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孔雀东南飞》,大家比较熟悉了。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其地位不容置疑。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作品反映现实的功能。这一点《孔雀东南飞》也是不遑多让。《孔雀东南飞》反映的点有很多,能解读的东西也有很多,我们就从刘兰芝织布入手,谈谈刘兰芝夫家,并结合史料文献,来回望当时的大时代。
刘兰芝真的是“织作迟”吗?
诗歌交代,刘兰芝17岁时嫁给庐江郡的一个小吏焦仲卿为妻。在夫家,刘兰芝都做什么事情呢?提水、做饭、洗衣,当然也包括最为重要的织布。刘兰芝早在出嫁之前,就已经学会了织布裁衣,而且水平还不差。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刘兰芝任劳任怨,但还是得不到焦母的认可。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一般而言,这里的“故”有两个意思,一是“故意”,二是“还是”。无论哪种,焦母还是对儿媳表现出了不满,嫌织布的速度太慢。刘兰芝织布的效率到底如何呢?
如上引用,刘兰芝织布“三日断五匹”。
匹是量词,和布联系起来就是长度单位。
《汉书·食货志下》载“长四丈为匹”。“五匹”就是二十丈。
一般而言,一丈为十尺。这里的尺是市尺,在不同朝代长度不一。两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这样算下来,
刘兰芝三天织布462米左右,平均每天织154米。
用传统的织机织过布的人都知道,这种速度有多快,效率有多高。
这里面还有一个东西要注意。刘兰芝织的布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棉布。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棉花)宋末始入江南,今遍及江北与中州。”这说明,棉花在明代才得以普遍种植,与之对应的棉纺织才开始发展起来。在此之前,以及更遥远的汉代,人们织布用的是葛、麻、丝等制品。用这些原料来织布效率更低。
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用传统方法每天织15米左右的布匹是不大现实的。作为文学作品,这里面不无夸大的成分。
但从前面昼夜不怎么休息来看,刘兰芝织布并不慢,一如下文刘兰芝自言道“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刘兰芝每天为什么要织那么多布匹?
上文分析得知,刘兰芝每天要织大量的布匹。刘兰芝织大量的布匹要干什么用呢?
毫无疑问,要维持生计。
有人说,焦仲卿是庐江郡的一个公务员,难道他养活不了一家人吗?还真不一定。
诗歌交代,焦仲卿是庐江府的小吏。
在古代,尤其是秦汉时期,官和吏区分明显。官是官,吏是吏。官为正职,有品级;吏一般为具体办事人员,即胥吏,由官员任命,地位就比较低了。
有汉一代,国家财政只负责中央一级官员和任职地方官员的俸禄,地方胥吏则由地方财政发放。在发放形式上,西汉时官吏的俸禄按品秩发放对应的粮食,东汉时期则是钱和粮食结合,即“半钱半谷”。
我们先来看看东汉“佐史”级的官员俸禄。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载: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
同时,《后汉书·百官五·百官受俸例》载:斗食奉(俸),月(谷)十一斛(石)。佐史奉,月八斛。
小吏1斛就是1小石斛。根据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认定,一斛约为27斤(因粮食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月八斛”,也就是216斤左右。这是比较高的。实际上汉代的斛飘忽不定,同样是斛,因官员等级不同,又有大中小之分,到了下级官员手里,已经缩水不少。以上还只是乐观估计。官员如此,可以想象到了焦仲卿这个“办事员”手里能有多少。
焦仲卿只是小吏,发钱多少,有没有灰色收入,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总体来看,东汉时期底层官员工资偏低,更不要说胥吏一级的了。
古代社会,男性活动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来源,焦仲卿只是其一,他的父亲呢?《孔雀东南飞》中焦家出现了焦母、小姑、焦仲卿,却唯独缺少了焦父。其实,诗中已有交代。
焦仲卿与母亲永诀时说: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这实际上也告诉读者他的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
焦仲卿生活的时代是东汉建安年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社会人口大幅减少的动荡时代。据不完全的文献资料分析统计,东汉人口的峰值超过6000万,而三国开始的前后人口处于谷底,仅为2300万,减少了近三分之二。从社会背景看,焦父是大概率战死或者病死了。
由此看出,焦仲卿是家中唯一的男性,上有老母,身边有妻子和小姑,而他的小吏俸禄并不足以应对家庭的日常开支。
刘兰芝要织大量的布增加收入,缓解家庭的负担。这是可以理解的。
刘兰芝要织布还有一层考虑。
纺织是治家之道,在古代被称为“妇功”,为妇女“四德”中的重要内容。西汉《礼记·昏义》载“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载“专心纺绩,不好戏笑,絜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同“三从”一样,“四德”也是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织布更是每个家庭主妇要操持的技能和实践。
由此可见,家庭状况、伦理文化都要求刘兰芝要没日没夜地纺织。
刘兰芝织布的背后
刘兰芝辛苦织作,除了养家糊口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的环境使然。
汉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表现出“男耕女织”的组织形态,即男子在田间从事农业活动,女人在家进行纺织活动,两者共同劳作来保证一个家庭的温饱,这是汉代社会最为和谐的一幕。
事实上,早在汉初,统治者就非常重视“男耕女织”。《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载:
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
这段话深入阐述了发展农业和家庭纺织业的重要意义:不发展农业,人民吃不饱肚子会造反;不发展家庭纺织业,人民衣不裹体,也会造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汉代大力提倡耕织,女性并不因家庭出身而享有免于纺织的特权。汉代社会上至官僚贵妇,下至一般百姓都要参加纺织活动。东汉时期临朝称制十六载的邓绥,出身官宦世家,幼年喜好研究诗书典籍,遭到了母亲的呵斥,从此白天纺织刺绣。女政治家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普通公务员家庭的刘兰芝了。
综合史料来看,汉代女子从事纺织至少有三层考虑:
一是保证家庭成员穿着保暖。
“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小农社会,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家庭穿衣很大部分是自织自裁。
二是用于国家支付。
汉朝政府支付多用黄金或钱,东汉则布帛多于黄金,商品关系进一步复杂。随着纺织业的发展,朝廷税收的布帛数量也相应地增加,汉武帝在一次东封泰山的活动中,仅赏赐的布帛,就多达100多万匹。
三是发展对外贸易。
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后,丝绸需求量的飞速增长,除了官营丝绸生产外,每个家庭中纺织丝绸妇女的劳动量逐步加大。
从以上可以看出,汉代女性活动,尤其是纺织活动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语
《孔雀东南飞》以一个令人不安的倾诉开头,以一个无比惋惜的悲剧收场。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刘兰芝多才多艺,焦仲卿款款深情,最后却走上为爱情殉葬的道路。这种悲剧,源于焦母与刘兰芝关系的恶化,并通过织布这一载体传递出来。在布帛异常丰富又极为紧俏的汉代,年轻的主妇们构成了家庭纺织的主体。她们常常因婆婆或丈夫的不断追利,而承担力所不能及的纺织任务。这是当时家庭不和谐,甚至瓦解的一个重要诱因。
值得一说的是,在“男耕女织”的两汉社会,纺织品一再成为国家需求,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有所提升。但这种提升也是相对的,当时的社会有严格的行为规范,也有渐渐成型的礼教渗透,所谓“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逐步使女性丧失了独立的社会地位。《孔雀东南飞》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烙印。刘兰芝织布的背后是家庭和时代的悲凉。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1这部经典的爱情史诗讲述的是我国汉末建安年间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却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孔雀东南飞》这部剧被称作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流传千古的爱情神话。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依然还在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缠绵的悲剧爱情而感叹、而惋惜,一对多么恩爱的少年夫妻就那样匆匆的离去了,一段多么美丽的佳话就那样匆匆结束了,他们还不满二十岁,正值豆蔻年华,却走的那么仓促、那么凄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焦仲卿不是没有抗争过,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但在那个所谓“孝”字当头的年代,母亲举起“孝”的大棒逼散鸳鸯,贤惠美貌的儿媳含冤受屈被遣送回家,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悲剧的序幕被慢慢拉开。“揽裙脱丝履,举身赴青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害人的休妻制度,吃人的封建礼教,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一个无奈而无悔的选择。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感情的忠贞,他们用生命拒绝了私欲的诱惑,写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爱情。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2千百年过去了,读着《孔雀东南飞》,仿佛还能看见美丽勤劳妇女工作的身影;还能看见面目深沉的婆婆责备媳妇的情形:还能看见软弱无能的府吏跪在床前哀求的表情;仿佛还能听见妇女与府吏别时的信誓旦旦。媒人来了,妇女为了感情,为了誓言,毅然“揽裙拖丝屐,举身赴清池。”成就了一段惊天动地的感情杯具。
美丽勤劳的妇女是谁?兰芝是也。一个愿意为感情而牺牲的人,她与焦仲卿是真心相爱的。但因为焦母,自我的父母兄长,她走上了绝路。兰芝死去了,她的死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解脱;她的死不是懦弱,而是刚强的另一种诠释。
兰芝,死去千百年了,但她那对感情的坚贞不移的精神却活到此刻,播撒在神州的每一个角落,感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兰芝的死令人感到惋惜,但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更能展现她对感情的忠贞,对自我的解脱,而这也许就是她唯一的选取。
既然兰芝之死是那么令人惋惜的,那兰芝之死又是谁的错呢?焦母?还是兰芝的父母兄长?这一向都是人们所众说纷纭的。千百年过去了,人们最后晓得:兰芝之死是由于那个时代腐朽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兰芝但是是那时代的一件牺牲品,有更多的兰芝在我们所不知年代悄然成了牺牲品。而兰芝算是幸运与幸福的那个,至少在这天还有人记得她,记得当年可歌可泣的感情,为她愤愤不平。而更多的牺牲品甚至还说不出名字。对此,我无奈地说:“那是一个末世,是一个人吃人的道德制度下的末世。”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3静默地读完《孔雀东南飞》,心里的滋味不知所谓,结尾更是一句牵起我的遐思。
或许那句结尾是在警醒我们,去认真对待芸芸众生中的每对伴侣,成全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知那些情商低于智商的人是否会懂!或许那句结尾是在询问我们,当你的爱情遭遇与世俗的摩擦,你会如何?真爱,值得我们消得人憔悴,不顾生或死。当初为了自由离开真爱,最终选择死亡。死亡,可以解脱,却不是初衷,但那纵身地一跃,没有迟疑。想来,如若真爱遭遇了与世俗的碰撞,初衷好似无痕轻风,最真实的是去追寻。
《孔雀东南飞》的每字每句,会让世人明白什么是真爱。真爱是坚持里的心甘情愿。坚持你我的真爱,我在投井时毫不犹豫,只为证明心意,坚守真情。真爱是无论你如何我都爱的真意,小吏之身的你,但我仍为你红妆,同你共枕。真爱是因爱而亡的相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让我选择朝东南的树枝,那是你的居地。真爱是一种冲破世俗的勇气,顶着不孝的罪名,严词反抗母亲只为真爱。我不禁想起宝黛同读《西厢记》,贾宝玉不顾世俗说出“你若是那倾国倾城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不同的是,焦仲卿是真爱,贾宝玉是调情。
投身古井只为真爱,自挂枝头唯有相随。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誓言只不过是过往云烟,相爱的人总会因为外界的一些东西而被迫分开,一如焦母的蛮横无理又或是兰芝哥哥的逼迫。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焦仲卿由最初对母亲抱有幻想到最后的绝望,徘徊东南枝的他还是放心不下生养自己的母亲,还是记挂自己年幼的妹妹,却又记挂着与兰芝许下的诺言。走来走去,思思量量,望向东南方向的天空,仿若,他又看到了昔日与兰芝相守的画面,却也看到自己在府衙忙碌而顾及不上兰芝,兰芝独守空房的场景,是啊,那一刻,他愧疚了,假若时光能倒回,可惜,时间只会一刻不停的向前。
兰芝死讯传来,眼前的场景渐渐消散,焦仲卿心中一怔,是他提出要独赴黄泉的决定,却不想兰芝更加坚毅。回头望了一眼家的方向,许是心意已决,一片片枯叶落下,带走了他的情,他的牵挂,却留下了望向东南的爱,闭眼的瞬间,他仿若看到了兰芝。嘴角扬起一丝微笑,他知道兰芝在等他,他要快点,这一次,不能再让他独自落泪了······
是啊,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5“眉黛频低,远山何如离恨长”,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她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对仲卿温柔体贴,深情专一;她果断忠贞,为爱情而牺牲。
“妄自多情,空诉离殇”,他忠于爱情却不给直接抗争,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善良孝顺,正直淳朴,为了爱情最后走上叛逆的道路;他可以为了爱情克服性格上的弱点,他可以为了爱情挣脱思想的束缚,他可以为了爱情放弃大好仕途,他甚至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就这么为爱情忠为爱情贞的两个人,却最后落了个不好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逼得这么相爱的两个人落得这么个结果。
我羡慕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却遗憾他们之间的结局;我羡慕他们之间情誓深深,却遗憾他们以死赴誓;我羡慕他们坚持自我、维护爱情,却遗憾他们所遭受的种种困难!
到底是什么原因,蹀躞情深的二人面临生死考验,上天似乎中要给相爱的两个人制造些困难,使他们在爱情道路上坎坎坷坷,不论焦刘之情还是唐陆之爱,结局总是不尽人心意。
对于爱情道路上的人们,彼此包容、理解、关照、信任才是最重要的。不论前方有什么样挑战,只能且行且珍惜。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6《孔雀东南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叙事诗,该诗以叙事的方式,描述了情深意笃的刘兰英、焦仲卿夫妇为家庭所逼,被迫分离,最终殉情而死的故事。
整篇诗歌,文采飞扬,遣词用句贴切而自然,读来令人感动、催人泪下,其中许多对偶成为后人传诵引用的名言佳句,如“孔雀东难飞,五里一徘徊”。“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草;蒲草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从诗中可见,当时男女成婚,均为父母(或兄长)包办,媒人说合。然而,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也有培养出真情实感,两相依依的夫妻,虽然有家庭和外界的压力,但他们的婚姻感情不以贵贱、贫富而转移,即便在家人看来有更好的前途和归属,他们知道,自己的感情只专属与被迫分离的对方。
诗歌中的人物及对话活灵活现地显示了人物的性格。刘兰芝说她自己“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闷”。可见其多才多艺,但她终不能讨婆婆欢心,受尽折磨,以至于她不堪忍受,向丈夫抱怨:既然我不能胜任当你家的媳妇,就让我回娘家去吧。
焦仲卿母亲的决定是推动悲剧发展的开始,及至后来,刘兰英的母亲和兄长逼迫刘兰英再嫁,都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自古以来遵循“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结果。父母之命不可违,男女或夫妻之间的感情则可被强行扼杀。故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留下了不少棒打鸳鸯、生离死别的悲惨故事。
希望在我们这个崇尚自由的现代社会莫要再出现类似的悲剧,希望如此。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7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恩生死相随: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商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感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罗米欧与朱丽叶》代表的西方经典感情悲剧,而一曲《孔雀东南飞》更见中国感情的悲壮,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总期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使他们的感情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磨难回归美丽的团圆。然而,纵观一下滚滚红尘,一幕幕感情悲剧不也正在上演吗?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姜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且看仲卿与兰芝这对恩爱夫妻的誓别,难道不令我们感动吗?他们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凄美场面不禁让我们然泪下,焦母的逼迫,使这对恩爱夫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直到双双情,仲卿与兰芝在历史上演绎了美丽的孔雀东南飞的感情悲剧。
山无陵,江水为竭,东雷震震,夏雨雪,天地会,乃敢与君绝。仲卿与兰芝虽然没能白头偕老,但他们留给后人的却是无尽的遐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人们总是向往大团圆式的感情,殊不知那惊天地泣鬼神,经受风雨洗礼的悲剧感情是更美丽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8兰芝啊!汝何所惧?即使黑暗中的爱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会驱逐一切。从古至今,“不守妇道,红杏出墙”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坚强,只要自己做过的,都会无怨无悔。千般恋爱万种情,一切尽在不言中。纵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你宁死不再嫁,只为仲卿对你许下的承诺,你的专情,你的专一,让我倾佩。
仲卿的爱,枝头空。似乎又重演了《梁祝》的凄惨。你爱兰芝,爱的无怨无悔。你对她许下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让我置身在封建社会看到了你的执着,看到了你对爱情的追求。但在当时,你的“孝道”未免对兰芝有些残忍吧!你尊你的老母,但又将兰芝置身何处呢?我也许不是你,不能体会你的心情。兰芝只是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女人,最不能承受的便是自己最爱的人手里的一纸休书。如果在现代,我相信你对兰芝,一定是不离不弃,对吗?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时间在老去。那时的花开,那时的刹那芳华,我们目光集聚,没有别离!青山依旧在,真情万古存。棒打鸳鸯,说到底就是一种现实的罪过,这种罪过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我,来不及陪你一世,来不及问你什么是永恒,甚至还来不及哭泣,你就这样悄然而走,头也不回……
结局虽然不是很美好,但是通过读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的真挚不予,两人突破了生死的考验,获得了真挚的爱情。而现在的年轻人,说结婚就结婚了,还没过多久呢,又说离婚就离婚了。这也证明了现在的人们对爱情的不珍惜和不尊重,所以我们要尊重,珍惜爱情。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9此刻世俗的感情让我有点看不大懂,此刻更多的感情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也许在朋友之间,谈起真爱还真有点不好意思,最近看了《孔雀东南飞》一书,去找一下传说中的感情。在看之前,还特意了解了一番:此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被人称之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它讲述了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杯具。历代传唱,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
如果问爱一个人需要什么?也许我会想半天,转着眼珠还想不到一个让我坚定的回答。在看完这本书后,给我的感觉是主人公似乎在回答我,这份感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渝的信念书中的主人宫身边发生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也许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一波没停一波又起的兴风作浪,这些渗透进了他们的感情中,出现裂缝,必须要及时补全,不及时修复这后果根本无法想像。
文中由于男母的极度冷眼,嫁入才两年的妻子无奈之下回了娘家。对此,男主人宫却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断然选取了妥协。纵使男主人宫极力的保护着自我爱的人,无奈之下送了爱人回了娘家,也许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两全的办法,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家中变故,也许当初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根本不会料想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从此人隔两地的同时也隔绝了两颗相爱的心。
按照当时的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家也就相当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时局下,经过了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男主人宫当时鉴别时给她的誓言和期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再三劝说让她重新再嫁下,与处在当时环境的她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之下,她最后还是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了家里人说的再嫁一事。也许当时的她只仅仅为了明白他还是爱她的,他立刻就会来接她的,她是在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呢,在我看来,这场感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如果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情绪怎样能不使她欣喜若狂,此时的他们深情对望着,她的心结不复存在。但男主人宫的话却深深的刺痛了她,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时后悔不已的她应对另外一个误解,她无能为了了。
在她认为只有死以证明她对他的爱之深,爱之烈。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感情的唯一方式。在最后他们临死前,心中不再疑惑什么,不再猜忌、没有误解。那些以前让他们尝尽心酸的事情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感情了。他们能够相爱到永远。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10读《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我的心颤抖了,因为我看到完美的感情被世俗禁锢,被礼教肢解,并最终因感情本身容不得分离,而死亡的这一过程。
然而,又是残酷也造就了完美的契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感情,在他们殉情之后,也随之涅磐,让当时的社会觉醒了――又有些事物是不会被摧毁的,有些事物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改变的,比如感情。
我怀疑上天为人们定下缘分之后,总会制造出一些杯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生动,也更加凄美。如果它不想让这份缘分与感情被浪费,便会让人们去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他们未走完的路,只留下人间的空虚与悲伤。
因为上天的这个习惯,人们只得,一次又一次为感情苦恼而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于是便有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有了“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转朱户”的佳句与感慨。
于是,因为上天的这个习惯,人们只得一次又一次地理解苦难的洗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魂化彩蝶,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红楼缘怨,《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对白,以至于网上《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生死决恋,能够说,人每走一步,感情就在人的脚边建起一座坟墓,一座情冢。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无奈,两人的反抗,始终没有摆脱世俗的枷锁。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选取,它用血洗清无瑕感情上沾染的尘世污垢。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觉醒,告诉人们只有感情才值得人用生命扞卫。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感叹,哀叹人生苦短只有珍爱才能在空间隽永。
正可谓:百媚千红只识君,君我不见愁益深。
愿为鸳鸯叹孔雀,告与东西南北人。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乐府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满富同情的笔触,描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的美好品质,热情歌颂了他们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表达了反抗必胜的信念和对反抗精神的鼓舞。它的巨大的思想意义还在于,作品通过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诗中女主人公刘兰芝则是反抗精神的典型代表,在她身上闪耀着中国古代妇女为争取婚姻自由幸福而大胆反抗旧制度的光辉,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叛逆精神的典范。本文试从刘兰芝的性格分析出发,来探讨刘兰芝的反抗精神以及其所蕴涵的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一
文学史上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分析数不胜数,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我认为刘兰芝的悲剧与她自身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黑格尔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分析刘兰芝的悲剧原因就不能不分析她的性格。
作品中刘兰芝的性格是丰富的。她是一个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理、忠于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在刘兰芝的身上,几乎体现了古代劳动妇女所具有的一切美好的品质。作者在极力展示刘兰芝性格的多面的同时,突出了她的自尊、刚强和大胆反抗的一面。
刘兰芝在出嫁后遭到了种种不幸,不被婆婆所接受,家务事上“事事循公婆”,处处以婆母的意志小心行事,却还是遭到“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无端挑剔。刘兰芝的自尊被触动,她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开始被唤醒,并且随着焦母的一再逼迫越发凸现,广泛散布在兰芝的全部行动细节里,我们且听听她最初的倾诉:“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往事不堪回首,当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时,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焦家已经势难存身了,便毫不犹豫地主动提出“遣归”的要求,对焦仲卿说:“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使,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她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的决心已定,丈夫求情也是无济于事。她自出嫁以来,一直辛勤劳作、谨慎从事,“仍更被驱遣,何严复来还”,不愿向恶势力低头的倔强性格使兰芝毅然决然要离开焦家。在她被遣的当天早上,刘兰芝并没有表现出平常女子那般哭哭啼啼的样子,而是神态如常,镇定自若,“事事四五通”地把自己打扮得光鲜照人。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巨大不幸,兰芝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其实这正是兰芝自尊、刚强和反抗精神的体现,如果说她主动“遣归”是维护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自尊,那么归娘家前精心梳妆打扮则是运用自己的美艳无比作武器,对造成自己爱情悲剧的封建家长焦母进行示威,充分展示了兰芝不愿屈服的自尊自爱,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反抗精神。
刘兰芝的悲剧,是她的叛逆性格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处于严重对立之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正是在焦家和娘家的生活环境中,在与焦母和刘兄的性格冲突中,表现出她永不向压迫者示弱的倔强性格和叛逆精神。对真正具有叛逆性格的人来说,他们注定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战胜环境成为英雄;二是被环境所吞噬,成为悲剧的主角。古今中外,叛逆性格鲜明之人无一例外都是这两种命运。而在封建制度处于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这样一个孤立无援的刚烈女子,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封建制度的,不能战斗而生,就要战斗而死。也正是这种倔强的性格和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使刘兰芝成为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形象之一,所以,我们认为刘兰芝的悲剧,主要是属于性格的悲剧。
二
刘兰芝之所以最终走上以死相争的悲剧,与她自尊、刚强、反叛的性格密不可分,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迫害,是封建制度埋葬了她的幸福婚姻。
在封建纲常中,男女婚姻不是靠爱情来维系,而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尤其是出嫁的女子,要遵从所谓“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她们在家庭中没有地位,更不能有享受个人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封建家长制的传统和习惯早已像瘴疠之气一样浸入焦母的血液,她总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百般刁难兰芝 ,“举动自专由”,在焦母看来,这是“不顺父母”,“无礼节”,冒犯了她作为封建家长的权威和尊严。美满的爱情受到了封建礼教的严重挑战,幸福和谐的夫妻关系受到威胁,刘兰芝的生存意愿与焦母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究竟是屈从还是抗争,成为刘兰芝生存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屈从意味着改变自己的意愿,承认自己在社会中受压迫地位,抗争则意味着维护自己具有获得幸福自由的权利。刘兰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抗争,如果兰芝的反抗对象仅有焦母,那么她的斗争至少还有成功的希望,然而,兰芝回到娘家后,又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哥哥满脑子伦理纲常,对封建礼制的维护比起焦母,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攀附权贵,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封建教条向妹妹施加压力。哥哥的威逼利诱使刘兰芝又面临着一次新的抉择。屈从和抗争,二者必居其一。屈从意味着永远离开情投意合的焦仲卿;抗争则意味着彻底失去娘家的同情。退后一步则生,前进一步则死,生可以理解为坚韧,死可以理解为反抗,刘兰芝义无反顾地作出死的选择,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她的反抗是无畏无惧的,是坚决彻底的。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真的解放之前,是战斗。”唯有战斗和抗争,才能拯救自己于黑暗之中,提升自己入光明之境。面对牢笼一样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要获得理想的人生只有抗争,刘兰芝无疑是一个无畏的战斗者。她的死亡和毁灭发出熠熠的人格之美!她的悲剧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的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
综上所述,刘兰芝的悲剧揭示出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封建制度下,当个人意愿和社会制度处于严重对立的情况下,要获得平等自由,婚姻幸福的权利,唯有大胆反抗,推翻不合理的封建制度。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南河渡初中)
刘兰芝无疑是本文的女主角,她富有教养、聪慧美丽、勤劳善良、柔顺刚强、从容持重。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并用一死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贞。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文章开头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中,作者用铺陈的手法从13岁说到16岁,写出了她的聪明能干、知书达理,而且强调了刘兰芝多才多艺,举止得体很有教养。这样一个有教养的女子在当时肯定是不可多得的,但是焦母竟然还嫌兰芝不好,处处找她麻烦,还要休她,这也充分表现了焦母的蛮横无礼。
兰芝虽然表面上是个温柔又柔弱的女子,但她的内心是十分刚毅的。她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面对焦母蛮横的驱逐,她自请回家,体现了她的刚强和反抗精神。在要离开焦家的时候,她还不忘要“严妆”。“严妆”是她一贯的习惯,爱美的表现。文中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腰、耳、指、口、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兰芝的外在美,更表现了她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有大家闺秀风度,在这种时候依然沉着、冷静、镇定自如。不过,我想她的内心现在一定是万分惆怅,痛苦悲伤,但她不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这也说明了她的倔强好胜。
在兰芝“上堂拜阿母”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知书达理谦逊的修养。她不愿在蛮横无礼的婆婆面前显出一幅蓬首乞怜的面貌,更不愿用泪水博得同情。她对焦母说的那段话彬彬有礼、委婉含蓄,表面像是自责,实际上是对焦母的嘲讽和抗议,显示了她勇于面对不幸的遭遇,毫不示弱的刚毅性格。然而这个刚毅的女子却在与小姑话别时,“泪落连珠子”,体现了她感情中贤惠温柔的一面。
在爱情上,兰芝忠于她和焦仲卿的爱情。她用“磐石”和“蒲苇”作比,以示二人矢志不渝的感情。在众多上门提亲的人面前,她没有动摇。“第五郎”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她毫不在意,这也表明了她不追求荣华富贵,只为“蒲苇纫如丝”的忠贞的誓言。而最终她也忠于誓言,在婚礼上用死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o(∩_∩)o 希望能帮助到你!
o(∩_∩)o ★★★★★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__^)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投水而死。她为什么要投水目前一般都把原因归结为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迫害,或说成刘兰芝为反抗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而死。《孔雀东南飞》的主题也就概括为揭露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罪恶。同时,又都把焦母和刘兄说成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和帮凶。这种观点至今已大大影响了中学语文课本、教参,影响了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对诗歌的解读,影响了对诗歌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体会和把握。
论者们在讲到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迫害刘兰芝时,大多语焉不详,有证据不实之感。《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说得稍微具体一些:“《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是孝顺这一条。”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武断的。焦母当时的文化素养有多高我们不得而知,在诗中并不能看到她如何引经据典地援引《礼记》条文迫害刘兰芝和焦仲卿。并且,我们都知道:“《礼记》是儒家经典《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之一。西汉尚《仪礼》、东汉兼讲《周礼》,三国之后才兴起讲《礼记》之风。”《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于东汉末年,三国后学术界才兴起讲《礼记》之风,所以,《礼记》不可能成为东汉时的道德准则,也不大可能成为那时的礼教方面的杀手锏和紧箍咒。
必须指出,论者们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忽视《孔雀东南飞》中大量的违反《礼记》条文的内容。
如:“父母存,不许友以死。”刘兰芝、焦仲卿相约以死,作者却对他们的殉情抱有同情、赞赏的态度。
如:“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 刘兰芝“女行无偏斜”,“奉事循公姥”,不算未孝未敬之人。焦母即使以为她不孝敬,也不用生气埋怨。应对她进行教导,如还不听就责备她,责备后仍不悔改,才叫儿子把她休掉。而焦母对刘兰芝总看不顺眼,故意找茬,本身就是大大违反礼教的。
如:“子妇有勤劳之事,虽甚爱之,姑纵之,而宁数休之。”意思是说,对儿媳辛勤劳累之事,公婆即使特别疼爱她,也只好任她去干,但要不时劝她多休息。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焦母不但不叮嘱她休息,反而嫌她织慢了,严重违反了礼教。
如:“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焦父未出场,虽有“公姥”并举的情况,但大都认为这是个偏义复词,意义指向于“姥”:焦母。从“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看,焦母应说是寡妇。我们都知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如果焦母丈夫还在世,那么,家里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就轮不到她;如果焦母丈夫已去世,那么,她就应听焦仲卿的。刘兰芝好像也死了父亲,而刘家发号施令、说一不二的却是刘兄,并不是刘母。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焦仲卿像刘兄一样,在家里由他说了算,刘兰芝就不会被驱遣;如果理解、同情女儿的刘母像焦母一样当家做主,刘兰芝也不会被逼再嫁。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封建礼教之类在焦刘两家都未严格地贯彻执行。刘兰芝的悲剧甚至还可以说是由于“三从四德”未贯彻落实好而造成的。
综上所述,可见:一、从作品本身看,焦母、刘兄有暗合封建礼教加害刘兰芝的行为,却有更多的严重违背封建礼教而加害刘兰芝的行为,我们不能说焦母、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就和不能说焦母是反封建礼教的斗士一样。若严格地按《礼记》的教义来行事,刘兰芝的命运可能还要好一些。刘兰芝的悲剧绝不是所谓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造成的。二、从作品内外的社会环境看,以《礼记》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在当时远未成为社会大众(包括作者)的基本的价值观,家庭中的伦理关系也还未按儒家的那一套教义来约束,并不存在什么专门扼杀幸福婚姻和美满爱情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宗法制度。因此,不能把刘兰芝的死归罪于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迫害。
我们认为刘兰芝的死与她自身的性格有关。
刘兰芝很自信,对自己的聪明能干很自负。“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自我评价很不差。同时,她又很敏感。婆婆对她的不满、存心找茬,她十分清楚。“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倔强的她无法逆来顺受。她不迂回、不婉转,她直来直去、主动地表明立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其自尊与叛逆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
刘兰芝的自尊和叛逆突出地体现在离开焦仲卿前的“严妆”上。“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些文字突出了刘兰芝的自尊。历来女子被休回家,大都或面容憔瘁,或衣冠不整,或泪流满面,或寻死觅活。但刘兰芝觉得这样做是对自身形象的糟蹋,对自我尊严的损害。她尽管也有巨大的悲伤哀怨,但表现出来的仍是光彩照人、风姿绰约。这本身就是对焦母的示威与抗议:你不是说东家的秦罗敷“可怜体无比”、“窈窕艳城郭”吗她究竟有没有本**漂亮你不是希望我窝窝囊囊地扫地出门吗我偏要比做新娘子时更鲜亮更神气。这分明是一种抗议与示威。果然,她“上堂启阿母”时,“阿母怒不止”。
婆媳俩,一个脾气暴躁,心胸狭窄,毫不宽容,喜欢找茬;一个又自尊敏感,自信倔强,只知针锋相对,不能柔婉圆通、逆来顺受,要长久地生活在一个家庭中,古往今来,都是非常难的。
兰芝的自尊与叛逆还深刻地表现在与兄长的对话中。“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欲何云”――往后打算怎么办这里的潜台词很是丰富:往后打算长久地独身吗往后打算长久地在娘家住下去吗往后打算长久地在兄嫂门下寄食吗往后还有比现在更好的人家吗往后焦仲卿真的能再接你回去吗等等。听后,“兰芝仰头答”。这里的“仰头”很有深意,她的自尊、刚强、镇静、不顺从、不低声下气,表现得很充分,很动人。她的回答有反话正说(理实如兄言),有明顺暗反(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有阳奉阴违(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而“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看似痛快的应允,实则已是定下了最激烈的叛逆之心:逼急了,我只有一死,那你的妹荣兄贵、高攀太守的美梦也一并落空完蛋。如果刘兄没有那么专横、势利,如果刘兰芝没有那么守信、自尊,没有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反抗与叛逆,那么,刘兰芝的自杀悲剧根本就不会上演。
与仲卿的相处,兰芝体现得较多的是自尊、柔情与率性任真。对仲卿她有儿女柔情。对婆婆性格清醒的了解和绝不逆来顺受的个性,让她毅然决然地提出结束与仲卿的婚姻。这时,儿女柔情少了,率性任真多了。刘兰芝忠于爱情、珍惜爱情,却又不为爱情而委屈自己,这里很有后来的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成分。而相比之下,仲卿则更为重情。他的“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非一般男人所能道出。仲卿和兰芝话别时都表现了儿女柔情与对未来的幻想。但兰芝面对的是“性行暴如雷”的兄长,他的逼婚,根本无视忠贞爱情和儿女情长,无情地破灭了他们的幻想。兰芝与仲卿最后一次会面时,她说:“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看似绝情,实为对爱情、婚姻的绝望与绝望之后的清醒,以及对自我尊严的以攻为守的全力维护。她不知生性软弱的仲卿是否屈服,不知仲卿与东家的秦罗敷是否好上了,不知仲卿对婚变有何态度。因此,她要用看似绝情的话来试探仲卿。她应该想到了这话可能伤害仲卿,但率性任真使她有些急不择言了。
若仲卿此时是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如释重负,那倒是兰芝的最大悲哀。但兰芝听到的是尖酸刻薄的讽刺与挖苦,是同样重情轻生的真情表白,是毅然赴死的壮烈豪情:“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文学史上,女子为情而死的不在少数,男子为情而死的少而又少,焦仲卿就显得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兰芝的“何意出此言”表面上是生气了,实际上她听到了最愿意听到的话。这话证明着,仲卿是多么的重情,多么的爱自己。“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说得干脆爽利,毫无犹豫与迟疑,仍是刘兰芝的率性、任真、干脆、自尊性格的自然流露。自尊者活着时会努力追求自身的尊严,如果遇到侵犯,他会选择激烈的反抗,当他觉得活着时自尊无法维持时,他会选择走向死亡,这是尊严实现的另一种形式。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与刘兰芝的精神气度惊人地巧合。所以,我们认为,刘兰芝的选择自杀,虽有婆婆、兄长的因素,但主要的是由她自身的性格决定的。她的自尊是她性格的内核,叛逆则是自尊的外在表现形式。
把握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思想脉搏,对认识刘兰芝的性格及其性格的时代特征很有作用。中国诗歌史上诞生了刘兰芝这样的为了性情和自尊而不惜一死的艺术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乃至思想史、文化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也是这个作品具有重大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之所在。而片面地以阶级分析、政治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这个作品,就很难把握它在“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中的价值和影响。
曹清富,语文教研员,现居广东深圳。本文编校:老猛
1。焦仲卿很小的时候就丧父了,焦母对儿子有了恋子情节。
2她是古代封建家长制的代表,遣兰芝是为了维护她的家长地位。
这是课堂要求说法,再给你给学生说的:
焦母为什么要休掉刘兰芝。这个问题从古到今都在争论,估计我们今天或许也得不出结论。焦母休掉刘兰芝有没有一个说法?是有说法的。我们过去要休掉妻子有几个条件,就是所谓的‘七出’。第一条是不顺父母;第二条是无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三条是不忠,这是自然的;第四条是多言,多言就是不能太多嘴,这个多言主要是对妯娌之间而言的;第五条是妒,男人可能有三妻四妾,无论是妻还是妾都不能妒忌对方,特别指的是正妻无子时还不让男人纳妾;第六条是恶疾,如果女子患了比较严重的病,要被休的;最后是盗窃--这一点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奇怪,这盗窃是指偷家里的东西,因为古代女子没有财产权,你过来以后你的嫁妆都是婆家的,如果娘家比较穷,你要接济娘家,必须经过婆家同意,否则就是盗窃。那我们来考虑一下,焦母为什么要休掉刘兰芝?
闫站起来说:“我觉得兰芝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孩子,而府吏是独子,如果没有孩子就可能绝后。而且上面还有一句:‘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说明焦母早就看上了东家的女子。”
“能不能说焦母早就看上了东家的女子?我觉得不能。她不想让焦仲卿跟刘兰芝一起,就找了个借口,安慰一下他,说另给你找一个漂亮姑娘。但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由,即无子说,兰芝是因为无子所以被休的,有没有反对的意见?”
我让支持的和反对的分别举手,人数都不少。
“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兰芝结婚以后一直很孝顺,确实看不出什么问题,那么休掉她的原因似乎只能是无子。有没有人来反驳?”
李起来说:“我觉得兰芝的婆家休掉兰芝的时候并没有说因为无子,说的是因为她不听话,如果是无子,她为什么不把理由正大光明地说出来呢?这个理由更充分,府吏应该更容易接受。”
“说得有理,还有没有人支持或者反对这一条理由?”
鞠说:“如果是因为无子的话,完全可以让焦仲卿纳妾,为什么一定要把兰芝休掉呢?”
“这也是一条理由,还有吗?”
徐也起来发表意见:“正是因为无子,焦母可能想让焦仲卿纳妾,但是两个人的感情特别深,他不愿意纳妾,焦母只有把刘兰芝赶走了,让焦仲卿死了这条心。”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焦母想让他纳妾,在文章中能找到依据吗?”
“不能!”
“文中没有依据呀!我们还是要忠实于文本。”
俣起来说:“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不顺父母,而且后面说了‘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不顺父母的理由很明显,焦母直接就说出来了。还有没有支持或者反对的?”
乐不同意:“我觉得他的母亲可能是有恋子情结,她可能想让儿子只属于自己。所以想找个理由把刘兰芝休回家。”
全班轰然。
“他提出了恋子情结,心理学上有没有这回事?”
“有!”
“那么你有什么证据来支持?”
“没有。”
“我倒有一条。这里面没有提到他的父亲,说明可能是寡妇守着一个独子,那么焦仲卿跟刘兰芝关系越好,他母亲是越高兴还是越不高兴?”
“越不高兴!”
“在《礼记 内则》中还有一个条款: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也就是说,有时候是不需要理由的,只要父母不高兴,就可以休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