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原名词,又称致热物质,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一般为某些能够致热的微生物的尸体及其代谢物,主要是细菌的一种内菌毒素。热原存在于细菌的细胞外膜与固体膜之间,化学组成因菌种不同而异,大多是由磷脂、脂多糖及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活的细菌并不把内毒素排出,当细菌死亡,细菌膜破裂时才释放出来。
热原的基本特征
1、水溶性:热原能溶于水,其浓缩液往往有乳光。
2、耐热性:热原在60℃加热1小时不受影响,100℃也不会分解,120℃加热4小时能破坏98%左右,在180℃~200℃干热2小时或250℃上干热45分钟,650℃1分钟可彻底破坏。
3、滤过性:热原体积小,为1~5nm,能通过一般的除菌滤器,不能截留除去。但用小于1nm孔径的微孔滤膜或超过滤器滤过,则可滤去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热原。
4、不挥发性:热原本身不挥发,溶于水,但可随水蒸气的雾滴夹带入蒸馏水中,故蒸馏水器均设隔膜装置。
-热原
热原与细菌内毒素的区别:
1、热原包括细菌内毒素。热原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它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这一般说的“热原”,主要是指细菌性热原,是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细菌尸体及内毒素。
2、细菌内毒素是一种导致产生热原的外部原因,英文称作Endotoxin,是G-菌细胞壁个层上的特有结构,内毒素为外源性致热原,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细菌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