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哪些?最好详细点,名字功能等齐全。 我简单说一下:1防腐剂 常用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2抗氧化剂 以VC钠等 3着色剂 红曲红、胭脂虫红、柠檬黄等 4发色剂 亚硝酸盐等 5保水剂 复合磷酸盐等 6膨松剂 碳酸氢钠 等 7甜味剂 蔗糖、甜味素等 8酸味剂 柠檬酸、冰醋酸等也可调节PH便于加工 9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多用于面粉 10香精香料 赋予产品风味如羊肉味、牛肉味等香精 11增稠剂 淀粉、蛋白、食用胶(卡拉胶、瓜尔胶等)12乳化剂 13消泡剂 天然油脂等14发泡剂 15抗结剂 16酶制剂 17被膜剂 18营养强化剂 19品质改良剂 20漂白剂 21凝固剂 22其他
常见种类就这么多, 具体的作用看取得名字就知道了,如果真要写估计要几个小时了,还是你自己想看什么类问百度了
问题二: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规定有哪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有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的规定,在《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具体使用标准。
这两份文件在附件中。
问题三:对身体好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答:营养增补剂比如: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都是只有好处的,但是要跟据人体的身体平衡。不要乱补。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防止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改善感官
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保持营养
保持提高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方便供应
增加品种和方便性
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俱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方便加工
方便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其他
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也有企业自己制定添加剂标准的,在行业龙头企业就是制定了中不允许添加防腐剂,甜蜜素,色素,香料。
问题四: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
每个添加剂在食品中可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在本标准每个食品添加剂的具体规定中,
列出了该食品添加剂常用的功能,并非详尽的列举。
E1 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E2 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E3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E4 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E5 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E6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
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E7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E8 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E9 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
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E10 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E11 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
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
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E12 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
E13 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E14 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E15 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
E16 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
围的物质。
E17 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E18 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物质。
E19 甜味剂: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
E20 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
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E21 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E22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
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等。
E23 其他:上述功能类别中不能涵盖的其他功能。
问题五:食品添加剂包括哪些种类 中国食品添加剂共分为23大类,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胶姆糖基础剂、咸味剂和其它。
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由于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各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来越多。美国已有25000种以上的不同添加剂应用于20000种以上的食品之中。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1100种。欧洲联盟使用1000~1500种食品添加剂。
中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随着时代的进步品种不断增加。许可使用的品种已达1513种,其中包括食品香料1027种。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可按其来源、功能和安全性来划分。
来源
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如动植物的提取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和人工化学合成品。人工化学合成品又可细分为一般化学合成品和人工合成天然同等物(如天然同等香料、色素等)。
功能
FAO/WHO将食品添加剂按不同功能分为40类;欧洲联盟仅分为9类;日本亦分为9类;中国1990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按其主要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20类,另有其他。至于香料因品种太多而单独另列。
食品添加剂01酸度调节剂
02抗结剂
03消泡剂
04抗氧化剂
05漂白剂
06膨松剂
07胶姆糖基础剂
08着色剂
09护色剂
10乳化剂
11酶制剂
12增味剂
13面粉处理剂
14被膜剂
15水分保持剂
16营养强化剂
17防腐剂
18稳定和凝固剂
19甜味剂
20增稠剂
安全评价
CCFA(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曾在JECFA(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讨论的基础上将食品添加剂分为A、B、C3类,每类再细分为①、②2类。
A类:①已制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②暂定ADI者
B类:①曾进行过安全评价,但未建立ADI值;②未进行过安全评价者
C类:①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②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特殊用途者。
问题六:食品添加剂包括哪些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精香料等。常见的有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脱氢乙酸及钠盐类,双乙酸钠。甜味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酸度调节剂:柠檬酸、柠檬酸钾、乳酸、酒石酸等17种。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主要有:防止变质;改善感官;保持营养;方便加工。
问题七: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那些? 常用食品添加剂
(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浮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食品营养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其性质
2 食品的色香味知识作为食物,不仅要有足够的营养,而且要有能引起人食欲的香、味
3 食品成分在酶作用下的变化 酶会使食物的成分发生许多变化
4 食品储藏
药品:
达喜 主要成分:铝碳酸镁 含量:每片05g
酚氨咖敏片 主要成分:每1000片含对乙酰氨基酚150g,氨基比林100g,咖啡因30g,马来酸氯苯那敏2g
饮料
果缤纷 主要成分:水、白砂糖、混合浓缩果汁、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食用香精等)、红薯汁
可口可乐 主要成分:水、白砂糖、二氧化碳、焦糖、磷酸、咖啡因、食用香精
(含量不明)
食品(这个实在不好说,含量不明)
蛋糕 主要成分:面粉、鸡蛋、白砂糖、水
火腿肠 主要成分:猪肉、淀粉、水、植物蛋白、食品添加剂。
另外一个答案:
通用名称长春西汀片
英文名称Vinpocetine Tablets
成份长春西汀
性状本品为浅粉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作用类别
药理毒理本品为脑血管扩张药,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管平滑肌松弛的信使c-GMP的作用,选择性地增加脑血流量,此外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人体血液粘度,增强红细胞变形力,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5mg,1小时后达峰浓度,T1/2约为4~6小时。在肝脏内代谢,代谢产物为具弱类似长春西汀药效的阿朴长春胺酸,且浓度高于原形药。本品在体内无蓄积倾向。
适应症适用于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一次5mg(1片),每日3次,或遵医嘱服用。
不良反应1、有时可出现皮疹、荨麻疹、瘙痒过敏症状,此时应停药。2、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3、头昏、颜面潮红、血压轻度下降、心动过速等偶有发生。4、有时出现白细胞减少,S-GOT、S-GPT、r-GTP、AL-P、血尿素氮升高等。
禁忌颅内出血急性期禁用。
注意事项1、长期使用应注意检查血象变化。2、在使用期限内,一旦开封,应尽快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孕妇或已有妊娠可能的妇女禁用。2、哺乳期妇女慎用,必须使用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不可与肝素同用。
药物过量
规格
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是否处方{处通用名称贝诺酯片
英文名称成份贝诺酯。其化学名称为:4一乙酰胺苯基乙酰水杨酸酯。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药理毒理本品为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以酯键结合的中性化合物。有解热镇痛作用,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小,患者易于耐受,口服后在胃肠道不被水解,在肠内吸收并迅速在血中达到有效浓度,特点是很少引起胃肠出血。
药代动力学
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4次;老年人一日用量不超过5片。
不良反应1.胃肠遒反应较轻,可有恶心.烧心、消化不良及便秘,也有报道引起腹泻者。 2.可引起皮疹。 3.可引起嗜睡、头晕及定向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 4.在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有引起瑞氏综合征(Reye)的危险。中国尚不多见。 5.长期用药可影响肝功能,并有引起肝细胞坏死的报道。 6.长期应用有可能引起镇痛药性肾病。
禁忌肝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以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过哮喘、鼻炎及鼻息肉综合征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4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肝肾功能不全及有严重胃、肠溃疡病史者慎用。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品时.疗程不宜长于5天,以防肾脏受损。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不应与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和肝素)同时使用。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规格
贮藏
是否处方{处方}方}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常用食品添加剂 (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吃着精美点心、快餐盒饭、香喷喷的热狗时,瞟一眼印刷精美的包装食品上的营养成分表,你就会发现每种食品中都有添加剂成分。据了解,转化脂肪、精制谷物制品、食盐、高果糖浆四种成分是在加工食品中最多见的,这几种成分危害着人体健康。 有些若过量也有危害,如: 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芬兰白色素、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基本上都没有危害,只要它的添加得不过量。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糖、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另外,植物型食物中~还含有纤维素
营养是供给人类用于修补旧组织、增生新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合理食物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1)蛋白质如果把人体当作一座建筑物,那么蛋白质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肌肉、神经、皮肤、毛发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还参与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蛋白质还产能,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能源,故又是产能营养素之
(2)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被人体吸收后供给热量,是同等量蛋白质或碳水化物供能量的2倍;脂肪是人体内能量供应的重要的贮备形式;脂肪还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体表脂肪可隔热保温,减少体热散失,支持、保护体内各种脏器,以及关节等不受损伤
(3)碳水化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参与许多生命活动,是细胞膜及不少组织的组成部分;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作用
(4)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不提供能量,也不是机体的构造成分,但膳食中绝对不可缺少,如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起代谢紊乱,以及出现病理状态而形成维生素缺乏症
(5)矿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又一类营养素,它包括人体所需的元素,如钙、磷、铁、锌、铜等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帮助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肌肉收缩、神经反应等
(6)水是人类和动物(包括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水可以转运生命必需的各种物质及排除体内不需要的代谢产物;促进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通过不知觉的水分蒸发及汗液分泌散发大量的热量来调节体温;关节滑液、呼吸道及胃肠道粘液均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泪液可防止眼睛干燥,唾液有利于咽部湿润及吞咽食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