韩愈其丰富的诗意想象,图像奇怪特殊的,华丽的演讲语言往往幽灵般的书面险恶的主题,被称为“鬼才”

唐朝的最高成就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公元772-846) ,字乐天,半官方的,与好友元稹齐名,被称为“元白。他主张“的文章,如,有时书,歌曲,诗歌一起的东西”(“美元书”),诗歌是时代的服务,服务现实。这是相当明确的理论进步。他熟悉和同情的人的痛苦,他的政治讽刺诗“新乐府50和秦贤10,是为民请命的好作品。

黎刹嗯,阴,独木是一个领导者晚唐诗人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宗教说和( )

A.游戏说 B.宣泄说

C.模仿说 D.劳动说

2.《诗经静女》是( )

A.情爱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汉代经师伏生所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的《尚书》是( )

A.今文《尚书》 B.古文《尚书》

C.伪古文《尚书》 D.《逸周书》

4.《荀子》散文属于( )

A.寓言体 B.叙事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老子》的是( )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6.《墨子》的文风特点是( )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 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质朴无华,逻辑性强 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7.下列寓言出自《庄子》的是( )

A.舐痔结驷 B.自相矛盾

C.五十步笑百步 D.狡兔三窟

8.下列关于旗帜的诗句中,属于宋玉所作的是( )

A.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B.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C.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D.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9.除分析秦亡的原因外,贾山《至言》着重讨论的另一问题是( )

A.经济发展问题 B.礼仪制度问题

C.君臣关系问题 D.统一思想问题

10.王充在文章写作上的重要主张是( )

A.反对通俗浅白,提倡典重艰深 B.反对文辞华美,提倡质实无华

C.反对以情为文,提倡冷峻沉着 D.反对虚妄不实,提倡真诚实用

11.《史记》的核心部分、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本纪、表、书 B.本纪、表、世家

C.本纪、书、列传 D.本纪、世家、列传

12.以下有关《吴越春秋》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越春秋》的作者是东汉人袁康

B.《吴越春秋》的结构是各篇相对独立

C.《吴越春秋》除记叙吴越争霸,还有记载地理、占气等专篇

D.《吴越春秋》前五卷记叙吴国历史,后五卷记叙越国历史

13.下列辞赋中表达怀人主题的是( )

A.《自悼赋》 B.《李夫人赋》

C.《哀秦二世赋》 D.《非有先生论》

14.被后人誉为汉大赋之绝响的作品是( )

A.司马相如《长门赋》 B.扬雄《甘泉赋》

C.班固《两都赋》 D.张衡《二京赋》

15.汉乐府民歌中反映妇女婚姻生活不幸的诗篇是( )

A.《悲歌》 B.《上邪》

C.《孔雀东南飞》 D.《长歌行》

16.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诗歌是( )

A.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秦嘉《赠妇诗》 D.张衡《同声歌》

17.魏晋时期,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

A.蔡琰 B.曹操

C.曹丕 D.曹植

18.第一个将庄子诗化,诗中具有清远境界的是( )

A.阮籍 B.嵇康

C.陆机 D.潘岳

19.“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出自陶渊明的( )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杂诗》 D.《咏贫士》

20.左思诗歌的特点为( )

A.辞藻温丽 B.弘丽妍赡

C.烂若舒锦 D.文典以怨

21.现存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 )

A.《世说新语》 B.《语林》

C.《笑林》 D.《西京杂记》

22.钟嵘《诗品》中尤为重视( )

A.文气 B.灵感

C.怨与兴 D.文与质

23.隋代诗人卢思道的名作《从军行》的艺术特点是( )

A.重词采 B.重音律

C.重气质 D.重思理

24.下列诗句属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的是( )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5.孟浩然的诗风可概括为( )

A.质朴刚健 B.绮丽华艳

C.平淡自然 D.凝炼精深

26.下列诗歌属于刘禹锡咏史诗的是( )

A.《石头城》、《乌衣巷》 B.《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

C.《赤壁》、《过华清宫绝句》 D.《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

27.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是( )

A.冷艳怪丽 B.清奇僻苦

C.深情绵邈 D.绮丽精工

28.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著名诗论是( )

A.“不平则鸣”说 B.“象外之象”说

C.风雅说 D.风骨说

29.下列有关唐传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唐传奇标志着小说文体的完全独立

B.《任氏传》是人神相恋的爱情故事

C.“黄粱梦”的典故出自《南柯太守传》

D.《游仙窟》有鲜明的骈体小说特征

30.李煜早期词作表现的是( )

A.人生际遇 B.享乐生活

C.离愁别绪 D.亡国悲痛

1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作品《弹歌》的歌词是( )

A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B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C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D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2《诗大序》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是( )

A“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B“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C“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D“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诗经大雅生民》是( )

A史诗 B情爱诗 C农事诗 D社会政治诗

4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 )

A庖丁解牛 B买椟还珠 C揠苗助长 D唇亡齿寒

5《天问》的诗歌体式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6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7贾谊《服鸟 鸟赋》所表现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

A齐同生死的豁达B知难而进的执着

C随波逐流的混世D挑战命运的抗争

8在《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是( )

A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始末 B记述古今著名人物的事迹

C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更替 D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变迁

9从思想倾向看,桓谭是( )

A反对君权至上的代表 B讥刺儒家经典的代表

C反对图谶虚妄的代表 D抨击恶风鄙俗的代表

10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 )

A《归田赋》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D《鹦鹉赋》

11最早收录《孔雀东南飞》的诗歌总集是( )

A《乐府诗集》 B《文选》C《玉台新咏》 D《古诗纪》

12王充在文章写作上的重要主张是( )

A反对通俗浅白,提倡典重艰深B反对文辞华美,提倡质实无华

C反对以情为文,提倡冷峻沉着D反对虚浮不实,提倡真诚适用

13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

A灵感说 B文气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14王粲的诗被誉为( )

A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B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C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D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15潘岳诗的特点是( )

A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B辞藻绝丽,婉转侧折

C天才秀逸,清峻自然 D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16东晋诗坛主流诗风的特点是( )

A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B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C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D嵇志清峻,阮旨遥深

17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诗体是( )

A宫体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乐府诗

18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的是( )

A地理 B寺庙 C怪 异 D轶事

19“初唐四杰”的审美追求是( )

A提倡纤巧绮靡 B提倡刚健骨气

C主张体物精巧 D主张竞为雕琢

20陈子昂提出的诗美理想是( )

A研练精切,稳顺声势 B兴象玲珑,无迹可寻

C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D点缀升平,彩丽竞繁

21王维出塞前后的诗作往往具有( )

A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B清纯情思和明净之美

C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 D明朗的情思和飞动的气势

22孟浩然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 )

A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 B善于表现慷慨的情怀

C善于写水乡的纯净之美 D善于抒发失意的悲哀

23下列诗句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4姚合《极玄集》将李端、卢纶等人称为“大历十才子”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事诗歌创作活动的年代相近

B都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地方官

C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D诗歌作品都存有盛唐余韵

25在李白诗歌中,具有境界清新、风神飘逸潇洒艺术特色的诗体是( )

A乐府 B绝句 C歌行 D七律

26“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指的是( )

A杜甫七律的创作特色 B杜甫五律的创作特色

C杜甫七绝的创作特色 D杜甫新乐府的创作特色

27具有鲜明的士大夫之词特征的词是( )

A敦煌曲子词 B早期文人词 C花间词 D南唐词

28后人称为“吴中三高”的是( )

A范蠡、张翰、陆龟蒙 B范蠡、张翰、司空图

C范蠡、张翰、柳宗元 D张翰、陆龟蒙、司空图

29据民间说唱故事“一枝花话”加工创作而成的传奇作品是:( )

A《任氏传》 B《李娃传》C《莺莺传》 D《霍小玉传》

30晚唐游侠小说中被后世誉为“风尘三侠”的是:( )

A李靖、红拂女和虬髯客 B 李靖、红拂女和黄衫豪客

C 李靖、虬髯客和黄衫豪客 D 红拂女、虬髯客和黄衫豪客

1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详情见:/linkurl=vFBR9KHGRycr1U382f_ckEyjBhohjhNCQmz34kpUtLTw_5ZU3pTtfa6DekQpTTszjmOvF3mjCHctcgHaV9WAfiR9Lia7VHuL2WoJHgWD3V_

2 高中古文基本知识越详细越好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18虚词 一、而 (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

(《师说》) 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鸿门宴》)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 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来”。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译为“才”,“方才”,表示时间的副词。

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 ③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之意。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一般可译为“不久”,“一会儿”“后来”。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用于宾语前置句中“何”要后置(疑问句中,若宾语是疑问代词,这个疑问代词放在动词前)。

①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④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这”“那““什么”。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③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哪里”。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3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即以彼物比此物;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诗经》中的诗多为四言诗,章法多用重叠(叠唱)。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我们读过《诗经》中的《蒹葭》、《采薇》等诗。《诗经》与《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屈原等人的诗歌作品。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鲁迅在他的小说集《彷徨》扉页上题写了该诗中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读过屈原的诗《国殇》、《涉江》等。

《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 ”。它们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先秦历史散文中,《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它是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告的汇编。《春秋》是我过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

而解释这本“经”书的“传”《左传》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我们读过书中的《曹刿论战》、《秦晋崤之战》等。《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别体史书,它记载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我们读过书中的《邵公谏厉王弭谤》。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记载战国时期的历史;我们读过书中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等。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孟子》、《荀子》等是儒家著作,《老子》、《庄子》、《列子》等是道家著作,《墨子》是墨家著作,《韩非子》是法家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轲,字子舆;庄子,名周;荀子,名况。依次写出《论语》、《孟子》、《庄子》、《荀子》中的一篇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鱼我所欲也》、《秋水》、《劝学》。

《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贾谊是西汉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3000年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五个部分。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他是我国西汉历史家、文学家。教材中有《史记》的选文《垓下之围》、《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等。

《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后三部书的作者分别是东汉的班固、南朝的范晔、晋朝的陈寿。“乐府”,原指汉代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负责搜集整理民歌。

后来称这种民歌及文人仿作的诗为“乐府”。《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诗发展的高峰,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这首诗的男女主人公是焦仲卿、刘兰芝。

它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壁”。汉代的文人诗是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所谓“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写作的五言诗,这些诗全为无名氏所作。

曹操,字孟德,东汉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擅长以古题乐府写时事。

他的诗气韵沉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篙里行》等。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后人称以“三曹”为核心的文坛所体现的文风“建安风骨”。

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曹植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诗《白马篇》、赋《洛神赋》等。

诸葛亮,字孔明,他的《出师表》是名篇。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的诗“清新自然”,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等,他也有书写豪情和愤懑的诗,如《读山海经》、《咏荆轲》。

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著作是《文心雕龙》,作者是南朝的刘勰。

我国现存最早的“志怪小说”是晋朝干包的《搜神记》,“志人小说”(又叫“逸事小说”)是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其中王勃,字子安,骈体文《滕王阁序》和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的代表作。在初唐诗坛开一带诗风的诗人是陈子昂,字伯玉,他的《登幽州台歌》一诗很有名。

此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名诗。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和岑参并称,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别董大》、《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盛唐“边塞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崔颢,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芙蓉楼送辛渐》、《凉州词》、《黄鹤楼》。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并称,王维,字摩诘,他擅长绘画,在描写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境,他的代表作有《终南山》、《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等;孟浩然的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晚泊浔阳望庐山》、《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4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

1应达到的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应熟练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1)重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2)重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5 高中语文文言文该怎样学

怎样巧学文言文?一、精解字词,储备足量的文言知识逐字落实文言文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的意义和用途,务必准确无误因为只有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字词,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二、巧记巧学让文言文学习的轻松愉快成语,是颇有生命力的古代词语的遗存,借助成语学习文言文,将古代和现代的词语沟通起来,使得文言文知识不那么枯燥,也不那么吓人,变得易记而浅显;还能够一石而二鸟,文言文和成语的学习同时经行相得益彰这是个轻便而俏皮的巧学方法比如张如果理解成语“账目结舌”中“张”是“睁开,睁大”意,就不难记住课文《童趣》中“张目结对日”中“张”的“睁开,睁大”意义字形,尤其古文字字形,比如甲骨文、金文、篆文,都隐藏着汉字的意义密码探员其本字的古代写法,一眼就能洞察其意义,这样,即印象深刻有妙趣横生这是个直观而形象的巧学方法例如于小篆字形()像两手相与之形由此可见“予”本义:授予给予,给三、归纳拓展,由“闻一”而“知十”掌握了文言文的规律,就等于拿到了打开文言文知识的钥匙文言文学习总是有章可循的,见到“陈胜者,阳城人也”,归纳为“者……也”判断句,进而归纳“乃、必、即、皆”等+谓语判断句;见到“吾谁与归”,归纳得出“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规律;见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归钠得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规律;见到“何陋只有”“唯利是图”,归纳得出“之是褆宾”的规律;……这样,在课本上学的是“一个”,而你收获的却是“一类”,学起文言文来就游刃有余了四、知识迁移,由课堂延伸到考场把每一篇文言文课文都当成考场上的文言文阅读的材料,或设置题目作答,或比对已考过的的考题,即深入理解了课文,又从中培养语感,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考场的应变能力例如,《送东阳马升序》第二段描写宋濂成人后求实。

6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 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 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 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 批改。

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 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 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 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

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 20贾谊:西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著作有《新书》、《吊屈原赋》等。 2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 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鲁迅称赞《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关于《史记》见第六册)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 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

因他作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 集的序言。

23《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4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

代表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学。

7 高中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语法知识点

一、句子成分的划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1、主语和谓语在句子中,陈述的对象和陈述的内容都是句子的成分,陈述的对象叫主语,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陈述的内容叫谓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主谓之间用“”分开)。

例如:①语文老师正在点名 ②今天天气非常暖和 ③邻国之民不加少

2、当谓语的中心词是动词时,在动词后面被支配的那部分叫宾语。(宾语用“﹏ ﹏”划起来)。

例: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②我们需要创新精神。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吾师道也。

3、定语:在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的作用。(定语用()标出)。

例: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②(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结构,该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

③(秦)东割(膏腴)之地。 ④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状语是修饰、限制用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句子成分。(状语用“〔 〕”标出)。状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代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例:①〔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蚓)〔上〕食埃土。

总之,一般的句式是:〔时间或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二、文言文种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这类宾前的句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末”“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例: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3、介词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

例: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普通宾语前置

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通过一定语法手段将宾语放在动词之前,称之为普通宾语前置。 例:①唯利是图、惟命是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二)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定语是修饰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的意思,或是为了使语气更流畅,把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种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例:①“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注意:有时候中心词语与后置定语之间会用一个“之”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这时候这个“之”字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三)状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中,状语会置于谓语之前。在文言文中,状语若置于谓语之后,就叫做状语后置。

例: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一、植物类

  梅花

  

  梅花自古就颇受诗人的敬仰与赞颂。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历览古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

  (1)凌寒不屈的顽强

  梅花在寒冬开放,因不畏严寒而被赋予顽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

  (2)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梅花在百花中最先开放,所以象征敢为人先。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历代文人墨客把梅花的高洁、孤芳自赏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所在。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不同流合污。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隐者高士的象征

  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写出了梅花无欲无争,只愿做春的使者。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鲁卿。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5)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这个女子便是梅花的化身。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张可久《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中云:“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干。”诗中“真真”指美女的容貌,见于《太平广记画工》所载一张神画上的美女,名叫真真。

  武元衡《赠道者》:“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诗中“麻衣如雪”用来描画女子所穿的一身雪白衣裳。形容了女子的衣着后,诗人又以高雅素洁的白梅来比拟女子的体态、风韵,可谓传神。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折梅花寄赠友人,正是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预示不久的将来春天也将到北方。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颇有一种友情坚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

  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因为梅与媒婆的“媒”谐音,梅常被视为“媒合之果”,所以古人有“抛梅求婚”的故事。另外,“竹梅双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语。

  莲

  (1)君子之花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因为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

  (2)佳人之花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

  (3)爱情之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纯洁的爱情。

  (4)怀旧之花

  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

  菊花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

  (1)幽人高士之花

  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

  (2)感时伤怀之花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三四句写诗人怜花思乡,忧国忧民。长安故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血雨腥风之下,于断垣残壁之间,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凋零破败。触目惊心的秋菊特写,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思乡之情,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乱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3)坚贞高洁之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强不屈,它高洁幽雅,芳香四溢,所以古代有很多托菊言志的颂歌。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

  (4)战天斗地之花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作一扫菊花孤高绝俗之态,凸显菊花战天斗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

  梧桐

  梧桐不止是凄苦的象征,梧桐在古诗词中的寓意很丰富。

  (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3)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

  (4)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

  松柏

  (1)孤直、顽强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2)高洁正直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竹

  (1)正直、高洁、谦逊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的竹子常被赋予名士的品格。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

  (2)不屈不挠、迎难而上

  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二、动物类

  蝉

  

  (1)品行高洁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其中“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这首诗即明写蝉,暗伤己。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子规

  杜鹃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春末夏初时常昼夜不停地鸣叫,这是一种美丽可爱、富有灵性和神奇传说的益鸟。杜鹃鸟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杜鹃鸟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诗词数不胜数,文化意蕴丰富多彩。

  (1)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2)抒发游子思乡怀人之情

  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3)倾诉悲苦、哀怨之情

  杜宇也叫望帝,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反观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李商隐《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写得淋漓尽致。

  (4)抒发亡国之痛、爱国之情

  李煜《临江仙》中有:“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子规相传为失国的杜宇之魂所化,因而人们常借它表现亡国之悲。这里诗人已预感到亡国,内心悲痛惆怅万分,就借子规这个形象鲜明的意象来传达亡国之音。

  总之,古人以杜鹃意象为介质,表达诗人特定的思想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古诗词的意蕴,也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475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随机推荐

  • 柔嘉艾灸是上市公司吗

    不是。根据查询BOSS直聘网显示:1、柔嘉企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投资、教育培训、营销咨询、专业会展、网络科技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集团公司,也是国内最具有发展潜质的健康产业公司。2、柔嘉艾灸没有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出股票上市申请。柔

    2024-04-15
    42700
  • 艾嘉曼身体套盒怎么样

    使用效果还不错。艾嘉曼身体套盒产品采用传统上等的中药为主要原料,经过高科离子提纯技术,使有效成份分子量达到毛孔的万分之一的细度,在皮肤表面瞬间吸收,使皮肤更加的细腻,使用效果还不错。艾嘉曼除了身体套盒还有,百草赋活精华水、精华霜、秘润养护乳

    2024-04-15
    48200
  • 妮维雅防晒喷雾和妮维雅防晒紧肤精华有什么区别?哪个防晒效果更好?

    两者相比当然是妮维雅防晒喷雾防晒好,但以专业美容来看的话选择防晒最好是防晒霜对皮肤伤害小些,防晒喷雾防晒是物理防晒最好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因为防晒霜本身就添加防水剂还有化学成分,所以一般我们都建议在擦防晒霜之前要擦霜这样对皮肤的伤害到最低又能

    2024-04-15
    35500
  • 润熙泉臻润焕颜面膜怎么样

    润熙泉臻润焕颜面膜是一款备受消费者和护肤网红达人喜爱的面膜产品,主要原因如下:1 面膜清透精华液包含多达12种补水保湿成分,5重华熙生物专利玻尿酸HA,立体补水,润养孕期敏肌。2 面膜的核心成分包括5重胜肽、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5重玻尿酸

    2024-04-15
    46800
  • 是先用精华还是水,乳液

    而且要先用乳液精华再用乳液。因为精华液的含油量没有乳液高,按照护肤品先稀后稠的原则,使用乳液前先涂精华液。首先,精华液可以打开皮肤吸收通道,然后,在涂抹乳液时,皮肤上的精华液可以为乳液导航,促进乳液的吸收,让皮肤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使用香

    2024-04-15
    43400
  • 什么美白淡斑产品好用又实惠呢?

    一、玉兰油(OLAY)抗糖小白瓶精华液(光感小白瓶)olay新升级第四代小白瓶革新抗糖美白科技, 抵御79%糖化, 抗糖抑黑减黄,层层提亮,缓解皮肤暗黄的状况,让皮肤看起来白里透光。这款olay小白瓶又被大家称之为“SK2小灯泡的平价替代

    2024-04-15
    36700
  • 唇膏品牌的十大排行榜

    排名在前十的唇膏品牌有:资生堂MOILIP修护润唇膏、伊丽莎白·雅顿经典润唇膏、NIVEA妮维雅天然型润唇膏、Blistex百蕾适小蓝罐、Burt'sBees伯特小蜜蜂润唇膏、曼秀雷敦天然植物润唇膏、Vaseline凡士林玫瑰润唇

    2024-04-15
    27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