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改为把字句
答:风猛烈的把路旁的白桦树摇撼着。
将句子改为把字句的技巧:分析句子成分。
1、为了避免改后句子的原意偏离,拿到一个句子,不要急着先改,要先将句子的成分分析出
来。找到三个重要的元素,即主谓宾,在这里也可以简单称为处哄霜,两个名词,即“XX把
XX”的双方;一个动作或形容词,即“XX把XX怎么样了”中的“怎么样了”。
2、一般情况下,最后的这个“怎么样了”,无论是动词包辞还是形容词,都不需要改动,直接
保留即可。
3、最重要的一步来了,即将主语和谓语或换,对于这一步,如何找到正确的主谓语是至关重要
的。
4、找主谓语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是,他一定是名词(桌子、本子、太阳灯)或人称代词
(如:你、我、他等)。
5、最容易找错的是,主谓语前面带有定语或状语修饰,如:你的车子把我的书言蚂包撞掉了。
这时就要注意,我们应该找到的互换词应该是“车子和书包”,而绝非“你和我”。
6、在互换主谓语的时候还要注意,其在原句中的定语、状语修饰要一并带上,不能留在原位
置,更不能随便丢了,比如上面的例句:你的车子把我的书包撞掉了,转换之后是我的书包被
你的车子撞掉了,“我的”和“你的”,一定要带上。
7、还有的是纯粹形容式的,如:乌黑的云彩把弯弯的新月挡住了。转换之后是:弯弯的新月被
乌黑的云彩挡住了。
8、如何确定定语和状语有一个小窍门,他们一般在主谓语(名词)的前面,由“的、地、得”
连接。
9、如果没有“的、地、得”也不要慌,尝试着加一下,如果加上了没有改变句子的原意,那么
就说明是修饰性的定状语,只是被省略了。举个例子:“漂亮女孩”,加一下“漂亮的女
孩”,句子的意思没有变化,那么这个漂亮就是修饰女孩的。
不知道把字句还有楼上的说法
说个简单的口诀
好象是这么说的,也许是我门老师独创的 呵呵
划分句子找主干
主谓宾语先找全
谓前为状谓后补
定语放在主宾前
刚在网上查了下,有说把字句在成分上是宾语前置,结构上还是做状语
毕竟汉语语法上还是和英语语法还是有些区别的
要是英语,那就毫不犹豫认为 身体 是宾语了
至于汉语里边到底怎么划分的,我还是倾向于没有宾语,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 整体作状语,不过自己看着也不顺,呵呵 看大家的回答吧,也希望楼主最好问问老师,如果有确切答案了,告知一下,感激不尽! 额,,,,这道题很小case的吧!
"蠢笨的"是定语,修饰主语"企鹅"
"企鹅"是主语
"胆怯地"是状语,修饰"躲藏"
"肥胖的"是定语,修饰宾语"身体"
"身体"是宾语,是"躲藏"的受动者
"躲藏"是谓语,即是主语发出的动作
"悬崖底下"是补语,是"躲藏"的地点
补充一点,这是个"把字句"
呵呵,回复三楼下,还有"被字句"忘了是初中学的还是大学学的了主语:企鹅 / 谓语:躲藏 / 宾语:身体 / 补语:在悬崖下
定语:蠢笨的、肥胖的 / 状语:胆怯地
单句
一、单句的种类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
⑴ 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
⑵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构成。
例如:
⑴ 飞机!
⑵ 站住!有人敲门。
二、几种特殊单句
主谓句中,动词谓语复杂多样,有些句式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些特殊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存现句。
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主谓句的一种。句中谓语一般都是及物动词、而且不能是单个儿的动词,应当是单个短语和动词的连用形式。
例如:
⑴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⑵ 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
2、被字句
被子句是被动句,是主语接受动作的句子。被动句中的主语是受事者,由介词“被”引了主动者与“被”字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
例如:
⑴ 豹子[被我们]打死了。
有时句中只有介词“被”没有主动者(被的宾语)如:
⑵ 在罗马百花广场,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了。
把字句和被字顺的典型结构都是:“主语+状语+动词+补语”,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来代替“被”。
3、连动句
连动句是用连动短评充当谓语的句子。连动句的谓语就是两个动词短语(很少用单个动词)连用。两个动词短语,互不作成分,而是共同作谓语,但在语义上有目的和方式、原因和结果、先和后的关系。因此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中间也没有语音停顿。
例如:
⑴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
⑵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
⑶ 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连动句主要三点:
一是必须有两个动词连用陈述一个主语。
二是两个动词短语互不作成分,而在意义上有目的,方式,原因,结果,后先的关系,位置不能互换。
三是两个动词短语中间不能有语音停顿。
4、兼语句
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有下列特点:
第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
例如:
⑴ “闰土”既作“叫”的宾语,又作“坐”的主语,“闰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语。
第二,兼语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此外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
例如:
⑵ 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
⑶ 我有个弟弟今年考大学。
第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个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的语义上有一定联系。
例如:
⑷ 护士叫他快去请大夫。(“去请大夫”是“叫他”的目的。)
⑸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句中的兼语的谓语“想起”是前一个动词“使”的结果。
连动句,可以连续叙述一个人的几个动作;兼语句,则可以连续叙述几个人的几个动作。连动句可以扩展,连动套接兼语;兼语句也可以扩展,兼语套接连动。
例如:
⑹ 叔叔|打电话叫我去。
⑺ 妈妈|叫禁止小妹骑车乱闯。
5、是字句
是字句专指由动词“是”构成的判句。在是字句中,“是”的作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主语和宾语有两种关系,一是同一关系,二是从属关系。同一关系就是对等关系,一般的“定义”就是这种关系,即甲=乙。
例如:
⑴ 正方形是四条边等长、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
从属是主语属于宾语,即宾语是一个大类,主语是其中之一。
例如:
⑵ 《读者文摘》是杂志。
6、存现句
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现、消失的句子是存现句。存现句的特点有三:
第一,主语常是处所词或时间词。
例如:
⑴ 门口|站着两个兵。
⑵ 台上|坐着主席团。
第二,存现句的谓语多是表示存在、产生、消失的动词,即不表示动作,只表示动作产生状态的持续。
例如:
⑶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表示出现)
⑷ 到处|是欢乐的从群。(表示存在)
第三,存现句的宾语往往是动作的发出者。因此有的存现句可以转换为一般主谓句。
例如:
⑸ 门吕站着两个兵--两个兵在门口站着。
⑹ 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在台上坐着。
三、单句的复杂化和单句的分析
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单句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这跟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复杂单句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类:
1、单句的主语由短语或复杂短语来充当。
例如:
⑴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主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⑵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宾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
例如:
⑴ 这是(我的老朋友)的作品。(定语由编正短语充当)
⑵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状语由多个短语充当)
⑶ 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补语由介宾短语充当)
3、还有的句子由复句结构充当了句子成分。
例如:
⑴ 我相信,雷锋的样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复杂单句要进行分析时,需先找出主干。单句的主干是指把句中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也就是主语(或主语的的中心语)+动词(或动词的中心语)+宾语(或宾语的中心语)。找出句子主干常常是检查病句的好方法。
分析句子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表示主谓句,界分主语和谓语。“|”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如上面例句⑴和⑵。
第二步,再分别分析“|”前的主语和“|”后的谓语。
例如:
⑴ (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远见。
⑵ [最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播放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为题的)交响诗。
一般情况下,句子分析到此就可以了。如果某一成分是个复杂短语(如例句⑵ 的主语)还可以用框式图解法进行再分析。
例如:
阿隆·阿甫夏洛穆夫 以北京胡同为题的 交响诗
———┬————— ———┬———— —┬—
...│........ │..偏正. │
...│....偏正.. └——-┬——┘
...└————————————┘
分析句子,明确句子结构,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句意,同时能够检查出成分之间搭配是否合适,句子是否完整等。
摘 要:空语类——移位理论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运用空语类——移位理论,通过对把字句这一特殊句式中谓语动词的分析,以及该句式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的解释,对把字句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增强了我们对把字句的把握和理解,更便于把字句的教学和应用。
关键词:空语类 移位 把字句 转换
一、把字句的语法特征分析
把字句同被字句一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还有一个别称叫“处置式”,顾名思义,把字句一般具有“处置义”,即把字句中的动词对受事成分的处置意义,下面通过对把字句中施事成分和受事成分的把握,对把字句的语义特征进行解释分析。
(一)把字句的句法特征
把字句由介词“把”来连接宾语,被字句主要强调的是主语,把字句则是强调“把”后的名词以及动作,这个动作可以使受事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产生的特定的结果,或者维持一种状态。
例1:一般主动句:他批评了学生。
把字句:他把学生批评了。
例2:一般主动句:他把水倒了。
把字句:他倒了水。
“他批评了学生”就是一个主动句,表示客观的陈述,“他批评了学生”强调的就是宾语“学生”,而“他把学生批评了”强调的是介词“把”后面的名词“学生”以及动作产生的结果,把字句的作用是表示动词“批评”的语义指向,连接受事宾语同时起到强调的作用。
(二)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把字句含有处置的语义特征,介词“把”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来强调动作产生的结果。例如“他把衣服都洗了”强调“都洗了”这个结果。我们将把字句中的施事用“N1”来表示,受事用“N2”来表示,动作用“V”来表示,那么把字句的语义结构就可以表示为:N1+把(N2)V。
例:一般主动句:他捐了这个月的工资。
把字句:他把这个月的工资都捐了。
通过把一般的主动句转换为把字句,强调了动词对受事成分的处置义,使受事成分发生了变化,这便是把字句的特有的语义特征。
二、用空语类——移位理论来解释把字句的生成
(一)关于移位
所谓移位,当然要相对于一个原型结构而言,如果没有原型结构就谈不上移位。一个句子成分在原型结构中有一个原始位置,移位之后这个成分离开了原来的位置移到了其他的位置上去,于是这个成分在新的句子中的位置便发生了变化,一个原型结构从一般主动句变成一个把字句,必然要通过句子成分的移位来实现。下面举例说明把字句的原型结构及移位后发生的变化。
原型结构:他打碎了镜子。
把字句:他把镜子打碎了。
原型结构中的宾语“镜子”的位置发生了移位,介词“把”将宾语“镜子”由动词“打碎”之后移位至动词之前,通过宾语的移位形成了把字句。
转换语法又被称为移位语法,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转换规则”是“语法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部分形成深层结构的前提下,产生各种表层结构,简单的说,就是产生各种不同的句式,这就是运用“转换规则”的目的所在。“转换规则”中就包括移位这种形式,而且“移位规则”是“转换规则”中的核心规则,由此可见移位在“转换规则”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转换规则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xy→yx转换(移位)2 xy→x转换(删略)3 x→xy转换(添加)4 x→x’转换(替换)
显而易见,“把字句”是第一种类型的转换,即通过移位,使宾语的位置发生前移。
(二)关于空语类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指“在句法、语义表达式中存在,而在音系表达式中没有音系矩阵的成分。”[1]比如说:“妈妈做了好多菜。”在语言结构中,空语类能够找到完整的语义内容,也有着作为一个句子成分的位置,只是没有实际充当主语或者宾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
(三)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空语类的分类
对于空语类可以出现或者不可以出现,在哪一个成分位置上出现,在何种条件之下出现,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着规则的要求的。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空语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 NP-语迹,是指在其管辖范围内,名词从一个论元位置移动到另一个论元位置;2wh-语迹,指变项;3PRO-语迹,指出现在没有管辖位置上的空语类;4 pro-语迹,指助于位置上的零主语。
把字句这个特殊句式属于空语类中的第一种类型“NP-语迹”。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原型结构:他表扬了学生。
把字句:他把学生表扬了。
在原型结构里,作为宾语的“学生”处于移位介词“把”后面的位置,在它移位之后,形成了语迹t。这个句子中,“NP-语迹”t被“学生”所约束,也就是说,当“学生”这个成分移位到介词“把”后面的位置,就在宾语的位置形成了空位。
例外还是有的,我们来下面的句子:
原型结构:他送了我礼物。
把字句:他把礼物送给了我。
原型结构中的间接宾语“礼物”移位到介词“把”后,但是宾语位置上并没有形成空位,还有直接宾语“我”存在,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谓语动词“送”后面接了双宾语,其中的一个宾语发生了移位,还有一个宾语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宾语的位置上没有形成空位。
三、空语类——移位理论对汉语把字句中的分析应用
在上文的分析中已经解释了把字句是通过原型结构中句子成分的移位而产生的,并且随着原型结构中句子成分的移位产生了“NP-语迹”的空语类。从语义的角度来分析,介词“把”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边,来强调受事成分以及动作的结果,把字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可以使受事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产生的特定的结果,或者维持一种状态,这使得把字句含有处置的语义特征,所以把字句的动词不能是没有处置意义的光杆动词。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例1:我们把所有的任务都完成了。
例2:他把房子卖了。
例3:贪玩的孩子把玻璃打碎了。
这些把字句中的动词都是具有处置义的动词。但是,还有例外的情况。把字句最值得注意的是“把”后名词的性质和特点。一种可以称为主语,即主谓结构中主语的变换形式。另一种可以称为宾语,是动宾结构的宾语。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1、“把”后的名词是主语
原型结构:孩子病了。
把字句:把孩子病了。
原型结构:几个犯人跑了。
把字句:把几个犯人跑了。
原型结构:他整天愁得唉声叹气。
把字句:把他愁得整天唉声叹气。
这些例子中,把字句的动词都是没有处置义的光杆动词。这些句子的原型结构中就没有宾语位置,所以动词即使有处置义,也没有对象可言。
2、“把”后的名词是宾语
例:他把大概的情况都告诉我了。
“把”的作用是将一个后移的名词重新拉回到动词前面。
把孩子病了。——孩子,病了。
他把大概的情况都告诉我了。——大概的情况,他都告诉我了。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介词“把”后的名词不论是作主语还是作宾语,这个名词都可以作为一个话题,当这个名词可以作为一个话题来使用的时候,把字句中的动词就可以是没有处置义的光杆动词。
四、小结
空语类——移位理论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把字句和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空语类——移位理论给我们做了较为全面的解释分析。在掌握了把字句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语类——移位理论,为没有处置义的光杆动词可以作为把字句的谓语动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解释。
我们都知道,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同时,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接下来,我将详细的为您讲述“语文句子成分划分”,并提供了一文“语文句子成分划分教案范本(初中)”,希望您能够充分的了解语文的句子成分划分。本文章仅供从那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语文句子成分划分教案范本(初中)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掌握句子的含义
2、能够掌握各句子的各个构成成分
3、能够学会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概说
1、 什么是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就是句子的组成成分,也就是单句的句法结构成分。因为短语和句子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语调,所以当短语加上语调成为句子时,短语成分也就成为句子成分。
2、两种析句法
有两种基本的析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这种分析法一分为多,在一个平面上一次分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句子成分,其中主语、谓语(有时包括宾语)是主干成分,其他是附加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认为句子是有系统、分层次组合起来的,这种方法把句法结构一分为二,分析出来的两个部分叫直接成分。然后不断层层二分,揭示语言中句子结构的层次性。
3、句子成分概述
主语是陈述对象,回答“谁”、“什么”等问题,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回答“怎么样”、“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主谓之间用 || 动语是支配关涉宾语的,宾语是被支配关涉的对象,动宾之间用 | 中心语是被修饰、限制、补充的成分,有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动语中心语,分别用 = 、 ~、__表示。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补语是中补短语中补充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二)主语
谓语
1、主语的构成 经常做主语的是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代词、数词、重叠的量词等实词,以及定中短语、同位短语、的字短语等名词性短语。
处所方位词语在句首可能是主语,也可能是状语,判断的标准:
(1)作为陈述对象,是主语;否则是状语。
(2)能移到句中的是状语,不能的是主语。
(3)看句子类型,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是主语。
主谓短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做主语,条件与谓词性词语做主语的条件相同。 副词、介词短语不能做主语。
2、谓语的构成
经常做谓语的是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以及动宾短语、连谓短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等谓词性短语。 主谓短语做谓语形成主谓谓语句。
3、主语的意义类型
句子成分的意义类型是看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语义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们主要是以位置关系判定主语的,主要分三种类型:
(1)施事主语 施事主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构成“施-动”关系。大多数主语属于这种类型。
(2)受事主语 受事主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构成“受-动”关系。受事主语的句子是被动句,施事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用“被”,也可以不用。
(3)非施受主语
非施受主语既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不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是施受以外的其他语义关系的主语。分为两类:A、谓语中用非动作动词,如“是、有、像”等;B、谓语中用动作动词,但主语表示动作涉及的工具、处所。
(三)宾语 1、宾语的构成 宾语和主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位置的不同,以动词来说,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做主语的词语大都可以做宾语。
经常充当宾语的是名词性词语(和主语相同)。 谓词性词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做宾语。
名词性词语的宾语称为名宾,谓词性词语的宾语称为谓宾。名宾是常见的,因而要重点把握谓宾。名宾和谓宾对谓语动词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名宾,或者带谓宾。
能够带谓宾的动词有:
(1)判断词“是”。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2)心理动词。如“喜欢、盼望、认为、觉得、讨厌、爱、恨、怕”等,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3)感知动词。如“知道、听见、感到、感觉、明白、看到”等,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4)表示动作始终的动词。如“开始、进行、结束”,一般只能带谓宾。
(5)表示对待、处理意义的动词。如“加以、给以、予以、给予、足以、难以、得以”等,只能带谓宾。
(6)“于”类动词。如“勇于、敢于、善于、易于”等,只能带谓宾。
2、宾语的意义类型
宾语的意义类型和主语的意义类型相同,但常见的主语意义类型是施事主语,而宾语常见的意义类型是受事宾语。 (1)受事宾语
这类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分为对象宾语和结果宾语。“买汽车”是对象宾语,“造汽车”是结果宾语。结果宾语表示的事物只有在动作完成之后才有。
(2)施事宾语
这类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要出现在存现句和供宾句两种句型中。如“门口站着一个人”、“一间屋住四个人”。
(3)非施受宾语
非施受宾语是施事、受事以外的、或难于断定是施事还是受事的宾语,分两个小类: A、动词为动作动词,宾语表示该动作行为的处所、工具、目的、原因等,如“吃食堂”是处所宾语,“吃火锅”是工具宾语,“吃大款”是原因宾语。
B、动词是非动作动词,如“是、有、像、当、算、在、姓、变成、成为、当作、成了”等,这些动词表示某种关系。
主语和宾语的施事、受事关系一般表现为“施-受”(我看书),也可以表现为其他多种关系,如“受-受”(土豆炖牛肉),“非--施”(外面来人了),“非-非”(他是学生),“施-非”(他吃火锅)。
(四)定语 状语 补语
1、定语的构成 定语的构成范围很广,几乎除副词、量词以外的所有实词,的字短语以外的所有短语都可以做定语。 定语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描写性定语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充当,限制性定语由形容词性词语以外的词语充当。
一般认为,不存在纯描写性的定语,描写性定语常常兼具限制性,如“红衣服”同时也区别于别的衣服。
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1)表示领属的词语;(2)表示指示或数量的词语;(3)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
2、状语的构成 状语的构成:经常做状语的是副词、形容词、时间名词、助动词以及介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动量)等。 状语的语义:状语表示的语义主要有时间、处所、程度、范围、数量、肯定否定、情状、语气等。 状语的位置:一般为句中状语,在主语后、动词形容词前。也可以是句首状语。特殊情况下状语可以后置。多数状语既可以是句中状语,也可以是句首状语,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状语只能是句首状语。
3、补语的类型 能够做补语的是形容词、动词、副词(很、极)、数量短语(动量)、联合短语(谓词性的)、状中短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补语的意义类型有:
(1)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说破了嘴”。
语义指向分析: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可以不同,试比较:我们打赢了球--我们打破了球--我们打完了球、我们吃饱了饭--我们吃多了饭--我们吃完了饭。 (2)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 程度补语常由副词(很、极)、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谓词性短语、形容词充当,其中心语一般为形容词、心理动词。
(3)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变化的趋向。
趋向补语用趋向动词。
其位置和用法比较灵活。
(4)数量补语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或频率。
数量补语由量词短语充当,有两种:表示动量的量词短语,如一次、一回;
(2)表示时间量的量词短语(时段),如一年、一个月。
数量补语的位置:动语后、谓语后或宾语后。
(5)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时间处所补语由介词短语充当。
(6)对象补语 对象补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比较对象,由“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充当。
(7)能否补语 能否补语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由“得”和 “不得”构成。
6、补语和宾语并存时的位置 补语和宾语都是动词后的成分,其位置关系有如下情况:
(1)(动语中心+补语)+宾语。如“他锁好了车”。
(2)(动语+宾语)+补语。如“我看过他几次”。
(3)(动语中心+补语+宾语)+补语。如“他说不出话来”。
(4)动语+近宾语+补语+远宾语。如“他教过我几次英语”。
7、补语和宾语的辨别
(1)词性不同。 宾语一般由名词性词语充当,特定条件下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而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因此,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多为宾语,谓词性成分则需要看与动词的关系。 量词短语中的动量短语一般做补语,物量短语一般做宾语。
(2)关系不同。 动语和宾语是支配关涉关系,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中心语与补语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等问题。动词后的谓词性成分主要依靠这种区别判断是宾语还是补语,即看其能不能够被“什么”代替。
(3)转化方式不同。 有宾语的句子可以转换成“把”字句。“他浪费了一个小时”可以转换为“把”字句,“一个小时”是宾语:“他工作了一个小时”不能转换,“一个小时”是补语。
(4)助词“得”。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标志。但要注意“得”是构词语素的情况,如“取得、晓得、认得、赢得、使得、省得、分得、获得、觉得、记得、亏得、懒得、乐得、落得、值得”等,这些词后面的成分一般是宾语。
(五)中心语不同层次、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中心语。
1、主语中心语主语中心主要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2、宾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宾语中心语,但必须借助助词“的”。
3、谓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名词性词语也可以做谓语中心语,状语一般为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已经、都、只、就、才、净、光、真”等,近些年来,程度副词也可以做这样的状语,如“很北京”。
4、动语中心语动语中心语由动词充当,动语中心语后面既要有宾语,也要有补语。
二
单句的类型单句可以分为句型和句类。句型是按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划分出来的类型。单句句型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句类是按句子的语气用途划分出来的类型。句类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个句子既可以从句型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句类角度分析。如“他来了”属于主谓句句型,属于疑问句句类。
(一)句型:句型是从句子结构方面给句子的分类,句型具有层次性。句子首先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是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关联、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构成的句子。根据构成句子的词语性质,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非主谓句是由词或非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1、主谓句(1)名词性谓语句名词性谓语句是名词性词语做谓语的句子,大多表示判断,也可以表示描写。如“鲁迅浙江人。”(2)动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是动词性词语做谓语的句子,分为带宾和不带宾两种。如“他看过这本书。”、“我去过。”(3)形容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是形容词性词语做谓语的句子。如“这间房子很大。”2、非主谓句(1)动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动词性词语构成。用于说明自然现象、提出一般要求、提出口号或作为复句的分句。如“禁止吸烟。”(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是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的句子。如“真美啊!”(3)名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句子。可以用来表示:A、剧本小说的场景说明,如“东北某火车站”;B、表示感叹或赞叹,如“多可爱的孩子”;C、表示突然出现的事物,如“车”;D、表示呼唤,如“老师”;E、表示要求或斥责,如“车票”。(4)拟声句拟声句是由拟声词构成的句子。如“轰隆!”、“哎呀!”。
(四)现代汉语特殊句型--复杂单句1、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是主谓短语做谓语或谓语中心的句子。其结构:他 身 体 健 康 。主谓谓语句的两个层次都是主谓短语,但性质不同:第一层次上的主语、谓语是全句的主语、谓语,叫大主语和大谓语;第二层次上的主谓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叫小主语和小谓语。2、双宾句双宾句是具有两个互相之间没有结构关系的宾语的句子。双宾句的结构特点:(1)谓语动词具有“予取”性,如“给、送、问、告诉”等;(2)两个宾语在结构上都可以与动词发生动宾关系;(3)两个宾语之间没有结构关系。双宾句中的宾语一个指人,一个指事物。离动词近的宾语叫近宾语、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宾语叫远宾语、直接宾语。例如:他 || 告 诉 | 我 一 件 事 。“我”是近宾语、间接宾语;“一件事”是远宾语、直接宾语。3、兼语句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做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第一动词的宾语同时做第二动词的主语,叫兼语。兼语句的特点:(1)第一动词为使令动词;(2)兼语与第一动词构成动宾关系,与第二谓词构成主谓关系;(3)第二谓词语义上属于兼语。兼语句分类:(1)第一动词是“使、叫、让、请”等表示使令、劝阻等意义的动词,如“我叫他去”。(2)第一动词为“有”,如“外面有人来了”。(3)第一动词为“是”,如“今天是你不对”。(4)其他动词进入兼语结构有了使令意义,如“班长组织我们去辽沈战役纪念馆”。4、“把”字句把字句是用“把”构成介词短语,把动词的支配对象放在动词之前的句型。如“他把书包放到桌子上”。大部分把字句可以转换为带宾主谓句,不能转换的情况是:(1)动词后另有宾语;(2)动词后带有复杂的补语;(3)意义上不允许。把字句的构成条件:(1)动词要动作性强;(2)不能是光杆动词;(3)“把”介引的对象必须确指;(4)否定词、助动词只能放在“把”前。
6、“被”字句被字句是用“被”引进施事,或用“被”附着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的句型。如“云彩被风吹走了”、“云彩被吹走了”。被动意义的表示方法:(1)语义被动;(2)被字句。被字句的类型:(1)[被+施事]+动;(2)被+动;(3)[被+施事]+所+动。构成被字句的条件:(1)用动作性强的动词;(2)不能是光杆动词;(3)主语确指;(4)否定词、时间词放在“被”前。
5、“连”字句连字句是用“连……也/都……”格式表示强调的句型。如“连他也不愿意去”。连字句的分类:(1)主语施事型,如“连他都不来”;(2)主语受事型,如“连书也不看”;(3)重复动词型,如“连看也不看”。
三 单句成分的分析
(一)单句分析的方法方法要点:
(1)注重结构层次,也注重结构关系。(2)重视结构中心的作用,善于抓住中心语。(3)注意语义分析在句子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二)单句分析例释(经济)的
发展|| [必然] [会] 带动 |(教育) 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训练
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1 陈然高兴极了!
2 东西就在这口井里!
3 一个青年躺在石制的手术台上。
4 皇帝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赞美!
5 他快乐的简直要跳起来了!
6 《东方红>>是全国几万万人民的心声。
7 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都有!
8 自从处死了伪村长,敌人疯狂的进行报复!
9 一九一六年夏天,雷锋到佳木斯执行任务!
10 为了保密,党组织的几个***看了都毁掉了!
11 几个月的监狱生活,使陈然增长了许多地下斗争的经验!
12 难翻的老界山,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3 万丈高楼平地起!
14 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15 他躺在床上呼呼的睡着了!
16 他们所处的环境比前一代人好得多!
17 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柏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
18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19 我赞美白杨树!
20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分卷集着乌云!
21蠢笨的企鹅,胆怯的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修改为:那些新叶子把整个墙均匀地铺满了。
解释分析:把字句是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这种句式又称为“处置式”,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作出了“处置”,例如使其位置或状态改变,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
所以根据以上原则,原句“那些新叶子均匀地铺满个墙”需要进行结构调整,调整为:那些新叶子把整个墙均匀地铺满了。
扩展资料:
把字句的成立有某些条件:
1、动词一般是能带支配对象的行为动词,即能带受事宾语的及物动词。
2、所用动词的前边或后边要带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
3、“把”字所介系的宾语通常是确定的,即说话人要有确指的对象。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小丽 主语用棍子 状语 表示手段方法把虫子 把字句 宾语拨 谓语动词到 结果补语 因为这个到会带自己的宾语 所以这个句子动词的宾语一定要用把字句 放在前面水里 到的宾语 场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