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1论述类文章阅读
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2文学作品的阅读
1打破现代文阅读的神秘感,要有“答案都在原文中”的观点。
2紧紧抓住文中的一些带有提示性的词语,如“因此”“所以”“但是”“尤其”;或概括总结性的较理性的词语,如思想、意识、现实主义、浪漫气息、奥秘、象征等。来具体推断其理性内涵和层次含义。
3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概括”内容,这一点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阅读的段落内,以句号为单位,每一句概括一个意思,分条列出,不要被有些题目的“意思”“作用”“好处”所迷惑。谈“作用”“好处”“意义”,也要依托内容去淡,不可简单地说“强化了主题,深化了中心,增强了效果,十分生动形象”等词语,就应付了事。
4多答。因为现代文阅读字数逐渐放开,那么多答一点,就会多得分。况且答多了也不扣分。多答要注意两点:(1)分条列出,概括作答,一般分数多的题,答案要与分数一致,即6分题。答3个小点即可。(2)答案不要重复或从反面去说,正面作答即可,不要用形象或描写的语言。
2语文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
一、语文基础题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二、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
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三、文言文阅读
1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
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4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5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
6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
四、文言翻译
文言文翻译: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读顺了翻译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实词虚词解释,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翻译时应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语序的变化调整,省略成分的补充;注意译句的通顺上口,书写认真。没有哪一位阅卷人会在空白处打对号的。所以那些杠杠框框该填的必须填上,不论自己答对还是答错。
古文翻译重在直译,字字落实。
1 《项脊轩志》中的成语(至少五个)
雨泽下注 雨泽下注 (yǔ zé xià zhù) 解释:雨水往下流。
出处:明·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用法:作谓语;指下大雨 垣墙周庭 语出《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 一种解释认为,"垣墙周庭"即"垣墙于周庭",介词短语后置,垣墙,名词活用作动词,修筑垣墙,"周庭",院子四周,原句的意思是:在院子四周砌上矮墙。 另一种解释认为,“垣墙”在句中是名词活用作作状语,“周”,名词活用作动词,围绕之义。
全句的意思是:用矮墙围住庭院,以便遮挡南边射来的日光。 冥然兀坐 名称冥然兀坐 拼音míng rán wù zuò 解释冥然:沉寂的样子;兀坐:端坐。
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出处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用法作谓语;指静思 风移影动 fēng yí yǐng dòng 明朝散文家归有光 项脊轩志 中的词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形容树影随着风而动 词句赏析:“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写十五的夜晚,明月照亮墙的半边,在月光的笼罩下,桂树的影子显得浓淡疏密参差、色彩相杂,树叶因风吹而动,摇曵的样子实在可爱。
这几句是写项脊轩经过修缮已成为优雅舒适的读书好地方,并进一步描绘了读书的情趣。每当十五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半壁院墙。
桂树的影子或浓或淡,参差错落,微风 、东犬西吠 东犬西吠:东家的狗对着西家的狗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 项脊轩志文言文知识整理词语(要解释词义)1通假字2古今异义3词类一、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 二、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到、来,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 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三、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 垣墙周庭:垣墙,砌墙, 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又北向 (北,朝北,行为方向)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 (前,在前方,行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名词使动用法 垣墙周庭 周,使围住 五、句式 1判断句 用“……也”表示判断如: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明月( )半墙 (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 )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 (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 (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 (跟以前不同)。
3 求《项脊轩志》的一词多义(先、为、过、所、当、得、归)和字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方丈:一丈见方 3、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 4、雨泽下注:下,往下 雨泽:雨水 5、案:几案,桌子 6、顾视:环看四周 7、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8、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9、修葺:修缮、修理 10、辟:开 11、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12、当:抵挡 13、洞然:透明敞亮 14、栏楯:栏杆 15、增胜:增添了光彩 16、偃仰:安居偃,仰卧 17、啸歌:指吟诵诗文 18、冥然兀坐:静静地端坐兀坐,端坐 19、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 20、三五之夜:农历十五的夜晚 21、珊珊: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2、束发:15岁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盘到头顶上,谓之束发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长号不自禁:自己忍不住放声大哭禁,忍得住 25、东犬西吠:东家的狗对着西家的狗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6、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 27、已:已而,随后不久 28、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29、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0、相为应答:对她作出回答 31、阖(hé):关闭 32、扃(jiōng)牖(yǒu):扃,关闭牖,窗户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3、殆: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修葺:修缮,修理 34、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女子出嫁 35、凭几学术:伏在几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 36、归宁:出家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7、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38、手植:亲手种植 39、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 40、制:规制,格局。
4 高二古文问题(逍遥游报任安书项脊轩志陈情表)古文字词的解释要1犹然笑之:犹然,喜笑的样子整句话翻译为:“(宋荣子)轻蔑的耻笑这些人”2且举世而誉之:且,况且而,连词,表递进3彼且恶之:这也是逍遥游中的句子吗?我只记得有一句“彼且奚适也”,这里的“且”意思是“将”,还有一句“彼且恶乎待哉”,意思是“尚且,还”4则仆偿前辱之债:那么,我就可以偿还以前受辱所欠的债了5且勇者不必死节何至自沉溺哉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怯弱的人只要仰慕节义,什么情况下不能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但也还懂得偷生与赴死的界限,何至于自甘陷身牢狱之中去受辱呢6从余问古事:古事,就是古代的事情是说他妻子向他询问一些古代的事情,夫妻的闺房之乐7犬马怖惧之情(整句):我怀着如同犬马在主人面前那种恐惧的心情8具以表闻(以的用法整句的意思句式)“以”的意思是“介词,用”,这是一个介宾结构后置句,即“以表具闻”,整句是说:我用表把自己的情况详细的上奏给皇上 9垣墙周庭(垣的意思):垣就是“墙”的意思,这里“垣墙”是名词活用做动词,砌上围墙。
5 《陈情表》,《项脊轩志》,中涉及到的成语及注释《陈情表》1 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2 茕茕孓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3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4 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
5 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6 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7 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乌。
8 结草衔环 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9 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10 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
《项脊轩志》
尘泥渗漉 :从小孔慢慢漏下。渗,透过。漉,漏下。
雨泽下注:雨泽:雨水。下,往下。注,灌。
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矮墙,也泛指墙。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冥然兀坐:冥然,幽静,安静的样子。兀,兀自,还。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古代的三孔乐器。后指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东犬西吠:东家的狗对着西家的狗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庖,厨房。
呱呱而泣:呱呱(gǖgǖ),小儿止不住的哭声。
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凭几学书:伏在几上学写字。凭,靠,从几从任(负重,承受)。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
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枝繁叶茂)像伞盖一样。亭亭,直立的样子。
成语就是现成语,是人民群众长期生活中习惯的固定词组成短句。汉语语汇里有大量的成语。它们都有一定的来源,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运用。
1、成语的特点。成语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源远流长。
⑴源远。指成语沿用的历史性,例如:成语“有恃无恐”最早见于《左转·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沿用历史了。“打草惊蛇”出自唐朝段成式所写的一个故事中“汝虽打草,吾已惊蛇”一句,至今至少千年以上。“捕风捉影”最早出现在宋朝朱熹的《朱子全书学一》,“两面三刀”最早出于《元曲灰阑记》,“南腔北调”最早出现在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这些成语都有一二百年甚至八九百年的沿用历史了。
⑵流长。指成语使用上的社会性。成语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书面或口头上广泛使用的。像一些来自古诗词中的成语,它们是从不同时代的诗词中截取的原文,因为它们或寓意深刻,或形象生动,是全诗的警句、名句,被人民群众喜爱,广为使用和传诵,得以流传。例如“春风得意”“平分秋色”“山雨欲来风满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第二个特点是定型不变。成语是一种定型的固定词组,绝大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当然,三个字,五个字,甚至更多字数构成的也有。如“一溜烟”“更上一层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等,但这毕竟是少数。为什么成语以四字居多呢?这和汉语的特点有关,汉民族讲话,在音节上大都是成双成对的。汉语讲究四声,读起来能产生声音上的美感,四个字的结构能适应这种声调的各种变化。《诗经》这部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中305篇基本上都是四字一句,这种四字句,结构短小精悍,活泼明快,读起来抑扬顿挫,在后来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影响着诗人,作家,而诗人、作家的作品,又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语言。成语基本上源于古书和人民群众的口语,因此成语以四字为多。
而且成语既要能表达深刻复杂的思想,又要极其概括精炼,过长过短都不行,四个字最为合适。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它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有的成语里有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例如,“三言两语”中的“言”和“语”是意思相近的词;“大同小异”中的“大”和“小”、“同”和“异”都是反义词,这些都不能随便更换。再如,“奇装异服”中“奇”“异”同义,“装”和“服”同义,有人将“奇装异服”写成“奇装衣服”,表面看只是写了个错别字,其实反映了没弄清成语的结构。例如,“两虎相斗”不能说成“三虎相斗”,“南腔北调”不能说成“东腔西调”,“盲人瞎马”不能说成“盲人瞎驴”。
四字结构的词语很多,有人专门为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四字格”,其中有些原来就是成语,有些原来不是,用久了也就成了成语。我们现在有很多成语就是这样发展来的。
2、成语的来源
成语都是有来源的。一是来自于群众口语,一是来自于书面,有案可稽。首先介绍出自群众口语的成语。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1、判断句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
此人力士。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3)用“是”表判断。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用副词“非”“乃”“即”“则”等表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2、被动句
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3、宾语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楚国)不得欺骗你(宋国),你(宋国)也不要欺骗我(楚国)]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⑤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4、成分省略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例如:
①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然( )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永州郊野出一种怪蛇,黑色的底上有白色的花纹,它一碰到草木,草木全部死掉,它如果咬了人,人就没法医治。但是人捉到它,把它晒成干肉做药,可以治好麻疯、颈子肿、瘘管、手脚蜷曲(病)……]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第一次击鼓,军队的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微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全没有了)
[简析]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动词谓语省略了。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祭神用的牛羊牲口,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谎报,一定按实情告神。……大大小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察清断明,但一定尽诚心来处理)
[简析]例句中的“以信”“以情”,都是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后面分别省略了主要动词“告”和“论”。
(3)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例如: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 )山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 )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地,拔剑撞而破之。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简析]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5、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淆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十渐十不克疏》)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然则何以慎?(《察传》)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5)、方位词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
被人忽略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人们学习文言文,往往比较重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鸿门宴》: “ 沛公安在? ”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 王问: ‘ 何以知之?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石钟山记》: “ 古人之不余欺也。 ” ),用 “ 之 ” 或 “ 是 ”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公输》: “ 宋何罪之有? ” 又如成语 “ 惟命是听 ” )等三种宾语前置的句式,而忽略了下面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
一、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不同于前面所说的疑问句中介词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种情况,以介词 “ 以 ” 和 “ 于 ” 为常见。例如:
①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②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③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④ 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
例 ① 的 “ 以 ” 是 “ 用 ” 的意思,它的宾语是 “ 全石 ” ,为了突出 “ 全石 ” ,便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② 的 “ 以 ” 表示原因,它的宾主是近指代词 “ 是 ” ,为了突出 “ 是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③ 的 “ 夜以继日 ” 就是 “ 以夜继日 ” , “ 夜 ” 是 “ 以 ” 的宾语,为了突出 “ 夜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④ 的 “ 室于 ” 就是 “ 于室 ” , “ 市于 ” 就是 “ 于市 ” , “ 室 ” 和 “ 市 ” 都是宾语,为了突出 “ 室 ” 和 “ 市 ” ,便把宾语提到 “ 于 ” 之前。
二、指代性副词 “ 相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杂然相许。(《愚公移公》)
② 稍出近之, …… 然莫相知。(《黔之驴》)
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④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
例 ① 的 “ 相 ” 代 “ 愚公 ” ,例 ② 的 “ 相 ” 代 “ 它 ” (驴),例 ③ 的 “ 相 ” 代 “ 你 ” (焦仲卿),例 ④ 的 “ 相 ” 代 “ 大家 ” 。这些 “ 相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相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
三、指代性副词 “ 见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冀 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②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③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④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列传》)
例 ① 的 “ 见 ” 代 “ 我 ” (王安石),例 ② 的 “ 见 ” 代 “ 我 ” (刘兰芝),例 ③ 的 “ 见 ” 代 “ 我 ” (李密),例 ④ 的 “ 见 ” 代 “ 自己 ” (苏秦)。这些 “ 见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见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这种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里仍可见到。如 “ 见谅 ” (请谅解我)、 “ 见教 ” (请指教我)、 “ 见示 ” (请指示我)、 “ 见告 ” (请告诉我)等。
上面所说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可是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都未把它们视为宾语的前置句,这是很不公正的。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与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上所说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和借助于 “ 之 ” 或 “ 是 ” 的宾语前置同等重要,忽略不得。
1 文言文之中的 伐 是什么意思
伐
fá
〈动〉
(1)(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同本义 [kill]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3)砍伐 [hack;fell;cut down]
伐竹取道。——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4)讨伐,进攻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attack]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5)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brag about]
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6)败坏,损伤 [damage]
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秦观《治势下》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7)打破、挫败 [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8)敲击 [knock]
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9)引申为开凿 [dig]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
(10)批评,责备 [criticize;blame]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王充《论衡·问孔》
又如:口诛笔伐
伐
fá
〈名〉
(1)通“阀”。功劳,功业 [merit]
晋侯使却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2)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2 文言文“伐”的所有意思,出处,还有出处里的例句(1) 通“阀”。
功劳,功业 [merit] 晋侯使却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
――《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伐 ①伤害,耗伤。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②攻伐、讨伐。
《灵枢·官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 ③刈割。
《素问·汤液醪醴论》:“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3 关于伐的所有文言文翻译1、作动词,砍伐。
例如:《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2、作动词,敲打。
例如: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
3、作动词,讨伐;攻打。
例如:《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4、作动词,攻破;破坏。
例如:《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5、作名词,功劳;功业。
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6、作动词,夸耀,自夸。
例如:《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4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5 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伐什么意思从恒公伐孤竹中伐什么意思成语解释途,路,道路。
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出处原文“管仲、隰(xi)朋从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原文释义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这一套。
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齐侯大军到了燕园,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
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
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战。山戎的首领叫密卢,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
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
山戎受到宽待,感激齐桓公。 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跑到哪里去了?”他们说:“一定是去孤竹国借兵去了。”
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动乱的隐患。再说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援。
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 黄花逃回去对答里呵说:“齐侯率军前来,不过是要捉拿密卢,与我国毫无关系。
我看不如杀了密卢,与齐侯讲和,方能保全我们自己”。另一位大臣则献计说:“北方有个地方叫‘旱海’,又称‘迷谷’,那里茫茫沙漠无边,路途难辨。
如果能把齐军引入‘迷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齐侯人马全军覆没。 ”黄花听到这里动了心眼。
于是去杀了密卢,割下了首级,直到齐侯军中,献上密卢首级,并称答里呵已经率军逃跑,自己愿归顺齐侯,为齐军引路,追击答里呵。齐侯见黄花献上密卢首级,便信以为真,率领大队人马跟着黄花向北追击。
黄花在前面带路,齐侯人马随后紧跟。 进了沙漠,才拐了几个弯就找不到路了。
茫茫无垠(yín)的黄沙,好似静静的大海,既分不清东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后左右。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黄花的奸计。
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西北风一个劲地刮,冻得士兵直发抖。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
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队人马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这时,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
”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
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
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 齐军走出迷谷,打败了孤竹国,答里呵和黄花也被乱兵杀死,孤竹国也就被灭了。
胜利之后,齐桓公对燕庄公说;“山戎、孤竹一带的土地足有500公里之多,全送给您吧。”燕庄公急忙说;“那可不敢当。
靠您的帮助,我们才保全了国土,现在已经是感激万分了,哪里还敢收您的土地呢?”齐桓公说:“您不要客气了,北部边疆十分重要,您把它治理好,勿使边民来犯,向天王纳贡,这是我们大家的光彩。 再说齐国离这里这么远,鞭长莫及,也管不了啊!”这么一说,燕庄公就不好再推辞了。
齐桓公班师回国之日,燕庄公亲自送行。一路上两人边聊边走,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出了燕国边界50里。
直到他们分手的时候,齐桓公才猛然想起周礼的规矩,就说:“古往今来,诸侯送诸侯不得送出边界,我们怎么能违反规矩呢?”说着就要把这50里土地割让给燕园。 燕庄公已经得了500里土地,说什么也不肯再要齐国的50里地了,可齐桓公一心要别人承认他是霸主,说话做事既讲信用,又守规矩,所以非要燕庄公收下不可。
就这样燕国又得到50里好地。诸侯们见齐桓公千里迢迢亲自率军援。
6 是 文言文意思是什么是 形容词义:1、会意字。
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是,直也。——《说文》。
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体。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2、对的;正确的。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代词义:1、此;这。是谓伐德。
——《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汉·贾谊《论积贮疏》动词义: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2、订正。
如是正:订正;校正。3、遵从;以为法则。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
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4、关系词。
表示肯定判断之词。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宋·沈括《梦溪笔谈》6、表示让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宋·柳永《雨霖铃》7、尝试。用同“试”。
如是猜:试猜。8、像;似。
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副词义:1、表示肯定。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
是致:以致;因此。连词义:1、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名词义:1、商业、职业或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2、姓。助词义:1、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词义梳理:1、正;不偏斜。2、正确。
3、指正确的论断或肯定的结论。4、认为正确;肯定。
5、订正。6、遵从,以为法则。
7、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8、表示肯定判断之词。9、表示加重语气之词。
10、表示答应之词。11、用在动词后面的两个数量结构之间,含有“算作”的意思。
12、代词。此,这;这里。
13、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只”。
14、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于是”。
15、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则”。
16、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而”。
1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此”、“因为”。
18、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虽然”。
19、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即使”。
20、助词。用在宾语和它的动词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21、助词。犹“夫”,表发端。
22、通“视”。23、通“寔”。
足,满。24、通“寔”。
实在;真实。25、通“氏”。
26、通“时”。此时,这时候。
27、用同“试”。尝试。
28、犹“甚”。怎样。
29、犹“甚”。极;很。
30、用同“事”。事情。
31、姓。三国吴有是仪。
见《三国志·吴志》本传。
成语也同词一样,可以充当句子里的各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也就是说,成语在一个句子里可以起一个词的作用,它也是构造语句的材料。有些成语还可以用作句子。这也是人们所以大量地、广泛地使用成语的原因。例如:
(1)成语作主语
这种文艺批评的清规戒律,是非常多的。(矛盾《鼓吹集》)
盛气凌人不对,但必须盛气凌鬼。(王任重《来一个打鬼运动》)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成语作谓语
三百来户都欢天喜地,只有王老太太不乐意。(周立波《分马》)
(3)成语作宾语
我军只要进入萧墙,周王在紫金城就成了瓮中之鳖,无路可逃。(姚雪垠《李自成》)
至于老章对事故的分析,我认为还是很有益处的,至少可以作为你们今后工作的前车之鉴嘛!(维思峻峰《广大的战线》)
'瓮中捉鳖'是动词'成了'的宾语。'前车之鉴'是动词'作为'的宾语。
(4)成语作定语
他说佛子岭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真是一个大花园!(靳以《到佛子岭去》)
游鱼和五光十色的小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峻青《苍松志》)
但说谎是他的天禀,他立刻想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回答。(矛盾《子夜》)
(5)成语作状语
他梦到主逼死他的父亲,一家人忍气吞声埋葬死人,不敢伸冤(巴金《新声集》)
(6)成语作补语
只是百姓已经不看他们,连行列也挤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了。(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分析成语在句子里所起的作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明成语的性能以及使用范围,了解这点,对学习成语是有好处的。但是,要能真正灵活,准确地运用成语,那只有大量地、充分地掌握成语,了解它们的正确涵义和感情色彩,才能写在文章里起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