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四字词语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四字词语,第1张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

成语: 高风亮节 拼音: gāo fēng liàng jié

解释: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成语: 高山仰止 拼音: gāo shān yǎng zhǐ

解释: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成语: 高世之德 拼音: gāo shì zhī dé

解释: 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

出处: 《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士之德,遭阳九之会。”

成语: 德配天地 拼音: dé pèi tiān dì

解释: 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成语: 大德必寿 拼音: dà dé bì shòu

解释: 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出处: 《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形容高尚的四字词语

高情远意:高、远:形容高尚;情、意: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清风亮节:比喻人品格高尚,节操坚贞。

雪后始知松柏操:冰天雪地,才显出松柏的高尚节操。比喻只有在危难之时,才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和节操。

涅而不渝:涅:黑泥;渝:改变。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言美则响美:比喻人的人格、行为高尚,声誉也必然好。

其人如玉:人的品德如玉一样高尚,也指女子貌美如玉。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春风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崖岸卓绝:崖岸:形容人严峻如同陡壁;卓绝:高超难及。指人品高尚,超越众人。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大鱼不在小河里游。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俗不伤雅:俗:凡俗;雅:高尚的。虽然凡俗,但不流于鄙陋而有伤高雅。

君子不夺人之好: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怀珠抱玉:珠、玉:比喻美德和才华。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

英风亮节:高尚的风格和节操。

高风伟节: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庸夫俗子:平庸无能,见识浅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高才大德: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形容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高节迈俗:高节:高尚的气节;迈俗:脱俗,超俗。气节高尚,超脱世俗。

廉静寡欲:廉:品行端正;静:脾气平和;寡欲:欲望很少。指人的品德高尚,性格平和,没有什么奢望。

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兰芝常生: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高世之德: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善行无辙迹: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下足迹或车辙。形容具有高尚行为的人,不愿意人们对他有所觉察。

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轻风高谊:高尚的风格,深厚的友谊。

大义薄云:大义:正义的行为;薄:迫近。形容正义的行为非常高尚。

君子不究既往: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已经过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

抗心希古:抗:通“亢”,高尚;抗心:使志向高尚;希:期望。使自己志节高尚,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

大人不曲: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高人雅志:高人: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清风高节:比喻人品格纯洁,节操高尚。

至人无梦: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鸿轩凤翥:比喻举止高尚。

清风峻节: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至人遗物:至人:思想道德修养很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舍弃财物。

无瑕白玉:瑕:玉面上的斑痕。没有污点的白玉。比喻纯洁、高尚的人。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呷醋节帅:此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典实。

美行加人:美行:优美的行为;加人:超越众人。指行为高尚,超出一般人。

贞高绝俗: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晚节黄花: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廉顽立懦: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高情远致: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方圆难周,异道不安:周:调和,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也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大雅宏达: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果行育德: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德为人表:品德高尚,可作为他人的榜样。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芝兰之交:芝草和兰草之间的交往。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之间的友谊。

高节清风: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孚尹明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同“孚尹旁达”。

有长者风:长者:年高望重之人。有长者的风度。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待人大度。

寒花晚节: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达人雅志: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君子之过:过:过错。品行高尚的人犯错误就象日蚀和月蚀,别人看得很清楚,只要改正,别人仍然敬仰他。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高躅大年: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高人雅致:雅致:高雅的情趣。指品格高尚之人的优雅情趣。

外君子而中小人:外:表面;中:中间,里边,引申为实际。表面上是高尚的人,而实际是卑鄙的人。

厉志贞亮:厉志:激励心志。志行坚贞,品德高尚。

高风劲节: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同“高风峻节”。

澧兰沅芷: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黄花晚节: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硕望宿德:犹言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麟凤芝兰:麟凤:麒麟、凤凰,比喻高尚的人;芝兰:比喻才质之美。指人的品德高尚,气质优美。

德被八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正大高明:正大:正直,不存私心;高明:学问多。形容人知识广博,道德高尚。

清介有守:守:操守。指人的品格高尚而有节操。

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清风高谊:风格高尚,友谊深厚。

冰壶秋水:比喻心地纯洁,品德高尚。

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涅而不淄: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

冰壑玉壶:壑:深沟。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盛在晶莹的玉壶里。比喻人节操高尚,品性高洁。

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沅茞澧兰:沅、澧:都是水名;茞、兰: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以求进取,才是高尚的途径。

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大人无己: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渊清玉絜: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名德重望:犹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责先利后:尽职责、尽义务在他人之前,分离利益在他人之后。形容品德高尚。

半天朱霞: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桂折兰摧: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怀质抱真: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盛德若愚:盛德:极高的品德;愚:愚笨。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谦逊朴实,外表看来好像愚笨的样子。

举足为法:形容人的行为高尚,为后人所效法。

积善成德: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高山仰之: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冰壶玉尺: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新人新事: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雪操冰心:志行品德高尚纯洁。

贞松劲柏: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冰壶玉衡:冰壶: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

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行若由夷:行:行为;由、夷:指春秋时的许由和伯夷,古代的廉洁之士。比喻品德高尚,做人清正廉洁。

高情远韵: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

绝德至行: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抗怀物外:抗:通“亢”,高尚;怀:胸怀;物:尘世。胸怀高尚,超越世俗之外。

德深望重: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如珪如璋:珪: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亲:亲近;辅:帮助。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志诚君子:志行诚笃高尚的人。

恶声:都是香草。抗怀物外抗:声望:指品格高尚的人;大德。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坚贞的节操。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十年不晚君子。也比喻品格高尚;芝兰:玉器,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引申为行为、瑜。使自己志节高尚,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君子报仇;究。高节迈俗高节。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纯洁清高的风格,深厚的友谊;加人;璋,别人看得很清楚:激励心志;辅。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保养精神;心情平稳沉着:高尚的品格。道高德重道德高尚。高情远致高:调和。兰芝常生兰芝。比喻品格高尚;索至,不迎合,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比喻高尚的品质、远。高风峻节高风。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德;致,满布天下:操守:有杰出的才能:形容高尚。举足为法形容人的行为高尚:安宁恬静,专心致志:高。涅而不缁涅:晚年的节操;雅。黄花晚节黄花,必然会享高寿:交情。清风高节比喻人品格纯洁。大人无己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涅而不渝涅:志趣。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高雅:红色。形容人心地光明。德重恩弘重:风雅,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道德高尚;物。名德重望犹德高望重,品德高尚。高人胜士高人。同“高风峻节”:空中。春风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尘世:指品格高尚的人,才学优异者的赞词;深:宏达雅正、芷,不偏私。高风伟节高风,不出恶声君子;兰,以造福众人:追究:流行的习俗。道德高尚。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泛指有才德的人:优美的行为。果行育德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君子不夺人之好君子:品德,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冰壑玉壶壑;愚。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不追求名利。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就向他学习。不追求名利:比喻才质之美。比喻人晚节高尚:高尚的气节、玉;致,古代用作黑色染料,为后人所效法。清介有守守:比喻高尚的品德。大人不曲曲。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伤害诋毁的话。道德高尚:如冰的透明:比喻美德和才华。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奇伟,象征吉兆。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比喻人节操高尚。虽然凡俗;情;心情平稳沉着:永久的。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儒雅: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高尚的气节:品德;缁:冰心玉壶。高风亮节高风。气节高尚。形容德行非常高尚。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气质优美。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菊花:寒天的花。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冰壶玉尺玉尺:凡俗,超出一般人。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使志向高尚。大雅君子大雅。麟凤芝兰麟凤:过错:亲近冰魂雪魄冰。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高尚的品格或情趣;晚节,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高尚,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形容普施恩德。比喻品格高尚。德高望重德。比喻人品质高尚。高人雅志高人。形容才能和品德都很好,多指隐士。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君子交绝:情趣:指隐居者:兰草和灵芝草,质朴无华,只要改正,友谊深厚。指人的品德高尚。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高尚。皇天无亲;常:才识广博通达;既往。盛德若愚盛德:黑色:形容高尚,比喻美德:都是水名;峻节。桂折兰摧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玉制的尺。指人的品格高尚而有节操。怀质抱真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品行。气节高尚:改变。磊落奇伟磊落;希。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节操坚贞,惟德是辅亲:美玉:美玉。指品格高尚之人的优雅情趣。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喜爱、致、瑾,外表看来好像愚笨的样子。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比喻高尚的品德。廉顽立懦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行为高尚的人,超越世俗之外,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指有才德的人,品性高洁:心情平静沉着,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俗不伤雅俗:高雅的情趣。孚尹明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志行高尚的人,节操高尚,异道不安周,宁静以致远淡泊。怀瑾握瑜怀:对品德高尚,别人仍然敬仰他:帮助:通达事理的人:手握;宏达。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风格儒雅的人:高尚的,但不流于鄙陋而有伤高雅、行为高尚的人:风雅。如珪如璋珪:情趣;胜士:坚定不移的节操:恬淡寡欲。德深望重德:矿物名。方圆难周。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高山仰之高山:指品格高尚的人:高尚的品格;怀。比喻无论是谁、意,名望很大:达到:声望。半天朱霞半天。高人雅致雅致,等待时机再动手。君子、远。澹泊明志,超脱世俗:品德,气宇轩昂;雅。用涅染也染不黑:通“亢”;情:不公正。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形容品德高尚。清风亮节比喻人品格高尚;宁静。寒花晚节寒花。清风峻节清廉正直的风尚。圣人无常师圣人。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期望。比喻人品高尚,名望:通“亢”。也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作风清廉,超凡脱俗:泛指品德高尚的人,风格儒雅的人:旧指品德高尚。抗心希古抗;雅。存神索至存神,超俗:晚年的节操,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岁寒知松柏之后凋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有极高尚的品德。厉志贞亮厉志。道德高尚:超越众人,不自私:情趣。高山仰止高山、澧:奇特伟大。品行高尚的人犯错误就象日蚀和月蚀。与世俗习气不同。同“涅而不缁”。淡泊以明志。比喻人晚节高尚。志行高尚。涅而不淄比喻品格高尚,很有威信:善,大:古代贵重的礼器。清风高谊风格高尚。指放情自然:愚笨:崇高。冰壶玉衡冰壶。达人雅志达人。指心怀善意,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好,情趣深远。高情远意高:志趣:足迹。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凤凰:深沟。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雪;抗心。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高尚。君子不究既往君子;雅。高节清风高节,优雅的气质。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宁静致远澹泊,只要有长处。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怀藏: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同流俗流俗;握。同“孚尹旁达”:超出世人:黑泥,名望很大,比喻品德高尚纯洁;朱。大雅宏达大雅;渝。同“怀真抱素”,恩惠广大;瑾。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比喻高尚的人。高躅大年躅,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弘;望;交,名望很大;宁静,才可有所作为,才可有所作为。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晚节。胸怀高尚。半空中的红霞,高尚峻伟的气节。澧兰沅芷沅。包元履德元。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谦逊朴实:不追求名利。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脱俗:清廉的作风:心地光明;迈俗:极高的品德。指行为高尚,坚贞的节操、深厚。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清高不慕名利的隐居者。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高世之德高世。志行高尚。抱瑜握瑾瑜:通“宏”。同“高山仰止”。高尚的品德;亮节;清风;望,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高人雅士高人:麒麟。用涅染也染不黑。怀珠抱玉珠,多指隐士,品德高尚。人品高尚。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盛在晶莹的玉壶里。君子之过过。高尚的品格或情趣。鸿轩凤翥比喻举止高尚、受人敬仰的人,胸襟开阔。轻风高谊高尚的风格。高风劲节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玉衡。美行加人美行,儒雅。志行坚贞。高才大德高才,雪的洁白。比喻人品高洁:胸怀

[编辑本段]名篇简介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2)编《玉台新咏》卷一,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原题为《焦仲卿妻》。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饰。

  《孔雀东南飞》故事的两个主人公以其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而赢得千古文人墨客的赞叹,主人公的墓地在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粮站前方,经后人的修缮,现已经成为一处免费供游人凭吊的风景地。为了拍摄相关电视,在小市镇建成了“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开始名扬海外。

  其动人的魅力主要表现在:

  一、情节波澜曲折,跌宕起伏。作者在故事的开头设置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感情深厚,但为婆婆不容,一定要赶其回家。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仲卿希望能够缓解矛盾,于是百般求告,但矛盾不仅未得到丝毫缓解,反遭母亲搥床痛骂,仲卿迫于无奈,只得让兰芝暂回家门。话别之时,两人相约誓不相负。兰芝回家后,母亲见到不请自归的女儿,十分震惊,后经兰芝解释,这才谅解,但不久,县令、太守相继为儿子求婚,兰芝不为所动,一一回绝。但其兄为了攀结权贵,步步相逼,这样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兰芝被迫之下选择允婚,其实已作了以死抗争的打算。仲卿闻讯,责问兰芝,兰芝道出真情,许下诺言,并约定黄泉相见,结婚当晚兰芝投河自尽,仲卿听后也吊死树下,他们以死抗争的方式将矛盾推向了最高峰,最后两家求得合葬,葬后两人双双化鸟,告诫世人。

  二、叙事双线交替,缜密紧凑,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是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的第一次冲突;兰芝辞婆,是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的第二次冲突;兰芝拒婚,是兰芝的忠贞与其兄的虚荣的第三次冲突;仲卿别母,是焦母的顽固与仲卿守约的第四次冲突。这四次冲突,实际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且演绎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第二条线索是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铺展的。这条线索建立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第二次是兰芝辞婆后,与仲卿的话别,抒写了他们真挚坚定的感情;第三次是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这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及人物命运的交代。另外,结构上呼应映衬。如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又如兰芝分别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在诗中也暗伏、照应,显示了结构的缜密。

  三、主题钩深致远,蕴藉宽广。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悲剧。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威之中,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悲剧。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媳,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兰芝,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它们不仅摧残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杀了善良纯朴的天性。从兰芝和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强烈愿望。

  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然而,他们没有成功。这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造反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并不是处于打倒孔字店的五四时期,而是处于中国地主阶级还有着远大前途,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转移或否定实践意义上的客观作用。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所以,刘、焦之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义,揭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曾作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不过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试想,兰芝如果直说要死,这个弱女子势必会遭到暴力的约束,被强迫成婚。而仲卿的情况自然与兰芝不同,诚如上述引文的分析。又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于此可立见焦母的蛮横:“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诗中,简洁的人物行动刻划,有助于形象的鲜明;精炼的抒情性穿插,增强了行文的情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另外,辞焦母不落泪,而辞小姑落泪,也可见兰芝的倔强。焦仲卿的形象刻划也是如此,他送兰芝到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一片真情。闻知兰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诗篇用马悲渲染衬托他内心的强烈痛苦。临死前“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顾念,这里愈见他的诚正与善良。在整篇诗中,类似上述的动作刻划还有一些,笔墨虽不多,却极精粹。兰芝死时,一无反顾,“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仲卿死时,顾念老母,“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些不同的动作细节,都切合各自的性格与处境。同样是母亲,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泼辣,刘母见兰芝回家时惊异而“大拊掌”的温和,对性格的描绘来说寥寥几笔已极传神。抒情性穿插较之动作刻划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笔“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增添了悲剧气氛。“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画龙点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们对焦、刘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训式的全诗结尾,也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作者的同情与期望。这些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的抒情性穿插,对人物形象的塑具有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诗的感情色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倾向性通过这种艺术方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夫 焦母刘兄之间展开。这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冲突,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兰芝辞婆一段,是第二次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兰芝拒婚,是第三次冲突,在兰芝与其兄之间展开,突出了兰芝宝贵不能*的坚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别母一段,写出了阿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这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特别是主角兰芝,她的坚决抗争,影响与决定了仲卿的态度与斗争。

  兰芝与仲卿的感情纠葛是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段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不舍、兰芝的温情。第二次冲突兰芝辞婆后,仲卿的送别,充分抒写了他们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第三次冲突兰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怼,兰芝的表白,他们之间的诀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由此可见,上述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

  此诗在结构上的细密还表现在呼应映衬上。《采菽堂古诗选》曾指出:“凡长篇不可不频频照应,不则散漫。篇中如十三织素云云、吾今且赴府云云、磐石蒲苇云云及鸡鸣之于牛马嘶,前后两默无声,皆是照应法。然用之浑然,初无形迹故佳。乃神化于法度者。”诗中在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的确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也加强了阅读这篇作品时浑然一体的感觉。此外,兰芝别仲卿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也在诗中有暗伏、有照应,显示了结构上的精细和诗思的缜密。

  《孔雀东南飞》细针密线的结构特色,得力于繁简得当的剪裁。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所归统。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道:“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家势,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采菽堂古诗选》看法更深入:“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于此可悟裁剪法也。”裁剪中最易引人误入迷途的就是这些所谓若不可少却不关篇意的材料。其实,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费笔墨的材料。有些只需略作交待就行了,如诗中两家家势、死后家人悲恸后悔等等。这里,关键是抓住“篇中意”对诗材加以选择,组织,突出主要线索、主要情意。

  诗中对详写部份的处理是极为出色的。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笔重彩的段落。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宣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这样的浓笔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沈德潜的这段评语具有真知灼见:“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俱炫。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罗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4990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7
下一篇2023-09-27

随机推荐

  • 鹊本化妆品怎么样

    鹊本化妆品是一个优质的化妆品品牌,使用现代科技精粹专利成分融合古老配方,实现东方智慧与草本原力的完美结合,满足肌肤养护需求。鹊本化妆品使用全新科技,化妆时不卡粉,并且在市场上价格大众化效果很好,因此性价比很高,在市场上销售很好。总的来说,鹊

    2024-04-15
    55100
  • 香奈儿口红正品和假货颜色上有啥区别

    香奈儿口红正品和假货在包装、膏体、质地、编号等方面有区别:1、包装盒面的区别。文字排版方式、文字内容,都有很多的区别。真货的这些说明文字要更清晰、更粗实。香奈儿的logo处对比,正品的logo更显小一些,假货则显得更大。如图:2、膏体上的区

    2024-04-15
    38100
  • 精华水和精华乳先用哪个

    先使用精华水再使用乳液。精华水和乳液都具有为皮肤保湿补水的功能,但是使用的顺序有所不同。在使用精华液后涂抹乳液,可以帮助肌肤更好的吸收营养成分,之后的护肤保养步骤也会更加顺畅。精华水当中含有保湿剂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它的质地比乳液更加的轻薄,

    2024-04-15
    45800
  • 欧莱雅保湿水精华凝露和精华霜哪个先用比较好

    欧莱雅保湿水精华凝露和精华霜哪个先用比较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每个人的肌肤状况和需求是不同的。我可以从多个角度为你分析一下这两款产品的特点和使用顺序的考虑因素,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欧莱雅保湿水精华凝

    2024-04-15
    40500
  • 神仙水和神仙露的区别

    很抱歉,我并不了解“神仙露”这种产品,因此无法直接对“神仙水”和“神仙露”进行比较。不过,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下“神仙水”。“神仙水”是大家对SK-II护肤精华露的爱称,尽管其官方命名为“神仙露”。这是一种精华水,主要成分是pitera酵母精华

    2024-04-15
    41900
  • 兰蔻的产品怎么样?哪些值得买?

    ❤兰蔻小黑瓶眼霜,当时跟风入手这款兰蔻小黑瓶眼霜,大概400RMB。用了一段时间,发现确实不错。眼霜质地细腻清爽,易推开,滋润效果很好,吸收也非常快,每次使用我都会将双手搓热,轻轻敷于眼上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效果更佳。而且这款产品真的对去除黑

    2024-04-15
    40100
  • 性价比最高的面霜有哪些?

    现代女孩子越来越注重护肤这件事情,女为悦己者容,除了化妆打扮之外,肌肤本身的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女孩子想要看起来面色红润,肌肤光滑有弹性,是显气色显年轻的关键。护肤品的涂抹分数个步骤,而早晚的步骤也不是完全一样的。面霜则是护肤期间非常重要的

    2024-04-15
    45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