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损肝莫等闲 大多数药物都要在肝内经过代谢进行转化作用而被清除,有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药源性肝病”。据统计,约有500多种药物可引起肝脏损伤,用药后出现肝炎样的症状或伴有肝功能异常。例: 抗生素药物:红霉素、头孢类、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磺胺、两性霉素B等,都可能诱发肝脏损害。四环素则可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它们可引起胆汁淤滞型的肝损害。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氨基比林、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不但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而且还会造成胆汁淤滞或肝炎型病变。 循环系统用药:普萘洛尔(心得安)、呋塞米(速尿)可使转氨酶升高的可能,如是过敏体质,还可造成肝炎型肝损害。 消化系统用药:吗丁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口服降糖药:优降糖、降糖灵等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药物的无形损害,那是防不胜防呀,别让我们的身体都在无形中“伤肝”。当然,这里没说中草药,就别以为中草药就安全的不得了了,最好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他会给你进行君臣佐使的搭配药物而减轻其副作用的,不要随意的去自行购药。 2、国人的肾好累呀 俗称为“腰子”的肾,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由它排泄清除的代谢废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它也是大多数药物排出体外的地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对2010年用药情况上透露:去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 如今感冒挂水成了普遍现象,“不给挂水我给你急”。 殊不知药物在治疗的的背后,还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伤害,容易引起肾脏损害的常用药物有:抗生素(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解热镇痛药对肾损害的发生,常与长期大剂量服用有关。 这两种也是国人平常比较爱用的药物,少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不但对肾而且对听力也是损害巨大的,如庆大霉素中毒引起神经性耳聋。 3、“胃”你还好吗 因为乱吃药造成胃炎、胃及十二指溃疡等疾病也屡见不鲜。阿司匹林、去痛片、扑热息痛这些药可直接影响凝血机制,致使胃肠出血形成溃疡,甚至穿孔。 4、轻则过敏,重则夺命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在其治病正作用的同时都有毒副作用,皮肤过敏相对来说是比较轻的,严重的过敏反应如急性喉头水肿、心跳骤停等时有发生,威胁着大家的生命。 以上,仅列举一部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远远也不止这些,甚至至今一些副作用还没有被发现。有句话叫:渴而凿井、斗而铸锥,给我们以警示要及时防范,合理用药,不乱用药,避免造成了伤害再去调补身体,可能悔之已晚矣。 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一下,不要一看到药物有不良反应就拒绝服药。此时应正确对待,权衡利弊。另外,在服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甚至停药。
一直都是说不能喝茶吃药的,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下面的我为你们介绍为什么不能用茶水服药?这个知识值得了解。
为什么不能用茶水服药
从中医的解度看,茶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它所含的黄嘌呤类、多酚类、茶氨酸等成分,都具有药理功能,它们也可以与体内同时存在的其他药物或元素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产生毒副用。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在服用以下药物时,应禁或避开饮茶时间:
1、中药、2、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特别是补铁药物,3、抗生类、抗菌类药物,4、胃蛋白酶片、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胰酶片等助消化酶药物,5、解热镇痛药,6、制酸剂,7、单胺氧化酶抑制剂,8、腺苷增强剂,9、抗痛风药,10、镇静安神类药物,11、其他:茶多酚类可与维生素B1、氯丙嗪、次碳(硝)酸铋、氯化钙等生成沉淀。生物碱类药物和小檗碱(黄连素)、麻黄碱、奎宁、土的宁,甙类药物如洋地黄、洋地黄毒甙、地高辛以及活菌制剂乳酶生,亦可被茶多酚类沉淀或吸附。所以服用上述药物时也应禁茶。
饮茶对许多药物的影响尚不明了,源源不断投入使用的新药与茶叶成分的关系还有待研究和观测。对某些疾病患者来说,即使不服用上述药物,一般情况下也不宜饮茶或只少量饮谈茶,如失眠及神经衰弱者,活动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缺铁性贫血等。习惯性便秘病人也不宜多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收敛性,能减轻肠蠕动,这可能加剧便秘。高血压及心脏病人饮茶过度有可能使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对病情不利。
饭后多久吃药效果最好
过去的空腹服药方案一般是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目前新方案则加倍,即饭前一小时和饭后两小时。
一般来说,药物对胃肠道没有明显刺激性,且吸收受食物影响较大的空腹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
千万不能用这些饮料服药
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为图方便、疏忽大意,用饮料送服药品。药监部门提示,用饮料送服药品不但影响药效,甚至会增加药物毒性副作用,切记送服药物要用白开水、纯净水或蒸馏水。
太原市药监局提示,咖啡、茶、牛奶、果汁甚至矿泉水等服送药物存在以下隐患:
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与布洛芬等解热镇痛类感冒药同服会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果汁多为酸性,可能导致一些抗生素及磺胺类抗菌药物提前分解;增强一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会因酸碱中和而使一些碱性药物失效;可造成磺胺类药物溶解度降低,引起尿路结石。西柚汁会抑制肝脏中的代谢酶使药物浓度升高,可能产生毒性反应,绝不能用其送服药物。
啤酒、可乐中含有食用乙醇。乙醇是药酶诱导剂,能增强肝药酶活性,降低安乃近等药物药效;可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使服用降糖灵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和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病变,还可增加中枢抑制药、成瘾性镇痛药、部分抗组织胺药的镇静作用,加深中枢抑制,甚至致人死亡。乙醇可使服用血管扩张药、降压药患者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可使服用水杨酸类的患者增加消化道刺激性。
茶含有较多的鞣质,与乳酶生、多酶片等酶制剂同服会降低药效。鞣质可使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失去抗菌活性,毒副反应增加;可与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硫酸亚铁、富马酸铁、洋地黄甙类、维生素B1、氨基匹林、麻黄碱、奎宁生成沉淀、变性、失活,疗效降低。
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离子会与某些药物结合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不建议与药物同服。除非一些明确说明可用牛奶送服的药物。
果汁、豆奶、汽水中的蔗糖、蜂蜜能减慢胃内食物的排泄速度,延缓药物的吸收,减弱退热清、感冒清等药物的疗效。与降糖药、可的松类药物同服能升高血糖,出现糖尿。能酸化尿液,可使磺胺类药物溶解度降低而致尿中析出结晶或血尿;与利福平、阿斯匹林、消炎痛同服易加重肾毒性;可与氨茶碱、胃舒平、碳酸氢钠中和反应,疗效降低或丧失;可使红霉素分解失效。
此外,矿泉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某些金属元素可使四环素族、异烟肼抗菌作用减弱,强心甙类毒性增加,因此也不宜用于服药。
1.饮食疗法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老年糖尿病人中约有30%的患者只需要单纯的饮食疗法即可控制。饮食疗法的原则是: (1)既要饮食控制,又要营养充足,以保持理想体重。老年糖尿病人每天总热量卡可按每公斤体重30卡左右估计。蛋白质 每公斤体重1.0—1.5克,需要高蛋白者可高一些。碳水化合物 每天200—300克(主食4-6两)。脂肪要适量控制含饱和脂肪 酸的摄人。 (2)肥胖者每日总热量卡要低一些,以利于逐渐减少体重, 达到理想体重后糖耐量往往会显著改善。降低总热卡逐渐减少体 重可按下述公式:总热量卡—250卡+30分钟活动=逐渐降体重。 (3)老年人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饮食治疗应按病情、生活习惯、体力消耗及经济条件个别制定。应使病人能充分理解饮食 控制的重要性并能主动配合自己掌握。 (4)对伴有高脂血症者,根据血脂情况掌握,如胆固醇增高者应予低胆固醇饮食;对高甘油二脂者,应以严格限制碳水化合 物为主。 (5)对应用降糖药物者,饮食要适应于药物治疗,特别是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天至少分成四餐吃,即睡前加餐一次。 2.运动疗法 运动可以降低血糖,能改善心血管状况,降低血压、血脂,又能改善心理状态。但运动疗法不能操之过急,应以轻度活动开 始,根据耐受能力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要超过心肺及关节的耐 受能力。 3口服药物疗法 目前口服降糖药有两类: 一类为磺脲类降糖药,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可增加肝糖原的储备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 摄取,而使血糖下降。第一代磺脲类代表药物为D860,此类药 物几乎完全由肾脏排出,老年人不适用,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的 老人禁用;近年来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已相继问世,如优降糖、达 美康、美吡哒、克糖利、糖肾平等。此类药物的特点有: ①作用 强,剂量小,副作用低。 ②兼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有一 定防止微血管病变等作用。 ③糖肾平95%由胆道排出,应用于 老年人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者最适用。但优降糖50%由肾脏 排出,且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老年患者应用时应密切观察。 另一类为双胍类降糖药: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肠道回收葡萄糖和促进葡萄糖在组织中分解而起到降糖作用,常有消 化道反应,其代表药物为降糖灵、降糖片、二甲双胍等。由于此类药物副作用明显,有些国家已不生产。但根据国内经验,合理 地应用疗效还是不错的,副作用也可减少,尤其是降糖片的副作用弱于降糖灵,作用也比降糖灵弱。 4.胰岛素疗法 (1)应用胰岛素的指征:老年糖尿病95%以上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的Ⅱ型糖尿病,一般说来不需要胰岛素治疗,但是临床约 有20%的老年糖尿病人饮食疗法及口服降糖药物不能控制,而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人应用胰岛素指征如下: ①胰岛素依赖性的1型糖尿病人。 ②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的糖尿病人。 ③口服降糖药物失效的Ⅱ型糖尿病人。 ④合并感染、创伤、大手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应激情况时,即使原来口服降糖药有良好效果,也要暂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⑤饮食疗法不能控制,又不宜应用口服降糖药的Ⅱ型糖尿病人。 (2)应用胰岛素的方法:正常人每日分泌24—48个单位胰 岛素,故胰岛素的应用剂量要低于此标准为宜,因为糖尿病人的 胰岛素分泌只是相对或绝对不足。在严格饮食控制的条件下,一 般尿糖(+)加用胰岛素4单位,血糖每高于正常50mg/dL (2.98mmol/L)增加胰岛素2-3个单位。如饮食控制的不好或未 控制饮食,则胰岛素剂量应根据情况增加,短效与长效胰岛素之 比为2:1,每日三次剂量分配为: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当 血糖尿糖接近正常时,胰岛素剂量应偏小(按上述标准减去1/2 -1/3),这样会安全些。若餐后血糖高,选用短效胰岛素每日3 次或中效胰岛素每日1-2次;若空腹血糖也高,可在早或晚加 用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一般在餐前15-30分钟,老年患者应 注意夜间低血糖症。 (3)病情监测及控制标准:应用胰岛素时的病情监测项目主 要有尿酮体、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三多”症状 及低血糖症。 应用胰岛素时的病情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规定。 1994年亚太地区规定的标准是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 时血糖<11.1mmol/L及消除糖尿病症状。应当注意的是对老年糖 尿病的控制标准松一些为宜,我们多年来临床经验认为老年糖尿 病人血糖控制标准,以空腹血糖<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2mmol/L为宜。因为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那样能耐受低血糖。 (4)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 ①饮食。当胰岛素B细胞功能极差时,即基本上已无胰岛 素分泌,一旦饮食有了变化,血糖也随之明显变化。进食多,血 糖就高;进食少,则发生低血糖。所以病人应做到定时、定量进 餐。如发生饮食变化时,胰岛素(也包括口服降糖药)用量,用 时应灵活掌握,既要做到控制高血糖,又要避免发生低血糖。 ②活动。活动应定时、定量,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和进餐情 况选择活动量和时间。如个别病人餐后1—2小时的血糖高,稍 加胰岛素又在3—4小时发生低血糖。此时可在胰岛素不变的情 况下,餐后1—2小时进行一定时间的活动,即可使血糖正常。 ③老年糖尿病人绝大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大多自身有一 定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此时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稍大,则 易发生低血糖。另外,因为老年人常有肾功能减退,胰岛素从肾 脏排出和分解减少,胰岛素作用增强易发生低血糖。 5.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治疗 血糖高于27.8mmol/L,常超过33.3mmol/L(600mg/dL),血 浆渗透压≥320mosm/L,血钠>145mmol/L,进行性意识障碍伴严 重脱水,酮体阴性或弱阳性,即可诊断。 (1)迅速补液: 当血钠>145mmol/L,血浆渗透压≥ 320mosm/L(血浆渗透压估计公式:2(Na+K) +血糖mmol/L) 时,输人生理盐水,补液量可先按体重10%—15%估汁,前4小 时补人总量的1/2,其余在24小时输完,在总液体中应有400— 800ml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亦可,有利于维持血压及防止脑水 肿。 (2)小剂量胰岛素:短效胰岛素4—6u/h静点,当血糖降至 14mmol/L时,可用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胰岛素与葡萄糖比例 为1u:4g),在治疗过程中每2-4小时测血糖1次。如用大剂量 胰岛素,使血糖及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快,则可使水迅速向细胞内 转移,而导致脑水肿、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低血糖等。 (3)当患者4—6小时少尿或无尿时,应考虑到发生了肾功 能不全,可给速尿。 (4)积极治疗诱发疾病、伴发疾病及并发症,特别是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1)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 因为胰岛素不仅能增加葡萄糖利用,还能抑制游离脂肪的释放, 抑制游离脂肪酸在肝内转变成酮体,所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 人,应首选胰岛素治疗。关于胰岛素的应用方法,近年来的研究 证实,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小剂量普通短效胰岛素4—6u/ h肌注或静脉点滴具有与大剂量同样的效果,而且可以减少低血 糖、低血压、脑水肿、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胰岛素 人液体治疗6小时,血糖水平仍不下降,则应考虑可能有胰岛素 抵抗,可将每小时胰岛素剂量加倍,直到血糖降至13-14mmol /L,然后改用5%葡萄糖盐水或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治疗之。 (2)补充液体:由于高血糖、高酮体所引起的高渗透性利尿 失水,及水摄人量少,加之呕吐、腹泻等所致的脱水,应静脉补 给生理盐水、消化道补水,当血糖降至13—14mmol/L时,可用 5%葡萄糖液静脉输人,至于补液多少及补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 脱水程度、心脏情况及年龄而定。在补液同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 平衡。 (3)抗感染: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常在感染等应激情况 下诱发,因此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7.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治疗 此并发症比较少见,但当老年Ⅱ型糖尿病人患有严重的心血 管病、肾脏疾病或肺疾患者,由于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组 织缺氧状态下,出现呼吸深快、意识模糊、昏迷、血pH<7.35, 血乳酸>5mmol/L、尿酮体阴性时,即可诊断。 (1)除去诱发因素:立即停用双胍类降糖药纠正器官功能,改善缺氧,积极抗感染。 (2)纠正酸中毒:输人5%碳酸氢钠250-500ml,输人量视血pH情况而定。同时应补充生理盐水纠正脱水。 (3)胰岛素治疗:血糖>17mmol/L,每2—4小时静点4-6u 胰岛素;血糖<11mmol/L,在静脉滴人胰岛素同时输人5%葡萄 糖液,防止低血糖。 (4)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在应用胰岛素情况下,注意补钾。 (5)血压下降时,给升压药,宜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对微循环和肾血流量影响小的药物
(1)双黄连粉针
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出现浑浊与沉淀;
与注射用氨苄西林钠配伍溶液颜色加深,pH值下降;
与青霉素、头孢拉啶、地塞米松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分别增加2、23、94倍;
(2)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配伍可有沉淀产生。因为穿琥宁注射液是二萜类酯化合物,其水溶液易水解氧化,尤其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酸后易产生沉淀;
(3)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啶配伍后含量下降,溶液可变为棕色;
(4)葛根素注射液与三磷酸腺苷、辅酶A、利巴韦林配伍pH值有显著改变,故不宜配伍应用;
(5)刺五加注射液与双嘧达莫、维拉帕米注射液配伍后可有沉淀产生;
清开灵注射液在pH68~75时稳定,而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在pH534时澄清度下降,如与丁胺卡那霉素、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配伍时可立即产生沉淀;
(6)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丹等中成药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可致心跳骤停;
(7)麻仁石甘片、止咳定喘膏、防风通圣丸等含有麻黄的中成药与降血压药同服,可因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素的收缩动脉血管作用而致血压升高,会抵消降压药的疗效,甚至会升高血压;
(8)中药桃仁、白果、杏仁与安眠酮、利眠宁、安定等镇静催眠药合用会抑制呼吸中枢、损害肝脏;
(9)乌梅、蒲公英、五味子、山楂等含有机酸的中药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会使磺胺药在尿中结晶,发生尿闭、尿血等不良反应;
(10)含雄黄的中成药与酶制剂、硫酸盐、硝酸盐类西药(胃蛋白酶、淀粉酶、多酶、菠萝蛋白酶、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合用,可因雄黄中所含的硫化砷会与某些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因巯基结合使酶失活,降效或失效;硫化砷被硝酸盐、硫酸盐类药物氧化而使毒性增加;
(11)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如甘草合剂、镇咳宁胶囊、鹿胎膏、参茸安神丸等,与降血糖西考,试大收集整理药如胰岛素、优降糖、甲苯磺丁脲、降糖灵等合用,可因甘草、鹿茸中所含有的糖皮质激素样物质,能使血糖升高,抵消了降血糖药物的部分降糖作用,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12)含麻黄的中成药大活络丹、九分散、半夏露冲剂等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呋喃唑酮、优降宁、闷可乐、苯乙肼等)及强心苷类的洋地黄、西地兰和硝苯吡啶等西药合用,前者可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口服后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而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酶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而使上述中成药中麻黄所含的麻黄碱促使被贮存于神经末梢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合用的后果可因麻黄碱对心肌的强大兴奋作用,使心率明显加快,且对心肌的毒性加大,以致引起心力衰竭;
(13)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国公酒、藿香正气水、风湿止痛药酒、人参酒等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及降血糖西药合用,则因乙醇的药酶诱导作用,增加对肝药酶的活性,使上述西药在体内的代谢加快、半衰期缩短,以致显著降低疗效。
一部分可以,一部分不可以。正确的中西药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结合”不当的中西药,轻则降低疗效,重则导致医源性疾病。下面介绍几种不能同用的中西药。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某些抗生素不能同用。石膏、珍珠母、磁石等中药含金属离子以及含有此类药物的中成药不能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联合应用,否则会在胃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如必须联用,其相隔时间以3~4小时为宜。
含钙的中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能同用。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若与含钙中药联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神经毒性。含钙中药有龙骨、牡蛎、海螵蛸、鹿角、枸杞等。
含有机酸的中药与碳酸氢钠(小苏打)不能同用。确切地说,是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等,以及由它们参与配伍制成的中成药,不能与磺胺药和小苏打同服。因为服磺胺药需同时服用小苏打碱化尿液,以防止磺胺药代谢产物在尿中析出沉淀形成尿道结石,而有机酸可以对抗小苏打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磺胺药对肾脏的毒性。
茵陈与氯霉素不能同用。茵陈是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及肝病患者的常用中药,但它对氯霉素的抗菌效应有拮抗作用,可降低甚至抵消氯霉素的疗效。因此,这两者不要同用。
含鞣质的中药与酶类西药不能同用。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等酶类西药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道活动,增进食欲。地榆、石榴皮、五倍子、老鹳草及其制剂中的鞣质,可与酶类药物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络合物,使酶降低疗效或失效。
含砷的中药与酶类西药不能同用。硫磺、雄黄及其制剂中的砷,可以与酶的氨基酸分子结构上的酸性基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生物利用度,减低疗效。
大黄及煅炭类中药与酶类西药不能同用。大黄、血余炭、荷叶炭、地榆炭、煅蛤壳、煅瓦楞子等,能吸附酶类,削弱其促进消化的作用。
甘草、鹿茸与降血糖西药不能同用。甘草的分子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相似,因而有类似的作用,鹿茸也有同样作用。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肝糖原,升高血糖,与甲苯磺丁脲、苯乙双胍(降糖灵)等等降血糖药物在药理作用上是相对抗的。所以,合用甘草、鹿茸,会降低这些降血糖药物的疗效。为了提高疗效,避免毒副反应,中西药同用时一定要慎重。有学者提出的建议可作参考:在不了解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中西药服用时间应间隔4小时为宜。
2、中西药一起吃的毒副作用
中成药与某些西药一起吃,在胃肠道内发生反应,影响西药吸收、降低疗效。比如含大黄的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等),不宜与西药消化酶制剂(胃蛋白酶合剂、胰酶片、多酶片等)同服,因为中成药可吸附或与消化酶结合,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含鞣酸的中成药(虎杖片、四季清片等)、含明矾的中成药(白金丸等)、含石膏的牛黄解毒片、治胃病的乌败散等,均不宜与四环素族抗生素、红霉素、利福平、灰黄霉素、制菌霉素同服,因中成药与抗生素发生沉淀,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有些西药与中成药一起吃,可降低中成药的疗效。比如中药建神曲、保和片等与西药某些抗生素同服,可以降低疗效。
某些中成药与西药一起吃,可产生拮抗作用。比如治疗肝阳上亢的密环片、天麻片等不宜与中枢兴奋药同用;含有麻黄成分的止咳定喘药与痢特灵、优降宁同用可引起血压升高;中药甘草浸膏不宜与双氢克尿噻、洋地黄同用,因可致低血钾,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中成药与某些西药一起吃可产生毒副作用。比如各种药酒不可与灭滴灵、痢特灵同用,因易发生乙醇中毒,引起严重的醉酒反应。含朱砂的中成药磁朱丸、朱砂安神丸等,不宜与三溴合剂同用,因为易生成可溶性汞盐,被吸收后易引起汞中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