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从香药草植物萃取而来,所以含有各种不同的天然化学物质。例如,甲酮、乙醛、苯酚、酪有些精油含有三百多种成份,例如玫瑰;有些可能只有数种。成分愈复杂的精油愈不容易被合成化学模拟出来。
常见的化学成份:
1、酸(Acid):一种有机物,大部分为水溶性,是很好的抗炎物质、也具镇静效果,而且精油中含有酸。如弱酸,可以拿来治疗皮肤问题;如水杨酸,有除皱美肤的效果。含有酸的精油例如玫瑰、伊兰伊、天竺葵、胡萝卜种籽油、香蜂草
2、醇类(AIcohols):最常见的是单萜烯醇,抗菌效果不错,也能增强免疫力。这种醇类细分可分成沉香醇,如薰衣草、橙花、伊兰伊兰。牻牛儿酸在回青橙、橙花、玫瑰、马丁香、天竺葵可取得。龙脑在董衣草、松树中也有。薰衣草中的薰衣草醇以及天竺葵、香茅以及玫瑰中的香茅酸。除此,醇类还分倍半萜烯醇以及双萜烯醇,这两种醇都不易见,只存在于特定的几种精油中,前者是很好的增强免疫力、提振精神的成分;后者含有不错的动情激素。倍半萜烯醇在玫瑰、雪松、马丁香中可见。双萜烯醇能在快乐鼠尾草中找到。
3、醛类(Aldehydes):安抚中枢神经、抗炎疗效不错。醛类分为:柠檬醛、香茅醛、水茴香醛、洋茴香醇以及肉桂醛。
例如柠檬、天竺葵等精油中都含有柠檬醛;含有香茅醛有尤加利、柠檬、香蜂草。
4、酯类(Esters):精油中的香气味均由此而来,是一种香气分子。可以抗炎、抗痉挛以及平抚神经系统。由于此种分子的温和特质,所以较不刺激也不会伤害皮肤,是很安全的一种化学成分。薰衣草酯在花香类精油中几乎都有,像茉莉、橙花。牻牛儿酯在薰衣草、尤加利有。柑橘类中的橘子、甜橙以及橙花中的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还有乙香沉酸酯含在快乐鼠尾草、薰衣草以及佛手柑中。
5、酮(ketone):?基(carbonyl
group)与两个碳基结合的化合物总称,植物中的酮多是脂肪族酮以及含有芳香基的芳香族酮,存在于油脂氧化生成物中,大部分具有特异气味以及毒性。但黄体酮以及睾丸酮对生殖系统有不错的作用也能平衡荷尔蒙,甚至对皮肤以及神经系统都有不错的效果,例如菊科属精油。低量的酮对人体甚有帮助,例如杀菌功能。有些酮的作用强烈且有毒性,所以含酮的植物通常都不做精油萃取,以免造成危险。例如鼠尾草中的侧柏酮,会导致流产,穗花薰衣草、欧薄荷、牛膝草中的酮成分,也可能导致早产,因此许多精油孕妇应该避免的理由中,除了有活血调经作用之外,也是因为接触到含高量酮成分的精油会造成危险。
虽然来自不同的来源,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组合物,并经常一起使用,
硬脂醇硬脂醇衍生最频繁地从硬脂酸,或动物脂肪,虽然它也可以来自可可或牛油树黄油。
它的润肤,软化,性能使它成为一个很好的成分的美容产品,如头发调理剂和皮肤护理。
鲸蜡醇鲸蜡醇是最常见的是来自于植物油,例如棕榈油或椰子油。
在美容产品中,它是用来作为一种或多种润肤剂,润滑剂或表面活性剂,一个代理,允许更容易传播的一种液体,如洗剂。、鲸蜡硬脂醇在一起,鲸蜡醇,硬脂醇形成大部分鲸蜡醇(也被称为十六十八)醇,这是经常发生的产品标签上列出的成分的基础。
鲸蜡硬脂醇也有助于保持的液体和油的产品,如头发调理剂,从分离。
美容品鲸蜡硬脂醇在美容产品是一种常见的成分,因为它的润肤属性创建在头发或皮肤上,这可剥去其定期清洗期间的天然油脂的软化效果。
化妆品成分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和评估用于化妆品成分的安全性,”决定鲸蜡硬脂醇是安全的,使用时的指示。
脂溶性物质的特点是能够溶解于脂肪,脂肪通常指的是脂肪酸,如食物油。脂溶性物质通常不带电,属于极性很低的化合物,由于它们的极性低,所有无法溶解于水。酯类物质极性通常都很低,属于脂溶性物质。小分子醇类的有较弱的极性,可以溶解于脂肪酸,也属于脂溶性物质,但它同时也可以溶解于水,因此,这些醇类溶剂属于脂溶性和水溶性两性化合物。
1组成的不同:
酚:酚,羟基(-OH)与芳烃核(苯环或稠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羟基直接和芳烃核(苯环或稠苯环)的sp2杂化碳原子相连的分子称为酚
这种结构与脂肪烯醇有相似之处,故也会发生互变异构,称为酚式结构互变。但是,酚的结构较为稳定,因为它能满足一个方向环的结构,故在互变异构平衡中苯酚是主要存在形式。
醇:醇,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一般所指的醇,羟基是与一个饱和的,sp3杂化的碳原子相连。
若羟基与苯环相连,则是酚;若羟基与sp2杂化的烯类碳相连,则是烯醇。酚与烯醇与一般的醇性质上有较大差异。
醚:醚是醇或酚的羟基中的氢被烃基取代的产物。通式为R-O-R',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同者称为简单醚或者叫对称醚;不同者称为混合醚。
如果R、R'分别是一个有机基团两端的碳原子则称为环醚,如环氧乙烷等。多数醚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有香味,沸点低,比水轻,性质稳定。醚类一般具有麻醉作用。如乙醚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剂。
2物理性质的不同:
酚:大多数酚是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少数烷基酚为高沸点液体;有特殊气味,遇空气和光变红,遇碱变色更快。
低级酚都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尤其对眼睛、呼吸道粘膜、皮肤等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措施。有的酚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如医院中使用的消毒水--来苏儿,就是混合甲酚的水溶液。
酚虽然可以发生 C-O 键和O-H键断裂两类反应,但由于p-π共轭效应,C-O键非常牢固,不易断裂。但是,O-H 键是容易断裂的,因为生成的酚负离子中的负电荷可以离域分散而得以稳定。
酚上的苯环则由于上述共轭作用而比苯更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醇:醇类化合物受羟基的影响,存在分子间的氢键,在水中还有醇分子和水分子间的氢键。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与相应的烃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熔沸点比较高,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等。一般而言,低级的醇类水溶性较好,甲醇、乙醇和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4~11个碳原子的醇为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以后随着碳原子数增加,烃基对分子的影响越来越大,使高级醇的物理性质更接近于相应的烃。另外,低级的醇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的味道,而高级的醇则无嗅、无味。
醚:环状醚类比如四氢呋喃和1,4-二恶烷能与水混溶,这是因为这类醚分子的氧原子比起烷基醚(链状醚)来说更暴露于分子之外,所以极性比起后者更大。
多数醚是易挥发、易燃的液体。与醇不同,醚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沸点比同组分醇的沸点低得多,如乙醇的沸点为784℃,甲醚的沸点为-249℃;正丁醇的沸点为1178℃,乙醚的沸点为346℃。
3化学性质的不同:
酚:
弱酸性:
酸性比较:碳酸>苯酚>碳酸氢根>水。
酚比醇的酸性强,是由于酚式羟基的O-H键易断裂,生成的苯氧基负离子比较稳定,使苯酚的离解平衡趋向右侧,而表现弱酸性。酚式羟基的氢除能被金属取代外,还能与强碱溶液生成盐(如酚钠)和水。
若在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即有游离苯酚析出。这是因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所以酚盐能被碳酸所分解。
由于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酚只能溶于氢氧化钠而不溶于碳酸氢钠。实验室里常根据酚的这一特性,而与既溶于氢氧化钠又能溶于碳酸氢钠的羧酸相区别。此方法也可用于中草药中酚类成分与羧酸类成分的分离。
氧化反应:
酚类易被氧化,但产物复杂。纯苯酚系无色结晶,在空气中放置后,就能逐渐氧化变为粉红色、红色或暗红色。苯酚如用酸性重铬酸钾强烈氧化,则生成对苯醌。
取代反应:
酚羟基由于p-π共轭而难于被取代,但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取代,发生卤化、硝化和磺化等反应,并且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对苯环有活化作用,故酚比苯更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醇:
醇的酸性和碱性:
醇羟基的氧上有两对孤对电子,氧能利用孤对电子与质子结合。所以醇具有碱性。在醇羟基中,由于氧的电负性大于氢的电负性,因此氧和氢共用的电子对偏向于氧,氢表现出一定的活性,所以醇也具有酸性。
醇的酸性和碱性与和氧相连的烃基的电子效应相关,烃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醇的碱性越弱,酸性越强。相反,烃基的给电子能力越强,醇的碱性越强,酸性越弱。
烃基的空间位阻对醇的酸碱性也有影响,因此分析烃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醇与含氧无机酸的反应:
醇与含氧无机酸反应失去一分子水,生成无机酸酯。
醇与硝酸的反应过程如下:醇分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酸或其衍生物的带正电荷部分,氮氧双键打开,而后醇分子的氢氧键断裂,硝酸部分失去一分子水重新形成氮氧双键。
该类反应主要用于无机酸一级醇酯的制备。无机酸三级醇酯的制备不宜用此法,因为三级醇与无机酸反应时易发生消除反应。
醇与含氧无机酸的酰氯和酸酐反应,也能生成无机酸酯。
醇羟基的取代反应
醇中,碳氧键是极性共价键,由于氧的电负性大于碳,所以其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氧,当亲核试剂进攻正性碳时,碳氧键异裂,羟基被亲核试剂取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亲核取代反应是羟基被卤原子取代。
醚:
自动氧化:
乙醚及其他的醚如果常与空气接触或经光照,可生成不易挥发的过氧化物(peroxide)。
多数自动氧化是通过自由基机理进行的。
过氧化醚是爆炸性极强的高聚物,蒸馏含有该化合物的醚时,过氧化醚残留在容器中,继续加热即会爆炸。
为了避免意外,在使用存放时间较长的乙醚或其他醚如四氢呋喃等之前应先进行检查,如果含有过氧化物,加入等体积的2%碘化钾醋酸溶液,会游离出碘,使淀粉溶液变紫色或蓝色。
三价硫酸铁和50%硫酸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约加入体积的1/5,并剧烈震荡,可破坏过氧化物。
形成钅羊盐:
醚由于氧原子上带有孤电子对,作为一个碱和浓硫酸、氯化氢或路易斯酸(如三氟化硼)等可形成二级钅羊盐。
乙醚能吸收相当量的盐酸气,形成钅羊盐,如果与有机碱如胺的乙醚溶液放在一起,即可析出胺的盐酸盐,这是制备胺盐的一个方法。
酸催化的开环反应:
开环反应按SN1或带有SN1特征的 SN2历程进行。酸性开环,开环方向:生成稳定碳正离子
乙硼烷与环氧化物开环反应也是酸催化开环,乙硼烷可以看作是甲硼烷的二聚体,硼外层6电子构型,可以与环氧化物中的氧络合,其作用与质子酸类似,因此硼烷中的负氢转移到取代基较多的环碳原子上。
碱性开环反应:
碱催化开环主要是试剂活泼,亲核能力强,环氧化合物上没有带正电荷或负电荷,这是一个SN2反应,C—O键的断裂与亲核试剂和环碳原子之间键的形成几乎同时进行,这时试剂选择进攻取代基较少的环碳原子,因为这个碳的空间位阻较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