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亲:309S和310S不锈钢管是高铬和镍耐热奥氏体不锈钢,分别是309和310的低碳版本。在氧化性介质中,它们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又具有高温机械性能,适用于高温炉设备、干燥设备等关键部件、炉料、航空、石化、电力等。抗氧化性是指耐热钢在高温下长期作用而不形成氧化皮或不被介质侵蚀的能力。热强度是指现场钢管在高温下仍有一定强度而无大量变形断裂。
与大多数高温合金相比,309(309S)和310(310S)合金具有更好的耐高温腐蚀性能。然而,在稀薄、硝化或碳化的空气条件下,不锈钢的性能不如600合金(UNS N06600)或800合金(UNS N08800)。
310S不锈钢管是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具有很好的310S不锈钢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因为较高百分比的铬和镍,使得拥有好得多蠕变强度,在高温下能持续作业,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因镍(Ni)、铬(Cr)含量高,具有良好耐氧化、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性能,耐高温钢管专用于制造电热炉管等场合,奥氏体型不锈钢中增加碳的含量后,由于其固溶强化作用使强度得到提高,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性是以铬、镍为基础添加钼、钨、铌和钛等元素,由于其组织为面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有高的强度和蠕变强度。熔点1470℃,800℃开始软化,许用应力持续降低。
词条创建者 匿名网友
电炉概述
电炉(英语:electric stove)是具有电力加热装置的炉 ,主要用于煮食和焗烤。电炉很受欢迎,并成为了使用固体燃料(木或煤)的火炉之代替品,因为使用固体燃料的火炉需要更多的人力操作和保持燃烧。一些现代的炉会包括内建的吸油烟机。
电炉加热的部分可以用旋转开关(英语:rotary switch)控制,电炉上的旋转开关一般只有有限的刻度(例如六个),旋转每一个位置都会产生不同的电阻,因而产生不同的加热功率。有些电炉会使用“无限开关(英语:infinite switch)”,称为“simmerstat”。此外,一些电炉会配备恒温器。
电炉以电力产生热能
历史发展
1859年9月20日,乔治·B·辛普森(英语:George B Simpson)获得了美国专利#25532,名为“电子加热器”(英语:electro-heater)。其表面使用铂丝盘加热,并以电池作为动力。据乔治·B·辛普森所言,这发明可以用于“使房间温暖、烧水、煮食……”。
1892年,加拿大发明家托马斯·阿赫恩(英语:Thomas Ahearn)提交了39916号专利,名为“电焗炉”(Electric Oven),很可能是他同年在渥太华的酒店用于煮食的装置。[3]阿赫恩和窝允·Y·索珀(英语:Warren Y Soper)是渥太华锅炉电力公司(英语:Ottawas Chaudiere Electric Light and Power Company)的持有人。[4]上述的电炉于1893年在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展出,该展览亦展出了一个电气化的厨房的模型。与气炉不同,电炉的受欢迎程度增长缓慢,一方面是因为这是陌生的科技,以及城镇需要电气化才能使用。至20世纪30年代,电炉的技术变得成熟,因此,电炉开始逐渐取代气炉,特别是在家居厨房中。
1897年,威廉·海德威(英语:William Hadaway)取得了美国专利#574537,名为“自动控制电焗炉”(英语: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Electric Oven)。
于1905年11月29日提交的示意图,当时大卫·柯尔·史密斯为他发明的“电子煮食炉”(英语:electric cooking stove,又称卡尔古利炉,英语:The Kalgoorlie Stove)取得澳大利亚专利(No 4699/05)。
早期的电炉并不令人满意,这是由于电力的成本(与木、煤或煤气相比)、电力公司提供的电力功率有限、恒温表现差,以及加热的部分寿命短。用于电阻线的镍铬合金(英语:nichrome)的发明改善了加热部分的成本和耐久度。[6]在美国,尽管在1908有三家公司引入了电炉,但电炉的渗透率很低。 在20世纪20年代,电炉仍然是一个新奇的事物。直到20世纪30年代,电力的降价和电炉现代化的外型使电炉的接受度大大提升。
电炉和其他的家用设备是由电力企业营销,以提高电力的需求。 在农村电气化(英语:rural electrification)的扩张时,使用电炉煮食很受欢迎。
电炉类型
卡尔古利炉
1905年11月,澳大利亚西部卡尔古利市政电力工程师大卫·柯尔·史密斯(英语:David Curle Smith)为一个装置申请了专利(澳大利亚专利号4699/05),该装置以气炉的设计为蓝本,包含了与后来大多数的电炉相同的组态:一个被扁平烤盘包围的焗炉,之间有一个方形平底烤锅。柯尔·史密斯的电炉并没有恒温器,热力是以在9个部件中开启了的数量控制。
在1906年获得专利之后,柯尔·史密斯的设计在同年10月开始投入生产。整个生产线被卡尔古利市(英语:City of Kalgoorlie-Boulder)电力部门(英语:Electric power industry)购买,该部门并将电炉出租予居民。在成本超支使议会暂停计划前,总共生产了50台设备。这是次以“使以电力煮食……在任何人的能力范围内”的目的生产家用电炉。现在已经没有这款电炉的现存品,它们之中有许多均在二战是被用于提取当中的铜成分。
为了宣传这款电炉,大卫·柯尔·史密斯的妻子H·诺拉·柯尔·史密斯(英语:H Nora Curle Smith,原名海伦·诺拉·默多克,英语:Helen Nora Murdoch,默多克家族的一员在澳大利亚的公众生活中十分突出)编写了一本食谱,包括操作指示和161个食谱。《电热煮食变得简单》(英语:Thermo-Electrical Cooking Made Easy)于1907年3月出版,是世界上本电炉的食谱。
电力消耗量
典型的一个电炉发热部分的耗电量介乎1千瓦至3千瓦,视乎尺寸大小。
会排放大量一氧化碳,会中毒。而是二氧化碳。空间不是密闭的,不会中毒。烧木头闻到焦味是正常的。
CO若能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即具备充足的氧气、充分的混合,足够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滞留时间,中间产物CO最终会燃烧完毕,生成CO₂或H₂O。因此,控制CO的排放不是企图抑制它的形成,而是努力使之完全燃烧。
扩展资料:
一氧化碳的危害: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一氧化碳
家里的炉子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首先,要知道煤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氧化碳,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物质,简而言之,就是一氧化碳不会被水所吸收。
而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一定体积的密闭空间内,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一定数值,人在呼吸的时候同时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致使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过多,从而引起供氧不足,以致缺氧,从而引起中毒。
扩展资料:
发生炉
发生炉煤气是人工煤气的一种。是用固体含碳燃料作原料,在专门设备发生炉内获得的一种煤气。用于制造发生炉煤气的气化剂为空气、水蒸汽。按使用气化剂的不同,可制得不同组分和性质的发生炉煤气,通常分为四类:
空气煤气 ― 以空气(实际是空气中的氧气)作气化剂;
混合煤气 ― 以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作气化剂;
水煤气 ― 以水蒸汽作气化剂;
富氧煤气 ― 以空气、水蒸汽和氧气(外加的纯氧)混合物作气化剂。
空气煤气
空气煤气由于固体燃料仅与氧反应,气体中可燃成份主要为一氧化碳,故其热值低,一般仅 800~900 大卡/标立方米,甚至更低,故在工业上使用极少,一般是高炉生产中的副产物。
水煤气
水煤气是由水蒸汽和高温碳反应而获得的。由于反应为吸热反应,为维持炉温,必须间隙生产.所得煤气中 CO 和 H2 均较高,煤气发热值较高,但热效率低,约54%左右,成本高设备复杂。一般作为合成氨原料气使用,作工业燃料气使用的较少。有时,在制水煤气过程中加入少量空气,制得的煤气称为半水煤气。
混合煤气
混合煤气综合了空气煤气和水煤气的特点,以水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鼓入发生炉中,制得比空气煤气热值高,比水煤气热值低的混合发生炉煤气,一般在生产中简称发生炉煤气。这种煤气的热值因使用燃料性质的不同波动在 1200~1500 大卡/标米之间。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炉的加热燃料。由于采用蒸气、空气混合物作气化剂,蒸汽能降低燃烧层(火层)的温度而防止结渣,维持连续生产,热效率高达 70 %以上。
这些煤气的发热值较低,故又统称为低热值煤气;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为此,将用作化工原料的煤气称为合成气,它也可用天然气、轻质油和重质油制得。
煤气是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发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无色无臭,有毒,被人和动物吸入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造成一定程度的缺氧)能引起中毒。也叫煤毒。
-煤气
3 结焦的因素
煤粉经给粉机播出以后在热空气的带动下,通过喷燃器,喷入炉膛中燃烧。炉膛四周布满水冷壁,以辐射换热的方式接受燃料释放的热量。正常情况下高温烟气首先穿过炉膛出口的凝渣管,然后依次经过水平烟道中的过热器,竖直烟道中的省煤器和空预器,此时以对流换热方式为主。最后经电除尘装置,被引风机抽出脱硫后排入大气。
31 煤灰性质的影响
煤灰的组成很复杂,其中Fe2O3,Fe3O4,FeO和FeS等,熔点基本上都在1600℃以下,而灰分中的主要氧化物SiO2,Al2O3,CaO和MgO等熔点基本上在2000℃左右,通常不易熔化。因此结焦就是由灰分中的氧化物在一定温度下生成的低熔点渣造成的。SiO2,Al2O3,CaO和MgO含量越多,灰的熔点就越高;相反灰熔点就越低。此外,周围介质的成分对灰熔点也有影响。在炉膛内总会有一些还原性气体(CO,H2等)这些还原性气体在很高温度下能使熔点较高的Fe2O3还原成熔点较低的FeO,使煤灰的熔点降低。目前关于灰熔点的性质,均用试验方法来确定。
各种煤灰的熔点一般在1100~1600℃之间。经验表明:当软化温度t2>1350℃时,炉内结焦可能性不大;若t2<1350℃就有可能结焦。
关于灰分对锅炉工作的影响,可以根据灰成分得出一个指标来判断:式中ST 为灰的软化温度;
判别界限:
R:05~15 轻微结焦;15~25中等结焦;R<175中等偏轻;R>225为中等偏重;R>25~35严重结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