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鉴定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根据外观特征及物理性质,二是根据矿物成分。外观来看,田黄的颜色有黄、红、白、黑。常为褐黄及褐红过渡颜色。油脂光泽;从结构来看,田黄都有“萝卜纹”。“萝卜纹”是田黄最重要鉴定特征。田黄有时可见“红格”或“红筋”是由褐铁矿充填细小裂隙而成;从外壳来看,田黄有时可见一层薄的外部皮壳,表皮颜色与内部的颜色明显不同。外部为褐黄,内部为白色的,叫“金包银”。外部为白色,内部为褐黄的,叫“银包金”;从质地看,田黄的质地细腻。手摸,有滑腻感;从透明度看,田黄的透明度由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度好的,可称“冻状”。从物理性质看,田黄的折射率为156,密度为25-27g/cm3。最有效、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是使用X光机(大型仪器),运用X光衍射分析法,利用反映它们结构特征不同的图谱以准确鉴别。市面上的假冒田黄常以塑料为材料。仿冒品往往颜色均匀无萝卜纹、红格(红筋),有时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对于塑料制品,用小刀或热针一试便知,而用与田黄性质相近玉石的仿冒品,建议还是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还要从一些细节进行鉴定: 手感:田黄石出土后,显得表面光滑洁净,因而它的手感和其他石种就是不同。 色泽:田黄石色泽的最大特点是毫无“火气”。无论红田、白田、黑田都带有“黄味”。色调较浓的,行家谓之比较“熟”或比较“老”。多数田黄石的色调表里一致,有些田黄石则外浓内淡,行家称之没有“熟透”。 石皮:田黄石大多附有石皮,有黄、白、黑等不同色皮,色皮又有厚、薄、稀之分,偶尔还有双重皮、三重皮。有些田黄石没有石皮,就要从其他方面进行认真观察了。 萝卜丝纹:萝卜削去外皮,呈现出许多细细的、编织如网的丝纹,称之萝卜丝纹。肌理隐现萝卜丝纹,是田黄石的基本特征。萝卜丝纹以明显、细腻、均匀为好。 红筋:寿山石的筋格有多种颜色,田黄石的筋格是红色的,称之“红筋”。曾见到人工染成的红筋,总有火气,易于识别。前人有“无格不成田”之说。其实是生意话,田黄石无筋无格当然最好。 质地:田黄石质地温润、细腻、富有灵性。温润,是前人形容田黄石的专用词语,灵性,主要指透明度与情韵。田黄石大多微透明,肌理萝卜丝纹隐现,细细品赏,饶有情趣。质地粗劣者谓之“硬田”;色泽纯洁,透明度强者谓之“通灵”,当属“田黄冻”,十分稀罕。有少数透明度高的田黄冻石,没有萝卜丝纹,但其质地十分温润,绝非其他石种可比。如果完全不透明,也看不见萝卜丝纹,就不是田黄石了。 总之,鉴赏田黄石,主要从质、色、材三方面来衡量。前人总结田黄石的质地具有“六德”,即:细、结、润、腻、温、凝。六德具备者,是田黄石的上品。田黄石的色泽以黄金黄为贵,橘皮红为罕,色泽纯洁者为佳。田黄石按石皮的不同分类:有黄金皮、银裹金、金裹银、乌鸦皮、蛤蟆皮田黄石等。在田黄石的产区,从黄土地里觅得的田黄石挂黄皮,白沙层中挖掘的田黄石多生白皮,而从黑泥田里挖出的田黄石就多披“乌鸦皮”。有些田黄石在黄土地里生成黄皮后又滚到黑泥中,再生成了黑皮,形成了双层或三层皮。田黄石石皮的生成和色泽,与周围环境和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田黄石由于质地不同还分为:田黄石、田黄冻石与硬田石。仿黄金皮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红色,外表皮**的仿田黄石。仿银裹金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淡**、**及红色泽,外表皮呈白色的仿田黄石。仿乌鸦皮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淡**、**及红色泽,外表皮呈黑色的仿田黄石。注意!表皮没有蓝色的寿山田黄石及寿山石!与田黄石容易混淆的石种 1、掘性高山石、掘性都成坑石、旧洞善伯洞石。掘性高山和掘性都成坑石都有萝卜丝纹,但掘性高山石质较松,掘性都成坑石质微坚,都不如田黄之温润。旧洞善伯的**结晶体与田黄冻石比美,但没有石皮与萝卜丝纹,而且肌理时有细小的金属砂点,俗称“金砂地”,有时还有“花生糕”浑点,与田黄石的特征相去甚远。 2、寿山连江黄石:连江黄产于寿山金山顶山的东北坡,石多呈藤**或土**,偶有石皮,质地较粗,石性稍硬且多裂纹。清朝时,就有商贾以其假冒田黄石贩售,至今不绝。只要以连江黄石所缺少的田黄石三大特征:石皮、萝卜丝纹、红筋就能予以辨认。 荔枝洞高山石:**荔枝洞石也偶有色皮,但过于通灵、温润欠逊,萝卜丝纹较粗。3、浙江昌化独石:今年浙江省昌化县出产了一种**的独石,有人也称“田黄石”或“浙江田”。由于这些独石出产于含沙质地的小山坡之中,没有经受溪水的洗刷、滚动,多有棱角。而且石色表里不一,稍加雕刻,就显露出白色或浅黄紫色。再者,质里一般没有萝卜丝纹。从而就能与寿山田黄石予以区辨别。 掘性坑头石:掘性坑头石有萝卜丝纹,类似田黄石,俗称“坑头田”,但肌理有白浑点,萝卜丝纹乱,不呈卵形,格纹较多,与田黄石不同。4、寿山鹿目格石:产于都成坑山临溪的坡地中,有**或白色石皮,俗称“鹿目田”,但石质都不通灵,无萝卜丝纹,并往往有红色泽透出。
杜陵坑大多具有以下特征:
流水纹:由于脉状成矿,形态象千层饼,很好辨认,以紧密为佳,新坑的较疏松。
石英砂丁:透明的砂丁,杜陵坑含石英成分较高,故有石英砂丁。但少数高山也有。
牛毛纹:较难描述,萝卜纹是立体的但牛毛纹是平面形态结构的。有萝卜纹的杜陵很少见,但牛毛纹多见。
色态:红黄为多,纯色较少。须多看,才有感觉。
其他:有玻璃硬光,杂质多呈层装结构。
两石相击声如金属铿锵与他石迥异
有部分杜陵坑没有以上特征,但其光泽和质地是与高山等有较大区别的。这要靠经验的积累才能辨别。
辨石提示:
1杜陵与高山。杜陵的流水纹较弯曲紧密,高山的较宽松,杜陵石质坚硬,多数高山质较松。杜陵有玻璃硬光(可参照贼光,或昌化石的光泽)。
2杜陵与芙蓉。石质完全不同,只是有的芙蓉也有类似流水纹的东西。高山系通灵度较高,月洋系以脂润为特点。杜陵裂纹多以直线形式,芙蓉裂纹以网状为多。
3杜陵与巴林。杜陵的流水纹较弯曲,巴林的纹类似笔直的丝状平行纹。市面上多用**巴林石假冒一般巴林石中无萝卜纹,多有黄花状小色块。巴林石质绵软,光泽不如杜陵坑及一般高山石。巴林石在色象上比较纯粹质地较为通透。现在市面上巴林石的价格也很高。
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是寿山石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连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至于民间相传,田黄石是女祸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石可驱灾避邪,藏田者能益寿延年等等,给田黄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故田黄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至宝。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彩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目前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眼下市场冠以“田黄”之称的所谓田黄,有的虽有柔美的萝卜纹,但外形多不呈卵状;有的虽**浓稠可与田黄媲美,但石肌里萝卜纹较稀乱;有的虽细腻性洁,但石质细而松软。有人利用呈**的荔枝洞石材刻制印钮假冒田黄出售;或拿杜陵坑中的**卵石,欺骗初入门的玩石者;更有甚者则以无数小块薄片田黄石胶合成大田黄石,或在粗质田黄石上镶嵌上品田黄石块,鱼目混珠,牟取暴利。那么,收藏爱好者如何判别田黄石的优劣真伪呢?
据专家介绍,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田黄石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崐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崐正如浴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就”。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崐就是田黄石的出产地。它是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是“无根而崐璞,元脉可寻”的石材。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是靠溪水崐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崐由于上游的水源好,出产的田黄石犹似玻璃一样的光泽明亮。田黄石的上品称“银崐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区。中坂位于溪河的中间部分,所产之石大多标准崐而规范,而且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石中的萝卜纹理清淅,田黄石中的“田黄崐凉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楷杷黄”、“鸡油黄”等极品,崐大多产于此坂。下坂因处坑头一带,缺乏水冲性,故石质透明度较差,多为桐油色、崐暗赭色,纹理较粗。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崐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石。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崐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因此,崐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较为珍贵的田黄崐石品种有以下几种:
田黄冻石:田黄石中最上品,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银裹金:似去了壳的新鲜鸡蛋,外表生着一层浅色白皮,光泽明亮。
田白石:该石出产于上坂区,如冰似玉,石中红格外醒目。现已绝产。
金裹银:田黄石中上品,似羊脂油块,外表色着一层鲜嫩黄皮,皮与肉形成鲜崐明的色彩反差。
鸡油黄:出产于上坂区和中坂区的交界处,质细密坚实,湿润凝腻,石之表面崐色有一层似鸡油的皮。
桔皮黄:刻石出产于中坂区,色泽艳丽,黄中略带微红,质地纯正。
黑皮田:亦名“乌鸦皮”,色泽多为桂花色,外皮如漆似炭,利用此石雕刻作崐品,外表黑皮和里面的**,反差尤为强烈。
田黄石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买主大多是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华人集崐中居住的地区,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精湛的田黄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
田黄石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田中出产,因为色泽普遍泛**,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田黄石的材质温润凝腻,被称为“印石之冠”;中国印章的美学表现在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方面,名贵的田黄石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田黄石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富贵。一块上等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细腻、温润的特征外,还要色泽纯正、纹理鲜明、形体较大、印钮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高一筹。收藏田黄石有旧石与新石之分,旧石总体上说品正、形正的较多,而新石往往为了不减少分量,多以自然随形为主,很少被加工成方正的印材。田黄石有着独特的纹路,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一些人往往以此作为鉴别田黄石的依据,但是,事实上一些有“萝卜丝纹”的石料并非就是田黄,所以单凭一种纹路是不能确定的。
寿山石(田黄)
英文名称:larderite(tian huang)
主要矿物为: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尹利石、叶蜡石等。
化学成分:多种矿物集合,其中地开石:Al(Si4O10)(OH)8。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
常见颜色:为黄、白、红、褐等色。其中产于中坂田中的各种**田坑石称为“田黄”。
光泽:土状光泽,抛光面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
解理:无,具贝壳状断口。
摩氏硬度:2~3。
密度:25g/cm3 ~27 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56(点侧法)。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通常无。
放大检查:致密块状构造,隐晶质至细粒状呈显微鳞片状结构,其中田黄或某些水坑石常具特殊的“萝卜纹”状条纹构造。
特殊光学效应:无。
绿田石的密度250~290g/cm3
1、田黄石的形成与分布
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某些石种被分化而成的独石,经暴风骤雨与山洪的迁移,埋在附近的沙土层与洼地下。由于蕴藏年代特别悠久,受到气温、水温、湿度、氧化、酸、碱的持续作用,主要是泥沙、水分、地热的物理作用和有机物、有关元素参与的化学作用,才形成蕴含宝气、异常温润、质地上乘、色泽艳丽、特征鲜明、冻化有别、形状各异、大小不等、软硬适度、易于受刀这一名贵、珍稀的石种。
之所以称为田黄石,是因为我国几千年以前这里已有山溪、田地。明代末年从田里首先发现,尔后陆续地从田里挖掘出来。当地农民称为田石,因为是**又叫黄田石。不知何时起简称为团黄。清代乾隆称帝以后,封它为石帝,故号称石中之王。
从地质年代得知,新生代第四纪才有人类的出现,远在160万年以前,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已难以考证,但有可能为沼地、湿地或山坳。最早的一批或多批田黄原石应该蕴藏在这些地方的沙土层下。其后经过自然界漫长岁月的地貌变化,才有了山溪和水田。当地常遭大风袭击是雨水丰沛的地区。历史上发生无法统计的风暴与山洪。因此,不定期也不等量地又把分化后的独石陆续地埋在现在寿山溪所属的流域内。其中只有一部分独石经过漫长年代的蕴藏后,形成了比较分散、年代不同、大小不一的田黄原石。
田黄原石蕴藏地点在寿山溪上游地带、中游地带、下游河床和溪口沙砾层下。其中,绝大多数因独石被迁移的距离较近、范围不大的上游地带。这里所谓地带系指寿山溪两岸的田野与河床。
有人提议要把寿山溪易名为田黄溪。这会使人们误解只有8公里长的小溪里才有田黄原石。实际上如上所述早在小溪形成之前就有独石埋在现在的溪、田之下。田黄原石在小溪河床下只是其中一部分。
有关著作介绍田黄石的品种、质地、色泽与实际蕴藏地点有关。按照寿山溪流域划分为三个坂段:源头至大坂为上坂、大坂至碓下坂为中坂、碓下板至结门潭为下坂。在上游地带划分上坂、中坂是有一定理由和根据的。因为它已被历年挖掘过程所证实。寿山溪的形成晚于田黄原石的形成,但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河道也经历了多变。上游与下游的流量、流速会有变化,水质也有所不同。分化的独石迁移后被埋在沙土层下。流量、流速对田黄原石的形成、质地和色泽的影响并不大,而水质成分复杂经渗透对它们的影响会大一些。当然,不可断言坂段与坂段之间就没有差异,但主要不是由流量、流速与坂段所决定的。因为它的形成与寿山石被分化的石种密不可分,这些石种包括:高山石、坑头田、都成坑、善伯洞和水坑冻石等。尤其重要的蕴藏年代与期限大不相同;受到地力、物理与化学作用也差别悬殊,这才是造成田黄原石的品种、质地与色泽有所差别的主要原因。
现在对挖掘出来的田黄石进入收藏、流通领域的分布情况加以简要的分析。田黄石的挖掘是个体劳动者的产物,已经历数百年、持续几十代人,石农们对其认识程度并不一致。挖得田黄原石会相互交流并以庆祝方式公布于众,但对块大或品种特殊的,一般不会轻易示人。
田黄石进入收藏与流通领域分布较广,主要在华东各省市、北京、天漳、重庆、四川、广东、香港、台湾等地。馆藏和私藏居多。有的已被日本、新加坡等固有识之人所收藏。①加入不久的业内人员对其认知也有差别。要对历史上挖掘、收藏与流通情况进行凋查与确认,分出原石、品种和雕件的坂段所属,以此评定其优劣更不容易。在同一坂段中蕴藏有田黄石、红田石、白田石和黑田石等。在不同坂段也有相同的品种。由于这些原因,田黄石的品种、质地与色泽也包括冻化、形状与大小,不必强调以坂段或地带 来区分,因为只有亲手挖掘的历代石农们爿‘是第一见证人,尔后绝大部分田黄石的传人是不易确定田黄原石具体蕴藏之地的,因此要分清属于那一坂段或地带就很困难,其正确性就可想而知了。
2、田黄石系列品种
田黄石系列品种一般按色泽、蕴藏地点、冻化程度和单件重量来划分。
(1)
按色泽分为:田黄石、田黄冻石、红田石、白田石、黑田石、灰田石、花田石和绿田石八类②。这些品种因颜色深、浅、浓、淡不同又可细分成如下品种:
田黄石:桔皮黄、黄金黄、桂花黄、枇杷黄、鸡油黄、熟栗黄、桐油黄、肥皂黄和金裹银田黄石。
田黄冻石:按色泽与冻化程度又可细分。
红田石:正红田石、桔皮红田石、煨红田石。
白田石:白田石、银裹金田石。
黑田石:纯黑田石、乌鸦皮或哈蟆皮田石。
灰田石:浅灰田石、深灰田石。
花田石:红、黄、青等杂色相间的田黄石、五彩的田黄石。
绿田石:浅色绿田石、深色绿田石。
田黄冻石色彩纯洁、温润如玉、通灵无比、犹如鲜蛋黄是田黄石中的极品。正红田石相传为绝无仅有的极品,有人称之为王中之王。白田石、黑田石和花田石存世量均有限,尤其绿田石更为少见。
(2)按具体蕴藏地点分为:寿山溪上游地带、中游地带和下游河床等处。
(3)按冻化程度分为:透明状、半透明状、微透明状的各色田黄石。
(4)按单件重量分为(单位:克)10以下、11—50、51—150、151—250、251—500、501—1000、1001以上。一般50克以下为小田黄、500—1000克为大田黄、1001克以上为特大型田黄。
此外,系列品种内部之间,其色度有浓、微浓、中、淡、清、暗、沉之分;色彩纯度有高、中、低之别。
3、田黄石的内涵
(1)田黄石的矿物成分、物理、化学与光学性质
田黄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迪开石、珍珠陶石。化学分子式均为A14(si4为O10)(OH)8。这一系列品种经实测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并不完全类l司。田黄石的密度250~290g/cm3。摩氏硬度2—3。结晶水含挝10%左右。耐温度高者不宜超过60°C。结晶状态:晶体集合体。光泽:土状光泽,抛光面呈腊状光泽或汕脂光泽。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解理:无。具有贝壳状断口。点测法测定的折射率156。放大检查:致密块状构造,隐晶质至细粒状呈显微鳞片状结构。
(2)田黄石的质地
田黄石质地主要由温、结、润、腻、透、艳六个方面来衡量,称为“六德”。现在已经作为鉴定质地的主要标准。
温:久经蕴藏具有宝气,石之内心有的呈红黄之光。
结:指石的构成分子结构。石结则光泽好、入手有滑感,石不结不为贵。它是构成石质一系列优点的基础。
润:石之表层有潮湿之感,如石内生泉。佳石必润,它是腻的前提。
腻:石之表层有油滑之感。如肌里含油。腻是石质高级的表现。
透:冻化程度或透明程度,它是决定其贵贱的主要依据。在年代悠久和特定环境中最终变化的结果。
艳:艳丽。单色或多色均十分美丽。色彩俱全、缤纷灿烂、古雅明丽、浓淡相宜。黄者高贵、红者华丽、白者素雅、黑者肃穆、绿者悦目。
为了便于与他石比较与鉴别,把它们归纳为“四度”:
温结度——蕴含宝气,结构紧密;
润腻度——异常滋润,手感湿润与油滑;
细洁度——石质细微、无杂质、无污渍;
透艳度——石之精髓成之悠久、色彩瑰丽。
“六德”与“四度”实为同一把尺度,供品评等级时使用。
田黄石系列品种内部品级可分为:极品、上品、正品、中品、下品。例如:田黄冻为极品或上品、黄金黄田黄石为正品、桂花黄田黄石为中品、肥皂黄田黄石为下品等。
与非田黄石系列的石种比较,则可分为一级品至十级品。例如:田黄石系列品种的极品、上品和正品一般为一级品;昌化鸡血石的极品为二级品;艾绿冻、黄水晶冻为三级品;红都成坑为四级品;青田灯光冻、白芙蓉和楚石为五级品等。
田黄石系列品种一般能够达到“六德”和“四度”的标准,而非田黄石系列石种中的佳品一般也只能达到“三德”至“五德”和“二度”、“三度”。
(3)田黄石的色泽
田黄石的色泽有鲜淡、深浅、明暗之分。以色彩纯正、彩度高和亮度大为佳。一般由化学组成、所含杂质和内部结构所决定。由于有关混入物和微量金属元素的介入和所含比例的不同,尤其受微量的铬cr、铁Fe、镍Ni等元素的影响,使得其色泽发生了多变。例如:含cr、Ni为绿色、含Fe为红色等。
田黄石为迪开石和珍珠陶石。一般为无色。但有的为灰白色、肉红色、浅棕色和浅绿色。至于田黄石系列品种色泽的多样性,就是由如上所述的多种原因所造成。
自然界彩色一般可分为彩色与非彩色两大类。前者主要指红、橙、黄、绿、青、兰、紫七色;后者为黑、白、灰三色。田黄石系列品种则彩色、非彩色俱全,只是纯青色、纯紫色不曾所见。现在将五彩田黄石把它归入在花田石之列。
(4)田黄石的比重与冻化程度
田黄石的比重因化学成分与内部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别。结构越紧密比重越大,反之则略小。田黄石品种不同比重也略有不同,其比重范围在
250一290之间。
田黄石的冻化程度即透明度是可见光透过的程度。透明度不仅取决于石质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而且取决于纯净程度即含杂质、裂隙等缺陷程度,此外还和加工形状、厚度与深度有关。寿山石所称谓的“一田、二冻、三芙蓉”,其冻石也包括水坑、山坑所产的鱼脑冻、艾绿冻和荔枝冻等。均为名门市门俱罕见,因透明度高也是人见人爱的珍品。
(5)田黄石的硬度、韧性与脆性
田黄石的硬度即耐磨程度,是他物对它摩擦与划伤的反映。也是田黄石重要特性之一。因其硬度适中不高又不低,故柔而易刻成为篆刻与雕饰用材最佳的品种。其韧性与脆性是受外力作用不易与容易破碎的性质。凡属石质材料此二项性质均为美中不足,田黄石也不例外,观赏时应防止碰伤。
(6)田黄石的结晶水与耐温性能
田黄石的结晶水视矿物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别。迪开石的结晶水含量较高,它是构成冻石的分子单位,这种水是分子内在生成时所具有,后天是加不进去的。
田黄石的耐温性能,高温不宜超过60℃,低温有待测定。温度过高过低均将内部结构遭受破坏。会使田黄石因此变硬、变脆而失去柔润与美观。田黄石也怕阳光紫外线照射,也不能与强酸弱酸接触,更不能用来洗涤。
(7)田黄石的纹、皮、格与瑕疵等特征
这些特征对识别田黄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田黄石属性的表现。一般由内因、外因或内外因相结合而形成,它们形态各异,色彩繁多,且分布元序。它们的存在具有利与不利的双重性,也有增加美丽与损害品相的双重性。
田黄石的纹理:
据《印石辩》作者介绍,基本形态有六种:似萝h皮层里纹理、如棕粒将化未化状、如网眼、如萝卜内心的纹路、如水流纹状、基本上不见萝卜纹或多种形态共存。此外,据有关作者介绍,还有碎棉絮状纹、绵纱条状纹、云絮状纹、金丝状纹、白色泡状雪花斑纹、结晶线纹水流纹。纹理分布的特点,有明、暗、粗、细的区别。有外表渗透状、有隐化状、有断续和分散状等。1
田黄石的石皮:
其皮层或稀或密或稍薄或略厚。有单层、双层和三层。皮色有黄、黑、白、绿、黄中带绿、黄中带黑。皮质有较粗、中、细之分。石皮分布:全部、局部与无皮。
田黄石的格裂:
对于格裂的形成容易理解,分化后的独石自身已有裂痕或在迁移过程所损伤并在蕴藏期间受到有关元素的入侵。故形成形态各异、颜色有所不同。经归纳其形态有:明格型、暗格型、交叉型、细匀型、粗大型、断续型和斜浅型等。其颜色有:棕红色、红色、**、褐**、赭**、赭红色等。
无皮的田黄石中红格浓重,常被当作鉴别田黄石的标志。
田黄石的瑕疵:
它们分布在肌质浅表与肌理的深层中。有细小黑点或白点、斑点、痕点、砂点等。
其颜色有褐**、黑糕状、白糕状、白色泡状和岩砾附在表层上等。
有关文献与著作中或多或少地介绍上述特征。这些特征就田黄系列品种而言均能相见。但,对个体田黄石则并非如此。有的有纹却没有皮;有的有格裂却不见瑕疵;有的有皮而没有格裂:也有的有瑕疵而纹理却不明显。实际所见的田黄石更加复杂与无序。
此外,还和田黄石体积大小有关,原石与其雕品也不相同。经过雕饰的雕品一般没有瑕疵。大田黄石同时能见到这些特征,倘若把一块大田黄石从各个角度细看,可能其中有一处或多处有纹理,有的能见到石皮、格裂和瑕疵。因为,这些特征不是布满整块原石上,它的分布呈不均匀性。
田黄石系列品种以外的石种,也有以上这几种相似的特征。这对识别田黄石增加了难度,会使人们分不出南北之感。田黄石中的细密、均匀纹理能增加品相之美丽,有瑕疵则有损其形象。有石皮可以利用它使雕品花式之多样,白田中的红格最美丽。
有些植物、矿物具有纹理,在动物内脏如猪肝表面也呈现均匀整齐的纹理现象。猪、羊、萝卜等的成长期不过1—2年。它们所具有的纹理生成时间很短,也没有水流的作用,难道是遗传的结果。田黄石没有这种可能。只能认为原独石所固有或反复温差所致以及由于蕴藏期间特别长,促使结构内部变化所形成。对于这一问题,有待继续研究。
(8)田黄石与量词——度的关联
田黄石与其他石种一样,在自然数据中有许多与量词一度相关且具有特定的含意。
蕴藏地点的经纬度,为全球唯一有田黄石的地方;蕴藏范围中有长度、宽度、高度和深度;所在环境中有温度、湿度、酸碱度和紫外线强度;在质地、色泽、冻化中有密度、硬度、温结度、润腻度、细洁度、透艳度、色度、彩色纯度、机质通灵度和透明度等。为什么要加以说明与归纳呢因为这些相关的数据都是有一定的变化范围,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田黄石系列品种的形成、分布、分类、本质、属性以及纹、皮、格、瑕疵等特征,都具有多样性和可比较性。说明寿山石中的田黄石不是只有一个品种,细分后有20多个品种;不是只有一种雕品而是有形状和大小不等以万计的雕品。呈现这一面目繁多的现象将有助于对田黄石内涵的全面理解,有利于对其原石、品种与雕品的择优选取。
田黄石内涵即本质和属性的总和。大致归纳如上几个方面。除此以外,有关著作所介绍的热能性、放射性、药用性、化学稳定性、物理绝缘性、可塑性以及纹理、冻化的形成等也是田黄石属性的范畴。只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后,才会有符合科学的解释。
4、田黄石的综合价值
我国四大名印石中,除福建省寿山石外,有浙江省的青田石、昌化石,内蒙古自治区的巴林石,这四大印石计有600多个品种,各有特色、佳品众多。其中田黄石名扬中外,更是人见人爱的石种。
田黄石主要用于雕饰工艺品和制作印章、文具和镶嵌首饰。具体产品有印章、摆件、挂件和动物、人、佛像等。
国内多位印石专家曾日:只有质地上乘之材,经过精湛雕饰才能显其无比的价值;而精湛的雕饰也只有借助上乘的材质方能获得最佳的作品。佳石有价艺无价。石经雕饰以贵、文籍石以相传,若无意外发生,则文与石同寿。③
就田黄石印章而言,它的价值在于人们对它的认识与篆刻。由于雕刻大师赋予有文化内含的艺术篆刻,其品位与价值并大大高于其原石。从自然界的矿物一越为艺术世界的佳品,必定成为一件形貌一定而意趣无限的宝笈。数千年以来各类印章尤其彩石印章已成为我国一种具有书、诗、画、印的的高尚文化。特别值得指出的它和京剧、中药等一样已成为我国年代悠久的国粹之一。
田黄石雕作的摆件、挂件和动物、人、佛像也一样。经过薄意、浮雕或园雕等的雕饰,就成为一件件艺术珍品。为艺术世界增光添彩。雕刻大师们鬼斧神工般的技巧,别具匠心的构思,以风格各异的作品,具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例如,《秋韵》由银包金田黄冻经薄意所雕饰。其主题表现《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读《西厢记》的情节。由江依霖所作。1997年制成邮票。是田黄石雕品中的杰作之一。
田黄石与其雕品问世以来,得到封建社会帝王的青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田黄石是特殊的贡品。作为皇权象征的田黄印玺,其价值空前绝后,抵得上良田百亩。乾隆帝御用的《田黄三链章》更是国宝级文物。
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国家与地方博物馆内都收藏有包括田黄石在内的珍贵彩石印章与雕品。私人收藏也不计其数,达官要人、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也纷纷投入收藏与经营的行列。佳石、佳文、佳篆、佳钮合为一体的名人印章,倘若为田黄石的材质其形状方、高、大者更具有收藏与艺术价值,其价格更加昂贵。④又例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为代表所篆刻的石质印章,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史上以彩石或奇石交换豪华住宅、珍贵瓷器与字画者也时有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内加入彩石收藏与经营的人数大增,仅仅福州市就有10万大军。其中600多家的商店就像众多的小型博物馆。田黄石的极品犹如黎明前的太空,悬挂着颗颗耀眼的明珠;其珍品仿佛是万花丛中,盛开着朵朵艳丽的鲜花!2001年10月上海APEC会议和不久在我国将要举办的奥运会,用印章作为国家礼品相赠送。原上海市长吴国桢收藏多方田黄石印章,就是包括名人在内的人民群众热爱与收藏印章的佐证。
拥有田黄石就拥有高尚与财富,也是个人荣光、家庭幸福与希望的象征。
古人曰: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作为田黄石与玉石,则多石俱才富、无玉难长泰。黄金易得田黄难求。它使人百看不厌千见不烦,拥有田黄石是人生一大的享受。
览天下彩石悟七彩的人生。近年来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收藏爱好彩石与奇石的队伍大增,其人数何至千百万。
由此可见,田黄石与其雕品具有相当高的观赏与使用价值、珍贵的赠送与交换价值、丰富的文化与艺术价值、重要的收藏与研究价值、深远的历史与文物价值、高昂的经济价格与升值能力。
福州市远郊的寿山溪小流域内,仅仅一平方公里多的地方,田黄石蕴藏与可挖掘的数量截至21世纪初已经殆尽,濒临绝迹。据权威人士所测算田黄石与其雕品总的存世量大约为500千克⑤,国内人均4克/万人。十分稀少,弥足珍贵。而且,它所具有的包括精神财富在内的综合价值无法估量。这是福建人和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5、结束语
要给田黄石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现在把它概括为:“田黄石主要属迪开石类的矿物,久经蕴藏、六德兼备、名贵、珍稀为中国寿山石的标志品种,是全球彩石中的佼佼者”。文中所指彩石泛指具有色泽的石种,包括宝石和玉石,而印石按珠宝分类已列入玉石之中。
田黄石的内涵与价值就宏观而论,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经济于一体;蕴含哲理、道德、生命、伦理于其中。
田黄石的收藏主要是对它的识别问题。俗语日:“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需待七年期”。拥有田黄不易,识真辩假更加难。因为与田黄相似的有鹿耳田,都成坑、坑头田、朝鲜石等十几个石种。此外,还有高仿、冒充的产品。为此,要多接触田黄石与田黄石相类似石种的实物、样品:参阅相关的文献与图鉴;多请教业内人士向他们学习;多走进彩石的集散地,参加展销和拍卖市场;熟知田黄石国家检验标准和它的本质与属性。经过十年八载的实践、学习与研究,就能不断地提高眼力与识别能力,做到玩石有志收藏有道,才会有所收获而得到最大的成功。⑥
最后,借此向文中未曾提到的学者、专家、大师以及印石的生产和经营者致敬意!文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国内外爱好与收藏彩石、印石与雕品的朋友批评与指正。
注释:
①与宝石、玉石一样,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与地区均有人收藏;
②硬田石、溪管田石、搁溜田石等,因蕴藏年份不足,不能列入田黄石系列之内,它们可按玉石系列中的山流水玉石看待;
③此指石质印章和具有篆刻文字的雕件;
④据近十年拍卖成交价的记录,田黄石的价格逐年上升,极品田黄石的雕品最高每一克有达一万元以上;
⑤田黄石与其雕品总的存世量,另有资料报道约为1500千克。作者认为属于极品与正品的等级田黄石,为数并不多。因为是测算数不是实际调查结果。故其总量仅供参考。
⑥高额购入非田黄石系列的原石与雕品是不可取的。它与国内书画、银元、陶瓷等藏品一样,即使是国内顶级专家也有走眼的时候,因此应慎之又慎不可冒然为之。
摘要:在中国传统石文化中,印章石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现在中国一直流传着四大印章石的说法,那么四大传统印章石是哪四种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下中国四大印章石吧。中国四大印章石四大传统印章石是哪四种
福建寿山石
寿山石产自福建省福州市北郊40公里有一个名叫“寿山”的小山村,寿山石矿脉分布在小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间,明朝以后,寿山石开始应用于印章材料。寿山石的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寿山石矿床分布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周围群峦、溪野之间,西自旗山,东至连江县隔界,北起墩洋,南达月洋,约有十几公里方圆。寿山石属火山热液交代(充填)型叶腊石矿床,根据地质研究,距今14亿万年的侏罗纪,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其后,在火山喷发的间隙或喷发结束之后,伴有大量的酸性气、热液活动,交代分解围岩中的长石类矿物,将K、Na、Ca、Mg和Fe等杂质淋失,而残留下来的较稳定的Al、Si等元素,在一定的物理条件下,或重新结晶成矿或由岩石中溶脱出来的Al、Si质溶胶体,沿着周围岩石的裂隙沉淀晶化而成矿。矿石的矿物成份以叶腊石为主,其次为石英,水铝石和高岭石,少量黄铁矿。
寿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称,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之六德,其石质、石色、石形,石纹丰富多彩,晶莹滋润,储藏品种丰富,硬度为摩尔25-27之间,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贵石而贱玉”之说。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已将它打磨成石珠、石镞了。目前已出土发现寿山石雕刻品距今已1500年了。南宋时,寿山石矿已规模开采。经元、明、清发展,形成了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寿山石雕刻艺术品精巧绝伦、巧夺天工。明、清时期,寿山石雕的印钮技法已达到极高的境界,明、清后期,对寿山石印章情有独钟,康熙等皇帝用寿山制宝玺,寿山石印章成为帝王权力的象征,寿山石特别是田黄石身价也随之倍增,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有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寿山石雕刻艺术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它的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之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鉴赏收藏家们好评,寿山石在中国玉石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其工艺品常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和世界知名人士。寿山石雕刻工艺品,特别是寿山石印章更是受到世人们青睐。寿山石工艺品已经成为中国玉石雕刻品中“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征,“以石会友”、“以石增缘”、“以石增情”成为寿山石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
黄宝庆、林国清在《寿山石》中写道:“寿山石的品种繁多,由其质地、颜色、形象和所产地点、矿洞等因素决定,并分为:
田坑石
亦称田石,主要品种是田黄石、田黄冻石、多裹银田石等等。有人将所有田坑石统称为田黄石。田坑石无根无脉,呈自然形态,无明显棱角,沉积于一两米深的田地下层。多有外表,红格成筋,肌理有萝卜纹。质地细柔,温润若脂,以**最为珍贵。田黄石按产地不同可分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
水坑石
有十几个品种,如水晶冻石、牛角冻石、鱼脑冻石等。产自寿山村东南2公里的坑头点山,山麓溪流发源地有一矿脉,东西走向,长期受地下水浸渍,矿石质地晶莹通透,色柔纯净,但一般块度较小。其以水晶冻石、牛角冻石和掘性坑头石最为典型。
山坑石
指山地岩石中的寿山石原生矿,呈脉状产出。由于所处地势较高,没有太多地下水浸灌,石质稍逊水坑石。山坑石分布范围广,产量也很大。由于产地内外环境不同,品种有高山石、都成坑石、善伯洞石等,其中以仅次于田黄的加良山石中的芙蓉石最为珍贵。
浙江青田石
据夏法起《青田石》介绍,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山口、方山一带的封门、旦洪、尧士等地。众多的品名又依外观颜色分为10大类,如青色的灯光冻、鱼冻、封门青,**的黄金耀、秋葵,棕色的酱油冻等等。在100多个品类的青田石中,也有类似田黄的东西,只是叫了别的名称。当然也有叫朱砂青田的“鸡血石”。
浙江昌化石
据钱高潮《昌化鸡血石》介绍,昌化鸡血石是按照物质成分、透明度、光泽、硬度等因素划分成冻地、软地、刚地、硬地四大类。鸡血石的品质首先按血色的多少、形态、鲜艳程度的不同加以区分,一般以血多、色鲜、形美的为最佳,血质以深沉有厚重感,血有集结或斑布均匀更佳。血量少于10%为一般,30%以上为中、高档,大于50%为珍品,70%以上者十分难得。根据鸡血石的质地和血色又可分为:大红袍、玻璃冻、田黄冻、羊脂冻等等。
长期以来,人们对昌化石的认识只偏重了鸡血石,其实,昌化还盛产名目繁多的无血石,仍可依据色彩、花纹、质地评价优劣。如常见的品种有:玻璃冻、田黄石、红花冻、绿昌石、鱼脑冻、鱼子冻等。
内蒙古巴林石
据朱星白等《巴林石》所述,主要依据颜色、质地、纹理和结构,将巴林石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和图案石五大类。
鸡血石
巴林鸡血石指含有红色辰砂的巴林石,质地多为透明、半透明;血色有鲜红、朱红、暗红、橘红等。血形呈片状、块状、条带状、星点状等。各品种均以各种“红”命名,如夕阳红、彩霞红、牡丹红、金橘红。
福黄石
凡主体呈**且透明半透明者均属此类.还可按色调及纹理细分若干品种,如鸡油黄、密蜡黄、流沙黄等。其中金橘黄可与田黄媲美。
冻石
凡透明半透明、无血又以**为地的巴林石均为冻石,是巴林石品种最多的一类。按其主体特征因素命名,有水晶、芙蓉冻、羊脂冻等。
彩石
凡无血非黄非冻的巴林石均为此类,最明显的特征是质地不透明而色彩丰富,因而品种命名也就丰富多彩,如红花石、黄花石、咖啡石、木纹石等。
图案石
指巴林石中带有各种天然景物图案并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一类,可凭借主题而命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