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将中药中有效的化学成分提纯直接制药来提高药效?

能不能将中药中有效的化学成分提纯直接制药来提高药效?,第1张

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笔者有几点想法,聊供参考。

1、能不能将中药中有效成分提纯出来?肯定是可以的,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

2、中草药原材料只是药材,治病只是利用其中少量的有效成分,其中的大部分药渣是没用的,所以提纯有效成分的思路是正确的,提纯方法如水煎浓缩、酒精萃取、细胞破壁等,都是可行的。

3、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并不简单,一种中药有多种成分,哪一种或哪些是有效的这些成分是单独还是共同发挥作用用什么方法提取最为合适?比如青蒿素开始时用水煎浓缩的方法提取就失败了。所以,有些研究可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结果也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4、从中药中提取单一的化学成份,相当于西药,可能是有效的或见效更快的,但也可能容易出现耐药性或产生副作用,比如青蒿素就已出现了耐药性。钟南山等研究发现,有些化学药品体外试验有效,进入人体后就没效了。有些中药临床有效,但目前的试验还难以解释。过去一百年淘态的化学药品约60%,而中药用了几千年仍可继续,应该吸取教训。

5、中医是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用中药治病讲究配伍,除了单方,更多的是用复方,实际上是用多种有效成分综合治病的。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不去提取某一化学成分,而是去掉中药内的杂质、毒素,以及无效的纤维等,是否可行呢?屠呦呦说的好,除了提取化学成分,中医药的研究途径还有很多呀!

兄弟,确实把中医中药想的简单了,中医治疗和西医方法是不同的,西医是抗生素,激素,切除。中医讲究阴阳,五色五味入药,药方的搭配讲究君臣辅佐,这些是没法提纯的,就和针灸一样,西医是没有穴位的概念的,因为解剖没有,但是经络却是真实存在的。中医的理论看起来玄乎其玄,但是里面却蕴藏着中国几千年来的 历史 文化,是中国的瑰宝,西医才多少年,顶多几百年。

不能提取,你这种想法仍旧是用西医的思维来操作中医,是行不通的,譬如:炒麦麸在几个中药药方里是作为一味中药用的,如果加在药方里有他熬制后服用就能有效的治疗虚汗、盗汗、便秘、脚气等,如果没有,这几个药方的治疗就无效,但是你如果要说麦麸的有效成分,他就和馒头面包的有效成分毫无区别,甚至还不如馒头的有效成分高,难道你说那几个药方干脆改为吃个馒头+喝其他几味药能行吗?我们国人经常吃人参或喝人参酒、人参煲汤等觉得对身体很补,人参的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但是如果按西医的思维人参叶子的人参皂苷含量远多于人参根,人们应该要叶子而不是人参根,这就明显跟中国几千年的丰富的经验医学相反

这是拿西医思维解决中药问题 太过于理想化了 有实现的但很少 中药是用自然物质治疗自然的肉身病体 依然在自然的环境里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 有用的药物成分在治疗病体的同时 也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就像恋爱一样 你不能只接受对方的优点不接受缺点 中医思维本来就是综合性整体治理的思维 局部有病 根在全身 用阴阳虚实火解释病因 西医是分析性相对局部治理的思维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从不同的系统内部关系解释病因 中医既然综合整体治疗 病人就要全盘接受 好坏都拿着 西医既然分析性思维 就要让病人接受有益的 丢掉有害的 制药就考虑提萃 问题难就难在怎么能分辨出哪些成分是有益有害的 在提萃过程中 常常是在丢掉有害成分的同时 有益成分也不存在了 这就是提萃难的焦点

按照西人现代科学理论,生物体进食获取的营养物质种类,糖,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都是很确定的种类和比例。西人为啥不直接只吃糖,只吃油,只吃蛋白、维生素、多维片?

显然,你还是喜欢吃正常的食物,正常的菜谱。

提取的东西特效,但是只适于病人,况且,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特效的东西。

追求对于一直在变化不断的病毒细菌的特效,你会发现你永远追不上细菌病毒的进化,它们在变,特效药就得变,也就是没有永久的特效药。实际上特效药可能具有专业性的训练病毒细菌进化的功能,实际上变相的说明,特效药的出现就是为了废除这个特效药。西药发展的 历史 与此极度吻合,西药存在寿命的很短,几乎研制一个废一个,直至现在药学家们大声疾呼,分子资源要耗尽了。西药追求特效的 历史 ,就是自我毁灭的 历史 。

复方才是王道。单方即使霸道,早晚得被打倒,不被打倒,也被自己废掉。

不能。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调节人的内在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辩证思维,属于经验科学。

西医是以解剖学与化学为基础,未经证实的,看不到摸不到的则不认同,属于实践科学。

所以中医的经络,穴位,西医不认可,西医只相信看得到的结构,如血管,神经。

外科手术,消除症状,必须选择西医,西药。

而有些慢性疾病,中医更胜一筹。中医药的原理不同于西医药,不会对病灶直接作用,而是以调整人体的内在平衡为主,就是所谓的扶正,而人体的阴阳五行平衡了,病也就好了,这就是却邪。

由于这次疫情,中医药的地位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个人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不可弃,亦不能迷,要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去应用。

而西医绝不能贬,要更努力的发展。

任何事情,用力过度都会把好事变坏事,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中医,什么叫西医。我虽不是郎中,也不是大夫,但是这两者治病救人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大夫看病是真接面对患部,用药成份单一,目的就是解决病灶,所以就有手术等等,身体中缺什么就补什么,而中药是分阴阳,寒热。是患者的病源在人身体中的反映,针对身体反映用药,而药不是化学提纯,而是自然界的物质,而自然界的物质所含成份也不是单一的,按西医说是有很多成份的,这些成份都对身体起作用,如果提取中草药的成份虽然有些作用,但肯定会产生抗性,因为中药使用不仅仅是中药主要成份,其他成份也应该也起作用。因为中药的目的是调理身体,把身体的阴阳,寒热调理好了,人的病就好了。所以说不能西医理论开发中药。

先了解一下:中医与西医的理论基础是不一样的,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以“天人合一”哲学理论为基础,阴阳学、五行学、精气学为基础支撑发展起来的医学。这些学问不是市井人间传的那种迷信哈,与神魔鬼怪无关的哈。

关于中药的提纯,日本做的比我们国家要稍微好一些,提纯了很多中药,据说日本不叫中药,叫汉方。但是有一点是,有些重要一旦提纯了,药效就变了,或者说失去了本身应该有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呢?

上面说了,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相近。人其实与世间的万事万物是一样的,都是生长在地球上的,都吸收着天地间的养分,比如呼吸的空气,吃的所有的食物,这些都来自我们的天地间。这些动植物又吸收着天地间的养分,这些养分有的用现在的科学是解释不清楚的,但是中医有“气”之说。而这些所谓的气是无法提纯的。当然我说的仅仅是中药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比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很多植物的药效都是不一样的,等等……

自从发明了显微镜(可以看到微观世界),中医其实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很多现今的科学是无法解释的。所以说完全提纯是不可取的。

我觉得未来国家应该把中医放在与西医相同的发展地位,相互之间相互借鉴,学习西医的长处。同时结合中医自身长处,这样未来的中医会更加的强大也就是很多人提的中西医结合!

中医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自从康有为或者梁启超将“科学”二字引进中国,我们一味的学习西方,这中间其实出了很多的问题。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文化的时候,很多情况下西方的精华我们没有学习到,反而丢掉了自己文化的精髓。这个是非常不好的!

个人非常支持中医能够更加辉煌,也希望中西医能够真正的走上结合的道路,无论中医、西医,只要是医学的辉煌,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广大的劳动人民!

基本上是徒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从中提取药品是日本在在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的黄金时代的时候,已经这么做了。那个时候日本就已经把中国古代的药典全部翻了个遍,然后把基本上能够有效的中药所有的东西都研究了一遍,然后出现了大量的从中药提出的可用的药物。之后之后韩国又从这些剩下的中药中又研究了一遍。也提出了少量的可以用的药物。所以当中国现在崛起的时候,在重新研究中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了。很多的努力都是白费。现在有用的中药基本上都是购买外国的专利。没有购买外国专利的都是无用的,一般都是安慰剂或者是兴奋剂之类的,让血液循环加快一点的那种,这种功效。青蒿素是屠呦呦发明的。但生产青蒿素,就是要购买外国专利。有人会说青蒿是不是可以治疗疟疾?对不起没效,。中药对现在的新冠病毒来说,轻的可以治好,因为不治也会变好,对重的,可能行成喷发

即便是成分化验的再清楚也没用。是把中医药看的太浅太简单了。多了解一下中医的诊病和中药的方剂配伍,就会发现其深奥的哲理与药物的神密作用。

草药提取分离中方法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膜分离技术、超微粉碎技术、中药絮凝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压逆流提取法、酶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分子蒸馏法等。具体如下 :

1、超临界流体萃取

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中药材中的药效成分并进行分离的方法。原理是以一种超临界流体在高于临界温度和压力下,从目标物中萃取有效成分,当恢复到常压常温时,溶解在流体中成分立即以溶于吸收液的液体状态与气态流体分开。

2、膜提取分离技术

分离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成分分子量差异而达到分离目的.在中药应用方面主要是滤除细菌、微粒、大分子杂质(胶质、鞣质、蛋白、多糖)等或脱色。

3、超微粉碎技术

是利用超声粉碎、超低温粉碎技术,使生药中心粒径在5~10μm以下,细胞破壁率达到95%。药效成分易于提取也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适合于各种不同质地的药材,而且可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从而使药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全。

4、药絮凝分离技术

将絮凝剂加到中药的水提液中通过絮凝剂的吸附、架桥、絮凝作用以及无机盐电解质微粒和表面电荷产生凝聚作用,使许多不稳定的微粒如蛋白质、锰液质、鞍质等连接成絮团沉降,经滤过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扩展资料:

中草药提取和分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丹、丸、膏、散;第二阶段,是以水醇法或醇水法为主的提取、粗处理技术与现代工业制剂技术相结合而制成中成药;第三阶段,是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精制化和定量化的现代植物药。

植物药的三个阶段,只是说明它们先后产生的时间顺序,并不表示后一阶段会取代或取消前一阶段。正如化学药不能取消天然药物、生物药也不能取消化学药一样。但后一层次比前一层次更多体现或运用了现代科技。

植物提取物和现代植物药在概念的内涵上存在着交叉性,互相包含着彼此的部分内容。现代植物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取物为基础的,植物提取物是现代植物药的主要原料和组成部分;而有些植物提取物品种则被直接作为药用。

-中药提取

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各种药材又具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照其药理作用和组成性质,概括起来中药材的成分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构成细胞的不溶物,如纤维质、栓皮等。

大多数中药制剂是复方,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通常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上,其处方的组成几味至几十味药不等,成分复杂。浸取就是要尽量提出发挥药效的成分,并尽量避免浸出过多的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但随着中药科学的发展,“无效”和“有效”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方剂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某些过去认为是无效的成分,却发现它有生物活性,应根据不同组方的成分变化,确定浸取过程中的最佳提取工艺。

色谱法很常用,特别是要定量的话,一般都用高效液相色谱。它可以把不同成分分离开,而且可以定量,不过要用其它方法比如标准品对照,或者别的实验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成分了。这个仪器一般科研机构有,我就读的学校的那一台好像是40万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971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