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在选购护肤品或者化妆品的时候,都喜欢先试试小样,看看自己适不适合,适合了再买正装。不过市面上很多小样的店铺,尤其像 大牌化妆品的小样,会有不少假货 。所以要学会分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消费者查小样是否是正品,可依据两点:1、发货时间 。若是卖家承诺,能随时发货,这是假的,因为专柜或官方出售,需要按照官方公布的时间; 2、与官方公布的小样进行克数核对 ,有不少商家会钻空子,设立不同克数小样吸引消费者购买。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想要大牌子正品的小样,建议不需要去到处搜刮,可以直接上品牌官网去申领。或者在一些APP护肤类目中,往往也有设置小样申领,或者通过官方渠道申请领取即可。另外像淘宝的天猫U先也经常会有各类品牌的护肤品、化妆品的小样出售,且很多也是从官方旗舰店发货。
抖音直播化妆品小样是真的,但也有假的。
抖音是一个视频社交平台,商业本质是流量入口,应该有相当于《广告法》规定的广告发布平台,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故意纵容他人利用平台销售,也可能被认定是共同侵权方,要承担连带责任,在抖音这类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售卖假货的现象,国家相关机构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跟进,坚决杜绝售卖假货泛滥。
大牌小样只有在线下实体店买的,和网上旗舰店买的是,其他渠道买到的大多数不是。
因为现在市面上很多大牌护肤品的小样都是假的,很多不良商家为了赚钱,也知道很多消费者为了面子去购买小样,所以现在市面上很多小样打着大牌护肤品的牌子,却是假货。小样一般都是专柜送出的可以相信,如果是从其他渠道购买的很可能就是假的。
相关事件
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许东律师表示,这些线下美妆店、百货店等销售的大品牌化妆品小样上明确标注了“非卖品”字样,可是却在店内被销售,这显然是不合规的行为。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小样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品牌推出的作为赠品赠送给消费者的小样装的数量,掺杂非正品和造假成了扰乱市场的原因。这些非专卖店可能由此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圈粉”年轻人的化妆品小样真假几何
专柜代理商赠送有限市面上却流通着大量小样
“18g的 品牌口红小样只要138元,正装3g却需要185元,肯定买小样更划算。”正在逛网络购物平台的北京高校研究生吴同(化名)一边挑选商品,一边念念有词。几经对比,最终她购买了多个知名品牌的小样,包括神仙水、粉底液和口红。
化妆品小样就是人们常说的“试用装”,是品牌商家为新品推广、优惠促销赠送给消费者使用的产品,一般不专门销售。但现实生活中,化妆品小样不仅成了美妆行业的“网红”,还逐渐形成新的零售业态,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同时,小样假货多、出现纠纷维权难等问题也饱受诟病。
第一 财经 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9线上美妆个护人群洞察》显示,线上迷你彩妆消费趋势在2017年至2019年间逐年上升,口红、唇膏、眼影等美妆类迷你型产品销售量已超过整体彩妆。
价格低廉种类繁多
包装精致真假难辨
在2021年双十一的直播间里,各大头部主播慷慨激昂地告诉消费者,“买一套送一套,送的比正装还要多”。如一位头部主播推销的某大品牌水乳,买250mL的正品,赠送280mL的小样,还有200元的优惠券。这无疑刺激了很多消费者的神经,短时间内售出超27万份。
比如有卖家将原价1360元的三件套装和赠送的小样,以每件正品+小样标注不同价格(总价超过1360元)出售。这种操作让很多女生成了“倒爷”,一方面可以分摊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赚取差价,小样经济依托二手平台,在年轻人群体里风生水起。
价格如此低廉的大品牌小样,有的还是倒过手的小样,能保证是正品吗?
“比如 品牌粉底液,官方只有片装和5mL的小样,但是有一些网上店铺售卖10mL的小样。这些肯定是假货,但销售量却不低。”bel举例说。
对于商家这一说法,bel说:“这都是商家的套路。小样很难验货,先不说柜哥柜姐没有相关专业技术,就算有人家也不会理你。如果有的消费者较真,商家还会以该小样在中国地区未推出,只在日本、欧美等其他地区有,所以国内官网没有同款小样来敷衍消费者。”
辽宁大连某高校研究生田心语(化名)也经常购买小样,她说有些小样上有二维码、条形码之类的标记,可以查验真伪。同时,她觉得好评比较多的店铺出售的小样应该是正品。
而在何力看来,即使可以查到护肤品瓶身上的二维码,也只能证明瓶子是真的,但瓶内产品未必是正品,因为有人会回收大牌护肤品空瓶牟利。
“小样作为非卖品,常见的获取渠道就是专柜赠送或是代理商和免税店赠送,而这些渠道所能流出的小样数量十分有限,市面上流通着数量如此大的小样不符合常理。”何力说。
小样来源渠道多样
正品虽有数量有限
“其实有些店铺将真假小样混着卖,大多数消费者难以辨别。”谭君透露。
对于谭君所说的“真假混卖”这一说法,bel表示认同。“正品小样数量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大品牌的小样管控很严格,根本不可能月售上万件。”bel说。
何力介绍说,以前会有一些柜姐或柜哥私自扣留一些小样倒卖,但随着品牌品控的日益严格,这种情况越发少见,“如果私自扣留小样的行为被发现,会被开除的,很少有人会拿自己的职业开玩笑”。
何力还介绍说:“正品小样在品牌方做活动时申请领取,消费者只需付邮费即可。有代购就会在各种群里请他人去申请领取,然后自己再贴钱回收,随后售卖。虽然这些小样是正品,但数量也十分有限。”
吴同曾在代购处购买过小样,专业代购所售卖的小样又是否能确保为正品呢?bel和何力都认为正品确实有,一些代购还会囤货待价而沽,但总体数量不多,如果出售很快就会断货。
“有些消费者购买正装时,品牌方会赠送同等含量的小样,为了降低成本,消费者也会将小样出售。但实践中,低价大牌正品小样,往往可遇不可求。”bel说。
耗时费力维权受阻
消费者多自认倒霉
除了假货多,小样还存在过期问题。何力曾遇到过有商家出售的小样瓶身生产批号被剪掉的情况,没有生产批号就无法查到小样的生产日期和其他信息。
“商家会说这是从柜姐手中回收的,为了防止品牌方追踪到,只能把批号剪掉。看似很正当的理由,其实售卖的可能是假冒伪劣甚至过期小样。”何力说。
如果这种商品出问题的话,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呢?对于这一问题,何力说只能去平台投诉,而且要证明皮肤出问题与商品有必然联系十分不易,一套流程走下来其实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
在谈及如果购买的小样为假货是否会维权时,吴同和田心语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本来小样价格就不是特别贵,如果退换货的话,会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还不如自认倒霉。”田心语说。
除此之外,她认为消费者难以维权的原因还苦于没有证据。“即使你跟商家说商品的包装、颜色和气味与正品不同,商家也会告诉你这是因为生产批次或产地差异等原因造成的。”bel说。
采访最后,在谈及对小样的看法时,何力和bel观点一致。他们认为,作为非卖品的赠品小样本身只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到心仪的产品,直接售卖小样的行为不合理。此外,伴随而来的假货、过期产品等问题,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时也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在北京律师常莎看来,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没有经过品牌方授权的集合店购物,一旦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很难向品牌方去主张权利,只能要求集合店的店家退货或赔偿,这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来说有比较大的风险。
化妆品小样造假售假的问题层出不穷,且难以从根本上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在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化妆品小样市场能否长久发展下去,最主要的两个关卡就是:正规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但时至今日,小样的生产销售链依旧没有形成。
一家美妆店老板也透露,如果没有专门的渠道,难以保证小样持续稳定供应。而电商平台中,获取小样的正规渠道,除了购买正装获得,还有电商平台上的一些活动,但这个渠道依旧不是针对大部分人开放的。据多位网友反馈:“电商对试用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申请的人很多,领到的人很少。”
“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化妆品小样并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电商平台、二手平台、代购群以及线下店等,都有小样的身影。没有统一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无疑给化妆品小样制假售假提供了‘契机’。”何力说。
(法治日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