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又称为纤维层膜层。由于眼角膜是透明的,上面没有血管。因此,眼角膜主要是从泪液中获取营养,如果眼泪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够充分,眼角膜就变得干燥,透明度就会降低。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晶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扩展资料
保护眼睛的方法
1、注意工作环境
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及微生物,清理卫生时 最好用湿布或温拖把,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消毒处理,合理调节风量,变换新鲜空气。
2、注意劳逸结合
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动活动手脚与躯干,散散步,做做广播操,进行积极的休息,或者在室内做眼睛保健操和活动头部。
3、注意保护视力
保护好视力,除了定时休息、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类丰富的食物之外,最好注意远眺,经常做眼睛保健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4、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脸部和手的皮肤清洁,因为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操作者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如不注意清洁,时间久了,易发生难看的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影响美容与身心健康。
-眼睛
人民网-7个注意事项 保护眼睛最有效
用普通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描述。 看到眼睛的白色部份称为巩膜。 通常人们所说的“黑眼球”中包括虹膜和瞳孔。其中,有色的环状部份是虹膜(中国人呈褐色,欧美白种人呈蓝色、绿色等),中央的完全黑的部位就是瞳孔。 因为,虹膜就是一个中央有孔的圆盘,中央的孔就是瞳孔。 自己对着镜子看一看就能明白了。
从光学观点看,眼睛主要结构是:角膜和晶体。
其各表面的中心,近似位于共同轴即光轴上。光轴通常交视网膜于中心窝鼻侧并稍上方的一点,平均角度倾斜,在水平方向为4~5度(a角),而垂直方向的倾斜略大于1度。
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有很多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
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
扩展资料
人们在读书认字、看图赏画、观看演出、欣赏美景等无不用到眼睛。人的眼睛非常敏感,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再将这些视觉形象信息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如果眼睛或视觉出现问题,人们与外界的接触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或影响。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神经、血管等组织。从正面看,眼睛包括巩膜(眼白)、瞳孔、虹膜及角膜等几个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眼眶内还有运动眼球的小肌肉以及泪腺等结构。若从整个眼球结构来看,还有很多在表面看不到,但同样重要的部分。
状体的屈光指数约14371。晶状体靠本身的弹性回缩增大凸度,增强屈光能力。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弹力减弱,调节力也随之减弱,即产生“老花眼”。
玻璃体为透明无色的胶状体,充填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玻璃体占眼球内腔的4/5。屈光指数为13360。
-眼球
陈胜吴广在号召大家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时这样说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大家生出来都是两只眼睛两条腿,两只胳膊一张嘴,凭什么别人能当王侯将相咱们就只能做“黔首”呢?这话顿时鼓舞了一拨人前去跟秦朝死磕,并且最终推翻了秦朝。
然而陈胜没能做上最后的王侯,吴广也没能做上最后的将相,最后天下落在了刘邦这个身上长得有72颗痣和项羽这个眼睛有双瞳孔等两个人身上。也许,陈胜吴广的那个反问句的答案还真就是“王侯将相,真有种!”今天我们不讲身上长了72个痣的刘邦,单讲包括项羽在内的双瞳孔人。
历史上记载的双瞳孔人有8个人,他们当中不是圣人就是帝王,让人怀疑双瞳孔是圣人和帝王的标配。
1 仓颉
“仓颉造字,夜有鬼哭。”仓颉是我国皇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他创造了汉字,因为汉字泄漏了天机,所以导致“夜有鬼哭”。汉字无疑是文明的必需品,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件“大杀器”,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商君书》,这些能够兴起国家,灭亡敌国的书籍都得依靠文字来承载。因此仓颉是一位大圣人。
相传曾经就是有4个眼睛的人,也就是双瞳孔。
2 舜帝
尧舜禹是我国禅让制期间最为著名的三个帝王,他们“公天下”的故事直到现在仍然被许多人所传唱。舜帝是尧帝的继承人,他打击了当时的分裂势力,并且惩处了治水不利的,任用善于治水的大禹,是一位圣王合一的上古圣人。相传他“生而重瞳,孝顺友爱”。
3 重耳
重耳的名字可能大家不怎么熟悉,但是如果说到晋文公大家一定很熟悉了。重耳就是晋文公,晋文公中年时期为了躲避国内权力斗争的迫害流亡外国,历经苦难,最终回到晋国继承王位,打败了想要北上问鼎中原的楚国 ,拱卫了同样是姬姓的周王室,为春秋五霸之一,他也是双瞳孔。
4 项羽
大名鼎鼎的楚霸王项羽从小就与众不同,相传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力能扛鼎”,他的眼睛更是“双瞳孔”。司马迁写他的时候 更是为项羽添加了神秘色彩:“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可见 司马迁认为项羽最终也能成就帝业。虽然项羽最终失败,但是司马迁还是将他当作帝王写进了“本纪”当中,从此有了“将不过李,王不过项”的传说。
5 吕光
这位不怎么出名,但是人家也是皇帝。他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时期后凉的开国皇帝,虽然国土不大,但毕竟也是个皇帝。他是双瞳孔。
6 高洋
高洋是北齐开国皇帝,也是五胡十六国之一。他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通过起义获得了第一桶金,然后做到了东魏的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太原郡开国公。后面 掌握军权和政权的他逐渐取代东魏,建立北齐。他也是双瞳孔。
7 鱼俱罗
鱼俱罗也是双瞳孔,相传他身高八尺,是个巨人。他出生于北周到隋朝时期,是隋朝名将,曾经打败过突厥,让突厥人不敢南下放牧。后来平定越巂郡飞山蛮作乱 、攻打高句丽 和镇压刘元进起义。但是双瞳孔给他带来了麻烦,御史认为双瞳孔是帝王之相,然后隋炀帝杀死了他。
8 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也是国王。只是他这个双瞳孔国王命运不太好罢了。
从上面看出,似乎只要是双瞳孔的人不是帝王就是圣人,那么双瞳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又是怎样引起的呢?现代医学认为,双瞳孔其实是一种疾病,即瞳孔发生粘连畸变的情况。双瞳孔其实也仅是一个瞳孔,只不过其由“O”型变成了“∞”。所以,外人看起来像是长了两个瞳孔,由于发病率极低,所以才被人们误解成“帝王之相”。
不过我倒是不这么认为,如果双瞳孔真的是一种疾病的话,那它应该有遗传下来的例子啊?再者项羽是战场上厮杀的人,如果他眼睛有病,还能拿着武器顺利地进攻和防御吗?要知道这种疾病的眼睛透光率比正常人要低,极容易形成白内障——白内障高手驰骋战场?那不太可能吧?
实际上历史上早有关于双瞳孔的解释了,只是司马迁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了。晋朝 人写的《帝王世纪》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力牧、常先、大鸿、神农……大山、稽鬼、臾区、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分掌四方,各如己视,故号曰黄帝四目。”
黄帝也被称为“四目”,难道黄帝也是双瞳孔吗?并不是的,那只是人们形象地表达黄帝执掌四方,有如自己看着一样。那么仓颉、舜帝的四目有没有可能也是这种情况呢?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1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 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 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 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 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呈环圆形,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不同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 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 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 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具有很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2 眼内腔和内容物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 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眼球后4/5的空腔内。主要成分为水。玻璃体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3 视神经、视路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视路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视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4 眼附属器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居眼眶前口,覆盖眼球前面。上睑以眉为界,下睑与颜面皮肤相连。上下睑间的裂隙称睑裂。两睑相联接处,分别称为内眦及外眦。内眦处有肉状隆起称为泪阜。上下睑缘的内侧各有一有孔的乳头状突起,称泪点,为泪小管的开口。生理功能:主要功能是保护眼球,由于经常瞬目,故可使泪液润湿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光泽,并可清洁结膜囊内灰尘及细菌。 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按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三部分。由结膜形成的囊状间隙称为结膜囊。 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 眼外肌共有6条,司眼球的运动。4条直肌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2条斜肌是:上斜肌和下斜肌。 眼眶是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颅骨构成,呈稍向内,向上倾斜,四边锥形的骨窝,其口向前,尖朝后,有上下内外四壁。成人眶深4~5cm。眶内除眼球、眼外肌、血管、神经、泪腺和筋膜外,各组织之间充满脂肪,起软垫作用。
仓颉、虞舜、重耳、项羽、吕光等。
1、仓颉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 ,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
2、虞舜
舜,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五帝之一的虞舜有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其后子孙便以姚为氏,称为姚氏。简介舜,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3、重耳
重耳流亡是指晋献公之子,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各国进行流亡的生涯。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晋国很快就强盛起来。
4、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
5、吕光
吕光吕光(338年-399年),字世明,略阳(今甘肃天水)氐人,吕婆楼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前秦苻坚时为鹰扬将军。
-双瞳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接近于球形,位于眼眶内。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眼球壁主要分为外(角膜和巩膜)、中(虹膜、睫状体、晶状体悬韧带、脉络膜)、内(视网膜)三层,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还有其他辅助眼睛活动的结构、肌肉群、视神经和血管等。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从前到后依次是: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后房液、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它的外形与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角膜(cornea):是巩膜的最前端部分,是接受信息的最前端入口,眼球外层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光线由此进入眼球。角膜是由角质构成的无色透明的球面,无血管 、感觉敏锐,周边厚约1mm,中央厚度约为055mm,折射率为1376。外界光线首先通过角膜进入眼睛,眼睛对光的折射作用有三分之二的比例发生在角膜上,它是人眼光学系统的主要光焦度所在。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
前房是由角膜与虹膜及晶状体共同围成的空间,里面是透明无色的质液体,即房水。房水可以包括角膜的厚度。不包括角膜厚度在内的前房深度大约为30mm。据文献报道中国人的前房深度为275±003mm。 从光学观点出发,前房深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回影响眼光学系统的总体屈光力。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前房深度减少1mm(例如晶体前移)会使眼的总屈光力增加14D。前房加深将会使总屈光力减少。
中层葡萄膜(uvea):又称为血管膜或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iris):呈环圆形,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不同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
瞳孔:虹膜中央有25~4mm的圆孔,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进入眼睛的光束口径。随着被观察物体或环境的亮暗程度不同,构成瞳孔的虹膜会收放,从而改变瞳孔的直径大小,瞳孔直径的变化范围为2~8mm,调节进入眼睛的光能量。瞳孔是人眼的孔径光阑。
睫状体(ciliary body):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与晶状体一起完成调节晶状体的形状以完成对眼睛的调节作用。
晶状体lens):也叫水晶体,它是由多层薄膜构成、中间硬,外层较软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有屈光作用,人眼对光的折射有三分之一的比例是由晶状体来完成的。正常眼睛、自然状态下,其前表面的半径大概102mm,后表面的半径为6mm,各层的折射率不同,中央为142,最外层为1373借助于周边的肌肉群的作用,可使前表面的半径发生变化,以改变眼睛的焦距,让不同距离的物体始终成清晰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的半径可在40~70mm范围调节。通常情况下,晶状体可以近似地看成一个均匀介质的透镜。如在医学上,当眼科病人的晶状体发生病变时,可以用人工晶体(人造的晶状体)来替代原来的晶状体,以此能够让眼病患者能看清外界的物体。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变差,调节力也变差,从而形成了老花眼等症状。
玻璃体(vitreous body):透明胶质体,占眼内容3/4,支撑视网膜,维持眼内压,有屈光作用。后室:是晶状体的后面的空腔,里面充满着透明胶质体,俗称玻璃液,折射率为1337。
视网膜(retina):是后室内壁的一层由视锥视杆细胞、神经纤维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只有视锥细胞,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视锥细胞对明视觉和色觉敏感,视杆细胞能对暗视觉和无色视觉敏感。
盲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脉络膜(choroid):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巩膜(sclera):呈环圆形,是不透明并呈乳白色、质地坚韧的致密胶原纤维结构。前面与角膜,后面与视神经相连。巩膜前端与角膜相结合处的内侧面,构成前房角,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和结膜覆盖,眼球的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眼内腔和内容物: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无血管和神经,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眼球后4/5的空腔内。主要成分为水。
视神经、视路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视路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视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俗话说,眼睛是一个人的心灵窗口,所想可以从眼睛里睢出端倪,眼睛复杂的结构,充分体现着它的重要作用。通过眼睛对外界观察,可以帮助人们去认识外界的方圆和色彩。离开了眼睛,眼前和心里将是一片黑暗。
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出来的歌手阳光和刘赛,两个人均是由于某种意外成了盲人,没有眼睛的他们,在自强不息的努力和奋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们只是无数个人中的佼佼者,平凡的更是占绝大多数,眼睛失去正常功能,给这些人的生活和生命带来了无数的麻烦和坎坷。我们每个人都能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