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入下:
1、VE型喷油泵的供油量大小是靠控制柱塞泄油孔的行程长度来调节的(俗称断油计量)。
2、油量调整杠杆可绕固定于泵体的支点A转动,而调速杠杆可绕固定于油量调整杠杆上的支点B动。当需要调整供油量(如标定工况供油量)时,可松开锁紧螺母,将油量调节螺钉旋出(减少供油量)或旋入(增大供油量)。
3、不管哪一类,油泵的关键在于一个“泵”字。泵油的数量、压力和时间都要非常精确,并且按照负荷自动调节。
扩展资料:
机械简介
油泵提出了一种具有一个由含铝材料制成的外壳的油泵和设置在该外壳中的可运动的模制件,其中,该可运动的模制件至少部分地由一种可烧结的、至少包含一种奥氏体的铁基合金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中由一种可烧结材料制成的该模制件具有一个至少为该外壳的热膨胀系数60%的热膨胀系数。
不管哪一类,油泵的关键在于一个“泵”字。泵油的数量、压力和时间都要非常精确,并且按照负荷自动调节。油泵是一个加工精细,制造工艺复杂的部件,国内外一般汽车柴油机的油泵都是由世界上少数几个专业厂生产的。
喷油泵的关键零件是柱塞,如果以医院常见的注射器做比喻,那么可移动的塞子就称为柱塞,针筒就称为柱塞套,假设在针筒里面安装一只弹簧顶着柱塞一端,柱塞另一端接触凸轮轴,当凸轮轴回转一周,柱塞就会在柱塞套内上下移动一次,这就是喷油泵柱塞的基本运动方式。
柱塞与柱塞套是加工十分精密的配套件。柱塞身上有一道倾斜槽,柱塞套上有小孔称为吸入口,这个吸入口充满着柴油,当柱塞倾斜槽对着吸入口时,柴油进入柱塞套内,柱塞被凸轮轴顶至一定高度时,柱塞倾斜槽与吸入口错开,吸入口被封闭,使柴油既不能吸入也不能被压出,
柱塞继续上升时压迫柴油,柴油压力到一定程度就会顶开单向阀蜂拥而出进入喷油嘴,再从喷油嘴进入气缸燃烧室。柱塞每次排出一定量的柴油,只有一部分喷入气缸,其余部分则由回油孔泄走,并利用增减泄走的回油量来调节喷油量。
当柱塞上升至“上上点”后往下移动,柱塞倾斜槽又会与吸入口相遇,柴油又被吸进柱塞套里面,再次重复上述的动作。直列式喷油泵每一组柱塞系统对应一个气缸,4个气缸就有4组柱塞系统,因此体积比较大,多用在中型以上汽车。例如公共汽车和大货车上的柴油机一般用直列式喷油泵。
:油泵
喷油泵结构图示
以下谨详细介绍喷油泵。
喷油泵有等三大类,不管哪一类,喷油泵的关键在于一个“泵”字。泵油的数量、压力和时间都要非常精确,并且按照负荷自动调节。喷油泵是一个加工精细,制造工艺复杂的部件,现代,国内外一般汽车柴油机的喷油泵都是由世界上少数几个专业厂生产的。
以直列式喷油泵为例看“泵”是怎样工作的:
喷油泵要有动力源才能运转,它下部的凸轮轴是由发动机曲轴齿轮带动的。
喷油泵的关键零件是柱塞,如果以医院常见的注射器做比喻,那么可移动的塞子就称为柱塞,针筒就称为柱塞套,假设在针简里面安装一只弹簧顶着柱塞一端,柱塞另一端接触凸轮轴,当凸轮轴回转一周,柱塞就会在柱塞套内上下移动一次,这就是喷油泵柱塞的基本运动方式。
柱塞与柱塞套是加工十分精密的配套件。柱塞身上有一道倾斜槽,柱塞套上有小孔称为吸入口,这个吸入口充满着柴油,当柱塞倾斜槽对着吸入口时,柴油进入柱塞套内,柱塞被凸轮轴顶至一定高度时,柱塞倾斜槽与吸入口错开,吸入口被封闭,使柴油既不能吸入也不能被压出,柱塞继续上升时压迫柴油,柴油压力到一定程度就会顶开单向阀蜂拥而出进入喷油嘴,再从喷油嘴进入气缸燃烧室。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柴油机都有进油管和回油管,进油管容易理解,那么回油管干什么用呢?原来柱塞每次排出一定量的柴油,只有一部分喷入气缸,其余部分则由回油孔泄走,并利用增减泄走的回油量来调节喷油量。
当柱塞上升至“上止点”后往下移动,柱塞倾斜槽又会与吸入口相遇,柴油又被吸进柱塞套里面,再次重复上述的动作。直列式喷油泵每一组柱塞系统对应一个气缸,4个气缸就有4组柱塞系统,因此体积比较大,多用在中型以上汽车。例如公共汽车和大货车上的柴油机一般用直列式喷油泵。
轿车及轻型汽车柴油机上的喷油泵一般是分配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零件少构造简单的优点。它用两组柱塞系统(或者一组柱塞系统)加压,柴油分别送入各个喷油嘴。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泵里面有两组对置柱塞安装在叶轮上,叶轮被发动机带动转动时,柱塞也随之转动,由于凸轮环的凸起部分压动柱塞,使柱塞发挥象泵的作用一样向叶轮中央的送油孔压送柴油,这时送出去的柴油充满了分配器入口处,然后按各气缸顺序排列喷射。
由于两组柱塞系统(或者一组柱塞系统)的动作转数与气缸数目成比例增加,因此该种喷油泵受到汽缸数目及最高转速的限制。
随着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又兴起一种单体式喷油泵形式(称为单体泵或者泵喷嘴),它实际上是将上述两种型式的喷油泵“化整为零”,发动机每个气缸燃油喷射由各自的独立喷射单元(单体泵或者泵喷嘴)来完成。
对于单体泵而言,喷油泵与喷油嘴之间用一根很短的高压油管相连,而对于泵喷嘴而言,喷油泵与喷油嘴组合为一体,直接安装在柴油机气缸盖上,由顶置凸轮轴驱动。它们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减轻或者消除在柴油流动和喷射的过程中,在高压油管内所形成的压力波影响。因为这个压力波会妨碍着喷油系统与负荷、转速的良好匹配,并会随着高压管的长度增长而增大。
因此,缩短高压油管的长度(喷油泵的设计思想)或干脆不要高压油管(泵喷嘴的设计思想),减少柱塞与喷油嘴之间的高压容积,可以得到接近于凸轮轮廓线所规定的供油规律。尤其是泵喷嘴,早在十几年前已经应用在通用汽车上,如今有电子技术的精确控制,使其性能得以提高
五十铃发动机高压油泵上的两个电磁阀是回油电磁阀和进油电磁阀,这两个电磁阀控制着高压油泵的油压,找到这个油泵即电磁阀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打开五十铃驾驶室这边的车门。
二、拉动五十铃驾驶员腿部左侧位置处的引擎盖开关。
三、向上掀起五十铃的发动机引擎盖。
四、用支撑杆支撑起五十铃的引擎盖,确保支撑牢固,避免发生危险。
五、五十铃的油泵即电磁阀位于图中位置。
注意事项
喷油泵的关键零件是柱塞,如果以医院常见的注射器做比喻,那么可移动的塞子就称为柱塞,针筒就称为柱塞套,假设在针筒里面安装一只弹簧顶着柱塞一端,柱塞另一端接触凸轮轴,当凸轮轴回转一周,柱塞就会在柱塞套内上下移动一次,这就是喷油泵柱塞的基本运动方式。
柱塞与柱塞套是加工十分精密的配套件。柱塞身上有一道倾斜槽,柱塞套上有小孔称为吸入口,这个吸入口充满着柴油,当柱塞倾斜槽对着吸入口时,柴油进入柱塞套内,柱塞被凸轮轴顶至一定高度时,柱塞倾斜槽与吸入口错开,吸入口被封闭,使柴油既不能吸入也不能被压出。
柱塞继续上升时压迫柴油,柴油压力到一定程度就会顶开单向阀蜂拥而出进入喷油嘴,再从喷油嘴进入气缸燃烧室。柱塞每次排出一定量的柴油,只有一部分喷入气缸,其余部分则由回油孔泄走,并利用增减泄走的回油量来调节喷油量。
-喷油泵
许多农用车上设有专门的自卸系统,其功用是使货厢卸货时自动倾斜一个角度,将厢内的货物倾卸出来,以减轻劳动强度。自卸系统的工作是由专设的液压系统实现的。
液压系统主要由油泵、分配器、油缸和油箱等组成(图3-143)。
图3-143 液压自卸系统示意图
1操纵手柄 2分配器 3液压软管 4油缸 5车厢 6齿轮油泵 7滤清器 8油箱
(1)油泵
农用车的液压自卸系统多采用齿轮油泵。齿轮油泵主要由一对外啮合的齿轮和包容这对齿轮的壳体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3-144所示。齿轮两端面靠壳体和端盖的内端面密封,并使齿轮齿槽与壳体内圆柱面间形成封闭空间。整个封闭空间被两个齿轮的啮合线分隔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腔——吸油腔3和压油腔4。当主动齿轮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从动齿轮2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此过程中,每一对轮齿在进入啮合或退出啮合时,左、右两腔的容积都要发生变化。在右腔,逐渐脱离啮合的轮齿使齿间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便进入该腔,这就是吸油过程。同时,左腔轮齿逐渐进入啮合,使齿间容积减小,从而挤出原来充满齿间的油液,这就是压油过程。随着齿轮的不断旋转,进入吸油腔的油液将不断地通过齿轮齿间的空间被带到压油腔,并不断地被挤出,于是形成源源不断的压力油流,并被输送到自卸系统中去。
图3-144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1主动齿轮 2从动齿轮 3吸油腔 4压油腔
齿轮油泵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容易,工作可靠,抗污染能力较强,价格便宜,在车辆液压系统中普遍应用。
(2)分配器
液压自卸系统的分配器至少应有换向阀和安全阀,有时还有其他单向阀。安全阀的作用是当油缸中的油压超过限定值时,自动打开,使油泵输出的压力油流回油箱,避免液压系统因超负荷而损坏。换向阀由手柄操纵,控制油缸的进油、静止和回油。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145所示。图中的换向阀是一个三位三通滑阀,阀体上有3个油口,油口P通油泵,油口O通油箱,油口A通油缸,操纵换向阀即可控制油液的流向,实现货厢的举倾卸货、静止和复位。操纵手柄一般位于驾驶室内仪表板的右侧,以便驾驶员操作。
图3-145 分配器工作原理图
1油泵 2油箱 3换向阀 4操纵手柄 5油缸 6油管
将操纵手柄扳到“提升”位置时(图3-145a),换向阀阀芯上的环槽和台肩与阀体配合,使齿轮油泵的出油口P与油缸的进油口A相通,与通油箱的回油口O隔开。此时,油泵输出的压力油经油口P、A和油管进入油缸,活塞上移,活塞杆将货厢顶起,倾卸货物。
将操纵手柄扳到“中立”位置时(图3-145b),油口P和O相通,油口A与P不通,与O也不通。此时油泵输出的油液经油口P、O和油管流回油箱,油泵卸荷。而油缸的油不进也不出,活塞停止不动,油缸内保持一定的油压,使货厢静止不动。
将操纵手柄扳到“下降”位置时(图3-145c),三个油口A、P、O均相通,油泵输出的油液经油口P、O和油管流回油箱,油缸活塞在货厢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将缸内的油液压出,经油口A、O和油管流回油箱。货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降复位。
分配器的阀体内装有回位弹簧,当驾驶员松开手柄时,回位弹簧能使阀芯和操纵手柄自动回到“中立”位置。因此当货厢升、降到一定位置后,只要松开手柄,货厢就会停止升降。
(3)油缸
农用车液压自卸系统均采用单作用油缸。所谓单作用就是压力油只能迫使活塞上升,不能迫使其下降,下降要靠货厢自身的重力。有些农用车为了缩短油缸的长度,便于结构上的布置,将油缸做成多级的。图3-146所示为一三级单作用油缸的结构。下吊耳11以外螺纹旋在活塞缸6下端的内孔中;上吊耳1以内螺纹套装在第一节油缸3上端外圆表面上。为防止尘土侵入、提高使用寿命,采取倒置式安装,即最大的第一节油缸在最上面。上、下吊耳1和11用球关节分别连接于货箱与车架上。
图3-146 举倾油缸
1上吊耳 2钢丝锁止环 3第一节油缸 4第二节油缸 5第三节油缸 6活塞缸 7密封圈 8套筒 9镶套 10调整螺母 11下吊耳
三节油缸与活塞缸按直径大小依次套装。在第二、第三节油缸4与5之间,以及第三节油缸5与活塞缸6之间,在上端有钢丝锁止环2,以防止第二、三节油缸脱落。在三节油缸下部内孔中均有镶套9,其下端有密封圈7,密封圈用套筒8和调整螺母10压紧并调整其压紧度。第二、第三节油缸和活塞缸上端外圆表面上均有凸台。
当高压油由下吊耳11的油道进入活塞缸中部的油腔时,首先通过上吊耳拉动第一节油缸上升,当第一节油缸的镶套抵住第二节油缸上端的凸台时,即带动第二节油缸上升;同样,当第二节油缸的镶套抵住第三节油缸上端的凸台时,则带动第三节油缸上升。活塞缸上端的凸台,可防止油缸拉脱。
给电脑版信号工作的。
油泵信号线是链接主机屏幕显示数据的传导线。
电动油泵也叫三维调整仪,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电动油泵的结构,电动油泵包括行走指示灯及电源插座箱10、行走操作杆20,其中指示灯及电源插座箱10内具有电源指示灯101、电压表102、保险指示灯103、手动遥控器插座104、电源插座105、信号输入插座106、信号输出插座107及位移传感器插座108。使用时把380v电源线插入电动油泵的电源插座中,开启行走操纵杆上的电源开关,通过液压马达使行走轮伸出(行走轮共有3个,行走操纵杆下1个,箱体内部有2个),电动油泵移动到需要顶升的位置,收缩行走轮,放下电动油泵,全部坐在地面上,关闭行走操纵杆电源。将手动遥控器插入手动遥控器插座,开启遥控器上的电源开关,通过液压马达可以让电动油泵做x向、y向、z向三个方向的顶升和回缩动作,在顶升和回缩转换时是通过电动油泵里面的电磁阀实现的。
汽车机油泵是内啮合齿轮泵一般安装在缸体前端,主动齿轮套在曲轴前端,由曲轴直接驱动,如462发动机;外啮合齿轮泵和转子泵由凸轮轴通过螺旋齿轮驱动或由曲轴通过链条驱动。
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机油循环的动力源,机油泵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下部,旋转时将油底壳的机油加压排向润滑油路,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进入所需润滑部件的表面。机油泵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对于摆线转子泵,吸排油角度范围大,在高速旋转时,离心力的作用有利于油液在齿谷内的充填,不会产生有害的“空穴”现象,因此,摆线转子泵的转速范围可在几百至近万转。下面是转子式机油泵结构图。
目前大多数车型燃油泵安装在汽车油箱内,靠电力驱动 、燃油泵由泵体、永磁电动机和外壳三部分所组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