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2的资料 苏30的资料

豹2的资料 苏30的资料,第1张

  豹2主战坦克

  Leopard 2 Main Battle Tank

  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

  Krauss Maffei AG,DE

  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和克虏伯·马克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Krauss-Maffei AG and Krupp Mak Maschin

  生产

  德国(1950辆)、荷兰(450辆)、瑞士(380辆)

  概述

  豹1主战坦克刚一投产,波尔舍(Porsche)公司就获得了一项进一步发展豹1坦克的合同,以提高该坦克的战斗效能。1967年该合同期满时恰逢德国与美国已经在联合研制MBT-70坦克,联合发展计划不允许任何一国从事自己的坦克发展。

  然而,德国为豹1坦克研制了提高性能的新部件,其中一些部件为研制新坦克创造了条件。1968年,克劳斯·玛菲公司获得了一项价值2500万德国马克的合同,制造2辆新坦克样车。这种新坦克与后来的生产型豹1A3/豹1A4坦克相似,装有改进型火控系统、不同的稳定装置、新型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还装有1门105mm线膛坦克炮、1挺762mm并列机枪和1挺762mm高射机枪。

  1969年,当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MBT-70坦克还停留在样车发展阶段时,德国便利用MBT-70坦克部件发展了一种牡野猪(Eber)试验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了2辆样车。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一种叫做野猪(Keiler)的新型试验坦克。

  1970年MBT-70坦克计划告吹,德国便作出研制豹2坦克的决定。1972~1974年间,克劳斯·玛菲公司制出16个车体和17个炮塔,所有样车均装有MBT-70坦克的伦克(Renk)公司传动装置和MTU公司的柴油机。

  10辆样车装有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的105mm线膛炮,其余样车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2辆底盘车装有液气悬挂装置,但最终被采用的是带有摩擦减振器的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样车上装有各种型式的火控系统,其中1辆样车的炮塔顶上还装有1门20mm遥控高射炮。样车于1972~1974年进行了部件系统技术试验,然后进行部队试验。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生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热带沙漠试验。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季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热带沙漠试验。豹2坦克样车试验情况为:

  行车试验 公路行驶34531千米,起伏路行驶27472千米。

  发动机试验 共试验MB873型发动机49台,其中23台进行了台架试验,26台装车试验。1975年以前,台架试验总共进行了30000h,单台发动机最长试验时间为2400h,进行了3次按北约试验标准规定的400h运行试验,在起伏地上进行了4327h耐久性行驶试验。

  传动装置试验 对41台HSWL 354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进行了试验,其中1台为台架试验,40台为装车试验。台架试验运行了8000h,最长一次试验持续1200h。装车试验共行驶158000千米,最长的一次行车试验距离为18400千米。侧传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一起试验,共试制了85台侧传动装置。

  行动装置试验 16辆样车底盘装有不同型式的行动装置,按规定的项目进行反复试验。对平衡肘、负重轮和悬挂系统进行了反复试验,仅摩擦减振器在10年内进行的行驶性能试验就有69000千米。炮塔试验 1973年3月~1975年12月试验了炮塔和武器系统。用9辆样车对120mm滑膛炮及火控系统和105mm线膛炮及火控系统进行了长达15153h的使用试验,其中对装有120mm火炮的炮塔试验了4755h,对装有105mm火炮的炮塔试验了10398h。

  射击试验 1972年~1975年12月进行试验,共发射105mm炮弹3742发,发射120mm炮弹1667发。

  1974年,美国和德国签订了关于两国坦克发展计划标准化理解备忘录,1977年进行了修改,内容包括两国关于坦克部件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的部件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炮长望远瞄准镜、夜视设备、火控系统、履带和主要武器。

  为满足美国需要,德国制造了另一种称为豹2AV(美国称为朴实型豹2)坦克。该坦克装有不同的火控系统和炮塔,车体为间隙复合装甲,还有很多受1973年中东战争影响进行的其他改进项目。总共制造了2个车体和3个炮塔,向美国交付了1辆完整的豹2AV坦克和1个底盘车,供美国的1976年9月进行与XM1坦克样车的对比试验。但美国没有采用这种坦克而选择了本国两种竞争车型中的一种——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的XM-1坦克。然而美国却决定在M1的产品改进型M1A1坦克上采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

  1977年,德国选定克劳斯·玛菲公司为主承包商并签定了大量生产豹2坦克的合同,在1800辆订货中,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990辆,其余810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第一辆预生产型豹2坦克于1978年年底交给德国国防军用于部队训练。1979年初又交付了3辆。第一辆生产型豹2坦克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于1979年10月在慕尼黑交付。到1982年底年产量达到300辆水平。

  德国陆军的1800辆豹2坦克订货分5批生产:

  第一批380辆,1979年开始生产时尚未安装处于研制阶段的热成像瞄准镜,但为该镜留有安装位置和接口。为保证部队使用,车上装有PZB200型微光观瞄仪器。

  第二批450辆,1981年开始生产,装有热成像瞄准镜,并提高了某些部件和系统的性能。从外观看,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提高了车长周视潜望镜的高度(增高5cm),为方便与车外乘员通话而在炮塔左后侧增设了车外通话接口,加大了三防通风斗尺寸等。

  第三批300辆,1983年开始生产,其标准与第二批基本相同。

  第四批300辆,1984年开始生产,采用了新型SEM80/90车用电台,该电台天线较短,为炮长增装了1个依托支架、使炮长能方便地进行瞄准和射击。

  第五批370辆,1985年开始生产,装有数字式电子计算机,配有弹道程序,还装有训练使用的射击模拟器接口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前三批豹2坦克的费用为51亿德国马克,5批的总费用为92亿德国马克。

  1987年10月30日,德国政府批准了150辆豹2坦克的新订货计划,其中55%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其余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1988年1月新订购的第一辆豹2坦克交货,然后克劳斯·玛菲公司以每月5辆的速度生产,克虏伯·马克公司以低于每月5辆的速度陆续生产。这150辆豹2坦克将代替经过改进后运往土耳其的150辆豹1A4坦克。此外,另有100辆豹2坦克新订货即将被批准,以补充运往土耳其250辆豹1A4坦克的空缺。这100辆豹2坦克,其中65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35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德国陆军拥有1800辆豹2坦克中的第一批正返回工厂进行大修,用观瞄与测距合一的热成像瞄准镜代替临时性使用的微光夜视装置。该热成像瞄准镜已成为第二批及以后几批豹2坦克的制式装备。第二批豹2坦克的其他变化还包括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改进了排气格栅,修改了工具储藏箱和指挥塔盖等。

  第五批豹2坦克使用新的油漆图案、数字式火控计算机机芯和灭火抑爆系统。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车体由间隙复合装甲制成,分成3个舱:驾驶舱在车体前部,战斗舱在中部,动力舱在后部。

  驾驶员位于车体右前方,有1个向右旋转开启的单扇舱盖和3具观察潜望镜,其中中间1具潜望镜可以更换成被动夜视潜望镜。驾驶舱左边的空间储存炮弹。

  炮塔在车体中部上方,车长和炮长位于右边,装填手拉于左边。炮塔后部有1个可储存一部分炮弹的大尾舱;炮塔顶上有两个舱盖,右边一个是车长舱盖,左边一个为装填手舱盖;炮塔左边有1个补给弹药用的窗口。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坦克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120mm滑膛炮,炮管长53m,用电渣重熔钢制成,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设计膛压为710米Pa,实际使用膛压为500米Pa(5500千克f/cm2)。炮管系用自紧工艺制造,内膛表面经镀铬硬化处理,从而提高了炮管的疲劳强度、磨损寿命和防腐蚀能力。炮管寿命为650发(标准动能弹)。

  整个火炮系统带防盾重4290千克,不带防盾重3100千克(包括炮管、热护套、抽气装置和炮闩),炮管重1315kg。最大后坐距离为370mm,一般后坐距离为340mm。

  2弹药

  120mm滑膛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两种弹药。车上装42发弹,其中27发储存在驾驶员左边的车前部分,15发储存在炮塔尾舱里。

  DM1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120mm火炮的主弹种,由弹丸、可脱落弹托和钢底半可燃药筒构成。弹丸由弹套、尾翼、弹芯和装在弹底的曳光装置组成的弹芯直径为38mm、长径比为12:1。弹芯为外部套有钢套的钨弹芯。该穿甲弹的初速约为1650米/s,最大有效射程为3500米。

  DM12多用途破甲弹具有破甲和杀伤双重作用,初速为1143m/s。该弹为尾翼稳定弹,短尾翼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经表面热处理,可承受500米Pa以上的膛压;采用了压电引信;改进了点火装置,将原来的单孔底火改成多孔底火,在周围一圈开有径向孔,使点火时间从22ms缩短为5ms。

  半可燃药筒由惰性纤维、硝化棉、二苯胺、树脂等混合制成,内装发射药、底火和缓蚀添加剂衬套。为防止药筒受潮和微生物侵蚀,在药筒上涂有一层油膜。

  DM23弹是于1983年采用的德国第二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整体式钨镍合金弹芯的直径为32mm,长径比为14:1。

  DM33弹是第三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具有更大的长径比,但至今尚未投产。

  该坦克的弹药与美国M1A1坦克的弹药通用。

  3火控系统

  火控系统是由机械、光学、液压和电子件组成的综合系统,因采用稳像式瞄准镜,火炮液压伺服系统随动于瞄准镜。该综合系统通常被称为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由于是稳定质量较小的瞄准镜并设有位置和速度复合电路,因而具有易于稳定和很高的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命中率。

  车长有1个向后开启的圆舱盖和可360°观察的潜望镜,舱盖前装有1个PERI-R17型稳定的周视主瞄准镜,该镜有2×和8×两咱放大倍率。

  炮长有1个双放大倍率的稳定式EMES 15型潜望式瞄准镜,其中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装置。装在EMES 15型瞄准镜中的热像仪能使火炮在夜间或不良天气下或者对伪装的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炮长还有1个辅助的FERO-Z18型望远式单目夜间瞄准镜,放大倍率为8×。在夜间,车长用与炮长EMES 15型瞄准镜相连的热成像瞄准镜观察战场。EMES 15瞄准镜的图像可以传给车长的PERI-R17型瞄准镜,使车长也能看到同炮长相同的图像。此外,车长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测试台控制检测系统RPP 1-8,自动地监视火控系统的工作情况。炮长的EMES 15型双目稳定式三合一主瞄准镜的反射镜头是双向稳定的,其昼间通道的放大倍率为12×,视场为5°。

  该坦克样车原采用蔡斯(Zeiss)公司的EMES 12型体视、激光测距仪,生产型车采用美国休斯(Hughes)公司专利的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并与EMES 15型炮长主瞄准镜组合为一体。激光测距仪最大测量距离为9990米,精度±10米,测得的距离、火力准备和所选弹种的数据都显示在炮长瞄准镜下部。火控计算机由通用电气德律风根(AEG-Telefunken)公司的FLER-H型混合式计算机发展为在第五批豹2坦克上安装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该计算机可计算瞄准角和火炮横向提前角,涉及的参数有目标距离、车辆倾斜角、目标的运动方向、横风和弹道数据等。火控计算机计算了这些参数后将控制信息送入武器随动系统,后者将武器与炮长的EMES 15或车长的PERI-R17型瞄准镜的瞄准线对准。

  炮长还有1个安装在炮塔顶部的观察潜望镜,装填手有1个单目观察潜望镜。

  4辅助武器

  辅助武器有两种,一种是莱茵金属公司的MG3A1式762mm并列机枪,安装在120mm火炮左侧,射速为1200发/min;另一种是安装在装填手舱盖环形支架上的MG3A1式762mm高射机枪,用于防空,高低射界为-10°~+75°。

  该坦克上载有762mm机枪弹4754发,其中2000发储藏在炮塔里。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装有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型发动机,它是一种4冲程12缸V型90°夹角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在2600r/min时,功率为1103千瓦(1500马力)。

  该发动机具有单位体积功率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油经济性好、起动性好等特点。与豹1坦克使用的MB838型发动机相比,平均有效压力从081MPa(83kgf/cm2)提高到107MPa(109kgf/cm2)、排量从374L增加到476L、转速从2200r/min提高到2600r/min,因而使功率从610千瓦(830马力)增加到1103千瓦(1500马力),提高87%。另一方面,通过减小进气管、喷油泵和气缸盖尺寸以及改进油底壳等部件,使发动机的结构尺寸更加紧凑。该发动机的单位体积功率从MB838型的388千瓦/m3(528马力/m3)提高到543千瓦/m3(738马力/m3)、比重量从31kg千瓦(23kg/马力)降低到204kg/千瓦(15kg/马力)。因而使豹2坦克具有比较好的加速性能,从零加速到32千米/小时仅需7s。然而,环形散热器冷却系统消耗功率达到162千瓦(220马力),比其他坦克要高。

  传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伦克(Renk)公司研制的HSWL 345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它是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MBT-70坦克的技术成果之一。

  该传动装置由可自控闭锁的液力变矩器、倒顺机构、行星变速机构、液力-液压转向装置、液力制动器和汇流行星排等部件组成。

  液力变矩器为二级涡轮综合变矩器,最大变矩系数为25,可自控闭销。

  倒顺机构由3个锥形齿轮、2个行星排和2个制动器组成,由驾驶员操纵,实现车辆的前进或倒退行驶。

  行星变速机构由3个行星排、3个制动器和1个片式离合器组成,与倒顺机构相配合,可以得到4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但仅使用2个倒档。

  转向装置是液力-液压复合的双流差速再生式机构,液力偶合器的作用是增加零轴上的转向扭矩,液压转向机构实现每个转向半径的无级调节。挂空档时,发动员机功率全部经过液力-液压转向机构传递,实现原位转向。

  液力制动器具有5147千瓦(7000马力)的最大吸收功率能力,它与机械制动器共同构成豹2坦克的制动系统,最大制动力矩为245kN·m(2500千克f·m),可以使55t重的豹2坦克从65千米/小时的行车状态在36s内制动停车。

  3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扭杆悬挂,车体每侧有7个负重轮、4个托带轮、1个后置主动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履带调节器。悬挂装置包括14根高强度扭杆、10个摩擦减振器和10个液压限制器。负重轮的动行程为350mm,静行程为176mm。

  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新型片式摩控减振器,10个摩控减振器的吸功能力为61kN·m。在这些负重轮位置处,还装有筒式结构的液压限制器,每个重115kg,当负重轮以294m/s向上运动时,10个液压限制器的总吸功能力为170kN·m。该坦克的行动装置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总吸功能力比豹1坦克提高79%,达422kN·m。

  该坦克采用迪尔(Diehl)公司研制的570A型双销式履带,履带板宽635mm,节距为1835mm,板体上加有可以更换的橡胶衬垫,销耳有橡胶套,履带寿命达6400千米,橡胶衬垫寿命为1600千米。履带调节器为机械式。

  四、防护系统

  1装甲防护

  该坦克的设计把乘员生存力量于20项要求之首位,车体和炮塔均采用间隙复合装甲,车体前端呈尖角状,增加了厚的侧裙板,车体两侧前部有3个可起裙板作用的工具箱,提高了正面弧形区的防护能力。炮塔外轮廓低矮,防弹性好,设计时考虑了中弹后的防二次效应问题,将待发弹存于炮塔尾舱,并用气密隔板将弹药与战斗舱隔离。

  2三防装置

  该坦克采用集体防护式三防通风装置,安装在底盘左侧的装甲板内,维护保养方便,空气过滤器可从外部更换。

  3灭火系统

  前4批生产型豹2坦克的乘员舱未安装自动灭火系统,1985年德国为第五批生产型豹2坦克安装了英国格莱维诺(Graviner)公司生产的乘员舱灭火抑爆装置。

  4烟幕弹发射器

  炮塔两则后部各装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有8具发射器。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1荷兰豹2坦克

  荷兰1979年3月订购了445辆豹2坦克,于1982~1986年交货,以代替369辆逊邱伦(Centurion)主战坦克和130辆AMX-13轻坦克,合同额为21亿德国马克。荷兰工业部门参加约60%合同额的零部件生产,278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装配,167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装配。

  德国为荷兰陆军生产的首批4辆豹2坦克于1981年年中制成,大批供货于1982年7月开始,1982年11月达到每月交货10辆,1986年7月最后完成。

  该坦克与德国陆军的第二、三批生产型豹2坦克基本相同,差别主要在于荷兰豹2坦克装有比利时FN公司762mm机枪;炮塔两侧后部装有6个发射器为一组的烟幕弹发射装置;装有荷兰生产的驾驶员微光夜视观察镜、电台和车内通话设备。

  1983年,驻德国荷兰皇家第四十一装甲旅首先装备该坦克。荷兰陆军还订购了20辆豹2坦克驾驶员训练车。

  2瑞士豹2坦克

  瑞士陆军于1983年8月宣布,在评价了豹2和M1坦克性能后选择豹2坦克,一次订购380辆,其中前35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供货,其余由瑞士以许可证方式生产。1987年最先交付的35辆用于训练,1988年1月完成用豹2坦克装备第一个坦克营的工作。

  瑞士特许生产豹2坦克的主合同商是康特拉弗斯(Contraves)公司,总装厂是位于图恩(Thun)的联邦制造厂(Federal Construction Works),瑞士NAW公司制造发动机,SLM公司制造传动装置,60~70%的部件将在瑞士制造。瑞士以每月6辆的速度生产豹2坦克。

  瑞士豹2坦克与德国豹2坦克相似,但装有瑞士电台和车内通话设备,装有瑞士的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瑞士还决定安装英国格莱维诺公司的乘员舱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3豹2驾驶训练车

  德国陆军和荷兰陆军各订购22辆豹2驾驶训练车,该车基本上与豹2坦克相同,但炮塔被一观察塔取代,重量与标准豹2坦克相近。

  4豹2(BPz3型)装甲抢救车

  波尔舍公司和克虏泊·马克公司正在利用豹2坦克底盘发展一种新型豹2装甲抢救车,该车称为3号装甲抢救车(Bergepanzer 3)。详见“装甲抢救车和修理车”部分。

  性能数据

  (第五批产品)

  型号 豹2

  乘员 4人

  战斗全重 55150千克

  单位功率 20千瓦/t

  单位压力 814kPa

  车长

  炮向前 9668m

  炮向后 8498m

  车宽

  带裙板 3700米

  不带裙板 3540米

  车高

  至炮塔顶 2480米

  至指挥塔顶 2807m

  火线高 2010米

  车底距地高

  前部 0540米

  后部 0490米

  履带宽 635mm

  履带中心距 2785m

  履带着地长

  左侧 4940米

  右侧 4920米

  公路最大速度 72千米/小时

  越野最大速度 55千米/小时

  0—32千米/小时加速时间 7s

  燃料储备 1200L

  公路最大行程 550千米

  涉水深

  无准备 100米

  有准备 235m

  潜渡深 400米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30%

  攀垂直墙高 110米

  越壕宽 300米

  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发动机

  生产公司 MTU

  型号 MB873Ka-501

  类型 12V水冷多种燃料

  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

  功率/转速 1103千瓦/26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 伦克(Renk)

  型号 HSWL 354

  类型 液力机械

  前进档/倒档数 4/2

  转向装置类型 液力-液压复合、双流差速式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20mm/Rh120-L44/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MG3A1/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MG3A1/机枪/1挺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2×8具

  热烟幕 无

  弹药基数

  炮弹 42发

  762mm机枪弹 4750发

  穿甲弹初速 1650米/s

  炮塔驱动方式 电液/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围 -9°~+20°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 95°/s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49°/s

  火炮稳定器

  高低向 有

  水平向 有

  火控系统类型 指挥仪式

  测距仪型号 EMES 15(三合一)

  弹道计算机类型 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车长瞄准镜型号 PERI-R17

  车长夜间瞄准镜型号 PERI-R17与炮长的EMES 15相连

  炮长瞄准镜类型/型号 双目、双向独立稳定/EMES 15

  炮长夜间瞄准镜型号 EMES 15(昼夜合一)

  炮长辅助瞄准镜型号/类型 FERO-Z18/单目

  夜间瞄准镜类型 热成像

  装甲结构类型

  车体 间隙复合

  炮塔 间隙复合

  三防装置 有

  灭火抑爆系统 有

  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无

  电气系统电压 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 8个/12V/125Ah

  苏30战斗机

  http://bkbaiducom/view/347326html

德国KMW的全称是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工业公司,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地面战斗车辆研制和生产厂商,但如今是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个事情发生在2016年,当年中国化工集团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其母公司克劳斯·玛菲集团,如今早已经在国内上市了。

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这辆KMW特种作战车,也称SOV。原产地为德国的4×4全驱越野车,是2000年中期为德国特种部队特别设计的一种远程巡逻车,可以通过支奴干中型运输直升机进行快速转运。

车辆由克劳斯·玛菲-韦格曼与布雷马赫合作开发,作为SOV特种作战车辆需要适用于远程侦察和特种作战,实车于2014年首次亮相,截止到目前仍然有各种客户购买这款特种车辆,姑且称呼这款KMW特种作战车为“轻骑兵”。

KMW轻骑兵整体对车身进行了防护,但是乘客的防护一般,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运动作战,车头的菱形截面设计在军用车辆上经常使用,能够对冲击波和轻型武器起到削减作用。细密的前进气格栅保证透气且兼顾防御,独特的V型前保险杠有较高的通过性,全车装有防滚架。

前挡风玻璃属于彻底分体式,可以分开放倒,兼顾了驾驶员的正面防护和副驾驶位置的火力输出。车身两侧各有一个备用轮胎支架,备胎放在这里还能对车厢提供一定的防护支持,车头支架则可以快速安装绞盘等外挂设备。

车内座位为2+1+1布局,车身侧面的蹬车踏板和防滚钢架结合在一起简单实用,前排主位专心驾驶车辆,副驾驶可以自由射击,中间乘客可以操控加装的重型型武器提供强大输出,后排乘客能对后方进行输出,这就是现代战场上的轻骑兵,火力强大速度快。

车辆座椅带气囊减震,两幅式方向盘大小适宜,仪表盘和多功能中控台均有内装甲防护,蹬车踏板为全金属防滑处理,车轮为适合沙漠行驶的厚重越野轮胎。

KMW轻骑兵空车自重5吨,最大负重25吨,车身长599米,宽194米,高263米。车辆使用意大利Bremach重型底盘,具有一定防地雷和炸弹功能,车身具有一点弹道防护。车上有三个武器架可外挂多种武器,例如主架可以安装127毫米重型机枪,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前后架可以使用762毫米或556毫米机枪。

车辆为模块化设计,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快速进行重新搭配,如运输人员最多可搭载6名乘客。这款车拥有强大的越野机动性,利用自身的速度和机动性避免正面交火,就像轻骑兵一样通过奇袭或急袭来完成任务。

它搭载的是依维柯3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68马力,最高车速130km/h,最大续航900km,超远的续航提供大范围迂回机动的基础。最大爬坡60%坡度约为31度,边坡30%坡度约为169度,垂直障碍05米,涉水障碍1米。

KMW轻骑兵可以装入CH-47或CH-53直升机的机舱,也可以吊装空运进行快速移动,可折叠的防滚架能够快速收起。防滚架折叠后,车辆高度从263米减小到187米,并且不用将武器拆卸,可以随时进行火力输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洲狮”步兵战车车体的中部装有一座由克劳斯一玛菲·威格曼公司研制、可360度旋转的全电遥控武器站。炮塔右侧装有一门莱茵金属武器弹药公司研制的双重补给毛瑟MK30-2型30毫米机关炮。射击俯仰角为一10度~+45度,最大射速高达700发/分,战斗射速为200发/分,射程可达3公里。发射方式有单发、点射和连发。供弹方式采用双路弹链供弹,优点是不仅能保证火力的连续性,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目标迅速更换弹种。

MK30-2机关炮能发射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研制的多种弹药,包括PMC287型整体式次口径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次口径曳光脱壳穿甲燃烧弹。其中APFSDS-T弹芯为钨合金,发射药重235克,炮弹初速达1405公里/秒,2公里距离上,当命中角为90度时可穿透60毫米均质钢装甲,当命中角为30度时也能有效穿透轻型装甲车辆的前装甲;在15公里距离上,该弹甚至能穿透M60坦克的侧装甲。而FAPIDS-T弹药被部署用于打击硬目标和软目标。

另外,针对武装直升机等打击低空目标对步战车的威胁,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还在35毫米“阿海德”弹的技术基础上研制出长173毫米、直径30毫米的新型空爆弹。

该弹装有一个电子定时器、一个抛出装料和135枚圆柱形钨合金杆或抛体。电子定时器被编制程序,经过在火炮口制退器中安装的一套装置被感应设定。在定时器控制下,炮弹在同目标碰撞前开始抛出装料和释放、散布抛体。该弹在对付直升机时有效射程可达25公里。该弹有非常强的抗干扰性能,可对抗现在所有的电子干扰。

“美洲狮”的辅助武器为一挺MG4型556毫米并列机枪,布置于MK30-2主炮左侧。另外,在遥控炮塔后部呈一字排开方式,布置有8具76毫米烟幕弹/榴弹发射器。

  自二战结束以来,坦克设计师们对大量的战例进行了统计和研究,发现坦克被正面命中的概率最高。坦克正面60°夹角范围内命中概率约45%,而在这个范围里,又以炮塔和正面装甲的上部被命中的概率最高。显然,如果能够大幅度压缩坦克炮塔的体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坦克被命中的概率,还能够减轻坦克重量,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但是,由于传统的炮塔内必须要有人员操纵战斗部分,受一般成人身高的限制,导致不能太低,例如苏式坦克限制人员身高不得超过175米,而西方坦克为了适应大部分的成年人身材,普遍比苏式坦克高02~03米。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设计师们很自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炮塔里边的人移出去,这就是无人炮塔的由来。

无人炮塔(又称顶置武器炮塔)是指坦克和装甲车的武器安装在车体顶部,乘员则位于低矮的车体内。顶置武器可回转,有的甚至可以升降。无人炮塔体积小,正面投影面积减小,整车重量有所减轻,同时乘员位于车体内,乘员的战场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根据武器不同的安装方式,无人炮塔可分为支座式无人炮塔、骨架式无人炮塔和遥控式无人炮塔三类。支座式无人炮塔,指将武器安装在低矮扁平炮塔顶部的支座上,射手位于炮塔下方,能够得到车体装甲的保护,但武器和供弹机构是无防护的。这种带武器支座的炮塔的重量可以比同类的普通炮塔减轻约20%。骨架式无人炮塔,指直接将武器安装在一个旋转架上,同时去掉武器、供弹机构和(在多数车辆上)待发弹药箱的装甲防护,武器的身管和炮尾机构完全暴露在外。射手的位置几乎可以安排在车体内任何地方,以遥控方式操纵武器和旋转支座。遥控式炮塔,指将武器、输弹机构、观瞄装置等安装在小型炮塔内,无人遥控炮塔的座圈直径比常规炮塔小,操纵人员几乎可以位于车内任何位置,同时炮塔具有一定的装甲防护。

发展简史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在不断尝试研制新型车载武器系统,以取代传统的炮塔,并制造出了采用支座安装火炮的实验坦克。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英国1968年制造的COMRES 75实验车,该车在扁平炮塔顶部的支

座上安装了一门火炮。后来,德国于1978年研制出了VTS-1实验样车也采用了支座式火炮,瑞典也于1982年制造出铰接式的UDESXX20实验样车。然而,这些车辆都未能被军方所采纳。唯一的例外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 “机动火炮系统”,该车的炮塔是在泰里达因公司XM-4“装甲火炮系统”(1985年制造)的基础上改进的,但该车至今仍未正式生产。

迄今为止,只有部分中口径自动武器采用了支座安装方式。其中最早的例子是瑞典博福斯公司1962年为本国Pbv301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制造的20毫米机关炮炮塔。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包括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采用的“库卡”20毫米炮炮塔和荷兰的装甲侦察车采用的“厄利肯”25毫米机关炮炮塔。与通用动力公司的“机动火炮系统”一样,以上三种炮塔都是通过火炮支座输送弹药,这个过程在炮塔内完成,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但是,后来的车辆再没有采用这种炮塔,唯一的例外是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在BTR-80A(8×8)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上采用的30毫米炮炮塔和为BTR-T中型装甲输送车实验样车制造的一种小型炮塔。

到了80年代,坦克炮塔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设计人员开始研制无人遥控炮塔。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于1984年在M1坦克底盘制造的坦克试验台(TTB)上采用了这种炮塔,但结果不尽理想。另外一个采用无人遥控炮塔的例子是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1994年制造的EGS实验样车。后来,无人遥控炮塔开始在重量更轻的装甲战车上得到应用。英国和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曾为联合开发的TRACER/FSCS侦察车研制出了装有CTA40毫米炮的遥控炮塔,但该项计划于2002年被取消。美国研制的“未来战斗系统”的载人战斗系统和德国研制的装有30毫米炮的“美洲狮”步兵战车都采用了遥控炮塔的设计思想。法国也正在按照这种设计思路为其EBM(6×6)轮式战车(原为EBRC)研制“托塔迪斯”炮塔。

目前,除俄罗斯外,其他多数国家发展的车载自动武器已停止采用老式的支座结构,而改用“骨架”安装方式,即去掉了武器、供弹机构和待发弹药箱的装甲防护(在多数车辆上),如法国的地面武器工业集团于20世纪70年代为装有20毫米机关炮的AMX-10P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制造的“巨嘴鸟”Ⅱ型炮塔。但是,这种采用暴露式供弹机构的火炮安装方式在后来的十年间并未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直到90年代才又开始应用于车载127毫米机枪。例如美国陆军的“斯特瑞克”(8×8)轮式装甲车的“防御者”遥控武器站、英国泰利斯公司研制的“乌鸦座”炮塔和以色列拉菲尔公司研制的顶置式武器站。目前,一些25毫米和30毫米机关炮也采用了这种安装方式,包括以色列拉菲尔公司研制的装有25毫米炮的顶置式武器站和装有25或30毫米机关炮的“交战者”遥控武器站。新加坡和罗马尼亚分别采用了前一种武器站来改装各自的M113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和BMP-1步兵战车。

具备的优势

无人炮塔系统的结构非常独特,它采用低矮型结构设计,炮塔上安装1门带有炮架的坦克炮,即顶置炮。同时,由于车体高度降低,重量减轻,也适合未来作战武器空运部署的要求。

无人炮塔的优点很多,主要有三点:

改善乘员的战斗环境 火炮与战斗室基本上是分离的,因此火炮发射的尾气完全与战斗室隔绝,不会影响乘员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无人炮塔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弹药都放在车内,而且经过隔仓放置后,基本上不会被引爆。炮弹被分放在多个地方,分别是炮塔吊篮的鼓形弹仓、车内的辅助弹仓和备用弹仓。另外,车长和炮长的座位基本平行,方便他们随时保持联系。另外,车长和炮长前面设置有一块控制面板,通过它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车内各部件的工况,还有利于车长/炮长之间作战意识的交流。坦克炮发射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这会对车内乘员造成很大的压力,降低他们的反应能力,然而在无人炮塔系统中,火炮可以采用膨胀波后坐技术,后坐力较小,车内乘员所承受的冲击相对小很多。

提高生存性 在采用无人炮塔的车辆中,车体上只有身管和炮尾机构,乘员包括射手位于车体内,在炮塔座圈以下。而且炮塔的体积明显变小,受打击的概率显著降低,这都可以极大地提高战场生存率。从防护角度来说,炮塔体积较小,相应的装甲板也比较小,这样可以降低装甲车的重量,增强装甲车的机动性。虽然使用低矮型炮塔的顶置炮 装甲防护比较薄弱,但是它可以减少乘员、武器、弹药暴露在外面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人员伤亡和内部损坏。同时,由于无人炮塔战斗车辆可以在不牺牲火炮威力的前提下降低底盘重量,相对就提高了战斗车辆的机动性,从而也提高了战斗车辆的生存能力。

良好的维修性 无人炮塔系统及其相关装置全部置于车体之外,可以非常简单地从车体上拆卸下来,而不需要像坦克那样作复杂的抽炮动作。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火炮的维修性能。火炮系统在战场抢修中更多地是采用更换方式,无人炮塔中火炮的顶置结构方式有利于战场抢修的展开。

典型代表

世界各国目前推出了许多无人炮塔,根据安装武器口径的大小,可以分为安装小口径武器的无人炮塔,或称为轻型武器站:安装中口径武器的无人炮塔,或称为中型武器站:安装机关炮的无人炮塔,可称为机关炮武器站:安装大口径火炮的无人炮塔。

轻型武器站 武器一般是556毫米和762毫米机枪,它们是非稳定的,区别在于是手动还是通过电动伺服机构瞄准,以及采用何种光学装置。例如,该级别中有克劳斯・玛菲一韦格曼公司的2350和FLW100型枪架,作为支援和输送车辆的自卫武器,也可作为战斗车辆的辅助武器。2350枪架安装在“水牛”装甲抢救车上,采用机械瞄准。FLW100型枪架为遥控式操纵观瞄设备,采用模块化光学和昼夜显示设计概念,可安装在车辆顶部,内部没有活动部件。奥托-梅莱拉公司的“蓝宝石”(高度集成的搜索和保护电子设备)是现代的轻型遥控装置,它最适合于“依维柯”和LMV这类轻型车辆使用。武器装备除了762毫米机枪外,也可安装556毫米机枪或自动榴弹发射装置。光学设备包括红外热像仪、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

埃尔比特公司的762毫米ORCWS武器站同样适用于轻型车辆,它是全稳式,无需在车辆顶部开口即可安装。类似的武器站还有拉菲尔公司的762毫米RCWs遥控武器站,它连接一个声响传感器,可自动对付狙击手。

奥托・梅莱拉公司的“希特罗尔”也是典型的后装备的武器站,它通过一个操纵杆进行遥控。武器可从车外装填。

康斯堡公司的“防御者一轻型”(Protector Light)是这一级别的另一代表,它的重量很轻,可通过瞄准握把或操作平台进行操控。

中型武器站 武器除了556/762毫米机枪外,还可安装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装置。

德国的中型武器站有克劳斯・玛菲一韦格曼公司的2048、1865和1530型,后者安装在“非洲狐”装甲侦察车、“野犬”1型和2型防护车以及“拳击手”装甲输送车上。它们的机械式驱动装置可改装成电动式,能用热像仪补充光学装置。此外,还可选装附加弹道防护以及烟幕施放装置。IWS、AWS和FLW200型遥控武器站采用现代光学和观蹒显示设备以及操纵装置。“执行者”遥控武器站原是由拉菲尔公司研制的,后由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根据英国要求进行了改进和特许生产。该武器站安装在英国的“黑豹”指挥和通信车上,可选装烟幕施放装置、弹道防护和稳定器等设备。泰利斯公司的SWARM遥控武器站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火炮运算及接口单元GPIU、操作员控制台和武器与传感器平台。光学设备包括彩色白昼摄像机、人眼安全型激光测距仪、非制冷式热像仪或制冷式传感器。新加坡技术动力公司的LRWS地面遥控武器站也可提供类似装备,基本型中已经有了轻型并列机枪,即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榴弹发射装置。博福斯公司的“狐猴”是一种模块化监视、效能系统,它可选装轻型导弹发射装置增强火力。

康斯堡公司提供的“防御者”已达1000件以上,实属最为成功的产品。目前,它已成为步兵班用车和美军“斯特瑞克”车族中的主要武器系统。由于8×8型车可用c-130直升机空运,为此必须将武器从“防御者”上卸下,并将武器站向前放倒,以降低车高。通过这种方式,也可在有防护情况下更换武器、烟幕施放装置和补充弹药。“防御者”可与发射后不管的“标枪”型导弹系统配合使用。

“箭”武器站是由加拿大的厄利孔一康特拉维斯公司和比利时FN公司联合研制的。除了标准的M2QCB型127毫米机枪外,还可安装M3型机枪,也适用于轻型车辆。用户还可根据需求选装以下设备:稳定器、弹道防护、激光测距仪、综合检测系统、综合训练程序、便携式遥控设备(距离30米)和网络设备。

机关炮武器站 奥托一梅莱拉公司的“希特菲斯特”炮塔可安装厄利孔公司的25毫米机关炮或麦克唐纳一道格拉斯公司的“大毒蛇”Ⅱ型30毫米机关炮,以及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炮塔左侧和右侧可各安装1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

莱茵金属公司的E4和E8两种炮塔均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安装,它们适用于15吨以上的车辆,希腊“利奥尼达斯”步兵战车采用了这两种炮塔。炮塔上可安装“长钉”反坦克导弹系统。E4是双人炮塔,E8是单人炮塔。

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同样提供了一种带27毫米机关炮的TMC-25“德拉加”单人炮塔。这种炮塔可装备在8×8型VBCI轮式装甲车上。

拉斐尔公司生产的名为“壮士”的RCWS遥控武器站,亦即机关炮武器站,可安装30毫米ATK MK44型机关炮。该武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炮架可以折叠,以便于空运和地面运输。武器站是稳定的,可从外部或车内的任意位置进行操控。传感器可自动跟踪目标。该系统内装有一个检测程序。武器站可安装2套“长钉”式导弹发射装置。到目前为止,已有1500部RCWS装备部队,在欧洲,比利时和捷克决定以RCWS 30作为部分“皮兰哈”Ⅲ和8x8型“潘德”Ⅱ轮式装甲车的武器装备。

埃尔比特公司提供的ORCWS顶置遥控武器站,是稳定式遥控武器站,可安装25和30毫米机关炮及导弹系统。它无需在车辆顶部开口即可安装,因此该武器站适于后安装。

大口径火炮无人炮塔 美国机动火炮系统的无人炮塔是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研制的105毫米小轮廓炮塔,安装有M68A1E4型105毫米低后坐力坦克炮。

105毫米低后坐力坦克炮能够发射所有北约标准的105毫米炮弹,其中高速穿甲弹足以击穿第二代主战坦克的装甲。例如M83贫铀高速穿甲弹在2000米外,就可击穿420毫米防弹钢板。火炮采用自动装弹机,共搭载18发炮弹,其中8发为待用弹。火炮的理论射速为每分钟10发,由于待用弹只有8发,因此其实际射速为每分钟8发。比较而言,机动火炮系统的炮弹搭载量稍显不足,因为LAV-105突击炮系统的车体更小,但却可以搭载30发炮弹。炮长的观瞄装置位于火炮的 右侧,包括热象仪和人眼安全眼型激光测距仪。为了确保精确射击,火炮采用双向稳定,并安装了与M1坦克同一系列的火控系统。

约旦于2003年推出了安装在“侯赛因”坦克底盘上的“猎鹰”无人炮塔。该炮塔由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武器设计与开发局与南非机械设计局等合作研制,安装了瑞士鲁阿格地面系统公司研制的120毫米紧凑型坦克炮。在火炮下方的车体内,车长在炮的右侧,炮长在左侧。车长配备有1具周视瞄准镜(位于炮塔顶部),其高低和方向均采用了独立稳定。炮长则配备了1具安装于炮塔舱口一侧的独立稳定瞄准具。

炮塔的方向转动和火炮的俯仰都采用双向稳定,便于在行进中射击。为了将射击误差减至最低,该火炮系统除了采用高低和方向陀螺仪外,还采用了前馈陀螺仪。火炮的俯仰和炮塔的转动均采用电操作。

自动装弹系统位于炮塔尾部,由一个6发炮弹的弹盘和一个4发炮弹的弧形弹架构成。该自动装弹系统仅宽14米。“猎鹰”炮塔的炮弹装填是通过一个圆筒形传送管完成的,该传送管围绕着自动装弹机底部旋转,然后根据需要从弹盘或弧形弹架上取出1发炮弹。在炮弹装进炮膛之前,该弹将与其高低传动装置解脱并被带至高低向的大约0°位置以便与传送管对正。

关键技术

无人炮塔技术设计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有一些技术难题阻碍其走上战场。第一个技术难题是遥控操作火炮的上下俯仰和水平旋转,第二个难题是如何将炮弹从弹仓自动送到炮尾,第三是采用合适的辅助技术保证战斗系统的战技指标。

经过多年的开发和试验,并随着电子技术和弹道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难题已经得到部分解决。

遥控火炮旋转和俯仰动作 由于炮塔内没有乘员的空间,射手位于车体之内,必须在潜望观瞄系统的配合下对火炮进行遥控操作。

火炮的旋转和俯仰都是采用电操作的,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目标位置和运动信息,汇集到火控计算机解算,控制火炮的旋转和俯仰。旋转和俯仰机构都采用陀螺仪稳定装置,以保证行进间射击的精度。

自动输弹技术 在无人炮塔战斗系统中,弹药储存在车体内的鼓形弹仓内,火炮轴线在车体外,需要设计合适可靠的输弹设备将炮弹由弹仓输送到火炮炮尾位置,并使炮弹轴线与火炮身管轴线平行,以便于自动装弹。炮弹由弹鼓至传送带和传送带至托盘两个过程后,只需要推弹人膛机构始终与身管在一条直线上,在火炮高低射界内,自动装填系统便可以以任意角完成装填。

后坐控制技术 在无人炮塔战斗车辆中,火炮可以采用长距离后坐的方式减小后坐力对车体的影响,但是后坐距离大也意味着火炮射速将降低,影响其战技指标。采用低后坐技术一方面减小火炮发射对车体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火炮的射速完全由自动装弹速度来决定,从而达到提高射速的目的,同时后坐对车体振动的影响减小也可以加快次一发弹的瞄准时间。膨胀波低后坐火炮技术便是目前较先进的低后坐技术。

膨胀波低后坐炮是一种新型火炮,其工作原理为当发射药在炮膛内推进弹丸时,如果火炮药室的炮尾突然打开,火药气体就会向后方突然喷出,药室内的压力即随之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膨胀波或“火药气体稀释”现象。药室内压力下降现象在炮膛内的扩展速度和声波传播速度是一样相同的,因此这种压力下降现象传递到弹丸的底部会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膨胀波火炮就是利用这一滞后现象,精确控制炮尾开口的时机和速度,使弹丸在炮尾开口时感觉不到压力的降低,仍然像在密闭的炮膛内飞行,以原来的初速飞离炮口。如果能尽量推迟炮尾开口的时间,使膨胀波恰好在弹丸刚刚脱离炮口的瞬间追赶上弹丸底部,则实现了所谓的“定时同步”。

在火炮尾部装有一个扩张喷嘴,从炮尾释放出来的火药气体通过该喷嘴高速向后排出。此时扩张喷嘴对火药气体起到降温降压作用,火炮的内部热能转变成了后喷气流的动能,并在喷嘴处形成作用于火炮的反向压力,大大抵消了火炮的后坐能量。可以说,膨胀波火炮在炮尾开口之前是按传统火炮的原理工作,而在炮尾开口之后即按低后坐火炮的原理工作。

该型火炮弹丸的外弹道将不受影响,炮口初速和弹道曲线与传统火炮发射的弹丸相同,但是却能减少后坐距离以及身管发热量。当然该火炮技术也存在不足――炮尾焰。但是由于膨胀波火炮应用在无人炮塔战斗车辆上,火炮是顶置的,在车体之外,火炮发射产生的炮尾焰作用在车体之外,将不会伤害到乘员和射手。

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发展,随着新一代装甲战车趋向于自动化、无人化,无人炮塔开始成为一种常见的战车构型。美国“未来战斗系统”计划中的突击炮和榴弹炮,都采用了无人炮塔技术,车内所有成员都处于一个安全、封闭的空间中,大大降低了车辆动力、武器系统对成员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节省了人力。但是,无人炮塔技术对于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较高,特别是火力部分,要求在高强度持续作战情况下,保持足够高的可靠性,这对于整个相关的科研机构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战车使用无人炮塔技术。

豹2坦克

Leopard Ⅱ tank

联邦德国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主战坦克(见坦克)。其战斗全重5515吨,乘员 4 人,坦克最大速度 72 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50千米。主要武器有120毫米滑膛炮(见火炮)1门 ,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弹药基数42发。火控系统包括大炮双向稳定、数字式计算机、激光测距、热成像夜瞄装置等。车体和炮塔采用间隙式复合装甲,配有集体式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德国豹2A6

战斗全重:超过60吨

车 长:9.61米

车 宽:3.42米

车 高:2.48米

乘 员:4人

火 炮:德国莱因公司120毫米滑膛炮,55倍口径Rh120-L55滑膛炮,炮口初速达到1750米/秒,使用钨合金弹,在常温状态下穿深达900毫米,而且精度相当高。射程5000米,为目前射程最远的坦克火炮。火控系统先进,反应时间6秒。

机枪:1挺莱茵金属公司的MG3A1式762mm并列机枪,安装在120mm火炮左侧,射速为1200发/min;一挺安装在装填手舱盖环形支架上的MG3A1式762mm高射机枪,用于防空,高低射界为-10°~+75°。

弹药基数:炮弹42发。 7.62毫米弹4750发。烟幕发射弹:16具

发 动 机: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型4冲程12缸V型90°夹角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柴油发动机之一。发动机功率:1100千瓦(1500马力)最大行程:550公里

最大速度:72公里/小时。具有比较好的加速性能,从零加速到32公里/小时仅需6秒。在车体后部安装有1部电视摄像机,其监视器可使驾驶员更安全地倒车,并使用了基于陀螺技术和有全球定位系统支持的混合式导航系统,使坦克在任何作战环境中都能导航。

装甲防护:间隙式复合主装甲,防弹能力达到了400-420mm均制钢板。炮塔正面安装了锲型前装甲防护组件,炮塔内表面装有防崩落衬层,履带裙板也采用改进的复合装甲,提高了对动能弹和化学能弹的防护能力。豹IIA6M的突出特点是对地雷的防护能力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些组件包括安装在坦克底板下的附加被动装甲,新型车体逃离舱口,改进的驾驶员、车长、炮手和装填手座椅等;此外,车辆底部的弹药储存区也被腾空,使坦克乘员不再担心自己“坐在火药桶上”了。它们可以在雷区灵活地穿梭行动,而不必担心地雷炸断履带或者炸毁装甲引爆弹药。许多军事专家认为,目前大多数坦克进攻时,都需要工兵提前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雷区,或者有排雷车辆伴随负责清理道路上的障碍,新“豹2”的服役将有可能改变这一传统作战模式和编组,从而大大提高地面装甲力量的攻击速度

火控装置: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由于是稳定质量较小的瞄准镜并设有位置和速度复合电路,因而易于稳定、有很高的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命中率。车长有1个向后开启的圆舱盖和可360°观察的潜望镜,舱盖前装有1个PERI-R17型稳定的周视主瞄准镜,该镜有2×和8×两种放大倍率。炮长有1个双放大倍率的稳定式EMES 15型潜望式瞄准镜,其中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装置。车长和炮长能在全天候条件下捕捉目标,炮长和车长都可以开炮射击。车长不仅能通过其目镜看到他自己昼间观察的图像,而且其监视器还可显示炮长昼夜观察的图像。用全电式炮控和炮塔控制系统代替液压式系统,既安全又减少了噪音。

德国豹式坦克 德国豹-II主战坦克豹1主战坦克刚一投产,波尔舍(Porsche)公司就获得了一项进一步发展豹1坦克的合同,以提高该坦克的战斗效能。1967年该合同期满时恰逢联邦德国与美国已经在联合研制MBT-70坦克,联合发展计划不允许任何一国从事自己的坦克发展。 然而,联邦德国为豹1坦克研制了提高性能的新部件,其中一些部件为研制新坦克创造了条件。 1968年,克劳斯·玛菲公司获得了一项价值2500万联邦德国马克的合同,制造2辆新坦克样车。这种新坦克与后来的生产型豹1A3/豹1A4坦克相似,装有改进型火控系统、不同的稳定装置、新型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还装有1门105mm线膛坦克炮、1挺762mm并列机枪和1挺762mm高射机枪。 1969年,当联邦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MBT-70坦克还停留在样车发展阶段时,联邦德国便利用MBT-70坦克部件发展了一种牡野猪(Eber)试验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了2辆样车。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一种叫做野猪(Keiler)的新型试验坦克。 1970年MBT-70坦克计划告吹,联邦德国便作出研制豹2坦克的决定。 1972~1974年间,克劳斯·玛菲公司制出16个车体和17个炮塔,所有样车均装有MBT-70坦克的伦克(Renk)公司传动装置和MTU公司的柴油机。 10辆样车装有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的105mm线膛炮,其余样车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2辆底盘车装有液气悬挂装置,但最终被采用的是带有摩擦减振器的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样车上装有各种型式的火控系统,其中1辆样车的炮塔顶上还装有1门20mm遥控高射炮。样车于1972~1974年进行了部件系统技术试验,然后进行部队试验。 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生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热带沙漠试验。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季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热带沙漠试验。 豹2坦克样车试验情况为: 行车试验 公路行驶34531km,起伏路行驶27472km。 发动机试验 共试验MB873型发动机49台,其中23台进行了台架试验,26台装车试验。1975年以前,台架试验总共进行了30000h,单台发动机最长试验时间为2400h,进行了3次按北约试验标准规定的400h运行试验,在起伏地上进行了4327h耐久性行驶试验。 传动装置试验 对41台HSWL 354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进行了试验,其中1台为台架试验,40台为装车试验。台架试验运行了8000h,最长一次试验持续1200h。装车试验共行驶158000km,最长的一次行车试验距离为18400km。侧传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一起试验,共试制了85台侧传动装置。 行动装置试验 16辆样车底盘装有不同型式的行动装置,按规定的项目进行反复试验。对平衡肘、负重轮和悬挂系统进行了反复试验,仅摩擦减振器在10年内进行的行驶性能试验就有69000km。炮塔试验 1973年3月~1975年12月试验了炮塔和武器系统。用9辆样车对120mm滑膛炮及火控系统和105mm线膛炮及火控系统进行了长达15153h的使用试验,其中对装有120mm火炮的炮塔试验了4755h,对装有105mm火炮的炮塔试验了10398h。 射击试验 1972年~1975年12月进行试验,共发射105mm炮弹3742发,发射120mm炮弹1667发。 1974年,美国和联邦德国签订了关于两国坦克发展计划标准化理解备忘录,1977年进行了修改,内容包括两国关于坦克部件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的部件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炮长望远瞄准镜、夜视设备、火控系统、履带和主要武器。 为满足美国需要,联邦德国制造了另一种称为豹2AV(美国称为朴实型豹2)坦克。该坦克装有不同的火控系统和炮塔,车体为间隙复合装甲,还有很多受1973年中东战争影响进行的其他改进项目。总共制造了2个车体和3个炮塔,向美国交付了1辆完整的豹2AV坦克和1个底盘车,供美国的1976年9月进行与XM1坦克样车的对比试验。但美国没有采用这种坦克而选择了本国两种竞争车型中的一种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的XM-1坦克。然而美国却决定在M1的产品改进型M1A1坦克上采用联邦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 1977年,联邦德国选定克劳斯·玛菲公司为主承包商并签定了大量生产豹2坦克的合同,在1800辆订货中,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990辆,其余810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第一辆预生产型豹2坦克于1978年年底交给联邦德国国防军用于部队训练。1979年初又交付了3辆。第一辆生产型豹2坦克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于1979年10月在慕尼黑交付。到1982年底年产量达到300辆水平。 联邦德国陆军的1800辆豹2坦克订货分5批生产: 第一批380辆,1979年开始生产时尚未安装处于研制阶段的热成像瞄准镜,但为该镜留有安装位置和接口。为保证部队使用,车上装有PZB200型微光观瞄仪器。 第二批450辆,1981年开始生产,装有热成像瞄准镜,并提高了某些部件和系统的性能。从外观看,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提高了车长周视潜望镜的高度(增高5cm),为方便与车外乘员通话而在炮塔左后侧增设了车外通话接口,加大了三防通风斗尺寸等。 第三批300辆,1983年开始生产,其标准与第二批基本相同。 第四批300辆,1984年开始生产,采用了新型SEM80/90车用电台,该电台天线较短,为炮长增装了1个依托支架、使炮长能方便地进行瞄准和射击。 第五批370辆,1985年开始生产,装有数字式电子计算机,配有弹道程序,还装有训练使用的射击模拟器接口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前三批豹2坦克的费用为51亿联邦德国马克,5批的总费用为92亿联邦德国马克。 1987年10月30日,联邦德国政府批准了150辆豹2坦克的新订货计划,其中55%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其余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1988年1月新订购的第一辆豹2坦克交货,然后克劳斯·玛菲公司以每月5辆的速度生产,克虏伯·马克公司以低于每月5辆的速度陆续生产。这150辆豹2坦克将代替经过改进后运往土耳其的150辆豹1A4坦克。此外,另有100辆豹2坦克新订货即将被批准,以补充运往土耳其250辆豹1A4坦克的空缺。这100辆豹2坦克,其中65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35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联邦德国陆军拥有1800辆豹2坦克中的第一批正返回工厂进行大修,用观瞄与测距合一的热成像瞄准镜代替临时性使用的微光夜视装置。该热成像瞄准镜已成为第二批及以后几批豹2坦克的制式装备。第二批豹2坦克的其他变化还包括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改进了排气格栅,修改了工具储藏箱和指挥塔盖等。 第五批豹2坦克使用新的油漆图案、数字式火控计算机机芯和灭火抑爆系统。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车体由间隙复合装甲制成,分成3个舱:驾驶舱在车体前部,战斗舱在中部,动力舱在后部。 驾驶员位于车体右前方,有1个向右旋转开启的单扇舱盖和3具观察潜望镜,其中中间1具潜望镜可以更换成被动夜视潜望镜。驾驶舱左边的空间储存炮弹。 炮塔在车体中部上方,车长和炮长位于右边,装填手拉于左边。炮塔后部有1个可储存一部分炮弹的大尾舱;炮塔顶上有两个舱盖,右边一个是车长舱盖,左边一个为装填手舱盖;炮塔左边有1个补给弹药用的窗口。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坦克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120mm滑膛炮,炮管长53m,用电渣重熔钢制成,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设计膛压为710MPa,实际使用膛压为500MPa(5500kgf/cm2)。炮管系用自紧工艺制造,内膛表面经镀铬硬化处理,从而提高了炮管的疲劳强度、磨损寿命和防腐蚀能力。炮管寿命为650发(标准动能弹)。 整个火炮系统带防盾重4290kg,不带防盾重3100kg(包括炮管、热护套、抽气装置和炮闩),炮管重1315kg。最大后坐距离为370mm,一般后坐距离为340mm。 2弹药 120mm滑膛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两种弹药。车上装42发弹,其中27发储存在驾驶员左边的车前部分,15发储存在炮塔尾舱里。 DM1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120mm火炮的主弹种,由弹丸、可脱落弹托和钢底半可燃药筒构成。弹丸由弹套、尾翼、弹芯和装在弹底的曳光装置组成的弹芯直径为38mm、长径比为12:1。弹芯为外部套有钢套的钨弹芯。该穿甲弹的初速约为1650m/s,最大有效射程为3500m。 DM12多用途破甲弹具有破甲和杀伤双重作用,初速为1143m/s。该弹为尾翼稳定弹,短尾翼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经表面热处理,可承受500MPa以上的膛压;采用了压电引信;改进了点火装置,将原来的单孔底火改成多孔底火,在周围一圈开有径向孔,使点火时间从22ms缩短为5ms。 半可燃药筒由惰性纤维、硝化棉、二苯胺、树脂等混合制成,内装发射药、底火和缓蚀添加剂衬套。为防止药筒受潮和微生物侵蚀,在药筒上涂有一层油膜。 DM23弹是于1983年采用的联邦德国第二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整体式钨镍合金弹芯的直径为32mm,长径比为14:1。 DM33弹是第三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具有更大的长径比,但至今尚未投产。 该坦克的弹药与美国M1A1坦克的弹药通用。 3火控系统 火控系统是由机械、光学、液压和电子件组成的综合系统,因采用稳像式瞄准镜,火炮液压伺服系统随动于瞄准镜。该综合系统通常被称为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由于是稳定质量较小的瞄准镜并设有位置和速度复合电路,因而具有易于稳定和很高的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命中率。 车长有1个向后开启的圆舱盖和可360°观察的潜望镜,舱盖前装有1个PERI-R17型稳定的周视主瞄准镜,该镜有2×和8×两咱放大倍率。 炮长有1个双放大倍率的稳定式EMES 15型潜望式瞄准镜,其中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装置。装在EMES 15型瞄准镜中的热像仪能使火炮在夜间或不良天气下或者对伪装的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炮长还有1个辅助的FERO-Z18型望远式单目夜间瞄准镜,放大倍率为8×。在夜间,车长用与炮长EMES 15型瞄准镜相连的热成像瞄准镜观察战场。EMES 15瞄准镜的图像可以传给车长的PERI-R17型瞄准镜,使车长也能看到同炮长相同的图像。此外,车长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测试台控制检测系统RPP 1-8,自动地监视火控系统的工作情况。炮长的EMES 15型双目稳定式三合一主瞄准镜的反射镜头是双向稳定的,其昼间通道的放大倍率为12×,视场为5°。 该坦克样车原采用蔡斯(Zeiss)公司的EMES 12型体视、激光测距仪,生产型车采用美国休斯(Hughes)公司专利的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并与EMES 15型炮长主瞄准镜组合为一体。激光测距仪最大测量距离为9990m,精度±10m,测得的距离、火力准备和所选弹种的数据都显示在炮长瞄准镜下部。火控计算机由通用电气德律风根(AEG-Telefunken)公司的FLER-H型混合式计算机发展为在第五批豹2坦克上安装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该计算机可计算瞄准角和火炮横向提前角,涉及的参数有目标距离、车辆倾斜角、目标的运动方向、横风和弹道数据等。火控计算机计算了这些参数后将控制信息送入武器随动系统,后者将武器与炮长的EMES 15或车长的PERI-R17型瞄准镜的瞄准线对准。 炮长还有1个安装在炮塔顶部的观察潜望镜,装填手有1个单目观察潜望镜。 4辅助武器 辅助武器有两种,一种是莱茵金属公司的MG3A1式762mm并列机枪,安装在120mm火炮左侧,射速为1200发/min;另一种是安装在装填手舱盖环形支架上的MG3A1式762mm高射机枪,用于防空,高低射界为-10°~+75°。 该坦克上载有762mm机枪弹4754发,其中2000发储藏在炮塔里。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装有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型发动机,它是一种4冲程12缸V型90°夹角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在2600r/min时,功率为1103kW(1500马力)。 该发动机具有单位体积功率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油经济性好、起动性好等特点。与豹1坦克使用的MB838型发动机相比,平均有效压力从081MPa(83kgf/cm2)提高到107MPa(109kgf/cm2)、排量从374L增加到476L、转速从2200r/min提高到2600r/min,因而使功率从610kW(830马力)增加到1103kW(1500马力),提高87%。另一方面,通过减小进气管、喷油泵和气缸盖尺寸以及改进油底壳等部件,使发动机的结构尺寸更加紧凑。该发动机的单位体积功率从MB838型的388kW/m3(528马力/m3)提高到543kW/m3(738马力/m3)、比重量从31kgkW(23kg/马力)降低到204kg/kW(15kg/马力)。因而使豹2坦克具有比较好的加速性能,从零加速到32km/h仅需7s。然而,环形散热器冷却系统消耗功率达到162kw(220马力),比其他坦克要高。 2传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伦克(Renk)公司研制的HSWL 345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它是联邦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MBT-70坦克的技术成果之一。 该传动装置由可自控闭锁的液力变矩器、倒顺机构、行星变速机构、液力-液压转向装置、液力制动器和汇流行星排等部件组成。 液力变矩器为二级涡轮综合变矩器,最大变矩系数为25,可自控闭销。 倒顺机构由3个锥形齿轮、2个行星排和2个制动器组成,由驾驶员操纵,实现车辆的前进或倒退行驶。 行星变速机构由3个行星排、3个制动器和1个片式离合器组成,与倒顺机构相配合,可以得到4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但仅使用2个倒档。 转向装置是液力-液压复合的双流差速再生式机构,液力偶合器的作用是增加零轴上的转向扭矩,液压转向机构实现每个转向半径的无级调节。挂空档时,发动员机功率全部经过液力-液压转向机构传递,实现原位转向。 液力制动器具有5147kW(7000马力)的最大吸收功率能力,它与机械制动器共同构成豹2坦克的制动系统,最大制动力矩为245kN·m(2500kgf·m),可以使55t重的豹2坦克从65km/h的行车状态在36s内制动停车。 3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扭杆悬挂,车体每侧有7个负重轮、4个托带轮、1个后置主动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履带调节器。悬挂装置包括14根高强度扭杆、10个摩擦减振器和10个液压限制器。负重轮的动行程为350mm,静行程为176mm。 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新型片式摩控减振器,10个摩控减振器的吸功能力为61kN·m。在这些负重轮位置处,还装有筒式结构的液压限制器,每个重115kg,当负重轮以294m/s向上运动时,10个液压限制器的总吸功能力为170kN·m。该坦克的行动装置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总吸功能力比豹1坦克提高79%,达422kN·m。 该坦克采用迪尔(Diehl)公司研制的570A型双销式履带,履带板宽635mm,节距为1835mm,板体上加有可以更换的橡胶衬垫,销耳有橡胶套,履带寿命达6400km,橡胶衬垫寿命为1600km。履带调节器为机械式。 四、防护系统: 1装甲防护 该坦克的设计把乘员生存力量于20项要求之首位,车体和炮塔均采用间隙复合装甲,车体前端呈尖角状,增加了厚的侧裙板,车体两侧前部有3个可起裙板作用的工具箱,提高了正面弧形区的防护能力。炮塔外轮廓低矮,防弹性好,设计时考虑了中弹后的防二次效应问题,将待发弹存于炮塔尾舱,并用气密隔板将弹药与战斗舱隔离。 2三防装置 该坦克采用集体防护式三防通风装置,安装在底盘左侧的装甲板内,维护保养方便,空气过滤器可从外部更换。 3灭火系统 前4批生产型豹2坦克的乘员舱未安装自动灭火系统,1985年联邦德国为第五批生产型豹2坦克安装了英国格莱维诺(Graviner)公司生产的乘员舱灭火抑爆装置。 4烟幕弹发射器 炮塔两则后部各装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有8具发射器。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1荷兰豹2坦克 荷兰1979年3月订购了445辆豹2坦克,于1982~1986年交货,以代替369辆逊邱伦(Centurion)主战坦克和130辆AMX-13轻坦克,合同额为21亿联邦德国马克。荷兰工业部门参加约60%合同额的零部件生产,278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装配,167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装配。 联邦德国为荷兰陆军生产的首批4辆豹2坦克于1981年年中制成,大批供货于1982年7月开始,1982年11月达到每月交货10辆,1986年7月最后完成。 该坦克与联邦德国陆军的第二、三批生产型豹2坦克基本相同,差别主要在于荷兰豹2坦克装有比利时FN公司762mm机枪;炮塔两侧后部装有6个发射器为一组的烟幕弹发射装置;装有荷兰生产的驾驶员微光夜视观察镜、电台和车内通话设备。 1983年,驻联邦德国荷兰皇家第四十一装甲旅首先装备该坦克。荷兰陆军还订购了20辆豹2坦克驾驶员训练车。 2瑞士豹2坦克 瑞士陆军于1983年8月宣布,在评价了豹2和M1坦克性能后选择豹2坦克,一次订购380辆,其中前35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供货,其余由瑞士以许可证方式生产。1987年最先交付的35辆用于训练,1988年1月完成用豹2坦克装备第一个坦克营的工作。 瑞士特许生产豹2坦克的主合同商是康特拉弗斯(Contraves)公司,总装厂是位于图恩(Thun)的联邦制造厂(Federal Construction Works),瑞士NAW公司制造发动机,SLM公司制造传动装置,60~70%的部件将在瑞士制造。瑞士以每月6辆的速度生产豹2坦克。 瑞士豹2坦克与联邦德国豹2坦克相似,但装有瑞士电台和车内通话设备,装有瑞士的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瑞士还决定安装英国格莱维诺公司的乘员舱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3豹2驾驶训练车 联邦德国陆军和荷兰陆军各订购22辆豹2驾驶训练车,该车基本上与豹2坦克相同,但炮塔被一观察塔取代,重量与标准豹2坦克相近。 4豹2(BPz3型)装甲抢救车 波尔舍公司和克虏泊·马克公司正在利用豹2坦克底盘发展一种新型豹2装甲抢救车,该车称为3号装甲抢救车(Bergepanzer

豹1主战坦克刚一投产,波尔舍(Porsche)公司就获得了一项进一步发展豹1坦克的合同,以提高该坦克的战斗效能。1967年该合同期满时恰逢联邦德国与美国已经在联合研制MBT-70坦克,联合发展计划不允许任何一国从事自己的坦克发展。 然而,联邦德国为豹1坦克研制了提高性能的新部件,其中一些部件为研制新坦克创造了条件。

  1968年,克劳斯·玛菲公司获得了一项价值2500万联邦德国马克的合同,制造2辆新坦克样车。这种新坦克与后来的生产型豹1A3/豹1A4坦克相似,装有改进型火控系统、不同的稳定装置、新型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还装有1门105mm线膛坦克炮、1挺762mm并列机枪和1挺762mm高射机枪。 1969年,当联邦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MBT-70坦克还停留在样车发展阶段时,联邦德国便利用MBT-70坦克部件发展了一种牡野猪(Eber)试验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了2辆样车。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一种叫做野猪(Keiler)的新型试验坦克。 1970年MBT-70坦克计划告吹,联邦德国便作出研制豹2坦克的决定。

  1972~1974年间,克劳斯·玛菲公司制出16个车体和17个炮塔,所有样车均装有MBT-70坦克的伦克(Renk)公司传动装置和MTU公司的柴油机。 10辆样车装有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的105mm线膛炮,其余样车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2辆底盘车装有液气悬挂装置,但最终被采用的是带有摩擦减振器的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样车上装有各种型式的火控系统,其中1辆样车的炮塔顶上还装有1门20mm遥控高射炮。样车于1972~1974年进行了部件系统技术试验,然后进行部队试验。

  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生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热带沙漠试验。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季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热带沙漠试验。

  豹2坦克样车试验情况为: 行车试验 公路行驶34531km,起伏路行驶27472km。 发动机试验 共试验MB873型发动机49台,其中23台进行了台架试验,26台装车试验。1975年以前,台架试验总共进行了30000h,单台发动机最长试验时间为2400h,进行了3次按北约试验标准规定的400h运行试验,在起伏地上进行了4327h耐久性行驶试验。 传动装置试验 对41台HSWL 354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进行了试验,其中1台为台架试验,40台为装车试验。台架试验运行了8000h,最长一次试验持续1200h。装车试验共行驶158000km,最长的一次行车试验距离为18400km。侧传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一起试验,共试制了85台侧传动装置。 行动装置试验 16辆样车底盘装有不同型式的行动装置,按规定的项目进行反复试验。对平衡肘、负重轮和悬挂系统进行了反复试验,仅摩擦减振器在10年内进行的行驶性能试验就有69000km。炮塔试验 1973年3月~1975年12月试验了炮塔和武器系统。用9辆样车对120mm滑膛炮及火控系统和105mm线膛炮及火控系统进行了长达15153h的使用试验,其中对装有120mm火炮的炮塔试验了4755h,对装有105mm火炮的炮塔试验了10398h。 射击试验 1972年~1975年12月进行试验,共发射105mm炮弹3742发,发射120mm炮弹1667发。

  1974年,美国和联邦德国签订了关于两国坦克发展计划标准化理解备忘录,1977年进行了修改,内容包括两国关于坦克部件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的部件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炮长望远瞄准镜、夜视设备、火控系统、履带和主要武器。 为满足美国需要,联邦德国制造了另一种称为豹2AV(美国称为朴实型豹2)坦克。该坦克装有不同的火控系统和炮塔,车体为间隙复合装甲,还有很多受1973年中东战争影响进行的其他改进项目。总共制造了2个车体和3个炮塔,向美国交付了1辆完整的豹2AV坦克和1个底盘车,供美国的1976年9月进行与XM1坦克样车的对比试验。但美国没有采用这种坦克而选择了本国两种竞争车型中的一种——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的XM-1坦克。然而美国却决定在M1的产品改进型M1A1坦克上采用联邦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

  1977年,联邦德国选定克劳斯·玛菲公司为主承包商并签定了大量生产豹2坦克的合同,在1800辆订货中,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990辆,其余810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第一辆预生产型豹2坦克于1978年年底交给联邦德国国防军用于部队训练。1979年初又交付了3辆。第一辆生产型豹2坦克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于1979年10月在慕尼黑交付。到1982年底年产量达到300辆水平。

  联邦德国陆军的1800辆豹2坦克订货分5批生产: 第一批380辆,1979年开始生产时尚未安装处于研制阶段的热成像瞄准镜,但为该镜留有安装位置和接口。为保证部队使用,车上装有PZB200型微光观瞄仪器。 第二批450辆,1981年开始生产,装有热成像瞄准镜,并提高了某些部件和系统的性能。从外观看,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提高了车长周视潜望镜的高度(增高5cm),为方便与车外乘员通话而在炮塔左后侧增设了车外通话接口,加大了三防通风斗尺寸等。 第三批300辆,1983年开始生产,其标准与第二批基本相同。 第四批300辆,1984年开始生产,采用了新型SEM80/90车用电台,该电台天线较短,为炮长增装了1个依托支架、使炮长能方便地进行瞄准和射击。 第五批370辆,1985年开始生产,装有数字式电子计算机,配有弹道程序,还装有训练使用的射击模拟器接口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前三批豹2坦克的费用为51亿联邦德国马克,5批的总费用为92亿联邦德国马克。

  1987年10月30日,联邦德国政府批准了150辆豹2坦克的新订货计划,其中55%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其余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1988年1月新订购的第一辆豹2坦克交货,然后克劳斯·玛菲公司以每月5辆的速度生产,克虏伯·马克公司以低于每月5辆的速度陆续生产。这150辆豹2坦克将代替经过改进后运往土耳其的150辆豹1A4坦克。此外,另有100辆豹2坦克新订货即将被批准,以补充运往土耳其250辆豹1A4坦克的空缺。这100辆豹2坦克,其中65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35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联邦德国陆军拥有1800辆豹2坦克中的第一批正返回工厂进行大修,用观瞄与测距合一的热成像瞄准镜代替临时性使用的微光夜视装置。该热成像瞄准镜已成为第二批及以后几批豹2坦克的制式装备。第二批豹2坦克的其他变化还包括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改进了排气格栅,修改了工具储藏箱和指挥塔盖等。 第五批豹2坦克使用新的油漆图案、数字式火控计算机机芯和灭火抑爆系统。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车体由间隙复合装甲制成,分成3个舱:驾驶舱在车体前部,战斗舱在中部,动力舱在后部。 驾驶员位于车体右前方,有1个向右旋转开启的单扇舱盖和3具观察潜望镜,其中中间1具潜望镜可以更换成被动夜视潜望镜。驾驶舱左边的空间储存炮弹。 炮塔在车体中部上方,车长和炮长位于右边,装填手拉于左边。炮塔后部有1个可储存一部分炮弹的大尾舱;炮塔顶上有两个舱盖,右边一个是车长舱盖,左边一个为装填手舱盖;炮塔左边有1个补给弹药用的窗口。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坦克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120mm滑膛炮,炮管长53m,用电渣重熔钢制成,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设计膛压为710MPa,实际使用膛压为500MPa(5500kgf/cm2)。炮管系用自紧工艺制造,内膛表面经镀铬硬化处理,从而提高了炮管的疲劳强度、磨损寿命和防腐蚀能力。炮管寿命为650发(标准动能弹)。 整个火炮系统带防盾重4290kg,不带防盾重3100kg(包括炮管、热护套、抽气装置和炮闩),炮管重1315kg。最大后坐距离为370mm,一般后坐距离为340mm。

  2弹药 120mm滑膛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两种弹药。车上装42发弹,其中27发储存在驾驶员左边的车前部分,15发储存在炮塔尾舱里。 DM1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120mm火炮的主弹种,由弹丸、可脱落弹托和钢底半可燃药筒构成。弹丸由弹套、尾翼、弹芯和装在弹底的曳光装置组成的弹芯直径为38mm、长径比为12:1。弹芯为外部套有钢套的钨弹芯。该穿甲弹的初速约为1650m/s,最大有效射程为3500m。 DM12多用途破甲弹具有破甲和杀伤双重作用,初速为1143m/s。该弹为尾翼稳定弹,短尾翼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经表面热处理,可承受500MPa以上的膛压;采用了压电引信;改进了点火装置,将原来的单孔底火改成多孔底火,在周围一圈开有径向孔,使点火时间从22ms缩短为5ms。 半可燃药筒由惰性纤维、硝化棉、二苯胺、树脂等混合制成,内装发射药、底火和缓蚀添加剂衬套。为防止药筒受潮和微生物侵蚀,在药筒上涂有一层油膜。 DM23弹是于1983年采用的联邦德国第二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整体式钨镍合金弹芯的直径为32mm,长径比为14:1。 DM33弹是第三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具有更大的长径比,但至今尚未投产。 该坦克的弹药与美国M1A1坦克的弹药通用。

  3火控系统 火控系统是由机械、光学、液压和电子件组成的综合系统,因采用稳像式瞄准镜,火炮液压伺服系统随动于瞄准镜。该综合系统通常被称为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由于是稳定质量较小的瞄准镜并设有位置和速度复合电路,因而具有易于稳定和很高的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命中率。 车长有1个向后开启的圆舱盖和可360°观察的潜望镜,舱盖前装有1个PERI-R17型稳定的周视主瞄准镜,该镜有2×和8×两咱放大倍率。 炮长有1个双放大倍率的稳定式EMES 15型潜望式瞄准镜,其中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装置。装在EMES 15型瞄准镜中的热像仪能使火炮在夜间或不良天气下或者对伪装的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炮长还有1个辅助的FERO-Z18型望远式单目夜间瞄准镜,放大倍率为8×。在夜间,车长用与炮长EMES 15型瞄准镜相连的热成像瞄准镜观察战场。EMES 15瞄准镜的图像可以传给车长的PERI-R17型瞄准镜,使车长也能看到同炮长相同的图像。此外,车长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测试台控制检测系统RPP 1-8,自动地监视火控系统的工作情况。炮长的EMES 15型双目稳定式三合一主瞄准镜的反射镜头是双向稳定的,其昼间通道的放大倍率为12×,视场为5°。

  该坦克样车原采用蔡斯(Zeiss)公司的EMES 12型体视、激光测距仪,生产型车采用美国休斯(Hughes)公司专利的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并与EMES 15型炮长主瞄准镜组合为一体。激光测距仪最大测量距离为9990m,精度±10m,测得的距离、火力准备和所选弹种的数据都显示在炮长瞄准镜下部。火控计算机由通用电气德律风根(AEG-Telefunken)公司的FLER-H型混合式计算机发展为在第五批豹2坦克上安装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该计算机可计算瞄准角和火炮横向提前角,涉及的参数有目标距离、车辆倾斜角、目标的运动方向、横风和弹道数据等。火控计算机计算了这些参数后将控制信息送入武器随动系统,后者将武器与炮长的EMES 15或车长的PERI-R17型瞄准镜的瞄准线对准。 炮长还有1个安装在炮塔顶部的观察潜望镜,装填手有1个单目观察潜望镜。

  4辅助武器 辅助武器有两种,一种是莱茵金属公司的MG3A1式762mm并列机枪,安装在120mm火炮左侧,射速为1200发/min;另一种是安装在装填手舱盖环形支架上的MG3A1式762mm高射机枪,用于防空,高低射界为-10°~+75°。 该坦克上载有762mm机枪弹4754发,其中2000发储藏在炮塔里。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装有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型发动机,它是一种4冲程12缸V型90°夹角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在2600r/min时,功率为1103kW(1500马力)。 该发动机具有单位体积功率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油经济性好、起动性好等特点。与豹1坦克使用的MB838型发动机相比,平均有效压力从081MPa(83kgf/cm2)提高到107MPa(109kgf/cm2)、排量从374L增加到476L、转速从2200r/min提高到2600r/min,因而使功率从610kW(830马力)增加到1103kW(1500马力),提高87%。另一方面,通过减小进气管、喷油泵和气缸盖尺寸以及改进油底壳等部件,使发动机的结构尺寸更加紧凑。该发动机的单位体积功率从MB838型的388kW/m3(528马力/m3)提高到543kW/m3(738马力/m3)、比重量从31kgkW(23kg/马力)降低到204kg/kW(15kg/马力)。因而使豹2坦克具有比较好的加速性能,从零加速到32km/h仅需7s。然而,环形散热器冷却系统消耗功率达到162kw(220马力),比其他坦克要高。

  2传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伦克(Renk)公司研制的HSWL 345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它是联邦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MBT-70坦克的技术成果之一。 该传动装置由可自控闭锁的液力变矩器、倒顺机构、行星变速机构、液力-液压转向装置、液力制动器和汇流行星排等部件组成。 液力变矩器为二级涡轮综合变矩器,最大变矩系数为25,可自控闭销。 倒顺机构由3个锥形齿轮、2个行星排和2个制动器组成,由驾驶员操纵,实现车辆的前进或倒退行驶。

  行星变速机构由3个行星排、3个制动器和1个片式离合器组成,与倒顺机构相配合,可以得到4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但仅使用2个倒档。 转向装置是液力-液压复合的双流差速再生式机构,液力偶合器的作用是增加零轴上的转向扭矩,液压转向机构实现每个转向半径的无级调节。挂空档时,发动员机功率全部经过液力-液压转向机构传递,实现原位转向。 液力制动器具有5147kW(7000马力)的最大吸收功率能力,它与机械制动器共同构成豹2坦克的制动系统,最大制动力矩为245kN·m(2500kgf·m),可以使55t重的豹2坦克从65km/h的行车状态在36s内制动停车。

  3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扭杆悬挂,车体每侧有7个负重轮、4个托带轮、1个后置主动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履带调节器。悬挂装置包括14根高强度扭杆、10个摩擦减振器和10个液压限制器。负重轮的动行程为350mm,静行程为176mm。 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新型片式摩控减振器,10个摩控减振器的吸功能力为61kN·m。在这些负重轮位置处,还装有筒式结构的液压限制器,每个重115kg,当负重轮以294m/s向上运动时,10个液压限制器的总吸功能力为170kN·m。该坦克的行动装置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总吸功能力比豹1坦克提高79%,达422kN·m。 该坦克采用迪尔(Diehl)公司研制的570A型双销式履带,履带板宽635mm,节距为1835mm,板体上加有可以更换的橡胶衬垫,销耳有橡胶套,履带寿命达6400km,橡胶衬垫寿命为1600km。履带调节器为机械式。

  四、防护系统:

  1装甲防护 该坦克的设计把乘员生存力量于20项要求之首位,车体和炮塔均采用间隙复合装甲,车体前端呈尖角状,增加了厚的侧裙板,车体两侧前部有3个可起裙板作用的工具箱,提高了正面弧形区的防护能力。炮塔外轮廓低矮,防弹性好,设计时考虑了中弹后的防二次效应问题,将待发弹存于炮塔尾舱,并用气密隔板将弹药与战斗舱隔离。

  2三防装置 该坦克采用集体防护式三防通风装置,安装在底盘左侧的装甲板内,维护保养方便,空气过滤器可从外部更换。

  3灭火系统 前4批生产型豹2坦克的乘员舱未安装自动灭火系统,1985年联邦德国为第五批生产型豹2坦克安装了英国格莱维诺(Graviner)公司生产的乘员舱灭火抑爆装置。

  4烟幕弹发射器 炮塔两则后部各装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有8具发射器。

  科索沃

  科索沃的德国驻军在运输豹2德国的科所沃派遣队有许多豹2A4和豹2A5s 其中至少有一辆发生交火作战被拍下来

  阿富汗战役

  加拿大借用了20辆德国的豹2A6M, 用于阿富汗战争。在2007/11/2的攻击行动中, 一辆2A6M 被地雷命中,但是没有任何伤亡: 车长写给德国指挥官的信中说"我的组员被地雷命中,也是第一次实战测试底盘的抗地雷强度结果是有效的" 战车可说是救了组员的命[3][4] 加拿大国防部长Rick Hiller否认报道中说一辆豹2被土制地雷炸毁到无法使用, 坚持该战车是可以修复的轻微损伤 并表示"塔利班伏击了很多豹2" 却让自己学到了惨痛的一课:"他们很快就会输掉战争"

  丹麦也部署了豹2于阿富汗南部[6] 2008一月,丹麦停止侧翼演习因为塔利班军队已经接近了Helmand河, 战车必须用于支援丹麦和英国步兵以固守防御[7] 在 2008/2/26 一辆丹麦豹2中了地雷,毁掉一边履带 无人受伤坦克也可修复

盐酸玛菲缓释片能分开吃,盐酸玛菲缓释片常见晚期癌症病人止痛用的它有赖药性15天后剂量要加大,30天后剂量要加一倍再后来一粒管两小时我有总结止痛镇痛方供你参考

1,盐酸曲马多,有针剂,片剂两种是精神类镇痛药

2,英太青胶囊,止痛药适应骨折,癌痛

3,复方斑矛胶囊 能消肿止痛

4 地西泮[安眠药],有针剂和片剂两种使用该药,可使血液流速变慢起到中医的凉血止痛效果

5, 氢溴酸东莨菪碱针剂,在杜冷丁针剂失疗效后用氢溴酸东莨菪碱针剂一支可安睡12小时

6 ,氯丙秦针剂,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类,对于晚期疼痛病人用药无赖情况下,肌注一支可安睡24小时,也可用半支

7,可卡因,

8,强阿片,

9, 泰勒宁,

10,癌痛宁,广西产中成药1粒一百元等有许多,

癌症患者饮食要清淡才不易发痛或会轻些,科学家发现癌细胞争夺养份是惊人的,你越想补营养,其实就加快了癌细胞生长容易转移,也会加重疼痛,癌症患者中药止痛绝招就是常用凉血止痛。和破血止痛。我是一位胰腺肿瘤挑战成功者关注我空间相册可证明以上供你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822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随机推荐

  • 草本滋养沐浴露详细资料大全

    康宝莱草本滋养沐浴露,蕴含多种保湿、滋润成分,洁净的同时舒缓肌肤,令肌肤光滑、柔润不紧绷。基本介绍 中文名 :草本滋养沐浴露 外文名 :BodywashShower Gel 产品简介,公司简介,产品特点,使用建议,产

    2024-04-15
    63900
  • 戴宜戴白美白牙套可以吃饭喝水吗?

    美白牙套为了给大家做到体验感最佳状态厚度只有05毫米,不影响说话,可以正常喝常温或者凉水及饮料,避免佩戴牙套时,饮用色素沉淀较高的饮料及滚烫的热水。如红酒,桑葚汁,蓝莓汁等,不可以佩戴吃饭,吃饭前取下,冲洗牙套放置在赠送的牙套盒内,饭后将牙

    2024-04-15
    56000
  • 28days化妆品效果如何

    28days化妆品效果不错伊思芙护肤品是是一家来自广州伊思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护肤品,属于作为国产护肤品牌,品牌知名度不高,但也凭其效果赢得大家一致好评,伊思芙护肤品主打酵母臻萃清润神仙水,护肤品质地很水润清爽,上脸不黏腻好吸收,纯天然

    2024-04-15
    59900
  • 十大公认的美白身体乳

    十大公认的美白身体乳:凡士林美白身体乳、三豆奇异果身体乳、sesderma美白身体乳、Olay美白身体乳、AlphaHydrox果酸身体乳、ASDM强效美白身体乳、森田全净白保湿乳液、日本DAISO大创美白乳液、妮维雅美白身体乳、MENEM

    2024-04-15
    47600
  • 哪一种精华的性价比更高啊?

    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界的常青树啊!说到精华怎能没有大名鼎鼎的小棕瓶。这款精华与其说是入门抗老精华不如说是一款维稳精华。看似无功无过,其实它一直在帮助你的肌肤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里面添加了一些可人的保湿、抗氧化成分:角鲨烷、咖啡因、酵母提取

    2024-04-15
    55000
  • DNF战令系统开启,购买战令礼包可奖励未来时空套,值得买吗?

    DNF“战令系统”开启,购买战令礼包可奖励未来时空套装自选礼盒,值得购买吗?如果你经常玩手游,你一定不会对这个战令系统感到陌生,战令系统指的是你充钱完成指定任务,达到指定等级就可以获得奖励,对于在游戏内找不到事做的玩家这个系统还是挺不错的,

    2024-04-15
    46900
  • 精华露在什么时候用??爽肤水后还是前,乳液后还是前??

      精华露用在爽肤水后乳液前。  1、化妆水  化妆水的作用在于再次清洁以恢复肌肤表面的酸碱值,并调理角质层,使肌肤更好地吸收,为使用保养品作准备。伊伊建议油性皮肤使用紧肤水,健康皮肤使用爽肤水,干性皮肤使用柔肤水,混合皮肤T区使用紧肤水,

    2024-04-15
    43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