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Mannose)是一种单糖,也是一种六碳糖。在糖类代谢过程中,会因为己糖激酶的作用,而磷酸化形成甘露糖-6-磷酸。
分子式:C6H12O6
分子量:180155
一种单糖。分子式C5H11O5CHO。为多种多糖的组成成分。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植物果皮中,如柑橘皮中,桃、苹果等水果中有少量游离的甘露糖,象牙棕榈子、酵母、红藻、血清球蛋白、卵类粘蛋白和结核杆菌中含有D-甘露糖的聚糖。
甘露糖为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味甜带苦。+293°(水);β型的熔点 132℃(分解),-17°→+146°(水)。溶于水,微溶于乙醇。D-甘露糖与氯化钙容易形成结晶化合物C6H12O6·CaCl2·4H2O,并显示复杂的变旋光作用。D-甘露糖可被酵母发酵。
D-甘露糖可由富含D-甘露糖的聚糖(象牙棕榈子、酵母甘露聚糖等)水解制备。也可由D-甘露醇(海带制碘工业的副产品)在亚铁离子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合成。也可由D-葡萄糖差向异构化,或由D-阿拉伯糖增长碳链等方法制备
甘露糖在人体内不能很好的代谢。所以,口服后甘露糖进入糖类代谢过程并不明显,即使从外部进入的g甘露糖,都会被身体内的组织发觉。哺乳动物内使用放射性标记物发现, 摄入的甘露糖90%都会在30-60分钟内原封不动地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残余部分中 99%含量会在未来8小时内排出。这个过程中,血糖浓度不会显著升高。
甘露糖,目前唯一用于在临床上的糖质营养素,广泛分布于体液和组织中,尤其是在神经、皮肤、睾丸、视网膜、肝和肠。其直接被利用合成糖蛋白,参与免疫调节。许多疾病正是由于缺乏甘露糖糖化作用中的酵素而导致的。
性状
无色至白色针状或斜方柱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具有清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57%~72%。每g产生837J热量,约为葡萄糖的一半。含少量山梨
糖醇。相对密度149。旋光率[α]D20º-040º(10%水溶液)。吸湿性极小。水溶液稳定。对稀酸、稀碱稳定。不被空气中氧氧化。溶于水
(56g/100ml,20℃)及甘油(55g/100ml)。略溶于乙醇(12g/100ml)。溶于热乙醇。几乎不溶于大多数其他常用有机溶
剂。20%水溶液的pH值为55~65。
其在人体内生理效应如下:
1)调节免疫系统
2)巨噬细胞表面有4种接受器可以捕捉抗原,都有甘露糖成分
3)增加伤口愈合
4)抗发炎效果
5)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增加癌症存活率
6)可以避免某些细菌感染,如泌尿道感染
凉森天然的成分是从甘露醇、木糖醇、二甘醇中提取。
1、甘露醇:甘露醇是一种天然的含糖醇,可以从多种天然食物中提取得到,如甘蔗、甜菜根、玉米等。
2、木糖醇:木糖醇也是一种天然的含糖醇,可以从天然的木糖和其他天然食物中提取得到,如木材、玉米、水果等。
3、二甘醇:二甘醇是一种人造合成物,但是在凉森中的使用量很小,只用于增加嚼口感和延长保存期限等目的。
甘露醇的作用有利尿脱水,降血压,治疗便秘,制作醒酒药。
利尿脱水
在医院里面甘露醇注射液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尿脱水,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并且还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尽可能地排出来,能让脑血管舒张,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流状况,能够让大脑进行自动的调节,从而达到利尿脱水的目的。
降血压
甘露醇降血压的功效也是有的,能让大脑血流改善的同时扩张血管。因为甘露醇本身就具有治疗脑血管梗塞的作用,能让血管扩张,同时血压也可以降低,还能起到一定的疏筋活血的作用。
治疗便秘
甘露醇进入到我们的肠胃之后并不容易吸收,甚至是不会被我们的肠胃所吸收,所以如果有便秘的情况,那可以使用甘露醇。甘露醇在治疗便秘方面效果虽然不是特别的强大,但正好可以缓解我们的便秘状况,同时对肠胃的刺激也不是特别大。
制作醒酒药
在我们当今所知道的醒酒药中,有很多它们采用的甘露醇成分有一大半儿,占据了85%都是甘露醇的成分,这也充分肯定了甘露醇的作用可是十分强大的。所以,甘露醇除了以上的三个功效之外,也参与了醒酒药的制作。
甘露醇:甘露醇是山梨糖醇的同分异构体,两种醇类物质的二号碳原子上羟基朝向不同,分子式是C6H14O6,分子量为18217。易溶于水,为白色透明的固体,有类似蔗糖的甜味。
甘露醇的制备方法:世界上工业生产甘露醇主要有二种工艺,一种是以海带为原料,在生产海藻酸盐的同时,将提碘后的海带浸泡液,经多次提浓、除杂、离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而得;一种是以蔗糖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解、差向异构与酶异构,然后加氢而得。
我国利用海带提取甘露醇已有几十年历史,这种工艺简单易行,但受到原料资源、提取收率、气候条件、能源消耗等限制,长期以来,其发展受到制约。上世纪我国的甘露醇年产量始终未超过8000吨。我国的合成法工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试验、九十年代问世,时间不长,但由于其具有不受原料限制、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资料:
甘露糖醇的成分是甘露醇,是无色至白色针状或斜方柱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主要用途是胶姆糖制造时的撒粉剂,以避免与制造设备、包装机械黏结,也用作增塑体系组分,使其保持柔和特性。还可用作糖片的稀释剂或充填物和冰淇淋及糖果的巧克力味涂层。具有愉快风味,在高温下不退色,化学性质不活泼。
扩展资料:
甘露糖醇的性状:
无臭,具有清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57%~72%。每克产生837J热量,约为葡萄糖的一半。甘露糖的醛基还原为醇基而形成的糖醇。存在于植物渗出液中,易结晶。也存在于昆布属海藻和少数真菌中。
吸湿性小,后水溶液稳定。对稀酸、稀碱稳定。不被空气中氧氧化。溶于水(56g/100mL,20℃)及甘油(55g/100mL),略溶于乙醇(12g/100mL),几乎不溶于大多数其他常用有机溶剂。
—甘露糖醇
每瓶冻干制剂中含有:活性成分:重组人脑利钠肽05mg 分 子 式:C143H244N50O42S4分 子 量:3464Da非活性成分:8mg甘露醇、173mg磷酸氢二钠、093mg磷酸二氢钠、9mg氯化钠。
全草(地上部分)含生物碱16%、野甘草醇(Dulciol)和抗糖尿病成分阿迈灵(Amellin)。根含甘露醇(Mannitol)约1%,并含鞣质等。根皮合廿六醇(Hexacosanol)。B-谷甾醇(B-Sitosterol)、D-甘露醇。全草含α-香树脂醇(α-amyrin)、野甘草酸(dulcioic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伊佛来酸(ifflaionicacid)、无羁萜(friedelin)、粘霉醇(glutinol)、6-甲氧基苯并恶唑啉酮(6-methoxybenzoxazolino)、β-谷甾醇、二十六烷醇(hexacosanol)、D-甘露醇(D-mannitol)、三十三烷(tritriacontane)/无羁萜(friedelin),β-粘霉烯醇(glutinol),α香树脂醇(α-amyr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依弗酸(ifflaionic acid),野甘草种酸(dulcioic acid)[1],野甘草属酸(scoparic acid)A、B、C,野甘草属醇(scoparinol),野甘草种醇(dulic-nol),苯并恶唑啉酮(6-methoxybenzoxazolinene),5,7-二羟基-3′,4′,6,8-四甲氧基黄酮(5,7-dihydroxy-3′,4′,6,8-tetramethoxyflavone)[5],5,7,8,3′,4′,5′-六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糖醛酸甘(5,7,8,3′,4′,5′-hex-ahydro xyflavone),木犀草素(luteoline),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2),蒙花甙(linarin),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高山黄芩甙(scutellarin),高山黄芩甙甲指(scutellarin methyl ester),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6],刺槐素(acacetin)[7],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6],野甘草醇(dulciol),阿迈灵(amellin)[8]。另报导尚含野甘草醇(dulciol)、野甘草酮(dulciolone)、脂肪油、葡萄糖、氯化钾及磷酸盐等。根皮含二十烷醇(hexacosanol)。根皮含二十六烷醇、β-谷甾醇、D-甘露醇及一种无味结晶性物质scoparol和鞣质。
地上部分含野甘草醇,野甘草属二醇(scopadiol)[9]。
叶含野甘草醇,β-粘霉烯醇,6-甲氧基苯并恶唑啉酮,刺槐素[10],野甘草酸B及野甘草属酸A[11]。
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二十六醇(hexacosanol),D-甘露醇(D-mannitol)[12],6-甲氧基苯并恶唑啉酮,依弗酸,白桦脂酸[13]及薏苡素(coixol)[14]
1、开塞露的主要成分为:山梨醇(427%~473%(每支))或者甘油(528-583%(每支))。
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是山梨醇或醇甘油,两种制剂成分不同。但原理基本一样,都是利用高渗作用,软化大便,刺激肠壁,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反应,再加上其具有润滑作用,能使大便容易排出。
2、可以用来擦手擦脸。
因为开塞露除了有很好的通便效果外,还有很好的滋润皮肤的功效。可以利用开塞露来自制保湿水,涂抹在脸上或者手上可以起到防止皮肤干燥的作用。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
1、刺破或剪开后的注药导管的开口应光滑,以免擦伤肛门或直肠。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人民网 这些皮肤问题老中医几块钱就解决 无需保养品
-开塞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